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小学古文阅读训练
大学生服兵役-法国里昂大学
小学古文类阅读训练
一.文言文阅读技巧及方法:
第一步 快速浏览题目
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
的题
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所
以,接到课外文言
文阅读文段,首先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
第二步 仔细分析标题
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学生应留意并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
因为大部分标题本身
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例如,在一次测试中考了一个“楚人学
舟”的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这个主
谓结构的标题概括了文段的主要内容,我们看了标题就
知道文段的主要内容了。总之,仔细分析文段的标
题,可使我们快速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第三步 结合注释速读全文
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这些注释有助于
同学们准确理解文言
文的主要内容。所以,教师应提醒学生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而应结合
注释速读全文。遇到个别疑难词句
像“绊脚石”一样横在途中,我们就要联系上下文认真推
敲,可用猜想的方法来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
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总
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
了。
第四步 “对症下药”解答问题
课外文言文阅读问题设计有三种
类型,即词语解释题、句子翻译题和内容理解题。
对于不同的题目则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
(1)词语解释题。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这些文言
实词基本上都是同学们
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解题时,应先套用我们学习过的文言实词
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
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
(2)句子翻译题。翻译句子要解释出关键的字词的意思,应该在
直译的基础上意译。
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年号、人名、地名、官名、物名、书名、国名等专有名
词保留
原样,不用翻译。例如:“庆历(年号)四年春,滕子京(人名)谪守巴陵郡(地名)”。
可把这个句子译为: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了官,做了巴陵郡的太守。二是句子中没
有实际意义
的词语应删去。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者……也”表判断,无义,应
删去,可把这个句子译为
:陈胜是阳城人。三是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
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
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例如:“甚
矣,汝之不惠(主谓倒装)!”可把这个句子译为:
你也太不聪明了。四是所翻译的句子若
是省略句,则要把省略了的成分增补出来。例如:“乃丹书帛曰‘
陈胜王’(省略主语)。”
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他们(主语)就用朱砂在绸子上写上‘陈胜王’三个字。
二.课外文言语段训练:
(一)以学自损,不如无学
夫学者,所以求益①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昂大,凌忽②长者,轻慢同
列③。人
疾之④如仇敌,恶之如鸱(chī)枭(xiāo)。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颜氏家训
》
注释:①求益:求得长进。②凌忽:凌,欺侮;忽,轻视。③同列:同辈。④疾之;怨恨他。⑤鸱枭:两种恶鸟,这是古人的看法。
阅读训练
1、解释句中加点的字。
①所以求益耳
②人疾之如仇敌
2、指出下列句子属何种句式。
人疾之如人仇敌,恶之如鸱枭。( )
3、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中“此”指代的内容。
4、短文告诫人们的一个道理是 (
)
(二)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
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①,
辄②以水沃③面;食不给,啖④粥而读。
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⑤
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
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
“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注释:①昏怠:昏沉困倦。②辄:往往,每每。③沃;浇。这里当”洗”讲。④啖;
吃、⑤谗:说人坏话
。
阅读训练
1、给下面句中加点字注音并释义。
①啖粥而读 音: 义:
②辄以水沃面 音: 义:
③食不给 音: 义:
④乃至被谗受贬 音: 义:
2.“每以天下为己任”的正确译句是( )
A.每天拿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
B.常常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
C.常常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任务。
D、每天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
3、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②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4、这段文字的层次已在文中划出,请简要归纳层意。
①
②
③
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的名句,在本文中起了 (
)
的作用。
(三)司马光好学
司马温公①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
矣;独下帷②绝编③,
迨④能倍⑤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
不可不成
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注释:①司马温公:司马光死后被封以温国公称号,故称司马温公。
②下帷:原指汉
代董仲舒下帷讲学,三年不看窗外这件事。这里借此指读书专心。 ③绝编:原指孔子读
《易
经》时,反复翻阅,多次将穿简册的牛皮绳子翻断这件事。这里指读书刻苦。④迨:等到。
⑤倍:同“背”,背诵。
阅读训练
l.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患记问不苦人 ( ) ②迨能倍诵乃止 (
)
③迨能倍诵乃止 ( )
④咏其文 ( )
2、与“迨能倍诵乃止”中“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子墨子九距之 B.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C.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 D.京中有善口技者
3、本文中概括主旨的句子是:( )
A.用力多者收功远。
B.其所精通,乃终身不忘。
C.书不可不成诵。
D.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4、文中“独下帷绝编”意思是只有司马光独自苦读。我
们学过一个类似的成语也是形
容读书勤奋,这个成语是:(
)
(四)画皆以人重
子尝谓诗文
书画皆以人重,苏、黄遗墨流传至今,一字兼金①;章、京、卞②④岂不工
书,后人粪土视之,一钱不直
。永叔有言,古之人率皆能书,独其人之贤者传遂远,使颜鲁
公③书虽不工,后世见者必宝之,非独书也
。诗文之属莫不皆然。
注释:①兼金:价值等于平常金子几倍的好金子。
②章、京、卞:京指蔡京,卞指蔡
卞,三人都是北宋朝廷大臣,擅长书法。 ③颜鲁公:即颜真卿。封鲁
国郡公,人称“颜鲁
公”。工书法,自创一体,对后世影响很大,人称“颜体”。
阅读训练
l、下列句中加点“然”与其他三句中加点“然”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若听茶声然 B. 诗文之属莫不皆然
C.杂然相许
D.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一钱不直:_
②后世见者必宝之:_
3、翻译下面句子。
①后人粪土视之 。
译文:
②古之人率皆能书,独其人之贤者传遂远。
译文: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诗歌、文章、书法、绘画是否受人重视都与人的品格有关。
B.作者认为苏轼、黄庭坚的书法绘画作品流传下来不只是因为他们技艺高。
C.作者认为章 、蔡京、蔡卞等人也都是些精于书法的人。
D.作者认为颜真卿的书法其实不好,后世喜欢的原因是颜真卿的品德好。
5.填空。
①“苏、黄”中的“苏”指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东坡。他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
时有》千古传唱,其
最后两句(“
”)表
达了作者对亲人的怀念和祝愿。
②永叔,即 (
),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五)打捞铁牛
宋河中府浮梁,用铁牛八维之,一牛且数万斤。治平中,水暴涨绝梁,牵牛
,没于河,
募能出之者。真定僧怀丙以二大舟实土,夹牛维之,用大木为权衡状钩牛,徐去其土,舟浮<
br>牛出。转运使张焘以闻,赐之紫衣。
注释:1浮梁:浮桥。2维:系,连结。3治平:北
宋英宗赵曙的年号。4真定:却今天河
北正定。5权衡:秤锤秤杆。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1)一牛且数万斤。
(2)募能出之者。
(3)徐去其土。
(4)真定僧怀丙以二大舟实土。
2、翻译:用大木为权衡状钩牛,徐去其土,舟浮牛出。
3、试说明怀丙和尚是怎样把铁牛从河中打捞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