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与反思

绝世美人儿
706次浏览
2020年08月17日 00:3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公务员考试真题下载-第四军医大学分数线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
三年 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
的认 识,养成了一定的良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
的形 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会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
习, 能积极参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二、教材分析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品德 与社会》教材共设计了四个单元,这四个单元主题所涉及内容是对这个年龄阶段
儿童具有重要影响的、在 儿童生活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互动关系(如来自社会的爱)。
第一单元:《在爱的阳光下》; < br>本单元以爱作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一些具体的生活情景,去感受、体验理解家人对自己成长付出的深切< br>而厚重的爱;学校老师对自己成长付出的无私的爱;社会对少年儿童成长给予的关爱。由于现阶段的孩子< br>大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只知道受爱,不知道爱人,在家不知道爱父母,在学校不知道爱老师和同学,< br>在社会上不知道爱他人。因此,本单元努力引导学生通过一些具体的活动,获得对父母内心世界的理解,< br>让他们从小懂得自己不应当只会接受父母的爱,他人的爱,还应当学会爱父母,爱他人。
第二单元:《我们共欢乐》;
本单元的主题思想重在让学生认识自己,意识到人与人之间有不 同,意识到自己和同学在班级中有不同的
作用,懂得在与同学和他人的交往中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平 等相处。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分享快乐。
第三单元:《生活不能没有他们》;
本单元 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生活的体验和对生活中劳动者的观察,认识各行各业在人们生活中的意义,
感受到 他们的劳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以及人们之间相互依赖、相互服务的依存关系,从而树立尊重
各行业 劳动者的态度,并对他们怀有感激之心。
第四单元:《寻路和行路》。
本单元力求让 儿童掌握有意义的知识为出发点,改变过去把学知识与儿童生活脱节的状况,让儿童知识技
能的掌握与他 们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使课程中的知识学习对学生而言是有用的和有意义的。
“寻路和行路”这 一教育主题是本册教材的重难点,本主题以儿童的成长与安全的关系为教育内容,从校
外探路出发,激发 学生对出行有很大的学问认识,最后落实到保护自己的安全教育。
三、本期教学目的要求


总要求: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 心、责任
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1、引导学生在家人爱的关怀下,懂得爸爸、妈妈的艰辛,以达到关爱社会。
、指导学生参与 社会生活,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
交流和合作。
3、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会对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理
解感谢他人。
4、初步了解个人外出要注意些什么,初步学看平面图,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懂得安全的重要性。
四、具体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通过教学帮助学生懂得爱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
2、发挥艺术形式在本课程教学中的效能,重视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灵活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 主
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以人为本,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3、重视发展性 教学评价方法的运用。强调评价过程化,重视儿童在活动中的态度、情感、行为表现,重视
儿童活动中付 出的努力的程度,以及过程中的探索、思考、创意等。
4、开发教学资源,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 个生活空间,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关
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增进课程内容的现 实性和亲近感,使本课程教学走向家庭、社会,真正走进学生
的实际生活,体现该课程的开放性、实践性 。
5、重视教学反思,在反思中与学生共同成长。 五、教具准备及专题实验 教具准备:课件、挂图等

第一单元《在爱的阳光下》
第一课家人的爱
一、主题目标:
从生活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体会家人对自己无私的爱,懂得家人对自己疼是爱,严厉也是爱。
学会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家人的感激与爱。
二、教学重点:
强调父母养育我们不容易,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父母的情感。
三、课前准备:
教师引导学生事先观察家人在一天中为自己所做事,并作为观察记录,学生自己小时候的照片。
四、课时:二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 父母养育自己很辛苦,从中体会到父母的爱心,从而激发他们对父母的爱,促使他们产生
孝敬父母的行动 。
一、情景导课
让学生把自己小时候的照片拿出来,同学互相传看,并和现在比比 ,看看有什么变化,让学生体会出
我们在一年年长大,并且让学生知道是家人的爱才使我们一天天成长。 (板书课题;家人的爱)
二、活动组织(是爱让我长大)
活动一:
1、引导学生年页几幅表现家人的爱的场景,让学生体会家人在这种背后的种种付出。
2、参照6 页的图,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回忆和讲述自己家人关爱自己的故事,让学生体会什么是家人的
爱。
活动二:
1、结合课前的观察记录,与组内同学交流一天中家人为自己做的事情,请 记录,做的最详细或最有特
点的同学再向全班同学介绍,让大家共同分享家人对孩子的爱。
2、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一天中家人就为自己做那么多的事,月月年年,在成长岁月里的无数个
日 日夜夜家人要为自己付出多少汗水和辛苦!引导学生思索自己应该对家长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活 动三:引导学生读一首小诗结束全课。我们一天天长大,辛苦爸爸妈妈。爸爸妈妈爱我,我爱爸爸
妈妈。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懂得家长对自己疼是爱,严厉也是爱。
二、教学过程
活动一
引导学生看8页、9页的几幅图。
活动二
这也是爱
1、分组讨论:结合课本第8、9页图,引导学生讨论:这些家长为什么做 ?妈妈不给孩子买新车,是
为了什么?爸爸不帮孩子系鞋带,又是为了什么?奶奶让孩子自己做手工,是 想让孩子怎样?爷爷为什么
让孩子向爸爸认错?
2、经验交流:向同学介绍自己类似的生 活经历,说一说当时家长是怎样说的,自己是怎样想的,现在
又是怎样体会的。


3、分组讨论:怎样才能体谅家长的良苦用心。
4、教师小结:让学 生懂得爱不仅是对自己的迁就,还包括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同时也提示学生自己的
事情自己做,做事情动 脑,勇于克服困难,犯错误要勇于承认,这也是对家长爱心的回报。

