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复习资料
刘半农-中秋节的手抄报三年级
精品
第一单元
1. 文言文两
学 弈(yì)
选自《孟子·告子》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huì)二人弈,其一人专
心致志,惟(wéi)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h
ú)将至,思援弓缴【zhuó
】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fú)若之
矣(yǐ)。为(wèi)是其智弗若与(yú)?曰:非然也
。
注释:1.本文选自《孟子.告子》。孟子是我国古代有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
记
录了孟子的思想和言行。弈:下棋。 2.秋:人名,因他善于下棋,所以称为
弈秋。
3.通国:全国。 4.诲:教导。 5.惟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教导)。
6.之:指弈秋的教导。 7.鸿鹄:天鹅。 8.援:引,拉。
9.缴:古时指带有丝绳
的箭。 10.之:他,之前一个人。 11.俱:一起。 12.弗:不。
13.矣:了。 14.
为:因为。 15.其:他,指后一个人。
译文:弈秋是
全国最会下棋的人。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
只听弈秋的教诲;另一个人虽然也听着
,却一心在以为天鹅将要飞过,要怎样拿
弓箭去射杀它。虽然两个人在一起学习,可是后一个人的成绩却
没有第一个人好。
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好吗?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两小儿辩日
选自《列子·汤问》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可编辑-
精品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yú),此不为远
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cāng)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
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shú)为汝(rǔ)多知乎?”
注释:1游:游学,游历。 2辩斗:辩论,争辩。 3故:原因,缘故。
4以:
以为,认为。5去:距离。 6日中:中午。
7车盖:古时车上的篷盖,像雨伞
一样,呈圆形。 8及:到。 9则:就。 10盘盂:过去吃饭的碗
,盘子。盘:
圆的盘子,盂:古代盛饮食的圆口器皿。11.沧沧凉凉:形容清凉的感觉。
12
探汤:把手伸到热水里去,意思是天气很热。 13决:裁决,判断。
14孰:谁,
哪个。 15汝:你。
译文
:孔子到东方游学,途中遇见两个小孩儿在争辩,便问他们争辩的原因。
有一个小孩儿说:“我认为太阳刚升起来时离人近,而到中午时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儿则认为太阳刚升起时离人远,而到中午时离人近。
有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升起
时大得像一个车盖,到了中午时小得像一个
盘盂,这不是远的小而近的大的道理吗?”
另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出来时清凉而略带寒意,到了中午时就像把手伸
进热水里一样热,这不是近的
热而远的凉的道理吗?”
孔子听了不能判断他们谁对谁错。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识渊博呢?”
-可编辑-
精品
课后题
: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对照注释,想想每句话的意思,再连起来说说课文的内容。
答:(详见译文)。
3.联系课文,说说下面句子的含义。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答: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第一个人吗?答:不是这样的。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答: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
孰为汝多知乎?
答: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
4.联系生活实际,你能从这两个故事中悟出什么道理?把你的感悟和同学交流一
下。
答:《学弈》告诉我们干什么事都必须专心致志,绝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两小儿辩日》(
1)生活中要善于观察,才会有所发现。(2)说话要有理有
据。(3)要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要
记得: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
也。(4)即使是孔子这样的大学问家也有不知道的事情,每个人
都要虚心学习。
重点:
一、
1.通国之善弈者也:是“的”的意思(助词)
2.惟弈秋之为听:“的”的意思(助词)
“之”的意思 3.一人虽听之:指“弈秋的教诲”。(代词)
4.思援弓缴而射之:指“天鹅”。(代词)
-可编辑-
精品
5.虽与之俱学:指“第一个人”。(代词)
二、
1.其一人专心致志:其中。(本意)
“其”的意思
2.为是其智弗若与?:指“第二个人”。(代词)
三、若:如。 弗若:不如。
弗若之矣:不如第一个人。
四、形近字: 辩
(争辩)
弈(对弈) 辨 (辨认)
瓣 (花瓣)
奕(神采奕奕) 辫 (辫子)
五、多音字
jiǎo (缴纳)
缴
zhuó (弓缴)
2.匆匆
朱自清
字词:
词:凝然 徘徊 蒸融 头涔涔 泪潸潸 茫茫然
赤裸裸 轻轻悄悄 伶伶俐俐 千门万户
注:旋转(xuán zhuǎn)
-可编辑-
精品
匆匆:急急忙忙的样子。
确乎:的确。
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的走。
空虚:没有什么实在的东西,不充实,空乏。
字挪【nuó】(挪动)、(挪移)
蒸【zhēng】 (蒸融)、(蒸汽)
注:“蒸融”的“蒸”字要注意;“赤裸裸”的“裸”字是衣字旁。
课后题: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
答:这篇课文围绕“时间匆匆,一去不
返”展开叙述,先写了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然后
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最后写作者对时光流
逝的感叹。
2.找出含义深刻的或自己特别喜欢的句子,如,“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
滴在
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说说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答:“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作者运用极新奇巧妙的比喻,把自己过去的八千多日子比喻成极小极小的针尖上的水滴,把时
间的流比喻
成浩瀚的大海。日子显得多么的渺小,消逝得那么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我的
成长历程也是如此,几
度风雨,几度春秋,我从一个咿呀学语的孩子,成长为一个即将步入中
学的少年,六年的时光,转瞬即逝
,无声无息,无影无踪。
3.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日子去来的匆匆的?仿照课文中的写法,再写几句
答:作者列举了生活中的具体细节,表现出了日子的来去匆匆。如:“于是--洗手的时候,
日
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
又开始在叹
息里闪过了。”
-可编辑-
精品
同学们可用“……的时候,日子……”的句式,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仿写。
4.背诵课文,并把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略)
重点:
一、思想感情
文章紧扣“匆匆”二字,运用了大量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细腻地刻画
了时间流逝
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提示了既然来到这个世界就不能白白走这一遭
这一主题思想。
二、句段解析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这个句子看似在问,实际上表达了作者
对时光逝去而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逝去日子的惋惜与留
恋。
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
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以自问的语气写出了时光匆匆而逝,这既是作者对时光飞逝的感叹,更是作者不甘虚掷光阴,
力求上进
的内心表白。问句的连用,表达出作者感慨时光流逝,不甘虚度年华的强烈情感
三、阅读链接
明日歌 【清】钱鹤滩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
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苦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
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
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3 桃花心木
林清玄
-可编辑-
精品
字词
形近字:
秧(插秧) 锻(锻炼)
勃(勃勃生机)
殃(遭殃)
缎(绸缎) 脖(脖颈)
词:插秧 枯萎 基业 幸而 一番 考验 莫名其妙
专心致志 无缘无故 语重心长 狂风暴雨
勃勃生机 独立自主
注:“独立自主”的“立”不是“力”。
课后题解
1.
