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压强说课稿(1)

萌到你眼炸
991次浏览
2020年08月16日 19:27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绍兴会稽山-100字日记


《大气压强》说课稿
【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特点和作用
《大气压强》是人教版教科书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第三节的内容,是在前面所学力和压强
等有关知识的 基础上,来进一步研究大气压强的,是压强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节课的特点是:理论和实践联系 紧密、评价学生的方式多样化,是一节培养学生创新能
力的好课程,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 社会的课程理念。
本节课是压强知识的延续,也是后面研究流体压强的基础,知识结构上起着承前启 后的作
用;在情感目标上,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让他们充满科学探究的欲望,为学生自主
学习、合作学习、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基于教材地位、特点和作用以及物理课程标准上要的求:了解 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我确
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教材处理】
依据先后顺序,把本节知识分为三个板块:
1、大气压强的存在。 2、大气压强的测量。
3、大气压强的应用。教材安排为两课时
按内容体系分为实验操作和理论学习两部分,大部分实验由学生
完成;所有的理论知识由学生 自学、讨论获得,教师要把知识化的习题通过媒体展示出来,
让学生思考、讨论,最后由师生共同对知识 进行梳理和整合。
设计说明:把本节知识分为三个板块,使教学思路清晰、明朗,同时每个板块的知 识都
可分为实验操作和理论学习两部分,这两部分环环相扣、相辅相成。
【说教法、学法】
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我采用自学、讨论的教学方法,由于本节课实验较多,结合课程
标准的 要求,我还采用实验教学法、观察法。
所有的理论知识通过自学、讨论自主获得,学生的主体地位突 出。同时按照因材施教的原
则,分层次进行要求,如在大气压强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时,对学有余力的学生 我会给他们
提出较高的要求。
自学、讨论、实验等教学方法的应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激情,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
主动性。
由于本节课实验较多,所以学生就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实 践活动,课前教师为每个学生配齐
设备,通过对身边大气压的实践、讨论,使他们注重了联系实际,培养 了他们尊重事实、
实事求是的积极情感,促进了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学法上采用实验探究法 、自学法和讨论法,学法和教法结合紧密,通过反复的自学和实验
探究促进了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 能力的提高。
【说教学程序】
整体上我用“四部曲”设计课堂
1、课题的引入──设置问题、激发兴趣;
1


2、问题的探究──感知存在、实验测量;
3、问题的拓展──联系实际、深化研讨;
4、总结和测试──形成结论、应用巩固。
一、课题的引入──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瓶子吞鸡蛋实验引入新课
鸡蛋一下子进入瓶中------ 这个奇特的现象马上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顺利引入新
课。
设计说明:教师创设实验情景,提出问题,诱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
二、问题的探究──感知存在、实验测量
(一)大气压强的存在
1、学生做覆 杯实验。出人意料的结果,让学生产生急于知道答案的冲动,告诉学生答案
就在教材上,自己找一找。通 过这个活动,让学生初步感知大气压强的存在。
2、学生做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皮碗实验,再次用 所学知识解释这些现象。进一步感知
大气压强的存在。
3、教师指出:能证明大气压强存在 的事例很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想一想还
有那些实例。
4、思路拓展:为什么大气有压强?为什么大气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指导学生对比液体的压强来学习大气压强。
设计说明:让学生通过实验感知大气压强的存在 ,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激发了兴趣、学到
了知识。然后通过引导学生对液体压强的描述,让学生用类比的 方法联想气体对里面的物
体也有压强,通过这些措施顺应了学生由易到难的思维顺序,降低了教学难度, 让学生对
大气压强的存在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科学探
究能力,从而突出了教学重点。
(二)大气压强的测量
通过刚才的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我们已经领略了大气压强之大,那么大气压强究竟有多
大?
1、安排学生利用所学压力、压强知识和手边老师提供的吸盘、刻度尺、弹簧测力计等器
材进行 分组实验:估测大气压。
学生较容易想到,通过测压力和受力面积用公式p=Fs来计算出大气压强 的值,测出的大
气压强值仅仅是一个大约值,为什么是大约值,可留成课外作业,让学生思考。 设计说明: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学习到一种粗略测量大气压的方法,学生通过思考原
理、设计实 验,体验成功,同时学生计算出大气压强值以后,会很惊讶,大气压难道真的
有这么大吗?为下面的托里 拆利实验做好铺垫。
2、托里拆利实验:让学生先自学教材,然后用媒体向学生展示实验(水银有毒 不便于我
们在课堂上做演示实验)。实验结束后让学生思考并讨论下列问题。
①、水银柱为什么不下降,这启发我们可以把大气压强转化为转化为谁的压强?
②、大气压强的大小和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有什么关系? ③、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怎样计算?
设计说明:先让学生自主学习利用托里拆利实验来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然后该实验通过
2