第二课读懂爸爸妈妈的心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父母辛劳,懂得做子女的应该关心父母,体贴父母,在家做个好孩子。
2、行 为目标:做到自己会做的事自己做,不让父母操心,并能帮父母干家务活,虚心接受父母的教育,
以实际 行动给父母带来快乐。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父母的热爱之情。
4、教学重难点:落实行为目标,激发爱父母情感。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进行讨论
1、介绍问题背景:今天老师想和大家探讨一件事,这 件事想必曾经遇见过,这件事是这样的:一个四
年级的大哥哥,在吃完晚饭后,爸爸妈妈因为还要到店里 去干活,让他洗一下碗,他说:没空,我还要做
家庭作业。要么给二元钱。
2、讨论:
3、你觉得这位大哥哥该不该讨这两元钱?为什么?
4、指名回答。
5、教师小结:家里的事,仅仅是爸爸妈妈的吗?确实,爸爸妈妈赚钱不容易。
二、了解父母辛劳
(一)父母赚钱不容易
1、为了家庭,为了我们有一个舒适的环境,爸爸妈妈努力工 作。你知道你爸爸妈妈是干什么的吗?他
们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回家?回家后还要干什么吗?
(1)指名回答,同桌互说。
(2)他们这样辛劳又为的谁?
2、小结:我们吃的,穿的,用的都是父母的血汗钱呀,一元一角都来得不容易呀。
(课件出示图片:钱是这样赚来得)
(二)父母养育我们不容易父母亲为了我们,他们一方面努力 工作,一方面对我们的成长无时不刻倾


注着他们的爱。有一位学生是这样写她妈妈对自己 的爱。
1、(课件出示)配乐诗朗诵:妈妈的爱
2、爸爸妈妈的点点滴滴都倾注着对儿女的爱。你能说说爸爸妈妈在你成长道路上付出的爱吗?
3、同桌互说,指名说。(生病时,但更要注意一天中的小事,从身边小事引导父母亲对孩子的爱。)
4、教师随机评价
5、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三、分担父母辛劳,关心父母
(一)我们可以怎样做
1、爸爸妈妈为我们倾注了无限的爱。现在我们长大了,成为 了一个三年级的小学生了,那么我们该怎
样报答爸爸妈妈呢?揭题关心父母
2、关心父母,我们可以做些什么事,使他们高兴?小组讨论。
3、小组代表发言,
4、归纳并板书:
(1)不让父母操心,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2)不让父母劳累,主动做父母的小帮手
(3)不让父母生气,听从父母的教导
这就是我们送给爸爸妈妈的爱心,画爱心(半个,会说并不表示会做)。
(二)我们是怎样做的
1、母亲节,你为妈妈做了什么事
2、学生回答,随机补画爱心。
3 、节假日我们应该想到爸爸妈妈,但更多的是平平常常的日子。平时你又曾经做了哪些事,使爸爸妈
妈很 开心。回答一个补画一段,直到爱心画完。
4、因为我们的年幼无知,因为我们的淘气不懂事,我 们曾经做了些傻事,使爸爸妈妈很伤心呢?你曾
经做了什么?
5、教师评价:你很有诚意,老师相信你,你以后一定不会再让爸爸妈妈伤心了。
(三)我们又可以怎样做的更好
1、为了爸爸妈妈的微笑,为了我们的长大,我们可以做的更好, 下列行为现在你做的怎么样?请同学
如实对下列行为进行自我评价。
2、反馈学生自我评价
3、表彰激励


夸夸我们班孝敬父母的好队员。
1)讲述孝敬父母的事迹。
2)发“孝敬”章。
四、总结谈话,课后延伸
同学们,关心父母,就要时时处处体谅,了解父母的需要和 要求,不惹父母生气,不让父母为自己操
心,尽量分担父母的辛劳,给父母带来快乐。老师愿每一个同学 都能为父母献上一份真挚的爱。

第三课来自社会的爱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到学校各类工作人员为 了自己的成长付出了心血,使学生感受到他们对自己的爱,并懂
得自己应该怎样尊敬他们。
2.通过观察了解,让学生知道社会各界对少年儿童的关心和爱护。
3.让学生了解国家所制定的一些保护儿童权益的法律,从中体会到这也是国家对少年儿童成长的关爱。
二、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感受到学校各类工作人员对自己的爱,懂得自己应该怎样尊敬他们。
三、课前准备
1.教师搜集社会上常见的一些为保护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而设立的警示语、标志牌。
2.教师搜集一些保护少年儿童合法权利的法律条文。
3.制作一段录音,内容为“一名普通教师的心声”
4.让学生课前搞一个调查采访活动,看看老 师和学校其他工作人员是怎样工作的,他们有什么快乐和
烦恼。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在我们周围充满着爱,有来自爸爸妈妈的爱,有来自社会各界人士的爱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
一单元的第三课。我们每天大部分生活在学校里。为了保证我们的健康、愉快地成长 ,学校中哪些人在为
我们服务呢?
2.板书:来自社会的爱
(二)学文明理
1.学校中的爱
(1)看图片,说说学校中哪些人在为我们服务。


(2)学校里还有很多部门,自由讨论:这里工作的老师和其他工作人员,为了保证 我们的学习和安全,
提供了哪些服务?
(3)展示调查结果:说说老师和学校其他工作人员是怎样工作的,他们有什么快乐和烦恼。
(4)让学生说说自己调查后的看法和感受。
(5)听老师诉心声,让学生了解老师的内心世界,感受老师的苦与乐。
2.社会的爱
(6)在成长过程中不仅得到了来自家人、学校的的爱,也得到了来自大家庭的爱。出示图片,说说社
会 为我们做了什么。
(7)根据日常生活的体验,说说自己从哪里感受到社会的爱。
(8)看图提问:为了给我们营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社会为我们做了什么?学生自由讨论。
(9)出示教师搜集的的社会常见的一些为保护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而设立的警示语、标志牌,让学生 感
受自己所受到的关心和保护。
(三)课后拓展
1.呈现学生的观察记录。
2.提示学生参考书上的范例,自己到生活中去观察。(一方面是通过 观察,让学生更了解社会各界对
少年儿童的关爱;另一方面,也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对社会事物的敏 感性。
(四)课外知识
1.出示我们国家有关保护儿童法律法规,让学生了解和意 识到我们的社会对儿童的关心和爱护。初步
知道自己有保护自己的权利。
2.让学生了解得更多,出示教师搜集的有关关保护儿童法律法规
3.让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有关保护儿童法律法规。
(五)总结:
我们在成长过程 中得到了来自家人、学校的爱,也得到了来自社会大家庭的爱,我们应该努力学习,
长大为建设社会主义 作出贡献,报答大家对我们的爱。


