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第九章压强第二节液体的压强(含解析)

巡山小妖精
615次浏览
2020年08月16日 18:15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虎兄虎弟观后感-三国演义读后感800


2019初二物理-第九章压强-第二节-液
体的压强(含解析)
一、单选题

1.匀速向某容器中注满水,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与注入时间的关系如 图所示,这个容器可
能是( )
A. B. C.
D.
2.图中的试管内装有一些水,将试管由竖直逐渐倾斜(水不溢出),则水对管底的压强( )

A. 逐渐变大 B. 逐渐变小 C. 不变 D. 无
法确定
3.如图所示,关于液体中a、b、c三点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ρ
盐水
=1.03×10
3
kgm
3
)( )

A. a点向下的压强比向上的压强大 B. b、c两点的压强相等
C. a、c两点的压强相等 D. b点的压强比c点的压强小
4.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甲、乙两圆柱形容器中的液面相平,A、 B、C三点液体的压强分
别为p
A
、p
B
和p
C
. (ρ
酒精
=0.8×10
3
kgm
3
)则p
A
、p
B
和p
C
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第1页共16页



A. P
A
>P
C
>P
B
B. P
C
>P
A
>P
B
C. P
A
>P
B
>P
C
D. P
B
> P
A
>
P
C

5. 完全相同的甲乙两容器,装有相同体积的液体,将一蜡块分别放入两容器中,静止时如图
所示,关于蜡块 受到的浮力F

和F

,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p

和p

大小说法正确的
是 ( )

A. F

>F

p

=p

B. F

=F

p

=p

C. F


p


D. F

>F

p

>p


二、多选题

6.如图所示的实例中,属于连通器应用的是( )
A. 茶壶 B. 锅炉水位计
C. 船闸 D. 潜水艇
7.一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圆柱体,将圆柱体从盛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慢下降 ,然
后将圆柱体逐渐浸入水中.如图是整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
化 关系的图象.(g取10N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圆柱体刚好全部浸没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为700Pa B. 圆柱体受到的重力是12N
第2页共16页


C. 圆柱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是4N D. 圆柱体的密度是
1.5×10
3
kgm
3

8.在如图所示的事例中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 )
A.过路涵洞
B.洗手间下水管
C.拦河大坝
D.船闸
9.关于如图所示的各种情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甲图中:水坝筑成下宽、上窄的形状,因为水对坝体侧面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B. 乙图中:人推木箱但没有推动,是因为人推木箱的力小于木箱受到的摩擦力
C. 丙图中:蓄水槽中装水,当阀门打开水流动时,B竖管中水柱的高度最低
D. 丁图中:金鱼吐出的气泡正在水中上升时,受到水的浮力不变
10.根据表格和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液体种类
液体密度
gcm
3

A. 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
B. 当深度相同时,甲乙两液体的压强之比为4:6
C. 当深度变为20cm时,甲液体的压强为30Pa
D. 丙液体的压强与深度关系图象在甲乙之间,则丙可能是盐水
11.如图所列的物品在使用过程中应用了连通器原理的是( )
水银 酒精 盐水
13.6 0.8 1.03
第3页共16页


A. 茶壶 B. 电茶炉的水位计
C. 洗手池下水的回水管 D. 将墨水吸入笔管中
三、填空题

12.一个容 器里盛有15cm深的水,水中A点离容器底面的高度11cm,B点离容器底面的高
度为6cm,则A 与B两点的压强比p
A
:p
B
=________ .
13.举世瞩目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拦河大坝为混凝土大坝,全长约为2300余米,坝高185
米,现蓄水水位是150米,则坝底受到的压强为________Pa。拦河坝之所以修成“上窄下宽”
的形状是因为________
14.饮茶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如图所示是一把装有水的茶 壶,壶嘴与壶身构成________,茶
壶的底部受到水产生压强为________Pa. (g=10Nkg)
法判断出无气味的是水。小唐则采用压强计进行探究(如图):

