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北师大版数学电子教案
宁波市农业局-枣庄人事考试
教
案
本
班 级:
科 目:
任课教师:
2019---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港人子弟学校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大多数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完成作业,已经形成良好
的学
习习惯。少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差,学习不主动. 上课开小差,课后作业完成不
及时,做作业速度很
慢,准确率不高,有时甚至忘了做作业。这个学期要让学生养成
良好的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和提高学困生对数学知
识的理解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采用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和数学好玩四个领域的内容同
时混编的方式,
各个领域包括以下内容:
数与代数:
第一单元“除法”本单元主要学习两、三位数除以一位
数的除法和连除;学习乘
除混合两步运算。
第三单元“乘法”本单元主要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第四单元“千克、克、吨”本单元主要是让学生学习质量单位——千克、克、吨。
第六单元认
识分数本单元主要学会结合具体情境与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
义,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
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
空间与图形:
第二单元“图形的运动”结合实例
,感知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能在方格纸
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
br>第五单元“面积”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
积,体会统一面积
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面积单位的换
算。
统计与概率:
第六单元“数据的整理与表示”通过丰富的实例,积累收集、整理数据是活动经
验,用
自己喜欢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
数学好玩:
本单元设计了小
小设计师、我们一起去游园、有趣的推理三个内容,主要目的是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思想
,锻炼思维能力,积累思考经验,开阔眼界。
三、教学目标和要求
1. 结合“分桃子、
分橘子、猴子的烦恼等”具体情境初步掌握被除数是两位数、
三位数的除法计算;会运用除法解决生活中
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商的变化规律从而
进行简便计算。
2. 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三位数
的乘法;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
过程;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3. 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质量单位克、
千克、吨,了解
1克、1千克、1吨的实际质量,建立清晰的质量单位的概念;掌握质量单位克、千克、
吨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了解质量单位克、千克、吨的字母表示方
法,了解用
秤可以称物体的轻重;能结合生活实际,在具体的情境中解决与克、千克、
吨有关的简单问题,进一步感
受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 能结合具体情境与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
的分数;
感受比较分数大小的过程;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能解决一
些相关的简单问题;能运用分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5.
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
形。
6. 体
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厘米2、米2、千米2、公顷),会进行简单的面积换算;
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
形的面积公式,能估算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7. 通过丰富的实例,学会整理数据,了解
整理数据意义;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
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
四、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
,密切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
习数学,促进学生对数学的认识。教材通过“数与
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
数学好玩”基本领域反映运用数学研究现实世界的基本过程,有机的渗
透数感、符号
感、空间观念、统计思想、推理意识等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思维方式,并以此为主线选
择和安排教学内容。学生将逐步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
惯和应用意识,提
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思考的乐趣,增进学好数学的信
心,获得对数学较为全面的体验与理解
。
2.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把数学学习与
解决生活中的
数学问题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线索,培养学生学
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生活,从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数学问题,
体会数学的广泛
应用与实际价值,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五、教学措施
1. 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
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本册教材设
计了适量探索性和开放性的数学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
探索的机会和一个比较充分的
思考空间。培养学生肯于钻研、善于思考、勤于动手的科学态度。教师要关
注学生的
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创造精神。对学生在探索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适时、有效的
帮
助和引导。
2. 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通过独立思考、探索和建构自己的数学意义,使学生有机会讨论交流他们彼此的想法,这不仅能够满足学生想成为探索者、研究者和发现者的
强烈的心理需要
,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而且也提供了教师了解学生的充分机会,从
而教师的引导与指导也就更富有针对
性和有效性。
3. 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数学教学应体现“从问题
情境出发,建
立模型,寻求结论,应用与推广”的基本过程。在日常的数学活动中要注意小课题研
究和实习作业等实践活动,对这方面的内容不但不能随意删减,而且要加强这方面内
容安排的密度和强
度。
4. 加强估算(测)能力的培养,鼓励解决问题策略与算法的多样化,算法与策略
的
多样化,不是靠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个体差异使然;把问题交给学生自己想办
法去解决时,他们对策
略与算法所表现的不同取向是很自然的。鼓励解决问题策略与
算法的多样化的前提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
学生,其次是让学生经历交流各自策略与
算法的过程,比较各种策略与算法的特点,选择并优化适合于自
己的策略与算法。
5. 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把数学学习与解
决生
活中的数学问题结合起来,要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线索,培
养学生
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生活,从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
数学问题,体会数学的广泛
应用与实际价值,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第 二 学期教学进度表
周 次 教 学 内 容 课 时 数
第
一
周
除法
4
第
二
周
除法
5
第
三
周
除法
5
第
四
周
图形与运动
5
第
五
周
图形与运动、乘法
5
第
六
周
乘法
5
第
七
周
乘法
5
第 学期教学进度表
周 次
教
学 内 容 课 时 数
第
八
周
乘法、整理与复习
5
第
九
周
整理与复习
5
第
十
周
整理与复习、期中测试
5
第
十
一
周
千克、克、吨
5
第
十
二
周
面积
5
第
十
三
周
面积、数学好玩
5
第
十
四
周
认识分数
5
第 学期教学进度表
周
次
第
十
五
周
教 学 内 容 课 时 数
认识分数
5
第
十
六
周
认识分数
5
第
十
七
周
数据的整理和表示
5
第
十
八
周
总复习
5
第
十
九
周
总复习、期末复习
5
第
二
十
周
期末复习、期末测试
3
第
二
十
一
周
课 时 教 案
第 周 星期
第 1 节 2019年 月 日
课 题
分桃子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目标
2.结合具体的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学具准备
教师活动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在上学期我们一起学习了一位数除
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今天
我们一起研究两位
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计算方法。
二、探索新知、自我展示
(一)出示第2页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1.学生独立计算“68÷ 2”。
2.小组交流。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
的计算方法。
3.全班交流。小组代表
发言,展示不同的算
探索并掌握列竖式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结合具体的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视频投影仪
小棒
学生活动
教
学
过
程
1.理解图示内容,让学生找信息。
2.让学生根据图示提出自己的问题,并
与同桌交流自己的问题。
3.肯定孩子们提出的问题,选择接近书
中的问题进行解答。
(二)问题1:有68个桃子,平均分给2
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多少个?
□ ○ □ = □
(1) 10个 10个 10个
10个
每只猴子可以分2篮零4个,一共24
个。
(2)60 ÷ 2
= 30,
法。
8 ÷ 2 = 4
30
÷ 4 = 34
(3) 3 4
2√6 8
4
8
8
0
问题2:有68个桃子,平均分给3个猴
子,每只猴子分多少个?
三、精讲点拨
1.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
的方法:先用十位上的数除以
一位数,商写
在十位上,再用个位上的数除以一位数,商
写在个位上。
2.平均分时
,当有剩余且不够再分时,
剩下的部是余数。计算方法同无余数除法的
计算方法相同,余数一定
比除数小。
四、拓展应用
1.小猴回家。
先估算再计算。
63÷6 45÷7 38÷6
82÷9
我4天大约吃60只害虫。
我5天大约吃70只害虫。
2.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与同伴进行交
流。
3.用竖式计算。
84 ÷ 4
81 ÷ 3 90 ÷ 6
98 ÷ 7 84 ÷ 6 96 ÷ 4
4.教材第3页“练一练”第1、3、5题
答:
(1)让学生用学具动
手分一分,边实践操作,
边思考“把68平均分成3份,应该先怎样分、
再怎样办”这两个问题
。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3)组织交流。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讲评。
五、课堂小结,质疑问难
作
业
《知识与能力训练》
布
置
设计
板书
分桃子
教学
注重创设情境,努力使数学生活化、生动化。
反思
课 时
教 案
第 周 星期 第 2 节 2019年 月 日
课 题 分橘子
1. 结合具体的情境,经历动手操作、主动探索的过程,发现并掌握两
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十位上的数不是除数的整倍数,商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理解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十位上的数不是除数的整倍数,商
教学目标
是两位数的算理,能正确计算。
3.经历与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掌握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十位上的数不是除数的整倍数,商是两位数的
教学重点
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学具准备
教
教师活动
理解算理并能正确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除尽)的除法。
视频投影仪、小棒等实物。
小棒
学生活动
学
过
程
一、情境导学:
(一)教师讲“孙悟空、猪八戒、沙僧
分
橘子”的故事。并用(视频投影仪出示教
材第4页情境图)
(二)教师口头提问,学生交流回答:
师:同学们能帮忙吗?在这个故事中,同学
们获得了那些数学信息?
师:有人补充吗?
师:就是说每个人分得的应该一样多。
师:我们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二、交流展示
1.列式。
师:该怎样列式呢?
生:48÷3=
师:你选择了除法,你是怎么想的?
2.展示方法、解决问题
学生自主交流.小组活动探讨计算方法
A:我们组用小棒当橘子,10个小棒一捆表示一
蓝橘子。每个人分到1捆,又分到6根。也就是
没人可以分得16个橘子。(视频投影仪展示思
路)
B:我们组是用口算,先算30÷3=
10,剩下的10
个加上这里的8个就是18个,再算18÷3=6,
10+6=16(个),
所以48÷3=16(个)。
C:我们组是列竖式计算的。
师:同学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
研究,可以用小棒代替橘子摆一摆,也可以
算一算。
(小组活动)
师:哪个小组的同学能把你们的方法和全班
同学交流一下?
教师边听学生叙述竖式边板演
师:刚才我们用分实物、口算、笔算的方法
计算“48÷3”,你最喜欢哪种方法?
生1:口算。
生2:笔算。因为口算容易出错,分实物不
方便也不切合实际。
三、精讲点拨
根据学生的实际点拨
四、小结
师:大家想一下,笔算除法时应该怎样
计算?
师生共同归纳:笔算除法时,应从被除数的
最高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
在哪一位的上面。如果被除数的哪一位数不
能整除除数,就要用余下的数与被除数的下
一位数合在一起去除以除数。每求出一位
商,余下的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五、拓展训练
1. 76÷4 57÷3 51÷3
96÷8 72÷3 84÷6
2.有64个苹果,平均装在4个蓝子里,
平均每个蓝子装几个苹果?
3.做教材第5页“练一练”的题目
六、课堂小结,质疑问难
板书设计:分橘子
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讲评。
作
业
《知识与能力训练》
布
置
板
48÷3=16(个) 1 6
书
设
计
方法1:摆小棒。 3√4
8
方法2:口算。 3
方法3:用竖式。 1 8
1 8
答:每人能分到16个。
0
教学
教学中创设了知识情境、生活情境、问题情境、故事情境等一系列情境,为
学生提供了集兴
反思
趣性、知识性为一体的课堂气氛。
课 时 教 案
第 周 星期 第 3节 2019年 月 日
课
题 商是几位数
1.经历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的过程,理解算理,掌握算
法,能正
确地进行计算,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
教学目标
2.在具体的情境中估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位数,增强估算的意识和能
力。
3.在独立思考、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习的主动
性以及合作、交流的意识,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学具准备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算理。
熟练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视频投影仪
练习本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生尝试解决。
生1:600÷6=100,888>600,888÷6的结果
一、情境导学:
视
频投影仪出示:从北京到四平的铁路
全长888千米,动车运行时间约6时。平均
每时运行多少
千米?
师:同学们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呢?
生:铁路全长888千米,动车运行时间
约6时。
教
学
过
程
师:我们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二、自主探究、展示交流。
列式。
师:该怎样列式呢?
生:888÷6,我是根据“路程÷时间=肯定比100大,商一定是个三位数。
速度”来列式的。
三、精讲点拨
师:同学们还有问题吗?
师:谁能说一说竖式每一步的意思,小
组交流,教师点拨。
生2:让被除数百位上的数与6作比较,比6
小商是两位数,比6大商则是三位数。
师:谁能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生1:8个百除以6商1个百,1写在商的百
位上,
1个百乘6得6个百,写在8的下面,还
师:同学们在这节课上非常积极,老师剩下2个百。
对你们的表现非常满意。
生2:剩下的2个百和十位上的8合起来是
28
个十,28个十除以6,商是4个十,4写在商
四、拓展练习
的十位上,4个十乘6得24,24写在28的下面,
1.下面各题商是几位数,只判断不计算。
还剩下4个十。
389÷3 654÷4 478÷6 432
÷5
111÷2
2.先估一估商是几位数,再算一算。
256÷5=
456÷3 = 784÷
7=
3.学校买来数学学具袋324套,平均分
给一年级和二年级;每个年级分得多少套?
4.做教材第7页“练一练”的题目。
五、师生归纳总结,质疑问题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
学了那些内容?有什么收获?
生3:剩下的4
个十与各位上的8合起来是
48个一,48个一除以6,商是8个一,8写在商
的个位上,8乘
6得48,没有余数。
生4:商合起来是148.
