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8章《压强》专训试题2 压强的综合探究与测量

绝世美人儿
910次浏览
2020年08月16日 18:36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世界名表排行-执行力培训心得体会


专训2 压强的综合探究与测量
名师点金:
1.压力、压强相关探究的基本 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试题属于验证
性探究题,可以结合试题,利用所学的知识直接解答。 2.测量固体、大气压强的原理是p=FS,利用连通器测量液体密度的原理
是p

=p


探究固体压强(控制变量法,转换法)
1.【2016·滨 州】在探究“均匀实心圆柱体对地面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的实验中,某中学一小组的同学们认为此压 强跟圆柱体的密度ρ、高度h、圆柱
体的底面积S是有关的,但有怎样的关系看法不同,于是,在老师的 帮助下,小
组的同学们从实验室里挑选了由不同密度的合金材料制成、高度和横截面积不
同、质 量分布均匀的实心圆柱体做实验,测出实心圆柱体竖直放置时(如图所示)
对水平桌面上海绵的压下深度 ,实验记录见下表。
(第1题图)

序号
1
2
3
4
5
6
物体
合金甲圆柱体A
合金甲圆柱体B
合金甲圆柱体C
合金乙圆柱体A
合金乙圆柱体B
合金乙圆柱体C
底面积
Scm
2

10
10
20
10
10
20
高度
hcm
5
10
10
5
10
10
海绵被压
下深度cm
0.5
1
1
1.5
3
3
(1)该小组同学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来判断压强大小的。
( 2)分析实验1、2或4、5可以得出:当圆柱体的材料密度和底面积相同时,
实心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 压强与圆柱体的________有关。

1


(3)分析实验__ ______可以得出:当圆柱体的材料密度和高度相同时,实心
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与底面积无关 。
(4)此探究过程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5)实验结束之后,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以某一合金甲圆柱体为研究对
象, 推导它对海绵的压强大小的表达式(已知合金甲的密度为ρ,圆柱体的高度为
h,底面积为S)。表达式 为________________。
(6)上面推导出的表达式________(填“能”或“ 不能”)应用于各类固体压强
的计算。
探究液体压强的影响因素(控制变量法)
2.【2016·遂宁】小聪学习了固体压强后,爱动脑筋的他想探究液体内部是
否有压强,液体内部压 强究竟有哪些特点,小聪进行了大胆猜想:
猜想1:液体内部可能有压强
猜想2: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可能与方向有关
猜想3: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可能与液体深度有关
猜想4: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 确,小聪在老师的帮助下找来了一些实验器材,设
计并完成了实验探究。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前,要通过调试,使压强计U形管两边的液面________,小聪在调
试时发现,用手指 不论是轻压还是重压探头的橡皮膜时,U形管两边液面几乎没
有变化,如图所示,说明该压强计____ ____(填“漏气”或“不漏气”)。
(第2题图)
(2)调节好压强计后,为了验证 猜想1,小聪把探头放入水中,再观察压强
计U形管两边液面是否有________来判断探头处是否 受到水的压强。
(3)在验证其余猜想的过程中,小聪收集到如下表中的数据,根据表中的数
据:


2




1
2
3
4
5
6
7






深度
压强计
h(mm)
橡皮膜方向 液面高度差(mm)
朝上
20.0
朝下
朝左
朝右
40.0
60.0
朝上
朝上
朝上
18.5
18.5
18.5
18.5
36.8
54.6
48.5


