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北师大版数学第二章-实数总结

巡山小妖精
744次浏览
2020年08月16日 13:53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我家在哪里-中山市中考分数线


第二章 实数
一、实数的概念及分类
1. 有理数,无理数概念:
有理数: 整数和分数的统称(任何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是有理数)。
无理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实数: 是有理数和无理数的统称;
2.分类:
a 按定义分




正整数




正有理数



正分数





有理数零


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




实数
负整数


负有理数






负分数







正无理数


无理数
 
无限不循环小数

负无理数




b 按正负分

正有理数
正实数
实数 零 正无理数
负有理数
负实数
负无理数
在理解无理数时,要抓住“无限不循环”这一时之,归纳起来有四类:
(1)开方开不尽的数,如
7,
3
2
等;
π
(2)有特定意义的数,如圆周率π,或化简后含有π的数,如+8等;
3
(3)有特定结构的数,如0.1010010001…等;
例1.(1)下列各 数:①3.141、②0.33333……、③
57
、④π、⑤
2.25



2
、⑦0.33……(相邻两个3之间0的个数逐次增加2)、其中是 有理数
3
的有_______;是无理数的有______。(填序号)
(2)有五 个数:0.125125…,0.1010010001…,-

,
4
,3
2
其中无理数有
( )个 A 2 B 3 C 4 D 5
二、实数的倒数、相反数和绝对值
1、相反数
实数与它的相反数时一对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零的
1 17


相反数是零),从数轴上看,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所对应的点关于原点对称,如
果a与 b互为相反数,则有a+b=0,a=—b,反之亦成立。
2、绝对值
在数轴上,一个数所 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a|≥0)。
零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也可看成它的相反 数,若|a|=a,则a≥0;若|a|=-a,则a≤0。
3、倒数
如果a与b互为倒数 ,则有ab=1,反之亦成立。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1和-1。
零没有倒数。
4、数轴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画数轴时,要注意上述规
定的三要素缺一不可)。
解题时要真正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理解实数与数轴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并
能灵活运用。
5、估算
三、平方根、算数平方根和立方根
1、算术平方根:一般地,如果 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x
2
=a,那么这
个正数x就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特别 地,0的算术平方根是0。
表示方法:记作“
a
”,读作根号a。
性质:正数和零的算术平方根都只有一个,零的算术平方根是零。
2、平方根:一般地,如果 一个数x的平方等于a,即x
2
=a,那么这个数x
就叫做a的平方根(或二次方根) 。
表示方法:正数a的平方根记做“
a
”,读作“正、负根号a”。
性质: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零的平方根是零;负数没
有平方根。
开平方:求一个数a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

注意
a
的双重非负性:

a

0
3、算术平方根与平方根的关系:算术平方根是平方根中正的一个值 ,它与它
的相反数共同构成了平方根。因此,算术平方根只有一个值,并且是非
负数,它只表示 为:
a
;而平方根具有两个互为相反数的值,表示为:
a

a0

例2.(1) 的平方是64,所以64的平方根是 ;
(2) 的平方根是它本身。
(3)若
x
的平方根是±2,则x= ;
16
的平方根是
(4)当x 时,
3-2x
有意义。
2 17


(5)一个正数的平方根分别是m和m-4,则m的值是多少?这个正数是多少?
3、立方根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x的立方等于a,即x
3
=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 的立
方根(或三次方根)。
表示方法:记作
3
a

性质:一个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一个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零的立方
根是零。
注意:
3
a
3
a
,这说明三次根号内的负号可以移到根号外面 。
例3.
(1)64的立方根是

(2)若
3
a2.89,
3
ab28.9
,则b等于( )
A. 1000000 B. 1000 C. 10 D. 10000
(3)下列说法中:①
3
都是27的立方根,②
3
y
3< br>y
,③
64
的立方根是2,

3

8< br>
4

2
其中正确的有 (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例3.(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1的立方根是
1

B.
42
;(C)、
81
的平方根是
3
; ( D)、0没有平方根;
(2)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A、
819
B、
3.14



3.14
C、
2793
D、
532

(3)
(3)
2
的算术平方根是 。
(4)若
xx
有意义,则
x1
___________。
(5)已知△ABC的三边分别是
a,b,c,

a,b
满足
a3(b4)
2
0
,求c的取
值范围。
(6)已知:A =
xy
xy3

xy3
的算术平方根,B=
x 2y3
x2y

x2y

立方根。求A-B的平方根。
(7)(提高题)如果x、y分别是4-3 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求x - y的
值.
四、实数大小的比较
1、实数比较大小:正数大于零,负数小于零,正数大于一切负数;数轴上
3 17


