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独家】

余年寄山水
667次浏览
2020年08月17日 02:3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制度-宁波财税网会计之窗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新教材)

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最新人教版教材(新版)配
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

第一单元 准备课
第二单元 位置
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四单元 认识图形(一)
第五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六单元 11~20各数的认识
第七单元 认识钟表
第八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第九单元 总复习












第一单元准备课
课题:数一数第1课时 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是学生初步
学会数数的方法。
2.使学生初步建立数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事物,培养
学生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会按一定的顺序和方法数数。
教学难点:准确数出物体的数量,并能用正确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数数
结果。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小朋友们,从今 天开始,你们就是小学生了。大家高兴吗?
你们将要与老师一起学习很多数学知识。数学知识是很有用的 ,学会
它你就能增长本领,能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你们想不想学好数学
呢?下面老师先带你 们去参观一下美丽的校园吧!
二、探究新知
1.教师出示课本第2~3页的主题图。
教师:瞧,我们的校园多美呀!仔细看一看、数一数,你们都有
哪些发现呢?


学生汇报:有一位老师,许多小朋友,一面红旗……
2.教师引导学生数图中事物的数量。
教师:刚才小朋友们找到了许多物体,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每
种物体到底有多少个。
(1)数出数量是1的事物。
教师:图中有哪些数量是1的事物呢?
学生个别汇报。
教师:说得真不错。像“1位老师、1面红旗、1个足球、1座教
学 楼……”这样数量只有1的事物,我们都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1”,带领全班学生读一读。
(2)数出数量是2的事物。
教师:下面我们找一找数量是2的事物,谁来说说看多有些什
么?
学生汇报。 教师:你们观察得很仔细。那么像这样数量是2的事物,我们就
可以用几来表示呢?(用数字“2” 表示)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2”,请全班学生读一读。
(3)依次数出数量为3~10的事物,教学方法同(1)(2)。
在学生数的过程中,教师依次出示3~10的数字卡片。
(4)教师:翻看课本第4~5页,同桌互相说一说数量是1~10的
物体。
学生同桌之间进行互动,按顺序依次说说数量是1~10的物体。


三、反馈完善
1.小结数数的方法。
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刚才我们数了很多事物,小组讨论一下,
怎么数数才能又对又快呢?
学生小组讨论再集体交流。
预设小结:数数时,要一个一个按顺序数,可以从左往右或从右< br>往左数,也可以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数,这样就不会多数或少数了;
如果数的是画在书上的图,可 以用笔点着数,或者数一个用笔做一个
记号,这样数就又对又快了!最后数到几,就说明一共有几个物体 。
2.认读1~10各数。
教师:今天我们认识了1~10这十个数字,现在你能按顺序把 这
10个数字摆一摆吗?拿出你们手中的数字卡片,摆给同桌看。
学生同桌互相摆数字卡片,教师巡视。
教师:你会按顺序把这10个数字读一读吗?
学生齐读1~10各数。
3.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8页练习一的第1、2两题。
4.联系实际生活,数身边的实物。
教师:看来生活中有许多的事物都能用数字来表示。请小 朋友仔
细找一找,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事物能用这些数字来表示呢。
学生观察,汇报。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一单元准备课
课题:比多少第2课时 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一一对应, 知道同样多的含义;初步学会用一
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知道多、少的含义。
2.通过操作、观察,初步体验数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掌握比较的方法,会正确地进行比较。
教学难点:掌握比较的方法,会正确地进行比较。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在小河边,一群动物正在忙碌着呢!是怎么回事,一起去
看看(出示课本情境图)。 < br>原来三只热心的小猪在帮他们的邻居小兔盖最坚固的新房子呢!
他们你搬木头我搬砖,干得可欢呢 !瞧,连河里的小鱼也被这热闹的


场面给吸引住了。房前的石桌上还准备了一些好吃的, 肯定是热情好
客的小兔招待小猪的。
二、探究新知
1.教学“同样多”。
(1)教师:数一数有几只小兔?它们在干什么?每只小兔搬几
块砖?
学生汇报,教师贴兔子头图和砖块图。
(2)教师引导学生看贴示的图片,说明:一只兔子搬 一块砖,
正好对上了,没有多余的兔子,也没有多余的砖块。我们就说:小兔
和砖块一样多。( 板书:同样多)
请学生模仿说一遍。(不要求和老师说得一模一样,意思完整即
可)
(3)教师:你还能找到图上哪些物体同样多呢?
学生观察,个别汇报。
2.教学“多些”“少些”。
(1)教师:请继续看图,有几只小猪?几根木头?
学生汇报,教师贴小猪头图片,木头图片。
(2)教师提问:小猪的只数和木头数量相比,你发现了什么?
(两种数量不一样)
一个小猪头对着一根木头,最后有没有多余的小猪头?有没有多
余的木头?是小猪头多还是木头多?谁多 谁少?
学生交流后请小组长代表回答。教师板书:多、少。


(3)教师说明:木头多、小猪少,我们可以说木头比小猪多,
小猪比木头少。
学生模仿说,谁比谁多,谁比谁少。
三、反馈完善
1.全课梳理。
教师: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学生汇报。
2.拓展应用。
(1)找课本中还能比较的事物。
教师:刚才我们比较了小兔和砖块、小猪和木头,大家再在图上
找一找,还可以谁和谁比?
(2)学具操作。
教师摆5个○,出示要求:
摆□,和○同样多。
摆△,比○少。
摆 ,比○多。
学生动手操作学具,教师巡视指导。
3.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7页“做一做”第3题。
根据一一对应的方法, 勾出:左图是蜜蜂多、花朵少,在蜜蜂后
面打勾;右图是小狗少、骨头多,在小狗后面打勾。
(2)完成教材第8页练习一的第3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你想怎样做。提示 学生,因为公鸡和鸭子虽然
摆得一样长,但疏密不同,因此更要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判断出公
鸡少、鸭子多,在公鸡后面的框里打勾。
(3)完成教材第8页练习一第4题。
分别数出两种球的数量进行判断,红球少、黄球多,在黄球后面
的框里打勾。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二单元位置
课题:上、下、前、后第1课时 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认 识“上、下”和“前、后”的基本含义,会
用“上、下”和“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初步感受它 们的相
对性。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了解“上、下 ”和“前、后”的位置关系和含义,会用“上、
下”和“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上、下”和“前、后”的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上课前,我们来玩个小游戏,游戏的名字叫——我说你做。
教师说口令,学生做动作:上拍拍,下拍拍,前拍拍,后拍拍……
二、探究新知
1.谈话,揭示课题。
教师:在刚才的小游戏里,我们提到了哪些方位?
学生:上、下,前、后。
教师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四个方位。(板书课题)
2.举出生活中有关“上、下、前、后”的例子。
教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上、下、前 、后”这四个方位大
家都很熟悉,你能举些例子来说一说吗?
学生个别汇报。(在学生观察、 汇报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
生回忆家中的物体摆设、观察教室里物体的位置。在汇报的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要说清楚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谁在谁的前面,
谁在谁的后面。)
3.观察课本中的主题图,加深体会“上、下、前、后”的含义。
(1)出示课本第9页的主题图,请学生仔细观察,找出图中各
事物之间的方位关系。
(2)小组内先互相说一说自己的发现,然后再由个别学生进行


汇报。
(3)将课本第9页的空白处填写完整。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9页“做一做”。
教师要求学生听口令摆一摆。
2.完成教材第11页练习二的第1题。
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集体讲评。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二单元位置
课题:左、右第2课时 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左右”的基本含义,能确定“左右”的位置,并用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认识“左右”的含义和位置关系,会用“左右”描述物体
的相对位置。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左右”的空间观念,体验左右的相对性。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谈话:在上课回答问题时,我们要举手。大家举起手来,比一比
看谁举得最好!
提问:你们知道你回答时举的是哪只手吗?
学生回答:右手。
教师:对了,回答问题时我们举右手,那另一只手是?
学生回答:左手。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另外两个方位——左、右。(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找自己身体的左右。
教师:我们身体除了左右手,还有一些部分也分左右,你能找到并指出来吗?学生个别展示、汇报。
(左右眼、左右耳、左右腿……)
2.认识左右。
(1)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你会用左手和右手分别做哪些事情
呢?
学生个别汇报。
(2)教师:看来我们的左右手平时要做的事情可真多呀!这样,
让我们一起来运动一下吧。


完成教材第10页“做一做”第1题。
教师喊口令,学生做动作。
3.摆一摆,进一步认识左右。
(1)教师:请大家将学具盒里的圆片、三角形片、正方形片 和
小棒各拿出一个。根据要求摆一摆:三角形片放在圆片的左边,正方
形片放在圆片的右边,小 棒放在三角形片的左边。
学生按要求动手操作。
教师提出问题:摆在最右边的是什么?最左边的是什么?谁在谁
的左边?谁在谁的右边?……
(2)教师:把自己摆的打乱顺序,每个人模仿老师刚才的问题,
向同桌提三个问题,看谁回答 得又快又准确。
学生同桌之间活动。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10页“做一做”第2题。
教师:说一说你的前后左右分别是哪位同学。
学生观察、汇报。
2.完成教材第11页练习二第2题。
学生观察图片,提出那个同学。
3.了解生活中的“左右”。(课本第13页“生活中的数学”)
(1)出示少先队员举手的图片(课本第13页“生活中的数学”
的右图)
教师:你知道少先队员敬礼时举的是哪只手吗?


