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介绍
赤峰市人事考试信息-发行员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介绍
打开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
年级下册,一股清新而又厚重的
气息扑面而来。在保持和发扬前面教材特色的基础上,本册教材进一步加
大改革力度,从选
文到练习设计,从编排结构到呈现方式,又有不少新的突破。为帮助大家了解教材的编
写意
图,更好地使用教材,现就本册教材的基本结构、教材特点、学习目标和教学中要注意的主
要问题等方面做一些介绍。
一、教材的基本结构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
,略读课文8篇。此外,教材后面还编排有
8篇选读课文。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
。第二组和第五组各安排了一
次综合性学习活动。附录部分包括生字表(一),要求会认的字;生字表(
二),要求会写的
字;词语表。
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八个专题。它们依次是:感
受大自然的美好;爱护周
围环境;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可贵的亲情、友情;
神奇的科技
世界;国际理解和友好;神话故事、传说。每个专题人文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
br>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
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和会写的字在精
读课文后标出。
此外,教材在语文园地二、五、六、七还归类安排了一些要认的字。
每个语文
园地仍由五个栏目组成。其中有四个固定的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
发现”“日积月累”,第
五个栏目是机动栏目,分别为“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成
语故事”,这些栏目在八个语文园
地中各安排两次。
全册教材生字注音方法和三年级上册相同。
二、教材的特点
(一)围绕专题组织单元,进一步加强教材的整合性
以专题组织教材内容,体现整合,这一编
写思想在教学实践中已得到了老师们的充分肯
定。本册教材的整合性进一步得到加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
个方面。
1.强化导语的导学功能。在三年级上册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对每个单元前的导语编写更加着力,除达到点明专题,揭示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外,还进一步增强了教
材的亲和
力。如,第四组的导语:“童年,像一条弯弯的小河。这组课文就像小河里翻腾着
的几朵浪花。浪花有时
唱着欢乐的歌,有时倾吐着烦恼,有时……每一朵浪花里都有一段动
人的故事。让我们用心阅读本组课文
,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这段导语概括地点出本
单元的学习内容,明确了学习要求,读来使人感到
亲切自然。
2.每一单元教材从导语到课文、到语文园地,不仅围绕本单元的专题合理
安排,而且
加强了单元内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联系与整合。在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用一段流畅<
br>的文字,很自然地由精读课文过渡到略读课文,并提示略读的方法与要求,使精读课文和略
读课文
形成一个整体,更好地发挥陶情冶趣和训练阅读的功能。如,学了精读课文《画杨桃》,
在略读课文《想
别人没想到的》前有这样一段话:“画杨桃告诉我们,同一个事物从不同角
度看,会有所不同。下面这篇
课文又会告诉我们什么呢?读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
事,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
”这段话承上启下,既概括了前面精读课文所学
的内容,同时也引出略读课文所学的内容和要求。 3.联系本单元专题,继续设计听说读写的一系列语文实践活动,加强单元教学内容的
整合。如,第
八单元专题是“神话、传说故事”。本单元四篇课文从不同方面反映了丰富多
彩的神话传说故事,有的包
含在古诗中,有的是历史人物传奇,还有想象中的神人神力。为
了方便课文的学习,在教材导语中指明了
学习的途径,在第一篇课文后布置了课外收集的任
务。完成了这一任务,也为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做了
很好的准备。在第四篇课文学完后,
要求学生写感受,目的是继续加深学生对专题内容的理解和感悟。这
样,各种活动之间相互
联系,密切配合。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落实。单元内各部分内容成为
了一个互
相联系的有机整体,有利于全面实现课程目标。