的两个点所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2、实数大小比较的几种常用方法
(1)数轴比较: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2)求差比较:设a、b是实数,
ab0ab,

ab0ab,

ab0ab

(3)平方法:设a 、b是两负实数,则
a
2
b
2
ab

五、算术平方根有关计算(二次根式)
1、含有二次根号“
2、性质:
(1)
(a)
2
a(a0)


a(a0)

(2)
a
2
a


a(a0)

(3)
aba•b(a0,b0)

a•bab(a0,b0)

(4)
”;被开方数a必须是非负数。
aa
(a0,b0)

b
b
a
b

a
(a0,b0)

b
3、最简二次根式:运算结果若含有“
a
”形式,必须满足:
(1)被开方数的因数是整数,因式是整式;
(2)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
六、实数的运算
(1)六种运算:加、减、乘、除、乘方、开方
(2)实数的运算顺序
先算乘方和开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算括号里面的。
(3)运算律:运算律在无理数范围内仍然适用
加法交换律
abba

加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交换律
abba

乘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
a(bc)abac

4 17


例5.(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任何有理数均可用分数形式表示 ; B、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一一对应 ;
C、1和2之间的无理数只有
2
; D、不带根号的数都是有理数。
(2)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各式有意义的是( )



a
0 b
A、
ab
B、
ab
C、
ab
D、
ba

(3)比较大小(填“>”或“<”).
3
10

3

3
20

76______67

1
51

2
2
(4)数
7,2,3
的大小关系是 ( )
A.
732




B.
372

D.
327
C.
273

(5)将下列各数 :
2,
3
8,3,15
,用“<”连接起来;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
a3,b2
,且
(7)计算:
ab0
,则:
ab
= 。
18
1
0.5
2

3
11

3
0.1253
427
16
(8)已知:

x 7

121,

y1

0.064

23
3

1






8

2
求代数式
x2

x10y
3
245y
的值。
6.(提高题)观察下列等式:回答问题:

1
1111111111
11111

11122216
1
2
2
2
2
2
3
2

1
11111
11
,……
3 3112
3
2
4
2
(1)根据上面三个等式的信息,请猜想
1
11
的结果;

22
45
(2)请按照上式反应的 规律,试写出用n表示的等式,并加以验证。
5 17


课后练习
一、考查题型:
1.-1的相反数的倒数是
2.已知|a+3|+b+1 =0,则实数(a+b)的相反数
3.数-3.14与-Л的大小关系是
4.和数轴上的点成一一对应关系的是
5.和数轴上表示数-3的点A距离等于2.5的B所表示的数是
2
6.在实数中Л,- ,0, 3 ,-3.14, 4 无理数有( )
5
(A)1 个 (B)2个 (C)3个 (D)4个
7.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这个数的相反数,这样的数是( )
(A)非负数 (B)非正数 (C)负数 (D)正数
8.若x<-3,则|x+3|等于( )
(A)x+3 (B)-x-3 (C)-x+3 (D)x-3
9.下列说法正确是( )
(A) 有理数都是实数 (B)实数都是有理数
(B) 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D)无理数都是开方开不尽的数
10.实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比较下列每组数的大小:
(1) c-b和d-a
(2) bc和ad
二、考点训练:
*1.判断题:
(1)如果a为实数,那么-a一定是负数;( )
(2)对于任何实数a与b,|a-b|=|b-a|恒成立;( )
(3)两个无理数之和一定是无理数;( )
(4)两个无理数之积不一定是无理数;( )
(5)任何有理数都有倒数;( ) (6)最小的负数是-1;( )
(7)a的相反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
(8)若|a|=2,|b|=3且ab>0,则a-b=-1;( )
6 17


2.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入相应的集合里
3
-122Л
-|-3|,21.3,-1.234,- ,0,-9 ,- , - ,8 , (2
782
-3 ),3,ctg45°,1.2121121112......中
无理数集合{ }
负分数集合{ }
整数集合{ }
非负数集合{ }
*3.已知12
等于( )
(A)-2x (B)2 (C)2x (D)-2
4.下列各数中,哪些互为相反数?哪些互为倒数?哪些互为负倒数?
1
-3, 2 -1, 3, - 0.3, 3
-1
, 1 +2 , 3
3
互为相反数: 互为倒数: 互为负倒数:
*5.已知x、y是实数,且(X-2 )
2
和|y+2|互为相反数,求x,y的值

