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考物理压强选择专题附答案

余年寄山水
976次浏览
2020年08月16日 19:1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档案寄存-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总结


耐思教育

压强选择专题


【压强思维导图】






i.基础引入


耐思教育

:压强变化类计算题和电学压轴题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 是两座大山,压的孩子们
踹不过气来,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剖析一下这块难啃的骨头到底长什么样?我们 先来看看
压强变化类计算问题主要考到过哪几种题型?注意:思维导图中红色字体标出的是2012年< br>上海一模出现的新题型。
(1)压强变化量
(2)液体压强:
抽倒加物(h、 m)
(4)压强变化范围
(5)v、n取值范围
压强变化类计算
(6)判断计 算过程正误
(3)固体压强:
切割叠放(h、v、m)
七大题型
(7)判断解 题思路正误

:很多学生在这类题目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没有思路,不知道该选用哪个公式?< br>所以我们先来看看两个公式的根本区别到底在哪里?



耐思教育
压强的估值
开放性试题

人站立时、物理 课本对桌面、“二指禅”
压强可能是多少?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主要用到哪些知识点? 三个实心正方体
水平切割
固体压强
叠放
切割
竖直切割
切 去相同质量
切去相同高度
切去相同厚度
F
s
p

gh
p
p

gh
压强变化分析
施压
竖直向上< br>竖直向下
p'p

p
p'p

p
液体压强
杯中球
杯中木块
抽出
倒入
相同质量
相同深度相同体积
F
s
p

gh
p



ii.例题讲解

1. 如图2 (a)、(b)所示,若分别治虚线方向 切去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实心正方体的左侧部
分,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 )
A只有图(a)所示情况会发生变化
B只有图(b)所示情况会发生变化
C图(a)、(b)所示两种情况均会发生变化
D图(a)、(b)所示两种情况均不会发生变化。
参考答案: D


耐思教育
2、如图2所示,甲、乙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水 平地面的压强相等,若
沿竖直方向分别将两正方体截去质量相同的部分,并将所截部分叠放在对方剩余部 分的上
方,此时它们对地面的压强pˊ

、pˊ

的大小关系是( )
A. pˊ

大于pˊ


B. pˊ

等于pˊ


C. pˊ

小于pˊ


D.无法判断
参考答案:A
3、甲、乙、丙三个质量相等的实心正方体分别放于水平地面上,它们的密度关系为ρ< br>甲
>ρ

>ρ

。若要使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分别在 甲、乙、丙上放置质量为m
1
、m
2
、m
3
的物体,则m< br>1
、m
2
、m
3
的大小关系是 ( )
A m
1
<m
2
<m
3

C m
1
=m
2
=m
3


参考答案:A
4、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同,它们的密度分别为





,且





。若在
两个正方体上方分别施加一个竖直、同方向的力
F

、< br>F

,且施加的力都小于各自正方体的重
力,使两个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 同,则力
F


F

的大小关系为:
( )
A、可能是
F


F


C、一定是
F

<
F


参考答案:C
5、甲、乙两个质量相同的实心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 压强关系是
p

>p

,可能使它们对地面的压强p
甲< br><p

的方法是分别
A 沿水平方向截去高度相等的部分。
B 沿水平方向截去质量相等的部分。
C 在上表面中央施加一个竖直向上大小相等的力。
D 在上表面中央施加一个竖直向下大小相等的力。
参考答案:A
6、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物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质量相等,密度关 系是ρ




当在甲、乙两物块上,分别放重为G
1< br>、G
2
的物体或分别施加竖直向上的力F
1
、F
2
( F
1
、F
2
均小于物块重力)时,甲、乙两物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则G
1
与G
2
、F
1
与F
2
的大小关
系是 ( )
( )




B、可能是
F

=
F


D、一定是
F

=
F


B m
1
>m
2
>m
3

D 无法确定 。


耐思教育
A.G
1
> G
2
,F
1
> F
2

C.G
1
< G
2
,F
1
< F
2

参考答案:D
7、质量相同的 甲、乙两个正方体,它们的边长之比为3∶1,如图4所示,若沿水平方向截
去高度相同的部分,则正方 体剩下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是 ( )
A.p


p

。 B.p

= p


C.p

< p

。 D.视截去高度,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参考答案:D

图4
B.G
1
> G
2
,F
1
< F
2

D.G
1
< G
2
,F
1
> F
2



8、如图3所示,甲、乙两个质量相等的均匀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甲的密度大于乙
的密度 ,铜的密度大于铁的密度,下列各项中可能使甲和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的方法是( )
A.将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铁块分别放在甲、乙的上面
B.将体积相等的铁块和铜块分别放在甲、乙的上面
C.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质量相等的部分
D.沿竖直方向分别截去体积相等的部分
参考答案:B
图3

