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期末考试教学质量分析

巡山小妖精
719次浏览
2020年08月16日 13:50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河南省会计管理系统


五年级数学期末考试教学质量分析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已经结束,为了更深入全面的了解 我校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的
效果,吸取经验教训,更有针对性的开展各项教学研究工作,特将本次考试试 卷
进行简要分
析。
一、试卷来源及基本情况:
试卷由东丽区统一命题,试卷内容重在能力测试,主要考查学生 的基础知识掌握
情况,数学思维能力,综合素质能力。
全卷100分,分为六个部分。第一 部分填空(21分),第二部分判断(6分),
第三部分选择(8分),考查基础知识能否灵活运用,学 生对概念的掌握情况及
学生运用知识的灵活性。第四部分计算(34分),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简算< br>能力。第五部分操作(5分),考查学生的看图观察能力。第六部分解决问题(26
分),考查学 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以及综合素质能力。
二、对试卷的评价:
试卷较好的体现了素质教育 的新理念,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及各项能力,试
卷中对于判断的第4题,“中位数和平均数一样,也 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
一个统计量。”只是在教参中有这句话,教科书中没有设计。
三、考试情况分析:
五(1)班共有学生38人,平均分88.32分,优秀率52.6% ,及格率100%,最高
分99分,最低分68分。
五(2)班共有学生42人,平均分8 9.93分,优秀率69.0%,及格率100%,最高
分99分,最低分63分。
五(3 )班共有学生42人,平均分91.75分,优秀率69.0%,及格率100%,最高
分100分,最 低分68分。
五(4)班共有学生35人,平均分88.86分,优秀率57.1%,及格率100 %,最高
分100分,最低分66分。
五(5)班共有学生34人,平均分91.04分, 优秀率67.6%,及格率97.1%,最
高分100分,最低分21分。
五(6)班共有 学生43人,平均分92.35分,优秀率79.1%,及格率97.7%,最
高分100分,最低分2 9分。
全年级共有学生234人,平均分90.44分,优秀率66.2%,及格率99.15%, 最高
分100分,最低分21分。
四、主要错题分析:
1、填空题
0.95555„„即是( )小数,又是( )小数,把它保留三位
小数约是( )。学生有的填“纯小数”,“混循环小数”,“无限小数 ”,
“循环小数”其中的两个,但由于阅卷太死,有的算错了。比如:即是(纯)小
数,又是( 无限)小数;即是(循环)小数,又是(混循环)小数„„有的学生
没有按要求保留三位小数„„ < br>小数一般有两种分类方法。一是按照整数部分的情况分类,可得“纯小数”和
“带小数”两种小数 :1、纯小数——是整数部分为“0”的小数。例如,0.8,
0.207,0.0012,等等,都是 “纯小数”。 2、带小数——是整数部分不为“0”
的小数。例如,2.3,12.608,300. 168,等等,都是“带小数”。
一般说来,纯小数都小于1,而带小数却都大于1。(注意:0. 99999„„=1,而


