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用并进,促进语文要素落地
温哥华大学-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
龙源期刊网 http:
教、学、用并进,促进语文要素落地
作者:黄文杼
来源:《新教师》2018年第08期
作为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的显性线索,语文要素是贯穿新教材的主线与明线。用好语文要
素这把钥匙,就
能精准理解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用好教科书,真正让“好教利学”在课堂中落
地。本文以统编小学语文
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为例,谈谈语文要素的提取、使用与落地
的策略。
一、着眼变化,提取语文要素
1. 聚焦“新要求”,从课后练习中提炼。统编小学
语文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除《古
诗二首》外,另外三篇课文的课后练习,在传统“朗读课文”要
求的基础上,都增加了新的要
素,分别是:“说说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景色的变化”“说说课文里写
了哪几种‘天然的指南
针’,它们是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说说太空生活有哪些有趣的事情”。梳
理、关联这些要
求,不难发现本单元语文要素为“提取主要信息,了解课文内容”。可见,发现课后习题
“新要
求”,就易于精准找到隐藏的语文要求,把握好单元教学重点。
2.
关注“新角度”,在“小泡泡”中融入。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低段文中有不少的小泡泡,既
突出了学习重
点,又提示了学习方法。其实,这些小泡泡还蕴含着其他秘密。如《雷雨》一
文,有这样的小泡泡:“加
点的词用得真好!”如果教学关注点仅仅局限在体会“压”“垂”“挂”这
些加点的词用得准确、巧妙,
那就会弱化了其所蕴含的教学价值。运用才是最好的理解,提取
上述动词,在交流课文内容过程中,用上
这些动词,表达将更准确、更形象。
3. 链接“新内容”,在“语文园地”中回顾
。如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写话题,重在“让学生
仿照例子,把自己对大自然的疑问写下来”。运用
本单元语文要素“提取主要信息”——引导学
生从例子中提取疑问词,感受疑问词所处位置,体会提问的
不同角度;进而用上这些疑问词,
把自己对大自然的疑问说清楚。
二、整体入手,把握语文要素
1. 依课标,整体把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以下简称《语文课程
标准》)是语文教学的总纲和准绳,语文要素是它的分解和细化
。如在“教学目标”部分,《语
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低段阅读教学要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
关心自然和生命,对
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本单元语文要素“提取
主要信
息,了解课文内容”,既是对课标低段教学目标的落实,实现对文本内容的初步感知,同时也将为中段“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作好铺垫。唯有整体把握课标,语文要素的理解与落实才
有基
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