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文言文中宾语前置的条件
合同评审-海伦凯勒的资料
龙源期刊网 http:
浅析文言文中宾语前置的条件
作者:王艳平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3年第01期
摘要:中学生学习文言文,了解语法规范是很必要的。这有助于学生快速掌握文言文句
式,从而达到准确判断、通畅翻译的目的。本文就文言文中的宾语前置现象分析后认为宾语前
置
的条件如下: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用代词复指的宾语前
置。只要掌握了
这几种条件,学生判断宾语前置的现象就变得非常容易了。
关键词:文言文;宾语前置;条件
中学生学习文言文,了解语法规范是很必要的。这
有助于学生快速掌握文言文句式,达到
准确判断、通畅翻译的目的。今天,笔者就文言文中的宾语前置现
象做如下分析。
古今汉语句子成分的位置基本相同:主谓结构主语在前,谓语在后;
述补结构述语在前,
补语在后;偏正结构修饰语在前,中心语在后;述宾结构一般也是述语在前,宾语在
后。例
如: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
但是,在古代汉语里,有些句子成
分的位置不同于现代汉语;另外,还有些句子成分在特
定的语法条件下所处的位置也不同于现代汉语。下
面笔者就拿宾语的位置来谈一谈。
古代汉语的宾语在某些特定的语法条件下要置于动
词之前,这种语言现象我们称之为宾语
前置。宾语前置有如下条件: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上古汉语里常做宾语的疑问代词有“谁”、“孰”、
“何”、“奚”、“曷”、“安”等,这些疑问代
词作宾语的时候一定要置于动词之前。例如:
① 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
②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③
曰:“奚冠?”曰:“冠素。”(《孟子·许行》)
④
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纪》)
⑤
臣实不才,又谁敢怨?(《左传·成公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