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秋白生平简介及主要作品
哈十八-保密工作调研报告
瞿秋白生平简介及主要作品
一、生平
原名瞿霜,曾用笔
名屈维它、易嘉、宋阳、史铁儿、斯特拉
霍夫等,江苏常州人。生于一破落“书香门第”母因债台高筑,
被迫自杀。1917年春,他北上投亲,就读于北京俄文专修馆。
五四运动中是爱国学生的领导
任之一。
1919年底与郑振铎等创办《新社会》旬刊。不久,又加入
李大钊领导
的共产主义研究小组。1920年秋,以《晨报》、《时
事新报》记者身份赴俄访问,1922年2月加
入中国共产党。1923
年回国,先后担任《新青年》、《热血日报》等党刊、党报的主
编和编
辑,并参加中共中央的领导工作。1927年大革命失败的
危急关头,他主持八七会议,结束了陈独秀的
右倾机会主义路线,
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总方针,并当选为中央临时政治局
书记。六大
以后,任中共驻莫斯科代表团团长。1930年9月主
持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后,负责中央工作。1931
年1月六届四中
全会上遭到王明宗派主义的打击,被开除出政治局,后转移到文
化战线工作。1
934年初,他奉命抵江西瑞金就任中央苏维埃政
府人民教育委员。同年秋,红军突围北上,他被留下;
1935年
初于撤离途中被捕,6月18日在福建长汀就义。
他的文学活动分两个
阶段:一是创办《新社会》到第一次回
国初期。《新社会》同人,正是后来文学研究会的骨干,他本人<
/p>
也是文学研究会会员。这期间,他写了大量短评、新闻报导和散
文;其中以《饿乡
纪程》和《赤都心史》两本游记为代表,思想
深刻,文笔优美,是我国最早报导苏俄实况的作品,在现代
思想
史和文学史上都有重要价值。
另一阶段是1931年初到1933年底,这是
他一生文学活动的
主要时期,他参与领导“左联”的工作,团结广大作家粉碎国民
党的“文化围
剿”,同时致力于无产积极文艺理论建设,最早相
当系统地翻译和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有关著作。鲁迅曾
收集他编
译的部分译作和高尔基、卢那察尔斯基等人作品的译文,亲自校
订,编为《海上述林》
出版,并誉之为“信而且达,并世无两。”
他提倡文艺大众化,鼓吹拉丁化新文字,并和鲁迅一起领导了
对
“民族主义文学”、“新月派”和“第三种人”的论争。他的杂
文,辛辣尖锐,可与鲁迅媲美
,如《王道诗话》等12篇,几疑
为鲁迅所写,他的评论文章犀利剀切,《〈鲁迅杂感选集〉序言》一文不仅指出“杂感这种问题将要因鲁讯而变成文艺性的论文的
代名词”,而且第一次给予鲁迅以中
国现代文学史上“无阶级和
劳动人民的真正友人,以至于战士”的评价。他也最先指出《子
夜》
在文学史上的重要意义。这些都在现代文学史上产生了重大
影响。
二、主要作品
[著作书目]
新俄国游记(散文集,有名《饿乡纪程》)1922,商务
赤都心史(散文集)1924,商务
乱弹及其他(论文、说唱)1938,上海霞社
街头集(论文、说、唱)1940,上海霞社
论中国文学革命(论文集)1947,香港海洋书屋
中国语文的新生(论文集)1949,时代
鲁迅的精神论文(论文)1951,人大
瞿秋白文集(1—4卷)1953—1954,人文
瞿秋白选集 1959,人文
瞿秋白论文学(理论)1959,人文
瞿秋白诗文选,1982,人文
瞿秋白选集 1985,人民
瞿秋白选集·文学编(1、2、3、4、5、6、)1985—1988,人文
(未初齐)
瞿秋白文集2政治理论篇(1—3)1987—1989,人民(未出齐)
肖伯纳在上海(资料汇编)1933,上海野草书店
鲁迅杂感选集(杂文集)编,1933,上海青光书店
[翻译书目]
托尔斯泰短篇小说集 与耿济之合译,1923,共学社
犯罪(小说)俄国紫霍甫著,1923,商务
不平常的故事(小说)苏联高尔基著,1932,上海合众书店
高尔基创作选集(小说)1933,生活
解放了的董·吉诃德(剧本)苏联卢那察尔期基著,1934,上海
联华书局
二十六个和一个(短篇小说集)苏联高尔基等著,1935,生活
海上述林(上下卷,理论、创作集)1936,诸夏怀霜社
高尔基论文
1937,张鑫山发行
为了人类(评论)苏联高尔基著,1939,上海挣扎社
茨冈(长诗)俄国普金希著,1940,上海万叶书店
爱森的袭击(小说)德国马尔维察著,1954,人文
高尔基论文选集 1954,人文
短篇小说集·高尔基选集 与巴金合译,1956,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