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鹞”北“鸢”话风筝
河北二本分数线-南开大学录取分数线
龙源期刊网 http:
南“鹞”北“鸢”话风筝
作者:张东伟
来源:《中学生阅读(初中版)》2009年第02期
中国是风筝的故乡。风筝南方称“鹞”,北方称“鸢”。
“风筝”一词始见于五代,明代陈沂《询刍录》记载:“初,五代汉李邺于宫中作纸鸢,引
线乘风为戏。
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作声如筝,俗名呼风筝。”据史料记载,风筝的发
明人是汉将韩信。楚汉相
争,韩信攻打未央宫,利用风筝测量未央宫下面地道的距离。而垓下
之战,楚军被汉军围困,韩信派人用
牛皮做风筝,上缚竹笛,迎风作响,汉军配合笛声,唱起
楚歌,涣散了楚军士气,这即是成语“四面楚歌
”的故事。
中国的风筝早期多与军事、通讯和气象有关,大约在唐、五代时进入民间
,成为人们娱乐
游戏的玩具。唐代诗人元稹的诗句“有鸟有鸟群纸鸢,因风假势童子牵”,生动地描绘了
儿童放
风筝的情景;清代郑板桥《怀潍县》中“纸花如雪满天飞”,则真实地记录了当时放风筝的盛况。明清时期,清明放风筝已成为一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
大约在500多年前
的明代,风筝就已传到朝鲜,后又陆续传到日本、东南亚、欧洲和美
洲。而中国的东南西北,到处都有独
具地方特色的风筝,它们世代传承,风格各异,有的粗犷
豪放,有的活泼精巧,有的色彩绚丽,有的清淡
素雅。北京、天津、山东潍坊、江苏南通等著
名的风筝产地,都有重要流派的传世佳作。
北京风筝历史悠久,在长期发展、借鉴、融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一定的规模,但真正形
成流派,掀起高
潮,还是从曹雪芹的《南鹞北鸢考工志》开始。
曹雪芹写《南鹞北鸢考工志》的缘由
,记录在该书的自序中。曹雪芹有位朋友叫于景廉,
因为“从征伤足”,难以谋生。曹雪芹想到当时有富
家公子以重金购买风筝玩,于是扎了几只风
筝送给于景廉去卖,没想到真的解了于景廉的燃眉之急。后来
,于景廉向曹雪芹学了几种简单
的风筝扎法,开始以扎风筝为生。一次他对曹说,生活困苦的残疾人何止
我一个,授人以鱼不
如授人以渔,你若能写一本介绍工艺品制作的书,便可让更多的残疾人以艺自养。曹
觉得于的
建议有道理,便动手写了这卷《南鹞北鸢考工志》。
在制作上,曹
式风筝是一门综合艺术,通过扎、糊、绘、放四个步骤的工艺流程,最终达
到形神兼备的效果。“以天为
纸,书画琳琅于青笺;将云拟水,鱼蟹游行于碧波”,是曹氏风筝
动态美的精髓所在。
“扎”就是制作风筝的骨架,这是决定一只风筝好坏的关键。曹式风筝的骨架主要是用竹子
制作的。首先
要将竹子劈成条,刮成所需要的厚度;然后经过烤制使其变形弯曲,成为风筝所
需要的形状。曹式歌诀中
“汗不去透形必还”,意思是说加热时要把竹子的油烤出来,这样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