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初三物理 中考压强专题 知识点及例题精讲

别妄想泡我
820次浏览
2020年08月16日 17:28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北川中学-领导接待方案

















初三物理 中考压强专题


知识要点



液体和固体压强的中考考点,经常会以一道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其中有相当大的可能性是关

于压强变化。

知识点

1
液体固体压强的两个重要公式

公式一:
p
F

,这是压强的定义公式,是任何情况下都一定成立的公式。
公式二:
pgh
,这是液体压强和圆柱或长方体等柱体的压强计算公式,是由压强的定义
公式以及问题的特殊性推导出的公式。
在计算压强时,特别在讨论压强变化时,要学会反复运用这两个公式,某一个公式难以解决
问题,立马要学会尝试用另外一个公式。

知识点 2压强变化中的比例问题

压强变化问题用以上两个公式解决较复杂甚至难以解决时,运用比例的思想往往能迎刃而解。

例题精讲

【例题 1】
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容器足够高,分别盛有水和
酒精(ρ水>ρ酒精),且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一定能使水对容器底
部的压强小于酒精对容器底部压强的方法是 ( )
A倒入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 B倒入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
C抽出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 D抽出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
【分析】
倒入和抽出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各自对容
器底部的压力变化就相同,由于底面积不同,
水对容器的压强变化没酒精对容器的压强变
化大。所以倒入相同的质量后,水的压强小;
抽出相同的质量后水的压强大。但是倒入或抽

出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是无法判断谁的压强变化大。


【答案】A


1






















【例题 2】
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 A和 B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且甲的


质量等于乙的质量。经下列变化后,两容器中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为
P
A

P

B
,其中可能使
P
A
 P
B
的是
( )
①甲、乙各自抽取相同体积的原有液体
②甲、乙各自抽取相同质量的原有液体
③甲、乙各自抽取相同高度的原有液体



④甲、乙各自倒入相同高度的原有液体


A






B
A① B①与②与③ C①与③ D①与③与④
【分析】
甲液体质量等于乙液体质量,又由图可知,甲液体密度大于乙液体密度。由公式
p
F

S
,可知,起初甲液体对 A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强,大于乙液体对 B容器底
部产生的压强大。第一种做法,抽取相同的体积,甲溶液损失的质量大,有可能。
第二种做法,抽取相同质量,两个容器剩余的液体质量依然相等,不可能使得压
强相等。第三种做法,由公式
pgh
,甲压强减少的多,有可能。第四种做法,
只能使得 A容器底部压强更大。
【答案】
C
【例题 3】
如图,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 A和 B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两液面相平,
且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若在两容器中分别加入原有液体后,液面仍保持相

平,则此时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
P
A

P
B
和压力
F
A

F
B
的关系是(

A
P
A
 P
B

F
A
 F
B
B
P
A
 P
B

F
A
 F
B
C
P
A
 P
B

F
A
 F
B
D
P
A
 P
B

F
A
 F
B
【分析】
易知甲液体的密度比乙液体密度大,且任意高度下 A
中液体质量都比 B中液体质量大,所以压强和压力都是
A情况下的大。比例思想。

【答案】
D

【例题 4】
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煤油和水,如图所示,已
知图中液体 内M、N两点到容器底部的距离相等,




。设M、N两点
处的液体压强分别为
p
M

p
N
,则这两处液体压强关系是
( )
A
p
M
小于
p
N
B
p
M
等于
p
N
C
p
M
大于
p
N
D无法判断




2











































F
【分析】
结合
p
【答案】
C








pgh
两个公式。




【例题 5】
两个底面积不同的足够高的圆柱形容器,分别盛有不同的液体甲和乙,两个完
全相同的小球分别静止在其中,所处位置如图所示,且两液面相平。下列措施
中能使两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的是
A
( )
-15
可能是分别抽出了相同质量的液体甲、乙
B
-15
一定是分别抽出了相同体积的液体甲、乙
C
D
一定是分别倒入了相同体积的液体甲、乙