学生个别汇报。
教师讲述:少先队员敬礼时举的是右手。
(2)出示标语牌“上下楼梯,请靠右行”。
教师:瞧,这是老师在学校楼梯旁的墙壁上拍到的照片,请大家
一起念一念标语牌上的内容。
学生齐读。
教师:你知道这标语牌上字的意思吗?如果随意走会有什么后果
呢?
学生个别汇报。
教师:对了,大家在上下楼梯时要按照一定位置,全部靠右行走,
就 不会造成上下楼梯拥挤的结果了。
教师出示课本第13页“生活中的数学”的左图,提问:那么这个小朋友现在该走哪边呢?谁来帮助她。
学生个别汇报。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二单元位置
课题:练习课第3课时 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活动形式,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对“上、下、前、后、
左、右”的认识和熟练运用。
2.通过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空
间观念。
教学重点 :加深学生对“上、下、前、后、左、右”的理解,能正确
运用所学的方位来判断物体位置。
教学难点:加深学生对“上、下、前、后、左、右”的理解,能正确
运用所学的方位来判断物体位置。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提问。
教师:上两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方位?
2.游戏。
教师:今天我们来做一个听反话的游戏。我说一个方位,你要用
手指出与它相反的方位。
二、师生互动
1.完成教材第11页练习二第3题。
(1)由学生独立剪贴完成故事情境图。


(2)请个别学生看图说说龟兔赛跑的故事。
(3)完成题中要求说一说的内容。
2.完成教材第12页练习二第4题。
教师(出示题目图):小东搬进了新房子,大家一起来帮他整理
好房间吧。
3.完成教材第12页练习二第5题。
(1)学生按题目要求进行剪贴。
(2)小组内互相提问、回答。
4.完成教材第13页练习二第6题。
教师(出示题目图):小蚂蚁在迷宫里迷路了,谁能帮助它?
三、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四、课堂作业
《补》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
课题:认识1~5 第1课时 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5各数,会用1~5各数来表示物体的个数。
2.知道1~5的先后顺序,会正确地读、写1~5这5个数字。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1~5各数的写法。
教学难点:掌握1~5各数的基数含义和数的排列顺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你们去过农村吗 ?今天就让老师带你们去参观一下农村的
美景。请看(出示课本第14~15页的情景图。)
二、探究新知
1.数一数。
教师:你发现了农村里都有哪些景色?
学生个别汇报:有小鸡、小狗、鹅……
教师:原来农村里也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快来数数看,小动物
的数量分别是多少。
学生数数后,一一汇报。
教师:除了小动物,你还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小组交流、汇报。
教师:刚才大家汇报的事物的数量都在1~5之间,今天我们就 来
一起认识1~5。(板书课题)
2.说一说。
教师:刚才大家说得都很好。生活 中许多事物的个数都能用数来
表示,那么这些小动物都能用哪些数来表示,谁来说一说。


学生汇报:一只小狗用数字1来表示,两只鹅用数字2来表示……
五个大南瓜用数字5来表示 。
教师:除了这些,你还能从图中找到可以用1~5这些数字来表示
的事物吗?学生观察汇报。
3.摆一摆。
教师:你能用学具圆片或者小棒摆出这些数吗?小组内的同学一
起摆一摆。
学生四人小组摆圆片或者小棒,教师巡视。
教师请学生各组派代表上台摆出学具和相对应的数字卡片,全班
进行交流。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16页“做一做”第1题。
教师:找一找,把图与相对应的数字连起来。
学生独立完成,个别汇报。
2.写数。
教师:刚才我们认识1~5这5个数字,你们愿意写一写吗?
出示田字格,教师示范并指导学生进行1~5各数的书写。
学生书写1~5各数,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组织学生在小组内对组员写的数字,进行相互评价,再做修改。
3.联系实际,加深认识1~5各数的含义。
教师: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可以用1~5这5个数字来表示的
呢?


你能用1~5这5个数字来说一句话吗?
学生个别汇报。
4.完成教材第18~19页练习三第1、2、4、5、8题
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讲评。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
课题:比多少 第2课时 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符号“>”“<”和“=”及其含义。
2.学会“>”“<”和“=”来描述5以内数的多少。
3.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会正确比较5以内数的多少。
教学难点:认识符号“>”“<”和“=”及其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出示情境图,教师:猴子兄弟三人到野外 聚餐,你们瞧,它们为
自己准备了哪些水果呢?
学生观察情境图,个别汇报。
二、探究新知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每种水果各有几个?怎样摆,能一眼就看
出哪 种水果多,哪种水果少?动手试一试。
学生动手操作学具。
教师展示学生操作的结果,强调要一一对应地摆。
2.教学“3=3”。
教师:小猴最喜欢吃桃子了。比一比,每只猴子都能吃到一个桃
子吗?
教师出示学具,让学生观察并汇报:发现了什么。
教师:通过一一对应地比,我们发现猴子和 桃子的数量同样多。
在数学中,同样多可以用符号“=”来表示。
板书:3=3,教师教读“3=3”。
3.教学“3>2”。
教师:猴子也喜欢吃香蕉,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出示,让学生观察。
学生汇报:猴子数量比香蕉多。
教师归纳:3比2大,可以用符号“>”来表示。
板书3>2,教师教读“3大于2”。
4.教学“3<4”。


教师:猴子还准备了梨,让我们也来比一比吧。说说你的发现。
学生观察,汇报。
教师点明:3比4小,可以用符号“<”来表示。
板书:3<4,教师教读“3小于4”。
5.区分“>”“<”和“=”。
教师: “>”和“<”很相似,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你
有什么好方法能区分它们俩呢?
学生汇报。
教师归纳:“>”和“<”的开口都是朝着大的数。大于号,开口
在左;小于号,开口在右。
6.游戏。
教师说符号名称,学生举出相应符号。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17页“做一做”第1题。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找出大小关系。
2.完成教材第18~19页练习三第3、6、7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集体讲评。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
课题:第几第3课时 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感知序数的含义,能够正确用几个和第几个表达意思,
体会基数和序数的区别。
2.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遵守公共秩序、文明
守纪的良好品德。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第几”的含义。
教学难点: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排队买东西的时候。你们瞧。
(出示教学情境图)
教师:仔细观察,他们在买什么?都有哪些人?一共多少人?
学生观察情境图,个别汇报。
二、探究新知
1.揭示课题。
教师:你知道谁会先买到票吗?为什么?
学生汇报,并说明理由(排在小朋友前面的阿姨最先买到票,因
为她排在售票处的最前面,也就是第一个 )。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几”。(板书课题)


2.教学“第几”。
教师: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排在小朋友前面的阿姨排第一,那你
能说说其他人分别排在第几个吗 ?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学生小组互动,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教师请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并教育学生买东西时要排队等候,要
遵守公共秩序。
3.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教师:如果排在第一位的阿姨买完票走了,后面的人谁最先买到
票?
学生小组内互相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接下来请你填一填课本给我们提供的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指名个别汇报填写的结果。
教师:你还能从图中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个别提问,交流汇报。教师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
一步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三、反馈完善
1.小结归纳。
教师:“几个”是表示事物的数量有多少;“第几个 ”是表示事物
的位置。一个数既可以表示几个事物,也可以表示事物的位置。
2.完成教材第20页“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填写,教师组织集体汇报、交流。
3.完成教材第20页“做一做”第2题。


(1)教师请学生根据要求,自己解答,全班汇报。
(2)教师提问:照片中一共有几个人?从右数,爷爷排第几?奶
奶和爸爸各排第几?
4.完成教材第23页练习四第1、2两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
课题:分与合 第4课时 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4、5的分解与组成,使学生能够熟练说出5以内的组成。
2.培养学生有序地分析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
力。
教学重点: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初步建立学生的数感,理解数的组
成与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初步建立学生的数感,理解数的组


成与数之间的关 系。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小朋友们 ,你们见过向日葵吗?(出示课本第21页向日
葵的情境图)要把四朵向日葵分别放在两个框里。想一想 ,会有几种
不同的分法呢?
二、探究新知
1.教学4的组成。
教师:我 们用4个圆片代替4朵向日葵,请大家想一想,要把这
4个圆片分成两堆,可以怎么分?动手试一试,分 好后和你的同桌互
相说一说,看谁的方法多。
学生动手操作学具,然后与同桌互相交流。
指名学生上台汇报,并展示分的过程。
(1)左边3个,右边1个;
(2)左边1个,右边3个;
(3)左边2个,右边2个。
教师:刚才我们分了几个圆片?4可以分成几和几?(板书课题)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4
3 1
4
2 2
4
1 3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 分的时候把4先分成3和1;然后向右边移
动1个,就分成了2和2;再往右边移动1个,就分成了1和 3。
和 这两种分解方法实际上是一样的。只要记

3 1
1 3
4
4
住其中一个,就能想到另一个。
2.学习5的组成。
教师:农场的屋檐下挂着5个玉米棒。(出示课本第22页的主题
图)如果要把这5个玉米棒放在两个盘子里,有几种方法呢?
请大家拿出5根小棒,用小棒代替玉米 棒,把它们分成两堆,你
有几种不同的分法?和小组的同学一起分分看。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操作学具,自主探究分法。
教师出示课本例题:根据你的分法,与小组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该怎样填。

5

1 4

教师引导学生交流、汇报,然后板书学生汇报的内容:

5
4 1

5
1 4
5
2 3
5
3 2
5
2 □
5
3 □
5
4 □

3.记忆4和5的组成。
教师:你有什么好方法能记住4和5的组成呢?


