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9加几》教学设计

余年寄山水
624次浏览
2020年08月17日 04:00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柳叶儿-研究生毕业自我鉴定



9 加 几
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从学 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让学
生亲自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为 此,本课在
设计上遵循几点:第一,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教学形式、方法符
合一 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
生愿意学习数学;第二,让学 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 方法的多样,并适当优化;
第四,学生数学技能的形成经历从展开、详尽的思维逐步压缩思维过程,最后 达
到技能自动化的过程,学生计算技能的形成必须遵循这一规律。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88-89页。
学情与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学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及认识了11-20各数,在学习了
10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 学9加几,是进位加法的第一课。学生在幼儿园学过简
单的计算,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渗透转化思想, 应用“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
几的进位加法,教学关键在于启发学生将9加几转化为10加几,“凑十 法”的思
考过程。学生由于思维水平不同,数感强弱不一,数学语言不顺畅。所以初次接
触,对 学生有一定的难度,在思维上是一次挑战和提升。学生掌握好本节知识,
可以为以后进一步学习20以内 的进位加法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自主得出计算9加几的 各种方法,体现算法多样
化;通过比较,优化“凑十法”;初步理解“凑十法”, 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
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通过观察、操作等数学 活动过程,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
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
3.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在学习活动中初步渗透转化、集合、代替、优
化 等的数学思想方法,体验在别人的帮助与鼓励下获得成功的喜悦,建立自信心,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 系。
教学重点

建立“凑十法”模型,应用“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
:“凑十法”模型的建立。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小棒等。
学具: 小棒20根。
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复习铺垫。
1.生活中的“十”进率的事例。
2.结合情境简单复习10加几。
【设计意图: 知识的复习是简单枯燥的,但一个符合孩子认知情趣的情境却
使它变得生动有趣,也正是因为它的简单性 与必要性,孩子们学得更加积极主
动,情绪亢奋,此环节让学生体验10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以及10加 一个数比较
简便,从而为帮助学生把“9+几”转化成“10+几”---“凑十”法等新知识的学习做 好
铺垫,初步感知凑十,同时也是情感体验的铺垫。】
二、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㈠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1.发现问题,列出算式:9+4=
1.提示课题------《9加几》。
㈡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探究算法,优化方法)
1.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你是怎么得到9+4的结果。
2.汇报各种方法:
【学情预设:⑴1、2、3……12、13依次数;⑵从9数到13;⑶9和4合起
来是13;⑷13可 以分成9和4;⑸先捡一盒放进箱子里,再想“10+3=13”…… 】
3.对比方法,适当优化。
说一说:你更喜欢哪种方法?(突出“凑十法”)
4.“凑十法”的探究。
⑴摆一摆:用圆片代替饮料,突出“摆”的思维过程。
⑵抽象思维方框图。

板书:
9 + 4 = 13
1 3
10



⑶学生口述“凑十”过程。
5.归纳总结,表述呈现。
【设计意图:新授环节的教学是每节数学课的主要环节也是一堂课的精髓。
整个新授环节让学生经历从形 象思维逐步慢慢过渡到抽象思维的过程,且教师
在关注学生学习结果的同时,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以及学 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
情感和态度。】
三、多层训练,形成技能
1.完成“做一做”第1题。
摆一摆,算一算。(学生摆完后讲“摆”的完整过程)
9+5=

2.想一想,填一填。(填完后指名学生讲一讲完整的思维过程)
9 + 3 =

1

10

9 + 6 =



10
9 + 8 =




3.算一算,说一说。(做完后让学生说一说简化的思维过程)





9+5=9+( )+( )
9+8=9+( )+( )
9+7=9+( )+( )
4.利用数轴图,直接说出9加几的得数。
【设计意图:数学学习心理学指出:数学心智技能的形成必须经历从展开、



详尽的思维逐步压缩思维过程,既达到技能训练又渗透数形结合思维和函数思
想。】
四、总结收获,反思评价
通过这节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在这节课里的表现怎样?
设计思路
“教育旨在努力为毫无依靠的幼树提供一根拐杖,从而使其能在纯净的空气
中自由自在地、无忧无虑地成长”。创造自然,主动,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让
学生在优美、自然的气氛 中,完成学习体验。
一、创设富有儿童情趣的活动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与动机
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出发,设计学生喜闻乐见的形象参与教学过
程,生动活泼的呈现教学内容和 方法,使教师的教更适应了学生的学,使学生在
教师的组织、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了学习活动之 中。同时以学生熟悉的
饮料问题入手,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很自然地感受到了数学< br>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通过这
些学习数学的重要 而有效的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活动真正成了一个生动活泼的、
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
二、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 生活活泼、主动
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
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建构主义学说也认为,数学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主动
建构知识的过程。数学 知识、方法、思想等必须由学生在完成活动中自己去理解、
感悟、发展,而不能单纯依教师的讲解去获得 。根据上述理念,我在教学中紧紧
围绕学生的心理,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的实际出发,让他们通 过观察、
交流、讨论,主动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在讲“凑十法”这个环节,我设计了先
让同学 们动手摆小棒,来算9+4等于多少?让学生上黑板来摆一摆,说一说。在
说的过程中,有的说“一根一 根数的方法,知道9+4=13”。有的说:“从9往后
接着数”,不管哪一种方法我们都不要反对。教 师应开放自己的思想,开放学生
的思维,提倡算法多样化,只要是学生自己动脑想出来的方法,就是好方 法。引
导孩子再动动脑筋,能不能想出更好的方法,让老师和同学一眼就能看出有多少
根小棒呢 ?逐步引导孩子说出“凑十法”,因此,凡是孩子们能独立思考、自主
探索、合作交流的,不包办代替, 做到让孩子们多思考、多动手、多实践,提高



他们的参与程度,最大限度地拓宽他们的思维,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
三、遵循学生技能形成规律,科学训练学生计算技能
数学学习心理学指出“数学心智技能的形 成必须经历从展开、详尽的思维逐
步压缩思维过程,最后达到技能自动化的过程”。为了达到本节课9加 几这一心
智技能的形成,在巩固练习环节安排了摆小棒----填思维方框图---- 简化思维过
程---- 脱口得出计算结果这四个层次的技能训练,使学生形成9加几的计算技
能。
本节课教学思路, 充分的践行了“了解问题——抓住关键——应用知识——
表述呈现——反思评价”这五步教学模式,教学 环节清晰,层次递进合理,让学
生在学会知识的同时又有效提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用教材内容

省略号的用法-纪检工作总结


世界排名-世界人口日是哪一天


上海市杉达学院-湖南女子学院招生网


把握今天-大连发票


长春理工大学bbs-南浔中学


审计师报名时间-山东高考报名系统


此致敬礼的正确格式-文科三本大学


合伙协议书-关于中秋节的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