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带图片格式)

萌到你眼炸
729次浏览
2020年08月17日 01:41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谈谈个人修养-班会流程





第一章 数一数
《数一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经历从场景图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认识按顺序数数的方法;
2、初步经历运用点子图表示物体个数的过程,初步建立数感和一一对应的思想;
3、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事物,渗透应用意识;
4、在他人的帮助下,初步体会数学的意义与乐趣。
〖教学重点〗
初步经历从场景图中抽象出数再用点子图表示数的过程,初步认识按顺序数数的
方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谈话:小朋友们都爱玩,你们最 想到哪儿去玩呢?这节课老师要带我
们班小朋友到儿童乐园。(学生闭上眼后再睁开双眼的同时,课件出 示儿童乐园
情境图)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刚刚升入一年级的学生对于第一节数学课, 以儿童
乐园游玩作引子,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从上课开始便能全心投入,进入一
个最佳学 习状态]。
自主探索 兴趣的维持
1、初步感知
(1)提问:在儿童乐园,你看见了什么?
分小组交流后集体交流
(2)描述:灿 烂的阳光下,绿树成荫,鲜花怒放,鸟儿欢快的歌唱,蝴蝶快乐
的飞舞,小朋友们玩得多开心呀,他们有 在骑木马,有的在荡秋千,有的在坐小
飞机,有的在滑滑梯。


< br>[情感是课堂教学的催化剂,声情并茂的语言渲染,能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深
切体验教师的可亲 ,课堂的可爱]。
2、数数交流
(1)提问:儿童乐园里有好多东西,你能数出它们各有多少个吗?
(2)学生先自己数一数,再数给同桌听。
(3)选几名学生做向导,带领其余小朋友按顺序数数。
3、总结方法
(1)展开讨论:怎样数数才能又对又快?
分小组讨论后集体交流
(2)小结并强调一个一个按顺序数。(从左往右,从上往下等)
4、抢答练习
( 1)提问:1个„„学生接:1个滑梯;2架„„,学生接2架秋千„„(课件演示,
从主题场景中逐个 抽取10幅片段图)
(2)自己看图说图意如:3架木马„„


5、点子图表示数
我们可以用一些最简单的符号表示物体个数,你想用什么表 示?我们就用点子图
表示好吗?1个滑梯用1个点子表示(演示出现1个点子)
怎样表示秋千 的个数?为什么?怎样表示木马、飞机的个数?你还有什么想法?
(让学生充分地说)
探索: 什么物体的个数用7个点子表示?8个点子表示的是什么?怎样表示气球
的个数?10个点子表示什么?
三、寓教于乐 兴趣的体验
过渡:小朋友,美丽的校园就是我们的乐园,让我们一起到儿童 乐园中去玩吧!
(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校园)
找找数娃娃
美丽的校园藏着许多数娃娃,你愿意找到它们吗?



找到后与好朋友(包括老师)交流。
练练点子表示数
(课前创设好特定场景) < br>1位白雪公主、2条手帕、3个蘑菇、4朵花、5只篮子、6个苹果、7个小矮人、
8只茶杯、9 只梨、10只小碗。
[童话般的美丽场景,学生喜爱的童话人物,学得生动,练得有味]。 〖课堂
总结〗
谈话:数学与我们的生活紧紧相连,每一个数学王国的成员都正眨着智慧的眼睛
看着我们,你们想与它们交朋友吗?你打算今后怎样做?学生自由谈论。
[第一节数学课,学 习目的教育很有必要。用交朋友作比喻教育学生爱学数学,
愿学数学,想学数学。达到延伸学生学习的数 学的兴趣的目的。]
第二章 比一比
比长短、高矮
〖教学目标〗 :
1、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使学生体会到长和短也是 相对的,进一步建立比较的意识。在比较的过程中,
差别比较明显的,可以直接感知得到结论,差别不明 显的,就要利用数量进行刻
画,再比较。
3、学生在不同的解题策略过程中,选择自己认这最为适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
优化意识。 < br>教学重、难点:在比较过程中,差别比较明显的,可以直接感知得到结论;差别
不明显的,就要利 用数量进行刻画再比较。
〖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准备:长短不同的绳子、铅笔、纸条、玩具等
师准备:三个大小不同的小人卡片;二瓶大小相同的汽水和豆奶
一、情境导入



(1)问:你喜欢《神探柯南》中柯南吗?柯南抓坏人可能干呢 ,为什么呢?因
为他观察事物非常仔细,细小的差别也能看出来。今天我们就学习他这种细致入
微的观察精神,看谁观察最仔细!
二、主动探究
1、活动之一
老师拿出二根长短不同的绳子,请学生认真观察:
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你能用一句话完整的话来描述它们呢?
2、活动之二
A:教师拿出二根长短不同的尺子,请小朋友比一比,看一看谁比谁长,谁比谁
短?
B:请每个小朋友拿出一支铅笔,然后比一比,看一看,谁比谁长,谁比谁短?
(同桌互相说)
3、活动之三
师:请每个小朋友拿出自己的两只小手比一比,看一看你又发现了什么? 板
书:一样长
4、活动之四
1、教师任意指二名高矮不同的学生上台比高矮,并请小朋友说一说:谁高,谁
矮?
2、老师再往旁边一站:这时问同学:这时又是谁高,谁矮呢?我们三个人,谁
最高,谁最矮?
(学生随意回答)
教师小结:高矮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5、活动之五
1、比较谁喝的多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二瓶饮料,我要请二个小朋友来喝,谁想来?


先请大家比较它们的多少,然后让两个小朋友背对着大家喝,然后问其中一个小
朋友:
(1)你认为自己与他相比,谁喝的多?其他朋友有什么看法?
(2)小组讨论:想一想,到底是谁喝得多?为什么?
教师小结:能从剩下的水比较出谁喝得多,真了不起!
三、独立思考:(学生评价)
A:让两个学生上台比较高矮(故意让其中一个学生踮着脚)学生马上会叫:“不
公平”。师:为什么 不公平?让学生明白:事物比较,要在同一起点上。 B:
第12页的第5题―――第9题,学生 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看一看有谁能
得到一张小笑脸。
1、自我评价。
2、学生互评
3、全班进行评价。
比多少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的活动中,体验一些比较的方法。


2、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1、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主动参与学习和精神。
〖教学重点〗::
掌握自己认为适用的好的比较方法。
〖教学准备〗::
师:数字卡片一套(1―――10),小猪、小免卡片各一张,录音机 生:学具
盒一个,数字卡片一套(1-10)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小朋友看一看,在我们班中,是男同学多,还是女同学多。还是 一样多?你是
怎么知道的?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比较多少。
板书课题:比多少
二、主动探讨,获得新知
1、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出示小免、小猪的卡片各一张并板书在黑板上,
问:瞧,这是谁?他们俩准备去干什么?谁来猜一猜?
师:那么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小猪怎么说 ?(放录音:小朋友,我和小免正准备去
参加义务劳动呢!)小朋友,你们想一起去看看吗?
2、 引导观察,初步感知
A:出示书中第6面的图画:
问: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有多少呢?
(学生数一数)
B:问:小免去搬砖 ,有几只小免,有几块砖,小免和砖谁多?你是怎么知道的?
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吗?
师:这样 一个对着一个,都没有多余的,我们就说小免和砖的块数怎么样?(一
样多)用一个算式表示是:
板书: 4=4 学生书空并齐读
老师介绍等号
3、 动手操作,理解新知
A:问:小免和小猪比,谁多,谁少呢?
B:学生操作:用圆片代表小免,用正方形代表小猪在桌子上摆一摆。 C:学
生汇报结果老师演示
师:小免比小猪多。也就是几比几多?用一个算式表示是:板书:4>3 老
师介绍大于号,学生书空
问:你能读这个算式吗?