学生交流、汇报。
让学生明确:4和5的分成,左边数增加1,右边的数就相 应地
减少1或右边数增加1,左边的数就相应地减少1;也可以交换每组
分成的左右两边的数, 来记住另外一组分成。
三、反馈完善
1.猜数游戏。(完成教材第21页“做一做”第1题。)
一共3个豆子。左手1个,猜右手几个?右手2个,猜左手几个?
2.摆一摆。
完成教材第22页“做一做”第1题。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学生用学具摆出这个数字的组成。
3.完成教材第21页“做一做”第2题。
学生自己完成,教师请个别汇报。
4.完成教材第22页“做一做”第2题。
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观察题目中涂色的范例,再由学 生独立完成后
面的三小题。教师巡视指导,再请个别汇报。
5.完成教材第23页“做一做”第3、4题。
学生讨论、汇报,并说明理由。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
课题:加法 第5课时 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加法的意义,认识加号、等号,会读加法算式。
2.学会加法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地口算得数是5以内的加法。
教学重点: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教学难点:理解加法算式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说一说4的组成和5的组成。
2.教师:你们喜欢马戏团的小丑吗?让我们一起看看今天他给我
们带来了什么?
二、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加法的意义。
教师出示教学情境图:仔细观察,你从图中发现了什么数学信
息?
学生观察、汇报:小丑右手拿着3个气球,左手拿着1个气球。
教师:根据你发现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汇报:小丑一共有几个气球?
教师:要求一共有几个气球,该怎么办?同桌互相说一说。(把
小丑左右手的气球合起来)你们 会用算式来表示一共有几个气球吗?


学生汇报。
2.学习加法算式。
教师强调:要求一共有几个气球,只要把小丑两只手的气球合起
来,用加法计算。
教师板书课题,并示范加法算式的写法:
3+1=4

加号
教师指出:这个算式读作:3加1等于4。
3.认识加法算式的含义。
教师:谁来 说一说,3+1=4这个算式中,加号前面的“3”表示
什么?加号后面的“1”表示什么?“4”又表 示什么?
三、反馈完善
1.加深体会加法的含义。
完成教材第24页“做一做”。
教师出示课本第24页的“做一做”的图,请学生根据每一幅 图
说一说对应的算式所表示的含义。
2.完成教材第28页练习五第1题。
先让学生观察图,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图的意思,然后将算式补
充完整。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
课题:1~5的加法第6课时 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加法的意义,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使学生初步感知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道理。
教学重点:掌握适合自己,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来计算5以内加法。
教学难点:体会用“数的组成”来计算5以内加法是最简单的计算方
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出示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你能从图中找到哪些数学
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
学生汇报:树上有3只小松鼠,又跑来2只小松鼠,一共有几只
小松鼠?
教师:要求“一共有多少只小松鼠?”该怎么办呢,用什么方法
来计算?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汇报。(把树上的3只和又跑来的2只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教师:你会列式吗?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3+2=
二、探究新知
教师:3加2等于几,你是怎么算的?把你的想法和你的同桌互
相说一说。
同桌合作交流,探究算法。
教师指名个别汇报,给予不同算法的学生以鼓励。
教师 指出:大家算法各不相同。其中有一位小朋友,他用了我们
之前学过的3和2组成5,来计算出3加2等 于5,这个办法真不错。
你们会用这种办法吗?
教师请学生说一说,算式中的“3”“2”和“5”分别表示什么。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27页“做一做”第1题。
(1)请学生先看图,说说图的意思,然后全班交流。
(2)教师指名学生汇报算式:4+1=□,1+4=□。
(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两个算式 :你发现了什么?(使学生初
步感知,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完成教材第27页“做一做”第2题。
教师要求学生用学具代替梨子摆一摆,一边操作一边写算式。
教师指名学生进行汇报1+3=□,3+□=□
3.完成教材第27页“做一做”第3题。


学生用学具小棒独立完成操作过程,再填得数,教师集体讲评。
4.完成教材第28页练习五第2题。
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集体讲评。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
课题:减法 第7课时 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建立减法的概念,初步了解减法的含义。
2.认识减号,会读写减法算式,正确进行减法计算。
教学重点:会计算减法。
教学难点:理解减法算式的意义,会找被减数。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5
4
3
1

5
1 □

□ □
□ 2



二、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减法的意义,建立减法的概念。
教师课件演示课本第26页例题。
通过课件,演示小丑手中飘走1个气球的过程,让学生认真观察。
教师:谁能说说,你从动画中演示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汇报:原来小丑手中有4个气球,不小心飘走了1个。
教师:说得很好。那么你能根据这两个条件,提出什么样的数学
问题呢?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4个气球,飘走1个,还剩几个?
教师:说一说飘走是什么意思?(少了1个)
教师指出:像这样飘走、拿走、飞走、吃了、坏 了、破了等等,
都是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部分是多少,要用减法来计算。
(板书课 题)
2.认识减法算式。
教师:那么要求还剩几个气球,该怎样列式?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4-1=3。
教师:你会读这个算式吗?和同桌互相读一读。
同桌互相读,再组织全班读算式:4减1等于3。
3.进一步理解减法的意义。
教师:谁来说说,算式中“4”“1”“3”分别表示什么?
学生汇报。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26页“做一做”。
教师出示课本第26页的“做一做”中的三幅图。
教师: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在这几幅图中,算式所表示的含义。
个别学生汇报,看图说算式的含义。
教师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
2.完成教材第28页练习五第3题。
教师先让学生观察图,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图的意思,再将算式
补充完整。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
课题:1~5以内的减法第8课时 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5以内的减法。
2.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减法算式的含义,熟练5以内口算减法。
教学重点:会用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5以内的口算减法。


教学难点:会用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5以内的口算减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 3
2 □
2
□ 1
3
□ 1 1 1




4 1
5
□ □

2 2

2.对口令(说5以内数的分解)。
教师:4分成几和3?
学生:4分成1和3。
二、探究新知
教师出示课本第27页的主题图。
教师:仔细观察,谁来说说这张图的意思。
学生汇报:树上有5只小松鼠,跑走了3只,还剩下几只?
教师:该怎样求还剩几只小松鼠,你会列式吗?
学生汇报(要求还剩几只小松鼠,就是从5只里面去掉3只)。
教师板书列式:5-3。
教师:5-3等于几?你想怎样计算?和小组内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学生汇报计算方法:


1.可以倒着数数,数去三个,就是2。
2.5分成3和2,所以5-3=2。
……
教师:比一比,你认为哪种方法最简单?
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得出:利用数的组成的方法来计算最为简单。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27页“做一做”。
(1)第1题,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图的意思,并根据图的
意思将算式补充完整。
(2)第2题,教师引导学生先看左边的图,说明除了虚线,划
掉的线也是表示减去,要用减法计算, 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算出4-1=
□。右边的图可由学生自己选择划掉几个,就列出相应的算式。讲评< br>时,请不同答案的学生分别说说自己的图意。
(3)第3题,教师先引导学生看第一个算式和对 应的图,在理
解题意的基础上由学生自己完成后面两小题。
2.完成教材第28页练习五第4题。
教师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
课题:加减法练习课第9课时 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能正确、迅速地计算5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加深学生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能正确、迅速地计算5
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加深学生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能正确、迅速地计算5
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复习5以内数的组成
1.师生对口令。
2.
5
……
□ 3

二、基本练习
1.出示课本第28页练习五的第5题。
出示题目,教师说明题意:你能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出下面的算式
吗?
5
2 □


集体讲评,教师展示个别学生的画法。
2.出示课本第29页练习五的第6题。
(1)请学生看图,在小组内说图意,并完成列式。
(2)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左右两幅兔子图和桃子图,说说左右两
幅图的异同点。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29页练习五第7题。
(1)由学生独立完成。
(2)抽取任意题目,指名个别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2.完成教材第29页练习五第8题。
(1)请个别学生说图意。
(2)由学生独立列式。
(3)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3.完成教材第29页练习五第9题。
以游戏形式进行。
游戏后指名个别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
课题:0的认识第10课时 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知道0的含义,会读、写数字0。
2.培养学生抽象概况的能力和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0的两种含义。
教学难点:会正确书写0。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位小客人,它是谁呢?
二、探究新知
1.教师出示教学情境图,认识0的第一层含义,表示什么也没有。
教师:小猴可喜欢吃桃子了,你看盘子里有两个桃子,用几表示?
(用2表示)
小猴吃了一个桃子,还剩几个,用几表示?(还剩1个,用1表
示)
小猴又吃了一个 ,这时盘子还有桃子吗?(一个也没有)该用几
来表示呢?(用0表示一个也没有)
2.教师出示直尺图,认识0的第二层含义,表示起点。
教师:这是什么?拿出你的直尺看一 看,直尺上的“0”写在哪
里?那么这里的“0”又表示什么呢?


