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 气体压强讲义和练习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变更申请书
液体压强与大气压强
这次课我们在复习液体压强部分知识的前提下初步学习大气压强。
液体压强部分希望大家彻底
掌握液体压强公式的计算和推导问题,初中教材对液体压强的要
求比较高,因为这部分知识和液体的浮力
有着密切的联系
。
这部分容易出现综合性题目
对于新知识——大气压强,要求如下:
(1)知道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
(2)知道托里拆利实验的方法和结果,记住标准大气压强的值;
(3)能用大气压强的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旧知识回顾:
1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是
:液体内部______有压强,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___,
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__,液体
的压强还与_____有关。2液体压强产生的原
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3 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是_____其中ρ表示_____单位是____h表示_
____
_单位是____。液体压力的计算公式是_____。
课堂小实验:
1将硬纸片平放在瓶口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将玻璃杯装
满水,仍用
硬纸片盖住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
2
马德堡半球现象。(这里器材有限,这个实验就不在课堂上演示了)
试验后的思索
一
大气压的存在
1 分析上述两种现象可以知道大气压强确实是_____的(存在,不存在)。大气
压
强通常简称大气压或气压。
2 现象解释 在上面的现象1中没有装水时纸片上下都受到
_____的做用,硬纸片
由于受_____力的作用,所以掉下来,在杯内装满水后上方没有空气,而
下方受到大气
压向_____的作用,所以没有掉下来。
在现象2中抽掉内部空气里面的__
___减小而外面大气压没变化所以将两个半球
紧紧的压在一起。
二 大气压的测量
如果诸位的老师给你们演示过马德保半球实验,我想诸位的印象会很深刻。马德堡半球实验
以及我们的
课堂演示实验生动的说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那么下一个问题又出来了——大气
压强的大小是多少,如何
计算这个量?
根据前面压强部分的知识我们知道,如果能测量马德保半球实验时恰好能
拉开两个半球的拉
力,那么我们可以用公式P=FS来进行计算。但是要测量这个拉力凭我们的中学实验
器材是
绝对不行的,更何况那个拉力F得是恰好拉开半球的那个力。所以这个方法在操作上是不可
行的。
我们的物理科学家托里拆利很聪明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1托利拆利用实验(思考下老师为什么不在课堂上演示托里拆利实验)
取一根一端封闭的约
1米长的玻璃管,在其中装满水银,用食指堵住开口的一端,倒放在
水银曹里,管内水银柱下降一段后静
止,用刻度尺量出管内水银面到槽内水银面的竖直高度,
根据p=ρgh算出水银柱的压强即大气压的值
。
这个实验的原理是:实验中玻璃管内水银面的上方是_____,管外水银面的上方是大气。
大气压支持管内的水银柱不落下,大气压的数值就等于这段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注意
在本实验中若将水银曹内的玻璃管倾斜管内的水银柱长度_____高度____
_,玻璃管的粗细、形
状_____(填影响不影响)水银柱的高度。实验时玻璃管内要_
__水银,否则,测量值比真实值_
__。
2 上面的实验首先是由意大利科学家_____做的,在海平面上,他测得的水银柱高度为<
br>760mm,通常把这样大小的大气压叫做标准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__________
p
a
a
水银的密度
13.6×10
三
大气压与高度、液体沸点和天气季节的关系(常考点)
1、地球上的大气压不是固定不变的。不同高度
的地方大气压不一样。离地面越高,空气越
_____,那里的大气压越_____。在海拔3000m
以内,大约每升高10m,大气压减
小100pa.(在海拔三千米范围内,我们可以把空气看成是均匀
的气体,从而可以用公式
P=ρgh进行计算)
Question:如何理解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2、天气的变化也会影
响大气压的大小。一般地,阴天下雨时的大气压会(低于)晴朗、干
燥时的大气压。另外,大气压也受季
节的影响,通常来讲,冬天的大气压要高于夏天的大
气压。(难点,注意理解下面的讲解。因为教材上的
结论和实际生活中的惯性思维不一致)
Question:如何理解大气压随天气季节的变化情况?
我们通常所称的大气,就是包围在地球周围的整个空气层.它除了含有氮气、氧气及二氧化
碳等
多种气体外,还含有水汽和尘埃.我们把含水汽很少(即湿度小)的空气称“干空气”,
而把含水汽较多
(即湿度大)的空气称“湿空气”.