第二单元
第一课不一样的你我他
一、教学目标:
了解自己的特点,意识到每个人各有不同。


能够通过具体事物认识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和想法,理解、尊重他人的想法和选择。
观察同学和自己身上的闪光点,感受大家的不同给集体生活带来的丰富多彩,并为此而骄傲。
二、教学重点:
了解自己,了解他人,意识到每个人各有特点。
学会与人和睦相处。
三、教学难点:学会与人和睦相处
四、教学准备:
彩笔、画纸
一些可以分类的东西。
三、教学时间:三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我的自画像
一、导入:
古人云: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生活中的你我他该如何相处?友好相帮呢?
二、画自画像
1、课前活动
(1)、每一位学生自主为自己设计和创造一幅“自画 像”,不要标出名字、照片或可以被辨识地特征。
写上自己的兴趣、爱好、愿望、自己最骄傲的事情以及 生活体验等。
(2)、教师观察学生的活动情况。
(3)、学生悄悄的将自己的画像交给老师。
2、活动中:
(1)、老师进行自画像陈列。
(2)学生猜猜画的是谁?
(3)、用笔写出名字。
(4)、谜底揭晓
活动后:
讨论:(1)、从同学们的自画像中来辨认其他同学,是简单还是容易?
(2)、哪些同学比较容易辨认,为什么?
(3)、你对自己和同学有什么新发现?


(4)、能否在每位同学的自画像上,找出他们的特征?
思考:(1)、自己和其他同学相比有哪些相似之处?还有哪些不一样?
(2)、班里的同学有没有完全一样的和完全不一样?
小结:教师展示手中的小物品,总结说,花有别样红,人有形形色色,
物品也有许多不同之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地方,也有闪光点,在一起学习
应互相帮助。
第二课时
活动二我们一起享用
一、导入:果子大家吃才香甜,有福大家共享才快乐。今天老师分给每一组同学一个橘子。
二、活动开始:
发橘子,橘子上写了某一个同学的名字,老师观察这些得了橘子的同学的反应。
如果有同学把橘子分给其他同学吃了:
(1)、老师就请这位同学说说为什么要分给其他同学吃?
(2)、问一问吃了橘子的同学的感受?
(3)、
活动二我们的想法一样吗?
一、导入:我们同学都喜欢动手做实验,我们来做个小实验好吗?
二、请同学们看图
(1)、图上画有一个圆,请你想象图画的圆圈可能是什么?在美妙的音乐声中,发挥自己的想象, 把
画儿画完。
(2)、学生画完后,将自己的作品贴在黑板上,并向大家讲述自己的想法。
你的画与别人的画一样吗?你的心里是怎么想的?
(3)、思考:“大家同时在圆上作画,为什么画的不一样?
(4)、学生说一说
(5)、小结:人有千千万万,每个人的想法各有不同。即使有时看起来有一点相同,那时也只是有点
相 似。
三、我们继续来做个实验、我们分得丰富一样吗?
(1)、请同学将一批东西拿出来进行分类。愿意怎么分就怎么分?
(2)、思考:为什么同学会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四、讨论:在实际的生活中,你有没有和大家的想法不一样的时候?,说来大家听一听。


五、小结:
同学们,我们心中应有他人,在我们孩子的世界里,大家 都是同龄人,都处在同一个位置,因此,大
家在一起相处就要听一听别人的一件和想法,这样,才有利于 我们的进步。
第三课时
活动三我们共同来作画
一、导入:画画是大家最 喜欢的一项活动,它不但能陶冶我们的情趣,锻炼我们的能力,而且还能激
发我们对美的追求。我们这一 节课一起来作画。
二、绘画活动
(1)、老师请每一位同学在花瓣和花叶涂上色彩。
(2)、画出一束色彩斑斓的花,进行评展。
三、同学们进行交流,说说自己最喜欢给花儿涂上什么颜色。
四、想象说话
假如:大家都只喜欢一种色彩,画出的花束会怎样?
五、思考:为什么世界上会有如此丰富多彩的花儿?
小结:因为不同,世界才会如此美丽。假如世 界上只有一种色彩,世界会美丽吗?因此,在大自然中,
我们发现了不同,发现了美丽。在人们的生活中 ,我们发现了差异,差异给人们带来了什么呢?带来了美。
请大家在以后的生活中去观察。
活动四我们是班里的骄傲
一、引入:在我们班上有许多同学各有特点,在班上的活动中表现突出, 才使我们班上的各种活动丰
富多彩。
填树叶地活动
老师出示一棵没有树叶 的大树,老师请每位同学在发给的一片纸树叶上写上自己的名字和优点,进行
贴树叶的游戏。
学生介绍自己的优点。听得同学要求认真,做文明观众。
二、思考:为什么光秃秃的大树变得如此茂盛?
三、同学们发言,谈自己的想法
四 、小结:同学们的共同努力,用自己的言行,为集体争光,才将大树装扮得如此美丽。正是由于每
个人的 独特性,才有了丰富的班级生活,并由此加深对自己和其他同学的理解。
五、夸夸我们班上的好孩子
同学们自由说说班上的好人好事,给以表彰。