6.a,b互为相反数,c,d互为倒数,m的绝对值是2,

|a+b|
+4m-3cd= 。
2m
2
+1
0-2
(a-3b)
2
+|a
2
-4|< br>*7.已知 =0,求a+b= 。
a+2
三、解题指导:
1.下列语句正确的是( )
(A)无尽小数都是无理数 (B)无理数都是无尽小数
(C)带拫号的数都是无理数 (D)不带拫号的数一定不是无理数。
2.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的数是( )
(A)整数 (B)有理数 (C)无理数 (D)实数
3.零是( )
7 17


(A) 最小的有理数 (B)绝对值最小的实数
(C)最小的自然数 (D)最小的整数
4.如果a是实数,下列四种说法:
(1)a
2
和|a|都是正数,(2)|a|=-a,那么a一定是负数,
1
(3)a的倒数是 ,(4)a和-a的两个分别在原点的两侧,几个是正确的( )
a
(A)0 (B)1 (C)2 (D)3
*5.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
(1)
343
(2) 3
452
1
12 (3)aa
1

b
|4-a
2
|+a+b2a+3b
6.若a,b满足 =0,则 的值是
a+2a
*7.实数a,b,c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如图,其中O是原点,且|a|=|c|
(1) 判定a+b,a+c,c-b的符号
(2) 化简|a|-|a+b|+|a+c|+|c-b|
*8.数轴上点A表示数-1,若AB=3,则点B所表示的数为
9.已知x<0,y>0,且y<|x|,用连结x,-x,-|y|,y。
10.最大负整数、最小的正整数、最小的自然数、绝对值最小的实数各是什么?
11.绝对值、相反数、倒数、平方数、算术平方根、立方根是它本身的数各是什
么?
12.把下列语句译成式子:
(1)a是负数 ;(2)a、b两数异号 ;
(3)a、b互为相反数 ;(4)a、b互为倒数 ;
(5)x与y的平方和是非负数 ;
(6)c、d两数中至少有一个为零 ; (7)a、b两数均不为0 。
*13.数轴上作出表示2 ,3 ,-5 的点。



8 17


四.独立训练:
3
1.0的相反数是 ,3-л的相反数是 ,-8 的相反数是 ;-
л的绝对值是 ,0 的绝对值是 ,2 -3 的倒数是
2.数轴上表示-3.2的点它离开原点的距离是 。
11
A表示的数是- ,且AB= ,则点B表示的数是 。
23
22
3
-3 ,л,(1-2 )
0
,- ,0.1313…, -3
-1
,1.101001000…
7
(两1之间依次多一个0),中无理数有 ,整数有 ,
负数有 。
4. 若a的相反数是27,则|a|= ;5.若|a|=2 ,则a=
5.若实数x,y满足等式(x+3)
2
+|4-y|=0,则x+y的值是
6.实数可分为( )
(A)正数和零(B)有理数和无理数(C)负数和零 (D)正数和负数
*7.若2a与1-a互为相反数,则a等于( )
11
(A)1 (B)-1 (C) (D)
23
8.当a为实数时,a
2
=-a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在( )
(A)原点右侧(B)原点左侧(C)原点或原点的右侧(D)原点或原点左侧

9. 小数,叫做无理数。
10.大于
10
的负整数是 。
11.
12
的相反数是 ,绝对值是 ,倒数是 。
12.下列命题中,正确的个数是( )
①两个有理数的和是有理数; ②两个无理数的和是无理数;
③两个无理数的积是无理数; ④无理数乘以有理数是无理数;
⑤无理数除以有理数是无理数; ⑥有理数除以无理数是无理数。
A.0个 B.2个 C.4个 D.6个
13.已知
2a1b10
,则
ab

14.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带根号的数是无理数;( ) ②
a
一定没有意义;( )
9 17
33


③绝对值最小的实数是0;( ) ④平方等于3的数为
3
;( )

⑤有理数、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
⑥1的平方根与1的立方根相等;( )
⑦无理数与有理数的和为无理数;( )
⑧无理数中没有最小的数,也没有最大的数。( )
15. 若规定误差小于1,那么
60
的估算值为( ).
A. 6 B. 7 C. 8 D. 7或8
16. 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
A.
235
B.
2333

C.
1553
17. 计算:
(1)
(322)


(3)
(35)(25)
; (4)
(53)
2


(5)
4325038
; (6)


(7)
244





31
12

(9)
16
+
27
+3
3
-
(3)

(10)


142
3
2





4
8 3
3




3
2
15
393
D.
(13)(23)132

5
45 - 125
1
; (2) + 3 ;
2
5
1
27·9

3
1600
1
; (8)
(660)3
.