师:小免比小猪多还可以怎么说?
板书:3<5 介绍小于号
学生书空,再齐读,


4、 小于号与大于号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老师小结)
5、 现在,你能用大于号、小于号、等号说一个算式吗?
三、巩固
1、 说一说
问:请你再仔细看一看图,你还能用多或少说一句话吗? (4人小组讨论后汇报,
可以不举手,谁先站起来谁就先说)
2、 猜一猜
A: 老师从1―――10的卡片中任选一张,请学生猜卡片上的数是几,根据学生
的回答,老师作出“大了” 或“小了”的提示,直到猜对为止。
B:指名一学生拿卡片,老师猜,方法同上。
C:同桌互猜,看谁猜得对
3、填一填:
A:7○3 4○9 3○3 5○8 10○1
B:2>□ 6>□ 6=□ □=8 □<9
(学生抢答)
4、试一试
模拟活动:把4块同样的糖放入相应的4杯水中,让糖溶化。请你猜一猜,哪杯< br>水最甜。你是怎么知道的,请你说给大家听。
5、学生完成第11页的1――――4题。



第三章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1——5的认识及书写
【教学目标】
1.会读、会认、会写1——5以 感,并能进行交流。
3.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教学重、难点】会写1―――5各数,初步建立数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课件,展示野生动物园的场景,让学生观察场景,体会数量的关系。






问:你认为这幅图是什么意思?画的是什么?
你从这幅图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二、主动探索:认识1——5各数
(一)认真观察,主动学习



1、认识1
(1)问:你看到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1表示的?(学生随意回答) 师:凡是
象这样:1个人、1个太阳等都可以用数字1表示。
(2)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1表示的?
(3)请你拿出1根小棒
2、认识2
(教学方法同上)
3、认识3
(1)问: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3表示的,请你说一说。
师:象这样的,就可以用数字3表示。
(2)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3表示的?
(3)请你拿出3根小棒然后想一想,用3根小棒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请你
摆一摆。
4、认识4、5
(教学方法同上)
(二)、出示计数器
先拔一颗珠,问:你认为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学生回答,课件展示:1)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课件展示2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课件展示3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课件展示4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课件展示5
板书:1、2、3、4、5(全班齐读:正、反读)
问:3的前面是几?后面呢?与2相邻的两个数是几?与4相邻的两个数是几?
(三)教师说,学生操作
1.请你伸出4个手指头
2.请你画出3个三角形
3.请你拿出5个圆片。






4.体观察图中的物体数量,再次体会1——5的数量关系。
三、教学写数字1——5


1.教师教拿笔姿势
2.教写每个数字的起笔,运笔、落笔。先教师示范,紧 接着,学生书空,然后
学生在书中描红。



四:练一练
观察“儿童乐园的场景”让学生说出相应物体的数量。






比大小
【教学目标】
1.初步建立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2.使学生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語(大于、小于、
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3.掌握自己喜欢的比较方法,并能够进行正确熟练地比较。
【教学重难点】建立数感,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比较。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昨天我们学习了哪几个数字,你还记得吗?请你说一说。
(2)与4相邻的两个数是几?2的后面是几?








(3)有谁能够写出1-5每个数字。请你试一试。
(4)图中的物体各有几个?看你数的对不对?






二、新知讲授
1、出示主题画









问:请你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
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还知道了什么?
还有需要补充的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小猴(3),梨(3),桃(2), 香蕉
(4)。 从这些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板书:






分别比较小猴与梨、桃和香蕉之间的数量大小关系。
3=3,3>2,3<4(3等于3,3大于2,3小于4)
(1)教师介绍等号、大于号、小于号(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
(2)谁会读,请会读的学生带领大家读



(3)你还有其它的比法吗?
2.出示第17页下面思考:
(1)学生自由看图: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2)小免和胡萝卜各有多少?请你一数。有谁 能够把你数出来的个数分别是多
少写出来?(指名上台写)
(3)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5<3,谁会读?
(4)一只小免吃一个萝卜,够吗?你有什 么好办法让他们够吃?(再增加一个
萝卜或者是赶走一只小免)
三、练一练
第21页的第5题
学生自由独立完成,然后学生互评,最后全班集体评价
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评价,最后教师评价。
第几
【教学目标】
1.具体 的情境图中,让学生学会区分基数和序数的,理解几个和第几的不同,
并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充分感知无 论第几都只有一个,它表示事物的次序,而几
个则表示事物的多少。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 、比较、推理、判断的能力,以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 新意识。
3.使学生感知与同伴合作学习和乐趣,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理解序数含义,会区分基数与序数,明确数的方向决定的次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师生交流



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你们非常熟悉的地方,想知道是哪里吗?(出示课件
场景)






电影院的售票处,井然有序的排队 买票。师:问:小朋友,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
吗?有哪些人?他在什么地方吗?
二、探求新知
1.初步感知基数与序数
(1)请大家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人在排队买票?有谁能指一指排在第5的是谁
吗?
(2)动画展示:背着红书包的小朋友走后,后面的人依次上前。
问:有几个人在排队?这时谁排4?穿黄衣服的小朋友排在第几位?
2.进一步体会基数、序数的含义
(1)请几位同学上讲台
先请大家数一数共几人 ?再问一问从左数第3人是谁?××同学是从右数的第
几?他还可以排第几?
(2)分小组做排队游戏
三、反馈练习:








1.红色的苹果摆在第几个?(从左面数第五个)
2.5只小鸟,哪只小鸟正在飞?(第三只小鸟)
2、举一些日常生活中关于“第几”的例子
先4人小组互相说,然后向全班汇报。
四:作业:


书第8页“做一做”的第2题
看图片可以说一说:照片上共有几个人?从右数,爷爷排第几?奶奶和爸爸排第
几等?
几和几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掌握4和5的有关组成,并有效地渗透有序的思想。
2.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4和5的组成,初步建立学生数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计数器:老师拔数,学生观察
(1)先拔二颗珠,问:这是几颗珠,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2)如果再增加一颗珠,这时又 是几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指名说,并
请一名学生上台写数字3。
(3)如果再增加一 颗珠,这时又是几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指名说,并
请一名学生上台写数字4。
(4)请你比一比:4和3谁大,谁小?请你用符号连接。
二、学习新知:
(一):主动探索:4 的组成
1.请你拿出4个小棒,摆一摆,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
2.你能把这4根小棒分成两堆吗?请你试一试。(学生自由活动,老师巡视)
3.学生汇报操作结果,边板书边问:还有不同的分法吗?(根据学生回答情况,
教师板书)






4.读的组成
(1)先领读:4可以分成1 和3,2和2可以组成4,1和3 组成4„„„
(2)学生自由地读,同桌对口令。
(3)全班齐读可以采取各种不同的形式。
5.观察上面数的组成: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然后再发言)
(先分成1 和几,再分成2和几,再分成3和几„„我们在记得的时候可以只需要
记2个就可以了)
(二)学生合作:学习5的组成