第二课换个角度想一想
教学目标:
学习从他人的情感和想法等角度,去判断、理解和解决问题。
在与他人的交往互动中,尝试多角度地看待和思考问题。
学会积极乐观地思考和对待事情,学会宽容、欣赏他人,做一个快乐地儿童。
教学重难点:引导孩子能了解他人地心情和感受,学会理解和宽容。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准备:了解学生在生活重地困难和烦恼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假如我是他
一、导入: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在一起做游戏,共同完 成一项工作,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曾经发生过
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吗?
二、同学们畅所欲言说,谈谈当时的心情和情况。
三、提问:假如我们换角度想一想,结果会怎样?同学们进行讨论。
讨论后同学们说说自己的意见。
四、讨论分析发生冲突的原因。
教师引导学生从讨论中明白从他人的心情、感受和想法出发。采用换位思考的判断和选择方式。
活动二了解人的情绪
课前准备:纸、剪刀、笔、胶水或浆糊等
活动过程:学生画出情绪化的脸部表情。
讨论:A、什么时候你感到骄傲?(高兴、愤怒、悲伤、孤单等)
B、你怎么知道他人感到悲伤。(生气、尴尬、悲伤、孤独、厌烦等)
情感体验:学生回忆同学交往中遇到的快乐事与伤心的事,并能讲述当时的心情。
五、小结:我们在生活中应尊重同学的选择,了解别人的心情和感受,相互包容和理解。
第二课时
活动三:他为什么生气
活动目的:引导孩子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思考怎样对待别人的过失和失误。


一、图上的事例
讲述图上的事例:李勇的妈妈下岗了,同学们议论纷纷。李勇心里是什么心情?当 同学们帮助他,他
为什么不高兴?
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立场,体会李勇的心情和感受。
二、思考:
1、当自己的心情不好,或遇到麻烦时,自己希望别人怎么对待自己?
2、如果别人在旁边议论自己,自己会是怎样的感觉?


第三课分享快乐
一、教材分析:
当代学生从诞生的“自然人”转化为社会 化的过程中,直接享受到丰富的改革开放的成果。二十一世
纪是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人和人之间的相 互依存关系将更为密切。由于他(她)们处于家庭“独”字
号的环境,他(她)们与以前的学生相比,知 识较广,参与社会的意识较强;但一方面,他(她)们较为
自私、任性,欠缺礼貌,一切都以自我坤洲小 学为中心,自理能力较弱。他们对自己参与的生活感到好奇,
敢于冒险,也易于自我解释,并充满自信。 另一方面,他们虽然愿意与周围的人真诚交流,喜欢新朋友,
并开始意识到了他人的想法和行动,但却因 不会沟通而易和他人冲突。
《分享的快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 二单元的内容。本单元的主题
是“我们共欢乐”,分为《不一样的你我他》、《换个角度想一想》和《分 享的快乐》三课。《分享的快
乐》是本单元的第三课,本课在设计中力求让学生体验在集体中讲求团队精 神,体验由共同分享所带来的
快乐,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 道德认知。从而学习到合作与
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二、教学目标:
(一)情感与态度:
1.体会与他人分享的快乐和自我满足感,愿意与他人分享。
2.实际参与合作,体验来自合作和分享的成就感。
3.明白分享也是献出关爱,相互帮助体现了一种生存的道德智慧。
(二)行为与习惯:
1.大家共同分享自己所有的情境,组织学生展开该活动。
2.熟悉班集体环境,能利用班里同学间相互关心与帮助解决自己的问题。


(三)知识与技能:
1.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
2.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共同完成“设计活动”;
3.了解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简单了解当今人类社会的普遍问题,培养心中有他人的集体主义
精神。
(四)过程与方法:
1.体验参与合作和分享的过程。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三、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1.体会与他人分享的快乐和自我满足感,愿意与他人分享。
2.明白分享也是献出关爱,相互帮助体现了一种生存的道德智慧。
3.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共同完成“设计活动”。
4.了解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简单了解当今人类社会的普遍问题,培养心中有他人的集体主义
精神。
四、教学资源:
本课为学生提供了一些信息资料,这些信息资料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坤洲小学运用了实地考察、搜
集及应用计算机课件。
实地考察:慰问敬老院的老人,实际体验自己与老人的情感。
搜集资料:查找有关合作与分享的事例及现象。
计算机课件:《分苹果》的动画片。
五、学生实态:
当代学生的生活环境和条件较优越,生活在被父母宠爱的环境里,自 我中心的意识较强。在他们的生
活不容易体会到由于缺乏别人分给的“零食”而给生活带来的不便和困难 ,同时,由于学生年龄小,缺乏
这方面的意识。
六、教学策略:
针对学生 年龄偏低、认知水平尚浅并偏重于形象思维的特点,教师应避免太多的理论说教。师生多方
搜集相关信息 ,扩充课文内容。尝试结合学生以及身边其他人在学校、社会中的具体事例进行引导,使学
生在实际事例 的体验中,学习合作与分享,培养合作精神。
每个孩子都有一些自己倾注着特殊感情的玩具和用品,让孩子们拿出自己心爱的东西来与大家分享。
(一)组织学生把心爱的东西集中起来。如:集邮册、玩具、图书、花等。