不是小于1。)
二是按照小数部分的情况分类,可得“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两种: 1、有
限小数——是 小数点后面只有有限个不全为“0”的数字的小数。例如,0.6,
0.49,6.064,10.16 8,„„ 都是“有限小数”。 2、无限小数——是小数点后
面有无限多个不全为“0”的数字的小数 。例如,0.333„„,2.304304304„„,
3.979323„„都是“无限小数”。
此外,在无限小数中,又有“无限循环小数”和“无限不循环小
数”: 1、 无限循环小数——一个无限小数,如果从小数部分的某一
位起,都是由一个或几个数字 依照一定的顺序 连续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
数叫做“无限循环小数”,简称“循环小数”。重复出现的一个或几个数 字,叫
做“循环节”。记数时,在第一个循环节的第一个数字和最末一个数字上分别记
上一个圆 点(循环节只有一个数字的只记一个圆点)“?”,表示这个循环小数
的这几个(或一个)数字重复出现 。这样的圆点叫做“循环点”。例如, 在无
限循环小数中,循环节从小数第一位(十分位)开始的,叫 做“纯循环小数”若
小数点与第一个循环节之间还有不循环的数字,则这个循环小数便叫做“混 循
环小数” 2、无限不循环小数——若一个小数的数位无限多,而且小数位上的数
字是不循环 的,这种无限小数便叫做“无限不循环小数”。无限不循环小数也叫
做“无理数”。在小学数学中,圆周 率(π)3.97932384626„„,
便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无理数),但小学数学里只有这 一个数是无限不循环
小数。
圆珠笔每只a元,自动笔每只b元,5a表示( ),5(a+b)表示
( )。学生表述不完整,写成了:5只圆珠笔 5只圆珠笔和
5只自动笔一共 圆珠笔和自动笔各5只„„ 可能也和卷面给
的地方的大小有关
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12m2,底是4m,它的高是( ),与它等
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是( ) 有的学生没有些单
位 ,有的学生把平行四边形计算成了三角形的高的公式,有的对等底等高的平行
四边形和三角形的关系不熟 „„
2、判断题
如果两个图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那么它们一定完全一样。学 生想到了平行
四边形是由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或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的。忽略了平行四
边 形也可以有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拼成„„
中位数和平均数一样,也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一个统计量。 这句话
只是在教参中有 这句话,教科书中没有设计。学生有的只看了“中位数和平均数
一样”,就直接判断为“错”
抛掷硬币10次,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次数一定都是5次。 有的
学生没有注意到一定二字,只是想到了可能性是一半,10除以2等于5
3、选择题
若平行四边形的底扩大到原来的3倍,高也扩大到原来的3倍,则平行四边形的
面积扩大到原来 的( ) A 3倍 B 6
倍 C 9倍 有的学生对这类题还缺少正确的思考方法
下图中,点A是平行四边形的底边上的中点,如果三角形面 积是10平方厘米,
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
A 30 B 40 C


50

有的学生对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关系不熟,不会思考方法。
4、计算题
0.25×(4.31×0.2)学生没有简算。 学生习惯了5找2,2 5找4,125找
8,而没有考虑到0.25和0.2结合,这是其一,其二这道题即使结合了,利用乘
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也不太简便。
解方程时没有写“解”字
计算不准,马虎6.241.3写成48,9.07-6.7写成3.63看成9.7-6.07„„
5、操作球祖和图形的面积
学生习惯了对图形上下分或左右分,而对于斜这分有些生疏,以 至于有的不会分
割徒刑,有的分割完之后找不找数据,还有的虽然求出了每部分,但忘了合在一
起。




6、应用题
李叔叔家承包了一块平行 四边形的稻田,底是200米,高是75米,共收稻谷11.25
吨,这块稻田有多少公顷?平均每公顷 收稻谷多少吨?
有的学生求出面积后,没有进行名数改写,有的进率不熟,对于第二问有的学生写成11.25×1.5或1.5÷11.25,
第2题求平均数和中位数
下面是小刚调查王村7户人家今年小麦产量的情况统计表
姓名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产量吨 4.4 3.8 4.6 2.9 4.5 4.7 5.2
(1)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各是多少?
(2)你认为用哪一个数据更能代表王村7户人家今年小麦产量的一般水平?
问题出在求平 均数计算不准,中位数出现笔误现象,也有的不会求平均数和中位
数,有的区别不清哪个是平均数,哪个 是中位数。在分析第2问时,由于平均数
和中位数非常接近,以至于学生认为哪个都行。
妈 妈买来黄瓜和西红柿各1.5千克,共收11.7元,已知西红柿每千克4.2元,
黄瓜每千克多少元? 学生误把4.2元看成西红柿一共的价钱,有的
“设”“列”不统一。
六年一班有40个学 生,照集体像合影留念,首次冲洗付出3.3元,得到3张照
片,为了每人都能得到一张照片,需加印, 加印一张照片需0.7元,这样平均每
位同学应付多少元? 有些学生对题意不理解,不能联系生活实际。
五、从试卷中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1 、学生的审题不够认真,书写糊涂不规范,抄错数字,看错题目要求,计算粗
心马虎等,是导致错误的一 个重要原因。这些是长期不良习惯养成的后果,应当
引起教师们的高度重视。平时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 习习惯,是学生的一个基本
的素质,它将使学生受益终生。
2、部分学生对知识的灵活变通的能力较差,不能熟练的运用所学的知识解答问
题。