9 、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煤油和水,如图4所示,已知图中
液体内M、N两 点到容器底部的距离相等,煤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设M、N两点处的液
体压强分别为p
M< br>和p

,则这两处的液体压强大小关系是 ( )
A p

小于p


C p

大于p



参考答案:C


B p

等于p


D 无法判断。

M N


煤油 水
(a) (b)


4



10、如图2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容器足够高,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
水和酒精 ,酒精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可能使水和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的方法是
( )
A.倒入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
B.倒入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
C 抽出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
D.抽出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
参考答案:.B


耐思教育
11、如图3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不同的 液体甲和乙,甲液体的质
量大于乙液体的质量。下列措施中,有可能使两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 等的是(无
液体溢出)( )
A 分别倒入相同质量的液体甲、乙。
B 分别倒入相同体积的液体甲、乙。
C 分别抽出相同体积的液体甲、乙。
D 分别抽出相同质量的液体甲、乙。
参考答案:.C
12、如图5所示 ,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容器足够高,分别盛有水和酒精(ρ

>ρ
酒 精
),且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一定能使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于酒精对
( )









容器底部压强的方法是
A 倒入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
B 倒入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
C 抽出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
D 抽出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

图5
参考答案:C

13、如图4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不同的液体A和B,已知A液体的
质量小于B 液体的质量。下列措施中,有可能使两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的是
(容器中有液体,也无液体 溢出)(ρ

>ρ

)( )
A 分别在A、B中浸没相同质量的实心铁球和铝球。



B 分别在A、B中浸没相同体积的实心铁球和铝球。
C 分别从A、B中抽出相同质量的液体。
D 分别从A、B中抽出相同体积的液体。
A
图4
B
参考答案:D
14、如图3所示,底面积不同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已知两液 面相
平,它们对容器底部压强相等。若分别在两容器中放入一个完全相同的实心金属球,液体均
无溢出,则( )
A.甲对容器底部压力可能大于乙对容器底部压力
B.甲对容器底部压强可能小于乙对容器底部压强
C.甲对容器底部压强一定小于乙对容器底部压强
D.甲对容器底部压力一定等于乙对容器底部压力
参考答案:C


耐思教育
15、如图3所示,两个盛有等高液体的圆柱形容器A和B,底面积不同(S
A
>S
B
),液体对容
器底部的压力相等,现将甲球浸没在A容器的液体中,乙球浸没在B容 器的液体中,容器中
均无液体溢出,若此时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一定是 ( )
A 甲球的体积大于乙球的体积。
B 甲球的体积小于乙球的体积。
C 甲球的质量大于乙球的质量。
D 甲球的质量小于乙球的质量。

参考答案:A.
16、两个相同的金属球分别浸没在不同液体A、B中,盛液体的柱形容器 相同,将小球从液
体中取出后,容器中剩余液体对底部的压强大小相等,如图4所示。可以确定小球取出 前两
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
A
、F
B
和压强p
A< br>、p
B
的关系是 ( )
A.F
A
=F
B
,p
A
>p
B

B.F
A
B
,p
A
B

C.F
A
B
,p
A
=p
B

D.F
A
>F
B
,p
A
>p
B

参考答案:D
17、在图2中,底面积不同的甲、乙圆柱形容器(
S
>
S

)分别装有不同的液体,两液体对
甲、乙底部的压强相等。若从甲 、乙中抽取液体,且被抽取液体的体积相同,则剩余液体对
甲、乙底部的压力
F

F

与压强
p


p

的 大小关系为 ( )
A
F

<
F


p

>
p


B
F

<
F


p

=
p


C
F

>
F


p

>
p


D
F

>
F


p

<
p


参考答案:C
图2

18、如图3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S
A
B
)圆柱形容器A和B, 分别盛有水和煤油



>

煤油
)水对容器A底 部的压强小于煤油对容器B底部的压强,现向A容器中倒
入水,B容器中倒入煤油,容器中均无液体溢出 ,若此时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
则一定倒入的( )


