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几公开课优质教案
增城松田学院-个人半年工作总结
第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感知自然数序数的含义,知道自
然数除了可用来表示物体有多少外,还可以用来
表示事物的次序.
过程与方法
通过情境体验与参与,使学生感知自然数序数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学,培养学生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纪的良好品德.
(2)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能区分“几个”和“第几”.
难点:掌握区分“几个”和“第几”的方法.
教学准备
情境图,学具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独自一人乘车的经历呀?有一个小朋友,叫小明,想到乡下的姥姥
家去玩几天,
为了不耽误爸爸、妈妈的工作,小明决定一个人乘车去,不让大人接送.于是他
一个人来到车站买票.(
出示“买票”的主题图)
1.
请同学们仔细看图,在小组内说一说,画面上有哪些人?一共有多少人在排队买票?
如果穿红衣服的阿
姨排第一,再说一说谁排第二,小男孩排第几,解放军叔叔排第几,
最后一位叔叔排第几?
学生说的时候,教师巡视,参与各组的活动之中,并加以指导.
2. 各小组派代表交流.
3. 看到小男孩一个人排队买票的情景,同学们除了知道一共有5人在排队买票,每个人
所处
的位置外,你们还看到写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明白:
作为一名小
学生,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去做,在外出的时候,要养成遵守公共秩序,文
明守纪的良好品德.
4. 穿红衣服的阿姨买票走了,后面的人依次上前.
(1)现在有几个人在买票?谁排在第一?小明排第几?
先在小组内交流.
指名口答.
引导学生进一步区分“几个”和“第几”.
(2)学生回答后老师重新演示排序情况,并强调顺序和方向.
二、巩固提高
1.
出示“做一做”第2题,问学生:这是什么?这题的要求是什么?
根据题目要求,独立完成在书上,集体核对.
2. 学生拿4个圆片和1个三角形学具片,先
独立摆摆,把摆的结果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
看看三角形在什么位置上.
(学生可能把三角形
摆在从右边数起的第一的位置上;也可能把三角形摆在从右边数起
的第二的位置上)
3.
教师说要求,学生摆学具.
(1)让学生试着把三角形放在第二的位置上可以怎样摆?
(2)学生摆,教师巡视.
(3)学生交流.
(学生展示不同的摆法,并说说是如何摆的)
4. 引导学生体会“第几”是相对的.
三、延伸拓展
1. 游戏:开火车.
老师选几名学生组成火车,围绕教室的过道缓缓而行.
(1)学生观察火车的人数和每位同学在队列中的位置,与同桌交流.
(2)火车改变前进方
向,“火车头”变为“火车尾”,观察并说一说现在每位同学在队列
中的位置.
(3)就其中一位同学问一问,为什么他一会儿是第2,一会儿是第4?
2. 课堂作业
练习二第9题.
四、总结评价
(1)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