(二)组织讨论:同学在学习上、生活上遇到困难,怎样与同学分享?
(三)尊重他人,理解他人,真诚地帮助他人,对人有礼貌。
七、教学准备:
(一)课前让学生自愿根据自己的兴趣、愿望等,带一两件心爱的物品来。
(二)橡皮泥、牙签。
(三)“盲人点灯”的课件(故事朗读、图片和音乐)。
(四)学生自己先阅读“故事与思考”,根据理解增添解说词。
教学活动过程:
活动一:从我们的“分享日”中,体会到与他人分享的快乐和自我满足感,愿意与他人分享。
1. 提议为班挑选一个“分享日”。导入:课前大家都带了一两样自己最喜欢的东西来,我建议把今天
定为我 们的“分享日”。请拿着你的“最爱”,跟好朋友一起分享你的快乐吧。(板书:分享的快乐)
2.组织学生把带回的物品进行分类。
3.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组织讨论,解决问题:
“当别人欣赏你带来的东西时,你有什么感受?你欣赏了别人的东西,有什么收获?”1.由物品的 主
人扮演讲解员,向同学介绍自己带回的物品。
2.观察、欣赏同学带来的物品。
3.分小组讨论:当别人欣赏你带来的东西时,你有什么感受?你欣赏了别人的东西,有什么收获?
活动二:在“我们一起享用”中领会和运用道德智慧,感受到分享的快乐。
1.“分 苹果”活动。(每个学生的名字打在电脑里,随音乐随机出现,音乐停时屏幕上出现谁的名字,
谁就时幸 运者。)幸运者的奖品是一个苹果。
2.看看“幸运者”或组里其他同学的反应。
3.如果这个同学把橘子分给别人,问问他为什么要分给别人。如果这个同学自己吃了,问问他吃的时
候 的感觉及其他人的感觉。
4.引导体会:好东西仅仅自己享用,并不一定快乐,大家一起享用更快乐。
5.提出问题,引发 学生思考,解决。(1).课件出示33页的图片。(2).组织学生思考讨论:我们生
活在一起,当碰 到这些情况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6.结合33页的事例,说说快乐拿出与人分享,就变成了两个快乐。
分组讨论:别人口渴,同学忘记带学习用品,你看见了怎么办?
放学时下雨了,小刚没有带雨具,你怎样做?
(1).把雨伞借给他。


(2).让他留在学校,自己到他家拿雨伞给他。
(3).两人共用一伞,送他回家,然后自己回家。
1.出示“分苹果”动画。
2.出示旁白“好东西仅仅自己享用,并不一定快乐,大家一起享用更快乐。”
3.出示我们班的“分享日”图中“五星角”里的话文本,从中感受到分享的快乐。
活动三:进行“设计活动大赛”,体会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分享乐趣。
布置学生把收集到的邮票分类贴好。
把相片、报纸或书的图片分类贴好,并附说明。
让学生分小组用旧的橡皮泥、牙签做建筑物模型。
小组成果展示交流。
活动总结:出示问题,思考讨论。
(1).在设计活动中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2).你是怎样 学习的?(3).在你们的作品中,哪些地
方是从其他小组那里学习来的?(4).你们是怎样确定自己 方案的主题的?分组把自1.己贴好的集邮或图
片内容讲给同学听。
2.把各自的想法互相交流,综合形成新的想法。
3.小组先设计好方案,再合作搭建模型。
4.评出好的作品来展示。
5.讨论问题,交流想法。
活动四:故事配音朗诵。理解分享既是为他人,也是为自己。
1.听故事。请课前准备好的学生讲“盲人点灯”的故事。(教师播放图片,并配上音乐。)
2.组织、分配学生扮演角色。
3.出示36页故事的图片,请同学们根据图画内容,想象盲人的想法和做法,添加解说词。
了解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烦恼。
根据图画内容,想象盲人的想法和做法,添加解说词。
各组排练和演习后,推选出解说员、朗读者、僧人和盲人等。
配音朗诵,表演故事。
出示36页故事的图片,并配上音乐。


第三单元


第一课我们的生活需要谁
第一课时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体验,认识人们的生活离不开从事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特别是从事服务行业的劳动者,
初 步感受他们的工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方便。
2、初步体会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相互依赖,相互服务的共同生存的关系。
3、能在生活周围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并能讲述自己的调查结果和观察的感受。
活动准备:电视断 片,学生课前进行社会调查了解一天中为我们服务的行业有哪些,写出相应的调查
报告。收集社会中各行 各业的文字、图片、照片等。
活动过程:
【活动一】激趣导入
看小 品导入新课(教师选择学生感兴趣且有教育意义的小品段落让学生欣赏),提问:“你在看小品
时心情如 何,你知道是谁的工作让你如此开心快乐的吗?”旨在让学生从看电视获得快乐而感受到有许多
电视工作 者在为我们提供服务。从而揭示主题,在我们生活的的大千世界里,有许多人在默默为我们服务,
给我们 的生活提供便利,从而让学生结合自身说一说谁是我们生活所需要的。
【活动二】汇报调查情况,拓展生活经验。
1、请学生说一说自己一天的生活,看看在一天中有哪 些人为我们服务过,他们的服务给自己的一天带
来了怎样的方便。同学们在课前进行观察了解,可以将调 查结果展现出来供大家借鉴学习,调查报告的形
式可以多种多样,文字的、图画的、或者是表演。
2、小组活动:分组讨论平时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在为我们服务的人,可以根据自己所看到的、听到的 、
想到的以及查阅到的文字、图片的资料,小组合作办一张小报,分组派代表向大家做介绍,在同学当中 开
展讨论,他们的工作到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样的便利,老师可根据学生的发言总结归类,使学生 对
社会的各行各业有一个整体的初步印象,从而初步感受到人们在社会中是相互依赖的,为下面一个环节 的
教学做好铺垫。
【活动三】写写生活中所需的人,比比谁写得多。
1、 借用书P40中图,看看这些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汇报还有哪些人为
我们 的生活提供了哪些服务以及他们给我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怎样的方便。
2、小组合作,用一张纸写 出为我们提供方便和服务的人们,比一比,看哪个组写得多(一定时间内),
在全班展示,是学生对社会 中的各行各业有一个基本的感性的认识,同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为后面的教
学作好相应的准备。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能进一步认识到人们在生 活中相互依赖、相互服务的依存关系,认识到我们的生活缺少哪一
行都不行;
2、通过活 动体验,认识到自己在射干后中的责任,增强学生的主人翁的精神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
意识;
3、能学会设计主题社会中进行调查,并能将自己的调查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教师准备录像或课件,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不同角色,分组模拟表演。
活动过程:
【活动一】分组活动:初步了解劳动者之间的依赖关系
1、回顾上一节课的最后一个 环节的内容,写自己生活需要的人,使学生从自己体会到自己的生活离不
开各行各业的劳动者。
2、小组探讨:他们(各种劳动者)之间需不需要别人的服务?需要什么服务?说一说生活中没有他 们
会是个什么样子(使学生初步感受到,在我们的生活中需要各行各业的支撑,缺一不可)?
【活动二】了解我们的生活为什么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工作
1、看电视片(选择环保人员、乃至失火 场面、交通堵塞的路口、98的大洪水等场景)或讲故事,反
向思考,假如没有了他们中的任何一个行业 ,我们的生活怎样。让学生体验人们这时的心情,他们此时最
需要谁?失火如果没有消防队员;交通堵塞 如果没有交警;在滔滔洪水中如果没有武警官兵,人们会怎么
样?
2、小组讨论:假如没 有了他们中的任何一种行业,我们的生活会怎样?体会我们应怎样对待这些劳动
者?
3、 结合前一节课,学生就各行各业的相互关系进行调查,看一天的生活中各行各业之间有什么样的相
互联系 ,特别是自己接受过那些服务,自己有为别人做了些什么事?并思考自己是别人需要的人吗?自己
在社会 中有什么作用?从而更深刻地体会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活动三】模拟表演
1、选择小伙伴即兴表演,互换角色谈感受。
2、全班自由组织同学模拟生活中的一个场景进行角 色的表演,是学生从中一会劳动的艰辛,老师巡回
指导及时向同学们通报情况。
3、总结 延伸。请学生表演并谈自己表演的体会。使学生从中自己也是社会大家庭的一分子,激发学生
对生活的热 爱,增强主人翁精神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意识。