师:刚 才,你已经拿出了4根小棒,现在想一想,再增加几根小棒就是5根小棒
了?请你赶快行动吧!
1.师:刚才你们真能干!发现了这种奇妙的规律,那么你能用这种方法来把5分
成两堆吗?并请你把 分的情况像老师一样写出来,可以吗?请你们小组合作,试
一试。
2.学生分小棒,老师巡视。
3.学生汇报分的情况,学生边回答,老师边问:还有不同的分 法吗?(根据学
生回答,老师板书)






4.读一读
师:有谁会读,请你试一试,我们请会读的好的小朋友当小老师带大家读,好不
好?
(1)小老师带读
(2)小组开展竞赛读
(3)师生对口令
(4)同桌对口令
(5)试着背一背
4.观察:请你认真观察上面的4个数的组成 ,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先可以小
组里互相讨论,每个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选一个代表发言,其余的同 学认真听)
5.你们自己组说得怎么样,你认为哪个组说得最好?,还有什么不足的地方?
( 学生互相进行评价)
6.第19页的“做一做”
先让学生独立的填一填,然后再集体进行评价。
7.完成第20页的做一做:先摆一摆,然后再连线。集体评价。
三、练一练:第21页的第5题:集体评价。



加法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加法的意义,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使学生初步体会用“数的组成”来计算5以内的加法是最简单的方法。
3.通过学生操作、表达使学生经历加法的计算过程。
4.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5.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掌握对自己合适、喜欢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情境一:


1.课件演示:一年级四班组织 折纸动物大赛,强强、红红和冬冬各折出了几只
纸鹤?






2.问:老师想知道有几只纸鹤,谁愿意帮我?你是怎么知道的?
3. “一共有几只纸鹤?”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1+2=?)



4.1+2等于几?你是怎样算出来的?请把你的方法告诉你小组的同学们。
5.全班交流算法。
(对得出不同算法的小朋友给予鼓励)
(老师和学生一起摆小棒,板书:1+2=3)
情境二:继续演示课件






1.树枝上有四只小鸟,又飞来了一只,一共有几只小鸟?
你是怎样算出来的?请把你的方法告诉你小组的同学们。
2.全班交流算法。
(对得出不同算法的小朋友给予鼓励)
师:刚才有一位小朋友是用我们学过的4和1的组成来 计算的,这个办法很好,
你能用这种方法也来试着算一算吗?同桌互说。
二、分层练习,辨析理解
1.做课件“看图填数字”第1题








(1)先请学生看图说图意,,再请小朋友在全班交流。
(2)学生汇报算式;3+2=5 ,2+3=5
师:说说你是怎样算的?观察上面的这两个算式,你能发现什么? (使学生


初步感知: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规律)
2.“看图填数字”第2题






三、寓练于乐,巩固深化








游戏:填一填,写一写
要求:请同学们将自己喜欢的玩具放到“筐一” 和“筐二”中,并根据玩具的数量完
成下面的算式。
游戏方式:以小组合作方式,大家摆玩具说算式,一人写算式。
评价方式:请学生当“小法官”
四、教师小结。
减法的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知道减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减法算式,使学生初
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减法来解决。
2。通过学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
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3.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知道减法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按顺序填数



( ) 3 ( ) 5
2.听算式,说得数(或写得数)
2+3 1+3 1+4 2+2 4+1 3+1
3.昨天我们学习了加法,有还谁记得,加法表示什么?
(把两部分合起来)
二、探究新知
情境一:桌子上放着3只纸鹤,强强拿走了一只,送给班主 任杨老师。








1.引导观察,感知减法的含义
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认真观察,同桌之间互相说交流说图意,然后全班交流。
师:像这样, 从3只里面去掉一只也就是从一个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或减掉一部分,
要用减法计算。
2.学习减法算式
问:3只纸鹤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拿走了一只,是从几只里面拿走的?拿走 一只
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像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用减法计算。板书:3-1=? 问:
3- 1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还有没有不同的想法?请
你说一说。(然后全班齐读 算式)



3.发散联想
教师引导启发,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其他能用3-1表示的事物来。 情境二:
小刺猬一次背走了三只果子






问:像这样的问题我们要怎样计算?5-3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把你的想法
说给大家听,还 有没有不同的想法?请你说一说。(然后全班齐读算式)
三、巩固发展,学会学习。






1.电脑演示,让学生认真观察



(1)请多个同学说图意 (2)完成算式
2.完成课后习题,同桌交流,老师找代表在前面演示,同学讨论。
四、教师小结
问:今天你都学了什么?


0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认识“ 0”的含义,学习“ 0”的写法。
2.能够明白“ 0”含有“起点”的含义。掌握数的顺序。
3.会计算有关“ 0”的加减法。
【教学重点】0的含义、写法以及有关0的加减运算。
【教学过程】
一、教学0表示没有的含义
1.课件展示示小猴吃桃子。











问:投影片上有一只猴子,一个盘子里放了两个桃子。



问:小猴正准备干什么?
学生:小猴正准备吃桃子。
2.出示小猴吃了一个桃子。
问:图上小猴吃了几个桃子?盘子里还剩几个桃子?
学生:小猴吃了1个桃子,盘子里还剩1个桃子。
3.继续演示。
问:小猴又吃了几个桃子,盘子里还剩几个桃子?
学生:小猴又吃了1个桃子,盘子里一个桃子也没有了。(有的学生会说吃了0
个桃子。)
教师小结:盘子里一个桃子也没有,我们可以用数字:“0”来表示。
(板书:0)这个数字 读作“0”,“0”表示没有。“0”和1、2、3、4、5一样,也是
一个数。
4.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 0”的用法和含义。
教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 0这个数字,比如:妈妈买了5个苹果,吃
了5个,还剩0个。小华有了3支铅笔,用了3支,还剩0支 。您们一定还会说
出许多这样的例子。现在我们分小组讨论,看谁说得最好。
讨论后,指明4~5人说说。
二、教学0表示起点的含义








1.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小直尺。
教师:刚才同学们说得非常好,你们对0有了初步的认识。 0可以表示没有。0
还可以表示什么呢?请大家拿出你的小直尺。看一看,0在什么位置?在这里还可以表示什么?
2.出示直尺放大图。
教师:请大家看直尺图,0在这里表示一段也没 有。它还可以表示起点。表示测
量长度从这里开始。
教师:这个0应排在谁的前面?为什么排在1的前面?
学生:因为0是起点。
指名数直尺上的数:从0~5。
齐读:0~5,5~0。
三、教学0的书写
教师边范写边说:写0时,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起笔收笔都要相连,成椭圆行。
学生书空写0三遍,注意笔顺。
学生在书上练习格描写0。
四、“0”的加减运算








算一算1:教师出示课件
教师:鸟窝里有3只鸟,飞走了三只,还剩几只,你会列式表示出来吗? 学
生列式,教师范写:3-3=0,
算一算2:一个荷叶上站着4只青蛙,另一个荷叶上没有 青蛙,我们用4+0表
示,那么两个荷叶上一共有几只青蛙呢?
4+0=4
学生齐读式子。教师范写。
五、练习巩固
完成下列算式,练习巩固有关“0”的加 减运算。教师巡视,选代表前面演示自己
的计算过程,学生讨论结果是否正确。








六、教师小结。

第四章 认识物体和图形
认识图形
【教学目的】
1.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2.体会面与体的联系与区别。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协作精神。
4.渗透“事物之间有着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认识平面图形。体会面与体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1.复习立体图形。
出示课件:老师给三位小朋友准备了三篮礼物,大家一起看看都都是些什么东
西?








