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几个基本原则
包子雷-沈阳大学科技工程学院
龙源期刊网 http: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几个基本原则
作者:顾秋云
来源:《中国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年第12期
1. 协作性原则
在运用以上教学方式的同时还应该注意
培养学生的协作学习能力。通过小组形式组织学生
进行学习是很好的一种组织形式。小组协作活动中的学
生可以将其在学习过程中探索、发现的
信息和学习材料与小组中的其它成员共享,甚至可以同其它组或全
班同学共享。在此过程中,
学生之间为了达到小组学习目标,个体之间可以采用对话、商讨、争论等形式
对问题进行充分
论证,以期获得达到学习目标的最佳途径。
实践显示,学生
在具有良好组织结构的协作小组中学习,其效果远远优于传统的班级组织
形式。多个协作者共同完成某个
学习任务,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协作者之间互相配合、相互帮
助、相互促进,或者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进
行分工协作。不同协作者对任务的理解及其视点不
完全一样,各种观点之间可以互相补充,从而圆满完成
学习任务。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个人学
习的成功与他人的成功密不可分,学习者之间以融洽的关系,以相
互合作的态度,共享信息和
资源,共同担负学习责任,荣辱同当。与个别化学习相比,协作学习有利于促
进学生高级认知
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健康情感的形成。因此,小组合作学习对于促进学习个体的特性
发展
提供了广阔的场所,为学习个体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供了广阔而丰富的空间。
合作学习小组一般由研究兴趣相近的学生自愿组成,每组3—6人。在组建小组时,教师
可视情况进行协
调,给予帮助。例如,帮助个别因为某种原因自己未能落实到组的学生加入到
合适的小组。各合作小组在
选择研究问题时,完全由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决定,各小组
研究课题互不重复,其成果丰富多样,
经交流展示,将拓宽同学的视野。在研究问题的过程
中,各小组制定研究计划、讨论研究方案、分配研究
任务、收集整理资料、外出实践活动、形
成阶段性研究成果等。在研讨交流阶段,合作小组或对自己的成
果补充内容或征求别人对你成
果的意见,或对别人的成果提出异议,通过小组间的相互启发,交流补充,
各抒己见,使每个
小组的成果更完善。
小组合作学习形成了“组间竞争、组
内合作”的良性机制,将传统教学的师生之间单向交流
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不
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的自我
控制,也促进了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促进了学生心理
品质发展和社会技能的进步。
2. 发展性原则
开放性
指的是非封闭的,多元化的、灵活的。开放性学习方式就是指灵活多样的、综合
化、富有个性特征的,而
非单一的学习方式。这样的学习方式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者的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