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温柔似野鬼°
905次浏览
2020年08月16日 17:3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广州会计电算化协会-毕业实习鉴定表


第三届全国大学生物理教学技能大赛
《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课时
液体的压强
授课人
教材
绵阳师范学院 杨婷
1课时
新人教版

一、教材分析
《液体的压强》是本章的第二节,学生在初步了解压力及固体压强之后进一步





来研究液体的压强。液体的压强是压强的另一种形式,本节课的 内容既是对压强知
识的扩展又是学习大气压强以及浮力知识的基础和铺垫,同时液体压强又是一节很好的探究课程。本节安排了探究液体对容器的侧壁是否存在压强以及“探究液体内
部压强的特点”等 活动,让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激
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引领学生以积极的心 态参与探究性学习活动。
重点





突破重点
难点
认识液体压强的特点
让学生体验液体压强特点的 科学探究过程,而不是仅仅匆匆由老师
得出结论更易于学生对液体压强特点的认识,有利于突破本节重点 。
理论推导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
通过演示固体实物模拟液柱对底面的压强来建立液柱模型,再分析
突破难点
得出液体内部压强 的计算公式,让学生从具体实物理解抽象的理想化模
型,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这样本节课的难点 将得以突破。
知识与
技能





过程与
方法
情感态与
价值观
(1)认识液体压强的特点
(2)掌握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
(3)能运用液体压强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1)学会运用控制变量法,
(2)培养学生提出猜想设计实验分析数据归纳总结等多方面的能力
(1)密切联系实际,提高了科学技术运用于实际的意识
(2)科学探究方法的教育,让学生 体验探究过程,感悟研究物理的过
程和方法,享受学习的愉悦
二、学情分析
在学习 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过压力和压强等相关知识,并学会利用实验的方法探究问题。
同时学生对知识有强 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对实验现象兴趣很浓,但不了解应该怎样由表及
里、由浅入深地思考问题,更 不容易联系自己熟悉的事物和现象去思考物理问题。
三、教学方法
教法
科学探究式、启发式教学法
1
绵阳师范学院


第三届全国大学生物理教学技能大赛
《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学法
自主探究法、观察发现法、合作交流法等。
四、教学器材
两端开口的塑料瓶、一端 开口的塑料瓶、侧壁开孔的塑料瓶、橡皮膜、U形管压强计、刻度尺、
水、盐水、多媒体课件等。
五、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利用多媒体展示情景:
引入课题 观看思考问
1:潜水员在水下心跳和肺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液体压强 题
2:为什么水坝总是上窄下宽?
固体由于重力对支撑它的物体有压强,那么液
体也受到重力,对支撑它的物体也有压强吗? < br>演示实验一:上端开口,下端蒙有橡皮膜的塑
料瓶中缓缓加水,观察橡皮膜的形状是否变化
以及怎样变化,说明了什么?
现象:橡皮膜向下鼓起`
提出问题:液体对容器侧壁有压强吗?
实验探究:方案一:向侧壁开孔并蒙有橡皮膜
玻璃管中加水,观察橡皮膜的形状
现象:橡皮膜形状发生变化
方案二:向上端开口的塑料瓶中加
水,并在侧壁扎上小孔,观察是否有水从小孔
流出
现象:水从侧壁小孔喷出
提出问题:液体内部压强有什么样的特点?为
了让学生提出 合理的猜想,我设计了两个演示
实验:(鼓励学生大胆猜想)
①在学生的手上套上塑料袋深入水中,请同学
们说出感觉(塑料袋紧贴手上有压力的感觉) < br>②将两侧扎孔,分别装有红色的盐水和水的两
个矿泉水瓶放入水槽中,使瓶内、外液面相平
时,松开堵在小孔的手指可看见红色的盐水从
小孔喷出,而红色的水没有喷出
设疑;把学生
的注意力吸
引到课堂中,
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
巩固知识并
能引发学生
思考新知识
培养学生观
察能力
温故知
新:液体
对容器底
部是否有
压强
观察现象
得出结论:液
体对容器的
底部存在压

探究液体
对容器的
侧壁是否
有压强
猜想:液体对
容器的侧壁
存在压强…
得出结论:液
体对容器侧
壁有压强
打开学生的
思维空间,使
学生的创造
潜能得到最
好的发挥
探究液体
内压强的
特点(提
出问题)
猜想1:液体
压强的大小
可能与液体
深度有关;