告诉学生:“0”除了表示什么都没有,还可以表示起点。
教师:说一说,你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还见过“0”?
学生个别汇报,全班交流。
3.教师“0”的写法。
教师:大家觉得“0”像什么?那么该怎么写“0”呢,请看老师
示范一遍。
教师示范写法,讲清笔顺要点。
学生先联系书写,再在课本中进行描述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31页练习六第1题。
教师让学生依次数出每个鱼缸里鱼的数量,再用数来表示。教师
巡视,注意学生书写是否规范。
2.数字排队。
教师出示0~5六张数字卡片:你能给这六个数字排队吗?你想怎
么 排?用你手中的数字卡片,在小组内排一排。
学生动手在小组内操作。
教师组织个别学生上台展示从大到小排和从小到大排两种排法。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
课题:有关0的加减法 第11课时 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学会0的加减法的计
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会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让学生弄懂有关0的加减法计算的算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昨天我们认识了0,学习了0的写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
有关0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师出示课本第29页的小鸟图。
教师: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两幅图的意思?
学生汇报:鸟窝里有3只小鸟,飞走了3只小鸟,鸟窝里还有几
只小鸟?
教师:要求鸟窝里还有几只小鸟,用什么方法来计算?你会列式
吗?
学生个别汇报,教师板书:3-3=0。
教师小结:两个同样的数相减,得数为0.


2.出示课本第30页的青蛙图。
教师: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张图的意思吗?
学生汇报:左边4只青蛙,右边没有青蛙,一共几只青蛙?
教师提问:你们会列式吗?用什么方法计算?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4+0=4。
小结:任何数和0相加,都得任何数。
3.思考5-0=?
教师:5减0表示什么意思?计算出来的结果是什么?
学生汇报。
教师小结: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来的数。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30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指名个别汇报。
2.完成教材第31页练习六的第2~5题。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
课题:整理和复习第12课时 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加深对5以内的认识,通 过整理5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算式,形成
加法表和减法表;通过探索加法表和减法表的排列规律,提高学生 的
计算水平。
教学重点:提高学生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的能力。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计算正确率。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教师提问:谁还记得这个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哪些数字吗?根据
学生 汇报,随意贴出数字卡片0~5。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要对学过的6个数字和相关的数学知识
进行整理复习。(板书课题)
二、师生互动
1.复习数的顺序。
教师(出示课本第33页练习七的第1题):你能按顺序用6个数
字给小鸽子的房屋编号吗?
2.复习数数和比大小。
(1)教师出示课本第32页的图:老师请来了几个动物朋友,仔< br>细看看都有谁,它们分别有几只?


(2)教师出示“>”和“<”,提问:这是 什么符号?你能用这两
个符号表示这三种动物之间的数量关系吗?把你想到的填在课本第
32页 。
(3)教师: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三种动物谁比谁多,谁比谁少。
(4)教师:独立完成课本第33页练习七的第4、5两题。
在学生完成后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讲评。
3.复习5以内数的分解。
(1)完成课本第32页的第2题。
(2)教师:在小组内把你填的内容小声地读一读。 < br>(3)教师:你能根据自己的填的分解,写出加法和减法算式吗?
动手试一试,比比看哪个小组写 的最多。教师巡视指导。
4.整理5以内的加减法算式,归纳成表。
(1)分组请学生给写出的加、减法算式,进行分类。
(2)组织学生反馈交流,分类的结果。
(3)请学生按分类的结果,整理成加减法表。教师巡视,提供
指导意见。
(4)出 示课本第32页5以内加减法表,引导学生观察:你发现
了什么?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加、减法中算式的 排列规律。
三、反思总结
1.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对5以内加减法进行了整理,归纳成了表
格。回去后大家要熟记表格中的算式和得数,进行又对又快的口算。
2.完成教材第33页练习七第2、3两题。


四、课堂作业
《补》



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
课题:认识立体图形第1课时 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br>知道它们的名称,并会识别。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学生
的想象能力。
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索和创新意
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这四种立体图形。
教学难点:使学生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说一说。
教师:仔细观察你带来的物品,在小组内和其他同学互相说一说,
这些物品的形状是怎样的。


学生小组活动。
2.分一分。
教师:小组内把所有组员带来的东西 合起来,大家再找一找,有
没有形状相同的呢?请你把形状相同的物品放在一起。
3.思考:你为什么把这几样物品放在一起?
4.引出新课,教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物体。(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完成教材第35页“做一做”第1题。
2.完成教材第37页练习八第5题。
教师:说说看这两位小朋友用积木搭出像什么?
学生个别汇报。
3.自己动手搭一搭。
教师:你也能像他们那样搭出不同的东西吗?请各组任意选桌上
带来的积木搭一种造型。
学生小组内活动。
教师组织学生按小组展示各组搭建的造型。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37页练习八第1、2题。
2.完成教材第35页“做一做”第2题。
蒙住一个同学的眼睛,让他摸各种形状的物体,并说出摸到的物
体的名称。
3.完成教材第37页练习八第3题。


同桌之间玩“你说我猜”的游戏。
4.教师:说说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是这几种形状的?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
课题:认识图形的练习课第2课时 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有趣的拼、搭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些立体图形、并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之间的位置关
系。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探索、交流的能力。
3.在操作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观 察能力、思维能力和与他人
合作的意识,并从中体会学习数学的快乐。
教学重点:在拼搭过程中,理解和描述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建立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与交流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教师提问:昨天我们认识了哪些形状的物体?
2.请你任意选择一个形状的物体,说说它的样子。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图形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师生互动
1.出示课本第35页“做一做”第2题下面的图。
教师:瞧,小朋友们用相同形状且大小一样的积木正在拼一拼的
活动呢,你们也来试一试吧。
教师组织学生展示,并说一说:几个什么形可以拼成什么形。
2..完成教材第35页第二个“做一做”。
教师:下面的这些形状哪些是用4个小正方形拼成的呢,请打√。
3..完成教材第37页练习八的第4题。
教师:你能用4个同样的长方形拼出几种不同的长方体?动手试
一试。
4.教师出示 课本第36页的学具:你能用所有的积木搭得又高又
稳吗?想一想,再动手试一试。
教师组织学生展示:说说你是怎样搭得又高又稳的。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38页练习八第7题。
2.完成教材第38页练习八第8题。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课题:6、7的认识第1课时 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熟练地数出数量是6、7的物体个数,会读、写
数字6、7。
2.使学生知道7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7以内数的大小。
3.结合情境图,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的教育。
教学重点:能正确数出数量是6、7的物体个数,会读、写数字。
教学难点:掌握7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7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今天,一年级的小朋友们准备进行班级卫生大扫除,你们
看。(出示教学情境图)
教师:仔细观察这幅图,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个别汇报。
教师:是的,他们 分工合作,忙得热火朝天,我们都要向他们学


习,做一个讲卫生、爱劳动、爱集体的好孩 子。
二、探究新知
1.教学数数。
教师:你知道图上有几个人吗?你是怎么数的,和你的同桌互相
说一说。
学生汇报图中的人数,再与同桌交流自己是怎么数的。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有6个学生 ,用“6”表示;再加上
一位老师,一共7个人,用“7”表示。
教师:除了6个学生能用数 字“6”来表示,7个人用数字“7”
来表示,你还能从图上找出什么能用数字“6”和“7”来表示的 事物
呢?
学生汇报。
教师:谁会从1数到7,再从7数到1?
(1)个别学生汇报:数数。
(2)同桌互相数一数。
2.教学认数。
教师出示点子图,提出操作活动的要求:




(1)数一数图中各有几个小圆点。
6
7


(2)分别拿 出6根小棒和7根小棒,摆出不同的你喜欢的图形。
比一比谁摆的多,摆得漂亮!
学生进行学 具操作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并给出适当的评价。
学生操作结束后,请个别学生上台展示自己所摆的图 形。
3.教学数序。
(1)教师出示计数器,并在计数器上拨出5个珠子。提问:5
个珠子,再添上一个是几个?6个珠子,再添上一个是几个?
学生汇报:5个添上1个是6个,6个添上1个是7个。
(2)教师出示直尺图。
教师:观察直尺图,说一说5的后面是几?6的后面是几?7的前
面是几?
学生抢答。
4.教学比较大小。
出示