学生观察图像,同时说出答案。






观察这些物品,按照形状,你会归类吗?为什么要这样归类?看看图上这些物品,
你能按照形状 归类吗?








放手让学生独立学习、观察书上例图将物品归类。
二、以旧引新、导入新课
1.放手让学生独立学习、观察书上例图,并仿照图用正方体、三棱柱体学具在
纸上描出正方形 、三角形。
问:
(1)你刚才从书上第三、四幅图中学到了什么?你是怎么做的?
(2)摸一摸描在纸上的正方形、三角形,感觉怎样?
小组讨论:体与面的区别。
2.师:今天我们认识了哪几个新朋友?(根据学生回答,在图形下板书名称)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 图形(板书课题),这四个图形都是平面图形。
三、多层练习、巩固提高
1.想象印证








电脑演示:由体引出四个图形,让学生说出图形的名称。
2.说一说生活中在哪些物体的表面 上有这几种图形?请你们去找一找,摸一摸。
(让学生分小组离开位置进行活动,再选代表汇报)
3.小组学习、引导探索
四人小组共同合作、讨论,用小棒摆出几个图形。讲一讲自己的发现、疑惑,再
进行全班交流。
4.分类:新老朋友欢聚一堂,你们能根据他们的特点,为他们分一分小组吗?
(小组交流讨论 ,找出多种多样的分类方法)
指明回答分类方法及理由
5.生活引用
爸爸给聪聪买了一个积木玩具,让它照着图像搭建出来,你看看,怎么帮助聪聪
完成任务。








四、全课总结

第五章 分类
分类


【教学目标】
1.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学会分类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4.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学会物体进行分类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师:这是商场的文体用品专柜,观察一下货价上物品的摆放,你有什么发现?
(1)现在,售货员要在货架上摆钢笔,你觉得,她应该把物品摆放在哪?
(2)如果要摆放书包,你觉得应该摆在哪里呢?
(3)这里还有两个足球,想一想?应该摆在哪里?
通过看场景,使学生明确商场物品有很多 种。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商场是把一样
的物品放在了一起。
教师明确分类概念:像售货员阿姨这样,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板
书课题) 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的一些分类现象,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分类的意义,使学生了
解:分类使生活更方 便了,感受到在我们的生活周围就有数学。
二、探索新知
让学生观察下面的图片,思考每一组物品中,哪一个放错了类别?























1.圈一圈。
出示商品图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放错物品挑出来,并说明理由。
教师明确分类的必要性─ ─通过分类使每种物品看得更清楚了,也为我们的生活
提供了许多方便。
2.选一选。






(1)教师导语,说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类活动。
(2)小组活动,组内互相交流是怎样分的,体验分类的方法。
通过分一分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分类的作用。
3.想一想








启发学生按照要求分一分,体会两 种分法,教师注意启发,帮助学生理解:按照
不同条件,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加深对分类的理解和体 验。
三、课堂小结:“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

第六章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6、7的认识
【教学目的】
1.认识6、7,能正确地书写6、7。
2.能用6、7表示生活中的各种物体。
3.培养学生的数感和认真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
1.区别6、7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
2.写数字,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在电脑上出示情境图,并让学生仔细观察。
1.图上有些什么?
2.请同学们数一数,图上有多少学生、加上老师又有多少人?学生报得数。
3.你是怎样数教室里的人数的?还可以怎样数?
4.我们刚才都是按照1、2、3、4、5 、6、7的顺序数数的。在数数中我们发现,
数5个以后再数1个就是6个,接着6再数1个就是7,7 比6多1,6比5多1。
二、新授
1.认识6和7
你们都观察的很仔细,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新朋友6和7,板书课题:6和7
的认识
2.问:你知道6是怎么来的吗?5的后面又该是数字几呢?








师出示计数器,演示,5拨上1是6。
问:6的后面再加1个,又是多少?
3.观察你的直尺,看一看,6、7它们都在哪里?
4.比较大小,前面我们认识了5,今天又认识了6和7,那你知道谁大谁小吗?
5和6比谁 多谁少?6和7比呢?你还能看出谁比谁少?5比6小反过来可以怎
么说?6比7小反过来又可以怎么说 呢?
5.基序数意义
(1)你能从小到大数到7吗?从7开始从大到小数到1呢?
(2)观察图(教师出示课件),找准起点,数一数这里有几瓶金鱼?(学生分组
活动)你能填上正确 答案吗?








问题引导:
①左数第6瓶有几条金鱼?
②找一找哪一瓶装了6条金鱼?从左边数起看一看是第几瓶?
③从左边数起找到第7瓶,再数一数瓶里有多少条金鱼?
6.教学6、7的写法






观察字形特点,6像什么?6是一笔写完的, 从田字格的上半格起笔一直写到下
面再画个圆后完成,7像什么?
三、练习48页2、3
四、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6和7的组成
【教学目的】
1.认识6和7的组成。
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3.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6、7的组成
一、复习
1.把不是按顺序排列的数圈起来,并写出正确的排列顺序。






引导学生复习1~7的数序。学生可能一下找不到正确答案,可以让学生先从1
开始数。
2.从左数起,给第2只、第4只、第5只、第7只小狗带上小红帽。







先让学生找出起点,然后根据数序找到正确的答案。
二、新授课:
师:昨天我们学习了6和7,在我们身边有哪很多事物可以用6或7来表示,也
有很多数字可以组成6和 7。下面我们做一个游戏:(教师出示课件)
1.出示课件,让学生拿出学具涂一涂、分一分。






老师这有6个小圆卡片,我想把它 分给两个小朋友,可以将6分成5和1,你能
帮我再分一分,有几种分法吗?
小组互相讨论有几种分法?并用学具演示,老师选代表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学生汇报,教师在课件上演示。请大家评论。



2.总结分法
看到这些分法,你能发现什么?我们可以将这些分法总结成这样3种。 看到
每一组,你可以想到什么?
3.7的组成
刚才老师拿掉了一个卡片,应该是7 个,7个卡片怎样分给2个小朋友的?请拿
出7个学具来分分看,有几种分法?
老师选代表汇报分法并展示,引出:你还能想到什么?可以归纳成几种分法?
三、游戏巩固






1.要使每个鱼缸里都有7条鱼,每个鱼缸还需要几条鱼,把答案写在方块内。
2.猜数,老师左手拿几个苹果,右手和左手合起来是6个,知道右手是几个吗?
3.学生互动,一个学生生出3个手指头,另一个出一个数能和他组成6(7)。
四、课堂总结:“这一节你学到了什么?”

6和7的加减法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加减法,进行10以内加减计算。
2.初步感觉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3.培养学生间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6、7的加减法正确迅速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课题引入
1.情境一(出示图片)






师:多么美丽的景色呀,在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一共有几个小 朋友?来了
两个小朋友后又是几个小朋友? 你怎么知道的?
根据学生说板书算式:4+2=6
2.情境二:








在这幅图上的中间,看到了吗?一个叔叔正在采摘向日 葵,看他已经摘了几个,
原来一共有多少个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根据学生说板书算式:7-3=4
二、新授
1.请同学们两人一组来摆学具,然后看着图写出算式(拿出6个)






谁来说说你们组写出了几个加法算式?
还有不同的算式吗?教师引出减法算式。
2.师:这里有7朵小红花,发给同学们,摆一摆,可以组成什么算式。 学生
独立写算式,谁来说说你的算式,还有不同的算式吗?
3.分组活动
分组摆学具并写算式
三、练习
1.在田字格里写算式
教师演示,学生在下面一起写。只写半格注意书写整洁
2. 看下面的图,小熊和河马应该代表数字几呢?你能根据算式判断出来吗?