第二课阿姨叔叔辛苦了
活动目标:
1、通过对自己周围劳动者的观察和访问,体会他们劳动的苦与乐;
2、从小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的劳动的优良品质。
活动准备:学生调查自 己的父母平时的工作情况;调查身边的劳动者,并作出调查报告;寻找身边劳
动者的事迹、故事等。
活动过程:
【活动一】看看他们怎样工作?
1、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的 父母是干什么工作的,平时几点钟上班、几点钟下班,在什么地方、如何去上
班(使用什么交通工具), 他们的工作内容是什么?他们上班后的感受如何?旨在用学生身边最熟悉的人
推广到社会上的各行各业。
2、调查采访
调查学生周围的其他劳动者。让学生课前自由的组成小组,并确立调查 计划,准备好调查问题,并写
好调查报告(用自己特有的形式展示调查结果,如文字报告、画画、图片、 甚至是录像等),再确定调查
对象时,最好选择学校内的校医、食堂工人、商店工作人员、门房或是学校 附近的工厂、商店、餐馆、邮
局、医院等。教师要提醒学生调查时注意安全。
(注:要上 好这一课,必须走出教室,只有让孩子们融入到社会之中,去和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面对面
地接触,去亲眼 看到他们的劳动的辛苦,去面对面地交流,了解到他们劳动的辛苦,劳动的快乐,才能让
孩子们感受到劳 动的艰辛与不易,才能感受到自己的生活离不开他们,才能真正发自内心地感谢他们,尊
重他们。)
【活动二】寻找身边的劳动者
1、寻找身边默默无闻的劳动者,可以用照片记录,也 可以画画,可以是文字记录也可以是小故事。分
组讨论后,在班级交流后,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想一想: “这些人默默无闻为我们作出了贡献,我们又能
为他们做些什么呢?”
2、交流谈感想,谈谈自己的理想,自己长大后要做什么工作?怎样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第三课说声谢谢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活动和体验,知道当接受了别 人为自己提供的服务或帮助后,要表示感谢。懂得对劳动


者的尊重不仅仅是口头上的感谢 ,更重要的是尊重他们的劳动,爱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2、对学生进行文明行为习惯的教育,初步渗透爱的教育。
3、初步学习运用观察、访问等方法进 行简单的社会调查,并把所调查到的情况和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
在同学中交流。
教学准备:
1、学生在课前准备短小的文艺节目。
2、调查在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接受别人的感谢后的心情。了解生活中人们对别人表示感谢和尊重的方式。
3、准备相应的课件。
教学过程:
【活动一】激趣导入体验谢谢
1、(CAI出示温馨和谐画面渲染课前气氛)
师:刚才我们欣赏了美的画面,接下 来有一位同学将给我们带来一段美的音乐,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请事先准备的一个同学表演节目,同学 鼓掌。)
师:(问表演的同学)你表演完后说了声„„,你为什么表演完了要说谢谢呢?
(学生回答)
师:(问鼓掌的学生)你们为什么要鼓掌?
2、师:是 呀,当别人对你鼓掌对你表示鼓励时,你要说谢谢,那么在生活中还有哪些时候还要说谢谢
呢?(出示课 题)
(老师适时引导总结板书:服务帮助——需要谢谢)
3、CAI播放“感谢”画面。
师:看到这感人的一幕幕,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呢?
师:是呀,一声声感谢温暖了人们的心,它象一座座沟通人与人之心灵的桥梁,使我们彼此的心贴得
更近 了。
【活动二】调查采访感悟谢谢
1、师:今天,五月二十日,一个平凡而又特殊的日子,你们说谢谢了吗?
2、师:老师想知道你 平时得到过别人的感谢吗?说一说当别人对你说谢谢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为什么?(学生回答)
师:是呀,当得到别人的谢谢时,你的心中特别高兴,也特别自豪,因为自己所做的事得到了大家的
肯定,自己的劳动得到了别人的尊重,其实不光是你,老师也是这样。那么工作在不同行业的叔叔阿姨每
天都在为我们提供着帮助和服务,他们得到过别人的感谢吗?课前我们进行了调查,有的一个人进行调查 ,