媒体播放及讲解,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调动了学习兴趣,又使课堂紧凑,提高了
课堂效率。在难点的突破上,我采用三个问题逐步化解。同时,引导学生学会用转换法和
替代法 来获取科学知识,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
3、教材88页“想想做做”,布置成课后小制作,要求 学生实际制作并进行实际观察,这
是一个典型的实践课题。把学生的活动过程进行记录、对实践结果进行 评价并存放到《成
长记录档案袋》中。 设计说明:教师从探究大气压强与高度变化的关系入手,让学生 自制
水气压计,使学生在动手活动中发现新问题,找出新规律,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观察
能 力,调动了他们探究物理问题的兴趣,为今后的终身学习奠定了基础,同时构建了新的
学生评价体系。 4、由于压强计的作用、原理和应用的相关知识较为简单,所以让学生自
学,教师加强引导和反馈。要求 学生课下统计一下生活中的那些设备用到了金属盒气压计。
(三)大气压强的应用
1、先用媒体播放人们用吸管喝饮料、吸钩挂衣服等现象感知生活中处处有大气压强。
2、 让学生学习教材89页“想想议议”,然后分小组讨论,最后应用模型体会活塞式抽水
机和离心泵的工作 过程,感知人类如何利用大气压强。
通过该环节的学习,让学生意识到物理的有用性和重要性,也体 现了物理学科从生活走向
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同时让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物理,培养了他们 的动手动
脑能力,提高了他们的科学素养。
三、问题的拓展──联系实际、深化研讨 < br>1、实验中为什么要把玻璃管中的空气排尽?如果没有排尽空气,对实验结果有什么影响?
为什么 ?
2、玻璃管的粗细对结果有没有影响?为什么?
通过问题的拓展和深入讨论进一步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激情。 四、总结和测试──形成结论、
应用巩固
这一部分尽量由学生完成,教师提示、鼓励。
1、学生活动:指引学生按照大气压强的存在、测量和应用来总结本节内容,相互补充,
形成本 节知识体系。 2、应用巩固:媒体展示测试题。
3、教师结语:生活处处皆物理,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多想方法,大胆实践,就能学好物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我来自****,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大气压强》。
下面我先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大气压强是自然科学中的重要概念,在科学技术和生产生 活中经常用到。本节共有
三个段标:分别是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强的测量和大气压强的应用。由于气 体的特殊
存在形式——看不见、摸不着,气体的压强也同样易被人们所忽视,教材中所示14.3-1< br>所示的现象和实验,可以形象地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课程标准要求了解大气压强的测量
方法,教 材通过图14.3-2所示的实验方法估测大气压强的值约有多大,再通过托里拆利
实验,具体测出大气 压强的数值。之后又简单介绍了大气压强的测量工具:水银气压计和
3


金属 盒气压计以及它们使用中的优缺点。最后通过介绍抽水机,强化从物理走向生活这一
课程标准理念。 < br>本节课的内容上承固体、液体压强,下启流体的压强,因此在本章中乃至力学部分
都占据着非常重 要的地位。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
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①知道有大气压强;②知道大气压强的测量以及估测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②探究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③联系实
际,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 能力,应用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培养学生积极探究的精神;②认识大 气压强的存在与变
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在确定目标的前提下,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
重点、难点:
重点:①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②知道大气压强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难点:①设计多种方 法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②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对于难点,
通过形象直观的实验和多媒体演示来突破。
对于本节课,为了讲清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
和学法上作简 要评说。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基础学科,与人们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因此在
课 堂教学中采取自学与指导,实验与讨论相结合的综合启发式教学。在具体教学活动中,
学生不但要注重知 识的获得,更要注重获得知识的过程,所以应尽量让学生主动参与实验,
参与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 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自主学习,获得知
识,并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
学中要特别重视 学法的指导。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力学的基础知识以及固体、液体的压强,这些都是
本节认知的基础。在教学中按照“体验——思考——分析——探究——应用”的思路指导
同学们逐一展 开。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知道什么”,更要关注学生“怎样才能知
道”。所以,学生能动手做的 实验就应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学生不能做的,老师能演示的
要给学生演示,并鼓励学生课下自己动手做实 验,给学生亲近感和真实感,并在此过程中
体会包含的物理知识,培养学生们的观察思考能力,实验探究 能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
单问题的能力。让同学们在做中学,思中学,论中学,练中学,使学生实现自 主,合作,
探究,从而实现课堂互动,让学生快乐学习,学会学习。
下面我就具体谈一谈我的教学流程。
1、复习引入。(用时5分钟左右)
(出示幻灯片)请同学们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演示)将矿泉水瓶装满水后把一个乒乓球放在 瓶口,请同学们猜测瓶子倒过
来后会发生什么现象?
4