生活错误经验之一:以为“干”的东西一定比“湿”的东西轻.其
实,干空气的分子量是28.966,
而水汽的分子量是18.016,故干空气分子要比水汽分子重.
在相同状况下,干空气的密度
也比水汽的密度大.水汽的密度仅为干空气密度的62%左右.
3
kgm
3
同步训练:1 计算1标准大气压能支持多高的水柱。
所以:
在阴天,空气的湿度大于晴朗的天气,空气的密度变小,所以此时的压强降低。
在冬季时,气
温远远低于夏天,此时空气相当于夏天受冷收缩,即空气密度相对于夏天增
加,因而冬天的大气压强高于
夏天。
3、大气压会影响液体的沸点,有过高原经历的同学应该知道,在高原如果没有高压
锅根本
就吃不了煮的熟食,原因就是因为随着高度增加,水的沸点减低。而我们生活中用来快速煲
汤的高压锅的原理就是( )压强,从而增大水的( )
同步训练:计算海拔1000m的 高山上的大气压约为多少。(在教材上查找标况下的空气密度)
课堂小结:
1 大气压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典型现象有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 首先测出大气压的科学家是意大利的______,标准大气压的值是________
_
,海平面的大气压约为______。
3 托利拆利实验的做法是:取一根一端封闭的约______
长的玻璃管,在其中____
__水银,用食指堵住开口的一端,倒放在水银曹里,管内水银柱下降一段
后静止,用刻度
尺量出管内水银面到槽内水银面的______,根据p=ρgh算出水银柱的压强即大
气压
的值。其中,玻璃管的______、______、______等都不影响管中水银柱
的高度。
4 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规律是:离地面越高,大气压越______,在海拔______
m每升高______m,大气压减小______pa.
5 ____________叫
气压计,我们已经知道的气压计分______和____
_两种。(带了教材的童鞋把书借给我看下,
这个知识点我还真不知道)
课堂达标测试
一、填空题
1.空气也像液体那样受
________作用,而且________.因而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________叫做
大气压强,简称________或________.
2.如果马德堡半球的截面积为0.1米,实
验时要用104牛的力才能把两个半球拉开,则此
时,大气压强为________.
3、将
杯子里装满水,用纸片把杯口盖严,按住纸片,把杯子倒过来,放手后,纸片不会掉
下来,杯子里的水也
不会流出来,这表明_____________。把杯子转到如图1乙、丙所示的
位置,纸片仍然不会
掉下来,这说明_____________。
2
4、如图2所示,往矿泉水瓶中装入一些热水,摇晃几下使
整个瓶子变热、倒掉热水后迅速将瓶盖拧紧,
不漏气,过一
会儿,瓶子就被压扁变形了,这说明我们周围的大气存在_____________。
5.活塞式抽水机是利用________把水由低处抽到高处,最多只能把离抽水机___
_____深处
的水抽到高处.
6.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________.气压增大时液体的沸点________.从山顶到山脚,
大气
压强________;从矿井到地面,大气压将________.
7.医生打针时,
先把针管里的活塞推到下端,然后把针头插入药液中,提起活塞,药液在
________的作用下就能
进入针管里.
8.登山运动员带着水银气压计登山过程中,水银气压计的水银柱高度将会逐渐________.
二、选择题
1.取一个小瓶,用嘴从瓶内吸出一部分空气,小瓶就会挂在嘴唇上,这是因为
A.嘴把瓶子吸住了B.瓶外气压大于瓶内气体的压强
C.瓶内气体压强的作用D.嘴和瓶之间的摩擦作用
2.下列各项应用中,不必利用大气压强作用的是
A.活塞式抽水机
B.离心式水泵
C.船闸 D.向钢笔胆中吸墨水
3.不能利用公式p=ρgh算出大气压强的值,是因为
A.温度随高度变化B.大气压强随高度变化
C.空气密度随高度变化D.大气压强的重力随高度变化
4.氢气球升到一定高度可能破裂,其原因是
A.地球对气球的吸引力减小B.空气稀薄,球内气体压强大于球外大气压
C.空气稀薄,球内气体压强小于球外大气压D.高空温度较低
5.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测定大气压强时,下面的情况正确的是
A.使用的玻璃管越粗,管内水银柱越低B.玻璃管跟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越小,管内水
银面越高
C.玻璃管内混入的空气泡越多,玻璃管内的水银面越低D.以上说法都对
6.大气压为1.