有的几个人小组合作调查,赶紧把你们的发现在小组内说说吧!
师:来 展示自己结果的小组,首先要介绍自己的调查方法使什么?并用自己的话介绍调查内容和结果,
在座的同 学,都是评委。老师还为大家准备了许多星,看看哪一组夺星最多。
(学生汇报各组的调查结果)
(教师适时地总结板书:尊重理解——学会谢谢)
3、师:调查的方法很多,结果的 呈现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今天刘老师还特地请来了一位你们既熟悉
又陌生的阿姨,进行一场现场采访。 要求你们的采访要跟我们今天的主题有关,而且设计的问题要跟阿姨
的工作有关,赶紧在小组设计一下采 访提纲吧!
(进行现场采访,模拟清洁工工作,谈感想)
师:(对阿姨)和同学说了这么多,你有什么心理话要对我们同学说吗?
师:同学们,听了刚才阿姨的心理话,看了刚才的调查报告,你们又有什么象说的?
【活动三】情景表演学会谢谢
1、师:老师这儿有一个小朋友,他也常常在说谢谢,你们看他真的会谢谢吗?
(CAI出示学生生活场景)
师:看了这个学生的生活片段,你有什么想法,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呢?分小组自己选择一个小片段
表演出来。(小组活动,设计场景表演)
师;哪一组先来,学生表演老师适时地提问:为什么你会这样做呢?
2、师:看来我们对人表达感 谢的方式还有很多种,你们还想到了什么更好的方式来表达你内心的感激
之情呢?(学生回答)
3、总结:在生活中我们处处得到别人的帮助,我们要用自己的行动来学会感谢,一个眼神、一声问 候;
一个微笑、一个动作,无处不闪现着爱的火花,让我们将这份爱不断传递,我相信,只要有你有我有 我们
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的生活中将处处充满亲切的问候和真诚的感激,让我们每个人都在这样充满爱 的和
谐家园中生活、学习!
(出示板书:传递真诚爱意享受和谐生活)学生起读一遍。
4、课后延伸: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自己的亲人、朋友、认识或不认识的人表示感谢。

第四单元
第一课学看平面图
教学目标:
1.了解平面图在生活中的用途。


2.能看懂简单的平面图,认识平面图中的方向及图例,能在平面图中找出某一地点的位置。
3.学习画简单的平面图,能认识显示生活中处于相对空间位置的事物,并用简单的图形表示出来。
课前准备:
(生)1.收集各种平面图,尝试自己阅读,看看从平面图中能知道些什么。
2.去附近的公园、商店、医院、社区、学校„„等处去查看平面图,并尝试根据平面图在实地走一 走,
看一看。
3.彩笔
(师)1.准备一张学生熟悉的地方的平面图
2.准备一些写有XX平面图的卡片
第一课时
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说一说导入(谜底为地图)
1.猜谜语
2.师出示准备的平面图,请生说一说“它”叫什么名字?
二、学生交流活动
1.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在哪些地方看到过平面图。
2.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各种平面图,并简单说明在哪里找到的。
三、初识平面图
1.你问我答认识平面图(学生根据自己想了解的平面图的知识问小组同学,或者问老师)
2.自由组合,结合实践,研讨怎样看懂平面图
四、再识平面图
1.师出示学生熟悉地方的平面图让学生认指,说一说
2.学生互相“考一考”
3.课后延伸(请生到这个地方去走一走,看一看)
第二课时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课前师将制作的卡片秘密发给几位学生)
1.师假设要去某个陌生或不太熟悉的地方,可以找我们认识的“谁”来帮忙呢?
2.生拿着卡片走出来大声说“我——(某平面图的的名称)来帮忙,并把卡片贴在黑板上。
小结 并导入下一个活动:(同学们现在都知道了平面图可以给我们提供许多信息,有了它的帮助,我

< br>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某一地方的概况,而且还可以找到我们要去的地方)正好,现在有二个小朋友遇到了< br>困难,我们一起帮帮他们吧。
二、帮忙设计游玩路线
1.课件显示放大的动物园平面图(并配有二个小朋友的对话)
2.学生分小组设计
3.生汇报
4.小组分角色模拟表演游玩的路线
三、说说你的发现:(如:指向标、动物图画图例、蓝色表示。。。为下节课自己绘制平面图铺垫)
第三课时
活动过程:
一、明确任务(画学校平面图)1-2分钟
二、学生自由组合到操场上观察、商讨、确定小组画图的方案(师到各个小组指导,提建议)(10 -12
分钟)
三、讨论:绘制校园平面图有什么要注意的问题(回到教室,3分钟)
四、学生分组绘制平面图
五、各小组展示介绍
六、(延伸:回家按图向家长或其他的亲人介绍学校的情况)
第二课校外探路
教学目标:
1.观察、熟悉学校周边环境,从实际生活中获得相关体验。
2.正确辩认方向,了解路线图的作用,能用简单的图形画出学校周边的路线路。
活动准备:
1.师生收集学校周围标志性建筑或景观的照片、图片。
2.学生准备彩色笔。
第一课时
活动过程:
一、让我来考考你
1.老师出示收集的学校附近的建筑物的图片、照片,让学生猜猜是什么地方。
2.学生相互考考对方。
二、“探路特别小队”在行动


