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密度与压强测试

玛丽莲梦兔
669次浏览
2020年08月16日 18:53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学校花圃的标语-秋季运动会解说词


《水的密度和压强》测试 姓名——班级——学号—
一、 选择题(每空2分,共38分)
1.关于公式ρ=mV,表示的意义是 ( )
A.密度跟质量成正比 B.密度跟体积成反比
C.密度跟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D.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2、 (2005年天津市)甲物质的密度为2.5tm3,乙物质的密度为2.5kgdm3,丙物质的密度为
2.5gcm3,丁物质的密度为250kgm3,其中密度最小的物质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3、(2005新疆)在你答卷的过程中,对笔中墨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B、质量不变,密度减小
C、质量减小,密度不变 D、质量减小,密度减小
4.下列事例中,其目的是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 )
A.把书包带做得宽些 B.在铁道的钢轨下铺设枕木
C.在坦克的轮子上安装履带 D.剪刀、斧头等用具的刀刃都要磨得很薄
5.以下划线部分有利于减小压强的是 ( )

6.要想一次量出密度为0.8×10千克/米质量为100克的酒精的体 积,有下面四种量筒可
供选用,选哪种量筒测量比较合适? ( )
A.量筒为50毫升,最小刻度为1毫升 B.量筒为100毫升,最小刻度为2毫升
C.量筒为250毫升,最小刻度为5毫升 D.量筒为1000毫升,最小刻度为10毫升
3
7.医院内某氧气瓶内氧气的密度为6千克 米,某次使用中用去了质量的13,则钢瓶中
气体的密度为 ( )
333
A.6千克米 B.4千克米 C.2千克米 D.无法确定
8 有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为1:2,密度之比为1:4,则甲与乙物体的体积之比是( )
A 1:2 B 2:1 C 1:4 D 4:1
9.两支相同的试管内,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a管竖直放置,b管倾斜放置,此时两
管内液面处 于同一水平位置,如图所示,则管底受到液体的压强p
a
和p
b
是 ( )
33
A.p
a
<p
b
B.p
a
>p
b
C.p
a
=p
b
D.无法判断
10.用螺丝钉紧固零件时,通常在螺丝钉及螺母下各垫一个较大的垫圈,使用垫圈的主 要
作用是( )
A.使螺丝钉拧得更紧,更牢固
B.减小螺丝钉、螺母对零件的压力

1


C.使紧固后的零件更加美观
D.增大受力面积,减小零件所受的压强 11.如图所示,A、B是完全相同的容器,若先给两个容器装满水,再将一木块放入容器A
内,那 么两个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是 ( )
A.p
A
=p
B
B.p
A
<p
B
C.p
A
>p
B
D.无法判断

12. 一块砖的长、宽、高之比为4:2:l,把它按如图所示的三种方式放在水平桌面上。
在这三种 方式中,桌面受到砖的最小压强为
p
,则桌面受到砖的最大压强为 ( )
A.2
p
B.4
p
C.8
p
D.16
p

13.如图所示,站在沙地上的一名初三同学要搬走木箱,已 知他一只鞋底的面积为200
2
厘米,请估计木箱对地面的压强约为 ( )
A.1000帕 B.7000帕 C.10000帕 D.20000帕

14.如图所示,一平底空茶缸,将其开口向上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它对桌面的压力和压
强分别是F
1
和P
1
,如果将它倒扣在同一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力和 压强分别是F
2
和P
2
,则
A.F
1
>F
2
P
1
2
B.F
1
=F
2
P
1
=P
2

C.F
1
2
P
1
>P
2
D.F
1
=F
2
P
1
2
( )









15.一个人在公园结冰的湖面上行走,压破冰面掉进了冰窟窿.工作人员需要接 近冰窟窿去
营救他.旁边有长、宽都差不多的梯子和木板,为了救人,应该 ( )
A.立即跑向冰窟窿 B.将木板铺在冰上,从上面爬过去救落水者
C.将梯子铺在冰面上,从上面爬过去救落水 D.从冰面上爬过去救落水者
16、(2005 年广东省云浮市)图7所示的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像,
由图像可知,A、B两种 物质的密度ρA、ρB和水的密度ρ水之间的关系是 ( )
A.ρB>ρ水>ρA





B.ρB>ρA>ρ水
D.ρ水>ρA>ρB C.ρA>ρ水>ρB

17.完全相同的两只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酒精(ρ酒精=0.8×10千克米)放在已调好

2
33


的天平的两盘上,天平恰好平衡,已知酒精的体积是10毫升 ,则水的体积是 ( )
A.8毫升 B.10毫升 C.12.5毫升 D.无法计算
3
18.某人去商店想买密度为0.8×10千 克米
3
的油5千克,但手头只有最多能装0.5千克水
的瓶子,则此人应带这样的瓶子 ( )
A .9只 B.12只 C.13只 D.8只
19.只有量筒,找不到天平时,要取0.2千克煤油,则 ( )
A.用量筒取200毫升煤油 B.用量筒取160毫升煤油
C.用量筒取250毫升煤油 D.用量筒测
二、 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
20.市场上出售一种金龙鱼牌食用调 和油,瓶上标有字样,已知瓶内调和油的密度为
0.92×103kgm3,则该瓶油的质量是____ _____kg.如果调和油用去一半,则剩余半瓶调和油的
密度为____________.
21.小明原来睡的是一张硬板床,最近他买了一张席梦思,感觉特别舒服,原因
是席梦思比 硬板床容易发生形变,增大了人与床的 ,从而使压
强 。
22.《中国质量报》报道,某公司大规模召回一种可能对幼儿产生伤害的硬塑玩
具车,召回 该玩具车的原因,主要是车形上棱角太尖,当它碰到人体时,容易产生
较大的 而对幼儿造成伤害。

