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谈中西文化差异之一 挪威人如何对待人性
淮海工学院教务网-教师资格证考试
到挪威已一年,茶前饭后,庭前闲步,
兴致至极,总是读点小书,观察他乡的人,他乡
的事,他乡的风景。几次多番之后,渐渐认识到很多很多
的差异,鄙人不论中国文化和西方
文化孰是孰非,孰优孰劣,只想讲讲所见所闻。
了解一
个民族、一个国家看其文明的根源,而挪威的文明根来自于欧洲,欧洲文明又源
自希腊。希腊以哲学艺术
、雅典精神闻名,其中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他们的思
想核心仍是要人性自由、追求真理和智
慧。希腊文明压制过自由,如烧死苏格拉底。百花齐
放过,苏之后“智术之师”(诡辩派)的发展。经历
过政治上的民主共和(梭伦改革),尽管
只是昙花一现,依旧是大放光彩、影响流芳百世。
与苏格拉底同期的中国,正处于战国时期。孔子诞生,他也主张追求真理,追求真善美,
如“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他提出“仁爱”。孔子和苏格拉底的精神的相同之处是追求
真理。虽然战国也出现了百
花齐放的时期,但毕竟我们至今的文化主流仍是儒家思想。
在我看来,追求真理势必先要清楚的认
识自己,客观公正的认识自己这个人本身,而不
添加任何外在的附加条件。这就如同,你脱掉自己的所有
衣服,在镜子中赤裸裸的看清自己
身体的每一部分一样。有的人看的都是自己的美,有些人看到的都是自
己的丑,有些人则看
得到美,也看得到丑。一个人的身体和这个人本身一样,有美有丑,尽管所有男人的
器官都
长的一样,所有女人的器官也都长的一样,唯一的个体差异在于有的人鼻子高,有的人鼻子
矮,有的人大圆脸,有的人长脸。你的美可能就是别人的丑,你的缺点就是别人的优点一样。
孔
子和苏格拉底于是成为了中西文化繁衍生息的根源,代代相传,直至今日,造就了完
全不同的两个世界。
我们中国人讲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讲先苦后甜,克己为人,克己奉公;
而西方人则讲要相信自己,享受
人生,自己为重。中国父母讲求“黄金条下出才子”,西方父
母则信奉鼓励孩子,给孩子自己的空间,任
性发展。
尽管在大学学习了,了解了很多中西文化的差异,但当自己身临其境,还是时而感觉窘<
br>迫,而是感觉压抑,时而感觉自豪。
去年的一次朋友生日聚会上,有人问我来自哪里,我骄
傲的回答,中华人民共和国。那
人的第二句话是,|WOW,China is so far
away from here, and China is the same as North
Korea, has no freedom.中国好远,和朝鲜一样,没有自由。 瞬间,很多人盯
着我,我局促
了,但是告诉他们:西方对中国的了解并不多,对于挪威更是如此,我很少看到你们的电视
报告中国的新闻,也很少看到中国的电影,你们对中国的了解多是基于英美媒体和网络的片
面报
道,大多数人并未去过中国,中国是个自由的国度,你们有的自由我们也有,我们几十
年前和朝鲜确实有
相似之处,而今一切都不是以前了。希望你们有机会去中国看看,去走走。
向我提问的人还是一大学的
行政人员,所以,我觉得,在西方人眼中,中国是落后的,是封
闭的,不自由的,中国人是穷困的,思维
固执不开阔的。他们眼中,如果没有了自由,一切
都毫无意义。挪威人是不愿意政府话事他们的生活,干
涉他们的人生自由。当然,他们有一
套极端健全的法律制度,一切按照规章办事,就算租个房子,房东也
会把法律的那一条哪一
款给你明白的讲出来。一切有据可循,这一点就与苏格拉底追求真理很相近。
挪威人和德国人很像,死板死板的,其实并非死板,他们是对人对事很认真,很较真。
但他
们又特别会开玩笑,当娱乐时,又非常的开放,让我这个中国人十分汗颜。很多时候,
我不知所错。一次
和一群朋友去山上别墅度周末,大家下午去徒步,晚上烧烤后,都觉得很
累,恰好别墅里有桑拿,于是说
一起蒸桑拿。好吧,我去房间换好泳衣,进去桑拿房,整个
人人傻了眼,大家都没穿衣服呀,一屋男女,
赤身裸体的。于是,我站在门口,尴尬至极,
不知是进去还是出去,还就愣在了那里。一朋友意识到我的
尴尬,于是提醒我,你是进来吗?