师生一起板演888÷6的笔算过程。
生1:我们学习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
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生2: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相同,从
被除数的最高位(百位)除起,商写在百位上。
生3:然后将百位上的余数与十位上的数合
起来继续计算,商写在十位上。
生4:如果百位上无余数,直接用被除数十
位上的数除以除数。
生5:最后把十位上的余数和个位上的数合
起来继续除。
生6:每次得到的余数要比除数小。
商是几位数
888÷6=148(天)
148
6888
6
8
4
48
48
0
2
2
作
业
《知识与能力训练》
布
置
板
书
设
计
学生的认知结构,只有在经历学习活动过程中才能主动完成。只有学生本人积
极思考、主动
教学
探索,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反思
第 周 星期 第 4 节 2019年 月 日
课
题 猴子的烦恼
1.通过情境创设,学生能说出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道
理,能正确进行有关0的除法的口算。
教学目标
2.在小组探究,交流的过程中,
能发现被除数的中间有0和末尾有0的笔算除法
的竖式简便写法,学会正确计算被除数中间有0或末尾有
0的除法。
3.通过独立思考,会解决生活中相关的简单问题,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学具准备
教
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会计算被除数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除法。
理解0的占位作用。
视频投影仪
练习本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
过
程
一、情境导学:
师:有三只可爱的小
猴子,遇到了烦恼
的事儿,什么事儿呢?(视频投影仪出示教
材第8页例1的情境图)
师:三幅图各是什么意思?同学们帮一
帮小猴子们吧。
学生交流后,师生共同小结得出: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学生小组探讨并交流
生1:我发现这个算式和前几天做的不一样,这
里出现了被除数中间不够商1的情况。
生2:我能解决,我是这样想的。把306看
成是300与6的和,先分整百数,即300÷3=10
0;
再分个位数,即6÷3=2;最后用100+2=102,所
以306÷3=102.
生3:我列竖式计算。
二、探索新知、展示交流。
102
3306
1.师: 爱思考的小猴子们又发现了一个
3
0
问题。(视频投影仪出示教材第8页例2的
0
6
情境图)
6
师:同学们试一试,看怎样帮助小猴子。
0
学生试做,教师巡视了解情况、辅导学生。
师:你是怎样想的?
师:你是怎样想的?怎样用竖式表示出
来呢?
生:先用被除数
百位上的3除以除数3,得
到一个百,在商的百位上写3;再用被除数十位
师:这个竖式还有可
以优化的地方吗?
上的0除以除数3,商是0,在商的十位上写0
师:有谁能叙述一下这个竖
式的含义
吗?
2.小结师:像这样上中间不够商1的写
0占位,表示十位没有,再接着除。
3.学习被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
师:刚才大家做的很认真,答案也很正确。
不过猴
子们还有一个烦恼。(视频投影仪出
示教材第8页例3的情境图)
师:接下来我们怎么算呢?
教师根据学生举手情况,选择指名说或是同
桌交流。(算法略)
师边听边板书。
师: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先用除数6
去除被除数百位上的8,商是1,在商的百
位上
写1;8减6后余下2,与十位上的4
占位;最后用被除数个位上的6除以除数3,商
是2,在
商的个位上写2,最后的结果为102.
.
合起来是24个十,再继续除
以6,商是4,
在商的十位上写4;没有余数,被除数的个
位上是0,0除以6还是0,直接在
商个位
上写0占位。
(视频投影仪出示教材第9页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了解情况、辅导学
生。
三、拓展练习
1.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408÷4 612÷3
840÷6 609÷3= 960÷4
2.判断。(对的在括号里画“√”,错
误的画“×”)
(1)被除数末尾有0,商的末尾就一定
有0. (
)
(2)被除数中间有0,商的中间就一定
有0.
( )
(3)570÷3的末尾只有一个0。
(4)600÷3的末尾有2个0。 3.一共要运990把椅子,上午运走了450
把。下午需要4次运完。下午平均每次运多
少把椅子?
4.做教材第9页“练一练”的第1、2、4
题。
四、总结:你学到了什么?
五、作业:做教材第9页“练一练”的第3、
5题。
练习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讲评
作
业
《知识与能力训练》
布
置
板
书
设
计
猴子的烦恼
306÷3=102(个)
答:平均每只猴子分到106个桃子。
教学
反思
创设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活跃。
第
周 星期 第 5节 2019年 月 日
课 题 节约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
教学目标
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理解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体会余数的意义。
3.会根据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来演算除法,培养学生的验算意识。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学具准备
教
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有0的除法竖式计算方法。
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有0的除法竖式计算方法。
视频投影仪
练习本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
过
程
一、情境导学:
1.回忆旧知
学生尝试解决。
师:同学们,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位
数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 生:我们根据“总数÷份
数=每份数”来列式,
计算方法,同学们的表现非常好,我想这节
式子是912÷3
课同学们依然会有很多收获。
2.情境导入
.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视频投影仪出
示教材第10页情境图)
师:大家看看,那些同学在干什么?
生:在收集和出售可回收的垃圾,如矿泉
水瓶、旧报纸等。
师:这样做既环保又有经济效益,我们
也要这样做。
师:这里有哪些数学信息?你可以提出
什么数学问题?
指名回答。师适时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展示过程。
1.列式
师:3个班买泉水瓶和旧报纸,一共收
入912元,要求平均每个班买了多少元?怎
样列式呢?
2.计算。
师:我们怎么计算呢?请大家试一下,
看看会碰到什么问题,等会儿我们在讨论。
学生独立试做,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情,
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
指名回答。
师:那怎么办呢?同学们有什么办法吗?
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择是指名发言还
是同桌交流一下再指名发言。
师:对呀,1平
均分成3份,是不够的,
所以商0是很合理的。那么,我们还可以简
化他的写法吗?
生1:先把900分成3份,每份得300;再把
12分成3份,每份得4;合起来就是304.列式
是:900÷3=300 12÷3=4
300+4=304.
生2:先把9个百除以3商3,可是被除数中
间是1,1除以3不够商
,我就不知道接下来怎
么算了。
学生观察,师指名发言。
师:可不可以这样呢?
师:你们真厉害,找到了这种除法的竖
式计算方法。
3.小结:像以上这种中间有数
字小,中
间不够商1,那么我们就可以商0,再移下
一位,接着除。
4.商末尾有0的除法。
师:刚才同学们表现得非常好,继续看
大屏幕(投影仪出示教材第10页例2)
师:谁能告诉我这道题说的是什么?
师:怎样列式计算呢?
学生讨论后交流,师生小结:
师:大家说的非常好,我们一起来总结
下吧!
师生小结: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
末尾有0)的除法时,如果除到被除数的十
位正好出
尽,而被除数个位上的数比除数
小,就可以不必再除,直接在商的个位上写
0,被除数上位上的
数落下来作为余数。
5.出示教材第11页的“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辅导,了
解学情。做
完后师选择学生的答案用实物投影仪演示,
师生交流。
三、拓展练习
1.先计算、再演算。
621÷3=
432÷4=
703÷5=
2.填空。
生:题目告诉我们522支笔分给4个班,求
平均每个班分到多少支,还剩几支?
生:求平均,用除法计算,列式为522÷4=。
生2:可以用竖式计算,被除数百位上的5除
以
4后商1,在百位商1.。生3:余下的1与被除
数十位上的2合起来除以4,上的十位上写
3.
生4:最后将被除数上的2落下来再除以4,不
够除,直接在商的个位上写0占位,余数为
2.。
生5:所以522÷4=130……2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讲评
(1)根据左边的算式,直接写出右边算式
的得数。
67×8=536 536÷8=( )123×7=861
861÷7=(
)
(2)( )除以7,商是61,余数是3.
(3)168除以(
),商是9,余数是
6.
3.做教材第11—12页“练一练”第1—
—8题
四、小结:
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由学生
自己进行总结)
节约
作
业
《知识与能力训练》
布
置
板
书
设
计
912÷3=304(元)
522÷4=130
(支)……2(支)
304
130
3912
4522
9 4
1
12
0 12
12
2
12
0
教学
反思
学生解决问题时很少会去反思的,更不用说去验算了,精讲多练。
第
周 星期 第 6节 2019年 月 日
课
题 练习一
1.回顾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并结合具体题目说一说每一步算
理。
教学目标
2.巩固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达到熟练运用的程度。
3.在计算中培养学生的数感和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学具准备
巩固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
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熟练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
视频投影仪
练习本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回忆导学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上一节练习课。
1.出示口算卡片,进行口算练习,学生抢
答。
42÷2= 24÷2=
12÷2= 142÷2=
小组讨论,师参与,并巡视辅导。
124÷2=
112÷2=
学生发言
.
教
学
55÷5= 155÷5= 255÷5= 505÷5=
22÷2= 220÷2=
2.师:大家回顾一下,我们前面主要学的是
过
什么内容?教师将知识点板书
程
62÷2=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75÷5=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商是三位数)
606÷3=
660÷3=
二、自主展示
612
依次出示教材第13~14页第1~8题。
三、精讲点拨
根据学生练习并展示的情况进行随机点拨
四、拓展练习
1.计算并验算。
369÷3= 464÷4= 642
÷6=
420÷3=
2.小红家果园今年收获了874千克苹果,每
箱装8千克,可以装多少箱?还剩多少千克?
学生自主展示.
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讲评。
.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75÷5=
作
业
《知识与能力训练》
布
置
板
262÷2=
书
设
462÷3=
计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商是三位数)
606÷3= 660÷3=
612
教
学
反
思
第 周 星期 第 7
节 2019年 月 日
. 练习课教学,关键是练习题的设计和选择。要注意练习的
目的性、典型性、针对性、层次性、
多样性和趣味性,要注意运用题组练习,加强各种练习的协调和配合
,提高练习的整体效率。
课 题 集邮
1.通过回忆旧知,复习前面学的列竖式计算中几种不同情况的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2.通过情境导入,让学生了解集邮的艺术性;从估算入手,分析、总结出三位
数除一位数(商是两位
数的)列竖式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学具准备
分析、总结出三位数除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列竖式的计算方法。
培养学生估算的习惯。
视频投影仪
视频投影仪
教师活动
一、情境导学:
视频投影仪出示:从北京到四平的铁路
全长888千米,动车运行时间约6时。平均
每时运行多少千米?
师:同学们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呢?
生:铁路全长888千米,动车运行时间
约6时。
学生活动
学生尝试解决。
生:888÷6,我是根据“路程÷时间=速度”
来列式的。
.
教
学
过
程
师:我们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二、自主探究、展示交流。
列式。
师:该怎样列式呢?
三、精讲点拨
师:同学们还有问题吗?
师:谁能说一说竖式每一步的意思,小
组交流,教师点拨。
四、拓展练习
1.下面各题商是几位数,只判断不计算。
389÷3
654÷4 478÷6 432
÷5 111÷2
2.先估一估商是几位数,再算一算。
256÷5= 456÷3 = 784÷
7=
3.学校买来数学学具袋324套,平均分
给一年级和二年级;每个年级分得多少套?
4.做教材第7页“练一练”的题目。
五、师生归纳总结,质疑问题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
学了那些内容?有什么收获?
一、复习导入
师:先估一估商是几位数,在计算。
81÷3= 402÷2=
812 ÷4= 625÷6=
师:做完后和同
伴说一说你是怎么估
算的?
二、展示
1.解决问题
师:大家请看下面的情境图。(投影出
示教材第15页情境图)
师:你们从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师:那大家估计一下,这些邮票大约能
放多少页?
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如何用竖式
计算呢?
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辅导。
师:怎么验算他们算的对不对呢?
.
2.小结
首位上不够商1时,就看前两位。
三、延伸拓展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这么快就解决
了这个问题。大家继续看大屏幕(投影出示
生:已知有285张邮票,每页放5张,问
题是求这些邮票能放多少页。
学生思考后回答。
生1:285≈300,300÷5=60,285<300,所
以285÷5的商应小于60.
生2:200<285,200÷5=40,285÷5的商应
大于40且小于60.
生3:我可以让范围更精确些,285≈250,
250÷5=50,285>250,所以285除
以5的商应大
于50,即285÷5的商大于50且小于60.
教材第15页例2)
师:这道题怎么列式,怎么用竖式计算
呢?
学生试做,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师:同学们结合上面的情境,说说有余
数的除法可以怎样验算?
生;验算有余数的除法算式时,用“被除数=
除数×商+余数”进行验算。
小结:我
们可以把商乘以除数再加上余
数,看得数是不是等于被除数来验算有余数
的除法。
四、师生归纳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学了
哪些内容?
学生展示
作
业
《知识与能力训练》
布
置
板
书
设
计
大部分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时,能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做到言之有
集邮
285÷5=57(页) 285÷8=35(页)……5(张)
教学
理、落笔有据。
反思
第 周 星期
第 8 节 2019年 月 日
课 题 买新书
1.
经历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的过程,理解算理,掌握算法,能正
确地进行计算,培养学生迁移
类推的能力。
教学目标
2.在具体的情境中估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位数,增强估算的意识和能
力。
3.在独立思考、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习的主动
性以及合作、交流的意识,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学具准备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算理。
熟练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视频投影仪
A本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生尝试解决。
生1:600÷6=100,888>600,888÷6的结果
一、情境导学:
视
频投影仪出示:从北京到四平的铁路
全长888千米,动车运行时间约6时。平均
每时运行多少
千米?