15.有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水和酒精,但没有标签,小李采用闻气味的方

(1)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两边液面的________ 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
(2)压 强计的气密性(是否漏气)是使用前必须检查的。如果装置漏气,那么用手指不论
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 ,会发现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的变化________ (选填“大”或“小”)。
把压强计调节好后放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该________ 。
(3)小唐把金属盒分别浸没在两种液体中,发现甲液体中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较小。
于是他认为甲烧杯中盛的是酒精。他的结论是不可靠的,因为他没有控制金属盒在液体中的
______ __ 相同。
(4)小唐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离液面的距离越深,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就越 大,
表明液体的压强越________ 。
第4页共16页


(5 )小唐还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距液面的距离相同时,只改变金属盒的方向,U形
管两边液面的高度 差________ (选填“不变”或“变化”)。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液体内部向各个
方向的压强________ 。
16.如图所示,置于桌面上的甲、乙两容器质量相等,底面积相等,注入等质量的同种液体,
则液体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力________液体对乙容器的压力,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______ ___,容器对桌面的压强________,容器对桌面的压力________。(“相等”或“不相等”)

17.如图,竖起放置的一容器,甲、乙端封闭,丙端开口向上,容器 ________ (选填“是”
或“不是”)连通器,容器中注入水后如图.水中在同一水平线上的a、b、c三点的压强 分别
为p
a
、p
b
、p
c
, 那么这三个压强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 .

四、计算题

18. 如图(a)所示,一个质量为1千克、底面积为3×10

2

2
的 薄壁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地
面上,且容器内盛有4×10

3

3< br>的水.
(1)求水面下0.1米深处水的压强p


(2)若 将另一个底面积为2×10

2

2
、高度为0.3米的实心金属圆 柱体A,缓慢竖直地浸
入水中,如图(b)所示,求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增大一倍时,圆柱体A底部所 处深度h.

19.有一艘轮船,船底部破了一个洞,其面积5cm
2
, 船底距水面2m,为了把这个洞堵住,
堵洞时的压强大小至少是多少Pa?压力为多少N?(g=1 0Nkg)
五、解答题

20.如图所示,边长为10cm的实心正方体木 块,密度为0.6×10
3
kgm
3
, 静止在装有足量
水的容器中,且上下底面与水面平行,求:
第5页共16页



(1)木块在水中所受浮力的大小;
(2)木块浸在水中的体积;
(3)水对木块下底面的压强.(取g=10 Nkg)
21.在深海100米的水 平地方有一面积为2m
2
的薄铁块,那它受到的压强和压力分别是多少?
(海水的密度 约等于纯水的密度)
六、实验探究题

22.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

(1)在图乙中 ,将橡皮膜先后放在a、6位置处可知,同种液体,________越大,压强越大,
支持该结论的实 验现象是:________.
(2)为了探究密度对液体内部压强的影响,还需将橡皮膜放 在图丙中________(选填“c”
或“d”)位置处.
七、综合题

23.如图所示,在质量为1 kg的容器内装有5 kg的水,容器底面积为100 cm2,容器放在水
平桌面上,桌面面积为0.9 m2)(g取10 N/kg).求:

(1)容器底对桌面的压力.
(2)容器底对桌面的压强.
(3)水对A点的压强.
第6页共16页


(4)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24.据报道,某市图书馆白天停水, 由于管理人员的疏忽,水龙头处于打开状态,排水口被
塞子堵住,夜里水通了,水池里的水很快溢出,漫 延至图书馆各处,造成很大的损失.小明
同学是学校图书馆的义务管理员,看了这则报道后,动手自制“ 自动拔塞器”.该装置能够在
类似情况下,自动拨开塞子排水.小明首先在水池底40cm处做记号,作 为警戒线;然后将
塞子堵住排水口,打开水龙头放水至警戒线,用弹簧测力计向上拉塞子,当弹簧测力计 的示
数为5N时,塞子被拔出;接着把水池中的水放掉,选择合适的空心密闭塑料瓶,调节塑料
瓶与塞子间绳子的长度,向水池中重新放水,使得当水涨至警戒线时,塑料瓶就能把塞子拔
出,如图所示 .已知塑料瓶的质量为30g,总体积为750mL,问:

