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5课时
留学点评-枣庄人事考试信息网
第5课时5以内数的减法
教学内容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第19~20页,5以内数的减法。
教学提示
理
解减法意义是逆向思维,比理解加法的意义更难。在学习这部分知识
时,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减法
的含义。
教学目标
1.理解减法的含义,体会数的分解与减法的联系,认识减号、减法算式
,探
索5以内数的减法的计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化,会计算5以内数的减法。
2.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在探索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坚定学好数学
的信心。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5以内减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减法的含义。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5根小棒(或者5个小瓶子)。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建议:可以预设几个情景来进行导入。如
谈话激趣导入法、复习旧知导入法、演示导入法、物质奖励法等。
谈话激趣导入法
1 7
师:同学们,你们玩过荡秋千吗?(玩过)师:老师小时候也非常喜欢荡
秋千。
【设计意图】“老师也喜欢”让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拉近。
复习旧知导入法
同学们,有几道题目需要你们解决一下,有信心完成吗?
1、按顺序填数
()3()5
2、听算式,说得数(或写得数)
2+3 1+3
1+4 2+2 4+1 3+1
3、昨天我们学习了加法,有还谁记得,加法表示什么?指名说,师生评议
演示导入法: 1、演示:老师左手拿3朵花,右手拿1朵花。现在,老师把它们怎么样
了?(做一个合起来的动作
)
2、合起来一共有几朵花呢?该怎样计算?
3、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4、刚才的××同学回答得真好,老师奖给他2朵花。(请这个学生上来拿这
2朵花)
5、这个2朵是从几朵里拿掉的?
6、从4朵里面拿掉2朵,还剩几朵花?该用什么方法来计
算呢?(减法)
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1-5的减法”并板书。
探求新知
1.教学例4
2 7
教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荡秋千吗?有几个孩子和你们一样也喜欢荡秋
千,咱们一起去看看吧!
课件出示例4图。
教师:观察这两幅图,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原来有3个小<
br>朋友在荡秋千,后来走了1个,还剩下2个小朋友在荡秋千。
教师:像原来有3个小朋友,后来
走了1个,还剩下2个小朋友这样的
题,我们要用减法来计算。
板书:减法。
教师
:你知道减法的运算符号是什么吗?减法算式又该怎样写呢?请大家
翻开课本第18页,自己看一看、学
一学。学生翻书自学,集体交流。
通过交流,要求学生明白减法的运算符号是“-”,读作减号;算式
是3—1=2,
读作:3减1等于2。
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板书:3-1=2读作:3减1等于2。学生齐读两遍。
教师:谁能说说算式里数字3表示的意思?1表示什么意思?2呢?
要求学生说出:表示原来
有3个小朋友在荡秋千;表示走了的1个小朋
友;表示剩下的2个荡秋千的小朋友。教师:这里为什么要
用减法?
同桌讨论,集体交流。
要求学生明白因为这幅图里原来有3个小朋友,这3个小朋
友被分成两部
分,一部分是走了的1个小朋友,另一部分是剩下的2个小朋友。从3个小朋
友中
减去其中的一部分就是另一部分,所以用减法。
教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像这样在原来的基础上,减少
了一部分,求剩下
的部分的这种问题,我们要用减法来计算。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学习的新
知识——5以内数的减法。教师将板书补充完整:5以内数的减法。
教师:3—1=2除了可以表示这两幅图的意思,还可以表示什么?
3 7
小组讨论,指名汇报。
学生曱:可以表示原来有3本书,拿走1本
,还剩下2本书。学生乙:可
以表示原来有3根小棒,拿走1根,还剩下2根小棒。学生丙:还可以表示
原
来有3只蝴蝶,飞走1只,还剩下2只
蝴蝶。2.教学例5
教师:请同学们拿出
准备好的5根小棒。从5根小棒中拿走2根,还剩下
几根?学生动手操作,指名说过程。引导学生说出原
来有5根小棒,拿走2
根,还剩下3根小棒。
教师:这个操作过程我们可以这样表示。(教师
一边画一边引导学生看
图,要求学生明白实线框里的5根小棒是原来的,虚线框里的2根小棒是拿走的,在实线框里虚线框外的3根小棒就是剩下的。教师:你能用算式来表示
吗?
抽学生回答:算式是5—2=3。
教师:你是怎样计算5—2的?