师:同学们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呢?
生:铁路全长888千米,动车运行时间
约6时。
教
学
过
程
师:我们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二、自主探究、展示交流。
列式。
师:该怎样列式呢?
生:888÷6,我是根据“路程÷时间=肯定比100大,商一定是个三位数。
速度”来列式的。
三、精讲点拨
师:同学们还有问题吗?
师:谁能说一说竖式每一步的意思,小
组交流,教师点拨。
四、拓展练习
1.下面各题商是几位数,只判断不计算。
生2:让被除数百位上的数与6作比较,比6
小商是两位数,比6大商则是三位数。
师:谁能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生1:8个百除以6商1个百,1写在商的百
位上,
1个百乘6得6个百,写在8的下面,还
剩下2个百。
生2:剩下的2个百和十位上的8合起来是
389÷3 654÷4 478÷6
43228个十,28个十除以6,商是4个十,4写在商
÷5 111÷2
2.先估一估商是几位数,再算一算。
256÷5= 456÷3 =
784÷
7=
的十位上,4个十乘6得24,24写在28的下面,
还剩下4个十。
生3:剩下的4个十与各位上的8合起来是
48个一,48个一除以6,商是8个一,8写在商
3.学校买来数学学具袋324套,平均分的个位上,8乘6得48,没有余数。
给一年级和二年级;每个年级分得多少套?
4.做教材第7页“练一练”的题目。
五、师生归纳总结,质疑问题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
学了那些内容?有什么收获?
生4:商合起来是148.
师生一起板演888÷6的笔算过程。
生1:我们学习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
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生2: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相同,从
被除数的最高位(百位)除起,商写在百位上。
生3:然后将百位上的余数与十位上的数合
起来继续计算,商写在十位上。
生4:如果百位上无余数,直接用被除数十
位上的数除以除数。
生5:最后把十位上的余数和个位上的数合
起来继续除。
生6:每次得到的余数要比除数小。
师:同学们在这节课上非常积极,老师对你
们的表现非常满意。
买新书
作
业
《知识与能力训练》
布
置
板
书
设
计
200÷2÷4 200÷(2×4)
=200÷8 =100÷4
=25(本)
=25(本)
从左向右 先算小括号里面
教学
学生的表现往往有惊喜,只待教师用心去激发他,用“伯乐”的
眼睛去发现他
反思
第 周 星期
第 9 节 2019年 月 日
课 题 讲故事
1.能用画图或列表的方法表达实际问题中的数学信息。
教学目标
2.能正确分析有关乘除混合运算的数量关系,发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能正确列式计算。
教学重点
能用画图或列表的方法表达实际问题中的数学信息。
教学难点
能用画图或列表的方法表达实际问题中的数学信息。
教具准备
视频投影仪
学具准备
视频投影仪
教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
算一算,并说一说运算顺序。
756÷7÷6 624÷(2×3)
二、展示
1.师:课件出示教材第17页情境图。图中告诉
了我们那些信息? 淘气不光喜欢学习语文,对数学更感兴趣,一天,
淘气在语文课上轮流讲故事,用了850字,同学
们约
定每个故事的时间不能超过3分钟,但是淘气课前试
讲时用了5分,淘气没有气馁,反而发
现了一些数学
问题,我们快去看看吧。
问题:淘气3分钟能讲多少个字?你能想办法表
示题中的信息吗?赶紧试一试吧。
学生尝试解决。
同桌之间交流,说一说你的算式每一
步的意思。
集体交流,说一说你的想法,(肯定)
2.你能列式解决这个问题吗?
(1)850÷5=170(个)
170×3=510(个)
先算1分钟能讲几个字。再算3分钟讲多少个字。
(2)也可列成综合算式
850÷5×3
=170×3
=510(个)
小结:解决类似的问题一般要先求每一份是多
少,再求几份是多少?
3.笑笑也讲了
一个故事用了4分钟,平均每分钟
讲150个。她也想3分钟完成,每分应讲多少个字?
你能说一说你每一步的意思吗?
三、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1.明确解题思路,理清算理,优化算法。
2.师概括总结:
乘除法混合运算或除乘法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四、拓展训练
1.完成课本练一练第2题,圈一圈,算一算。
2.完成课本练一练第4题。
仔细看图,找出图中的数学信息,解决问题。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生:先求笑笑总的字数,再算3分钟
讲完,每分钟讲多少。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讲故事
作
业
《知识与能力训练》
布
置
板
书
设
计
850÷5×3
=170×3
=510(个)
教
教材将归一问
题和归总问题放在一起呈现,教师可以在教学中使用比较的方法,让学生理解两
学
种题型的算法
上的不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
反
思
第 周
星期 第 10 节 2019年 月 日
课 题 练习二
1.利用图形分析数量关系,解决除法问题。
教学目标
2.估计商是几位数,巩固练习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3.综合运用本单元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学具准备
教
利用图形分析数量关系,解决除法问题。
综合运用本单元知识解决问题。
视频投影仪
视频投影仪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
1.关于这几节内容你都学到了哪些?
运算顺序,画图分析数量关系
2.计算:
120×2÷8
480÷(2×4)
二、复习练习
第1题:独立计算,小组内交流
第2题:培养估算试商的能力。
第3题:巩固用图示分析数量关系和列
式计算。 <
br>第4题: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有
余数的除法的实际应用。也可画图来帮助自
己分析
数量关系。
第5题:进一步理解混合运算的运算顺
序。
(1)只有乘除法,按从左向右的运算
顺序。
(2)有乘除有加减法,按先算乘除,
再算加减。
(3)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第6题:用乘除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
题。说一说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120×2÷8
=240÷8
=30(个)
第7题:巩固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发
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独立计算,小组内交流
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讲评
(1)95+100+98+105+97+99=594
(人)
594÷9=66(人)
简便算法:100×6-5-2+5-3-
1=594(人)
(2)一、四年级一批,其他任意两个
年级一批。
第8题:培养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
力。
(1)8×10=80(元)
(2)(100-80)÷2
=20÷2
=10(支)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练习二
作
业
《知识与能力训练》
布
置
板
书
设
计
(1):只有乘除法,按从左向右的运算顺序。
(2):有乘除有加减法,按先算乘除,再算
加减。
(3):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教学
反思
学以致用,
在应用中赋予数学活力与灵活,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数学学习活动中感受到
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第 周 星期 第 11 节 2019年 月 日
课 题 轴对称(一)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2.能用折纸的方法找出对称轴;能直观判断出轴对称图形。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学具准备
. 能用折纸的方法找出对称轴;能直观判断出轴对称图形。
能用折纸的方法找出对称轴;能直观判断出轴对称图形。
视频投影仪
A本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生回答
左右应该是一样的,只不过方
向相反的。
.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了一副残缺的图片,根据这张图
片,你能猜出来这张照片里的建筑吗是吗?
二、导学新课
1.观察下面的图片
这些图形是什么?
独立思考,然后把自己的想法
同同伴进行讨论。
集体交流,你发现了什么?你
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第1,3,4,5个图形的左右
两边是一样的,第2个图形的上下
两边是一样的。
教
学
过
程
看一看,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即:从中间分开,左右或上下两边是一样的。
2.利用附页中的图1折一折,看一看。
(1):先对折,看两边是否完全重合;再打开,看折
痕的位置。
(2):中间的折痕把图形分成一样的两部分。
3.认一认,说一说
观察图中的虚线部分,第1,3,4,5个图形被虚线左右
两边是一样的,第2个图形被虚线上下两边
是一样的。
你能给它取一个名字吗?
这条虚线就是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生通过探讨得出:可以用折一
想一想:怎样才能找到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呢?
折的方法找对称轴。
4.小结
上面个图形沿虚线对折后,虚线两侧的图形都能够完
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轴对称图形。这条虚线就是轴对称
图形的对称轴。
三、拓展训练
1.完成课本练一练第1题,折一折。
2.完成课本练一练第2题。
.
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讲评
教
. 这是一节集欣赏美与动手操作为一体的综
合实践课,为了更有效的突出重点,突出难
学
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指导,学生
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
反
思
第 周 星期 第
12 节 2019年 月 日
课 题 轴对称(二)
.
1.结合操作活动,经历得到轴对称图形的过程,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点的体会。
教学目标
2.给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一半和对称轴,能够直观地描述(或剪出)它的
另
一半,进一步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并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学具准备
.
给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一半和对称轴,能够直观地描述(或剪出)它的另一半。
.
给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一半和对称轴,能够直观地描述(或剪出)它的另一半。
视频投影仪
A本
教师活动
小组讨论探讨
学生活动
.
一、复习导学
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是什么?
沿对称轴对折,左右或上下两边是一样的。
二、展示新知
1.拿出课前准备的一张正方形或长方形,按照下面
的做法,做一做,你有什么发现。
(1):先把纸对折。
(2):对折后只做出图形的一半
就可以了。
教
学
过
思考:得到对称图案的关键是什么?
2.下面是轴对称图形的一半,想一想,整个图形是
.
程
什么?
明确:轴对称图形对折后,对称轴的左
右两边应该
完全重合,所以右边的半个图形应该和左边相同。
实际操作:
沿对称轴对折后,再沿给定图形的边线剪下、打开,
验证。
3.将一张纸对折后剪去两个圆,展开后是哪一个?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和同伴交流
自己的想法,充分地说一说自己是如
三、精讲点拨:
下面的圆距离对称轴近,那么和它对称的那个圆也
应该是靠近对称轴的一边的。反之则远。
四、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练一练第1题。
何进行判断和选择的。
生:观察洞和对称轴间的距离。
2.完成课本练一练第3题。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作
业
《知识与能力训练》
布
置
教
学
反
设
计
板
书
. 对称轴(二)
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是相等
的。
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的,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是最容易掌握其<
br>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
思
第 周 星期
第 13 节 2019年 月 日
课 题
平移和旋转
.
1.结合生活经验和分类活动,初步感受平移和旋转现象,直观体会它们的特
教学目标
点。
2.结合在方格纸上平移物品的操作活动,体会平移运动的过程。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学具准备
教
.
感受平移和旋转现象,直观体会它们的特点。
.
结合在方格纸上平移物品的操作活动,体会平移运动的过程。
视频投影仪
A本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
. 一、观察、讨论导入新课
过
程
观察下面的现象,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二、激趣展示
1.出示课本的主题图。
学生观察。
生:国旗在上升,推拉窗,推箱子,
都是沿直线运动的
生:方向盘在转动,旋转风车,指
针在转动,都是围绕一个中心旋转的。
这6附图都是生活中的现象,你能把他们分成两
类吗?
国旗在上升,方向盘在转动,推拉窗,旋转风车,
推箱子,指针在转动。
课件动画演示相同的现象。
2.认一认
.
国旗在上升,推拉窗,推箱子,都是沿直线运动
的。就是平移。
方向盘在转动,旋转风车,指针在转动,都是围
绕一个中心旋转的。就是旋转。
问题:平移和旋转的不同点是什么?
平移都是沿直线运动的。
旋转都是围绕一个中心旋转的。
3.试着做一个平移或旋转的动作。
学生大胆尝试,可以上台给大家展
示,并说说这个动作的特点。大家来判
断。
4.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平移和旋转的例子。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练一练第1题。
与同伴交流。
生:电梯的运动,滑滑梯,用拖把
拖地都是平移。
生:旋转门,抽奖转盘,车轮子都
是旋转。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作
业
《知识与能力训练》
布
置
教
多为孩子们创造进行探究的时间和空间。
板
. 平移和旋转
书
设
计
平移都是沿直线运动的。
旋转都是围绕一个中心旋转的
学
反
思
第 周 星期 第 14 节 2019年 月 日
课 题
平移和旋转(试一试)
教学目标
.
1.结合生活经验和分类活动,初步感受平移和旋转现象,直观体会它们的特点。
2.结合在方格纸上平移物品的操作活动,体会平移运动的过程。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学具准备
. 感受平移和旋转现象,直观体会它们的特点。
.
结合在方格纸上平移物品的操作活动,体会平移运动的过程。
视频投影仪
A本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生探讨
. 一、导入新课
平移和旋转的特点是什么?
平移都是沿直线运动的。旋转都是围绕一个中
心旋转的。
二、操作展示
1.出示课本的主题图。
教
学
过
程
(1):先把棋子向下平移4格,描下来。
(2):把铅笔向右平移3格,描下来。
(3):再把三角尺向左平移2格,描下来。
(4):观察拼出的图形像什么?
2.说一说,铅笔和三角尺是怎样才能平移到图
3的位置?
.
平移铅笔:先向右平移5格,再向下平移2格;
生:可以看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看看
也可以先向下平移2格再想右平这几个具体的点平移了几格。
移5格。
平移三角尺:先向右平移3格,再向上平移2
格;
也可以先向上平移2格,再想右平
移3格。
追问:你是如何找出平移几格后图形的位置
的?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练一练第3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讲评
2.完成课本练一练第3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作
业
《知识与能力训练》
布
置
设
计
板
书
. 平移和旋转
平移都是沿直线运动的。
平移的格数就找具体点。
教
学
反
思
第 周 星期
第 15 节 2019年 月 日
课 题 找规律
.