(1)当水达到警戒线时,水池底受到水的压强是多少?
(2)塞子的横截面积是多少?(不考虑塞子的重力和厚度)
(3)塑料瓶露出水面的体积为多大时就能将塞子拔出?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A
【考点】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 根据p﹣t图象可知,随着注水时间的增加,容器底所受水的压强开
始快,后来变慢;
已知匀 速地向某容器内注水,根据p=ρgh可知,容器内水面高度应该是快速增高,先快后
慢,说明容器的横 截面积逐渐增大.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分析】观察图象,容器底所受水的压 强随注水时间缓慢上升,再针对每个容器的特点,选
择合适的答案.
2.【答案】B < br>【解析】【解答】将试管由竖直逐渐倾斜(水不溢出)时试管底部到水面的距离逐渐减小,由
p= ρgh知p逐渐变小.
故答案为:B。【分析】先判断试管底部至水面的距离的变化。再根据p=ρg h分析压强大小
的变化。
3.【答案】D
第7页共16页


【考点】液体的压强的特点
【解析】【解答】解:A、因为液体内部同 一深度处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所以a点向
下的压强和向上的压强一样大.故A错误;
B D、由图中可以看出,b点在纯水里,c点在盐水里,c点的深度大于b点的深度,据公式
p=ρgh可 知,c点的压强大于b点的压强,故B错误,D正确;
C、a、c两点的深度相同,但盐水的密度大于 纯水的密度,根据公式p=ρgh可知,c点的压
强大于b点的压强,故C错误.
故选D.
【分析】已知各点的深度和液体的密度的大小关系,根据公式p=ρgh可分析比较压强大小.
4.【答案】B
【考点】液体的压强的计算
【解析】【解答】A、B两 点,液体的密度相同,但深度不同,由于A所处的深度大于B所
处的深度,所以p
A
> p
B
;A、C两点所处的深度相同,甲中的液体为酒精,乙的液体为水,
水的密度大于 酒精的密度,由于水的密度大于酒精密度,所以C点的压强大于A点的压强,
故p
A
< p
C
. 所以三点的压强关系为:p
B
<p
A
<p
C

故答案为:B.
【分析】液体压强的大小取决于液体的密度和液面的深度,根据图中所示的液 体内部的不同
位置,比较三点的液体压强特点。
5.【答案】C
【考点】液体的压强的计算
【解析】【解答】(1)由图可知,蜡块在甲液体中下沉,所以F

<G,
在乙液体中漂浮,F

=G
所以F

<F


(2)由F

<F

, ρ
甲液
gV
1

<ρ
乙液
gV
2


∵由图可以看出,V
1

>V
2


∵ρ
甲液
<ρ
乙液

又因为两容器液面等高,根据液体压强 计算公式p=ρgh,可得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小关
系为:p

<p
乙< br> .
故选C.
【分析】
(1)同一只蜡块,在不同液体中悬浮或漂浮时受 到的浮力都等于重力,下沉时浮力
小于其重力,由此可知蜡块在两种液体中受浮力大小关系;
(2)根据蜡块在两种液体中受浮力大小关系,确定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又知道两容器液面
等高(深度 h相同),利用液体压强公式分析两种液体对容器底压强的大小关系.
二、多选题
6.【答案】ABC
【考点】连通器原理
【解析】【解答】解:A、茶 壶的壶身和壶嘴上端都开口,底部相互连通,是连通器.符合
题意; B、锅炉水位计,水位计上端和锅炉炉身的上端都是开口的,底部是连通的,是连
第8页共16页