60.0
①比较序号1、2、3、4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②为了验证猜想3,小聪完成的实验操作应该是表中序号为________的实
验。
③比较序号6、7两组数据,可得出液体的压强与液体________有关。
(4)小聪在实验中主要用到的研究方法有转换法和________法。
测量大气压
3.【2017·宜宾】利用容积为10 cm
3
的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可粗略
测出大气压的值。
(第3题图)
(1)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
(2)把注射器的活塞推到 注射器筒的底端,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然后
用一个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3)如图所示,水平向左缓慢匀速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的活塞________
时,记下弹簧测力 计的示数为19 N;
(4)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________的长度为5 cm,这样就不用测活塞的直径
也能算出活塞的横截面积;
(5)则大气压的值为________Pa;
(6)提出提高该种测量大气压值精确度的一条建议: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探究流体的压强(分析法)
4.【2016·陕西】某 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观察到:①飞机在起飞和航行时机翼
的仰角不同;②飞机越大其机翼越大。他们想探究 “机翼获得的升力的大小与机
翼仰角、机翼面积有什么关系?”(注:机翼仰角为机翼下表面与水平面的 夹角,
机翼面积指机翼在水平面上投影的面积)他们利用塑料泡沫等材料自制了三个质
量相同、 形状相同、面积不同的机翼模型,将圆柱形空心笔杆穿过“机翼”并固
定在“机翼”上,将一根金属杆从 笔杆中穿过并上下固定,确保“机翼”能沿金
属杆在竖直方向移动,将“机翼”挂在测力计的下方,实验 装置如图所示。
(第4题图)
(1)用鼓风机对着“机翼”吹风模拟飞机在空中飞行,当鼓 风机向右吹风时,
以气流为参照物,飞机向______飞升;
(2)为了研究“机翼”获得 的升力与仰角的关系,他们对同一个“机翼”吹
风,并保持风速不变,只改变“机翼”________ 的大小,观察并记录测力计的示
数,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更换面积不同的“机翼”重复上述实验,实验记 录如表:
(每次吹风前测力计示数均为3.5 N)

①在上述实验中,吹风前后测力计示数的________即为“机翼”获得的升力
的大小;
②通过分析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当质量、形状、机翼面积和风速相同时,仰

4


角增大,获得的升力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增大;当质量、形状、< br>仰角和风速相同时,机翼面积越大,获得的升力________;
③实验时,“机翼”沿金属 杆上升,金属杆对笔杆有向________的摩擦力,
因此测得的升力应________“机翼”实 际获得的升力。
实验观察——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5.【2017·苏州】如图所示,王老 师在圆柱形玻璃杯内装满水,用平滑的塑
料薄片紧贴水面盖住杯口,压紧后将杯子倒置,水和塑料片都不 会掉下来,接着
将倒置的杯子悬挂在玻璃钟罩内,封闭钟罩后用抽气机持续抽出钟罩内的空气,
直至塑料片掉下,已知杯中水和塑料片总质量为100 g,倒置后杯和水与塑料片
的接触面积为12.5 cm
2
。(不考虑分子间作用力)
(1)塑料片不掉下来说明了________的存在,通过计算可知,当钟罩内气压
降到__ ______ Pa时,塑料片会掉下。(g取10 Nkg)
(2)王老师在实际操作中发现,抽气至钟罩内气压为30 kPa时,玻璃杯内出
现了一些小气泡,继续抽气至钟罩内气压为8 kPa时,塑料片就掉下了,请你 对
此时塑料片掉下的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5题图)
利用压强测密度
6.【2016·北海】动脑学物理,越学越聪明。小武同学看到商贩将水果浸泡在某种红色液体中,他悄悄地取些样品测量其密度,如图所示,步骤如下:
(第6题图)
①用一根两端开口的玻璃管,将其一端扎上橡皮薄膜;
②将玻璃管扎有橡皮薄膜的一端逐渐放入装有水的容器中适当位置,并用铁
架台和试管夹固定;
③往玻璃管内缓慢地加入样品直到薄膜变平为止;

5


④对相关的物理量进行测量并计算样品的密度。
根据上述实验,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cm;玻璃管放入 水中,没倒入样品前橡皮薄
膜向______(填“上”或“下”)凸起;
(2)要测量的物 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样品密度的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用ρ

和所测物理量的符 号表示);
(4)计算样品的密度ρ=____________kgm
3
(5)若读取样品液面所对的刻度值时没有观察液面的最凹处,将导致计算的
样品密度比实际值偏_ __________________。