5○6 6○7
6○5 7○6
教师:你会比较它们的大小吗?填一填。
学生填符号,并汇报:
5<6;6<7;6>5;7>6。


5.教学序数。
教师出示课本第40页的例题图,让学生看图填一填,再汇报。
6.教学6和7的书写。
教师先讲解,并示范6和7的书写方法,学生在课本中进行描红
练习。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43页练习九第1题。
让学生先明确题目的要求,再按题解答。
2.完成教材第43页练习九第2题。
让学生数一数,再填数。
3.完成教材第43页练习九第3题。
由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展示。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课题:6、7的组成第2课时 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让学生在 摆学具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6和7的组成,在学习过
程中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6和7的分解和组成。
教学难点:亲历6和7的组成过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昨天我们认识6 和7这两个数字宝宝,说一说,你观察到
自己身边的哪些事物可以用这两个数字来表示呢?
学生个别汇报。
教师:大家说得都不错,今天我们继续学习6和7的分解与组成。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6的分解和组成。
教师出示课本第41页的圆片图。






















教师:仔细观察每行都有几个圆片?第一行涂了几个?还有几个
没涂?
个别汇报:第一行涂了5个,还有1个没涂色。
教师:那么6个圆片可以分成几和几?(5和 1)思考接下去的
四行分别该怎么涂色?6个圆片还能分成几和几?动手涂一涂,并与
小组内的 同学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学生小组讨论,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
个别学生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6的分解:
6 6
2 4
6
3 3
6
4 2
6
5 1


1 5
教师:观察6的分解,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观察,汇报。教师引导学生把6的分解总结并展示:

6

1 5
6
2 4
6
3 3
5 1 4 2
2.全班齐读6的分解。
3.教学7的组成。
教师(出示教学情境图) :你能将7个小正方体分成两堆吗?有
几种不同的分法。用学具小棒代替小正方体,动手分一分。
学生动手分小棒,并汇报分的结果。教师板书7的组成。
教师:把7个 分成两堆,你有几种不同的分法?






7

6 1
7
5 2
7
4 3
教师:看到每一组,你还能想到什么?
学生观察汇报,教师引导学生把7的组成归纳成:


7
6 1
7
5 2
7
4 3
1 6 2 5 3 4
4.全班齐读7的组成。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41页“做一做”。
由学生独立填写,然后汇报。
2.完成教材第43页练习九第4题。
由学生独立填写,然后个别汇报。
3.完成教材第44页练习九第5题。
教师组织学生以抽卡片的游戏形式进行,然后根据凑成的卡片写
两道加法算式。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课题:6、7的加减法 第3课时 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 掌握有关6和7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
确、迅速地计算6和7的加减法。
2.引导学生经历由一幅图写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利
用学过的知识探究出得数。
教学重点:掌握得数是6、7的加法和6、7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
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根据一幅图写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看算式,说得数。
3+1= 1+4= 2+3= 4+0=
3-3= 5-3= 1+3= 3-2=
5-0= 4-4= 2-1= 4-3=
2+2= 3+2= 0+4= 3-1=


2.复习6和7的组成。

6

□ 1
6
□ □
7
□ 3
7
2 □
7
□ □
二、探究新知
1.教学5+1和1+5。
(1)出示学生摆图片的情境图,要求学生也像情境图中面对面
地坐好。
教师:请其 中一位同学拿出学具图片,一边摆1个图片,另一边
摆5个图片。你能根据摆好的图片写一道加法算式吗 ?
学生写算式后,个别汇报自己所写的算式。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
板书:
5+1=;1+5=。
教师提问:为什么同是一组图片,大家写的算式却不一样呢?
学生讨论,汇报:由于每一组的两个小朋友是面对面坐的,坐的
方位不同,观察到的角度也不同,所以 写出来的算式就不一样。
(2)教师:你想怎样计算5+1和1+5呢?说说你计算的方法。
个别学生汇报,教师引导学生利用5和1组成6来计算这两道算
式题。
教师完善板书:5+1=6 1+5=6
(3)教师引导学生比较5+1=6和1+5=6;仔细观察这两道算式,
你发现了什么? < br>学生个别汇报,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在这两个算式中,相加的两


个数是一样,相加 的得数也是一样的,但相加的两个数在算式中的位
置不相同,是相反的。
2.教学6-1和6-5。
(1)出示教学情境图。
教师:动手摆出6个图片,然后用小棒分出5和1。
学生按要求进行学具操作。
教 师:从左往右看,6分成了哪两个部分?从6里面去掉被小棒
分出去的部分,还剩多少个小图片?用什么 方法计算?怎样列算式。
学生观察,汇报算式:6-1=5。
教师继续追问:如果从右往左看呢?又该怎样列算式?
学生列式:6-5=1。
(2)教师提问:计算6-1和6-5时,怎样想才算得快?
学生交流汇报:6可以分成1和5,所以6-1=5,6-5=1。
(3)教师小结:从小图 片图中,我们可以知道从总数里去掉一
部分,求另一部分,是可以列两道减法算式的。从总数里去掉左边 的
部分,就得到右边的部分;从总数里去掉右边的部分,就得到左边的
部分。
3.教学“摆一摆”。
(1)摆花。
教师:你能根据摆的花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吗?
学生摆后再计算,计算后说一说自己的计算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的汇报板书:4+2=□ 2+4=□ 6-2=□ 6-4=□


教师引导学生比较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2)摆小棒。
教师出示摆小棒的情境图。

教师:你能根据摆的小棒也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吗?
学生小组内探究算法,计算后个别汇报计算结果。
教师引导学生比较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3)教师出示三角形图,让学生思考该怎样填。

学生思考、汇报。
4.练习书写算式。(课本第44页练习九的第7题)
教师示范写法,学生描红练习。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42页“做一做”。
由学生独立完成。
2.完成教材第44页练习九第6、8、9题。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课题:用数学 第4课时 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看懂图意,知道图上大括号和问号的用意;能从图中看清题
目告诉 我们什么,要求什么,能掌握此类应用题的解答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学 习,让学生懂得数
学知识同日常生活是紧密联系的。
教学重点:能看懂并正确表达图意,知道大括号和问号的含义。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夏日的森林里可热闹了,让我们一起去瞧瞧!(出示教学
情境图)
二、探究新知
1.教学图1。
(1)教师出示图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里有什么?用自己
的话说一说图的意思。
学生观察、汇报:左边有4只兔子,右边有2只兔子。
教师:从图中发现的这两个信息,你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学生汇报:一共有几只兔子?
教师边演示边讲解:求一共有几只兔子,我们可以在图上用一个


大括号来表示, 而大括号下的问号就是让我们求出一共几只兔子。
教师:要求一共有几只,要把两部分合起来,该怎样计算?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4+2=6
指导学生填写课本第46页课本例题。
(2)完成课本第46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讲评时重点让学生说清楚图的意思。
2.教学图2。
(1)教师出示图2,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图中的内容吗?
教师提问:这里的大括号表示什么?“?”又表示什么?
学生汇报。(大括号表示一共有7只青蛙,“?”表示还剩几只青
蛙)
教师:要求还剩几只,就是从7只青蛙里去掉跳走的2只,该怎
样计算呢?
学生汇报列式,教师板书:7-2=5。
(2)完成教材第47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讲评时重点让学生说清大括号和问号的意思。
三、反馈完善
完成教材第48页练习十第1题。
教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两幅图,与小组内的同学互相说一 说图
上告诉了我们什么?求什么?该怎样列式解答呢?最后将课本中要
求填空的内容写完整。
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自主探究,完成图下面的列式并计算。


教师在学生完成后,组织学生汇报,说一说每个算式里的数字分
别表示什么。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课题:6、7的加减法应用第5课时 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有关6、7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
计算。
2.进一步提高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水平。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迅速口算6、7的加减法,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
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口算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讲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你能说说你在生活中看 到哪些地


方有我们熟悉的数字呢?
2.投影出示课本第45页的图——“生活中的数学”。
3.前面几节课中我们学习了有关数 字6、7的认识和相关的加减
法,今天我们把之前所学的知识运用到题目中来。(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出示课本第48页练习十的第2题。
教师出示题目: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出示课本第48页练习十的第3题。
教师说明题目的意思,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互动学习。
3.出示课本第48页练习十的第4题。
教师提出要求:说一说图中告诉我们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再解答。
4.出示课本第49页练习十的第5题。
组织学生每组派代表进行抢红旗比赛。
5.出示课本第49页练习十的第6题。
教师出示图,请学生观察与小组的同学说说每幅图的意思,说出
要解决的问题后,再解答。
三、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四、课堂作业
《补》