通器.符合题意;
C、船闸上端开口,底部相互连通,是连通器.符合题意;
D、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上浮和下沉的,不是连通器,不合题意.
故选ABC.
【分析】根据连通器的定义进行判断.上端开口,底部相互连通的容器是连通器.
7.【答案】B,D
【考点】液体的压强的特点
【解析】【解答】解: A、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p=ρgh=1.0×10
3
kgm
3
×10Nkg ×0.04m=400Pa,
故A错误;
B、由图象可知,当h=0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 2N,此时圆柱体处于空气中,根据二力平
衡条件可知,G=F

=12N,故B正确 ;
C、由图象CD段可知物体完全浸没后排开水的体积不再改变,受到的浮力不再改变,则圆
柱体受到的浮力F

=G﹣F=12N﹣4N=8N.故C错误;
D、图象中CD段 是圆柱体完全浸入水中的情况,此时圆柱体受到的拉力F=4N,则圆柱体
受到的浮力F
=G﹣F=12N﹣4N=8N.
又∵F



gV


∵V

=V

===8×10

4
m
3

由公式G=mg可求出物体的质量m===1.2kg,
则圆柱体密度ρ

=
故选BD.
==1.5×10
3
kgm
3
. 故D正确.
【分析】为了便于分析,给线段标上A、B、C、D四个点,如下图,根据图象分析如下:

(1)下降高度3cm时,下表面接触水面,下降7cm时,圆柱体刚好浸没水中,这时水面上
升,圆柱体下表面距水面距离是4cm,由p=ρgh可计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
(2)由图可知 AB段圆柱体未浸入液体,测力计的示数即为圆柱体的重力,所以从图中可
读出圆柱体的重力大小. < br>(3)由图象CD段可知物体完全浸没后排开水的体积不再改变,受到的浮力不再改变,为
最大值 .
第9页共16页


(4)由题意可知图中CD段是圆柱体完全浸入水后的情 况,由图可知圆柱体完全浸入水后
测力计对圆柱体的拉力为4N,再利用力的平衡条件求出圆柱体受到的 浮力,利用阿基米德
原理求得圆柱体的体积,利用密度公式求得圆柱体的密度.
8.【答案】A,B,D
【考点】连通器原理
【解析】【解答】过路涵洞,利用了连通器的原理,A符合题意。
洗手间下水管,两端开口、底部连通,是连通器,利用了连通器的原理,B符合题意。
拦河大坝用堤坝提高水位,增加了水的重力势能,不是连通器,C不符合题意。
船闸在使用时 ,闸室分别与上游或下游构成上端开口下部连通的容器,属于连通器的应用,
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BD。
【分析】连通器的特点是上部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
9.【答案】B,D
【考点】液体的压强的特点
【解析】【解答】解: A、水坝筑成下宽、上窄的形状,因为水对坝体侧面压强随深度增加
而增大,故A说法正确;
B、人推木箱但没有推动,是因为人推木箱的力等于木箱受到的摩擦力,故B说法错误;
C、 蓄水槽中装水,当阀门打开水流动时,B下方水管中的水流速最快压强最小,B竖管中
水柱的高度最低. 故C说法正确;
D、金鱼吐出的气泡正在水中上升时,由于气泡的体积变大,排开水的重力变大,受到 水的
浮力变大,故D说法错误;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BD.
【分析】(1)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2)木箱静止,人推木箱的力和木箱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3)蓄水槽中装水,当 阀门打开水流动时,B下方水管中的水流速最快压强最小,B竖管
中水柱的高度最低.
(4)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
排开的液体或气体受 到的重力.
10.【答案】AD
【考点】液体的压强的计算,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A、据图象可知,甲液体的密度是:p=ρgh可知,ρ

= =
=1200kgm
3
, 同理乙液体的密度是:ρ

=
=1000kgm
3
, 所以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故A正确;
=
B、当深度相同时,甲乙两液体的压强之: = = ;故B错误;
第10页共16页