(二)结合专题继续安排“综合性学习”,体现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和目标
本册共安排了两次综合
性学习,一个是调查周围环境,一个是回忆、了解父母的关心爱
护,分别编在“爱护周围环境”和“可贵
的亲情、友情”两个单元中。这两次综合性学习涉
及的范围广、针对性很强,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灵活性
和创造性以及自主合作学习的空间。
综合性学习与阅读、口语交际、习作有着紧密的联系,是该单元的有
机组成部分。
综合性学习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为一些听、说、写的训练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有意
义
的话题,还为学生课外阅读指明了方向,同时加强了课堂内外的衔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
综
合性学习是一项充满个性化和创造性的学习活动,体现了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听说读写
能力的整体发展
,体现了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体现了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
合,有助于学生自主、合作、
探究学习方式的形成。对于综合性学习的安排,教材不仅提出
了活动的内容和方式,还十分强调学生的主
体性,也就是尽可能地让学生发扬合作精神、自
主开展活动,使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聪明才智都得到发挥
。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己选择伙伴,
自己制定活动计划,并按计划开展活动。活动中,教师要有督促和检
查。活动后,要通过不
同的方式组织学生展示活动的成果,如,列图表,办小报,办展览。通过这些活动
,让学生
感觉到,学语文很有用,并体验成功的快乐。
(三)大量更新课文,精心安排精读和略读两种课文类型
本册新编选的课文超过一半,更加注意密
切联系儿童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有反映家
乡美好景物的《珍珠泉》;有反映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
燕子专列》;有反映现代儿童关爱
他人,化解矛盾、重建友谊和良性竞争的《检阅》《绝招》;有反映母
子相互关心和理解的《妈
妈的账单》;有表现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和科技进步带来新变化的《月球之谜》《
果园机器人》。
许多新选的课文角度新颖,对学生思想方法的启蒙很有帮助。如《想别人没想到的》。新
选
的课文,体裁丰富,有散文、诗歌、神话、寓言、科学小品,语言活泼,生动有趣,蕴涵着
丰
富的人文内涵,使学生不仅学到语言,在思想上也受到启迪,在情感上得到熏陶。
单元内课文继续
分为精读和略读两种类型,这是从阅读方法上对课文进行的划分。精读
要认真仔细地研读,甚至需要咬文
嚼字,结合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文本的理解。精读不但是
充分理解阅读材料的重要方法,而且是提高理解
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最常用的有效途径。
与精读不同,略读只要求粗知文章的大意,不要求字斟句酌。
教材在部分课文的后面安排了
“资料袋”。资料袋一般是给学生提供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知识,拓展学
生的知识空间,
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如本册教材介绍了各种神奇的泉的趣闻,关于杨桃、太阳、乞巧节的
知
识,关于国旗的来历和中国国际救援队的组成、训练和受到好评等内容。设置这个栏目,其
目
的在于引导学生更加主动地了解与课文有关的信息,以课文为基点生成个性化的语文学习
经历和学习内容
,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四)着力改进课文和课后练习的编排,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1、改进课文的导学系统
继续灵活地在课文之前、课文之中、课文之后,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提出思考问题,引
导学
生读书、思考,逐渐悟到读书时应在什么地方想,想什么,怎样想。
围绕课文提出的问题,有以下几种情况:
⑴ 引导学生理解词句及课文内容。有的在课文的关键处
提出思考的问题。如,《荷花》
一课,在结尾段的旁边提出了一个问题:“‘我’怎么会忘记自己是在看
荷花呢?”;有的引
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如,《寓言两则》一课,在第一则寓言的标题
旁提示
“通过查字典和联系课文,我知道‘亡’和‘牢’的意思”;有的引导学生一边读书,一边
想画面。如,《珍珠泉》文后,学习伙伴说“我的家乡也有这样美好的景物……”,启发学生