小组讨论交流,集体汇报。
学生甲:我是通过摆小棒知道的。5根小棒,拿走2根,数一数剩
下的小棒
只有3根。所以,5—2=3。
学生乙:5减少1个是4,再减少1个是3。所以,
5—2=3。学生丙:因为5
可以分成2和3,所以5—2=3。
学生丁:因为2+3=5,所以5—2=3。
教师:同学们的方法真多呀!在计算时,如果你
觉得别的同学的计算方法
更简单,你也可以用一用。3.教学例6
翻开课本第19页例6:说一说,算一算。教师:同学们,从这幅图上你看到
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4 7
学生:我看到一
共有5只兔,其中1只是白兔,4只是灰兔。学生:我看到
一共有5只兔,其中4只是灰兔,1只是白兔
。教师:求灰兔多少只怎样算呢?
求白兔多少只又该怎样算呢?请大家用你刚才学到的计算方法来算一算
。学生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算法。
教师:请大家将书上空白的地方补充完整。看谁写得又好又快。
【设计意图】三个例题的教学
有各自的重点,例4重点理解减法的含义,
例5探讨减法的计算方法,例6是看一幅图写两个减法算式。
这样突出各自的
重点,使难点得以分散。在理解减法的意义时,抓住“走了”的表象,让学生充
分理解减法是把一个数去掉一部分,求剩下部分,再通过“3—1=2还能表示什
么”的提问,让学生感
受减法的普遍适应性。在减法的计算方法的探讨中,既突
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又体现了算法的多样
化,同时鼓励学生用“更简单”
的计算方法,为计算方法的优化奠定基础。
巩固新知
1、课堂活动第1题:算一算,写一写。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强调书写工整,
再汇报是怎样计算的。
2、课堂活动第2题:划一划,填一填。先让学生独立完成,提醒学生注意要
划一划,再让学生
表达每个算式的意思,要用上“原来”、“划去”、“还剩”等词
语。
3、猜小棒游戏
师:老师有5根小棒,谁想得到我的小棒?请你任意抽
学生抽后,老师用手遮住剩下的小棒。
师:猜一猜,我的手里还有几根小棒?
你能列出算式吗?
两人一组玩“猜小棒”游戏
练习反馈
5 7
1、课堂活动第3题:圈一圈,填一填
先让学生观察第1幅图,填
出算式的结果。再让学生结合算式用虚线圈一
圈,完成3—2=,4一3=
2、小老鼠背着5
个土豆,高高兴兴地往家跑。在路上,口袋被弄破了,回
到家后,口袋里还剩几个土豆?
教师:要想知道小老鼠的口袋里还剩几个土豆,我们先要知道什么?
小组讨论后,集体交流。要让学生明白要求还剩几个土豆,先要知道路上
掉了几个土豆。
教师:你觉得xx掉了几个土豆?
学生自由回答。如:我觉得小老鼠只掉了1个土豆。 教师:如果小老鼠只掉了1个土豆,口袋里还剩几个呢?算式又该怎样写
呢?引导学生说出如果小老
鼠只掉了1个土豆,口袋里还剩4个。
算式是5一1=4。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再根
据自己的说法
列出算式。注意写出的算式与说出的想法要相对应,相一致。
3、教学例题7.
学生观察例题7,师问:“这只小猫为什么不好意思的地摸着耳朵?”
“没有钓到鱼用什么数字表示?”
指名回答。师:“那么怎么计算两只小猫一共钓了多少条鱼?”
指名说。
课堂小结
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减法运算的符号是什么?减法
算式怎样读?你会计算
5以内数的减法了吗?学生回答。
6 7
【设计
意图】回忆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同时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同学的学习
过程在脑海里重放,既可以巩固所学知
识,也能帮助学习注意到本节课的学习
过程、学习方法,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布置作业
独立完成课本第20页第4题。要求计算准确、书写工整。
板书设计
5以内数的减法
3-1=2读作:3减1等于2
5-2=3 4-1=3
4-3=1
4+0=4 3-3=0
教学反思
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已经积累
了一些用加法算式描述合在一起的经验,
一般他们都会进行直接判断。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组
织了一个个的
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体
验。
以活动激趣,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通过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
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
和发展过程,学生在观察中理解,在操作中感
知,不仅拓宽了思路,获取了新知识,而且沟通了知识的内
涵,领悟了学习方
法,转变学习方式,激活学习热情,学生全员参加数学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学
习能力。进一步感知所学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7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