1.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探索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的计算方法,找出计算的规
律。
. 让每一位学生的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独立思考。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好。
教学目标
2.使学生能熟练地进行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概括、总结的能力,使学生
学会与他人
交流。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学具准备
教
.
探索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及其规律。
.
能熟练地进行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视频投影仪
A本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
过
程
.
一、情景引入
1.谈话引入。
同学们,这段时间我们将学习
怎样计算
两位数乘两位数。同学们将在这一段时间
里,通过自身的努力,使乘法的计算能力取<
br>得更大的进步。
2.口算练习。
9×6= 8×11= 12×3=
学生小组探究
发现: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到原
来的10倍,积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
发现:一个乘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另一个
乘数也扩大到原来的10倍,积就扩大到原来的
1
00倍。
发现:下面的两行的题目都和第一行的题目
5×13= 24×2=
17×3=
40×4= 61×5=
以上面的一个算式为例,说一说乘法算
式
中各部分的名称。(在9×6=54中,9和有关系。当乘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
6在乘法
算式中叫乘数,“×”是乘号,541000倍,积也会相应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
是积) 在乘法中,乘数与积有密切的联系,今
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找一找乘法计算中
的规律。(
板书课题:找规律)
二、学习新课
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课件出示教材第30页问题1。
(1)这些题目,你是怎样计算的呢?学生
和同伴交流。
5×1表示1个5,就是5
;5×10表示
10个5,就是50;50×10就是10个50,
是500。
3×
2就是2个3,是6;3×20就是20
个3,是60;30×20就是20个30,是600。
……
观察每组中第一个和第二个算式:
观察每组中的第一个和第三个算式:
(2)观察上面的式子,你有什么发现
呢?(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
倍、1000倍。
.
(3)课件出示教材第30页问题2。
大家试一试吧!以6×3为例,有什么发
现?
现在我们知道了“当乘数扩大到原来的
10倍、100倍、1000倍,积也会相应扩大
到1
0倍、100倍、1000倍”这句话是正确
的。也就是说,乘数的末尾多几个零,积的
末尾一
定也会多几个0。
举例说明:
6×3=18,可以让3扩
大到原来的10倍
变为30,另一个乘数不变,积也扩大到
教师总结:先把乘数中0前面的数相
乘,
原来的10倍,即6×30=180;如果6和
然后再看两个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
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几个0,求出积。
三、巩固反馈
完成教材第31页“练一练”第1~5题。
第1题:24 240 2400 85 850
8500 54 6×90=540 60×90=5400
第2题:4800 480
4800
第3题:略
第4题:28 280 560 840
第5题:(1)70×13=910(元) 60×16
=960(元)
答:买大号运动服需要910元,小号运
动服需要960元。
(2)910+960=1870(元) 2000>1870
够了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3都扩大到原来的10倍,那么积应扩大
到原来的10×10=100倍,即60×30=
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讲评
作
业
《知识与能力训练》
布
置
板
书
设
计
.
找规律
发现:乘数后面多几个0,积的后面就多几
个0。
验证:举例证明。
实际
使用:先把乘数中0前面的数相乘,然
后看两个乘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后
面加上几个0
。
教学
反思
.
课堂上教师努力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鼓励学生积极发言,重
视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给学生搭建自主的活动空
间和交流的平台。
第 周 星期 第 16 节 2019年
月 日
课 题 队列表演(一)
.
1.结合“队列表演”的具体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
教学目标
计算方法,使学生能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与人交流,学会倾听,并能正确地评价自己,建
立自信。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学具准备
教
.
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
运用所学的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视频投影仪
A本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
过
程
.
一、情景引入
同学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段“队列
小组交流,探索解题方法。
思路:用点子图来
表示。队伍有12行,每行
表演”。这里面也有数学问题,大家仔细看。
14人。根据每行人数
×行数=参加队列表演的
(教师播放课件)
他们的队列很整齐,数学问题是队形在
变
化,但是总人数不变。这节课我们来研究
“队列表演”中的数学问题。(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口算。
问题1:学校举行队列表演,一
共有12
行,每行有14人。有多少人参加队列表演?
圈一圈,算一算。
那我们怎么计算呢?请同学们试着算
一算。
有个同学是这样算的,你们能看懂吗?
(出示教材第32页表格)
14×12
100+40+20+8=168
这实际上就是刚才的第三种算法,不过
是用表格的
方式表示出来了。这是根据数的
组成计算14×12。把14分成10和4,12分
成10和2
。用14分成的两个数分别去乘12
分成的两个数。即10×10=100,10×4=
40,
2×10=20,2×4=8。然后把四个积相
加,100+40+20+8=168。
三、巩固反馈
完成教材第33页“练一练”第1~5题
第1题:12×12=144(箱) 答:一共有
144箱水果。圈一圈略。
第2题:23×13 14×11
23×13=200+30+60+9=299
人数来列式,用乘法计算,列式为14×12。
.
结合学生汇报和点子图,解释、表格的意
思
,找到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14×11=100+40+10+4=154
第3题:121 132
169 156
第4题:12×32=384(元) 答:一共需
要384元。
第5题:33×32=1056(千克) 33×23
=759(千克)
答:海象爸爸的体重是1056
千克,海象妈妈的体重是759千克。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你们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讲评。
作
业
《知识与能力训练》
布
置
板
书
设
计
.
队列表演(一)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教学
反思
本节课有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学生自己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过程,这种原来由教师讲解的
算
理让学生主动地推理出来,使学生体会到了探索的乐趣。
第 周 星期 第
17 节 2019年 月 日
课 题 队列表演(二)
.
1.结合“队列表演”的具体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
教学目标
竖式计算方法,使学生能用列竖式的方法来正确计算。
2.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
会与人交流,学会倾听,并能正确地评价自己,
建立自信。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学具准备
.
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竖式计算方法。
.
结合点子图理解竖式计算中每一步的意义,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加深对乘法的认
识。
视频投影仪
A本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
一、情景引入
回顾“队列表演(一)”中的计算方法,计算下
面各题,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算的。
24×12 32×21
刚才的算法都很好,但是我们能不能“设计
出”一种更好用的计算方法呢?
二、学习新课
回顾整理。
教
学
过
程
列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
方法。
(1)竖式计算。
课件出示教材第34页问题1。
你能用竖式计算14×12吗?
28=14×2,表示第一部分的2行有28人;14
0=
14×10,表示第二部分的10行有140人;168=28+140,
表示两部分的总
人数。
(2)用点子图理解14×12。
这个写法还有可以改进的地方吗?140的0可以不
写,因为4在十位,就是表示4个十。
大家能根据上图说一说竖式每一步的意思
吗?
(3)灵活运用。
课件出示教材第34页问题2。
.
教师总结: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的竖式计
算方法:首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
个乘数各数位上的数,得数的末位和
第二个乘数
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
一个乘数各数位上的数,得数是多少
个“十”,
个位上的0可以省略不写,所以得数的末位要和
第二个乘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
乘得的积相
加,求出最后结果。
三、巩固反馈
完成教材第35页“练一练”。
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各题,板演。
(2)略
第2题:416 714 946 441
第3题:(1)11×18=198(格)
(2)21×14=294(格)
第4题:23×32=736(名)
第5题:25×11=275(棵)
275+275=
550(棵)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学了哪些
内容?有什么收获?
.
队列表演(二)
作
业
《知识与能力训练》
布
置
板
书
设
计
.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对于学生而言是较难理解的,计算时需要进行三层计算。学生还未能
熟练掌
教学
反思
握时,往往会出现运算第二层时把乘几十当成乘几,或者将乘数弄混
淆导致出错。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在
学生书写竖式时,老师要求将算理一并写在算式的旁边,便于学生记
住该算哪一步,让学生在思维混淆时
能理清运算顺序,在检查时便于发现错误.
第 周
星期 第 18节 2019年 月 日
课 题
确地计算。
电影院
1.结合“电影院”的具体情境,帮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
(进位)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正
教学目标
2.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经历估算
的过程,会解释估算的过程,进而提高学生的
估算能力。
3.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
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
能估算和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估算意识和应用能力。
教具准备
学具准备
视频投影仪
A本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小组探讨
明确:①知道看电影的共有500人,这个电影院的
座位共有21排,每排可坐26人。要求电影院的座位有
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为21×26。 ②要求电影院的座位是否够用的,就是估计
21×26的积与500的大小关系。其中21更为接近
整十
数,我们可以把21看作20,26不变或看作25来估算。
(方法一)如果电影院的座
位仅有20排,那么电影
院里就共有20×26=520(个)座位,520>500,所以够用。 <
br>(方法二)把电影院里的座位想成20排,每排想成
25个,共有20×25=500(个)座位
,500=500,所以座
位够用。
.
一、情景引入
同学们,
你们去过电影院吗?电影院里也有
许多数学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借助“电影
院”来继续研
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板书课
题:电影院)
二、学习新课
1.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估算方法。
课件出示教材第36页的“电影院”情境图。
教
学
过
程
的座位够用吗?你是怎么想的?
(1)通过观察,我们能知道哪些信息?电影院
.
学生既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和同桌交流。
(2)解决
这个问题时,可以先估算出电影院的座
位总数,然后把它与学生的总数进行比较。若学
生总数等
于或小于估算的座位总数,则坐得下;
若学生总数大于估算的座位总数,则坐不下。
教师总结
:估算时,把座位排数或每排可坐
的人数(即每排座位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或
几十五的数
,然后用“座位排数×每排座位数”
求出座位总数的估值。把已知的数据想成稍小一
点儿的数据
后,结果大于或等于要求的数据,那
么原来数据的结果一定大于要求的数据。
2.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
提问:那么大家一定想知道这个电影院具体
一共有多少个座位,那怎么列式呢?
明确
:把每排的26人×排数21就可以了。(板
书:26×21=)怎么算呢?用竖式的计算方法简便易学,大家一定要掌握。
3.课件出示教材第36页问题3。
三(1)班有38名同学,每张电影票12元,买
电影票需要多少元?
(1)列式:38×12。
(2)尝试用竖式计算。
教师总结:①估算可以快速估出得数的大致
范围。②口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时,可以先把其中
一个两位数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再分
别与另一个两位数相乘,最后
把两个积相加。③
列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方法:先用第
二个乘数每一位上的数分
别去乘第一个乘数,用
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位就要和哪一
位对齐,哪一位上的乘积
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
几,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三、巩固反馈
完成教材第37页“练一练”。
第1题:(1)38<40
38×15<15×40=600
(2)38×15=570(名)
第2题:30×52=1560(个) 1560>1495 能
够完成。
第3题:768 1326 1092 1036 414 336
950 1344
第4题:(1)42×13=546(元)
答:买铅笔盒花546元。
(2)42×24=1008(元) 答:买书包花1008元。
(3)546+1008=1554(元) 答:一共花1544
元。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学了哪些内容?有什
么收获?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讲评。
.
电影院
26×21=546(个) 38×12=
456(元)
作
业
《知识与能力训练》
布
置
板
书
设
计
要456元。
答:电影院有546个座位。 答:买电影票需
教学
反思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已有知识的迁移作用,通过比较,沟通新旧知识间的内
在联系;积极引导学生通
过活动促进知识的迁移,形成基本的计算能力。在学生交流算法的活动中,鼓励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
第 周 星期 第19 节
2019年 月 日
课 题 有多重
.
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
教学目标
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
2、掌握“1千克 =
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学具准备
教
. 结合
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
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
观念。
. 掌握“1千克 = 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视频投影仪
A本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
过
程
.
一、情景引入
1.让学生掂一掂自己的数学书和语文书,猜
一猜,看哪个比较重。
2.物体的质量有轻有重,我们平时用什么来
称体重呢?
教师出示常用称质量的工具
图片,让学生说
一说这些工具的名称。学生从图片中认识一些常
见的秤。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工具怎么使用吗?
师生互相交流常见秤的使用方法。
通过具体事例引入质量单位——克和千克。
二、学习新课
1.认识千克和克。
课件出示教材第45页上面情境图。
(1)大家见过这种秤吗?哪个同学用这种秤称
过自己的体重?你体检时的体重是多少?
提示:常见的秤有电子秤、台秤、天平、弹
簧秤。
(2)从这幅图中你们看到了什么?
归纳总结:千克一般表示较大或较重物体的
质量
,克一般表示较小或较轻物体的质量。千克
用“kg”表示,克用“g”表示。
2.感受1千克和1克有多重。
课件出示教材第45页中间情境图。
老师引导思考
:要知道1千克和1克的实际
质量,我们要在实践活动中去感受,试着称一称,
掂一掂。 明确:用台秤分别称一称4个苹果和16个鸡
蛋的质量,4个苹果和16个鸡蛋的质量都大约重1千克。
提示:可以用手掂一掂,感受一下1千克有
多重。
观察天平,发现第一个天平左边托盘放着1
枚2分硬币,第二个天平左边放着3个曲别针。
两个天平的右边托盘都放着一个1克的砝码,
所以一枚2分硬币和3个曲别针的质量都是1克。
学生相互交流,猜一猜看哪个比较重。最后称一下
看猜对了没有。
.