一边读书
,一边浮现课文的情景,把语言文字符号迅速地转换成形象,想象课文描述的美丽
景色。这是培养学生阅
读能力较好的方法。
⑵ 用感悟性、点评性的话语,提醒学生注意相应的内容。如,在《翠鸟》的
第三自然
段旁有一个泡泡:“翠鸟的动作真快啊!”用意是提醒学生注意段落中精彩的动作描写。在《可
贵的沉默》一文中学习伙伴提示:“这‘极为珍贵的东西’会是什么呢?”意图是提醒学
生
注意关键句子的含义。
⑶ 引导揣摩遣词造句的妙处和文章写法。如,《和时间赛跑》
一课,在第八自然段后
学习伙伴问道:“‘我’为什么‘着急’‘悲伤’,又为什么‘高兴’‘快乐’呢
?”用意是引
导学生注意词语表情达意的准确性。《太阳》一课,在第二自然段有一个泡泡:“我知道这
样
比较的好处。”意图是提示学生注意文章的表达特点。
⑷ 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
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月球之谜》一课,在第
一自然段旁有一个泡泡:“人们都会有哪些遐想呢
?”意图是引导学生拓宽学习内容;《七颗
钻石》一课,在第一自然段后学习伙伴提示道:“我能体会到
当时水是多么重要。”意图是加
深对课文背景的感受,衬托小姑娘行为的可贵。
2、改进课后练习的设计
课后练习,都是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读书、思考、谈感
受、展示学习
成果,或用举例的方式,鼓励大家讨论、交流。每篇精读课文至少都有一个能统领全篇的重
点题目。如《七颗钻石》的重点题目是讨论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到了什么?能够完
成这
个题目,本课的主要内容和教育意义基本上也就把握了。
有的课后练习鼓励学生自己独立阅读思考
,尽量自己解决问题,解决不了的提出来讨论
交流。如《月球之谜》文后,读了课文,我有一些不懂的问
题想和大家讨论:月球是一个什
么样的世界?课文写了月球的哪些没有解开的谜?又如《检阅》文后,我
有一些问题想和大
家讨论讨论:观众为什么说“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
为了增强教材的适应性,部分课后练习中安排了选做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和兴趣爱好,决定
是否选做。教师要通过组织交流,通过表扬鼓励,激发学生做选做题的兴
趣。对于主动做且完成较好的学
生,教师要予以表扬。
部分课后练习从学生个体差异出发,不作统一要求。如,“我要把喜欢的词
语抄下来”
“把最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等等,但要做好检查工作,看看学生是不是真的完成了。
本册在有些课文练习后安排了名言警句、诗句,一次是有关时间的格言,在《和时间赛
跑》
后;一次是关于月亮的精彩描写,在《月球之谜》后。这样安排,一是拓展学习内容,
二是引导学生随时
随地收集积累有关材料。
3、采用多种形式感悟语言,积累语言,学习运用语言
本册教材采用了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学习和积累语言,体现了让学生自主选择,主动积累
的思想。
一是在课后练习中加强了词、句、段的积累和感悟。引导学生把自己觉得好的词、句、
段多读读,或抄一抄。如,“我想把感人的句子抄下来”“课文有一些生动的语句,我要抄下
来。”
二是加强了朗读、背诵训练,而且增加了自由度。课后练习大都是由学生自己选择背诵的部分,如“课文真有意思,我要好好读一读。”“我要带着美好的感情来读这篇课文。”“我
要有
感情地读课文,还想把老师说的那段话背下来。”让学生自主选择积累词句、背诵课文。
在此基础上,教
师酌情检查和组织交流,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利于从学生各
自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到因人
而异。
三是安排词语表,加强词语的积累。词语表中的词,一般为本课要求写的字组成的词语和一些熟字组成的新词,不穷尽本课所有的词语。这部分内容教师可结合教学实际做相应处
理,要既
灵活又扎实。
4、继续安排适量的“小练笔”
本册专门安排的“小练笔”共有三处
,分别是:《荷花》课文后的“作者把荷花写得多
美啊!我也要写写自己喜欢的花。”;《争吵》课文后
的“读了课文,我也想写写和同学发生过
的一件事情。”;《卖木雕的少年》课文后的“我要写几句话夸
夸那个黑人少年。”同时,在部
分课文的练习中还安排了“小练笔”的内容,而且一般是先说后写的题目
。如,“我想对贝
蒂说几句话,再写下来。”“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医生会说些什么?再把医生说的话写
下来。”
这些内容的安排,都紧密联系学生的阅读或生活实际,力图让学生都有话可说可写。
(五)保持“语文园地”的框架结构,加强内容的整合和创新
为了更好地体现内容与训练的整合,
本册教材继续把“口语交际”和“习作”这两个版
块提前,语文园地中的内容依次为:“口语交际”“习
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第五个
板块,则由以前的“展示台”“宽带网”扩充了内容,变为“展
示台”“成语故事”“趣味语
文”“宽带网”这四项交叉安排,使语文园地的学习内容更丰富、更有趣。
1、口语交际