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课题:8、9的认识 第6课时 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数出数量是8和9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数字8和9。
2.使学生掌握9以内的数的顺序,会比较9以内数的大小,并掌
握8和9的组成。
3.培养学生有序地看图,掌握有序数数的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9以内的数序,会比较9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掌握8和9的组成。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出示教学情境图:仔细观察,你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观察、汇报:9个人、8位小朋友、8棵树、9盆花……
教师:大家观察仔细得很仔细, 都发现了这张图中藏着两个数字
宝宝8和9,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两个数字。(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学具操作,认识8和9。
教师出示点子图:



教师:这幅图的点子表示几?(左边表示8,右边表示9)你能< br>拿出学具来表示这两个数吗?摆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
学生汇报,动手操作。
教师出示计数器,拨7个珠子,提问:怎样拨能表示8呢?(再
添上一个就是8个)
教师:8个再拨一个是几个呢?(9个)
学生学具操作,小组内互相展示。
2.认识9以内数的顺序。
教师出示直尺图:8在谁的前面?9的前面是谁?8在谁的后面?
学生观察直尺图,一一汇报。
3.比较9以内数的大小。
教师出示7、8、9的点 子图:你能知道这三个数谁大,谁小吗?
请你从中任意选两张,进行比较。



学生汇报、展示。
7<8、 7<9、 8<9、 9>8、 9>7、 8>7。
4.教学8、9的序数含义。
(1)教师出示小动物图,请学生独立完成课本中提出的要求。
(2)请同桌之间模仿课本上的要求互相提一个问题考对方。
学生同桌之间活动。


5.教学8、9的书写。
教师示范8、9的书写方法,学生在课本中进行描红练习。
6.教学8、9的组成。
教师:请你们用学具分一分,想一想8和9的组成是怎样的,边
分边写,小组合作,看哪个组写得又对 又快。
学生在小组内互相合作进行学具操作,并一一将8和9的组成全
部归纳出来。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52页“做一做”第1题。
由学生独立填写8、9的组成。
2.完成教材第52页“做一做”第2题。
教师引导学生先理解题目的意思,然后独立圈一圈。
3.完成教材第54~55页练习十一第1~5题。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课题:8、9的加减法 第7课时 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得数是8和9的加法及8减几、9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经历根据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的探索过程,感受加减法之间的
联系,提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 能力。
教学重点:会计算8和9的加减法,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能根据一幅图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复习。

3
1


6
□1
1

8




6
3
1

□ 1
2.算一算。
7-4= 6+1= 5-3=
4+2= 3+0= 4-2=
6-2= 2+2=
二、探究新知


1.得数是8和9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教学。
(1)教师出示小花图。
教师:认真观察,图上有些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学生观察、汇报。
教师:根据这幅小花图,你能写出几道数学算式?动手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个别汇报。
5+3=8 3+5=8 8-5=3 8-3=5 < br>(2)教师归纳:这幅图表示左边的5朵花和右边的3朵合起来,
从观察角度不同,可以列两道不 同的加法算式;也可以表示从8朵花
里去掉左边或者右边的部分,得出另一部分,也得出两道不同的减法
算式。这样一幅图可以列出四道算式。
(3)教师出示小棒图。


教师:看图,你能写出几道数学算式?
学生思考、小组交流,汇报。
5+4=9 4+5=9 9-5=4 9-4=5
2.初步感知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两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汇报:左边的算式都是用5、3、8三个数,右边的算式都是
用5、4、9三个数。 教师小结归纳: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得数是8、9的加法及8减几、


9减几的计算。懂 得了一幅图可以列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也就是一幅图可以写4个算式。
3.完成课本第53页的填一填。


教师提出要求:请你根据这两幅图,分别将课本中的四道算式填
写完整。
4.课本第53页的想一想。
学生独立完成。在讲评时教师引导学生说出由4+4=8推出8-4=4。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53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55~56页练习十一第6、11、12、14题。
第6题,指名个别学生说图意后独立完成一图四式。
第11题,由学生独立完成,讲评时说说图的意思。
第12题,先由学生独立完成计算。讲评 时请学生一列一列观察,
发现了什么。左边一列重点引导学生发现,在减数不变的情况下,被
减 数和差之间的关系。右边一列重点引导学生发现,在其中一个加数
不变的情况下,另一个加数与和之间的 关系。
第14题,鼓励学生尽量列出多的不同的算式。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课题:用数学第8课时 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应用题的图意,从而正确地选择计算方法。
2.通过练习进一步熟练9以内加减法的计算。
教学重点:能正确地选择计算方法来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美丽的大森林里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大家想和小动物们
一起玩吗?(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教师出示情境图。
1.教师先引导学生观察小鹿图: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汇报:一共有9只小鹿,跑走了3只。
教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学生汇报:还剩几只小鹿?


教师:求还剩几只,怎样计算?
学生汇报:用减法,9-3=6。
教师提示:列式后要去计算,而不要去数带?的部分里小鹿的只
数。
2.教师引导学 生继续观察:你还能从图中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
答吗?和小组内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学生在小组内与同学互相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组织学生汇报小组交流结果。
(1)蘑菇图。
教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树根下有6个蘑菇,树根旁有2
个蘑菇)
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一共有几个蘑菇?)
要求一共有几个蘑菇,该怎样计算?(用加法,6+2=8。)
(2)白鹅图。
教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一共有8只白鹅,小河里有3只
在游泳。)
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草丛里有几只?)
要求草丛里有几只,该怎样计算?(用减法,8-3=5。)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58页练习十二第1题。
由学生独立完成,个别汇报时说一说:从图中你知道 了什么?要
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该怎样计算?


2.完成教材第58页练习十二第2题。
小组内进行计算比赛。
3.完成教材第58页练习十二第3题。
在小组内交流:从图中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解决。
教师巡视指导,指名个别小组汇报。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课题:10的认识第9课时 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是10的物体个数,会读并正确书写
数字10。
2.使学生感受1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掌握
10的组成。
教学重点: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掌握10的组成和10的写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放录音片段:我大、我最大……
教师:听!是谁在吵吵闹闹?原来是数字宝宝正在比大小呢!9
说自己最大,你们觉得呢?
学生汇报:还有比9大的数字——10、11、……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9大的数字,10。(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观察情境图。
教师出示情境图:你能从图中找出哪些可以用0来表示的事物
吗?
学生观察、汇报。
教师:我们身边有可以用10表示的事物吗?
学生个别汇报:人有10根手指。
2.摆一摆。
教师:用学具摆出10朵小花。
学生操作学具。
3.认识1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1)出示计数器,教师拨9个珠子,提问:再添上1个珠子,
是多少?(10个珠子)
(2)出示直尺图。
教师:说一说,9的后面是几?10的前面是几?从0数到10,


再从10数到0。
学生汇报,数数。
(3)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教师:刚才的故事中我们知道了10比9大,那么你能根据这张
点子图,填一填吗?



9○□ 10○□
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10还比几大?谁来说一说.
学生个别汇报。
4.教学10的组成。
(1)教师:每人拿出10根小棒,在小组内一起摆一摆,并根据
摆的结果填写10的组成。
学生小组内学具操作,填写10的组成。
(2)全班齐读10的组成。
(3)教师:小组内讨论一下,可以怎样记忆10的组成?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归纳:主要记 住前面五种组成,其他组成完
全可以由前面几种组成推想出来。
5.教学10的写法。
教师说明并示范10的写法,学生在课本中进行描红练习。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60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
2.完成教材第60页“你知道吗?”。
学生自读课本,了解我国古代用算筹来表示数的课外知识。
3.完成教材第62页练习十三第1~3题。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课题:10的加减法第10课时 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计算10的加减法,加深认识相应的加减法算式
之间的联系。
2. 通过一图四式的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
能力,发散学生思维,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 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加深对相应的加减法算式之间联系的认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出示10的组成,学生口头完成。
10
7

10


8

10
10
9 □
10
□ 3

6 4 □ 1
10
4 □



5 5

二、探究新知
1.教学第一组的点子图。
教师出示第一组点子图 ,提问:说说蓝点


和白点各有几个?你能分别提出用加法和减法计算的问题吗?该怎
样列式?
学生汇报:蓝点1个,白点9个。
(1)加法:一共有几个点子?列式1+9=10、9+1=10。
(2)减法1:一共10个点子,拿走1个蓝点子,还剩几个白点
子?10-1=9。
(3)减法2:一共10个点子,拿走9个白点子,还剩几个蓝点
子?10-9=1。
教师: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算式中的10、9、1分别表示什么?
你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小组交流。


教师归纳:一幅图可以写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在计 算
时,可以利用10的组成进行计算。
2.教学第二组点子图。
教师出示点子图 ,提问:你能根据这幅图,
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吗?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再在课
本上填完整。
学生小组内交流学习,完成课本算式。
教师组织学生汇报:列式是8+2=10、2+8=10、10-2=8、10-8=2。
教师提问:你是怎样计算这四个算式的?
学生汇报:利用2和8组成10来计算。
3.教学第三组和第四组的点子图。
教师出示点子图 和 :观察

