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第4节大气压强同步测试(无答案)

巡山小妖精
587次浏览
2020年08月16日 19:05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三月份的节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翻译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九章 压强 第4节 大气压强 同步测试 (无答案)
第四节

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共
14
小题)

1
.下列四幅图中,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A
.吸盘式挂钩

B
.用吸管吸饮料

C
.瓶吞鸡蛋

D
.帕斯卡裂桶实验

2
.关于大气压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B
.托里拆利实验测出了大气压强的数值

C
.大气压强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不断地减小

D
.用吸管喝饮料是靠嘴的吸力,与大气压强无关

3
.下列现象中,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A
.用吸管能从汽水瓶中把汽水吸入口中

B
.茶壶的壶嘴和壶身要大致等高

1 9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九章 压强 第4节 大气压强 同步测试 (无答案)
C
.用抽气机抽出灯泡中的空气

D
.医生推针管里的活塞,将药液注入病人体内

4
.在用水银做测定大气压强的实验时,下面几种情况中能确定混入了空气的是( )

A
.管内水银柱高度不等于
760
毫米

B
.使玻璃倾斜时,水银柱的长度增加

C
.无论怎样倾斜玻璃管,水银都不能充满整个玻璃管

D
.往上提玻璃管,只要下端管口不离开水银面,水银柱的高度就不变

5
.在托里拆利实验中,在托里拆利管顶端打开一小孔,则管内的水银将( )

A
.全部流出来

B
.水银柱保持原来高度不变

C
.降低到与管外的水银面相平

D
.在原来的高度上水银柱上下往返运动

6
.如图所示各实验中,用来测量大气压强的实验是( )

A


B


C


D


7
.节日庆典时人往往释放气球,气球在由地面上升的过程中 常常上升到一定高度就会破裂,如果气
球不漏气,则下列关于气球上升过程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气球内气体密度变小,大气压使之破裂

B
.气球内气体密度变小,内外压强差变大使之破裂

C
.气球内气体密度不变,内外压强差变小使之破裂

D
.气球内气体密度变大,内部压强变大使之破裂

8
.关于大气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大气压的值是固定不变的

B
.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大

2 9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九章 压强 第4节 大气压强 同步测试 (无答案)
C
.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D
.做托里拆利实验时,玻璃管的粗细不同,测出大气压的值也不同

9.如图所示是小明制作的自制气压计,在一个烧瓶中装入适量带色的液体,再取一根两端开口的细
玻 璃管,使其穿过橡皮塞插入水中,通过玻璃管向瓶内吹气,使瓶内气压略大于外界大气压强,
水沿玻璃管 上升到瓶ロ以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气压计对桌面的压力是桌面发生形变产生的

B
.将气压计倾斜,细玻璃管内液柱将升高


C
.将该气压计从山顶移到山脚,细玻璃管液柱降低

D
.细玻璃管液柱变高,说明外界大气压升高

10
.人呼吸时,在肺的形状从图中的甲图变成乙图的过程中,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关系是( )

A
.肺内气压大于大气压

B
.肺内气压等于大气压

C
.肺内气压小于大气压


D
.肺内气压先大于大气压,后小于大气压

11
.如图 是一个饮水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a

b
是出水管的两端,壶内水面低于出水 管的
a
端,活
塞与壶口接触紧密且能自由移动。用力
F
向下压活塞, 在水从
a
端匀速流出来(壶内水面始终高

b
端)的过程中,壶内气 体的温度保持不变。则( )


A
.壶内气体的体积不变

3 9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九章 压强 第4节 大气压强 同步测试 (无答案)
B
.壶内气体的压强大小不变

C
.壶内气体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

D
.向下压活塞的力
F
逐渐变大

12
.小柯设计 了一个“不用绳子扎口的气球”,如图所示,先将气球放入玻璃瓶中,再将球口紧套在
玻璃瓶口,从抽气 口抽气,观察到气球变大;停止抽气后,马上用橡皮套封住抽气口,此时气球
不用绳子扎,也能保持膨胀 状态。假设抽气前后气球内的气压分别是
p
1

p
2
,瓶内 的气压分别是
p
3

p
4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p
1

p
2

B

p
1

p
2

C

p
3

p
4

D

p
3

p
4

13
.学过“压强”的知识后,某同学设计制作了如图所示装置来抽水,当活塞上升到管口
S
后再继
续上升,将发生的现象是( )


A
.水从管口
S
不断流出

C
.水面将下降

B
.水面随活塞继续上升

D
.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14
.小明同学在用托里拆利实验装置 测量大气压时,发现水银柱高度比标准值
76
厘米高了
0.5
厘米,
造成这个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