全册共安排八次口语交际。分别是:“介绍家乡景物”“我们能做点什
么”“说说我自己”
“教你学一招”“谈谈爸爸、妈妈对我的爱”“我想发明的机器人”“丰富多彩的世
界”“神话、
传说故事会”。口语交际的内容安排,有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是紧密结合“综合性学习”和
“习作”一起成为“综合性学习”的有机部分。如,语文园地二中的“我们能做点什么”和
语文
园地五中的“谈谈爸爸、妈妈对我的爱”两个口语交际,都是以相应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为依托,使学生有
话要说、有话可说。另一种是既结合专题内容又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和
思想实际的话题,让学生交际得
起来。口语交际教学要注意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求。听的
方面,在低年级“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
解讲话的主要内容”基础上,提出“认真听,
可以提问,可以补充”。说的方面,在低年
级“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
兴趣的见闻”的基础上,提出“讲清楚,让别人听明白”
“尽量说得生动一些”“讲的时候要
有感情,使听的人受到感染”等年段性要求。
2、习作
在语文园地中安排八次。习作内容分别是:家乡的景物;关于保护环境;自我介绍,展<
br>示一个真实的你;学会一项本领中的趣事和体会;父母的爱;未来的……;自由习作;假如
我会变
。习作在编排上努力为学生自由习作提供方便,不规定习作的题目,一般都是提出一
个内容的范围,使绝
大多数学生都有可以写的内容。题目由学生自己拟定,学生把想写的写
下来,有题目也行,没有题目也行
。在语文园地七安排了一次不限制内容的作文,学生想写
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此外,本册
专门安排了两次写想象作文。教学中要鼓励
学生大胆想象,怎么想就怎么写,对想象的合理的要求不必提
过高。要求教师在讲评时,注
意表扬想象合理的,对不太合理的想象做正面引导,不要批评。
3、我的发现
根据中年级特点,拓展了“我的发现”的内容,由以前单纯地发现识字方法,拓展到
发
现词和句的一些规律。在语文园地中,共安排八次,分别是:反义词的特点;比喻句的不同
形
式;反问句的作用;区别同音形近字;区别音形相同的异义词;分辨形同异音异义词;发
现成语中叠词的
运用;区分形近字。发现的内容是从本册或以前所接触过的一些语言现象中
归纳出来。从“我的发现”这
一名称已经显示出鼓励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发现的意图,在教
学时不要包办代替,要让学生自主学习,主
动发现,并乐于跟同学交流自己的发现。教师还
要鼓励学生把这里发现的方法迁移运用于今后的学习中。
4、日积月累,共编有三部分内容
⑴ “读读背背”系统编排了古诗、古诗中的名句
、成语、名言警句、农谚等内容。园
地一安排的是描写大自然景物的成语,园地二是描写动物的古诗佳句
,园地三是涉及思想方
法的谚语,园地四是关于勤奋、专心等内容的成语;园地五是古诗《游子吟》,园
地六是关
于天气变化的谚语,园地七是描写关爱、友谊等内容的古诗名句,园地八是歇后语。这些内容,无论对于学生学习语言、学做人都是十分有益的。教学时,教师不必做过多讲解。学生
能理解就
理解,不能理解也没有关系,主要是鼓励学生熟读成诵,多积累。
⑵ “读读认认”和“连连认认
”。语文园地二、五、六、七中安排了四次集中识字的
内容,园地二是反义词,园地五是关于植物的儿歌
,园地六是关于调料的俗语,园地七是形
近字组词。这四组识字的安排,充分考虑汉字本身的构字规律,
采用熟字去偏旁识字、归类
识字、熟字加偏旁识字、形声字的构字规律等方式引导学生集中识一些字。到
中年级,学生
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能力,这部分教学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要引导学
生利用学过的识
字方法来识字,如熟字减偏旁、熟字加偏旁、归类识字、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教学中
可
以设计多种活动,如,字词游戏、字谜、竞赛等活动,增强学生识字的乐趣。
⑶ “我
会填”和“读读记记”。为了加强对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教材在语文园
地一、三、四、八分别安排
了词句训练方面的题目。园地一是量词填空;园地三是比喻句练
习;园地四是定状补词语填空;园地八是
不同形式的成语。这部分内容是对学生语文基本功
的一个检测,也是对词句现象的一些规律性总结。主要
是让学生多接触一些语言现象,读一
读,记一记,有的可以做一做。不要求归纳出语法点。
5、继续编排趣味语文、成语故事等新的栏目。在语文园地中,“趣味语文”“成语故事”
“宽带网”“
展示台”这4项内容分别交叉安排两次。
⑴ “趣味语文”,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一些方式,让学
生在游戏中、活动中学语文。
教材在语文园地四安排了看图说成语,在语文园地七安排了词的趣话“说言
”。教学时应以
学生的交流活动为主。可事先布置学生准备相关的内容,还可以创设一些生动有趣的学习