学生小组讨论,作出结果。
四、生活应用
爸爸给聪聪一个任务:要聪聪根据衣柜中衣挂的个数到商店购买,凑成十个给熊
伯伯。下面就是聪聪完成任务的过程,老师可以边演示课件,边让学生在下面计
算,共同完成任 务。

































五、小结。
8和9的认识
【教学目的】
1.熟练数出8和9,会正确读写,并能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
和位置。
2.培养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正确读写8和9
【教学设计】
一、引入
出示课件: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小组互相说说?然后派代表汇报。
问题:图上有哪些东西是8个?有哪些东西可以用9来表示?
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8和9(教师边说边板书)
二、新课讲授
1.动手操作
(1)你能摆出8个●?
教师出示课件,学生用学具动手完成,然后教师带领大家一起运用媒体操作。


然后教师出示计数器开始拨出8,学生在下面一起数,问:那8个再加上1个是
几?
(2)教师让学生拿出表示9的学具自己试着摆一摆。可以摆一个图形。然后让
小组同学相互展示自己的 成果。师出示课件用图▲摆出9。
(3)让学生观察8和9的大小关系,7个加1个是8,8个再加1个是9。






2.出示尺子图






问:8在谁的后面?7的前面是几?9的前面是几?7的后面是几?
3.看看点子图,比一比谁多谁少?






比较数的大小关系。
4.基序数








(1)出示课件:有8只蓝色蝴蝶,1只粉色蝴蝶,你知道哪一只是粉 色的吗?
教师操作课件,学生说出答案。
(2)让学生拿出学具完成课本54页的题目:把左 边的8只蝴蝶涂上蓝色,给从
左数第9只蝴蝶涂上红色。
四、8和9的写法
教师在 黑板上演示,学生注意观察,然后自己动手写,教师强调:写8的时候要
注意写半格,空半格,问:8像 什么?上面的圆要写小点,下面写大点。写9的
时候要先写圆再写竖。
8和9的组成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8、9的组成
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8和9的组成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教师演示课件,介绍场景:老师给晶晶 出了一道题目“8个小星星分成两堆,
有几种分法呀?”,这下可难坏了晶晶,小朋友们,你们能帮帮她 吗?







师:请你拿出学具,在小组里摆一摆,你能分几种?(学生分组动手操作) 老师请学生汇报:说一说你分了几种?你是怎样分的?用什么办法记住每一种分法
呢?看到8可以分成 7和1,你能想到什么?
2.师:如果是9颗星星,又可以怎样分呢?
学生动手操作后再说一说是怎样分的?
二、练习巩固
1.读一读
学生互相读8、9的分组成
2.做游戏
(1)猜数游戏:
师:老师有8个纽扣,一只手里有5个,你们知道,老师另外一只手里有几个纽
扣吗?
教师边演示边讲解,学生参加活动,也可以让学生互猜。
(2)完成书上“找朋友的游戏”
三、小结

8和9的加减法



【教学目的】
1.会熟练口算10以 1+5= 6-1= 2+2=
3+2= 4+3= 6-3= 7-2=
二、探究知识
师:前面我们认识了8和9,知道了怎样凑成8和9,谁能说一说,8可以分成
几和几?
学生边说,教师边将相关卡片出示并标记到黑板上。



师 :小朋友们掌握得都很好,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8的组成和9的组成,下面
我们便来学习有关8和9 的加减运算。
1.8的加减法






(1)独立思考
聪明的小朋友,你能算一算吗?你用什么方法计算?你还能根据8的组成写出 哪
些式子。试一下,写一写,算一算。
(2)举一反三——9的加减法
师:你能根据9 的组成写出有关的算式吗?


让学生分组,组内学生各有分工,一部分学生根据9 的组成写算式,一部分学
生根据算式算得数。一部分学生对算式和计算结果做评判,然后大家交换顺序。
(3)下面大家分组整理自己的算式,看看你有什么体会?
三、练习
1.还记得我们玩过的猜一猜游戏吗?
老师手里有8个纽扣,这只手上有几个?你能根据纽扣 的信息写出哪些算式?该
怎么算?老师另一只手上有多少个扣子你知道吗?
2、学生分组拿出 数字卡片,同组两人互相拿出相加得8,相加得9的两个数。
完成课后练习题目。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10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10认识的过程,初步建立10的数感。
2.学会 10的数数、认读,比较大小和组成及10的写法,对10的数概念获得全
面认识和掌握。
3.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及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4.引导学生感受数1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掌握10的组成
一、引入新课
1.连一连






根据图像,帮助学生复习认识的数0~9。
教师:同学们,我们来猜猜谜语,好不好?
(1)有一个数,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还表示起点。
(2)0和6之间有哪些我们认识的数?
(3)5的相邻数是谁?
(4)8再添上1是几?



(5)9再添上1是几?
教师继续:今天我们就来认识“10”。
二、探究新知






1.10的含义及10以内数的顺序。
(1)生活中和10有关的事情很多,广场上有多少人?请小朋友们数数?






(2)摆一摆,数一数?你能摆出10朵花吗?
(3)同学们在学习中经常用到尺子,请小朋友观察9在8的后面,
为什么?(引导学生回答, 10在9的后面,10比0~9都大。)
2.比大小
10和一个数比大小,谁能说一说。除了这种,还可以填什么?



10○□ 9○□
谁来说说?






3.10的写法。
(1)10的写法和0-9这些数的写法有什么不同?
(2)谁能说说10怎样写?(学生先尝试说说,教师再小结)
(3)在田字格里练习写10。
(4)写完了同桌互相欣赏一下。
4.10的组成
教师出示课件,问:你会填吗?






(1)请你拿出10根小棒,摆一摆,分一分。



在哪里,10


(2)在四人小组里交流一下你的方法。
(3)请一个小组汇报你们组的方法(实物投影展示)
(4)汇报板书10的组成
(5)讨论10的组成的记忆方法。
你有什么办法记住这些分法,把你的方法说给同桌听。






引导同学回答,看一个记两个,看到10可以分成9和1,就想到1和9组成10。
记住前面五个,其余可以推想出来。独立完成第65页10的组成的填空
三、游戏(10的组成练习)






1.图中哪些可以用“7+3= 10”表示?
2.同桌两人做游戏,说数并出手指,两个同学出的手指数合起来是10。
四、课堂小结
五、趣味练习








10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 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新知和学好数学的愿望
2.正确计算10的加减法算式,加深认识相应的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
3.逐步培养学生数学思考的能力,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往能力等。
【教学过程】
由复习引入新课教学
哪两张卡片上的数字和是





10

1.各小组组长组织本组同学同时进行10的组成的接力赛








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探索10的加减法全部算式的计算方法
总结:在做有关10的加 减法时,可以利用10的组成来算,也可以利用加减法算
式之间的联系来算等等。10的加减法还有很多 题目,你们想自己学习吗?
3.练习巩固
下面的几个小朋友,哪两个小朋友的数字和是10 ,你能把他们进行组队吗?试
着写一写他们的算式。






1)独立操作,写算式
2)学习小组交流算式、算法
3)全班交流,展示成果
激励:小朋友们真行,你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会了所有10的加法 题。都给自
己一个五角星。学生上黑板归类整理,即时记忆。








4)看看下面的表格,你能填上吗





?

