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小学语文学科课堂教学范式研究
教育经历-教师个人培训总结
龙源期刊网 http:
互联网+小学语文学科课堂教学范式研究
作者:黄汝皎
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7年第28期
摘 要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关于一二年级识字写字的要求是喜欢识
字、主动识
字、独立识字,而现在当前课堂对这三者缺乏关注,互联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
新模式创新性地解决了
这个问题。课堂上不再是老师一遍又一遍“填鸭式”地教,而是充分利用
互联网的数字资源优势,通过一
个又一个精心设计、新颖有趣的闯关小游戏,在轻松愉悦的氛
围和环境中,让学生主动、快乐地学习,教
师也能动态评价、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 互联网+小学语文 主动学习
独立识字 动态调整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课标”),对识字教学提出了“会
认”和“
学会”两种不同要求。小学阶段要求学生会认汉字3000个,会写汉字2500个。其中低
年级要求会
认1600个,会写800——1200个。艰巨的识字任务是小学低年级教学的重要内
容,也是低年级
教学的难点。
在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目标中,提出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喜欢学习汉字
,有主动识字、写
字的愿望。”除了喜欢识字、主动识字,最后还提出了独立识字的目标。识字教学的质
量直接
影响后期语文阅读、写作等教学的质量,从而影响到整个教育进程的优劣。
1传统识字教学问题所在
1.1教学方法单一
现行教材
中,看图拼音识字、看图识字、归类识字、随课文识字等形式多样,但有些教师
在教学中,仍较多地采用
“集中识字”的形式,但这种教学方法,很难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加之
小学低年级学生本性好动,集中注
意力学习的时间较短,所以这种枯燥的教学方式很容易使他
们产生烦躁不安的情绪,从而影响识字的效率
。
1.2课堂设计不精
众所周知,汉字是由“音、形、
义”?3个因素构成的。调查中发现,有些教师在教学时,
“音、形、义”面面俱到的现象较严重,老师
似乎不放心,几乎对每一个生字的音、形、义都要
进行分析,不能避易就难进行重点突破,重点、难点教
学不突出。
1.3反馈和调整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