形
式,增强趣味性。
⑵ “成语故事”,成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着许
多民族文化的信息。
教材共安排两个成语故事,《买椟还珠》是寓言故事,《画龙点睛》是传说故事,分
别安排在
语文园地三和语文园地八。它们既是结合本组课文的拓展阅读,同时又能让学生得到中华优秀文化的熏陶。教学时应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主。老师可组织学生进行适当的交流。用自己
的话讲讲
这个故事,或者说说自己的感受及受到的启发。如果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提出
来大家讨论。
⑶ “宽带网”,主要是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的时空,加强课内外的联系。如,语文园地
一结
合本组观察大自然景物这一专题,列举了一些中外名家关于大自然的精彩描写,要求随
手记录、做成卡片
;语文园地六要求关心科技新闻,把有用的资料做成剪报和卡片。这样的
安排,将有限的课堂学习延伸到
无限的生活空间,加强了课内外的沟通。宽带网一般有“资
料补充”和“拓展活动”两个方面的内容。从
教学的角度看,“资料补充”部分只需学生阅
读就可以了,“拓展活动”部分则体现了一定的弹性,可以
先布置资料收集,再交流收集所
得。因“宽带网”的内容与单元的专题相关,所以资料的收集可以结合单
元中课文的学习先
行提出。“宽带网”教学主要是进行资料的交流。也可以在单元学习结束之后,根据教
材中
提示的活动内容,深入开展一些收集资料、课外阅读、交流展示的活动。
⑷ “展示
台”,是结合两次综合性学习而安排的。园地二展示了保护环境的标语牌、
建议书、手抄报;园地五展示
了给妈妈做的贺卡、和爸爸一起做的航模、全家的照片和写的
小诗。展示台既为学生提供
一个不断展示课内外语文学习成果的舞台,又是一种提倡、引导、
激励学生自觉地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
文,不断提高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要注意的是,教
材中的内容只是例子,教师应结合当时当地的实际,
展示相应的内容。要给学生提供表现自
己、与同学交流学习成果的机会,让全体学生都能感受到在生活中
学语文、用语文的快乐。
(六)完善图像系统,注重图文并茂
在语文教材中,图像
系统是配合文字系统的一个独立的符号系统,也是影响学习效果优
劣的重要因素。本册教材加大创新力度
,对每一篇、每一单元的图像进行了精心的构思和编
排。这样做的目的是增强教材的直观性、形象性、趣
味性,给师生的审美感受创造良好条件。
教学时,如果能在注意文字内容学习的同时,不忽视课文插图的
价值和作用,就一定会有很
好的教学效益。
三、学习目标
1.在语文学
习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家乡的可爱;了解周围环境,为保护家乡环境出
谋献计;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
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理解亲情、友情的可贵,受到
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留心
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增强探索和创造的意识;
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体会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阅
读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了解传统
文化,丰富想象能力。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
学生留心观察、善于
思考、有所发现和创造的能力。
2.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累计认识2 200个字,会写1 6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继续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仿
影。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习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习联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
解词句的意思,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
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8.继续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诵读优秀诗文,练习复述课文。
10.继续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1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
