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强教学设计

余年寄山水
773次浏览
2020年08月16日 17:20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小品剧本-村支部书记述职报告



《压强》


——教学设计


















吉林师范大学
物理学院
刘 馨




【教学设计思想】
1.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自然界的神奇现象震撼人心,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妙趣横 生。本节课让学生从身边熟悉
的生活现象出发,去探究并认识物理规律,这样将会大大增加学生学习物理 的乐趣和积极性。
运用多媒体播放留在沙滩上的脚印和趣味实验的不同现象将学生带进了压强的学习之中 。在
学生探究出了压力作用效果跟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关系后,让学生在课堂上尝试进行趣味比
赛 ,使学生对生活中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意义有了深刻的感知。利用课件展现学生倍感亲
切的生活场景, 这些会使学生感到物理不是抽象而枯燥的,而是那么的生机勃勃、趣味盎然。
在课后,又引导学生收集相 关信息,运用本学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这培养
了学生热爱科学、能正确处理问题的能力 。
2.自由开放,自主探究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 要,这就是希望自己
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本节课,在设计实验验证猜想的环节中,打破传统 实验教
学“照单抓药”的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给学生提供广阔的自由探索发现的空间。其表现在:一是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器材,二是对同一探究问题,探讨出多种实验方案,摆脱
了对教师 和教材的依赖。探究的过程既是暴露学生各种疑问、困难和矛盾的过程,又是展示
学生的聪明才智、独特 个性、创新成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解放学生的双眼去观察,解
放学生的双手去实验,将诶放学生的 大脑去思考,解放学生的嘴巴去交流,使他们可以无拘
无束地尽情发挥,充分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领略 探究过程的美好和和谐,体验探究问题成
功时的喜悦,呈现出一种开放的、自主的学习格局,学生的主体 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3.授之以渔,终身受用
古人云:“授人以鱼,供一饭 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本节课学生经历
了“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 分析论证”这一比较完整的探究过程,弄
清了原来未知的知识------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 关,这与科学家的创新发明在本质
上没有什么两样。在引导学生体验探究过程的同时,还对学生渗透求知 方法的教育,正是控
制变量、类比、对比、分类、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丢掉“拐杖”,主动地参与到知识 获取过
程中去,这些方法将成为学生终身受用的宝贵财富。
【教材分析】
压强是自 然科学的重要概念,在科学技术和生产中都经常用到。这一节内容着重学习
的是固体的压强,它是在学习 了力学及力的三要素、力的作用效果、重力、摩擦力的基础上
编排的,是初中物理教学中有关力学知识的 一次比较大的综合。在本节教学内容中,“探究
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关”,是学生培养能力、提 高素质的主要载体,“什么是压强”
是本节的主要知识点,“怎么样增大和减小压强”是帮助学生进一步 的理解压强的概念,了
解压强的应用。此外。压力、压强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 本节教材
从生活场景走进物理学习,又从物理学习走进了社会的应用,体现了物理与生活、社会的密切联系。


【学情分析】
在本节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力 学的基础知识,并学习了两个重要的力,即重力
和摩擦力,这些知识都是本节学习的认知基础:控制变量 、对比、归纳等学习方法,在以前
的学习中已有所涉及,这为本节课的探究学习提供了方法基础。另外, 初中生有一定的观察
能力,也具备了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但是抽象思维能力尚未成熟,对本节内容所学 习的压
力,已有了压力大作用效果明显的思维定势和压力总等于重力的误区,这也是本节课要解决
的问题所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什么是压力,了解压力与重力的区别。
2.理解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3.掌握压强的概念及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名称、符号及单位,知道压强单位的物理意义
及由来。
4.了解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观察生活中各种跟压强有关的现象,了解对比是提高物理思维的基本方法。
2.探究压力 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通过探讨实验,观察
实验现象,获得对压强比较深入 的了解。初步学习使用控制变量法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实验能
力。
3.了解改变压强的实际意义和基本方法,具备运用压强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了观察、实验及探究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 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初步掌握控制变量法,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感,培养学生
对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 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3.了解压强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广泛性,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日常 生活中的物
理原理精神,认识科学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1.压强大小的决定因素
2.压强公式的意义和压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压强大小的决定性因素和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
1.探究法 2.比较归纳法 3.控制变量法
【教学资源】
带钉子腿的小桌、玻璃缸、小米、砝码、铅笔、钉板、水汽球、多媒体

【教学设计图示】
新课引入 新课展开









学以致用

课后反思














提出问题
假设猜想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分析论证
视频播放
提出问题
得出结论
趣味实验


【教学过程】
教 师
环 节
活 动















一、创设情境
1.趣味实验:
把水气球分别放在细密的钉板上和稀
疏的钉板上,观察实验现象。

活 动
























二、复习提问
1.什么是压力?

2.压力与重力有哪些区别?