二、轻松一刻
凑十歌: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四六一起走,
五五凑成一双 手。
连加、连减
【教学目的】
1.掌握两步计算的正确计算方法
2.初步体会计算的变化,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口算和计算能力
2.通过操作,培养学生数感和主动探索积极学习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掌握计算顺序
一、情境引入
1.引入新课








师:小明的妈妈给小明买了几只小鸡,小明给小鸡喂食物,你能数数,图中共有
几只小鸡吗?
5只小鸡,引导学生说出:小明喂了5只小鸡,两只粉色的,三只黄色的,说说
图上画有什么?
师:又来了2只粉色的小鸡,现在有几只小鸡呢?
学生列出算式是:5+2
师:还有一只黄色的小鸡也跟来了,现在有几只小鸡呢?你能用式子标书出来
吗?
教师板书:5+2+1
想一想:这题应该怎样计算?
小组讨论后汇报解法。
继续出示图片:








师:8只小鸡,一会离开了两只,一会儿,又离开了两只,现在有几只小鸡,你
会列式吗? < br>小组讨论后汇报解法。(若有生说先算2+2就把8-(2+2)的算式写出来以之


对比)
2.练习:
(1)根据学过的知识,填一填,看看谁做的又快又好!






(2)独立看图,说出图意








三、应用
合 唱队本来计划这个月的演出次数为2次。但是为了响应送节目进校园活动,分
别在育园小学和飞扬小学加 演3场和2场演出,那么合唱队这个月一共演出了多
少场呢?






(1)根据图意想一想,怎样列式,先算什么?
(2)说说算式的意义?
(3)派代表在前面演示,大家分析,教师出示做题的完整过程。
加减混合
【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摆放P75例题及练习十二,帮助学生理解计算顺序。
2.加深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增强对计算过程的感受。
3.通过观察交流,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掌握计算顺序
情境引入
公园里有好多美丽的白天鹅,他们在自由自在的在水面上游来游去,我们一起去
看看吧!







二、新授课 1.看:湖里有几只天鹅?这里又飞来3只,现在呢?谁能说出完整图意?(这
里又飞走2只)谁能 把图意完整的说一遍?
师说出完整题意:湖里有4只天鹅,飞来3只,又飞走了2只,现在有几只天鹅 ?
你知道怎样列式吗?求先飞来3只,怎么办?又飞走2只又该怎么办?
(1)根据图意想一想,先算什么?
(2)你怎么知道先算4+3接着什么?用哪个数减去2?谁能说说4+3-2的意
义?
2.咱们再来看看另一个湖里的天鹅吧,演示:先有4只,飞走2只,又飞来3









学生在小组里互相说出图意,独立列式后集体订正。
3.小结:同学们真聪明,看看我们学习 的和前面学过的连加连减相比有什么不
同的吗?像这样的算式叫加减混合
三、练习巩固
1.看图填空
让学生通过自己看图,根据图意独立写出算式并计算出正确结果,在熟练掌握计
算过程的基础上加深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增强对计算过程的感受。






2.游戏
小组活动,选出四个数字,组成一个加减混合运 算的算式,看谁找的越多越好!
派代表进行说明和操作。








第七章 11~20各数的认识
11~20各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会准确地读出和数出11——20各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及大小。
2. 初步认识计算单位“-”和“+”,直观地了解11——20各数都是由一个和几
个一组成。
【教学重难点】11~20各数的认识和组成。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这幅图中都有什么,他们的数量各是多少,你都学过哪些数,你能试着数一数吗?








二、新授课
我们已经认识了10以内的数,今天,我们来学习比10大一些的数。(出示课题:
11~20各数的认 识)
出示教科书的主题图。





< br>教师: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老师一共带了几个小朋友过马路?你来数一下,过
马路约有多少人? 再看一看周围还有些干什么的人?让我们接着继续数,看一看
这幅图上一共有多少人?
图上除了人还画了些什么?你能数一数有多少课树?多少辆汽车?多少辆自行
车?



2. 出示课件:






让学生随着电脑演示,一根一根地数。
问:如果10 根分一堆,这20根小棒可以分几堆?把每一堆捆成一捆,这20根
小棒可以捆成几捆?每一捆就是一个 十,捆成2捆,就是几个十?
3.看看下面的图像,你知道这三堆小棒各有多少根呢?出示课件:






(1)教师: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11,全班齐读:“ 11”。
11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多少?
(2)13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2捆小棒表示几个几?2个十是多少?
2个十是20,左边的” 2”表示2个十,右边一个1也没有,就写0,这个数读作
二十。全班齐读:20。



起来是20。
4.出示直尺图。






教师问:图上的数字是怎样排列的?10后面的一个数是多少?15 前面的一个数
是多少?13比15大还是小?12和16中间有几个数,它们都是几?比10大又比15小的数是哪几个?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科书“做一做”的题目。全班齐读,然后再个别读。读完后,再让学生从
20倒数到7。
11~20各数的写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十位&qu ot;和"个位";认识计数器,并能正
确地书写11~20各数。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难点】11~20各数的认识和组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让学生先从1数到20,再从20数到1。
2.导入:教师演示,让学生 数一数下面的小方格共有多少个?你能告诉老师吗?
10和13之间的两个数是谁?14后面又有什么数 呀!








教 师总结:在数数的时候,需要一个一个的数,不要遗漏,可以先把10个做一
个标记,再看还有几个?
同学们,我们已学会数11~20各数,并知道1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就是十几,
我们不仅要学 会数数,读数而且还要学会写数。
二、讲授新课
1.教师出示数位筒,学生动手操作自己的数位筒,初步感知数位。 我们首先
在最右边的筒里放入小棒,边放边数:
“1根、2根,3根——9根、10根”
教师: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在左边的筒里放1根小棒来表示这10根。 教
师:在右边筒里再放3根小棒,谁 能告诉老师现在表示一共有多少根小棒?
“右边的3根表示什么?”(三个一。)






“我们把3所在的位置叫做个位。”



“左边的1根表示什么?”(1个十。)
“我们把1所在的位置叫做十位。"
在数位筒上写个位、十位。
“那么13该怎么写呢?我们可以借助计数器来写数。”
2.利用计数器写数。
出示计数器。
教师:这是计数器,请同学们观察计数器,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呢?
计数器右起 第一档叫个位,右起第二档叫十位;十位上有几个珠就表示有几个十,
个位上有几个珠就表示有几个一, 合起来就是几十几。在写数时,有1个十就在
十位写1;有几个一就在个位写几。
让学生写出13,请一名学生板演。
教师:写数时要注意先写十位上的数,再写个位上的数,要从高位写起。


3.练习。
完成课件中出示的后两个数,四个人一组,先摆小棒再写数。 < br>讨论:“20”个位的0该不该写?为什么?(因为个位的0起着占位的作用,表示
个位一个单位 也没有。)
4.学生继续学习下面的内容。并完成可前要求的内容






三、动手连连看








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操作巩固11~20各数的认识,并为下一步学习进位加法做准备。
2.运用11~20各数的组成,掌握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正确地
计算。
【教学重难点】根据11~20各数的组成,正确地计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过程】
1.出示课件






师:(出示图片)这是多少?



生:这是13。
师:请你迅速在桌上摆出13根小棒, 能让老师一眼看出是13根。 (学生摆,
教师巡视。)
师:看着你自己摆的小棒图,说一说可以列出什么算式?(引导学生说出) 10
+3=13、3+10=13、13-3=10、13-10=3。
师:那么这个数是多少?