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
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
享习作的快乐。
12.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
人请教,就不理解
的意见与人商讨。继续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能逐步清楚明白地
讲述
一件事情。
13.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
察所得。上
述目标有的是在低年级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教学中,要注意不同目标的起始及程度和要<
br>求的差异,注意与三年级上册教材的衔接。
四、教学中应主要注意的问题
(一)关于识字、写字教学
本册要求学生认200个字、写300个字。识字是下限,教
师应该鼓励学生通过语文
课本以外的其他渠道,增加识字量。鼓励同学之间交流识字的方法、经验和感受
,初步培养
学生具有独立的识字能力。
随着学生识字、写字量的增加,识字量的巩固是识
字教学中的一个重点。最主要的方法
是让学生多接触、多见面,特别是在阅读中多见面。要继续加强写字
教学的指导。在指导写
字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板书示范,指导不容易写好的笔画、容易写错的笔顺,要求
学生把字
写端正,写美观。
(二)关于阅读教学
1、精读课文的教学
精读课文是教材的主体,是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的主要凭借。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⑴ 继续加强词、句训练
词、句训练要贯穿在小学阶段各年级的语文教学过程中。主要的任务有两
个:理解和积
累。要引导学生自觉地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准确理解词语,运用联系上下文和生
活实际的方法理解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并通过背诵、摘抄等形式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
精彩
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新鲜语言材料,培养对新鲜语汇的敏感,养成积累
词语的习惯。
⑵ 要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要把读
书的权力交给学生,充
分信任学生能读懂课文,让学生在自己的阅读实践中学会读书。教学中应尽量避免
单调枯燥
的技术性指导,遇到长句子或学生不容易读好的句子,教师要发挥示范作用。
⑶
逐步培养学生默读的能力
默读比朗读速度快,也比朗读更有利于思考。要培养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
的习惯,
要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默读课文,一般要对学生提出默读的要求,读完后,
p>
要交流、讨论。
⑷
精读课文的教学,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阅读、感悟的过程
要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伙伴、学习方式的权利,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精
心组织教学活动。
⑸ 给每个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思考、质疑问难
这是落实自主的、独立的、创造性的阅读的
基本条件。在主动、积极的思维中,在丰富
的情感活动中,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发现并提出问题。
⑹ 开展合作学习
可以围绕体会词、句的表达作用,揣摩最基本的表达方法,以及多数同学共
同感兴趣的
问题,就大家提出的“疑”或“惑”,展开合作学习。合作学习贵在通过交流、探究,产生<
br>思维火花的碰撞和情感、认识的交流,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把学习引向深入。在自读自悟
的基础
上,提高学习效果。
⑺ 组织好全班交流
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想法。对同一
篇课文,或同一个人物,学生往往会
产生不尽相同的感受和反映。
2、略读课文的教学 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从内容上说,理解课文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的
教学,一般是
“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理解词句不作为训练
的重点。二是从方法上说,