1、压力:垂直压在
物体表面上的力叫
做压力。
2、压力是垂直压在
物体表面上的力,
施力者是挤压受力
物的物体,重力是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
使 物体受到的力,
施力者是地球。压
力的方向与受力面
垂直,重力的方向
总是竖 直向下。

从身边实际出发,
引导学生们发现
生活中的物理现
象。




调动学生多种感
官感受,感受压力
存在的 作用效果
不同,培养学生问
题意识。






帮助学生消除压
力都是由重力所
产生,大小总等于
重力的误区。

意 图
学 生 设 计

2.播放视频片:
金色的海滨,松软的沙滩,人们的身后是
一串串大小不等、深浅不同的脚印。










1、讨论结果:
层层引导,步步深

入,激发学生探究
都是由于压力
实验的热情。
想想上节课的压力知识,联系 生活经
验,请同学们自行谈论交流。为什么会出
在物体上的作用效

果不同。
现课前实验上的种种现象呢?





“授之以渔”渗透
2、大胆猜想,
二、猜想假设
控制变量法,注重
经讨论研究:

对学生的方法指
可能与压力大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小有关,和物体与

物体间接触面积有

关。
三、设计实验

提问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1.我们需要讲台上的哪些物品呢?
(1)需要钉子腿桌
子两个、玻璃缸、2
(教师准备的物品有:带钉子腿的小桌、
个砝码。
玻璃缸、小米、砝码等)
2.怎么样设计你的实验呢?
(2)学生设计实验
方案:
一、提出疑问
教师同时巡回,发现问题适时提醒学生。
可以把桌子放在玻

璃缸里面,不断的

像上面加砝码,看
桌子下陷的情况。
四、进行实验
也可以把一个桌子
倒置,改变接触面
在实验前教师出示试验注意事项,要
积,放一样的砝码。
压力 受力面积 现象


压力大效
同时 不同 相同
正放
一正
一倒
相同 不同
果明显
受力面积
小的效果
明显
求学生认真观看。












五、分析论证
同学自己得出结论,老师引入压
强的概念。并对压强公式中各个物理
量进行分析讲解。

六、对法国物理学家帕斯卡进行
简单介绍。


压力产生的作用效果培养学生自己的分
与压力的大小有关和析归纳能力。
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倾听感悟。

激发学生对科学家
的兢业精神的崇敬
之情。












一、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生活中
利用增大或减小压强的实例。



利用压强的公式和短
片篇,在压力一定时
增大 受力面积减小压
1.火车铺在枕木上 2.书包带做的宽
强反之则增大压强。

在受力面积一定时,
增大压力则增大压强
反之则减小。
体会怎样将物理的
理论与实际生活相
联系,解决生活中
的问题。








3.图钉尖很尖 4.刀刃很锋利



二、提出疑问

任何物体承 受压强都有一定的范
围,超过了这个限度就会损坏,那么
根据你看到的学到的知识讨论下生活中是怎样增大或减小压强的?

三、趣味实验
同样的气球让学生用尽可能想到
的办法去弄爆,看看谁的更省力些?








既考查学生的知识
迁移能力,又很好
的调节了课堂气
氛。





















一、小结
1.压强是反映压力作用的物理量。
2.知道压强的公式及各个物理量
的单位和符号。
3.知道怎样增大或减小压强并应
用于实际生活中。
二、作业
如果人站在冰面上遇到了冰面
突然断裂的危险,他应当怎么
做?

















思考问题有利于学
生对本节课的内容
进行课后学习和思
考记忆
体现“从生活走向
物理,从物理走向
社会”的理念。
课后讨论
【板书设计】 压力大小
一、探究压力作用效果============== 压 强
受力面积大小


1.定义: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2.公式:P = F S

压强 3.单位:帕斯卡、帕、Pa ①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
(1)增大
二、压强 4.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②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
①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
(2)减小
②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

5.生活中的应用:刀、斧子、锤子、钉子


【教学反思】
压力与压 强的知识历来是教学的难点,压强这一节内容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删去了压力
的概念,降低了压强的计算 要求,增强了压强的应用以及要求学生进行压强的探究性实验。
同时在探究实验中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变量 控制思想。本节课的设计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来
考虑,老师做引导者,设计趣味实验,多媒体影片教学 来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学会自己
分析、自己设计、层层深入、步步递进,得到了压强概念和公式并掌 握其相关知识,并通过
生活中关于压强的应用,分析出“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从而进一步的激发学 习知识并
应用于生活的能力。也许有部分学生的理解较差,如果要保证学生学习上的良性循环,让这部分基础较差学生共同参与进来,其实也可以采用让学生实验过程由放羊自由式改为可控半
自动式, 比如压力与受力面积分开来实验,同时加强课后巩固练习,这样可以考虑全体学生
的感受,让各类差生也 尝到成功学习的喜悦。

钓鱼记-铺位租赁合同


我的建议作文-感谢信老师


郁金香的花语-河北经贸大学教务处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给朋友的祝福语


淮南师范学院-选调生报名时间


2011福建高考数学-《我和我的祖国》歌词


中央音乐学院网站-小学教师年度述职报告


干性溺水-河北经贸大学教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