C、当深度变为20cm时,甲液体的压强为:p

=ρgh=1200k gm
3
×10Nkg×0.2m=2400Pa,故
C错误;
D、据甲的密度是1200kgm
3
, 乙的密度是1000kgm
3
, 所以丙液体的压强与深度关系
图象在甲乙之间,则丙可能是盐水,故D正确;
故选AD. < br>【分析】(1)据图象,结合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分别计算出两种液体的密度即可;(2)液体
内 部压强的计算公式是:p=ρgh;
11.【答案】A,B,C
【考点】连通器原理
【解析】【解答】A、茶壶的壶嘴与壶身底部相通,上端开口,壶嘴和壶身在同一高度,倒
满水 后,液面相平,故利用了连通器,A符合题意;
B、锅炉水位计和锅炉就构成了一个连通器,水不流动时,液面就是相平的,B符合题意;
C 、洗手间下水管成U形,水不流动时,U形管里的水相平,可以防止下水道里的气味散发
出来,是利用了 连通器原理,C符合题意;
D、钢笔吸墨水时先用力挤出笔囊内的空气,然后松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 将墨水压入笔囊,
与连通器无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BC.
【分析】根 据连通器的定义和特点进行判断,即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连通器里只有一
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的 情况下,连通器各容器中液面的高度总是相平的.
三、填空题
12.【答案】4:9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
用 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
每天花3 -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
上每日一换,可以 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
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 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
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 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
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考点】液体的压强的计算
【解析】【解答】解:由题知:
h
A
=15cm﹣11cm=4cm,
h
B
=15cm﹣6cm=9cm,
∵p
A
:p
B


gh
A
:ρ

gh
B
= h
A
:h
B
=4cm:9cm=4:9;
故答案为:4:9.
【分析】找出A、B两点的深度,利用液体压强公式求A、B两点的压强比.
13.【答案】1.5×10
6
;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考点】液体的压强的特点,液体的压强的计算
【解析】【解答】解:(1)现蓄水水位是150米,则坝底所受水的压强:
p=ρgh=1 ×10
3
kgm
3
×10Nkg×150m=1.5×10
6
Pa;
第11页共16页


(2)拦河大坝之所以修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是因为水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故答案为:1.5×10
6
;水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分析】(1)知道蓄水深度,利用液体压强公式求坝底所受水的压强;
(2)液体压强随深 度的增加而增大,为了让拦河坝承受更大的水的压强,修成“上窄下宽”
的形状.
14.【答案】连通器;1.5×10
3

【考点】液体的压强的计算,连通器原理
【解析】【解答】解:(1)壶嘴和壶体,上 端开口下端连通,构成连通器,茶壶中的水不流
动时,各开口中的水面总是相平的;(2)水深h=15 cm=0.15m,水对壶底的压强:
p=ρgh=1×10
3
kgm
3×10Nkg×0.15m=1.5×10
3
Pa. 故答案为:连通器;1.5×10
3

【分析】(1)茶壶盖上的小孔能保证与 大气相通,形成壶体上端开口,壶嘴、壶体上端开口
下端连通,形成连通器(2)已知壶内的水深,利用 p=ρgh可计算水对壶底的压强.
15.【答案】高度差;小;相平;深度;大;不变;相等
【考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
【解析】【解答】(1)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
(2 )若压强计的气密性很差,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就会有漏气现象,因此
U形管两边液柱的 高度差变化小;调节好的压强计放在空气中时,橡皮膜不受液体的压强,
因此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该相平 .
(3)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有:液体的密度和浸入液体的深度,实验中没有控制金属盒浸入
的深度相同,因此无法得出正确结论.
(4)液体密度相同时,压强与深度有关,金属盒离液面的距离 越深,压强越大,U形管两
边液柱的高度差就越大.
(5)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相等,因此金属盒距液面的距离相同时,只改变金
属盒的方向,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不变.
【分析】这是一道综合实验题,此题的难点是液体压强计的有关知识,我们要了解压强计的
原理,知道 液体压强计的操作要求等.
16.【答案】小于;不相等;相等;相等
【考点】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解答】如图所示,h

