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中典型案例分析
高效课堂-又是一年开学季
龙源期刊网 http: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中典型案例分析
作者:高丽芬
来源:《学周刊》2019年第20期
摘 要:教育作为科技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需要紧跟时代脚步,迎
合社会发展需求
,不断对自身进行改革和完善。结合典型探究,从归还学生课堂主体地位、丰
富教学模式、联系生活实际
几方面探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典型案例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20-0060-01
DOI:1673-9132.2019.20.052
小学语文作为所有学科的工具,力求在丰富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语文
综合素养,使学生
成为有思想、有个性的独立个体,为国家培养具有民族意识与创新精神的建
设型人才奠定基础。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习惯性地将课文的主要内容或中心思想直接板书在学
生
眼前,久而久之学生便懒于思考,在面对开放性的口语表达题时不知所措。之所以会产生这种
情况,是因为教师在课堂中不敢放手,担心一旦放开,会影响教学流程的顺利进行,无法在规
定的时间内
完成教学目标。在这种错误的课堂教学观念下,教师成了课堂主体,而学生却被动
接受。语文只是学科工
具,发展学生的语文综合素養才是关键。要想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只
掌握基础的语文字、词是远远不够
的,还要让学生敢想敢说。教师作为语文教学动作的发出
者,首先要端正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独立思维的
发挥,让学生的自感自悟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
有更多的发展空间。教师需要通过巧妙的“借力”,使学生
不再感觉教师是遥不可及的指挥者,
而是一位可以亲近且值得亲近的伙伴,让学生的情感能找到更多与学
习内容的共鸣之处。例
如,在《窃读记》中,对于“我也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这句话
的理解,教师
可以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偷偷看书或是玩手机时的经历,让学生将自己的感受迁移到作者窃读
时
的感受之上。学生通过自己亲身感受的联想,可加深对课文思想感情的理解。在回忆、分享的
过程中,学生的表达欲望与课堂参与意愿也被有效调动起来。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增强了,教
师也从一个
人干巴巴说教的课堂中解脱出来,达到了双赢的目标。
在语文教育教学改革之后,
教师的工作不再是简单地教授语文知识,而是偏向于对学生
学的引导。要想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升,
就必须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具备主动学习的意
愿,而让学生心甘情愿地自发学习的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就
是发挥出“兴趣”导师的作用,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