耐思教育
A.水的体积小于煤油的体积
B.水的体积大于煤油的体积
C.水的质量小于煤油的质量
D.水的质量大于煤油的质量
参考答案:D
iv.专题检测


1、如图2所示,甲、乙两个质量相等的均匀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铜的密度大
于铁 的密度,可能使甲和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的方法是 ( )




A.将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铁块分别放在甲、乙的上面
B.将体积相等的铜块和铁块分别放在甲、乙的上面
C.沿水平方向截去质量相等的部分
D.沿水平方向截去体积相等的部分
参考答案:D
2、水平面上有两个完全相同的 长方体甲、乙,按图(a)、(b)、(c)、(d)所示的四种样式
将甲叠放在乙上。其中,甲对乙的 压强大小相等的样式是 ( )
A (a)与(b)

B (a)与(b)与(c)
C (a)与(b)与(d)
D (a)与(b)与(c)与(d)
参考答案:C
3、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 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且ρ




若在它们上部沿 水平方向分别切去相同体积,则它们对地面压强变化量Δp

、Δp

的大小
关系 ( )
A.Δp

>Δp

B.Δp

=Δp


D.都有可能 C.Δp

<Δp


参考答案:A
4、三个实心正方 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现将它们沿竖直方向切去厚度相等的部分,剩
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大小关 系是F
1
<F
2
<F
3
,则它们的密度的大小关系是( )
A.ρ
1
<ρ
2
<ρ
3
B.ρ
1
>ρ
2
>ρ
3
C.ρ
1
﹦ρ
2
﹦ρ
3
D.ρ
1
﹦ρ
2
>ρ
3


耐思教育
参考答案:B

5、甲、乙两个圆柱体(ρ

<ρ

)分别置于水平地面上,它们的底面积分别为S

和S


高度分 别为h

和h

。若均沿水平方向,将两圆柱体截去相等的质量,使剩余部分 对地面的
压强p

>p

,则甲、乙两个圆柱体被截去前的情况可能 是图2中的 ( )




甲 乙


甲 甲
S

=S

,h

=h


S

>S

,h

<h

S

=S

,h

<h

S

<S

,h

=h


A. B. C. D.

图2

参考答案:B
6、如图4所示,质量相同的甲、乙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 面上。若分别沿竖直方
向截去厚度相等的部分后,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和 p

的关系为 ( )
A p

<p


B p

=p


C p

>p


D 以上都有可能。
参考答案:C
7、甲、乙两个质量相同的实心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 压强关系是
p

>p

,可能使它们对地面的压强p
甲< br><p

的方法是分别
A 沿水平方向截去高度相等的部分。
B 沿水平方向截去质量相等的部分。
C 在上表面中央施加一个竖直向上大小相等的力。
D 在上表面中央施加一个竖直向下大小相等的力。
参考答案:A
8、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
S
A
<< br>S
B
),分别盛有某种液体,液体中分别浸没一
个金属球,容器内的液体对各自 底部的压力相等。将A容器中的甲球及B容器中的乙球取出
后,两容器中剩余液体液面等高,液体对容器 底部的压强相等,则一定有( )
A.甲球的质量大于乙球的质量
C.甲球的体积小于乙球的体积
参考答案:D
9、如图5所示,两个底 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容器足够高,分别盛有两种不同的
液体,且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 下列措施中(无液体溢出),一定能使甲液体对容器
底部的压强大于乙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方法是( )
B.甲球的质量小于乙球的质量
D.甲球的体积大于乙球的体积
( )


耐思教育
A.分别抽出相同质量的液体甲、乙
B.分别抽出相同体积的液体甲、乙
C.分别浸没体积相同的实心铜球、实心铝球
D.分别浸没质量相同的实心铝球、实心铜球
参考答案:A
10、两个 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水和酒精(ρ

>ρ
酒精
)。若在两容器内 抽出质
量相同的水和酒精后,水和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小相等,则可以确定原先容器中
( )
A.水的质量大于酒精的质量
C.水的质量小于酒精的质量
【答案】D
11、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分别盛有水和酒精。若从容器中抽取等体积的水和酒精后,
液体各自 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则下列关于两容器内原有液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水和酒精的体积是相等的。 B 水和酒精的质量是相等的。
C 水的体积小于酒精的体积。 D 水的质量小于酒精的质量。
【答案】 C < br>12、质量相同的A、B两个正方体,当它们在水中分别静止在如图2所示位置时,正方体底
部受 到的水的压力分别为F
A
、F
B
,则对F
A
、F
B
大小判断正确的是 (
A F
A
大。
C 一样大。