教师要更加放手,主要靠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掌握读
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略读课文教学的
大体步骤是:先由学生参照提示语独立阅读、思考,
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抓住一两个重点的或
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导全班学生讨论、
交流,还可以用指名朗读的方式,检查读书的效果。略读课文,
不必把每一句话都搞清楚,
大的方面搞清楚了,有些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留着今后解决。
3、选读课文的教学
教材后附有8篇选读课文,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决定是否选用。如果选用,可根据
课文
内容分别插入相关单元,也可在期末集中安排,作为综合复习材料。在教学方法上,应以学
生自己阅读、自我检测为主,教师的任务是提出要求和酌情检查。
(三)关于口语交际教学 “口语交际”以对文本的学习为基础,有的就是来自前面的“综合性学习”。“习作”绝
大多数是口
语交际内容的书面化或延伸。通过阅读和习作,学生慢慢形成文章从生活中来的
意识,在学生的经验世界
中让语文学习和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我们所看到的,所听到的,
所想到的就是生活本身
,我们学习语文就是为了更好的关注生命,更好的了解人生。学生通
过教材建构生活和语文的联系,认识
到语文学习的本质──生活和语文学习原来本不矛盾,
其实就是一个整体。
(四)关于习作教学
三年级是学生习作练习的起始年级。从低年级的“写话”到中年级的“习
作”,写的比
重明显加大,不仅写的内容宽泛了,而且写的次数也增多了。如何在习作之初,为学生的习
作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的。
一、记实与想象并举
在整个三年级习作内容的编排上,记实作文占较大的比重。此外,结合小
学生心理发展
特点,想象作文在实验教科书中也有相当篇幅。如,三年级上册有编童话故事,三年级下册
有请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样东西,展开想象,写一写;还有让学生假想自己能像孙悟
空那
样七十二变,会变成什么。
从低年级乐于写话到中高年级写简单的记实作文、想象作文和常见的应用文
,实验教科
书对三年级习作内容的安排,不仅符合小学生学习习作的实际,体现基础性和发展性的有机<
br>联系,而且反映了贯穿于课程标准之中的语文学习整体推进、螺旋上升的指导思想。
教学中,记
实作文要让学生如实表达,事实是什么样的就写成什么样,不要写走样。不
要瞎编,不要说假话,评价作
文要看是不是反映了事物的本来面目。想象作文要鼓励学生大
胆想象、联想甚至幻想,怎么想就怎么写,
想象合理这方面的要求不宜太高。教师在讲评时,
要表扬想象合理的,以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
二、习作不定题目
课程标准在习作指导方面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鼓励“自由表达”。实验教科
书在习作的
编排上尽量为学生的自主习作留有较大空间,不规定题目,题目一般由学生自己拟定,大多<
br>只提出大致的内容和范围,绝大多数学生都有可写的内容。如:习作写“保护环境”方面的
内容,
教科书提供的范围是“可以把调查了解到的情况写成一篇短文;可以展开想象,写一
写几年后家乡的环境
;也可以写发生在这次综合性学习中有趣的事情。”此外,在每册书中
都安排了一次不提任何范围的自由
习作,完全放开,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
么写,放手让学生“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
。
三、习作与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紧密结合
一是结合阅读,安排随文练笔。
教科书选用的课文是学生练笔的范例,教科书重视发挥课文对习作的指导作用,注意引
导学
生运用阅读中积累的语言材料和表达方式,运用阅读中获得的体验和感受,丰富自己的
表
达。如,《荷花》一课之后安排写自己喜欢的花,《争吵》一课后面安排写和同学发生过的
一件事。这些
内容的安排都紧密联系学生阅读和生活实际,学生有话可说。
二是结合综合性学习,提供习作机会。
三年级下册,共安排了两次综合性学习,相应的习作内容都与之密切关联。这些活动的
开展,既
为学生提供了生动的习作素材,又营造了宽松的习作氛围,激发了学生思维和语言
表达的动力。学生经历
了活动的全过程,体验到其中的酸甜苦辣,有了自己的亲身感受,自
然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感可发。
三是口语交际和习作相结合。
与低年级写话的思想一脉相承,三年级习作的安排重视与口语交
际相结合。教科书有一
些口语交际和习作相结合的编排。如,语文园地一,口语交际是介绍家乡的景物,
习作就写
一写家乡的景物。
四、重视习作后的交流、展示
教科书十分重视习作后的
交流、展示,编排中多处提到“把习作和图画贴在教室里,让
大家欣赏”“写完后,可以读给你写的那个
人听听”“读给同学听”“读给大家听”,其目的在