2
63


10 17


(11)
32




111111
7520.537534
; (12)
32



2278532


8
18. 解方程:(1)
2x
2
80
; (2)
x
3
30
.
9





19.y=
x33x8
,求3
x
+2
y
的算术平方根.





20. 如图,正方 形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每个小格的顶点叫做“格
点”,以格点为顶点分别按下列要求画 三角形:
①. 作出钝角三角形,使它的面积为4(在图①中画出一个既可),并计算你所
画三角形的三边的长;
②. 作出面积为10的正方形(在图②中画出一个既可);
③ 在数轴上求出表示
10

10
的点A、B.





① ②

21. 设2+
6
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分别是x、y,试求x、y的值与x-1的算术
平方根 .


11 17


有理数混合计算题
4
111
1 、25×
3
―(―25)×+25×(-) 2、(-81)÷2+÷(-16)
4244
9


2
3、-4÷
2
(-0.4)÷0.02×(-5)
3
-(-
3
)×(-30) 4、


5、


7211

2

2
7、
||
÷
()(4)
2
8、10 0


2



2




(2)
3

9353

3



772

2135

÷
(6)
6、



48

483

34824

9、 -2
2
-〔-3
2
+ (- 2)
4
÷2
3
〕 10、



(4)
2
0.25(5)(4 )
3

8


11

1
2
11、
()
3


()
2
(1)

(2)(1)
2004
12、―2
2
+
1
×(-2)
4
216

2




5


11111
3

3

13、1
2


1(12)6

()
3
14、
7(113)(2)

92844
4

7

2


15、
[1



1

3
1

3

1
14
17、(-2)×(-3)×(-) 18、


2



1

< br>(5
2
533
2
)

6
< br>

2

2



14151313

2

2
()24](5)
16、100


2



2





24864

3



第一章
19、
5

(2)(10.8)11

20、1÷( -)×

4
636

2

3< br>3

111
12 17



位置的确定
一、 在平面内,确定物体的位置一般需要两个数据。
二、平面直角坐标系及有关概念
1、平面直角坐标系
在平面内,两条互相垂 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其中,
水平的数轴叫做x轴或横轴,取向右为正方向;铅 直的数轴叫做y轴或纵轴,取
向上为正方向;x轴和y轴统称坐标轴。它们的公共原点O称为直角坐标系 的原
点;建立了直角坐标系的平面,叫做坐标平面。
2、为了便于描述坐标平面内点的位置, 把坐标平面被x轴和y轴分割而成的四
个部分,分别叫做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
注意:x轴和y轴上的点(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一个象限。
3、点的坐标的概念 < br>对于平面内任意一点P,过点P分别x轴、y轴向作垂线,垂足在上x轴、y
轴对应的数a,b分 别叫做点P的横坐标、纵坐标,有序数对(a,b)叫做点P
的坐标。
点的坐标用(a,b) 表示,其顺序是横坐标在前,纵坐标在后,中间有“,”
分开,横、纵坐标的位置不能颠倒。平面内点的 坐标是有序实数对,当
ab
时,
(a,b)和(b,a)是两个不同点的坐标。
平面内点的与有序实数对是一一对应的。
4、不同位置的点的坐标的特征
(1)、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特征
点P(x,y)在第一象限
x0,y0

点P(x,y)在第二象限
x0,y0

点P(x,y)在第三象限
x0,y0

点P(x,y)在第四象限
x0,y0

(2)、坐标轴上的点的特征
点P(x,y)在x轴上
y0
,x为任意实数
点P(x,y)在y轴上
x0
,y为任意实数
点P(x,y)既在x轴 上,又在y轴上

x,y同时为零,即点P坐标为(0,0)
即原点
(3)、两条坐标轴夹角平分线上点的坐标的特征
点P(x,y)在第一、三象限夹角平分线(直线y=x)上

x与y相等
点P(x,y)在第二、四象限夹角平分线上

x与y互为相反数
(4)、和坐标轴平行的直线上点的坐标的特征
13 17


位于平行于x轴的直线上的各点的纵坐标相同。
位于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的各点的横坐标相同。
(5)、关于x轴、y轴或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的特征
点P与点p’关于x轴对称

横坐标相等,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即点P(x,
y)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P’(x,-y) < br>点P与点p’关于y轴对称

