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压强选择及压强计算计算
上海理工大学录取分数线-医学生社会实践报告
乙
乙 乙
压强选择及压强计算计算
(一)固体压强变化量公式
ΔV
1.水平切去一定厚度△h:
Δpρg
•
Δh
2.水平切去一定体积△V:
Δp
ρg
•
S
Δmg
mg
3.水平切去一定质量△m:
Δp
4.叠放一定质量为m的
物体:
Δp
SS
F
5.施加一定大小、竖直方向的力F:
Δp
S
(二)液体压强变化量公式
1.抽出
倒入一定高度△h的液体:
Δp
ρg
•
Δh
ΔV
2.抽出 倒入一定体积△V的液体
:
Δp
ρg
•
S
Δmg
3.抽出
倒入一定质量△m的液体:
Δp
S
4.放入一个质量为m 体积为V的物体(小球):(无溢出)
mg
(1)物体漂浮:
Δp
S
F
浮
S
F
浮
V
(2)物体浸
没:
Δp
ρg
•
S
S
1.如图4所示,均匀圆柱体甲和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现使甲沿竖直虚线切去一半、乙沿<
br>水平虚线切去一半.若此时甲、乙的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甲、乙原先对地面
PPFF
的压强
甲
、
乙
和压力
甲
、
乙
的关系是
PP
FF
A.
甲乙
,
甲乙
PPFF
B.
甲乙
,
甲乙
乙
甲
P
F
甲
F
乙
甲
P
乙
C.,
PPFF
D.
甲乙
,
甲乙
(图4)
2.如图3所示,甲、乙两个均匀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现沿水平方向在它们的上部
分切去相同的体积,并将切去部分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上,此时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
力F
甲
、F
乙
和压强P
甲
、P
乙
关系是
A.F
甲
P
甲
B
.
F
甲
>F
乙,
P
甲
C.F
甲
P
甲
>P
乙
D
.
F甲
>F
乙,
P
甲
>P
乙
1
p>
3.如图3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甲、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均为p
0
。若沿
水平方向切去
相同的体积,并将切去部分放置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表面,此时它们对地面的压强为p甲
、p
乙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p
甲
<p
乙
<p
0
B
p
甲
<p
0
<p
乙
C
p
乙
<p
0
<p
甲
D p
乙
<p
甲
<p
0
图3
甲前
4.甲、乙两个等高的实心均匀圆柱体置于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为p
和p
乙前
,
如图3所示。把它们分别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厚度后,甲剩余部分质量大于
乙;再将甲截下
部分置于乙上方中央,乙截下部分置于甲上方中央,此时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后
和p
乙后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p
甲前
可能等于p
乙前
B.p
甲后
一定等于p
乙后
C.p
乙前
可能大于p
甲后
D.p
甲前
一定大于p
乙后
5.如图5所示,轻质圆柱形容器A、B、C分别盛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
S
A
<
S
B
<
S
c),
现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实心物体(
甲
>
乙
),若选择其中
一个物体放入某个容器中,
物体浸没且液体没有溢出,此时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
p
液
,则
A.甲放入B中
p
液
最小
B.甲放入C中
p
液
最小
C.乙放入A中
p
液
最大
D.乙放入B中
p
液
最大
6.如图3所示,水平面上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分别
盛有甲、乙两种液体。甲、乙液体对
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现两容器中各放入一个物体(液体不溢出
),若两物体均漂浮在
液面上,则下列说法中能成立的是
A.两物体的质量相等,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一定大于乙
B.两物体的质量相等,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一定小于乙
C.两物体的体积相等,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一定等于乙
D.两物体的体积相等,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一定大于乙
7.如图2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
形容器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液体对各自容器
底部的压强相等。若在两容器中分别抽出相同高度的液
体,则剩余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
强p、压力F的关系是
A.p
甲
>p
乙
;F
甲
> F
乙
B.p
甲
;F
甲
< F
乙
C.p
甲
=p
乙
;F
甲
> F
乙
D.p
甲
=p
乙
;F
甲
< F
乙
2
图2
图3
乙
甲
甲
乙
8.如图4所示,均匀圆柱体甲和盛有液体乙的圆柱形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
上,甲、乙质量
相等。现沿水平方向切去甲并从容器中抽出乙,且切去甲和抽出乙的高度相同,则比较甲
对
地面压强的变化量Δp
甲
与乙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Δp
乙
以及
甲
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ΔF
甲
与乙对容器底部压力的变化量ΔF
乙
的
大
小关系,正确的是
A.Δp
甲
<Δp
乙
,ΔF
甲
>ΔF
乙
B.Δp
甲
>Δp
乙
,
ΔF
甲
>ΔF
乙
C.Δp
甲
<Δp
乙
,
ΔF
甲
<ΔF
乙
D.Δp
甲
>Δp
乙
, ΔF
甲
<ΔF
乙
9.如图3所示,均匀圆柱体甲和盛有液体乙的圆柱形容器放置在水平
地
面上,甲、乙质量相等。现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甲并从容器中抽出
部分乙后,甲对地面的压强大于乙对容
器底部的压强。若甲、乙剩
余部分的体积分别为V
甲
、V
乙
,则
A.V
甲
一定大于V
乙
C.V
甲
可能小于V
乙
10.如图5所示,盛
有液体甲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和均匀圆柱体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将
两个完全相同的物块(物块密度大于液
体甲的密度),一个浸没在液体甲中,另一个放在圆
柱体乙上。液体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增加量和压强增
加量分别为ΔF
甲
和Δp
甲
,圆柱体乙对
水平地面压力增加量和压强
增加量分别为ΔF
乙
和Δp
乙
,
则
A.ΔF
甲
一定小于ΔF
乙
B.ΔF
甲
可能大于ΔF
乙
C.Δp
甲
一定大于Δp
乙
D.Δp
甲
可能等于Δp
乙
1.