参考答案:A

13、甲、乙 、丙三个相同柱形容器分别盛有不同液体,均放在水平桌面中央。将同一正方体
物件先后放入三个容器中 ,所.处的位置如图4所示。则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
A.比较物体所受到 的浮力,则F
浮甲
浮乙
浮丙

B.比较杯底对桌面的压强,则p

>p

>p


C.比较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则F

ˊ
ˊ
ˊ
D.比较物体下表面所受的压强?则p

ˊ
ˊ
ˊ

【答案】 B




B F
B
大。
D 无法确定。

B






B.水的体积大于酒精的体积
D.水的体积小于酒精的体积


耐思教育

1 4、两个完全相同的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盐水和酒精(




< br>酒精
),将实心铜球甲浸没在
盐水中,实心铜球乙浸没在酒精中,这时两容器中的液体对 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将甲、乙
小球从液体中取出后,盐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于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则可以确定
( )
A 甲球的质量等于乙球的质量。
B 甲球的质量小于乙球的质量。
C 甲球的体积大于乙球的体积。
D 甲球的密度大于乙球的密度。
答案B

15、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体积相等的水和酒精(ρ


> ρ
酒精
).现有质量
相等的甲、乙两个实心金属球,将甲球浸没在水中、将乙球浸没在 酒精中,水和酒精均无溢
出,此时,水和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小相等.则甲、乙两金属球的密度关系 是 ( )
A、ρ
C.ρ

<ρ



B、ρ

>ρ





D.缺少条件、无法确定
参考答案:B

16、如图4所示,质量相同的 实心均匀正方体甲、乙分别放置在水平地面上。若沿水平方向
切去某一厚度,使甲、乙对地面的压力相同 ,则此时它们对地面的压强p

、p

和切去的
厚度h

、h

的关系是 ( )
A p

>p

,h

=h

。 B p

<p

,h

>h


C p

<p

,h

=h

。 D p

<p

,h

<h



参考答案:D





耐思教育
iii.强化训练
一、公式法
根据题目中给定条件,列出变化后的压强:
P’=F’S=(F+ΔF)S或(F—ΔF)S ;P’=ρgh’=ρg(h+Δh)或ρg(h—Δh);
再进行整体或拆分比较
二、三态法
① 初始状态。如:相同的容器盛有同种或不同种液体;底面积不同的容器盛有同 种或不同
种液体;液体的质量、体积、密度、压强、压力等这些物理量。
② 变化过程:倒入液体、抽出液体、放入小球、取出小球。
③ 末状态:分析比较液体产生的压力、压强等。
具体解法如下:
① 根据初始状态判断出液体密度、压强(或压力)的大小。可根据P=FS P=ρgh ρ

mV
判断。
② 根据末状态找出未知物理量,从而确定变化量(ΔP、ΔF

Δm或ΔV等)。
③ 结合题目所给选项找出改变(增大或减小)ΔP、ΔF

Δm或ΔV等的方法。变化的压强可以用ΔP=ρgΔh ΔP=ΔFS等分析;变化的压力可以用ΔF=Δmg ΔF=ΔPS等分析。
三、整体乘积
个别题型中出现计算推导得出的ρgSΔh这样的 式子,由上述方法无法解出答案的情况,
可以把ρS的乘积看成整体,有题目中给出的条件如原来的压力 F大小,化简得出ρS的乘积
的大小,再带入计算式中进行比较。
四、乘积拆分
对于上述第三个方法还无法解出答案的题目,可以尝试对上式ρgSΔh中的S再进行拆分,
一般拆成ρ gh
2
Δh的形式,这样就可以把ρgh
2
Δh继续化简成PhΔh的形式, 这样就可以进行
比较。这种方法一般运用于切割等厚度或剩余等厚度的情况。

除了上述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特殊方法,如极限法、特值法、比例法等等,具体选
择哪种方法要看题 目情况而定。

<建议用时5分钟!>

剪彩仪式流程-濮阳会计网


谢娜个人简历-工程测量实习报告


校本培训内容-辽宁高考之窗


哈尔滨体育学院官网-江西省师大附中


福州八中-怎么办网银


高考分数查询时间-党员思想汇报格式


剑桥女-形容天气冷的句子


清明节几号-苏武传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