学生交流,说一说自己体检时的体重是多少。
学生思考并交流。
①左图中秤上刻度表的单位是千克,秤指针指向
30,说明淘气的体重是30千克。
②右图中天平的左盘放着一只小鸡,右盘放着50
克的砝码,天平平衡了,说明这只小鸡的体重是50克
。
(3)上面提到千克和克都是常用的质量单位,表示
物体有多重,那么什么时候用“千克”
,什么时候用
“克”呢?
3.千克与克的换算。
出示教材第45页“认一认,说一说”中的情
境图。
观察图形,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分组谈论并交流回答:
从图中可以看出,盘秤的刻度指向了“1”,而它所
用的单位是千克,所以这瓶饮料的质量是1千克;
发现这瓶饮料标注的质量是1000克;可以
得出
1000克=1千克,用字母表示就是1000g=1 kg。
4.感知生活中的质量。
找一些物品掂一掂,估计一下有多重,再称
一称。
学生用手掂量教师准备的1千克和1克的物
品。
学生交流自己调查的结果:哪些物体的质量
是1千克,哪些物体的质量是1克。
三、巩固反馈
完成教材第46页“练一练”第1~4题。
第1题:100
5 25
第2题:克 克 千克 千克
第3题:3000 4 8
第4题:略
提示:根据实际估一估,称一
称,填一填。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试着思考并回答。
.
有多重
作
业
《知识与能力训练》
布
置
板
书
设
计
常用千克和克来表示物体有多重。
千克可以用“kg”表示,克可以用“g”表示。
2袋食盐重1千克 2分硬币重1克
1千克=1000克
教学
反思
把抽象的质量单位与具体的生活物品相联系,把不直观、
不具体的数学知识变成了看得见、摸得到
的生活表象,让学生在掂一掂、称一称的动手操作活动中得到充
分感受,是非常适合学生学习的。
第 周 星期 第 20 节
2019年 月 日
课 题 1吨有多重
1.认识质量单位吨,通过积极的探索活动建立吨的概念。
2.理解吨与千克之间的关系,知道1吨=1000千克,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目标
3.通过实践操作、观察比较、猜测推算等活动,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4.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学具准备
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的实际质量。
“吨”与“千克”之间的单位换算。
视频投影仪
A本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生交流讨论。
举例:①1头小象的质量大约是1吨,三头水牛的
质量大约是1吨。
②货车运的货物的质量一般都要用“吨”作单位。
③过桥时发现有一个写着50吨的牌子,告诉我们
这座桥的最大载质量是50吨。
④吊车能吊起8吨重的物体。
……
.
一、情景引入
1.在家或学校附近的超市找一找每袋重5千
克、25千克、50千克的面粉或大米,分别用手搬
一搬或两人抬一抬,感受一下每一袋的质量。
教
学
过
程
2.了解一下常用的质量单位并举例说明。
3.称一称自己的体重是多少。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新的质量单位“吨”。
二、学习新课
1.1吨有多重。
课件出示教材第47页情境图。
谈话:①“吨”很难实际感知,我们可以通
过例子来
算一算,假如我们班每人的体重约是25
千克,4人重约100千克,40人重约1000千克。 ②在生活中,为了简便计量,人们把1000千
克的质量也叫作1吨,也就是说1吨等于1000千
克。
板书:1吨=1000千克
老师归纳:在生活中,人们常常用
“吨”来
表示很重或大宗物品的质量。“吨”是比“千
克”还要大得多的质量单位,用字母“t
”表示,所
以也可以写作1 t=1000 kg。
2.生活中的“吨”。
你们还知道哪些物品的质量是1吨或哪些物
品的质量用吨作为单位呢?
3.吨的应用。
课件出示教材第47页问题3。
三、巩固反馈
完成教材第48页“练一练”第1~3题。
第1题:千克 千克 克 千克
千克
吨 克 千克
第2题:3000 5 2 6000
第3题:280+220+250+3
00+230+250+
270+350=2150(千克)
答:这头大象重2150千克。
四、课堂小结
1.说一说这堂课的收获;
2.谈谈在认识质量单位“吨”的过程中有哪
些需要注意或不太懂的地方?
.
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辅导、了解学情。做完
后师生交流、评议。
.
1吨有多重
作
业
《知识与能力训练》
布
置
板
书
设
计
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计量较重的或大宗
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t)作单位。
一头大象重1吨。 40个同学差不多重1吨。
1000千克=1吨
.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积极实行探究性学习、体验式学习,让学生
感受到学习数学的趣味
教学
反思
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第 周 星期 第21节 2019年 月 日
课
题 什么是面积
1、结合四对形状相同但大小不同的物体或图形,直观说明面积的含义。
教学目标
2、通过观察和直接对比容易得出谁大谁小。教学中还可以鼓励学生举例说明身边物
体的表面或图形面积的大小,丰富学生对面积的感性认识。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学具准备
教
认识物体的形状、大小以及面积的含义。
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
视频投影仪
A本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
过
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授
1、比一比:
(1)学生自己自己阅读课文;
(2)同桌互相说一说;
(3)指名汇报,什么叫面积?
(4)集体读两次:物体的表面或图形
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2、比一比:哪个图形的面积大?(把
附页2中的图5剪下)
(两个图形的面积谁大
单纯依靠观察
和直接对比难以判断,学生需要寻找其它的
比较手段。教材中提供了三种办法,不
仅体
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其中摆硬币或
画格子的办法所蕴含的思想,为后继学习面积的度量奠定了基础。)
3、画一画
在下面的方格里画3个面积等于7个方
格的图形。
三、练一练
1、下面方格中哪个图形的面积大?
2、说一说哪个图形的面积大,哪个图
形的面积小。并指出周长,用彩笔描出来。
3、说一说每种颜色图形的面积是多少。
4、这两个图案哪个面积大?
四、小结
小组探究,摆一摆,数一数,剪一剪 ,说一
说。
.
作
业
《知识与能力训练》
布
置
板
书
设
计
. 什么是面积
物体的表面或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教学
学生通过身边的事例,以及摆一摆、数一数、剪一剪等活动,正确理解面积的概念。
反思
第 周 星期 第 22节 2019年 月
日
课 题 面积单位
.
1、了解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面积单位,并感知这些常见面积单位
教学目标
的实际大小。
2、初步学会用面积单位测量物体的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学具准备
教
.
体会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面积单位。
.
能选择正确合适的面积单位测量一些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
视频投影仪
A本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
过
程
.
一、组织教学
复习:1、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 )、
( )、( )、(
)、( )。
2、1千米=( )米粉 1米=
( )分米
1分米=( )厘米 1厘
米=( )毫米
二、新授
(一)厘米²
1、量一量
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有多大?
需要统一面积单位。
边长为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厘米²。
1厘米²(1㎝²),读作1平方厘米。
2、说一说
3、估一估
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厘
米?用格子纸量一量。
(二)分米²
1、用1㎝²的小方格来量这么大的桌
面,太麻烦了!
度量稍大图形的面积,一般以边长为1
分米的正方形作面积单位。
1分米²(1dm²),读作1平方分米。
我的手掌的面积大约是1分米²。
2、估一估
剪一个面积是1dm²的正方形,量一量
课桌面有多大。
度量更大的面积,该用什么单位呢?
用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作为面积单位。
1米²(1m²),读作1平方米。
小组讨论
你身边哪些东西的面积大约是1㎝²?
我的大拇指指甲的面积大约是1㎝²。
.
3、说一说
三、练一练
1、计算或测量面积时要用(
)单位。
常用的面积单位有( )、( )、( )。
2、用适当的面积单位(cm²,dm²或m²)
填空。
(1)一间房屋地面的面积约50( )。
(2)一张邮票的面积约
(
)。
(3)练习本的面积约22( )。
(4)单人床的面积约2(
)。
(5)游泳池的面积约1250( )。
3、写出下面各图形的面积。(每格1cm²)
图①面积是(
)cm²,图②面积
是( )cm²,图③面积是
( )cm²。
4、先估计下面图形的面积,再剪下附
页2中图6中的1cm²的面积单位量一量。
5、先估计你的学校的操场的面积,再
测量一下。
四、课堂小结,质疑问难
6
小组说一说。
1米²有多大?
我家的桌面大约1米²。
几个人围成的地面大约是1米²。
作
业
《知识与能力训练》
布
置
设
计
板
书
.
面积单位
1分米²(1dm²),读作1平方分米。
1米²(1m²),读作1平方米。
教学
.
反思
第 周 星期 第 23节 2019年 月
日
课 题 长方形的面积
.
探索活动从估测3个长方形的面积开始;然后通过观察、比较、归纳,发现
教学目标
长方形面
积与长和宽的联系,从而建立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在这个过程中,学
生经历了观察、操作、归纳、建
立数学模型的过程。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学具准备
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视频投影仪
A本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小组合作探究,小结。
.
. 一、组织教学
复习:1、什么叫面积?常用的面积单
位有: 。
2、边长1cm的正方形面积是
( ),边长1dm正方形面积是(
),
边长1m正方形面积是( ),
二、新授
教
学
过
程
1、探索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1) 估一估
估计下面图形的面积。
2)摆一摆,填一填
(1)用1cm²的小正方形摆一摆。
(2)把结果记录下来。
图①
图②
图③
长㎝
宽㎝
面积
㎝²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3)提问:要求长方形的面积,必须
知道什么条件?
2、试一试
用1㎝²的正方形摆一摆,再算一算下
面图形的面积。
怎样计算正方形的面积呢?
三、练一练
1、计算下面草地、花坛的占地面积。
(单位:m)
2、估一估、量一量、算一算它们的面
积。
3、小红的床长20分米,宽14分米,
要铺上与床同样长的席子,这块席子的面积
是多少平方分米。
4、求下图的周长与面积:
四、小结
先独立完成,集体讲评。
作
业
《知识与能力训练》
布
置
设
计
板
书
长方形的面积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教学
.
反思
第 周 星期 第 24节
2019年 月 日
课 题 面积单位的换算
教材创设了“铺地面”的问题情境,探索1平方分米与1平方厘米的换算关系。
教学目标
先让
学生估计1平方分米里有多少个1平方厘米,再通过直观操作或计算来检验,
从而确认1平方分米=10
0平方厘米的换算关系。学生经历这个过程之后,就可能
类似地推出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
米=10000平方厘米等结论。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学具准备
认识公顷、平方千米等面积单位。
掌握面积单位之间的互相换算。
视频投影仪
A本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估一估
我估计,1分米²里有( )厘米²。
一横行有10个1厘米²,有( )行。
一、导入新课
二、新授
1、铺地面
.想一想说一说
小明家卫生间有一块长5分米、宽5分
教
学
过
程
米的地面损坏了,需要多少块面积是25厘
米²的方砖才能修好?
2、填一填
1dm²=( )cm²
25dm²=( )cm²
3、想一想
1米²=( )分米²
4、1公顷有多大?
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1公顷=10000米²
1千米²有多大?
1千米²=100公顷
三、练一练
1、2米²=( )分米²
3
分米²=( )厘米²
500厘米²=( )分米²
400
分米²=( )米²
4平方米5平方分米=(
)平方
分米
3215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
平方厘米
2、妈妈买来一块花布,长3米,宽6
分米,它的面积有多大?
3、王老师为小朋友
准备一张长是43厘
米、宽是37厘米的长方形彩纸,最多可以
剪成面积是8厘米²的纸多少张
?
四、小结
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讲评。
作
业
《知识与能力训练》
布
置
设
计
板
书
.面积单位的换算
1公顷=10000米²
1千米²=100公顷
教学
.
反思
第 周 星期 第
25节 2019年 月 日
课 题 练习四
.
1、通过练习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面积的含义,体会面积单位的大小,能
教学目标
进行简单的面积换算。
2、能正确地应用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学具准备
.
通过练习,进一步体会面积的含义,巩固面积单位间的换算。
.
通过练习,进一步体会面积的含义,巩固面积单位间的换算。
视频投影仪
A本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
先独立完成。
一、复习整理
二、新授
1、选适当的单位填空。
(1)一根跳绳长约2( )。
(2)一间卧室的面积约为
22 ( )。
(3)一张报纸的面积约为44( )。
教
学
过
程
(4)教室的门高约为2( )。
2、填空:
7平方米=(
)平方分米 600平
方厘米=( )平方分米
500公顷=(
)平方千米 3公顷=
( )平方米
4米=( )厘米
15平方
米2平方分米=( )平方分米
3、边长为12厘米的正方形纸,可以剪
成面积是4厘米²的小正方形多少个?
4、
一根铁丝正好能围成边厂为4分米
的正方形,如果用这根铁丝围成长方形,它
的面积有多大?