01×10帕房间里,做托里拆利实验,结果测得水银柱的高度为750毫米汞
柱,其原因是
5
A.托里拆利管太粗B.托里拆利管太长
C.管内液面上方有少量空气D.托里拆利管在倾斜放置时读取数据
7.关于大气压强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托里拆利实验表明,大气压的值是固定不变
的B.1.01×10帕大气压能支持10.34
米高的水柱
C.在同一地点,同时用粗细不同的玻璃管做托里拆利实验,测得的大气压的值相同
D.人体不会被大气压力压扁,是因为人体内的气体压强大于空气的压强
5
8、简答题:解释用吸管往饮料瓶里吸饮料,能把饮料从饮料瓶中吸上来原因。
液体压强部分练习题(上次未完成的)
14.
(05广东)
如图所示,A、B两点间的压强关系是(
)
A.P
A
=P
B
B.P
A
>P
B
C.P
A
B
D.无法确定
15.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图象。设液体甲的密
度
为ρ
甲
、液体
乙
的密度为ρ
乙
,则ρ
甲
、
ρ
乙
的关系是( )
A.ρ
甲
=ρ
乙
B.ρ
甲
<ρ
乙
C.ρ
甲
>ρ
乙
D.无法确定
16.
如
图所示,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液体.甲
试管竖直放置,乙试管倾斜放置,两
试管液面相平。设液体对两试管底
的压强分别为P
甲
和P
乙
,则(
)
A.P
甲
< P
乙
B. P
甲
=P
乙
C.P
甲
>
P
乙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17.如图所示中的四种河堤的设计中,最不合理的是( )
18两个
容积相等底面积不等的圆柱形容器,装入质量相等的水,那么水对容器底
部的压强和压力是(
)
A. 相等,相等 B.不等,相等 C.相等,不等 D.不等,不等
19
.有一密闭的圆台形容器,如图所示,内装一定质量的液体,如果把
它倒置,液体对容器底面的压力、压
强的变化是( )
A.压强增大,压力不变 B.压强减小,压力增大
C.压强增大,压力增大 D.压强增大,压力减小
20.两个完全相同的
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将完全相
同的两个小球分别放入容器中,当两球静止时,液面相平,
球所处
的位置如图所示,甲、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大小分别为P
甲
、
P
乙
,则它们的关系是( )
A.P
甲
<P
乙
B.P
甲
>P
乙
C.P
甲
=P
乙
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
1.质量为7.9kg的正方体铁块放置在面积为0.5m
2
的水平面桌面上,它对水平
桌面
产生的压强是________
2.将一重100N,边长为20cm的均匀正方体,放置在水平的边长10cm桌面正中,则
正方体
对桌面的压强为_______桌面对正方体的支持力是_______.
3.在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下
端扎一橡皮膜,插入盛水的杯内,此时橡皮膜将
________________(填“向上凹进”或
“向下凸出”).这是因为橡皮膜受到液体
的_________,如果这时往玻璃管中倒入一些水,但
管中的水面仍低于杯内的水面,
则橡皮膜___________.如果继续往玻璃管中倒水,直到时<
b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橡皮膜就变平了,表明
这时橡皮膜的
上面和下面受到液体的压强______________.
4.一正方体悬浮
于某种液体中,上表面与液面平行,则其上表面与下表面受到
的液体压强,P上__________P
下,左表面和右表面受的液体压强为P左
______________P右.(填“>”、“<”或“
=”)
三、计算题
1.某同学将一两端开口的均匀玻璃管
,用质量不计的塑料片附在下端,然后用外
力F将玻璃管竖直插在水下25cm处,保持平衡,如图所示
.已知塑料片的横截面积
和玻璃管的横截面积均为10cm
2
,且塑料片和玻璃管的厚
度不计,玻璃管所受的重
力为0.5N. (g=10Nkg) 求:
(1)
水对塑料片产生的压强和压力;
(2) 外力F的大小;
(3) 该同学为测量某种液体的
密度,
先保持玻璃管在水中的位置不变,然
后向玻璃管内缓慢地倒入该液体,当
倒入深
度达到20cm时,发现塑料片刚好下落,那么该液体的密度为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