生:这是18。
师:看着你自己摆的小棒图,说一说可以列出什么算式?(引导学生说出) 10
+8=18、8+10=18、18-8=10、18-10=8。
2.师:小朋友们都 很棒,都可以列出算式,完成计算了,现在老师要出两道难
题,看看你们会不会计算。
出示课件:






师:小朋友你们用自己的小棒摆一摆,你能快速的算出得数吗?
让学生先在桌上根据算式用小棒摆出结果,然后找学生代表把自己的答案说出
来。
教师演示。
3.介绍加数、和、被减数和减数、差的概念








师:小朋友们这里的老师有几个算式,请小朋友 们认真观察,这些算式我们还可
以分一分类,可以怎样分?
生: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加法算式,一类是减法算式。
师:说得真棒,我们一起来看加法 。每一个加法家庭里都有几个成员,科学家给
他们起的都有名字,加号前面的数叫做加数,加号后面的数 也叫做加数,等号后
面的数叫做和。(边说边板书)你们认识他们了吗?谁愿意再来介绍一下? 生
说。
师:对于减法家庭里的每个成员,科学家们也给它们统一起了名字,减号前面的
叫被减数,减号后面的叫减数,等号后面的叫差。(边说边板书)谁再来给大家
介绍一下?
解决计算问题(对有困难的学生稍加辅导)。
师:小朋友们真棒!
4.比大小






第八章 认识钟表
认识钟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钟面,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
2.培养学生建立时间观念,养成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学具钟。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小朋友,你们每天都是什么时间起床呢?又是什么时时间睡觉的,你是怎么掌握
时间的呢? < br>没错,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通常用钟表来帮助我们确定时间。我们的日常生活
中处处都离不开钟 表,有了钟表,小朋友早上可以按时起床,上学才不会迟到。






二、自主探究
1.指导看主题图。
(1)教师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
(2)认识钟面。








①分组观察钟面。讨论:要求学生说出钟面上一共有12个数,有两根长短不同
的指针。
②认识分针、时针。
③教师出示钟面模型,让学生辨认分针、时针。
(3)认识整时。






①②③指导观察主题图中的分针和时针分别指向几,建立整时的概念。 ②先
出示8时的钟面,提问:“这是几时?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同时写出“8时”并教
读法;然后出示3 时的钟面,让学生说,教师板书“3时”;最后出示6时的钟面,
让学生自己写出来。
③引导 学生观察8时、3时、6时,这三个钟面上的分钟和时针分别指向,分组
讨论:“怎样才能准确地看出它 是几时?”
分析:8时的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8;3时的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3;6时
的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6。
教师小结:在钟面上,当分针指向12的时候,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2.反馈练习。



(l)让学生上台拨钟,教师先要求学生拨出几时,然后集体订正。
(2)接着,让学生给学生出题拨钟,并相互评价。
(3)小组拨钟练习:一人说时间,其他三人进行拨钟练习,并相互检查。
(4)创设情景讲解“强强的一天”:






小朋友,你能根据钟面显示,知道强强一天里的时间安排吗?
学生分组讨论,完成任务,并派代表回答问题,使学生建立时间之间联系的理念。
师:我们一起认识了表示整时的时间,并学会了表示整时的方法。你学会了吗?
认识钟表(半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看钟表上的半时。
2.培养学生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生活习惯。
【教学重难点】学会看钟表上地半时,并会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小朋友,我们已经认识了钟表,知道了时针和 分针,在钟面上,当分针指向12
的时候,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下面的时钟各表示了什么时间,你能把 他们连好
吗?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同学们,下面是红红一天里的几个活动,你能正确地说出钟面上的时刻吗?






谈话:红红早上7时半时正在做什么,你能根据钟面上的时刻说出红红的活动吗。
前面我们已 经认识了整时,在钟面上,当分针指向12的时候,时针指向几就是
几时。今天,大家一起来认识半时。 (板书)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讲解图1
师:你能说出这是什么时刻吗?(可以请学生用学具钟表,依照图上钟面拨一拨。)
师: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同桌讨论)



由学生自主交流汇报:时针指向6和7中间,分针指向6,就表示6时半。
2.依次讲解图2和图3
通过动手拨一拨,观察、分析、互相交流,找到半时分针与时针指的 位置的特征,
使学生充分了解时针、分针在半时时候的指向。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发现了7时半、4时半钟面上的分针都是指向6。
师:半时与整时分针指的位置有什么不同?(学生自由讨论)
学生总结:前面学习的整时,分针转一圈都指向12,而今天认识的半时,分针
转半圈指向6。
得出结论:几时半的时候,分针总是指向6,时针总是指在两个数的中间。
3.观察半时的写法
电子表的半时用“30”表示。点左边是几,点右边是"30 ",就表示几时
半。
4.实践应用






5.游戏活动。
活动一:教师说出几个时间,让学生用钟表学具拨一拨。
活动二:同桌合作,一个说时刻,另一个拨出来。(可交换)
三、小结。
师生共同小结。请学生说一说这节课的收获。


师:同学们,我们学会了认识钟 表,知道时间是最宝贵的。希望你们做一个遵守
时间和珍惜时间的人。



第九章 20以 组织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请小组的代表向全班同学介绍本组解
决问题的方法。
(1)点数出结果接着数,数出结果。
(2)教师讲解一般方法,再用“凑十法”算出结果。



(3)充分肯定学生探索的方法,并以“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为题 ,让学生交流自
己的体会,加深学生对各种解决方法的认识。
(4)强化“凑十法”。 教师先指出:纸箱内有9盒饮料,箱外有4盒饮料,这两部分合并在一起,就是
现在有的饮料。所以 要用9+4计算。(板书:9+4)
问:怎样算出9+4的得数呢?
让学生重述凑10的过 程:放进箱里1盒是10盒,箱外面还有3盒,10盒加上3
盒一共是13盒。
在学生思考的 基础上,教师总结:因为9+1得10,所以算9+4,先把4分成1
和3;9加1得10,再加3得1 3。
教师板书“=13”。让学生齐读算式。
3.解决“踢毽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的问题
(1)引导学生观察画面,问题:“踢毽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
(2)让学生从画面上收集数据,找出:踢毽的有9人,跳远的有6人
(3)教师口述:看踢 毽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就要把踢毽的9人与跳远的
6人合并在一起,用加法计算。算式是9+6。 (板书出算式)
(4)让学生讲座怎样算?得数是几?
(5)全班交流,完成计算(允许学生用不同方法想出得数)。
二、总结规律
教师出示课件:








你能完成上面的式子吗?9+3和9+7的得数是多少呢?
下面我们共同研究9加几的计算方法。
总结:强调凑十法的应用。
今天我们学习了 20以内进位加法。前面计算的9+4、9+6、9+3还有9+7的得


数都超过了10 ,就是进位加法。
三、练习巩固
今天是教师节,芳芳和圆圆不约而同的都想到给老师送鲜花 ,看看图像,你知道
老师的桌子上共有多少朵鲜花吗?