1.激趣,引出“探路特别小队”
2.小组讨论,确定“探路特别小队”行动的方向及任务
3.全班交流,完善小组方案,师相应指导或提出建议,
4.“探路特别小队”出发(带上纸、笔)
延伸活动:各小组可根据实际情况,利用课作时间继续进行活动。
第二课时
活动过程:
一、各小组整理“探路特别小队”活动资料
二、交流、汇报
1.各小组汇报“探路”过程,并展示活动过程各种形式的记录资料或其他相关资料。
2.小组自评、互评“探路”行动,并导入下一活动。
三、认识“路线图”
1.学生自己读教材P62-63的路线图,说一说,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2.合作学习,讨论并试着解答“读路线图”遇到的疑问。
3.试一试、画一画自己“探路”路线图。
4.互相看一看、评一评,并讨论路线图的作用和画的方法,并将讨论的结果写在教科书上。
延伸:让学生回家把自己“探路”的路线图画得更清楚。
第三课时
准备:每个学生先画一张从学校到自己家的路线路(或其他大家熟悉的地点)
一、看一看、猜一猜、评一评、改一改
1.将每个人画的路线图放在一起,然后随意抽取几张图,展示给大家看。
2.猜一猜:这是什么地方?你是怎么知道的?
3.评一评:依据上节课总结的路线图的画法评一评。
4.改一改:提出修改意见,或者上台改一改。
二、“探路小队”在行动——看图寻路
1.学生自愿组合成小组,抽取一张路线图,并与图的“小作者”交流意见。
2.“探路小队”制订看图寻路方案。
3.“探路小队”看图寻路活动出发(各小组带着路线图从学校出发)。
三、“看图寻路”活动汇报
1.各小队汇报自己实地探路与路线图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2.路线图的“小作者”根据意见修正图。
备注:学生第二节课课前赶回学校。
第三课出行的学问
教学目标:
1.尝试利用交通图选择简单的出行路线,学会看站牌、路牌,以及寻路、问路的一般方法。
2. 了解本地的主要交通工具,周边的交通线路和起始站、部分途经地、终点站的名称。学会根据自己
的需要 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
3.知道乘车时要注意的安全和礼貌。
4.知道问路的基本礼貌和要注意的事项。
活动准备:
1.每人准备一张本地交通图。
2.一张放大的局部交通图。
第一课时
一、模拟活动:和小队去旅行
1.帮他们出出主意
①设置出行情景(以教材提供的范例设置)
②以小组为单位,看交通图,讨论可以选择哪条路线,坐什么车。
③实地到街上看看站牌和乘坐的车的特征。
④以小组为单位,整理所看到的情况。
⑤将小组研讨的结果汇报。
二、我们演一演
①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乘车时注意什 么”和“假如不认识路怎么办”问题,先研讨,然后设计不同
的情境,再表演出来。各小组可侧重不同的 主题,如乘车秩序、乘车安全、乘车文明、问路。
②以小组为单位表演,大家评一评。
③归纳和总结。
三、试一试制订一份出行计划
①师:暑假来了,爸爸妈妈准备带你 到外地去旅游,你准备到哪里去呢?你能自己制定一份出行计划
吗?试一试吧!
②学生制订计划。
③交流。


第二课时
准备活动:
1.根据教材的调查表让学生到学校或家庭附近找一找、看一看,了解本地主要使用的交通工具和各 路
车(船)可以到达什么地方等,并填写在表上。
2.找一找图片或画一画本地人们主要使用的交通工具。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自己家附近有哪些交通工具?它们能到达哪些地方呢?起点与终点是哪里?
二、介绍、讲述自己乘某路公汽或其他交通工具的经历(单独一人的经历更好)。
三、交流与展示
1.交通调查表记载的情况
2.介绍与展示记录表
3.介绍其他地区人们常用的交通方式
四、画一画或演一演你常用的交通工具(备注:演一演可以自己与小伙伴创设情景,也可以动作模拟)。
五、“小小交通工具设计师”
二十年后,交通方式会是怎样的呢?请学生大胆想像, 自己设计未来一种新型的交通工具(可以单独完
成,也可以合作,可以画图,也可以文字说明)。
1.学生设计。
2.展示作品。
3.评出最有创意的作品。
六、延伸活动
当一回小记者,调查、采访一下,这几年,你的家乡在交通方面有哪些新鲜事呢?

第四课
马路不是游戏场
教学目标:
1.观察本地交通秩序现状,知道有关的交通规则和常识。
2.培养学生自学遵守交通法规,注意安全的现代交通意识。
3.使学生初步有归纳能力和调查、访问获取信息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拍摄孩子出门时,父母叮嘱的场景。


2.交通标志和设施的图片。
3.拍摄本地城市交通秩序录像。
4.文字图片——不遵守交通规则所带来的危险。
5.收集有关交通事故事例(故事)统计数字。
第一课时
活动过程:
一 、情景导入(播放孩子上学或单独出门时,家人反复叮嘱“路上要小心”的录像),问:这是为什么
呢? (生自由回答)
二、师生讲述收集的交通事故故事。
1.师讲述故事并问:这样的故事,你听过或见过吗?
2.生讲述自己看到或听过的交通事故故事。
3.师小结并导入下一活动环节。
三、大家来讨论
讨论的问题:(1和2)
1.引起事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2.能不能避免事故的发生?
3.汇报讨论结果,师引导找出发生交通事故的最多原因。
四、走近触目惊心的数字和图片
1.师出示本地有关交通事故的图片和统计数字
2.生谈观后感
3. 把你对防止交通事故发生的意见,用你喜欢的形式(做安全警示卡、画安全警示漫画等)表达出来,
然后 在班上交流。
五、设计“交通安全”公益广告
请学生结合前面所见、所感,开动脑 筋设计有创意、有意义的交通安全公益广告——此活动可以延伸
到课后,可以找小伙伴或家人合作。
第二课时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玩“红灯停,绿灯行”的游戏,让学生体会要遵守交通规则)
二、交通安全知识“小小擂台赛”(每个小组出一组题考其他组同学,比比哪组答对最多)
三、走近交通秩序情况实录


1.学生介绍展示记录表(依据P74表格记录)
2.老师放拍摄的交通秩序情景并导入下一活动环节
四、展示“交通安全”公益广告,并评出最佳创意的公益广告,最有意义的公益广告
1.请3-4组上台展示
2.评选并导入下一活动环节
五、“红领巾”安全特别小队在行动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红领巾”交通安全宣传行动。
2.交流、汇报。
3.各小组开始按商量的方式准备(A.可以办一期交通安全小报张贴到社区; B.发传单,宣传交通法规和
交通小常识;C.表演节目《交通安全十不准》;„„)。此活动可延伸一 个月,让学生按活动计划去实践,
活动完毕,进行总结、表彰优秀小组。
六、瞭望台——汽车的眼睛

民族礼仪-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


吉林分数线-贫嘴


中药有没有副作用-学雷锋活动总结


河南美术高考-衡阳公务员


学生信用卡-回头看自查报告


三亚学院是几本-多媒体培训


节后收心-高考状元经验谈


爱情公寓经典台词-养成教育主题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