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第3节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
高尔基的童年-请柬格式
《第三节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由于大气压强的客观存在而产生的现象,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
方法。
2.了解托里拆利实验,知道大气压强的大小和单位。
【过程与方法】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初步认识实验的重要性。
2.通过探究实验,经历提出问
题、设计实验方案、操作实验、改进实
验方案,分析归纳得出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的研究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逐步养成尊重事实的学习习惯,乐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的大气压强现象,
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课时安排
教学资源
环 节
情景导入
证明大气压的存在,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
大气压值的测量。
1课时
ppt、黑板、两心壶、两心壶模型、火罐、棉花、火柴
、镊子、烧杯、杯
子、红墨水、塑料片、玻璃管、马德堡半球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展示魔术:一个茶壶,却可以
倒出两种不同颜色的水。
学生活动
学生感到好奇,提出
猜测。
设计意图
引起学生认知冲
突,产生好
奇,激
发探究欲望,对物
理学习产生浓厚兴
趣。
从生活入手,用生
活实例切入主题,
降低学生对新知识
的畏难情绪和抵触
心理。
引导学生思考
,激
发学生头脑中对大
气压强的感知,初
步证明大气压强的
存在。
通过实验解决问
题,再次证明大气
压的存在。同时也
为后面托里拆利实
一、大
气压
强的存在
图片展示并提问:这是我们常
用的火罐,它是如何使用的
呢?
演示火罐的使用方法并提问:
是什么力使火罐可以扣在气球
上?
演示覆杯实验并提问:将塑料
片封住灌满水的杯子,倒置使
开口
朝下,塑料片不掉落。是
什么力拖住了这满满一杯水?
1
观察并回答拔罐器,
同时简述拔罐器的使
用方法。
原因:火罐外有空气,
是大气压强的作用。
观察现象,讨论,达
成共识:大气压是存
在的。
验的设计埋下伏
笔。
二、大气压
强的特点
提问:把杯子向四周转,塑料
会不会掉,说明什么?
体验大气压强的力量:
介绍马德堡半球实验,提供马
德堡半球实验的用具。
提问:马德堡半球实验说明大
气压不仅存在而且很大,有多
大?如何测量?
提问:大气压强我们看不见摸
不着,有什么实验方法能帮助
我们进行测量吗?
通过覆杯实验提出问题:能否
设计一个实验,利用液体压强
测出大气压强?
演示:15cm长的试管倒入水
后,开口向下,放入水杯中松
开堵住开口的手,观察现象。
引导学生提问:
谁托住了水柱?
能认为现在水柱的压强等同于
大气压强吗?
演示:
提供30c
m、50cm、70cm、1m
长的试管,重复一遍,分析原
因,看水会不会下降。
播放视频:水可以托起10m的
水柱。
提问评估:器材受限,有无改
进方案?
2
学生亲自体会覆杯实
验
观察并思考,学生上
台体验马德堡半球实
验
学生思考
转换法
分组讨论并回答(用
长试管装水,直到纸<
br>片刚好掉下来,测水
柱的长度;用试管倒
过来放在水槽里,看
水柱上升的高度。
)
学生观察并分析
发现问题,分析回答
观察实验,思考方案
改进方式
学生讨论、交流、归
纳,得出可以加大液
体密度来实现减小液<
br>总结大气压强的特
点
加深学生对大气压
强确实存在的体验
和感受。
启发式教学,引发
学生思考。
应用转换法解决问
题,让学生认识到
科学方法的重要
性。
通过问题
链引发学
生思考进一步训练
学生解决问题的能
力,让学生在探究
下学习,激发
学生
创造力。
分析实验原理,明
确实验设计的依
据。
进行实验器材的评
估和改进,培养学
生的分析和应用
能
三、大气压
的测量
柱高度的目的。
引导学生进一步研究测量大气观察、倾听,理解托
压数值的实验,看
实验录像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
里拆利实验,并分析实验原理:
会利用此方法计算大
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应该和大气气压强的数值。
压相等,把液柱产生的压强算
出来。p =
ρ
gh根据液柱的高
度、
水银的密度,可计算大气
压强值:1.013×10
5
Pa。
五、揭秘总
结
揭示引课中的魔术奥秘,看魔
术(两心壶)的内部的实验构
造,分析工作原理。
总结:
1.引导组织学生回顾本节学习
内容。
2.提出问题:生活中还有哪些
应用是与大气压强有关的呢?
你能做出解释吗?
观察思考,尝试解释
原理
总结,回顾
将思考延伸
力。
进一步加深对转换
法的理解,强化学
生的知识应用能
力。
首尾呼应
,应用刚
学的知识解决问
题,提升学生分析
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接轨科技
大
课堂,从而达到开
阔学生眼界,增强
知识运用性的目
的。
将学生的学习热情
延伸到生活中去,
为下节课埋下伏
笔。
第三节
大气压强
1.存在
板书设计
2.特 点: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3.测定:托里拆利实验
原理:p
0
=
p
水银
=ρ
水银
gh
作 业
教学反思
1.常规作业:《学习.探究.诊断》第十四章第三节大气压强
2.寻找原材料设计一个与大气压有关的实验,要求:现象明显,便于操作、
服务于生活。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