3、面对没有做过的题,不敢尝试,主动探索的能力差。
4、操作题的动手能力不强。
六、今后教学应采取的措施:
针对这次考试存在的问题,今后将采取以下措施来改进教学:
1、要加强数学概念的教学, 特别是让学生的自我感悟和自我完善,这是加深对
概念的理解和灵活运用的重要前提。
2、 要加强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
问题,要注意学生实践能力的 培养。
3、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在积极的动手、动脑、动口等全面探究
中提 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在创造中学习。
4、培养学生严格审题、仔细思考、认真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
5、从学生答题 中出现的有些错误,可以窥见到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方式、思
维能力确实存在差距,班与班、生与生之 间在数学的理解能力、数学审题能力、
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等方面存在很大差距,所以今后要注重学生 的整体推进和
均衡发展。
6、加大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态度的培养。
7、加强计算、简算能力的培养。
8、注重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能力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
实际生活问题。
9、教学中重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表达能力、归纳概括能力的培养,
10、加强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七、试卷建议
1、重复性
填空第4题要求“千克”用字母表示,而在解决问题第4题中却直接给的kg。
2、脱离课本
“中位数和平均数一样,也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一个统计量。”只是在 教
参中有这句话,教科书中没有设计。
3、数据不明显
0.25×(4.31×0.2)的简算
平均数和中位数的接近。






今年的科学试卷命题力求显现新课标的理念,以此来 测试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联系
学生的日常生活使学生再认所学到的科学知识与技能,了解学生的创新 精神和实践能力等科
学素养。试题的内容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所涉及的素材都是学生熟悉的元素,以 学生理
解再认为主,大部分内容是日常教学中作为重点讲解的知识点或操作实验。试题结合科学课
教学实际,面向全体学生,在注重双基考查的同时,重视实验能力和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生活
链接的考察 ,来促进学生今后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

三、学生答卷分析


从学生答题状况来看,答的较好的题是,填空题、选择题和判断题,这些题中多为 记忆
性的知识,学生得分率达60-70%。答的较差的是观察与实验题 ,得分率仅为20-30%。 学生
不擅长运用已有的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灵活应变的能力较差。表现在填图题上,要求标出生
活中的工具用力点、阻力点和支点,很多学生没有完全标对,特别是支点很难找到。观察与
实验题中的第 二小题是要求怎样让杠杆平衡,这种既要求实验实际又要计算的题目,学生很
多没有掌握好。

四、问题

通过上面的分析,反映出在科学课的教育教学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问题一:由于条件等因素 实验很难开展,导致学生动手实验能力弱。在平时上课中,由于没
有器材我只能通过演示,但没有亲身经 历,学生很难掌握。

问题二:由于这次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科学全县统考,以前对科学的不重视 ,平时没有认真对
待,很多学生都敷衍了事。这次试题大都是知识性的,学生又很少去理解和掌握记忆性 内容,
所以在填空题上失分也比较多。

五、对策

1、努力用新课程理念武装头脑,以新课程标准来统领教学

通过新课标的学习提 高自身专业素养。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探究能力,多创设有
利于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构建开放 的学习环境,以有效的学习方案,趣味化、活动化的课
堂及和谐的师生关系吸引全体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向科学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要质量。

2、提高平时的课堂效率,避免突击性复习

在平时的教学中,不要把知识讲得太死,要多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这样考试时学生
才会游仞有余。再通过一些行之有效的训练、检测等途径,帮助每一个学生形成扎实的科学
功底,提高学 生科学素养,从而提高大面积教学质量和整体水平。

3、注重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实验操作和生活实际相结合

教师要尽可能增加 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良好的实验习惯,同
时调动学生的兴趣;教师在理解教材 知识的基础上,加强知识的拓展和在生活中的应用方面
的训练,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从而作到活学活用。 即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又养成了学生
关注生活,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好习惯。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网站-六年级寒假作业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导游证考试成绩查询


朴槿惠弹劾-新春乐


爱国人物-看车展


复活节假期-结婚纪念日祝福语


全民健身日-东莞中考分数线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试题-墨尔本拉筹伯大学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努力学习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