这两幅图和前两幅,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你也能根据这两幅图列出相
应的加减法算式吗?动手写一写。学生观察,独立写算式。教师组织
学生交流汇报:这些图实际上都是利 用了10的分解,每幅图都能写
出对应的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三、反馈完善
1.找朋友。(完成教材第61页“做一做”第1题。)
教师任意请9个学生,每人发一张数 字卡片,让学生两个两个互
相找朋友,要求是要组成10。可以多进行几组游戏,加深学生对10
以内组成的掌握。
2.完成教材第61页“做一做”第2题。


教师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在评讲。
3.完成教材第62页练习十三第4~7题。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课题:连加、连减 第11课时 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理解连加、 连减算式的含义,正确地掌握10以内连
加、连减的运算顺序,能熟练地进行10以内连加、连减的口算 。
教学重点: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理解连加、连减算式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小明是个爱劳动的好孩子,瞧他正帮妈妈喂鸡呢!
二、探究新知
1.教学视频连加。


(1)课件演示,理解连加算式的含义。
教师用课件演示连加教学情境图:
教师:用自己的话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学生观看课件演示,汇报:小明在给5只小鸡喂食,跑来了2只,
又跑来了1只。
教 师课件演示三个部分的小鸡下面分别出示5、2、1三个数字,
提出问题:要求一共有几只小鸡,该怎样 列式?
学生回答,教师课件演示5+2+1,提问:说说这三个数字表示什
么意义。
学生个别汇报。
(2)学习连加的计算顺序。
教师板书算式,提问:你会读这个算式吗?
教师教学连加算式的读法:5加2再加1。学生跟读。
教师:从刚才算式的读法中,你认为这道题该先算什么,再算什
么呢?
学生汇报。
教师边示范算法5 + 2 + 1 = 8,边说明运算顺序:先算5加2

7
等于7,再算7加1等于8。
(3)揭示课题。
教师:今天这个加法算式和以前学的有什么不一样?
学生汇报。


教 师说明:像这样的算式,我们称它为连加。(板书课题)在计
算连加的式题时,要先加前面的两个数,再 把这两个数相加得出的得
数与第三个数相加,算出最终的得数。
请学生与同桌互相说一说,计算连加的运算顺序。
2.教学连减。
(1)课件演示,理解连减算式的含义。
教师:你看懂了什么?能提出什么问题?用自己的话说给同桌
听。
学生同桌交流后汇报:有8只小鸡,跑走2只,又跑走2只,还
剩几只?
教师:要求还剩几只,该怎样列式呢?动手试试看。
学生列式,并汇报:8-2-2。
教师:谁能说说这个算式的含义?
学生小组内交流、汇报。
(2)学习连减的计算顺序。
教师:刚才我们学习了连加算式的读法,现在谁会读这道减法算
式?
个别学生试读,教师点明:8减2再减2。全班齐读。
教师:根据读法,请你说说怎样算这道题。
学生汇报,教师示范并说明运算顺序8 - 2 - 2 = 4。

(3)小结补充课题。
6


教师:像 这样的减法式题,我们称它为连减。(补充课题)计算
连减时先从第一个数里减去第二个数,用算出的得 数再去减第三个
数。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65页“做一做”。
让学生先用学具在小组内摆一摆,再填数计算。
2.完成教材第66页练习十四第2、4两题。
请学生先观察图,说明图意后再独立列式计算。
3.完成教材第66页练习十四第1、3、5、6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教师任抽几题,请个别学生说说运算顺
序。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课题:加减混合第12课时 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10以内数的加减混


合计算。
2.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混合计算的数学问题过程,直观
地理解加减混合计算的含义。
3.培养观察、比较和抽象概况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
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复习
3+3+1= 9-3-3= 7+1+2= 10-2-4=
10-2-7= 6+2+1= 0+3+7= 8-3-1=
学生口答后,任抽几题请个别学生说一说运算的顺序。
教师:看来大家对昨天学习的连加、连 减掌握得不错,今天老师
带大家去天鹅湖去参观一下美丽的天鹅。
二、探究新知
1.教学先加后减。
教师:仔细观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图上画了什么?
学生汇报:湖里有4只天鹅,飞来3只,又飞走了2只,现在有
几只?
教师:要求现在有几只天鹅,该怎样列式?
学生列式:4+3-2。


教师:说说4、3、2在算式里分别表示什么?这道算式该怎么读?
学生汇报,教师示范算式的读法:4加3再减2,全班齐读。
教师:谁能说说这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汇报计算顺序。
教师示范并小结:4 + 3 - 2 = 5先算4加3等于7,再算7减

2等于5。
教师:小组内用学具代替天鹅,摆一摆,边摆边说计算的顺序。
学生小组学具操作,互相交流。
2.教学先减后加。
教师出示教学情境图。
教师提出要求:仔细观察,在小组内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幅图的
内容。
学生小组交流:湖里有4只天鹅,飞走2只,又飞来3只,现在
有几只?
教师:用学具在小组内代替天鹅摆一摆,边摆边说,该怎么列式。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学具操作,互相交流,列式:4-2+3。
教师:同桌互相读这道算式,说一说这道算式该先算什么再算什
么,并把计算过程填在课本中。
同桌互读算式,说运算顺序,然后独立填写计算过程。
教师指名个别学生上台板演。
3.小结。
7


教师:今天我们学的这两道算式和昨天学的连加、连 减有什么不
一样?有什么是相同的?
学生汇报。
教师小结:今天学习的算式既有加 法又有减法,这样的算式叫做
加减混合。(板书课题)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和连加、连减一样,都
是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的。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67页“做一做”。
教师要求学生说图意后再列式计算。计算后说一说先算什么,再
算什么。
2.完成教材第68页练习十五第1~3题。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课题:整理和复习(一) 第13课时 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通过整理10以内所有的 加法和减法算


式,形成加法表和减法表;通过探索加法表和减法表的排列规律,提
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提高学生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的能力。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出示诗歌: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这是一首描写乡村美景的诗歌。你能找出这首诗歌中,有哪些我
们已经学过的数吗?
根据学生汇报,贴出数字卡片:1、2、3、4、5、6、7、8、9、
10。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要对学过这十个数字和相关的数学知识进
行整理和复习。(板书课题)
二、师生互动
1.复习10以内数的认识。
小组内用十张数字卡片按要求摆一摆。
(1)从小到大摆。
(2)从大到小摆。
(3)任选3个数字,摆出加减法算式,你们小组能摆出几个?


教师巡视指导。
2.整理10以内所有加法算式表。
教师:刚才大 家都组成了许多加法和减法算式,老师真佩服你们!
下面我们就先来整理一下,学过的加法算式。
(1)请学生给写出的加法算式,进行分类。
(2)组织学生反馈交流,分类结果。
(3)请学生按分类的结果,整理成加法表。教师巡视,提供指
导意见。
(4)出示课本第69页10以内所有加法表,引导学生观察:你
发现了什么?
3.整理10以内所有减法算式表。
(1)教师:有了刚才整理加法算式表的经验,现在把手 中剩下
的减法算式也进行分类,整理成一张减法表。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小
组整理减法表。
(2)出示课本第70页10以内所有减法表,引导学生观察、探究
减法中算式的排列规律。
三、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四、课堂作业
《补》


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课题:整理和复习(二) 第14课时 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整理和复习 ,提高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的能力,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在应用知识解 决问题的过
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感受不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差异。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口算。
6-6= 8-4= 7+3= 4+5=
5+3-2= 8-1+3= 3+3+3= 10-2-4=
2.括号里填几?
3+( )=10 5+( )=8
4+( )=6 2+( )=9
二、师生互动
1.出示课本第69页的第1题。
请学生看图说一说每个人的楼层。
2.出示课本第71页练习十六第1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


3.出示课本70页第4题。
(1)出示熊猫图,让学生说说图意。
(2)了解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要找什么信息。
(3)列式解答。
4.出示课本第70页南瓜图,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图的意思,
再独立列式。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71页练习十六第3题。
让学生看图,说图意,再列算式。
2.完成教材第71页练习十六第5题。
(1)小组内提出问题并解答。
(2)组织汇报时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图意。
3.完成教材第71~72页练习十六第2、4、6、7题。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六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
课题:11~20各数的认识第1课时 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会正确地读出和数出11~20各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比
大小。
2.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知道11~20各数都是由一
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教学重点:认识11~20各数。
教学难点:理解11~20各数的组成。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教师:你知道我们班男生有多少人吗?
学生数一数并汇报。
2.揭示课题。
教师:看来我们身边的很多事物的数量都超过了10,所以我们
只认识10以内的数是不够的。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比10大的数。(板
书课题:11~20各数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教师出示小棒,引导学生一根一根地数,数到10根。
教师:我们把这10根小棒扎成一捆,这一捆就是10根,也就是
1个十。
教师演示:将1捆小棒放在一旁,接着再添上1根是多少呢?