纵坐标相等,横坐标互为相反数,即点P(x,
y )关于y轴的对称点为P’(-x,y)
点P与点p’关于原点对称

横、纵坐标均 互为相反数,即点P(x,y)关
于原点的对称点为P’(-x,-y)
(6)、点到坐标轴及原点的距离
点P(x,y)到坐标轴及原点的距离:
(1)点P(x,y)到x轴的距离等于
y

(2)点P(x,y)到y轴的距离等于
x

(3)点P(x,y)到原点的距离等于
x
2
y
2

三、坐标变化与图形变化的规律:

坐标( x , y )的变化 图形的变化
x × a或 y × a 被横向或纵向拉长(压缩)为原来的 a倍
x × a, y × a 放大(缩小)为原来的 a倍
x ×( -1)或 y ×( -1) 关于 y 轴或 x 轴对称
x ×( -1), y ×( -1) 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
x +a或 y+ a 沿 x 轴或 y 轴平移 a个单位
x +a, y+ a 沿 x 轴平移 a个单位,再沿 y 轴平移 a
个单位















14 17


一次函数
一、函数:
一般地, 在某一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与y,如果给定一个x值,相应地
就确定了一个y值,那么我们称y是x 的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
二、自变量取值范围
使函数有意义的自变量的取值 的全体,叫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一般从整式
(取全体实数),分式(分母不为0)、二次根式(被开方 数为非负数)、实际意
义几方面考虑。
三、函数的三种表示法及其优缺点
(1)关系式(解析)法
两个变量间的函数关系,有时可以用一个含有这两个变量及数字运算 符号的
等式表示,这种表示法叫做关系式(解析)法。
(2)列表法
把自变量x的一系列值和函数y的对应值列成一个表来表示函数关系,这种
表示法叫做列表法。
(3)图象法
用图象表示函数关系的方法叫做图象法。
四、由函数关系式画其图像的一般步骤
(1)列表:列表给出自变量与函数的一些对应值
(2)描点:以表中每对对应值为坐标,在坐标平面内描出相应的点
(3)连线:按照自变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把所描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
来。
五、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
1、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概念
一般地 ,若两个变量x,y间的关系可以表示成
ykxb
(k,b为常数,k

0)
的形式,则称y是x的一次函数(x为自变量,y为因变量)。
特别地,当一次函数ykxb
中的b=0时(即
ykx
)(k为常数,k

0 ),
称y是x的正比例函数。
2、一次函数的图像: 所有一次函数的图像都是一条直线
3、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图像的主要特征:
一次函数
ykxb
的图像 是经过点(0,b)的直线;正比例函数
ykx
的图
像是经过原点(0,0)的直线 。
k的符B的符x函数图像
图像特征
号 号
y

图像经过一、二、三象限,
k>0 b>0
y随x的增大而增大。
0

15 17





y



0 图像经过一、三、四象限,
b<0
x y随x的增大而增大。




y



图像经过一、二、四象限,
b>0
0 y随x的增大而减小
x



K<0

y


图像经过二、三、四象限,
b<0
y随x的增大而减小。
0 x



注:当b=0时,一次函数变为正比例函数,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的特例。
4、正比例函数的性质
一般地,正比例函数
ykx
有下列性质:
(1)当k>0时,图像经过第一、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
(2)当k<0时,图像经过第二、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
5、一次函数的性质
一般地,一次函数
ykxb
有下列性质:
(1)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2)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6、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
16 17


确定一个正 比例函数,就是要确定正比例函数定义式
ykx
(k

0)中的常
数k。确定一个一次函数,需要确定一次函数定义式
ykxb
(k

0) 中的常数
k和b。解这类问题的一般方法是待定系数法。
7、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
任何一个一元一次方程都可转化为:kx+b=0(k、b为常数,k≠0)的形
式. 而一次函 数解析式形式正是y=kx+b(k、b为常数,k≠0).当函数值为
0时,•即kx+b=0就与一 元一次方程完全相同.
结论:由于任何一元一次方程都可转化为kx+b=0(k、b为常数 ,k≠0)的
形式.所以解一元一次方程可以转化为:当一次函数值为0时,求相应的自变量
的 值.
从图象上看,这相当于已知直线y=kx+b确定它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值.

17 17

个人简历的自我评价-暑假作业答案


北京二本学校有哪些-单细胞生物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官网-快乐的六一作文


三亚城市学院-宁波国税网


妇女节歌曲-工作总结


感恩节几月几日-散文朗诵稿


描写月亮的片段-微笑着面对生活作文


小明冷笑话大全-拜年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