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指向表达
浪漫的签名-贵州招生考试网
龙源期刊网 http: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指向表达
作者:陈仁菊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7年第13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阅
读教
学不能只重视文本内容而忽视对语言表达形式的领悟。但是,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都存
在着“就文本内容理解文本内容”观念和现状。
小学语文阅读目标一、明确阅读指向表达的意义
老师们都知道,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
,大体需要经历阅读和表达两个阶段。阅读是汲取和
吸纳的过程,而表达是创造和释放的过程。阅读是初
级基础,表达是高级阶段。虽然,阅读和
表达、吸收和创造的機制,在学理上还没有见过精确的研究,但
二者的递进关系,是显而易见
的。
二、对教材内容的取舍要大胆进行取舍
在“阅读指向表达”这一理念的统领下,我们对教材要进行大胆地取舍:凡是学生一读
就
懂,一读皆会的内容均作弱处理。比如,课文第五自然段讲述孙晋芳朝夕苦练的动人情景,很
多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都会把这段作为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去感受孙晋芳在什么样的环境下
朝夕苦练自
己的球技,体会南京的三伏天什么是“挥汗如雨”,孙晋芳和队员们怎么样克服这些
困难,最后终于练成
了挥洒自如的高超球技等。其实,这些内容学生一读就懂,可以在进行第
一课时教学时就进行简单处理。
教学时,我重点抓住第3、6、10、14自然段,引导学生去体
会本文在写法和遣词造句上的特点,借
鉴作者的写作方法。我将教学目标进行了分解:
第一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独立识字学词,掌握多音字“倔、强、埋、冠”。理解重点词语:“弱
不禁风、
不解之缘、朝夕苦练、梦寐以求、忍辱负重、眼花缭乱、得心应手”等词语在文中的
意思。
2.知道二传手的重要作用,初步了解为什么要把掌声分给孙晋芳一半。
3.知道本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本文层次。
4.体会作者是如何选材组材表现一个人物的。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