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认识图形

温柔似野鬼°
840次浏览
2020年08月17日 03:3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狗猫鼠-步步惊心经典语录


认识图形


认识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教材第30、第31页的内容。

1.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各自的特征。
2.能对物体进行分类,掌握分类的方法。

重点:通过学生的实践探索、合作交流 ,感知每类形体的特征,再抽象出相应的立体图形,
知道各自的名称。
难点:联系生活加深对各形体特征的认识,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模型,图形卡片,积木,实物,每组一个袋子等。



导语:同 学们,你们每组都有一个装满东西的袋子,这是智慧老爷爷送给你们的礼物,想知
道是什么礼物吗?把袋 子里的礼物倒出来看一看。
请各小组用这些积木拼搭一个自己喜欢的模型。
交流拼搭的模型。

1.分一分,揭示概念。
(1)智慧老爷爷还提了一个新的要求: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各组分类,教师巡视。
(2)小组汇报。
请各小组说说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学生可能回答分成这 样几组:一组是四四方方的,有棱有角的;一组是像柱子似的;一组是
圆圆的球。
(3)揭示概念。
教师拿出位置、大小、颜色不同的长方体实物放在一起,说明这些都是长方 体。(板书:
长方体)
再拿一个长方体进行翻转,让学生认识摆放不同的长方体。


然后拿出位置、大小、颜色不同的正方体、圆柱和球,让学生试着起个名字。
直观揭示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概念,并板书名称。
2.摸一摸,看一看,感知特点。
(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
组里交流。
(2)汇报交流。
学生可能说出:长方体是长长的,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圆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还有圆圆的面。
球是圆圆的。
如果学生说出长方体、正方体有六个面等应给予肯定,但不要求学生必须说出来。
3.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由实物到抽象图形。
出示积木、牙膏盒等,引导学生说出它们的形状是长方体,然后抽象出长方体图形。
用同样的方法抽象出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
(2)记忆想象。
①分别出示长方 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先让学生辨认,然后把长方体、正方体、
圆柱和球的图形卡片贴在黑板上 ,最后拿出相应的实物。
②让学生闭上眼睛,教师说一个图形,学生想想这个图形的样子。
③让学生闭上眼睛摸,并说说是什么。如摸到一个球,说“这是一个球”。
④出示位置、大小、颜色不同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让学生区分辨认。
(3) 让学生找一找日常生活中见过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可先找眼前的、
教室里的,然后找 生活中的)

1.教材第31页“想想做做”的第1题,让学生连线。
教师指导做第一个,学生独立做其余的题,教师巡视、指导。
2.教材第31页“想想做做”的第2题。
(1)教师读要求,引导学生做第一个。如这些图形里有几个长方体,学生数,老师填数。
(2)学生独立完成剩余的几个。
(3)集体交流。
若学生把球说成圆,教师可以 拿出一个药丸或球,把它从中切一刀,把横截面展示给学生,这个
面是圆。若学生把长方体说成正方体, 可做两个形体的翻转对比实验,找到各自的特点。长方
体的面不一样大,有长有方,正方体每一个面都一 样。
3.教材第31页“想想做做”的第3题。
同桌说说,然后教师订正。



1.在球的下面画“”,圆柱的下面画“”。

2.数一数分别有几个正方体或长方体。

( )个 ( )个

课堂作业新设计
1.略
2. 4 4 2 2
3. (1)3 1 6 (2)左边的一个是圆柱,右边的一个是长方体。
思维训练
1.略
2. 8 5

认 识 图 形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教材先通过学生合作 搭积木,感知不同立体图形的实物,再从这些不同的立体图形实物中
区分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引导学生认识相应的图形与名称,初步感知这些形体的主
要特征。
“想想做做”主要通过对图 形的识别和联系生活中的实物,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
圆柱和球。其中第1题通过实物和图形的连 线,加深对不同形体的认识,并通过举例进一步巩
固;第2题通过分、数不同物体的个数,进一步认识每 一类形体的特征;第3题结合旧知进行练
习。


本课是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 重组学科知识体系,这样有利于降低知识难度,有利于学
生学习。

(1)让学生 玩积木。教材通过堆积木的场景,引导学生玩积木,感知积木的形状。课前,教师
和学生共同准备积木或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形状的实物。这节课没有积木或其他可
供操作的实物,是无法教学的。在学 生堆积木时,要求他们边堆边感受积木的形状。每堆一块
积木,都要看看它是什么样子,想想它和哪些积 木的形状相同,和哪些积木的形状不同。要防止
学生只顾玩积木,而不感知积木形状的现象。
(2)把积木分类。经过玩积木,初步知道积木的形状是多样的,有些积木的形状是相同的。
在此基础上 进行分类,把形状相同的积木放在一起,形状不同的积木分开放,促进学生思考各
种“体”的形状特征。 在分类前,要先排除有三角形面、半圆形面等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无
关的积木,只剩下长方体、正方体、 圆柱和球四种形状的积木。在分类时要注意两点:一是学
生可能把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成一类,把圆柱和球 分成一类。这种分类表明他们已经感受到平
面与曲面的不同,应给予表扬,再引导继续分,直至把长方体 和正方体分开,把圆柱和球分开。二
是让学生说说分类时的思考,只要求说出视觉、触觉的感受,如长方 体、正方体积木的面都是
“平”的,圆柱和球都有“弯”(曲)的面。不要求语言严密、完整、有条理, 也不要求归纳“正
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相同”等特征。
(3)抽象出几何图形并给出名称 。教材在两块彩色积木的下面画一个灰色的图形,并在旁
边写出图形的名称。灰色的图形是四种立体的几 何图形,每个几何图形都是大大小小同类积
木的形状概括,是一类立体图形的标志。几何图形的教学可以 这样进行,以长方体为例:让学生
看看分在同一类的许多长方体积木,闭起眼睛想想这些积木的形状,然 后睁开眼看看教师画的
灰色图形,体会这一类积木的形状都是这样的,从而形成长方体的表象。几何图形 要课前准备,
整体出现,不要展现画图过程。只要学生认为这样的图形像实物,能代表实物就行。 (4)在生活中寻找相关的物体。通过对积木的研究,初步认识长方体等四种形状的立体。
带着这些 “体”的初步表象回归生活,寻找这些形状的实物,有两点教育意义:一是进一步加强
四种“体”形状特 征的表象;二是感受生活中有大量这些形状的物体。“想想做做”第1题“你
还能找到它们的朋友吗?” 这里的“它们”是四个几何图形,“朋友”是常见的物体。学生列
举的实物,只要形状差不多就可以了。



本作品由无名收集整理,精心排版。
可以直接套用或引用、 打印。如果喜欢请分享给您的好友,同时
欢迎您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谢谢!
本作品由无名收 集整理,精心排版。可以直接套用或引用。如果喜欢请分享给您的好友,同时欢迎您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谢谢!
本作品由无名收集整理,精心排版。可以直接套用或引用。如果喜欢请分享给您的好友,同时欢迎您提出 宝贵意见和建议,谢谢!
本作品由无名收集整理,精心排版。可以直接套用或引用。如果喜欢请分享给您 的好友,同时欢迎您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谢谢!




桑德兰大学-入党发言稿


颁奖词大全-考研祝福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雅思作文评分标准


中考总分-谈判案例


牙疼快速止疼偏方-梅州高考


发行人-第三批本科院校


山东经济管理学院-三年级上册作文大全


嘉积中学海桂学校-德育导师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