说说种树人的哪些做法令作者感到奇怪,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答:种树人来浇水的时间、频率,浇水的
量都没有规律。种树人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培养
树苗适应环境,自我生长的能力,让树苗自己学会在土
里找水源,以便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能
够顽强的生存。
2. (1)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
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
一颗独立自主的心。(这里的“不确定”是什
么意思?联系生活实际,你能想到哪些“不确
定”?)
答:这里的“不确定”是指生活中无法预料到的一些坎坷、曲折、磨难。
(2)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桃花心木为什么不会枯萎了?)
答
:因为桃花心木已经如种树人所愿,能经得起风吹雨打的锻炼,学会自己在土地里寻找水
源,深深扎根,
茁壮成长了。
重点
一、
1.
说出:莫名其妙 不可名状
2. 名义:名存实亡
-可编辑-
精品
“名”的意思 3. 名称:名落孙山
4. 有名声的:名山大川 世界闻名
5. 占有:不名一文
二、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记叙种树人给桃花心木浇水没有规律的
事,用借物喻人的手法说明了在艰苦环境中
要自立自强,克服依赖性,学会生存的道理。
三、句段理解
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就桃花心木而言,“很少
的养分”指不确定的水源,而“巨大的能量”指拼命扎根生长。就人
而言,指在生活的不确定中能锻炼出
一颗独立自主的心,这是一种借物喻人的表达手法。桃花
心木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就能长成
了百年大树,显示出勃勃生机;人在不确定中
生活,经历风雨和磨难,就能成为意志坚强、有所作为的人
。
4顶碗少年
赵丽宏
字
萦绕 哲理 英俊 一摞 惊羡 幅度 慌乱 歉疚 鞠躬 喧哗 附和 抚摩 肩胛
刹那间
座无虚席 意想不到 不失风度 不知所措 惊心动魄
注:萦(
yíng
)绕 歉疚(
jiù
) 附和(
hè
)
肩胛(
jiǎ
) 刹(
chà
)那间
词
chà
(刹那)
bǐng
(屏气)
刹
屏
shā
(刹车)
píng
(屏风)
重点
-可编辑-
精品
一、句段理解
在轻松幽雅的乐曲声里,只见他头顶上顶着高高的一摞金边红花白瓷碗,柔
软而
又自然地舒展着肢体,做出各种各样令人惊羡的动作,忽而卧倒,忽而跃起……玩,
在他的
头顶上摇摇晃晃,却总是不掉下来。
这段文字是对顶碗少年表演的详细描绘。“柔软而又自然地舒展
着肢体”体现出了少年动作的
柔美,给人以美的享受。“忽而卧倒,忽而跃起……”写出了表演动作的变
化,省略号又蕴含着
表演动作的变化无穷。对碗的描写既从侧面衬托出了少年的表演技艺高超,同时也可
以看出表
演的难度很大。
2
场
1
台上并没有慌乱。顶碗的少年歉疚
地微笑着,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
○
3
子里一片喧哗,台上,顶碗少年呆
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
少年镇静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观众鞠了一躬。
第一句是对顶碗少年第一次表演失败时的表情及动作描写,体现出他对重新表演有足够的细<
br>心,依旧能保持镇定。而第二句则是少年经历第二次失败后信心顿失,勇气锐减的神态描写,
与第
一次失败形成对比,写出了少年的沮丧和尴尬。第三句是经历了两次失败后少年因老者的
安慰,仍然没有
被吓到,经受住了失败的考验。
二、感悟与启示
在经历失败的考验时,要不怕挫折、坚持不懈、勇于承受压力,就一定能抵达成功的彼岸。
5 手指
丰子恺
词
瘙痒 窈窕 冒险 秽物 消受 机敏 纽扣 堂皇 屏障
名义 扶衬 薄弱 渺小 附庸 爱憎 直直
-可编辑-
精品
落落 养尊处优 鼻涕
注:爱憎(
zēng
) 鼻
字
báo
(薄纱)
chǔ(
处理)(养尊处优)
jìn
(劲头)
薄
bó
(薄弱) 处
劲
bò
(薄荷)
chù
(好处)(住处)
jìng
(苍劲)
“附庸”的“庸”需注意。
重点
一、
手指的特点
大拇指:虽其貌不扬,但吃苦耐劳、不图名利。
食指:身材曲线强硬,敢于冒险尝试、很机敏,但易受伤。
中指:地位最优,相貌堂皇,处处养尊处优,做事却有几分华而不实。
无名指与小指:体态秀丽、样子可爱,但能力薄弱。
二、句段理解
手指
的全体,同人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
跟跟游泳,跟跟有力量,不再
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以手的全体比喻人的全体,阐明了“团结就是
力量”的人生道理,
是文章的主旨。
-可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