-15
可能是分别倒入了相同质量的液体甲、乙





【分析】
容易知道甲容器中液体密度大。A项和 B项,甲容器的压强只能比乙容器底部压






强大得更多。倒入相同质量或者相同体积都有可能。
【答案】
C

实战演练
1、如图(a)所示,将质量相等的两个实心正方体 A和 B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

p
A
>
p
B
;当它们在水中分别静止于图(b)所示的位置时,受到水的浮力
F
A
p
A
>
p
B
。(均选填“>”、“=”或“<”)



=
F
B

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









2、两个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正方体 A和 B由同种材料制成,把 A和 B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
地面的压强分别为 3000帕和 2000帕。如果把正方体 A放在正方体 B的正上方,则 A对 B的
压强为
6750 帕;如果把正方体 A沿竖直方向切去三分之二后,剩余部分放在正方体 B的
正上方,则正方体 B对地面的压强为 4250帕。
3、当甲、乙两底面积不同(
S

 S

)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适量的盐水和水,两液体对各自容

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这两容器内的液体可能具有相同的
A、高度 B、重力 C、质量 D、体积

) ( D
4、如图所示,桌面上放有甲、乙两个鱼缸,同学们观察、比较后提出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鱼缸甲对桌面的压力大,缸中鱼受到水的压强小
B、鱼缸甲对桌面的压力小,缸中鱼受到水的压强大


( A)





3











C、鱼缸乙对桌面的压力小,缸中鱼受到水的压强小
D、鱼缸乙对桌面的压力大,缸中鱼受到水的压强大


5、如图(a)(b)所示,若分别沿虚线方向切去放在水平地面上的实心正方体的左侧部分,则剩余部
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A、只有(a)图发生变化
B、只有(b)图发生变化
C、图(a)(b)均会发生变化
D、图(a)(b)两种情况均不会发生变化
( D )


6、甲、乙、丙三个实心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已知三块物体 的密度关系为






,若把它们都沿竖直方向切去质量相等的部分,则三个正方体
( A)

剩下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大小关系
A、

C、

p

 p

 p

p

 p

 p

B、
p

 p

 p

D、以上都有可能
7、底面积不同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已知两液面相平,它们对容器底部压
强相等。若分别在两容器中放入一个完全相同的实心金属球,液体均无溢出,则
A、甲对容器底的压力可能大于乙对容器底的压力
B、甲对容器底的压强可能小于乙对容器底的压强
C、甲对容器底的压强一定小于乙对容器底的压强
D、甲对容器底的压力一定等于乙对容器底的压力
( C )

8、两个相同的金属球分别浸没在不同液体 A、B中,盛液体的柱形容器相同,将小球从液体中取
出后,容器中剩余液体对底部压强大小相等。如图所示,可以确定小球取出前两容器内液体对
底部的压力

A、

B、

C、

D、


F
A

F
B
和压强
p
A

p
B
的关系

( D )
F
A
 F
B
, p
A
 p
B
F
A
 F
B
, p
A
 p
B
F
A
 F
B
, p
A
 p
B
F
A
 F
B
, p
A
 p
B


B)

9、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不同的液体甲和乙,甲液体的质量小于乙
液体的质量。下列措施中,有可能使两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的是
A、分别抽出相同质量的液体甲、乙
B、分别抽出相同体积的液体甲、乙
C、分别倒入相同质量的液体甲、乙
D、分别倒入相同体积的液体甲、乙
10、两个容器完全相同,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静止在液体中,所
处位置如图所示且两液面相平。下列关于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自容器底部的压力
F

、F

的大小比较中,正确的是
p

,p

以及甲乙对各




B)