我只好说,哎呀,忘记承诺家人打电话的,于是迅速消
失。其实于他们而言,人的身体都一
样,穿衣服与不穿衣服区别也不大,只是一些美,一些不美而已,就
算大家在一起桑拿,也
不见得就有什么非分之想,这与中国男人区别很大,有些中国男人如果看见女生裸
体,眼珠
都掉出来了,好像从未见过。。好吧,桑拿之后,大家都坐在客厅聊天,玩游戏。一女性朋友<
br>和一男性朋友让对方给自己按摩脚板,而腿都伸到彼此的胸口了,而他们都是有男女朋友的
人,都
在现场,我瞬间石化,也不知如何是好,感觉他们的行为反而让我自己局促不安。因
为在我们国人的眼中
,通常这个情况,意味着无关人士尽快闪开,同时也会被认为没教养,
没操守。而他们都觉得这不关紧要
,不会影响朋友关系。
我回家后一直在读一些书,了解西方人的这些行为背后的原因。这些其实也
源自希腊,
源自罗马文化,有史剧可查(罗马征战世界时,同性恋行为极多),后来的法兰西民族和如今
的意大利人继承了这一传统,于是关于法国人平均有10多个情人的说法也就有理可推。西方
人
对性的开放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是思维模式造成的,他们相对没有国人那么会算计,那么
委婉,因为他们
讲求效率,不在别人身上浪费过多时间,于是不愿去猜测你的想法。如果你
喜欢,你就说出来,不喜欢,
就move on。
这一点我很喜欢,我也不是一个很喜欢去猜测别
人想法的人,你爱怎么着,怎么着。
而中
国人在这方面,其实也并不逊色的,只不过我们儒家礼教文化教育我们在别人面前
不要显露自己是什么。
于是,君子伪人,小人,什么笑里藏刀等各种出现。让你防不胜防。
而中国对性的研究和实践,也早就花
样百出,这一点清宫图为证。所以,我们其实也不必因
为这些感到羞愧,就像我在桑拿房门口不应感到羞
愧一样,应该大方的进去和他们一起享用。
然而,尽管西方人对性的态度开放,但他们的家庭观念
极其保守。一切以家庭为重。如
果婚后,夫妻双方不开心,他们会努力沟通,努力解决。如果这些都没帮
助,会去社区专门
的婚姻咨询中心,免费咨询获取各种需要的帮助。如果也无用,他们按照规定程序离婚
,商
讨孩子的抚养问题。而离婚都是男士愿意净身出户,通常女方也不会如此无情,都会平等处
理财产问题,但房子都是归女方所有,就算产权是男方的,也会过户过去,如果男方要保留
房子,那么会
给女方等价值的金钱以便她能安身。这在最近认识的几对夫妻上都看到了。而
国内却几乎是这样的一种模
式:结婚前,女的必须要男的买房,写女的名字,或者婚前协议,
如怎么怎么样,男方要给女方什么什么
,通常房子必须是女方的。而很少有见他们主动提出
如何解决一起面对的问题,或者孩子问题。通常都是
极端的需要保护自己的利益。而女生也
很少愿意和男的一起共同努力,奋斗,建设自己的家。而西方女子
,大都很独立,宁愿自己
奋斗努力,建设自己的家。我想我大概也是不属于前一类,不愿将自己处于那样
的弱势和不
平等地位,宁愿自己奋斗,自己买房吧。就算辛苦一点,但那是经历,那是经历过快乐的苦<
br>难后的成就感和甜蜜,怎是男人一套房子一辆车或者其它物质能买来的??
从这个离婚事件
上,我发现西方男人虽然平时大男子主义,特别是挪威男人和德国人。
但他们在大事上,从不会让自己的
女人受伤。而很多中国男子,婚后朝三暮四,花天酒地,
简直可以说禽兽不如。也难怪中国女人需要如此
的保护他们自己的经济利益了。总归都是安
全感的缺失而造成的。
中国的文化根源,政治
制度,社会风俗,伦理道德无不都在试图束缚本不应该被束缚的
人的天性和人生命本身的自由,于是大多
数人并未能真正的享受到生命,更谈不上什么生命
的意义,可能都很少有人思考。他们过得都是一种对物
质的追求。物质的追求是一种极其外
在的,又是极其低下的一种享受,一个人的精神世界的享受是高一级
的享受,而对生命本身
的享受才是最自然的享受。至于生命本身的享受是什么?我想如果你连这个问题都
不知道,
那你应该深深的问问自己的内心了。你要的是什么?追求的终究目标是什么?
我
们都在追寻,追求。有的人追求财富,社会地位,金钱名誉。有的人追求一种自由的
生活方式,有的人追
究学问,或者有的人说追求自己的梦想。其实这些都是虚幻的,你来时,
没有,你走时,
也不会去。唯有你所经历的那些最真实的生命体验会跟随你走到任何地方。
这就需要一个丰富的内心,一
个丰富的精神世界吧。我以前追求的成功,现在一样在追求成
功,以前的追求是觉得成功了,受人瞩目,
可以光宗耀祖,多么的风光;而今,发现,我的
成功与别人无关,那是我的生活,我追求的成功,是因为
成功了,我自己会加倍的感觉到幸
福,感觉到自我价值,感觉到自己与自己的内心上帝更加贴近。而成功
会带给我一种超然的
释然和安宁!早就一个更加内心丰富的我!
以前的我,一路追寻,很
少停下来,思考自己的人生。但当我看到这样两种典型的文明
碰撞时,开始思考自己的过往,发现,其实
本来可以更简单,可以更幸福的!
祝大家都幸福,美好!
2013年10月10日于 挪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