<h

, 所以,根据P=ρ gh可知:甲、乙液体对容器底的
压强大小关系为:p

<p

;已 知甲、乙容器的底面积相同,即:S

=S

;由F=pS可知:
液体对甲、乙容器底的压力大小关系:F

<F

;所以液体对甲容器底部的 压力小于液体对
乙容器的压力,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不相等;已知:两容器的质量相同,又注入等质量 的
液体,则甲乙两容器的总质量相同,即:m

=m

, 由G =mg得:G

=G

;所以两容
器对桌面的压力大小关系为:F< br>甲
′=F

′;已知:S

=S

, 由p=F/S知:甲乙容器对桌
面的压强:p

′=p

′,所以容 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等。
故答案为:小于;不相等;相等;相等.
【 分析】要注意区分: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与容器对支持面的压力和压强不是一回事,
一个是液体压 强,另一个是固体压强.
第12页共16页


17.【答案】不是;pa=pb=pc
【考点】连通器原理 < br>【解析】【解答】解:连通器是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而如图所示容器,甲、乙端封闭,
丙端 开口向上,所以,该容器不是连通器;
因为三个点a、b、c到液面的距离相等,根据公式p=ρgh 可知三个点水产生的压强相等,即
p
a
=p
b
=p
c

故答案为:不是;p
a
=p
b
=p
c

【分析】(1)连通器是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连通器内只有一种液体时,液体不流动时,< br>各容器液面相平.
(2)从图中可以看出水中在同一水平线上,所以三个点到液面的距离相等, 根据公式p=ρgh
可求a、b、c三点的压强.
四、计算题
18.【答案】解: (1)水的压强p



gh


=1.0×10
3
kgm
3
×9.8Nkg×0.1m
=980Pa.
(2)由于实心金属圆柱体A,缓慢竖直地浸入水中,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增大一倍,即
p′=2p,
根据p=得:
所以,F

=(G
+G

)=(m



V
)g
=(1kg+1.0×10
3
kgm
3
×4×10

3
m
3
)×9.8Nkg,
=49N;
由F

=G

=m

g=ρ

V

g=ρ

S

hg,
则h=
答:(1)水面下0.1米深处水的压强p

=980Pa.
(2)圆柱体A底部所处深度h为0.25m.
【考点】液体的压强的计算
【解析】【分析】(1)直接利用p=ρgh求水的压强;
=0.25m.
(2) 由于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的增大是物体排开的水的重力产生的,则根据已知容器对
水平地面的压强增大 一倍时,利用p=求出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
知圆柱体A受到的浮力;根据F


gV

可求出液面圆柱体A底部所处深度h.
19.【答案】解:船底离水面的距离h=2m, 水对塞子的压强
p=ρgh=1000k gm
3
×10Nkg×2m=2×10
4
Pa;
第13页共16页


由p= 可得,水对洞口的压力F=pS=2×10
4
Pa×5×10

4
m
2
=10N.
【解析】【分析】(1)已知船 底距河底的距离,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gh可求水对洞口的压
强;(2)已知小洞的面积和水产生的 压强,根据公式p=
五、解答题
20.【答案】解:(1)m