6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答案
专训2
1.(1)海绵被压下深度 (2)高度 (3)2、3或5、6
(4)控制变量法、转换法 (5)p=ρgh (6)不能
2.(1)相平;漏气 (2)高度差
(3)①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②1、5、6;③密度
(4)控制变量
方法规律:(1)调节好的压强计放在空气中时,橡皮膜不受液体的压强,U
形管两边的液面应 该相平;若压强计的气密性很差,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
皮膜时,就会有漏气现象,U形管两边液柱 的高度差变化小。(2)应通过观察压
强计U形管两边液面是否有高度差来判断探头处是否受到水的压强 。(3)①同种
液体、深度相同,不同的是方向,液面差相等即压强相等,说明在同一深度,液
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②根据猜想3: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可能与液体深度
有关可知,控制液体密度 相同,深度不同,即小聪完成的实验操作应该是表中序
号为1、5、6的实验;③比较序号6、7两组数 据可知,液体密度不同,深度相
同,液体的压强不同,由此可得:液体的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4)由 实验过程
可知,小聪在实验中主要用到的研究方法有转换法和控制变量法。
F
3.解:(1)p=
S
(2)排尽注射器筒内的空气
(3)刚被拉动 (4)带刻度部分
(5)9.5×10
4
(6)将小活塞涂上凡士林或其他润滑油等
F
点拨:(1)本实验测量大气压的原理是p=< br>S
;(2)实验时,把活塞推至注射器
筒底端是为了排尽注射器筒内的空气;(3)水平 向左缓慢匀速拉动注射器筒,当
注射器的活塞刚被拉动时,拉力等于大气压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 9 N即为
大气压力;(4)因活塞为圆柱体,知道注射器的容积,而活塞的横截面积可以通
V
过公式S=
L
来求出,所以需要用刻度尺量出注射器筒全部刻度部分的长L=5
FFFL
19 N×0.05 m
4
cm;(5)大气压的值p=
S

V

V


63
=9.5×10 Pa;(6)本实验误差
10×10 m
L
来自两方面:注射器内残余的空气和注射器筒与活塞间的摩擦,前者让测量值偏

7


小,后者让测量值偏大。所以提高精确度的建议要围绕怎样排尽注射器内的 空气、
增加气密性以防止漏气或者在活塞上涂润滑油等。
4.(1)左 (2)仰角;①变化量(或差值、减小量);②不一定;越大;③下;
小于
方法规律:本题应 用分析法。当鼓风机向右吹风时,空气向右运动,以气流
为参照物,飞机向左飞行;(2)为了研究“机 翼”获得的升力与仰角的关系,他
们对同一个“机翼”吹风,并保持风速不变,只改变“机翼”仰角的大 小,观察
并记录测力计的示数,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更换面积不同的“机翼”重复上述实
验;① 在上述实验中,“机翼”获得升力的大小等于吹风前后测力计示数的变化
量(或差值、减小量);②由表 中数据可知,当质量、形状、机翼面积和风速相同
时,仰角增大,获得的升力有时大、有时小,所以获得 的升力不一定增大;当质
量、形状、仰角和风速相同时,机翼面积越大,获得的升力越大;③实验时,“ 机
翼”受到向上的升力,沿金属杆上升,由于金属杆对笔杆有向下的摩擦力,用弹
簧测力计测得 的升力小于“机翼”实际获得的升力。
5.(1)大气压;800
(2)答案一:由于空气 进入玻璃杯,使杯内水对塑料片向下的压强增大,大
于原来塑料片会掉下时水对它向下的压强。
答案二:由于空气进入玻璃杯,使杯内水对塑料片向下的压强增大,导致钟
罩内气体托住塑料片向上的 压强大于原来塑料片会掉下时气体对它向上的压强。
(其他答案合理也可得分)
6.(1)1;上 (2)样品的深度h

和薄膜所在处水的深度h


(3)ρ=
h

·ρ

(4)1.2×10
3
(5)小
h

点拨:(2)往玻璃管内缓 慢地加入样品直到薄膜变平为止,此时,水对橡皮
薄膜向上的压强等于样品对橡皮薄膜向下的压强,由p =ρ

gh可知,测量样品
的密度,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样品的深度h
和薄膜所在处水的深度h

。(3)ρgh
样品密度的表达式为ρ=
样< br>=ρ

gh


ρ

gh

h


·ρ

。(4)由图可知h

=5 cm=0.05
gh

h

h

·ρ
h

0.06 m

0.05 m
×10
3
kgm
3
=m,h


=6 cm=0.06 m,故样品密度ρ=
8


1.2×10
3
kgm
3
。(5)若读取样品液面所对的刻度值时没有观察液面的最凹处,会
导致样品的深度的测量值偏大,由ρ=
际值偏小。

h

·ρ可知,计算得出的样品密度将比实
h



9

过年是几号-真心话大冒险经典问题


注税成绩查询-苏州大学历年分数线


描写樱花的作文-六安教育网


研招办-中国审计数字在线网


海南事业单位招聘-走进秋天


自制火箭-班务工作总结


红糖姜水的作用-繁体签名


淮阴师范学院地址-大专生毕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