5、调查我国的陆地土地面积约多少平
方千米。你能从地图上知道我国哪个省或
自
治区的面积最大吗?
6、右图是铺了正方形地砖的客厅地面。
(1)这个客厅共铺了多少块地砖?
(2)如果每块地砖的边长5分米,这个
客厅的面积有多少平方米?
7、(1)绿化面积是多少?
(2)每块水泥砖是边长为1米的正
方形,铺路共需多少块水泥砖?
8、某足球场的长约是100米,宽约是
50米,足球场的面积约是多少?
9、小调查
调查自己家房屋、院子或学校操场的面
积,并在全班交流。
长㎝
宽㎝
㎝²
面积
集体讲评
自主调查
通过活动,充分发挥想象力。
小组探讨。
10、数学游戏
在下面的方格纸上画出面积是16cm²的
图形,你能画出几
种?它们的周长相等吗?
(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复习了面积与周
长的含义;能够画出
多种形状不同的图形,
充分发挥想象力;体验面积相同的图形的周
长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等的数
学事实。)
三、小结
作
业
《知识与能力训练》
布
置
板
书
设
计
.
练习四
面积单位
面积单位换算
教学
.
反思
第 周 星期 第 26 节 2019年 月 日
课 题 小小设计师
1.通过收集和欣赏各类徽标,体会对称与不对称的区别,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2.通过设计徽标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审美意识。
教学目标
3.经历观察、操作及合作交流的过程,获得对图形的运动设计图案的基本方法。
4.在设计徽标的数学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体会数学与艺术、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学具准备
教
感知生活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提高审美情趣。
能自己动手、动脑设计徽标,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视频投影仪
A本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
过
程
.
一、情景引入
海 报
第五届校园艺术节将于6月1日~15日举行,
大队
部决定在全校范围内征集艺术节微标,有意
者请于5月25日前将作品交到大队部。希望同学
们
踊跃参与!
大队部
如何设计出美丽的徽标呢?我们需要运用学
过的有关图形的知识
,开动脑筋来想一想,画一
画。
二、活动过程
(一)活动准备。
1.此次设计艺术节徽标的活动以小组形式开展,
课前分好活动小组,每小组4~6人。
2.小组合作收集图案或徽标。
收集途径:(1)网络查找;(2)查阅相关图书;(3)向
身边的人咨询。
3.小组内展示收集的徽标。
收集的徽标。
4.徽标的特点。
通过欣赏徽标,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徽标在设
计上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①每个徽标都有一个与之相对应的名词。如:
上海世博会会徽。
②每个徽标都体现了
一个主题。如:北京奥
运会的会徽,巧妙地幻化成一个向前奔跑、舞动
着迎接胜利的运动人形,
寓意北京张开双臂欢迎
世界各地的朋友。
5.讨论徽标的设计方法。
(1)要突出活动的主题。
(2)要体现我们学校自己的特点。
(3)可以运用轴对称图形。
(4)可以运用平移和旋转知识。
(5)可以把我们学校的篮球特色体现出来。
(6)要有创意,体现全校师生积极向上、和谐
友爱的风貌。
(二)设计艺术节徽标。
1.想象设计好的图案。
(1)给校园艺术节徽标确定一个名字。
(2)确定一下徽标的主题是什么,可以反映学
校的校风、校貌。
(3)为了达到美观的效果,可以全部或部分采
用轴对称图形。
2.动手实践,尝试设计。
(三)成果展示。
三、课堂小结
1.通过今天的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2.走进生活,欣赏生活中利用图形的运动设
计出的美丽图案。
1.小组内自评设计完成的徽标。
2.与其他小组交流,进行相互评价。
3.在交流过程中,取长补短,相互完善,相互学
习。
4.最终选出最有特色的那一个,在班内巡展。
.
小小设计师
作
业
《知识与能力训练》
布
置
板
书
设
计
突出活动主题
体现学校的特点
运用轴对称图形 对称 有和谐之美
不对称 有动感之美
汉字与数字完美结合 有别致之美
提炼图形运动的基本方法,谈自己对所设计图案的情感体
验等。同时,将活动延伸到生活中,让学生在
教学
反思
欣赏中感受图形的变换美,从而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意识。
第 周 星期 第 27节
2019年 月 日
课 题 我们一起去游园
1.在解决如何合理“租车”和“购买纪念品”的活动中,渗透列表解决问题的策略。
2.让学生在模拟旅游情境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旅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目标
3.在活动中感悟数学的价值,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同时使学生
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学具准备
应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
应用列表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
视频投影仪
A本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生观察情境图,收集数学信息。通过学生独立思
考,与同伴交流租车方案。
.
一、情景引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们都去过那
些美丽的地方?
2.景泰是一座旅游名
城,著名的旅游景点有
五坲沿寺,柏林山庄,黄河石林,湿地公园,寿
鹿山,昌林山等,你们最
想去哪旅游呢?这节课
老师将带领同学们去柏林山庄旅游,去探究旅游
教
学
过
程
中的数学问题。
二、活动过程
活动一:租车。
1.出示教材第63页情境图。
数学信息是:有48人去游园,需要租车,小
车每辆
最多乘12人,租金是120元,大车每辆最
多乘18人,租金是160元。
问题是:可以怎样租车?需要多少钱?
(2)学生独立思考,与同伴交流可以怎样租
车?需要多少钱?
2.到底有几种租车方案?我们来整理一下
吧。
出示列表:把你想到的租车方案,依次填在
表格里。(课件展示教材第63页问题2表格)
.
展示完学生的列表后,选出学生(有条理思考
的)代表方案展示:
小车
方
案1
方
案2
方
案3
大车
可坐人数 租金元
4×120=
480
3×120+
160=520
2×120+
2×160=
560
1×120+
2×160=
440
3×160=
480
学生独立完成表格,把各种租车方案都填在表格
里,交流展示。
辆数 辆数
4 0
学生用列表的方法试着解决问题,汇报:租2辆小
车,1辆大车省钱。
4×12=48
3×12+18
=54
2×12+
2×18=60
3 1
2 2
方
案4
方
案5
1 2
1×12+
2×18=48
0 3
3×18=54
学生独立观察并汇报:小包装里有3个玩偶,每盒
5元,大包装里有4个玩偶,每盒6元。
根据已知条件和要求,设计购买方案。
3.怎样租车最省钱?
(1)观察上面几个方案,如何做最省钱?你们
有什么发现?
最省钱的是方案4:租1辆小车和2辆大车,
需要440元。
(2)淘气说:如果我们是40人,怎样租车最省
钱?你们能帮帮淘气吗?
小结:租
车最省钱的策略是:车上的座位尽
可能坐满,如果坐不满,空座位必须尽可能少,
尽可能用大车
。
活动二:购买纪念品。
1.出示教材第64页情境图。
(1)观察情境图,你知道了什么?
(2)买30个玩偶,可以怎么样买?
方案
一:全部买小包装,需要买10盒。个数:
10×3=30(个)。金额:10×5=50(元) 方案二:买6盒小包装,3盒大包装。个数:
6×3+3×4=30(个)。金额:6×5+6×3
=48(元)
方案三:买2盒小包装,6盒大包装。个数:
3×2+6×4=30(个)。金
额:5×2+6×6=46(元)
2.将购买方案整理出来,交流展示:
小包
方案
1
方案
2
方案
3
装
10
大包
装
0
玩偶数量 金额元
学生独立观察表格,思考、交流、汇报。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方案3最省钱,因此我
们可以买2盒小包装的,买6盒大包装的。
10×3=30
6×3+
3×4=30
2×3+
6×4=30
10×5=50
6×5+
3×6=48
2×5+
6×6=46
6 3
2 6
(比较:哪种方案省钱?讨论:省钱的方案有
什么规律?
引导学生找出规律:尽量购买大包装盒的省
钱,因为大包装盒里每个玩偶的单价少。
3.利用列表还能解决什么问题呢?
(1)笑笑的问题是:买50个玩偶,怎样买最省
钱?
(2)淘气的问题是:如果大
车可坐8人,小车
可坐5人,我们28人乘车,怎样安排车辆空座最
少?
学生独立思考,用列表的方法,解决这两个
问题。老师巡视,个别指导。
三、课堂小结
1.说一说这堂课的收获;
2.谈谈在用列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哪些需要
注意或不太懂的地方?
作
业
《知识与能力训练》
布
置
板
书
设
计
.
我们一起去游园
列表:按一定顺序 最省钱:够坐 钱最少
在教学时,首先让学生了解租车的必要性,讨论什么情况最为“合理”,在明确原则的基础
上,总
教学
反思
结租车方案的设计方法。大部分学生能够有序思考,正确计算,但还有部分学生需要多点拨。
第 周 星期 第 28 节 2019年 月 日
课 题 有趣的推理
1.经历对生活中的某些现象进行推理、判断的过程,能够对这些现象进行合理的分析。
2.学会运用列表、尝试、操作等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行推理,发展推理能力。
教学目标 3.能够用语言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推理过程,在经历推理判断的过程中树立自信,体会生活中的
这些
现象蕴含的数学道理。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学具准备
经历对生活中某些现象进行推理、判断的过程。
能对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按一定的方法进行逻辑推理,判断其结果。
视频投影仪
A本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
br>学生思考并回答:有足球、航模、电脑三个兴趣小
组;淘气、笑笑和奇思分别参加了其中一组;他
们三人
都不在一个组。
淘气不是电脑小组的,奇思喜欢航模,笑笑不喜欢
踢足球。
一、情景引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个好朋友
柯南,你知道他是
干什么的吗?在一些案件中,
柯南正是根据错综复杂的线索,判断推理,最终
缉拿凶手的。像柯
南这种通过观察、分析问题的
过程的能力就是我们数学中所说的“推理”,这
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有趣的推理”。
二、活动过程
教
学
过
程
活动一:分别在哪个兴趣小组。
学校有足球、航模和电脑兴趣小组。淘气、
笑笑和奇
思根据自己的爱好分别参加了其中的一
组。他们三人都不在一个组。(课件出示教材第65
页问
题1)
(1)通过阅读,获得了哪些信息?
(2)同学们先自己想一想,然后把你的想法与
小组同学说一说。
(3)指导全班汇报自己的方法。
①用文字表达,直接推理。
由奇思喜欢航模可以
推断出奇思在航模小
组,那么剩下的就是足球和电脑兴趣小组。淘气
说他不是电脑小组的,那么
他就是足球小组的。
剩下一个电脑小组,正好笑笑说了她不喜欢踢足
球,而且航模小组已经有了
奇思,剩下的电脑小
全班汇报自己的方法。
.
组就是笑笑所在的兴趣小组。
②利用表格整理信息,完成推理。
首先现根据现有信息填表,喜欢的小组画
“√”,不喜欢的画“×”。
我们已知信息
是淘气不是电脑小组的,所以
在对应电脑的方框里画“×”;笑笑不喜欢踢足
球,在对应足球的
方框里画“×”;奇思喜欢航模,
所以在对应航模的方框里画“√”。
淘气
笑笑
奇思
足球
×
航模
√
电脑
×
根据已知条件继续推理。因为每个小组只能
有一个人,也就是每一行和每一列中只能
有一个
“√”,其余都是“×”,我们可以根据这一点完
成表格,表格如下:
淘气
笑笑
奇思
足球
√
×
×
航模
×
×
√
电脑
×
√
×
(4)写出推理结果。
奇思在航模小组,笑笑在电脑小组,淘气在
足球小组。
归纳总结:推理的方法很多,连线、画表格
都是推理的好方法。
活动二:飞机模型分别放在了柜子的什么位
置。
课件出示教材第66页内容。
(1)通过阅读题目和观察图画,整理已知信息:
A.航模小组有6个飞机模型:淘气号、奇思
号、妙想号、笑笑号、乐乐号和教练号。
B.淘气号和乐乐号都放在柜子左侧,淘气号
在乐乐号的上面。
C.教练号在最上面一排左例。
D.妙想号不在最上面,也不在最下面。
E.奇思号没有放在教练号的旁边。
(2)推理分析。
教师巡视辅导,将分析出来的信息列出来:
根据信息C“教练号在最上面一排左侧”可
知教练号在①号的位置。
根据信息B“淘
气号和乐乐号都放在柜子左
侧”,而教练号已经占了①号的位置,综合这两
点可知,淘气号和乐
乐号占的是②和③的位置。
因为“淘气号在乐乐号的上面”,由此可知,淘
气号在②的位置,乐
乐号在③的位置。
我们已经找出了3个模型的位置,现在柜子
只剩下了右侧的位置。根据信息
D“妙想号不在
最上面,也不再最下面”,所以妙想号在右侧中
间,即在⑤号的位置。
现在剩下了④和⑥两个位置,因为“奇思号
没有放在教练号的旁边”,那奇思号就在⑥的位
置
,最后剩下的笑笑号就在④的位置。
(3)写出推理结果。
①号位置是教练号,②号位置是
淘气号,③
号位置是乐乐号,④号位置是笑笑号,⑤号位置
是妙想号,⑥号位置是奇思号。
三、课堂小结
1.说一说这堂课的收获;
2.谈谈推理有哪些方法?