A
.选用的玻璃管比较细

C
.天气的原因

二.填空题(共
7
小题)

15
.著名的

实验向人们展示了大气压的存在;海拔高度越高,大气压越

。能达万米
深处的“蛟龙”号深潜器的形状和构造必须能承受水下深处很大的



16
.意大利科学家

首先通过实验测定了大气压强的数值。实验表明大气压强的大小会随


和湿度的变化而变化。请你举出一个大气压强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实例:



4 9
B
.当地的海拔比较高

D
.玻璃管倾斜了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九章 压强 第4节 大气压强 同步测试 (无答案)
17
.意大利科学家

首先测定了大气压的值,随后

实验证明了大气压是很大的。通常
情况下,高山顶上的大气压

山脚下的大气压(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8
.进藏的游客常会发生 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呼吸加快、四肢麻木等症状的“高原反应”,这
是因为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

(选填“增大”或“减小”);高原上用普通锅煮不熟饭,是
因为高原上的

较低,导致水的沸点

的缘故。

19
.著名的

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意大利物理学家

首次用实验测定了大气压
强的值。实验表明大气压强的大小随海拔高度的变化 而变化,海拔高度越低,大气压强就越


(选填“大”或“小”),热气球上常用的高度计实际上是将

(填写仪器名称)经重新标
度后直接显示海拔高度的。

20
.盛夏,为了防 止爆胎,有经验的司机都不会给车胎充气太足。小李经分析后猜想:一定质量的
气体,当气体体积不变时 ,气体压强与温度有关。接着他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

烧瓶的一端连接在压强计上,用 压强计中的水银柱在烧瓶中密闭一定质量的空气。将烧瓶放入水
中,给水槽中的水加热。用温度计和压强 计同时测量水的温度(即为瓶中密闭气体的温度值)及
密闭空气此时的压强值。在每次测量时都使压强计 左侧水银面保持在图中
A
点的位置不变,实验
数据记录如下:

气体的温度



气体的压强
Pa

20

30

40

1.05
×
10
5

50


1.0
×
10
5

1.03
×
10
5

1.10
×
10
5



①实验中,每次 测量时都使压强计左侧水银面保持在图中
A
点的位置不变,其目的是保持一定质
量密闭 气体的

不变。

②分析上表中实验数据可知:



③因此,夏天载重汽车在盘山公路下坡行驶时,要不断往车轮上喷水是想使轮胎内气体的


来减小轮胎内气体的压强,防止爆胎。


21
.从分子 动理论的观点来看,单个分子碰撞器壁的冲力是短暂的,但是大量分子频繁地碰撞器壁,
就对器壁产生持 续、均匀的压力,所以气体的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
均作用力,且气体分子速 度越快,对器壁的压力越大。据此可推测:某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气
5 9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九章 压强 第4节 大气压强 同步测试 (无答案)
体,微观上同一时刻容器器壁内表面各处受到的气体压强是

的(选填“相等”或“不相
等”);在温度降低时气体压强会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三.作图题(共
1
小题)

22
.托里拆利实验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值。如图所示,某同学分别用甲、乙、丙、丁
4
个不同的玻璃
管按照实验要求规范地进行该实验,已知此时实验环境的气压为
1
标准大气压。请你根据甲管已
标准的水银柱液面的情况,分别画出乙、丙、丁内水银柱液面的图示。< br>

四.计算题(共
6
小题)

23
.屋顶 的面积是
45m
2
,大气对屋顶的压力是多少?已知大气压为
1.0
×
10
5
Pa


24
.一标准大气压能支撑多高 的水柱?(
p
0

10
5
Pa


25
.用如图所示装置粗略测量大气压的值、把吸盘用力压在玻璃上排出吸盘内的空气,吸盘压在玻< br>璃上的面积为
6
×
10

4
m
2
, 轻轻向挂在吸盘下的小桶内加沙子、吸盘刚好脱落时,测出吸盘、小
桶和沙子的总质量为
5.4 kg
.(
g

10Nkg



1
)根据实验所得数据计算大气对吸盘的压力为


N



2
)根据已知数据推算出大气压的值(写出计算过程)


26
.粗略测量大气压:将一个面积为
1cm
2
的吸盘(质量可以忽略不计 )蘸水后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并挤出里面的空气。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勾住吸盘缓慢的往上拉,直到吸盘脱 离桌面,并记录刚刚
拉脱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
10N
,则:


1
)大气压作用在吸盘上的压力约为多少?


