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语文学困生转化的个案研究
打嗝怎么治-教育部留学学历认证
龙源期刊网 http:
小学低年级语文学困生转化的个案研究
作者:卓庆
来源:《新课程研究·上旬》2018年第03期
摘 要:以一名小学低年级语文学困生为例,采用观察、访谈、个案研究等方法对其进行
了一个学期的追
踪观察,分析其语文学习困难的原因,并进行深入干预,旨在探索提高语文学
困生学习成绩及兴趣的策略
,着眼于学困生的预防和转化。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困生;个案研究;干预策略
作者简介:卓庆,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心理学。(湖
南 湘潭
411100)
中图分类号:G62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07-0108-02
一、学困生的界定
在新时代背景下,学困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学术界对学
困生定义的研究,经历
了漫长的过程,从“学习失能儿童”“问题儿童”“学业不良学生”等最后演化成
“学困生”。钟启泉
将其定义为“在学校教学条件下,表现为以读、写、算为代表的智力学科的学习或者
是同知
觉、认知、抽象化、概念化等高级神经活动相关的学习中遇到障碍的学生。”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语文学困生”界定为:学生的智力正常,但在同种环境下,学习相同
的语文知识所
得的分数明显低于班级平均分数。众所周知,语文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
是写作、表述、理解题意
的重要基础和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由于各种不同的原因,小学低年
级中就存在着一定数量的学困生,影
响了其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因此,我们应该深入分析
学困生的成因,做到因材施教,以利于每个学生
主动、活泼地发展。
二、个案研究
1.
天华(案例全部采用化名)的基本情况
天华,男,8岁,小学二年级,新转入学生,入学考试语文成绩20多分。
针对天华的情况,笔者首先对他的班主任、父母、同学等进行了访谈。
班主任兼语文
老师:开学一个多月才转入,前期课程落下了。上课坐不住,似乎从不见其
安静5分钟以上,课堂上学习
积极性差,课本都要在笔者的提醒下才会拿出来。不认识的生词
多,看图说话不会写,笔者站在旁边指导
他,他还能写出一点,但家庭作业大多都没有及时完
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