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回家的诱惑简介-北京八中高中部
课题:液体的压强
教学案例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第二节
教
材
分
析
学
情
分
析
一些理性
的思维;学生们对这部分知识的感性经验较少,理解液体压强的特点成为学生的认知障碍点。
可以在教学
的过程中采取作业、问卷调查或试题等方式来测试他们掌握知识的情况。
1.
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以及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知识和
2.
了解液体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技能
3.
认识液体压强的实际应用——连通器,了解生活和生产中形形色色的连通器。
过程与
方法
通过实验,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的事实,知道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体验和感悟游泳时身体受到的压强。
处于这个阶段的学生,正在由感性思维慢慢的向理性思维
转化,他们还是以感性认识为主,有时会有
压强是本章的知识核心
,它是学习全章知识的基础。压强的知识比较抽象,特别是液体压强。学生们
对这部分知识的感性经验较
少,学习这部分知识又需要综合运用力、密度等知识,并且不同物态的压
强量度和测量方法都各不相同,因此液体压强是教学的难点。
教
学
目
标
情感、态1.
在观察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度、价值2.
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
观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设计意图
重点
难点
教学
准备
重点
难点
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连通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实验探究液体内部压强。
压强计、两头开口的玻璃管、侧壁开口的试管、橡皮膜、高玻璃水桶、各形态连通器。
具体教学过程
环节
引
入
新
课
教师活动
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固
预设学生行为
体压强的知识,现在我们想想液思考,发言,可能会有各种答案。(各种
体是否也会产生压强?
1.思考、回答、结论:
观点先保留,为以后的实验做铺垫。)
让学生质疑
液 . 引导学生:
体
压
强
的
特
点
让学生通过观察能够
归纳出液体压强的特A.一个烧杯装满水后,水对烧A.有。
杯的底部和侧壁有压强吗?
验证一下?提供两头开口的玻
B.玻璃受到水的压强后,不易显现变形,点
将底部换成橡皮膜试试。
凸。可以显示水对容器的侧壁和底部有压
B.
如果判断有,采取什么方法在水的作用下,橡皮膜向下凸或向侧壁
璃管,侧壁开口玻璃管,橡皮膜。
强。
. 提问:
A.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有压2.猜测、讨论、发言、实验:
强,那么液体内部有没有压强? A.可能有的学生判断液体内部有压强。
B.提供实验用具:压强计、高
水筒
介绍压强计的原理及使用注意
事项。
强?
3.引导学生做进一步的探究实3.学生分组完成实验,自行设计实验表
验:
格,并提交实验记录,展示自己的表格设
计和实验数据:
让学生通过观察能够
归纳出液体压强的规
律
B.在教师启发下,思考怎样利用压强计。
C.将探头放入水中后,U型管两端有了
让学生学会发散思维
C.怎样判断液体内部是否有压液面差,说明液体内部存在压强。
A.液体内部压强在方向上有何A.压强计向各个方向都有数据,表明液
特点?
何特点?
C.液体压强随深度变化吗?
体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
等。
C.随着深度的增加,压强计数据增大,
B.同一深度,各方向上压强有B.测得各个方向上的数据相等,可得:
D.观察不同密度的液体,在同表明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一深度上压强有何不同。(提供D.不同密度的液体,密度大的数据大表
盐水)
结合实验得出结论。
明:在同一深度,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
大。
让学生通过观察能够
归纳出在生活中用到
的一些连通器的事例,
并记住连通器的特点
1.教师展示一个连通器,引导1.带着猜测思考,观察在连通器装上水
学生思考:这个上部开口,底部后的实际情况。
互相连通的仪器装水之后,水面实验表明:每
个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
最后会是怎样的?可让两个学
生亲手实验,展示给大家。
2.想想议议中问题:为什么2.根据前面实验得到的结论:液面高的
平。
连通器中的液面总是相平的,一端将在底部产生大于低端的压强,这
连
通
器
如果一个容器中的液面比另
一个液面高会出现什么情
况?液面高的一端在
底部产
生的压强会比液面低的一端
怎样?
3.提问:在生活中,我们能
回忆起哪些东西和连通器构
造相同?
4.让学生判断船通过船闸时
应用了几次连通器原理。
板书
同学们,请你将液体压强的特点总结在黑板上面
1出示课堂练习题。
1根据要求完成课堂练习。
4.观看、思考并判断:上游与闸室、闸
室与下游。
3.思考、判别物品:水壶、锅炉水位计。
样,高端的液体将流向低端。当两边相平
时,两边在底部产生的压强相等,水不会
左右流动,保持相平。
2引导组织学生回顾本节学习内2回顾本节学习内容。
容。
3组织学生在相互交流的基础上3在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小结。
进行小结。
学生学习情
况评价设计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跟进学生的学习
活动,激励他们积极去提出质疑并且自己去解决问题,参与他们的
讨论并及时给予评价,跟自己的设计意
图进行对比,从而知道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
1在备课过程中,知识点的罗列,公式的推导逻辑关系上引导还行;
2、学生对规律的理解及其
运用上比较缓慢,不能灵活运用其处理具体问题;
3、在知识点讲完后要多加练习,让学生加深
对公式的理解;
4、讲述教学内容时,应将知识点有序的展开,有效的进行梳理,提高学生分析
与计算能力
高唐县优质案例评选
液体的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