23. 由于长江上游的植被受到破坏 ,造成水土流失,使得长江水中的泥沙含量增加,这相当于
液体的密度____________了,因 此在同等深度的情况下,长江水对堤坝的____________增加,
从而使堤坝受到破坏的可能性 增加了。
24.冰熔化成水时,质量 填“不变”“变小”“变大”),质量是9千克的水,体积是
33
米,全部结成冰后,体积变为 米。
33
(ρ冰=0.9×10千克米)
25.如图所示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上有一圆孔用薄膜封闭。
(1)若 容器左右两部分分别注入密度相同的液体,右侧的液面比左侧的液面高,薄膜向左
突起,由此说明液体的 压强与___________因素有关。
(2)若容器左右两部分分别注人密度不同的液体,右 侧的液面与左侧的液面等高,薄膜发
生形变,由此说明液体压强与___________因素有关。

26.在一只透明的饮料瓶的侧壁上开一个圆孔,用万能胶将橡皮膜粘贴在圆孔上,并将水< br>倒入瓶内,观察到橡皮膜向外凸(如图甲)。将瓶子浸入水中,且瓶内外水面相平,此时橡皮
膜变 为既不凸出也不凹进(如图乙)。再将瓶子浸入一个盛有饱和食盐水的容器中,且瓶内外
液面相平,此时 橡皮膜变为向里凹(如图丙)。对丙图现象的合理解释是_______________,
在图丙中, 为了使橡皮膜变为向外凸,则应选下表中_____________ (填液体的名称)取代容
器中的食盐水。

3



三、实验与探究题(共21分)

27、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时, 某同学作了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
通过观察三次实验时泡沫塑料_____________ ____,显示压力作用的效果。
比较a b两图所示实验,说明
比较a c两图所示说明 。

28、(2005北京市海淀)小明同学为测定酱油的密度,设计了下面的实验数据记录表格,表格
中已经记录了最初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图25显示的是他将烧杯中一部分酱油倒入量筒后,
烧杯和剩余 酱油的总质量,图26显示的是从烧杯中倒入量筒内酱油的体积。请根据图中显
示的情况,帮助小明完成 实验数据表格的填写。(每空1分,共4分)
烧杯和酱油的总
质量m


150
烧杯和剩余酱油
的总质量m
1


倒出酱油的质量
m
2


倒出酱油的体积
V㎝
3


酱油的密度ρ
g·㎝
3



29小丽同学在测量盐水密度时,进行下列操作,其中的一步错误操作是: (填序号)
①把烧杯中盐水倒一部分到量筒中,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
②用天平称出烧杯和剩下盐水的总质量;
③把天平放在水平桌上,旋动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④把天平放在水平桌上,拔动游码,使横梁平衡;
⑤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
小丽在测盐水质量时,出现了如图乙所示的情况,此时她应进行的操作是: .








4





30.给你如图所示器材,其中A和B是由同种材料 制成的均匀圆柱体,C是泡沫塑料。
请你根据如图所示的场景,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 力面积的关系。要求写出
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实验步骤(可用简图说明):
(1)实验步骤(3分):


(2)实验现象(2分):


(3)实验结论(2分):


四、计算题(每题6+7分,共13分)
31.用天平和量筒测定矿石的密度.把矿石放在调 节好的托盘天平的左盘中,当天平平衡时,
右盘中的砝码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22所示.矿石的 质量是________g;矿石放入量
筒前、后,量筒中水面位置如图23所示.矿石的体积是___ _____
cm
,密度是________g
cm
.




.

图 17 图 18


32.2005年3月,大型国宝珍品——秦始皇兵马俑在福建省 博物馆展出。
小红参观时发现,秦俑脚下都踏踩着一块正方形或长方形的踏板,如图
16所示。 为了弄清这种制作的好处,她收集了一尊站立姿态兵马俑的有
关数据:体重(含踏板)1600N,踏板 面积1.6×10
-2
m
2
。问:
(1)这尊兵马俑(含踏板)的质量是多少?(g取10N/kg)
(2)这尊兵马俑竖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3)踏板面积比双脚面积大,这样制作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理由。



33

5

四川高校-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陕西工业职业学院-党员思想汇报格式


顺昌一中-中秋节手抄报三年级


什么专业前景好-信访工作总结


共享宿舍-领导新年致辞


美术艺考生面试现场-亮剑的观后感


周冬雨高考分数-空军预警学院


离职原因怎么写-讲文明讲礼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