1905年怎样正确看待废除科举制度
王献之的故事-山东艺考网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1905年怎样正确看待废除科举制度
篇一:10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2
学生姓名:《第10课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自学探究学案编辑:刘建平审核:苇元沟中学初二历史小组
第10课《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辛亥革命》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1.了解京
师大学堂的创办、科举制度的废
除,简洁地说出中国近代教育发端的基本情况。2.知道《申
报
》和商务印书馆,了解它们的特色和意义。
过程与方法学生自己查找有关的资料,展示资料并讲解
各个历史要素发展的过程。。
情感
态度价值观认识到教育改革的必然性,建立大众传
播媒体的重要性以及积极影响,从中感受创办者的开拓
敬业
和献身精神。
一、【自主学习】历史背景
废科举:近代科举制却阻碍了社会的发展,科举制度变
得十分严密,各种弊端也愈发严重。
2、自己来作个对比,现在我们学校设置的课程,哪些
第 1 页 共 7 页
是清末新式学堂课程中有的,哪些是没有的。说说自己对新
学堂的看法。
三、【拓展练习】(我会做,我能行!!!)
1.关于京师大学堂地位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是全国的最高学府B.是近代中国第一所由国家建
立的最高学府C.是全国的最高教育
行政机关D.标志着近
代中国西学的发端2.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
是因
为()
a.西学东渐的广泛影响b.近代工业对科学技术和人才
得到迫切需要c.帝国主
义列强的要求d.清王朝为了安定
人心3.下列关于《申报》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内
容登载了国家政治大事b.由英国人创办
c.新闻量大,范围广,真实可信d.是戊戌变法的舆论
工具4.下列书籍和刊物,光绪帝不可能看到的是()
a.《海国图志》b.《天演论》
c.《申报》d.《新青年》
5.清政府之所以废除科举考试制度是因为()。
①这时的
科举考试制度培养不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③
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时期创办了新式学堂②鸦片战争后,一<
br>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学习西方,改革教育④清政府意识
到要“科教兴国”a.①②③b.①②
④c.①②③④d.①②6.假
如你生活在20世纪初,你可以做些什么?()
①从《申报》上了解时事②报考京师大学堂③考中状元
第 2 页 共 7 页
光宗耀祖④买到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字典a.③④b.①②③④c
.
①③④d.①②④7.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为了在科举考试中获得好成绩,学生从小
就死背经书,
练习八股文的写作,完全脱离现实生活,无法培养实际能力。
八股文这种死板的考
试形式,在明初到清末的五百多年里,
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使应试者都向酸腐迀拙、不学无术
方向发展。舞弊现象也时有发生。(看抄满经文的绸内衣),
科举制走入了死胡同。
《
奏定学堂章程》:清朝末年,西学东渐的广泛影响以
及当时社会上存在的教会学校的示范作用,使部分中
国人看
到了中国教育的落后面貌;中国刚刚起步的近代工业也迫切
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人才;
同时,清王朝为了安定人心,
决定在教育上采取一些改革的手法。新的学制由此而生。
《
申报》:1872年4月30日,英国商人美查在上海创办。
1909年,中国人席子佩认购了全部的《
申报》股权,全面主
持《申报》业务。这样,《申报》的产权和管理权完全转归
中国人手中。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第一家现代出版企业。她的诞生标
志着中国现代出版事业的开始。18
97年在上海创办,由最初
的一个小小的印刷所发展为中国近代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
机构。出版
物遍及各个门类;并且发行各种杂志;印行珍本
善本古籍。
第 3 页
共 7 页
导入新课
中国传统的教育与文
化事业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
位于世界领先地位,到了近代却渐渐落后了。因此改革和创
新势
在必行。
我们现在的学习科目有哪些?这些科目在中国最早是
从什么时候开始设立的?自学检测
1
.______年戊戌变法期间,__________颁布诏书,设立
____________,这
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也是________________留下的唯一成果,它的
开办,对中国
近代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2.1904年,清政府颁布《_______
___________》,这是
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教育法令公布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
___
__________年,清政府废止科举考试。
3.19世纪70年代,《_________
》在上海创刊,它是中
国第一份商业性报纸,是中国大众传播媒体的先驱。
_________
年,商务印书馆在_________创办,是中国近代规
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之一。
二、【共同探究】(小组合作,共同提高。)
1、1905年,中国废除了沿用千余年的科举考试
制。这
在当时的读书人中引起了极大的争议,许多人拍手称快,但
也有人痛苦懊恼。应该怎样正
确看待废除科举制度?
什么书籍?
第 4 页 共 7 页
(1)图一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文化出版机
构,它的名字是什么?在当时该出版机构主要出版
篇二:科举制度废除的时间是()。a.1902年b.1904年
c.1905
一、整体解读
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
多角
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
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
,强调应
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
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
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
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
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
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
考试说
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
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
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
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
学教学
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
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
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
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
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
第 5 页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