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身毒”的读音
塑料布-圣诞节习俗
龙源期刊网 http:
也说“身毒”的读音
作者:徐时仪
来源:《辞书研究》2008年第06期
汉语历史悠久,使用区域广阔,在中华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汉语与异质语言的接触
可谓源远流长。
上起商周,下迄清末民初,汉语既有同亲属语言的接触,又有同非亲属语言的
接触。汉语与异质语言的接
触中有交流和碰撞,也有交融和认同,汉语在与不同语言文化的接
触中不断充实完善,语体上则渐由文言
转型为白话。郑婕《“身毒”的读音》探讨了“身毒”的读
音,本文拟就文献所载身毒的异译名读音作一
些比较,冀考探汉语与异质语言的接触和汉语语
音的古今演变。
身毒,据文
献记载为张骞出使西域于大夏所听到的国名。《史记·西南夷列传》载:“及元
狩元年,博望侯张骞使大
夏来,言居大夏时见蜀布、邛竹杖,使问所从来,日:‘从东南身毒
国,可数千里,得蜀贾人市。’或闻
邛西可二千里有身毒国。”根据《史记》所载,西汉元狩元
年(公元前121年)已见“身毒”一词。身
毒,又称“天毒”。据《山海经·海内经》载:“东海之
内,北海之隅,有国名日朝鲜、天毒,其人水居
,偎人爱之。”郭璞注:“朝鲜,今乐浪郡也。
天毒即天竺国。”据《四库全书提要》云《山海经》:“
殆周秦间人所述,而后来好异者又附益
之欤。”考书中所说“东海之内,北海之隅”的地理位置,似指朝
鲜一国,“天毒”有可能为后人
传写误入的衍文。
身毒,汉时又称作“天笃
”、“捐毒”、“县(悬)度”、“天督”,后又有译作“天竺”、“贤豆”等。
据《汉书·西域传》载
,皮山国“南与天笃接”,无雷国“北与捐毒,西与大月氏接”。又载乌孙国
“本塞地也,大月氏西破走
塞王,塞王南越县度,大月氏居其地。”《后汉书·文苑传》载杜笃
《论都赋》说,武帝时曾“摧天督”
。
又《史记·大宛列传》载,大夏“其东南有身毒国”裴驷集解引徐广日:“身,或
作‘乾’,又
作‘讫’。”其注《西南夷列传》中“身毒”一词引徐广日:“字或作‘竺’。《汉书》直
云‘身毒’,
《史记》一本作‘乾毒’。”司马贞索隐注此词亦云:“身音捐,毒音笃。一本作‘乾毒’
。”考裴骃
《史记》集解自序说徐广为故中散大夫,约为东晋时人。据徐广所说以及《史记》的异文,东
晋六朝时身毒又有“乾毒”、“讫毒”、“身竺”之异写。
又据《后汉书·
西域传》载:“天竺国一名身毒,在月氏之东南数千里。”裴骃《史记》集
解和司马贞《史记》索隐注《
西南夷列传》中“身毒”一词亦引《汉书音义》日“一名天竺”,司
马贞《史记》索隐注《大宛列传》中
“身毒”一词还引孟康云:“即天竺也,所谓浮图胡也。”孟
康为魏散骑侍郎,故汉魏时已有“天竺”之
异读。
《广弘明集》载梁荀济上书论佛教说:“《汉书·西域传》:塞种本允姓之戎
,世居于炖
煌,为月氏迫逐,遂住(往)葱岭南奔。又谓悬度、贤豆、身毒、天毒,仍讹转以塞种为释种
,
其实一也。”唐释道宣驳苟济所论之案语说:“允姓之居炖煌,西戎也。悬度、贤豆等,南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