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落地

萌到你眼炸
853次浏览
2020年08月16日 20:13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厦门招商银行-泉州市人事考试网


龙源期刊网 http:
如何让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落地

作者:雷明慧

来源:《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19年第02期

【摘 要】《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明确了各个学科的学习目标,培养目的 ,
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也落实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之中,重在培育学生的
语文学科素养,促进学生能力与素养的共同提升,实现学生综合方面共同发展,让每一个学生
都能成为未 来社会的有用之才,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有素养之人。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12-0195-01
一、整体把握语言,感知語言节奏,提升语文
素养
在课 堂教学时,如何引领学生对整体进行感知,关系到核心素养培养的成败。教师可以从
用词与句式以及语气 等进行调整,进而对语言节奏进行把握,以此充分感受语言的运用特征。
为达到预期的培养效果,在课堂 教学时,教师要指引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进行反复诵读,在诵读
的过程中产生语感,体验文字美,语言美, 从而提升小学生的语言感觉与素养。
《对韵歌》是一篇韵文,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 感受韵文的音韵和谐,朗朗上口,从中体
会到汉语言的音律节奏美,从而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产 生学习语文的渴望与激情。文
章重点除了生字词的讲解之外,主要在于教师对于课文诵读的引导,让学生 反复诵读这首《对
韵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从中体会到韵律,只有体会到了韵律感、美感,文字的意境 才能体
会出来。因此,通过诵读开展深度学习,不仅仅停留于字词句的理解,重点在于文章的“神”的< br>把握,重在意境的感受,在此过程中,实现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对文字的体验与认识,情感的
陶冶 ,品格的塑造,实现了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逐步提升。
二、鼓励学生表达,促进学生交流,提升语言应用能力
语文课程最基本的教学目标在 于培养学生语言交流应用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文化素
养。交流表达能力是每一个学生生存与发展必备 的能力,也是每一位学生获得长足发展的基
础,是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根本,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够促进小 学生更好地发展,同时其社会性
也能获得提升。
因此,语文课堂中,势必要 加大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交流能力的培养,通过各种教学方
法、教学活动的实施,促进学生语文语言素 养的提升,达到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襄阳四中-激励短语


预约签证-湖南科技经贸学院


全民健身日-38祝福语


河北高考分数线预测-五邑大学分数线


黄巢咏菊-理化生教研组工作计划


端午节手抄报-聘用合同


华东师范大学招生办-优秀员工发言稿


诚信是金-二本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