学生汇报:11。
教师出示,引导学生看图发现:1捆小棒表示多少?(1个 十)1
根呢?(1个一)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11。
(2)教师继续演示:11根小棒添上1根是几根?
学生个别汇报。
教师:说一说,12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3)教师继续添加小棒:12根再添上1根是多少?
教师:与同桌互相说一说,13根小棒由有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4)教师提出活动要求: 同桌之间,一根一根地添加小棒。每
添加1根小棒,说一说是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5)教师出示19根小棒,让学生说一说19的组成。
教师在19根小棒上再添上1根,请学生说一说是多少根?
学生汇报:20根。
教师出示,提问:说一说20里面有几个十?
2.教学例2。
教师出示直尺图。
(1)教师:你能按顺序读出直尺上的数吗?同桌互相读一读。
学生同桌互读。
(2)教师:观察直尺图,说一说:
①14前面一个数是多少?
②16和18中间一个数是多少?
③与19相邻的两个数是几和几?


④20前面一个数是多少?
⑤比12大又比18小的数有哪些?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74页“做一做”第1题。
教师提出要求:与小组内同学分工合作,数一数课本第73页中
的学具分别是多少?
2.完成教材第74页“做一做”第2题。
教师请全班齐读,再请同桌互相读,最后教师指名个别读。
3.完成教材第74页“做一做”第3题。
教师指名个别读数。
4.完成教材第76页练习十七第1~6题。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六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
课题:11~20各数的写法 第2课时 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十位”和“个位”。认识计数器 ,并通过计


数器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了解十进制。
2.能够正确地写出11~20各数。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迁移类推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数位的概念,认识“十位”和“个位”。
教学难点:正确地写出11~20各数。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从1数到20,再从20数到1。
2.出示11~20各数的数字卡片,指名个别读数,并说说数的组成。
3.谈话:昨天我们 已经认识了11`20各数,那这些数该怎么写
呢?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有关11~20各数的知识。(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3。
(1)动手操作,初步感知数位。
教师:谁能用小棒摆出17?
学生摆小棒。
教师:右边的7根表示什么?
学生:7个一。
教师指出:我们把7所在的位置叫做个位。
教师:左边的1捆表示什么?
学生:1个十。


教师指出:我们把1 所在的位置叫做十位。那么17该怎么写呢?
我们可以借助计数器来写数。
(2)利用计数器写数。
教师出示计数器,向学生介绍计数器上“十位”和“个位”的位置所在: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十位上有几个珠
就表示有几个十,个位上有几个 珠就表示有几个一,合起来就是几十
几。在写数时,有1个十就在十位写1,有几个一就在个位写几。
教师示范写17:17里有1个十,就对着十位写1;17里还有7个
一,就对着个位写7。
(3)完成例3中另外两个数的写法。
学生四个人一组,先摆小棒再写数。
教师组 织学生讨论:“20”个位的0该不该写?为什么?(要写,
因为个位的0起着占位的作用,表示个位一 个单位也没有。)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75页“做一做”第1~3题。
2.完成教材第77页练习十七第7~12题。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六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
课题: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第3课时 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操作,巩固11~20各数的认识,并为下一步学习20
以内的进位加法做准备。
2.使学生能够运用11~20各数的组成,掌握10加几和相应地减
法计算方法,正确地进行 计算。
3.初步知道加减法算式各部分名称,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10加几和相应地减法。
教学难点:掌握正确计算10加几和相应地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口算。
2+5= 1+8= 5-3= 7-4=
8-4= 6+2= 10-4= 0+9=
2.看图写算式。
△△△△△
△△△△△
□○□=□□○□=□
□○□=□□○□=□
3.填空。


教师提问,学生口答。
(1)2个十是( )。
(2)1个十和4个一组成的数是( )。
(3)17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题4。
(1)教师出示例题4的图:说说这是多少?要怎么摆?
学生汇报:先摆1捆小棒,再摆3根小棒。
(2)教师:要求这里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可以怎样列式?
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板书:10+3。
2.揭示课题。
教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 容就是10加几和十几减几。在计算
10加几和十几减几时,我们可以利用11~20各数的组成进行计 算。(板
书课题)
3.教学例题5。
(1)教师出示计数器,请学生仔细观察老师 拨珠的过程:先拨
11,再在个位上添上2个珠子。
教师:你能根据老师拨珠的过程列出一道加法算式吗?
学生小组探讨,汇报列式为:11+2。
(2)教师:和小组里的同学讨论一下,这道题要怎么计算?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11里面有 1个十和1个一,1个十和1个一
再添上2个一,就是1个十和3个一,也就是13,所以11+2=1 3。


教师将算式补充完整。
(3)介绍加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教师说明加法算式各部分名称,边介绍边板书:11和2都是加
数,13是和。
(4)教师请学生继续观看拨珠过程:从表示13的计数器里,拨
去2个珠子。
教师:请你再根据这次的拨珠写一道减法算式。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13-2。
教师:你会计算这道题吗?你是怎么想的?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
与同学互相说一说。
学生小组内交流13-2的计方法。
组织学生汇报,教师引导学生说出:13里面有1个十和 3个一,
从1个十和3个一中去掉2个一,剩下1个十和1个一,也就是11。
所以13-2= 11。
(5)介绍减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教师说明减法算式各部分名称,边介绍边板书:13叫做被减数、
2叫做减数,11叫做差。
(6)教师引导学生观察11+2=13和13-2=11两道算式:从这两
个算式中,你发现 了什么?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78页“做一做”第1题。
教师引导学生先观察图,说出题意,然后将算式填写完整。


2.完成教材第78页“做一做”第2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做完后集体订正,并抽一两道题指
名个别学生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3.完成教材第78页“做一做”第3题。
(1)让学生独立完成。
(2)完成后教师引导学生一列一列地看,找出每列上下两个算
式之间的关系。
4.完成教材第80——81页练习十八第1、3、7题。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六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
课题:11~20各数的认识的练习课 第4课时 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完成10加几和相应地减法以及之前所学过的内容 的混合练
习,巩固10加几和相应的而减法的计算方法,同时为之后教学20以
内的进位加法做 好准备。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出示题目:
1.从0数的20,从20数的0。
2.出示11~20各数,要求学生在小组内与其他同学互相说一说数
的组成。
3.填空。
(1)2个一和1个十组成( )。
(2)1个十和6个一合起来是( )。
(3)17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4)19个位上的数字是( ),十位数上的数字是( )。
(5)2个十是( ),20里有( )个一。
4.口算
出示口算题卡,请学生抢答。
二、探究新知
教学课本第79页例题6。
教师出示情境图。
1.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你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小组画图交流。
3.引导学生理解:从前数到小丽有10个人, 从前数到小宇有15


个人,15-10=5(个)是从小丽后面一直到小宇小朋友的个数 ,再去
掉小宇本身,就是小丽与小宇之间间隔小朋友的个数,即为4个人。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79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80页练习十八第2题。
教师出示辣椒图和苹果图,提问:猜猜看图中大约有多少个辣椒
和苹果?
数一数,看你估得准不准。
3.完成教材第80页练习十八第4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
4.完成教材第80页练习十八第5题。
讲解:推迟3天是星期四。
5.完成教材第81页练习十八第6题。
教师:第10页到第14页,一共几页?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六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
课题:数学乐园第5课时 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各种形式的问题和活动, 复习第一到第六单元之间的内容,
培养学生思维的开发性和灵活性,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教师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去数学乐园玩一玩,大家想去
吗?(板书课题)
2 .讲明游戏要求:1.按从①~⑦的顺序走,谁先走到终点谁获胜;
2.走到每一格都要答题。答对了才 能停在那里,答错了可要后退一格。
二、探究新知
1.乐园①。
几和几组成8?
6-4=?
2.乐园②。
(1)一共有几个轮子?
(2)粉笔放在讲台的 面?
(3)家里的电话号码由几个数字组成?


3.乐园③。
(1)6个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大的正方体吗?
(2)19-9+4=?
(3)我的生日在 月。
19 18

4.乐园④。
(1)星期一的前一天是星期几?
(2)13-2=?
(3)电梯按钮的“12”表示什么?
(4)星期二到星期四放假,放几天假?
(5)一周有几节数学课?
5.乐园⑤。
(1)送信。
(2)写出大于4小于10的数。
(3)我坐在同桌的 边。
(4)数袜子。
6.乐园⑥。
(1)比一比:15○18
(2)回答小童的问题。
(3)16的前一个数是 ,后一个数是 。
7.乐园⑦。
16
(4)

最感人的爱情宣言-思念情人的短信


记一次辩论会-光山事件


给西部小朋友一封信-刘芷薇


商业研究-三校生高考


小练笔-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悬铃木-临沂财会信息


中秋节来历简介-廉洁自律心得体会


广州海事局-防溺水三字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