2
)大气压强约为多大?

27
.请运用科学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
)珠穆朗玛峰高
8848
米,大气压强
P
随海拔高度变化规律是大约每升高
12米,大气压强降
6 9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九章 压强 第4节 大气压强 同步测试 (无答案)
低约
133Pa
.海拔位置处于海平 面处时大气压强
P
0

1.01
×
10
5
Pa
,则海拔高度处在
1.2
千米高处
时大气压强约为多少?

2
)水在
1
个标准大气压强下的沸点为
100
℃.如 图所示,有一压力锅,锅盖上的限压阀顶部面
积是
1.2
×
10
﹣< br>4
m
2
,排气孔截面积约为
4.0
×
10

5
m
2
,限压阀重为
1.0N
.使用压力锅煮水,其水的< br>沸点与气压关系的如表格中数据所示

P
×
10
5
pa

t


1.01

100

1.43

110

1.54

112

1.63

114

1.73

116

1.82

118

1.91

120

问:用此锅在海拔
1.2
千米 处煮水时,水的温度能达到或超过
100
℃吗?试通过计算说明。


28
.某学校研究小组查阅资料时得到地面附近的大气压随高度变化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


1
)分析图线,说出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


2
)某地的大气压为
70Kpa
,利用图线判断该地的高度约为多少千米?


五.解答题(共
3
小题)

29
.为了验证大气压的存在,老师做了如下实验:



1
)将一个玻璃杯子放在装水的水槽里,让杯子充满水,用手抓住杯子底杯口朝下慢慢向上提,
在杯口离开水面前,你会看到杯子里

(选填“充满水”“部分有水”或“始终没有水”)。


2
)如图
1
所示,如果将用吸管和药瓶制作的气压计放入玻璃罩里,用抽气机逐渐抽走里面的空
7 9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九章 压强 第4节 大气压强 同步测试 (无答案)
气,会看到吸管中的水柱

(选填“上升”“静止不动”或“下降”)。


3
)在如图
2的覆杯实验中,小柯认为:“实验中纸片不掉落完全是因为纸片被杯口的水粘住
了,而与大气压无关 ”。下列能帮助小柯改变这种想法的实猃有哪些

(多选,填写字母代
号)

A
.如图甲,换用不同种类的纸片做覆杯实验,纸片都不掉落

B
.如图乙,覆杯实验中将杯底钻孔,发现水和纸片掉落

C
.如图丙,覆杯实验中将杯口朝向不同方向,纸片均不掉落

D
.如图丁,将一张湿纸覆盖在空杯子的杯口,倒转杯子纸片不掉落

E
.如图戊,在密闭钟罩内做覆杯实验,抽出钟罩内空气的过程中纸片掉落

30
.小梁同学用实验测量某地大气压的值。她在长约
1
米,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 水银,用手指
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手指,管内水银面下降到一定高度时就不再下降, 如图
所示。


1
)这是著名的

实验,以下操作中会影响测量值的是



A
.玻璃管稍粗些
B
.将玻璃管倾斜

C
.把玻璃管稍向上提一些,但不离开液面
D
.外界大气压发生变化


2
)如图,此时的大气压值为

毫米水银柱,已知水银的 密度为
13.6
×
10
3
kgm
3
,她通过
计算得出大气压的值为


Pa



31
.请根据以下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观察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


取一个瓶子,装入适量带色的水,再取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在它上面画上刻度,使玻璃 管
穿过橡皮塞插入水中。从管子上端吹入少量气体,使瓶内气体压强大于大气压,水沿玻璃管上升
到瓶口以上(如图所示)。


请你拿着它从楼下到楼上(或从山下到山上),观察 玻璃管内水柱高度的变化情况,并给出解释。


1
)为了排除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在制作过程中,关键要将瓶口

;在拿着它上
8 9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九章 压强 第4节 大气压强 同步测试 (无答案)
下楼时,应该注意手

(选填:能或不能)直接接触瓶身;


2
)在把“自制气压计”由一楼带到七楼的活动中,观察到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将

(选
填“增加”、“减小”或“不变”),说明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变




3
)如果再用一根细玻璃管水平对着图中的 竖直玻璃管上端管口吹气,则竖直玻璃管中的水位


。(填上升或下降)


9 9

2015高考-尽职调查报告


甜言蜜语的情话-坚强的名言警句


秋天的句子-圣诞贺词


定情信物-经典伤感语录


冬至作文-亲爱的英文是什么


美国驻华大使-感谢领导的话语


四川高校排名-联谊活动总结


拜伦唐璜-运动会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