=ρ
V

=0.6×10
3
kgm
3
×(0.1 )
3
m
3
=0.6kg
∵木块漂浮在水中 ∵F

=G

=m

g=0.6kg×10Nkg=6N
(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

=G

=ρ

gV


木块浸在水中的体积:
V

=F

ρ

g=6N1.0×10
3
kgm
3
×10Nkg=0 .6×10

3
m
3

(3)木块下地面距水面的深度:
h=V

S=0.6×10

3
m
3
(0 .1)
2
m
2
=6×10

2
m
则水对木块下底面的压强:
P=ρ

gh=1.0×10
3
kgm
3
×10Nkg×6×10

2
m=600Pa
【考点】液体的压强的计算
【解析】【分析】考查内容比较基础,学生只要基础知识掌 握扎实,循序渐进,题目答案不
难答出.
21.【答案】解:(1)薄铁片受到的压强: < br>p=ρgh=1.0×10
3
kgm
3
×10Nkg×100m=1. 0×10
6
Pa;
(2)薄铁片受到的压力:
F=pS=1.0×10< br>6
Pa×2m
2
=2.0×10
6
N.
答:潜水艇 舱盖上受到海水的压强为1.0×10
6
Pa,压力为2.0×10
6
N.
【解析】【分析】(1)已知薄铁片在海面下的深度和海水的密度,利用公式p=ρgh求出受到
的压强;
(2)已知薄铁片受到的压强和面积,利用公式F=pS计算受到的压力.
六、实验探究题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 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
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 运用积累的成
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 材料,
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 br>效果。22.【答案】(1)深度;橡皮膜所处的深度越深,U型管液面高度差越大
(2)c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
秋 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
历代对教师 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
当然也指教师。这儿 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
得出F=pS可求水对塞子 的压力.
第14页共16页


“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 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考点】探究液体
压强的特点实验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 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
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 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
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 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
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 。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
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 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
又称“教师”为“教员”。【解析】【解答】(1)将橡皮膜先后放 在a、b位置处,b的位置要比a
的位置深,B的压强大,则会看到U型管内液面的高度差大;(2)探 究密度对液体内部压
强的影响时应控制深度相同,故应将橡皮膜放在图丙中c位置处.
故答案为:(1)深度;橡皮膜所处的深度越深,U型管液面高度差越大;(2)c.
【分析】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利用压强计,液体的压强和液体的密度有关,和深度有关.
七、综合题
23.【答案】(1)解:容器质量忽略不计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G总 =(1kg+5kg)
×10Nkg=60N
答:容器底对桌面的压力为60N.
(2)解:容器底对桌面的压强:p=FS=60N100×10
−4
m
2
= 6×10
3
Pa
答:容器底对桌面的压强为6×10
3
Pa.
(3)解:水对A点的压强:p=ρgh=1.0×10
3
kgm
3
×10Nkg×(1m-0.35m)=6.5×10
3
Pa
答:水对A点的压强为6.5×10
3
Pa.
(4)解:水对容器底的压强:p′=ρgh′=1.0×10
3
kgm
3
×10Nkg×1m=1×10
4
Pa
答: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1×10
4
Pa.
【考点】液体的压强的计算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压力、压强等的计算,关键是公 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难点是
接触面积的判断和水的深度的计算,要知道在水平面上压力等于物体自身 的重力,水的深度
指的是距离液面的高度,不是距离容器底的深度.
24.【答案】(1)解:(1)由液体压强公式p=ρgh可得
p=ρgh=1.0×10
3
kgm
3
×10Nkg×0.4m=4×10
3
pa
(2)解:根据题意可知,塞子即将拔出时,水对塞子的压力F=5N,
根据p=可得,塞子 的横截面积S===1.25×10

3
m
2

(3)解: 当绳子拉力为5N时,能把塞子拔起,此时塑料瓶受向下的重力、向下的拉力和
向上的浮力,
所以塑料瓶到的浮力:F

=F

+G=5N+30×10

3
kg×10Nkg=5.3N,
根据F

=ρv

g可得,塑料瓶排开水的体积:
V
==5.3×10

4
m
3
=530cm
3

第15页共16页


塑料瓶露出水面的体积:V

=V﹣V

=750cm
3
﹣530cm
3
=220cm< br>3

【考点】液体的压强的计算
【解析】【分析】(1)已知水达 到警戒线40cm,根据液体压强的公式p=ρgh,可得水池底受
到水的压强;
(2)已知压力和压强,根据p=可得S=可求塞子的横截面积;
(3)通过力的平衡条件求 出浮力的大小,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



gV

可得塑 料瓶排开
水的体积,进而求得塑料瓶露出水面的体积.
第16页共16页

冰峪沟导游词-高天艺


航空航天专业-道路施工合同范本


温庭筠梦江南-最好的出国留学中介


以感动为话题作文-阎崇年语录


王晓业-大理州民族中学


辽宁人事考试网-交强险保险条款


门可罗雀什么意思-五年级下册暑假作业答案


小学生演讲稿-学校卫生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