图文应用题
教学课本101页例3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认识什么叫做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初步学会解答一半用图画一半用文字叙述的应用题,为正式学习解答文字叙述的应用题做准备。
教具准备
主体图和小棒
教学重难点
解答有图有文字的应用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 口算。
9+3= 9-4= 19-9= 9+6= 9+8= 9-9= 10-9= 9+9=
2. 9+7,请你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3. 完成课本102页的第2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全班填在书上。
二. 新授课
1. 出示课本101页的例3的主体图。
(1) 提问:图中告诉我们有什么?(乐队有5 人)又告诉我们什么?(唱歌的
有9人)要我们求什么?(一共有多少人?)
教师:这道题里 不论是用图画表示,还是用文字写出来,都把它叫做已知条件。
题目中要我们求什么叫做问题。
提问:这道题的第一个已知条件是什么?第二个已知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



教师:我们现在已学过的题目,一般都有两个已知条件和一个问题。请大家同桌
的 互相说一说题目中的两个条件和问题。
(2) 要求一共有多少人,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为什 么?(因为是把唱
歌的人和乐队合并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
列式:9+5
教师:我们今天学的这种一半用文字表示的应用题叫图文应用题。(板书课题)


小结:我们以后做这样的应用题时,都要首先看清楚题中告诉我们已知条件,问
题是什么。然后再根据 已知条件和问题,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并列出算式来。
(3) 9+5怎样计算呢?
请同桌的同学用摆小圆片的方法,讨论9+5怎样计算。
9+5=14(人)
教师 :在14后面写有“(人)”,这“(人)”是单位名称,应用题解答完后都要
在得数后面写上单位名称 。
2. 完成课本101页的做一做。
出示主体图。
用自己的语言叙述一下画面的内容。
要求“一共有多少个南瓜。”图中告诉我们什么条件?
(原来有9个,小朋友拿来6个南瓜。)
请大家把这道题的两个条件和问题连起来说一说。
想一想,要求“一共有多少个南瓜。”该怎样列式。
列式:9+6=15(个)
提 问9和6分别表示什么?得出15个,这15个表示什么?15后面括号里的“个”
表示什么?
三. 巩固练习



1. 完成课本102页的第1题。要 求学生说出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列式:9
+3=12(只)你是怎样计算的?
2. 完成课本102页的第3题。独立完成后,全班讲评。
3. 讨论:我们今天学习的有图有文字的应用 题和以前学习的图画应用题比较,
有那些地方相同,那些地方不同?
汇报:相同点:都有2个 已知条件和1个问题,都是根据加法的含义列式计算的。
即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 计算。
不同点:图画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都是用图画表示的,比较简单。有图有文
字的应 用题,是用图和文字来表示已知条件和问题,比图画应用题难一些。
8、7、6加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得出计算8、7、6加几的各种方法 ;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8、7、6加几。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及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对知识的迁
移类推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数学应用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掌握8、7、6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课件出示8个小朋友去公园买门票,然后,又来了5个小朋友的情景。)

< br>1.让学生观察图像,问:这些小朋友再做什么呢?学生自己看图说出图中的数
量信息:“8个小 朋友到公园去玩他们来到公园门口,正要买门票。”教师继续演
示课件:又来了5个同学,问:这时一共 有多少个小朋友?应该买多少张门票?
请同学们帮忙算一下。先在小组里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好吗?
2.小组合作讨论。
3.小组汇报交流。
可能的回答有:
(1)运用数数,小朋友一共有13个人。
(2)第一次来了8个人,然后接着往下数,9、10、11、12、13,一共有13人。
(3)把后来来的5个小朋友中的2个人先和8个人凑成10个人,10个人再加
上剩下的3个人,一共 是13个人。
(4)把8个小朋友分成5个小朋友和3个小朋友两组,然后把这5个小朋友和
后来来的5个小朋友凑成10,10个人再加上剩下的3个人,一共是13个人。 教
师小结:同学们想出的这几种办法都不错,这几种方法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
提出问题,学生探讨
问:8+5=?
1.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如果用计算的方法,应该怎样列算式呢? 学生回答,
教师板书8+5。
师:8+5应该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在小组里用小棒摆一摆。
小组汇报交流,由于学生有了9加几的基础,所以很容易想到用"凑十法
" ;来解决这个问题。
生:我们小组先摆了8根小棒,又摆了9根小棒,然后从5根小棒里拿出2根放< br>入8根小棒里凑成了10根小棒,10根小棒再加上剩下的3根,就等于13根小
棒。
教师再请几个小组说一下他们是怎么做的。



教师根据几 个小组汇报操作的情况,边板书边小结:同学们真聪明,都想到了从
5根小棒中拿出2根,跟8根小棒凑 成10根,10根小棒再加上剩下的3根,就
等于13根小棒,这种方法真不错。
其他小组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吗?
2.下面你们来看一下,出示课件:






你能将问号的地方填上正确答案吗?
有了1的范例,学生很快可以利用凑8为10将表格填上。
3.师:刚才我们通过摆小棒,计 算出了8+5=13,8+9=17,现在我们不摆小
棒,只看算式,你能计算出8+4、7+6、6+ 5的结果吗?
算式应该没什么问题,教师这时应多让几个学生说想法。
教师小结“凑十”的 方法:同学们刚才都是把8、7、6分别凑成10,然后用10再
加上剩下的数,这也就是我们今天共同 研究的主要内容8、7、6加几的计算方法。
三、巩固内化,发散思维
师:同学们真不简单 ,自己想出了做8、7、6加几的题的方法,这种方法跟我们
学过的9加几的方法有什么关系?
学生总结,教师出示课件,强化巩固。








5、4、3、2加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5、4、3、2加几可以用交换加数的方法和想大数加小数进行计算。
2.培 养学生用9、8、7、6加几技能学习5、4、3、2加几的计算,从而提高学
生学习知识的迁移能力和 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认真负责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掌握5、4、3、2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9+5= 9+3= 8+5= 8+3= 9+4=
9+2= 8+4= 7+5= 6+5= 8+6=
2. 8+9=?让学生口算并说思考过程。
师:同学们用了不同方法进行计算。 这节课,我们继续用这些方法学习20以内
的进位加法。(板书:20以内进位加法)
二、提出问题,探究新知








1.出示课件5+7=


问:5+7等于多少?怎样计算呢?
学生独立试做5+7后,同桌交流并探讨多种计算方法。
通过学生汇报各种算法,教师板书。
(1)把5分成2和3,3加7得10,10加2得12,所以5+7=12。
(2)把7分成5和2,5加5得10,10加2得12,所以5+7=12。
(3)想7+5=12,所以5+7=12。
教师:同学们在计算时喜欢哪种方法并能计算准确,就选择哪种方法。
2.学生小组合作,探究5+8、4+8、3+9。
学生分析每道题的算法,把得数写在书上。选代表说出不同的算法,教师给予肯
定。
3.小组合作,算算下面的题目,看谁算得又快又准确。
(1)教师出示课件,让学生根据图像中给出的数量信息完成式子。







(2)算一算下面各题,你们发现了什么?
7+5= 9+5= 8+4=
5+7= 5+9= 4+8=
9+4= 8+3= 9+2=
4+9= 3+8= 2+9=
通过观察,发现加数调换了位置,和不变。
4.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运用了很多方 法来计算5、4、3、2加几,有凑十法、还有调换加
数位置,想大数加小数,只要计算准确,无论用哪 种方法都可以。
三、实际应用
每种体育用品,年级里有多少?(学生列式完成计算,选代表在黑板前演示。)





景德镇昌江一中-医疗纠纷论文


关于月的作文-公开承诺事项


英语美文摘抄-感人的爱情小故事


吉林建工教务处-石壕吏原文及翻译


福州中考分数线-京畿大学


宝葫芦的秘密观后感-动物名片


昆十中求实校区地址-财务会计工作总结


表白日-几月几号教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