学生交流
.
有趣的推理
列表法 排除法
淘气 足球组
作
业
《知识与能力训练》
布
置
板
书
设
计
笑笑 电脑组
奇思 航模组
①教练号
②淘气号
③乐乐号
④笑笑号
⑤妙想号
⑥奇思号
学生在推理的过程中基本都是借助于语言的表述,需要教师引导他们借助表格来推理,也可以借助线段图教学
反思
来推理,简化推理的过程,感受思考数学问题方式的多样性和简洁性。
第 周 星期 第 29 节 2019年 月 日
课 题 分一分(一)
1.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理解平均分的含义,会读、写简单的分数。
2.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教学目标
3.在“涂一涂”“折一折
”“说一说”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
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学具准备
教
.
理解分数的意义,会读、写简单的分数。
.
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视频投影仪
A本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
过
程
.
一、情景引入
妈妈打算把买来的月饼与邻居张奶奶一家共
同分享,你能帮忙解决下面的问题吗?
(1)把4块凤梨月饼平均分给2家人,每家分
得几块?
(2)把2块蛋黄月饼平均分给2家人,每家分
得几块?
(3)把1块豆沙月饼平均分给2家人,每家分
得几块?
二、学习新课
1
1.用分数表示一半,涂出图形的
。
2
出示教材第67页问题1、问题2。
(1)一半的表示方式。
(方法一)实物表示。
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表示方法。
(方法二)画线段图表示。
(方法三)画直观图表示。
(方法四)用分数表示。
11
一半可以用表示,读作二分之一,是分数。
22
1
(2)通过涂色,体会
所表示的意义。
2
理解题意
,探究并交流涂色方法:“分别涂
1
出题中每个图形的”,也就是分别涂出每个图形
2
的一半,即把每个图形平均分成两份,涂其中的
一份。
教师总结:这些图形都是轴对
称图形,它们
的特点就是对称轴两侧完全相同,我们可以在格
子图中先找出对称轴,然后将对称
轴的一侧涂色
即可。
2.分数的意义。
134
用纸分别折
出,,。全班交流,老师巡视
485
指导。(课件出示教材第67页问题3)
(1)将一张正方形纸片对折2次,就将这张正
方形纸片平均分成了4份。如下图所示:
展开后的图形:
1
将其中的1份涂上颜色,涂色的部分就表示。
4
如图:
(2)将一张圆形纸片对折3次,就将这张圆形
纸片平均分成了8份。如下图所示:
展开后的图形:
3
将其中的3份涂上颜色,涂色的部分就表示。
8
如图:
(3)将一张长方形纸片的两条边都平均分成5
份,做上标记,再按上、下的标记对齐折叠,就
将这张长方形纸片平均分成了5份。如下图所示
:
.
展开后的图形:
4
将其中的4份涂上颜色,涂色的部分就表示。
5
如图:
(4)归纳总结分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
成若干份,表
示其中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作分
数。
3.分数各部分名称及其读法、写法。
(1)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及其写法。
分数中,中间的横线是分数线,在分数线的
下面写分母,上面写分子。写
的时候,先写分数
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
(2)分数的读法。
3
读
作:四分之三。由此可以看出读分数时,
4
先读分母,再读分子,中间用“分之”连接。
4.用分数表示图形的涂色部分。
出示教材第68页“试一试”。
1
(1)下面涂色部分都是一张纸的
吗?说一说
4
你的理由。
这3个图形是通过不同的分法,把纸张平均
分成了4份,因为平均分的方
法不同,导致了涂
1
色部分的形状不同,但它们都表示这张纸的。
4
(2)把一张正方形的纸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
1份、2份、3份、4份分别涂上颜色,填一填,
说一说。
学生思考并交流:
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1份涂色,
1
表示这个正方形的。
4
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2份涂色,
三、巩固反馈
2
表示这个正方形的。
完成教材第68~69页“练一练”第1~3题。
4
第1题:第一幅图和第三幅图中蓝色部分是
1
图形的;第二幅图和第四幅图中蓝色部
分不是图
2
1
形的,因为没有平均分。
2
第2题:涂色略
提示:图形都被平均分成
了3份,涂其中的一份即可。
第3题:第一、二、三和五幅图中涂色
部分
1
是这张纸的,第四、六幅图中不是。第四幅图中
8
1
这张纸被
平均分成了9份,表示其中的1份是;
9
第六幅图中这张纸被平均分成了6份,表示其中
1
的1份是。
6
四、课堂小结
1.说一说这堂课的收获;
2.谈谈在认识分数的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注意
或不太懂的地方?
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3份涂色,
3
表示这个正方形的。
4
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4份涂色,
4
表示这个正方形的。
4
作
业
《知识与能力训练》
布
置
板
书
设
计
分一分(一)
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
或者几份的数叫作分数。
.
教学
反思
.
让学生通过折一折、涂一涂
、写一写、说一说等一系列活动,积极动脑探索,从而初步理解分数所
表示的意义。
第 周 星期 第 30 节 2019年 月
日
课 题 分一分(二)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会用涂一涂、圈一圈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教学目标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和主动尝试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学具准备
体会一个整体可以由许多个个体组成,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能够认识到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几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
视频投影仪
A本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涂一涂
举例:(1)涂了3个红色、4个黄色和2个蓝色正方
形。
(2)涂了3个红色、3个黄色和3个蓝色正方形。
(3)涂了2个红色、3个黄色和4个蓝色正方形。
……
.
一、情景引入
请同学们剪下附页3中的图3,然后把它涂上
红、黄、蓝三种颜色,你是如何涂色的?
二、学习新课
(一)个体占整体的几分之几。
1.涂一涂。
把下图中的小正方形分别涂上红、黄、蓝3
学生独立思考并动手操作,涂完后交流展示,并指
出自己涂的每种颜色占这个图形的几分之几。
教
学
过
程
种颜色,每种颜色占这个图形的几分之几?(课件
出示教材第70页问题1)
老师引导总结:把一个大正方形平均分成9
个小正方形,也就是把整体“1”平均分
成了9份,
那么分数的分母就是“9”,数一数自己涂的红、黄、
蓝3种颜色的小正方形分别有
几个,分子就是几。
2.分一分。
把大正方形(涂完颜色的)剪成9个小正方形,
每种颜色的小正方形分别占9个小正方形的几分
之几?(课件出示教材第70页问题2)
(1)分一分。
.
学生动手
(2)完成下面的小题。
①红色小正方形占所有小正方形的几分之
几?
②黄色小正方形占所有小正方形的几分之
几?
③蓝色小正方形占所有小正方形的几分之
几?
(3)巡视小组交流情况。
(4)全班交流。
(二)用分数表示由多个个体组成的整体中的
一份或几份。
1.完成下面的问题。(课件出示教材第70页
问题3)
(1)一共有多少只蝴蝶?
(2)白蝴蝶占所有蝴蝶的
。
(3)花蝴蝶占所有蝴蝶的
。
2.老师小结:通过动手操作和自
主探索,我
们知道了一个整体可以由若干个个体组成,分数
可以表示它的一部分。
3.找分数。
(三)根据分数圈图形。
出示教材第71页“试一试”。
3
1.有5只小鸭子,圈出其中的
。
5
独立思考
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学生独立做题,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全班
汇报交流。
学生独立思考,全班交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
手:
(1)把蝴蝶看作一个整体。
蝴蝶一共有7只,其中白蝴蝶3只,花蝴蝶4只。
把蝴
蝶的总只数7看作是整体“1”被平均分成了7份,
3
有3只白蝴蝶,也就是白蝴蝶占总只数的
,有4只花
7
(1)引导指出:把5只鸭子可以看作是整体“1”
3
被平均分成了5份,表示其中的3份,也就是3
5
只小鸭子。
(2)老师巡视并辅导,最后师生交流评议。
3
2.有5排小鸭子,圈出其中的
。
5
4
蝴蝶,也就是花蝴蝶占总只数的。
7
(2)把小朋友看作一个整体。
图中一共有6个小朋友,其中2个男生,4个女生
。
把小朋友的总人数6看作是整体“1”被平均分成了6份,
2
有2个男生,也就是男
生占总人数的,有4个女生,
6
4
也就是女生占总人数的。
6
(3)把花看作一个整体。
图中一共有5盆花,其中3盆紫色的花,2盆橙色的花。把花的总盆数5看作是整体“1”被平均分成了5
3
份,有3盆紫色
的花,也就是紫色的花占花的总数的,
5
2
有2盆橙色的花,也就是橙色的花占花的总
数的。
5
(1)引导指出:把5排鸭子可以看作
是整体“1”
3
被平均分成了5份,表示其中的3份,也就是3
5
排小鸭子。
(2)老师巡视并辅导,最后师生交流评议。
三、巩固反馈
完成教材第71~72页“练一练”第1~4题。
233
第1题:(1) (2
)红色小三角形有2
888
2
个,占8个小三角形的;黄色小三角形有3个,
8
3
占8个小三角形的;蓝色小三角形有3个,占8
8
3
个小三角形
的。
8
第2题:略
第3题:圈3排五角星,圈2排三角形。 画
图略。
第4题:1 2 4
四、课堂小结
1.说一说这堂课的收获;
2.谈谈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哪些需要注意或
不太懂的地方?
独立完成,集体评讲。
.
分一分(二)
作
业
《知识与能力训练》
布
置
板
书
设
计
关键
33
3份可能是5个的
,也可能是5排的
55
11
1份可能是
,也可能是
94
是把谁看作整体
教学
反思
课堂教学应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经验和认知水平适当地调整教学程序,增减
部分教学内容,提供足够
的时间让学生慢慢去体会、去认知,应时时处处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
第 周 星期 第 31节 2019年 月 日
课 题 比大小
1.借助直观图形,经历比较简单分数大小的过程,使学生会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教学目标
2.通过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抽象概括能力以及语言表述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学具准备
教
.
使学生经历比较简单分数大小的过程。
.
学会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视频投影仪
A本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
过
程
一、情景引入
有红、黄两张同样大小的彩色纸,玲玲把红
涂一涂,比一比。
两个正方形大小相同,被平均分成4份后,每份的
3
大小
也相同,那么3份的面积大于1份的面积,所以>
4
纸平均分成了2份,用其中的一份折了一只
纸船;
芳芳把黄纸平均分成了3份,用其中的一份折了
一只花篮。她们各用去原来纸的几分之几
?谁用
去的纸多一些?为什么?
二、学习新课
1.分母相同的分数比大小。
31
问题1:和谁大谁小?涂一涂,比一比。(课44
件出示教材第73页问题1)
1
;
4
两个圆形大小相同
,被平均分成4份后,每份的大
31
小也相同,那么3份的面积大于1份的面积,所以>。
44
通过观察图形我们发
现,这4个长方形的大小相
同,都是被平均分成了6份,每份的大小也相同,因此
涂的越多,这
个分数就越大。例如,4份>3份>2份
4321
>1份,所以>>>
6666
(1)让学生在书上涂一涂,比一比,然后师生
交流。
(2)观察涂色的图形,解决问题。
问题2:借助下图,找一组分数相同的分数,
涂
一涂,比一比。(课件出示教材第73页问题2)
(1)让学生在书上涂一涂,比一比,然后师生
交流。
(2)观察涂色的图形,解决问题。
58
问题3:比较和的大小。(课件出示教材第
88
73页问题3)
(1)老师巡视,辅导并了解情况。
58
(2)要比较
和的大小,可以用画图的方法比
88
一比。 把圆形看作整体“1”,把整体“1”平均分成8
5
份,涂其中的5份,涂色部分就占整个
图形的,
8
8
涂其中的8份,涂色部分就占整个图形的。
8
学生读懂题目的要求后,和同伴交流合作
观察涂色的图形,解决问题。
教师归纳:同分母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分
数大,分子小的分数小。
2.分子相同的分数比大小。
11
问题1:和谁大谁小?(课件出示教材第73
24
页问题3)
(1)老师巡视,辅导并了解情况。
11
(2)要比较
和的大小,可以用画图的方法比
24
一比。
教师归纳: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相比较,分
母越大分数越小,分母越小分数越大。
3.分子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比大小。
23
问题2:和谁大谁小呢?(课件出示教材第
35
73页问题3)
(1)老师巡视,辅导并了解情况。
23
(2)要比较
和的大小,可以用画图的方法比
35
一比。 师生归纳:用画图法比较分子分母都不同的
分数大小,先将分数在同样大的图形中用阴影部
分表示出来,再比较阴影部分的大小,阴影部分
大的分数大,阴影部分小的分数小。
三、巩固反馈
完成教材第74页“练一练”第1~3题。
2145
第1题:> < 涂色略
3355
1346
第2题:答案不唯一,如:<<<
涂
9999
色略
3711
第3题:< > 画一画,涂一涂略
8848
四、课堂小结
1.说一说这堂课的收获;2.谈谈在比较分数的大
小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注意或不太懂的地方?