如图15所示,边长为0.1米、密度为2×10
3
千克米
3
的实心正方体静
止在水平面上,求:
(1)正方体的质量;
(2)正方体对水平面的压强;
(3
)若正方体的边长为a,密度为ρ,现设想把该正方体截取一半,并将
截取部分叠放在剩余部分上方的中
央,使截取部分对剩余部分的压强与叠
放后水平面受到的压强相等。
小华和小明两位同学分别
用下表的方法进行截取,判断能否满足上述
要求?若能,请求出叠放后水平面受到的压强(用字母表示)
。
3
甲 乙
图3
B.V
甲
一定小于V
乙
D.V
甲
可能等于V
乙
小华
小明
截取方法
沿竖直方向截取一半
沿水平方向截取一半
能否满足上述要求
小强同学把该正方体截取一半并将截取部分放在水平面上,使其对水平面的压强最小,
求出最小
压强(用字母表示)。
2.如图12所示,质
量分布均匀的实心正方体A和B分别置于高度差为h的水平地面上。
物体A的密度为1125千克/米<
br>3
,物体B的质量为9千克。
求:(1) 若物体A的体积为8×10
3<
br>米
3
,求物体A的质量m
A
;
(2)
若物体B的边长为0.3米,求物体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B
;
(3) 若A的边长
为2h,且A、B它们对地面的压力相等,现将A、B两正方体沿水平
方向截去高度相等的一部分,使它
们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求截去的高度△h
(△h的值用h表示)。
A
h
3322
B
图12
3.如图13所
示,实心正方体甲和轻质柱形容器乙放在水平地面上。正方体甲的边长为
0.1米,密度为2×10千克
米;容器乙的底面积为110
米,内盛有0.15米深的水,且
容器乙足够高。求
:
①实心正方体甲的质量;
②水对容器乙底部的压强;
③现从正方体甲中挖出一
个高度为0.1米,底面积为
S
的柱体,并
将该柱体放入容器乙中,请通过计算比较正
方体甲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
强
p
甲
'和放入柱状物体后水对容器乙底部的压强
p
乙
'的大小关系及其
对应
S
的取值范围。
4
甲
图13 乙
4、如图10所示,薄壁圆柱形容器盛有质量为3千克的水,置于水平面上。
①求容器内水的体积V
水
。
②求水面下0.2米深度处水产生的压强p
水
。
③现将一个边长为a的实心
均匀正方体放入容器内的水中后(水未溢出),容器对水平
面的压强增加量恰好等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增加量,求该正方体密度ρ的范围。
图10
[来源学#科#网]
5.如图10所示,底面积分别为
S
和2S
的柱形容器甲和乙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质量
忽略不计,容器甲中酒精的深度为3
h
,容器乙中水的深度为2
h
。
①若
h
=0.05米,
S
=0.005米,求:乙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p
乙
。
②若从两容器中分别抽出质量均为
m
的酒精和水后,剩余酒精对甲容器底的压强为
p<
br>酒
精
2
,剩余水对乙容器底的压强为
p
水
,且
p
酒精
<
p
水
,求:质量
m
的取值范围,结果
请用题目
水
中的字母符号表示。(ρ
=1.0×10千克米,ρ
33
酒精
=0.8×10千克米)
酒精
水
33
甲 图10 乙
6.如图12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
轻质圆柱形容器A(容器足够高)和实心圆柱体B。
容器A内装有深为0.1米的水,实心圆柱体B的质
量为4千克、高为0.2米、底面积为0.01
米
2
。求:
(1)圆柱体B的密度。
(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3)将圆柱体B竖直放入容器A中,能浸没在水中时,容器A对水平桌面压强的最
小值。
A B
5
图12 婚礼用花-重庆教育学院
张柏芝河东狮吼台词-有效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