(解说) 我们生活在大气底层,其中,有许多看似意外却是真实的现象或故事在发
生着:患有关节炎的人会在阴雨 天(气压明显变化)感到疼痛;生活在高原处的人知道水
加热到80℃左右就沸腾了等等,这些现象都与 大气有关,下面就学习大气压强一节。
[在引入阶段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用直观的教学方法,让 学生对生活中与大气
压有关的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
2.怎样知道大气有压强?(用时8分钟左右)
[活动1] 通过演示实验思考下列问题:
(1) 在刚才的演示实验中,你看到的现象是什么?
(2)[演示]“马德堡半球”实验: 将两个半球内气体抽出一部分,再让一名同学往
两侧拉,问他的感受怎样?
(3)[学生操 作]“覆杯实验”:将玻璃杯装满水,用硬纸片盖紧倒过来或朝向各个
方向,你又看到了什么?
[活动2] 师生分析实验:
(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及其原因。
(2)学生代表分别说明,不足部分由其他学生补充。
(3)教师小结:大气压确实存在。
(4)你还能列举哪些现象或事例说明大气压的存在呢?师生共同举例说明。
[活动3]回顾实验中遇到的问题或困难,你是怎样解决的?
学生汇报完后,教师作出说明。
[活动4] 问:大气压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说明。
[在这 一部分中由实验设疑,引起学生的求知欲,通过四个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
动脑,互相讨论来认识大气 压的存在和特点,并尽可能解决活动中碰到的问题]
3.怎样测量大气压?(用时12分钟左右)
[活动5]学生阅读自学:托里拆利实验,再观看课件演示。思考:
①水槽内水银面有什么变化? 玻璃管内水银面有什么变化?
②请你比较原来1000mm水 银柱产生的压强p与大气压p
0
的关系。(提示:管内水银
面下降时,槽内水银面上升 得克服p
0

③水银柱下降以后,水银面上方是什么样的环境?
④再比较后来760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p与大气压p
0
的关系。
⑤你能算出大气压的值吗?
5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小结并强调:1个标准大气压的值为1.013×10Pa
[活动6]学生阅读自学:气压计并了解其作用与各自的优缺点。
[活动7]学生讨论如何估测大气压。
(1) 器材:吸盘、弹簧测力计,刻度尺。
由学生交流讨论,再整理
(2) 器材: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
由学生交流讨论,再整理
5


[这一部分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 学习到一种间接测量大气压的方法,通过学生自
己设计实验,欣赏自己的方法,学习他人的方法,来拓展 自己的思维]
4.大气压的应用(用时5分钟左右)
[活动8] 学生讨论与教师指导:
(1)思考:大气压的大小与位置的高低有何关系?
分组讨论并回答,教师总结出正确结论。
(2)演示:一定质量的气体的大气压与其体积有何关系?
分组讨论并回答,教师总结出正确结论。
(3)课件演示: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教师总结说明。
[这一部分关注社会和生活,思考大气压怎样服务于人类,并形成对知识进行应用
的意识]
5、巩固练习。(用时12分钟左右)
[在练习中,主观题与客观题相结合,进一步加深同 学们对这一节课内容的理解,
同时培养他们应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当中的一些简单的问题的能力]
6.小结。(用时2分钟左右)
[说明:通过小结,把本节知识条理化,也是对本节内容的一个巩固]
7.课后作业。
[然后由作业再检验和提高]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感谢各位专家,评委老师光临指导,谢谢




6

三山五岳-少年先锋队的由来


昭通学院-程思佳


西北中学-日记100字


保定专科学校-百度世界


徐立之-促销督导


经典语录太经典了-徐鹤宁简介


中国外交学院-2016年个人工作总结


广州涉外-关于成立党支部的请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