通过观察图形发现,上面图形的涂色部分面积大于
23
下面图形涂色部分的
面积,所以>。
35
这两个长方形的大小相同,第一个长方形被平均分
成了2份,第二个长方形被平均分成了4份,因为所分
的份数不同,所以每份的大小也不同。分
的份数越多,
每份的涂色面积就越小;分的份数越少,每份的涂色面
积就越大。
11
通过观察、对比,我们发现>。
24
先画两个同样大小的长方形,将其
中一个长方形平
2
均分成3份,涂其中的2份,就是;将另一个长方形
3
3<
br>平均分成5份,涂其中的3份,就是。画图如下:
5
我们通过观察图形发现,两个圆形
大小相同,被平
均分成8份后,每份的大小也相同,那么5份的面积小
58
于8份的面
积,所以<。
88
学生交流合作
先画两个同样大小的长方形
,将其中一个长方形平
1
均分成2份,涂其中的1份,就是;将另一个长方形
2
1
平均分成4份,涂其中的1份,就是。画图如下:
4
比大小
作
业
《知识与能力训练》
布
置
板
书
设
1311
<
>
4424
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就大。
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
计
教学
反思
.
在交流中,学生把自己在比较分数大小时积累的感性经验表述出来,使大家清晰地区分比较分数大
小的不
同类型和多种方法。
第 周 星期 第 32节 2019年
月 日
课 题 吃西瓜
1.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2.能运用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学具准备
教
.
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能运用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视频投影仪
A本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
过
程
.
一、情景引入
1.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几
分之几?2份呢?4份呢?
4121
2.
里面有( )个,里面有( )个。
5533
1
1
3.7个
是,4个是。
10
7
二、学习新课
1.探索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问题1:大熊和小熊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
之几?(课件出示教材第75页情境图及问题1)
教师巡视辅导。
23
2+3
5
通过折纸画图,可知+==。
8888
总结归纳。
同分母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问题2:大熊比小熊多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
几?(课件出示教材第75页问题2)
(3)总结归纳。
同分母分数相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减。
问题3:还剩下几分之几?(课件出示教材第
75页问题3)
(1)学生思考,探究交流解题思路。
5
已知大熊和小熊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这个
8
西瓜还剩下几分之几,求剩下的就用总数减去吃
掉的部分。把西瓜看作一个整体,用
1表示,吃
55
掉的部分是,用减法计算,列式为1-。
88
5
(2)探索1-
的计算方法。
8
学生独立思考,并列式计算。
老师巡视指导,了解学情,并指名学生演示
计算方法。
把这个西瓜看成一个整体,就
是1,把它平均
81
分成8份,这个西瓜也可以看成,就是8个,
88
51<
br>减去大熊和小熊一起吃掉的,就剩下3个,也
88
(1)学生思考,探究交流解题思路。
2
已知小熊吃了这个西瓜的,大熊吃了这个西瓜的
8
3
,求大熊和小
熊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求一
8
23
共吃了几分之几就是求与的和是多少,用
加法计算,
88
23
列式为+。
88
23
(2)探索
+的计算方法。
88
①先用纸片折一折、涂一涂。
23
②再分别涂出与,验证相加等于多少。
88
③并把你的验证方法与同桌交流一下。
学生动手操作,
(1)学生思考,探究交流解题思路。
2
已知小熊吃了这个西瓜的,大熊
吃了这个西瓜的
8
3
,求大熊比小熊多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求大熊
8<
br>32
比小熊多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就是求比多几分
88
32
之几
,用减法计算,列式为-。
88
32
(2)探索
-的计算方法。
88
①先用纸片折一折、涂一涂。
32
②再涂出,也就是3份,减去就是去掉2份。
88
③并把你的验证方法与同桌交流一下。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辅导。
32
3-2
1
通过折纸画图,可知-==。
8888
3
就是。
8
585
8-5
3
所以1-=-==。
88888
(3)归纳总结。
计算1减去几分之几时,可以把1改写成分
子
与分母相同的分数,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减法的
计算方法计算。
2.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应用。
涂一涂,算一算。(课件出示教材第75页问
题4)
3152
+=
-=
5577
172
1-
= +=
499
根据前面总结的计算方法,学生独立思考,并计算。
老师巡视指导,了解学情,并指名学生演示
计算方法。
三、巩固反馈
完成教材第76页“练一练”第1~4题。
334
第1题: 1
486
243
第2题: 1
涂一涂略
3810
53474
第3题: 0
97587
35881
第4题:+= 1-=
99999
81
答:他们一共用去这张纸的,还剩。
99
四、课堂小结
1.说一说这堂课的收获;
2.谈谈在进行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过程中有
哪些需要注意或不太懂的地方?
吃西瓜
作
业
《知识与能力训练》
布
置
板
书
设
计
23
2+3
5
+==
8888
32
3-2
1
-==
8888
5853
1-
=-=
8888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教学
反思
采用“猜想、验证”的模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想。三年级学生的思
维能力正从直观形象思维逐步
向抽象思维转变,这对于采用“猜想、验证”的模式提供了合适的土壤。所
以在教学时,教师先让学生们
23
说+的得数是多少,再通过操作观察验证,得出“分母不变,
分子相加减”的计算方法。
88
第 周 星期 第 33
节 2019年 月 日
课 题
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整理数据。
小小鞋店
1.结合淘气班模拟开鞋店,让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初步
了解统计的
教学目标
2.让学生初步认识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学具准备
教
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分类、分析和统计的过程,体会统计思想。
会用分类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并能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分类整理数据的结果。
视频投影仪
A本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
过
程
.
一、情景引入
小朋友,你们穿的鞋是多大号的呢?今天淘
气班的同学们想开一个模拟的鞋店,下面我们就
一起来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
二、学习新课
1.探讨调查方法。
开鞋店要进货,可是进货前为什么要调查
呢?
2.整理数据。
课件出示教材第80页表格。
提问:这是淘气班的同学的鞋号,我们怎么
整理呢?大家一起说一说吧。
3.使用符号表示数据的方法。
出示教材第80页妙想所画的用“×”表示数
据的图让学生观察。
根据前面的样子接着画下去。
师生共同订正,展示最后结果。
学生思考并回答:因
为每个人穿的鞋号不同,根据
销量进货,卖得多要多进,卖得少要少进货,以避免进
的货卖不出
去。
学生分组谈论交流,探讨调查方法并展示说明。
(方法一)举手法:选一个同学来说鞋
号,每当说出
一个鞋号时,适合这个鞋号的同学分男女生分别举手
(每人只能选一次),然后让
专人记录下来。
(方法二)询问法:对每个同学的鞋号一一进行询问
并记录(男女生分开做记录)。
学生交流,探讨:可以把相同鞋号放在一起;有一
位女生是32号的鞋子,就记上一笔;可以用
写“正”
字的方法来表示,有一个就要写一笔。
学生独立完成后,
.
女生的鞋号
归纳总结:按不同的标准分类,结果是不同
的;在统计每个类别的数量时
,可以用符号来表
示。
4.根据整理情况发现信息,提出建议。
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画的图。
(1)老师提问:根据这个图,你可以发现一些
有用的信息吗?
学生交流回答:男生
最大鞋号是38号,最小
鞋号是33号;穿34号鞋的人最多,其次是穿35
号鞋的人,再次是
穿36号鞋的人,穿37、38号
鞋的人较少,穿33号鞋的人最少。女生最大的鞋
学生交流回答:男生最大鞋号是38号,最小鞋号
是33号;穿34号鞋的人最多,其次是穿35号鞋的
人,
再次是穿36号鞋的人,穿37、38号鞋的人较少,穿
33号鞋的人最少。女生最大的鞋
号是37号,最小鞋号
是32号;穿34号鞋的人最多,穿35号鞋的人也比较
多,最少的是穿
37号和32号鞋的人。
号是37号,最小鞋号是3
2号;穿34号鞋的人最
多,穿35号鞋的人也比较多,最少的是穿37号
和32号鞋的人。
(2)老师提问:对鞋店“进货”有什么建议
呢?
三、巩固反馈
完成教材第81页“练一练”第2题。
第2题:(1)最喜欢小马的人最多。
(2)一共有8+6+2+12=28(人)投票。
(3)第③组和上图所表示的数据完全一样。
四、课堂小结
1.说一说这堂课的收获;
2.谈谈在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中有哪些需要
注意或不太懂的地方?
<
br>学生分组谈论交流,展示回答:在进男生鞋时,要
多进一些34号的鞋,少进33号、37号、3
8号的鞋,
32号的鞋可以不进。在进女生鞋时,要多进一些34号
的鞋,少进32号、37号
的鞋,38号的鞋可以不进。
作
业
《知识与能力训练》
布
置
板
书
设
计
小小鞋店
调查 整理 表格 画“×”或“○”
按不同的标准分类,结果是不同的。
在统计每个类别的数量时,可以用符号来表示。
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
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
教学
反思
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第 周 星期 第 34节
2019年 月 日
课 题
快乐成长
1.让学生体验数
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练习用简单的方法
整理数据。
教学目标
2.能根据统计图提炼出有用信息,进而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学具准备
学会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了解统计的意义。
能用图示法统计数据,并据此回答问题。
视频投影仪
A本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网上购票,准时上车,火车很长;
(2)儿童能买到半价票,半价票是成人票的一半,
如武汉到深圳的成人票是180元,儿童的半价票就是
90元,要便宜很多;
……
.
一、情景引入
同学们,坐过火车吗?谁介绍一下坐火车的
事情?
老师:是啊,同学们长大了,长高
了,坐火
车得买票了。哪些儿童能买到半价票呢?淘气班
有多少同学能买到半价票呢?大家想不
想知道?
二、学习新课
1.用表格统计数据。
课件出示教材第82页淘气班同学身高情况的
教
学
统计表。
淘气班同学身高情况
厘米
过
程
第一
小组
第二
小组
第三
小组
第四
小组
第五
小组
第六
小组
139 142 140 140 135 146
129 140 134 147 134 138
.
138 142 129
143 127 146
139 137 136 138 151 142
135 120 141 143 135 148
138 132 147 139 148 156
从这张表里可以知道有多少同学能够买半
价
票?同学们数数看,看怎样数比较方便。
教师最后总结交流结果。
2.画“×”统计数据的方法。
出示教材第82页数轴图,先让学生说一说数
轴上的数字表示什么,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 <
br>观察上面各组数据,它们都在120~160厘米
之间,我们用数轴表示出120~160厘米的
范围,
在数轴对应的数上画“×”,用一个“×”表示1
人,对应的数上有几人,就画几个“×
”。
学生独立数数、思考、交流。
(方法一)一组一组的找出身高在120~1
50厘米之
间的同学,然后把这些同学合起来,就是他们班能够买
半价票的人数。观察表格,可
以知道第一小组、第二小
组、第三小组和第五小组所有人都能买半价票,第四小
组和第六小组中
分别都有5个人可以买半价票,所以共
有6×4+5×2=34(名)同学还能够买半价票。
(方法二)用排除法找出需要的数据。仔细观察上表
我们可以发现,第四小组有1个同学不能买半价票,
第
六小组有1个同学不能买半价票,除了这两个同学以
数了一下身高在120~15
0厘米的同学有34
个。
归纳:分类可以更清楚地知道数据在各个类
别中数量的多少,也可以很清楚地找到某个范围。
3.看图提取有用信息。
出示刚才学生的画图,你还能看出哪些信
息?
淘气班大部分同学的身高都在140厘米左右,
最高的是156厘米,最矮的是120厘米;
超过150
厘米的有2人,他们需要买全票。
……
三、巩固反馈
完成教材第83页“练一练”第2题。
第2题:(1)1 3 8 9 7 6 2
(2)1+3+8+9+7+6+2=36(人)
(3)大部分同学的睡眠时间都不足10小时,应
该建议同学们科学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4)提示:根据实际调查情况进行比较。
四、课堂小结
1.说一说这堂课的收获;
2.谈谈在根据收集的数据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有哪些需要注意?
外,其他的同学都可以买半价票,所以6×6-1×2=
34(名)同学还能够买半价票。
学生分小组交流
学生交流讨论并回答:
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讲评。
作
业
《知识与能力训练》
布
置
板
书
设
计
快乐成长
表格中的数据一团糟,查找时很慢,容易错。
在带数据的线上画“×”来统计又快又准确,
还能看出不少有用的信息。
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创设了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探究,变知
教学
反思
识的接受过程为科学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提高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
br>学生在研讨过程中,教师注意走进学生,和学生一起去探究、交流,在学生有困难的时候,引导学生
排除障碍。
第 周 星期 第 35 节 2019年 月
日
课 题 数的认识
1.会正确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读写,会比较数的大小,理
解分数的意义,会进行分数的
教学目标
简单加减运算。
2.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沟通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学具准备
教
将整数、小数、分数的有关知识进行梳理。
利用整数、分数、小数的有关知识解决问题。
视频投影仪
A本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