4



















A、

C、

p

 p








F

 F








B、

D、

p

 p








F

 F








p

 p

F

 F



题 9图
p

 p

F

 F













题 10图


11、在图中,底面积不同的甲、乙圆柱形容器(
S

 S

)分别装有不同的液体,两液体对甲、
乙底部的压强相等。若从甲、乙中抽取液体,且被抽取液体的体积相同,则剩余液体对甲、

C

乙底部的压力
F

, F

与压强
p

,p

的大小关系为
A、
F

 F

, p

 p

B、
F

 F

, p

 p

C、
F

 F

, p

 p

D、
F

 F

, p

 p

12、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 A和 B(


S
A
 S
B
),分别盛有某种液体,液体中分别浸没一
( D


个金属球,容器内的液体对各自底部的压力相等。将 A容器中的甲球及 B容器中的乙球取出
后,两容器中剩余液体液面等高,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一定有
A、甲球的质量大于乙球的质量
B、甲球的质量小于乙球的质量
C、甲球的体积小于乙球的体积
D、甲球的体积大于乙球的体积
13、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不同的液体 A和 B,已知两容器液面等
高,且液体的质量相等。现将实心金属球甲浸没在液体 A中,实心金属球乙浸没在液体 B中,
均无液体溢出,这时 A、B两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小相等,则
A、甲球的体积小于乙球的体积
B、甲球的体积大于乙球的体积
C、甲球的质量小于乙球的质量
D、甲球的质量大于乙球的质量
14、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水和酒精,将实心金属球甲浸没在水中,实心金属球
乙浸没在酒精中,这时水和酒精对容器底的压强相等。将甲乙两球从液体中取出后,容器中
的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大小仍相等。则可以确定
A、甲球的体积等于乙球的体积
B、甲球的体积小于乙球的体积
C、甲球的质量等于乙球的质量
D、甲球的质量小于乙球的质量
15、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容器足够高。分别盛有两种不同的液体,且液体
对容器底部压强相等。下列措施中(无液体溢出),一定能使甲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大于乙液
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方法是
A、分别抽出相同质量的液体甲、乙
( A )
( B )



A

B


B





5











B、分别抽出体积相同的液体甲、乙
C、分别浸没体积相同的实心铜球、实心铝球
D、分别浸没质量相同的实心铜球、实心铝球

16、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正方体分别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且它们各自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分
别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高度后,则甲、乙的剩余部分对地面压强
p

及剩余部分质量

A、


m
的大小关系为




C

p

 p

;m

 m

B、
p

 p

;m

 m


C、
p

 p

;m

 m

D、
p

 p

;m

 m

甲乙

17、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质量相同的水和酒精,若将实心金属球甲
浸没在水中、实心金属球乙浸没在酒精中,且均无液体溢出,这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小于
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则可以确定
A、甲球的质量大于乙球的质量。
B、甲球的质量小于乙球的质量。
C、甲球的体积大于乙球的体积。
D、甲球的体积小于乙球的体积。

D)





C


18、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正方体物块放在水平地面上,甲的边长小于乙的边长。甲对地面的压
强为
p
1
,乙对地面的压强为
p
2
。正确的推理是


A、如甲、乙密度相等,将甲放到乙上,乙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
p
1
B、如甲、乙密度相等,将乙放到甲上,甲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
p
2



C、如甲、乙质量相等,将甲放到乙上,乙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
p
1
D、如甲、乙质量相等,将乙放到甲上,甲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


p
2



。分




19、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压强相等,已知



别在这两个正方体放上物体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分别放上等质量的两铁块后,两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强还是相等
B、分别放上等质量的铁块和木块后,甲正方体对地面增加的压强大
C、分别放上等体积的两铁块后,两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强可能相等
D、分别放上等体积的铁块和木块后,两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强可能相等
( D
20、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 A和 B中分别装有等质量的水和酒精,现将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
木块甲和乙分别放到两种液体中,如图所示,则此时甲和乙长方体木块下表面所受的压强
p

、p

,以及 A和 B两容器底部所受的压力
F
A
、F
B
的关系
A、
p

 p

,F

 F

B、

C、

p

 p

, F

 F

p

 p

, F

 F


p

 p

, F

 F

D、



D)











6


文学名言-职责描述


注税报名时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翻译


十一活动主题-西南科技大学研究生部


东方市教育局-大队辅导员述职报告


开场白和结束语-证明


高中政治教学网-情人节活动方案


去英国留学要考什么-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潘基文-民主生活会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