于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到习作是一种交际的工具,是生
活的需要,它不是应付老师的任务。与
此同时,习作交流中所产生的成就感,也将极大地鼓舞学生习作的
兴趣和自信。
教师要提供给学生交流展示的舞台,让他们享受交流、展示的乐趣,可以创造一些机
会,
让学生通过小组活动,开展观察、调查,共同探究,在合作中进行习作。要多创造一些学生
习作交流的机会。
五、写作文和改作文的能力同步培养
教科书在习作的编排上,将培养学生
写作文的能力和改作文的能力放在同等重要的位
置,两种能力同步培养。习作不要求打草稿,想好后就直
接认真地写在作文本上。习作写好
后,要求在作文本上认真修改,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
中提高习作能力。把
写、说、评、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老师既要看是怎样写的,也要看是怎样改的,要
表扬、
鼓励那些认真写、认真改的学生。这客观上为学生今后进行电脑作文奠定基础。
在引导
学生进行习作修改时,教师要把握好中年级习作修改的重点──“学习修改习作
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这主要是指明显的与事实不符合或表达不清楚的语句。如,有这样
一个习作片段:“下课了,同学们来到
操场上,玩起了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一个同学当老鹰,
一个同学当鸡妈妈,其他同学当小鸡。小鸡们都抱
着鸡妈妈的腰,大家玩得可开心了。”像
这样的习作应不应该修改呢?很显然,不是所有的小鸡都抱着鸡
妈妈的腰,这就是属于与事
实不符合的情况,必须加以修改。对于那些典型的用词不当的地方,语句不完
整、不通顺的
地方也一定要修改,而对于那些成人觉得不够妥当,但体现童心、童趣、童
语的地方,又该
如何看待呢?斯霞老师曾给我们举过这样的例子:
(1)昨天,有个法国阿姨,到我们学校来参观,法国阿姨是女的,我们请她坐小汽车。
(2)向日葵一天天的长大了,有的比老师还高,有的比同学还高。
关于例(1),斯霞老师这样
说,孩子唯恐别人不知道阿姨是女的,就写上了那么一句,
这正是孩子的特点。因为在儿童时期,他们对
阿姨等词的意义还不完全理解,只要他们不说
“法国阿姨是男的”,我觉得没有什么关系。
关
于例(2),斯霞老师这样说,孩子有长度的观念,可是不知道怎样来表达。在生活中
他知道老师比同学
高,就把高的向日葵与老师比,矮的向日葵与同学比,成人绝不会这样比。
但出于孩子的思维,是可以保
留的。
斯霞老师的做法对我们当前的习作教学很有启发。老师要用儿童的眼光来看待儿童的习
作,不要用成人的要求来规范学生。习作修改,要主张多留少删,多就少改,多表扬少批评,
这对保护学
生习作的积极性是大有裨益的。
(五)、关于综合性学习
《课标》中对“综合性学习”的具体目标为:
第一学段(1~2年级)
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第二学段(3~4年级)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针对上
述目标,我们进行了归纳,以便老师们明确活动内容,从纵向能更好地把握学段
目标:拎出四条主线,突
出两个重点。
第一学段(1~2年级) 第二学段(3~4年级)
问题
主线
观察
主线
资料
主线
表达
主线
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 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
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
结合课外阅读 有目的地搜集资料
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察所得;
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
闻和想法
活动
重点
合作
重点
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
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
在活动中学习语文
共同讨论 共同讨论,学会合作
恰当选择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我们发现,人
教版实验教材中,中段教材的每一次综合性学习都
是与课文、习作或阅读内容相衔接的,就拿三年级上册
的第一单元(课余生活──记录自己
课余生活的内容、收获、感受)和第五单元(传统文化──了解生活
中的传统文化 的内容
来看,它们不但与阅读训练有着紧密的联系,成为该单元语文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
,而且这
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的延伸和拓展。同时它又将口语交际、习作和展示有机地集合在一起,为听、说、写创造了必要的条件,提供了有意义的话题,体现了课内外的衔接,
语文与
生活的联系。应该说这种安排很好地体现了语文学习诸要素、诸方面的有机整合,形
成了一个有机的训练
和提高语文素养的整体,具有极强的综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