培养学生根
据实验和生
活经验进行
合理猜想不
是胡猜、瞎猜
2
绵阳师范学院


第三届全国大学生物理教学技能大赛
《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探究液体
内部压强
的特点
通过这两个实验学生很容易猜想到液体的压强
可能与深度和密度有关。
根据现有的实 验器材和有限的课堂时间,我确
定液体深度、密度和方向三个因素让学生在课
堂上进行实验探究 。
(1)实验器材:水槽、U形管压强计、水、盐
水、刻度尺等。
(2)教师出示U形管压强计,简单解释其结构、
原理及使用方法。
猜想2:液体
压强的大小让学生掌握
可能与液体科学的猜想
密度有关;…

探究一:探究在水下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液体
压强的特点
探究液体
内部压强
的特点
(设计实
验)

探究二: 探究在水下不同深度液体压强的特点
学生设计实
验,师生共同
讨论最佳的
实验 方案
学生制作表
格并进行实



发挥学生的
创造潜能及
实验创新能


实验步骤:把金属盒放入水中不同深度时,分
别记录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
探究三: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液体密度的
关系

3
绵阳师范学院


第三届全国大学生物理教学技能大赛
《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探究液体
内部压强
的特点
(设计表
格)

实验步骤:分别把金属盒放入相同深度的水和
盐水中,分别记录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
教师巡视观察,并重点点拨实验中动手能力差
的学生
(4)学生设计表格:
深度
橡皮膜
(cm)
朝向

3
3
3
6
9
压强计液面高度差
(cm)






盐水





学生制作表

朝上
朝下
朝侧面
朝上
朝上
制作表格对
于学生来说
较为抽象教
师要多引导。
提示 应该从
哪些方面来
设计。
探究液体
内部压强
的特点
(分析得
出结论)
(5)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液体压强的特点
1、同一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观察记录数
2、同一液体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

强相等;
3、不同液体同一深度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
教师演示实物模拟 液柱对底面的压强实验利用
压强定义公式结合质量、密度、重力公式推导
液体压强公式。
p

gh

培养学生分
析数据,归纳
总结的能力
理论推导
液体压强
的计算公

举出几例让学生理解
公式中“h”的含义。
学生从具体
实物到抽象
的理想化模
型,从感性认
识提升到理
性认识
物理模型学
生比较生疏 ,
教师通过演
示实验模拟
液柱对底面
的压强来建
立模型液柱,
通过求解液
柱对底面的
压强来推出
液体内部压
强的一般公
式,


4
绵阳师范学院


第三届全国大学生物理教学技能大赛
《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学有所得
开放探究

联系生活实际以及所学知识回答新课引入中的
2个情景问题:
大坝是用来挡水的从压 强的角度,只有把底部
筑得很宽才能挡住比较大的压强,如果筑成直
上直下,又要挡住底部的压 强整个大坝就要筑
得很宽将造成人力物力的损失,因此既要节省
人力物力又要挡住水流,大坝就 要筑成上窄下
宽的……
学生思考运
用液体压强
知识回答

首尾呼应。
让学生感受
到简单的物
理原理解决
问题的成就
感。
体现“从生活
走向物理、从
物理走向社
会”的理念。

巩固学生知
识,也能发挥
学生主体作
用。

课堂
小结
让学生小结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有何收获?


教学流程图:
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演示实验:得到液体
对容器底部有压强
开放探
究回答
课前提
出的问

理论推导液体
压强计算公式
探究二:液体
内部压强特点
探究一:液体对
容器侧壁是否
存在压强
学生做课堂小结

六、板书设计
第二节 液体的压强
一、液体压强的特点:
1、液体对容器底部、侧壁有压强
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3、同一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4、不同液体同一深度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二、液体压强的大小:
P

gh

七、教学设计思想说明及教学评价
这是一节很好的探究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我安排探究性活动 还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
用;有利于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其创造思维能力。
同时 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实验仪器我多次使用生活中常见的塑料瓶等,我想物理仪器不一定
要在实验室中寻找 坛坛罐罐制的仪器,拼拼凑凑做的实验有时更能减少学生对科学的距离感。
在本堂课的设计过程中我始终思考:如果学生将所学知识全部遗忘,那么还剩下些什么呢? 我
希望还能剩下的是科学素养。

5
绵阳师范学院


6
绵阳师范学院
第三届全国大学生物理教学技能大赛
《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北京工商大学分数线-红包口令


大暑习俗-幼儿园数学说课稿


天津人事-我的中国梦读后感


河北科技学院地址-英语辞职信范文


计算机三级成绩查询-个人委托书


营口理工学院-长春空军航空大学


广西工程职业学院-喜报范文


甘肃省地税局-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