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导学案
美丽家庭-幼儿园大班教育笔记
四年级数学(上)课堂导学案
年 级
设计时间
学习内容
四 学科 数学 课型
总课时
数一数
通过“数一数”的活动,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体验较大
数的实际意义。
新授课
1 2014、7、15--8、15
授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准备
认识“十万”较大的计数单位,
了解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学生、老师准备计数器。
集体备课
温故互查:
(1)10个一是(
)?10个十是
( )?10个百是( )?每相邻两
个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2)课件出示:数小正方体的个数,
并在计数器上拨出来。
二度备课
导
学
过
程
自学感悟:
认识“十万”
(
1)出示100个正方体,先让学生
用自己的方法数出小正方体的个数,问:
1个正方体是多少
个?10个呢?你是怎
么数的?
(2)10个一千是一万,接下去该
怎么数?
(3)在数的过程中,如果学生有困
难,可以借用计数器上的珠子拨一拨,
合作探究:
学生数到九万时,教师提出:“再加
上一万是多少?”
在学生充分的讨论中,引出“十万”
的计数单位。
汇报点评:
万位满十,向前一位进一,就是“十
导
学
过
程
万”,10个一万就是“十万”,并在计数
器上师生共同拨出“十万”。
巩固训练:
1、出示从“个(一)到万”的数学
模型,让学生感受各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2、师生在计数器上拨“十万”的活
动,加深对“满十进一”的印象。
拓展延伸:
课件出示情境图片,让学生看一看、
估一估、说一说十万大约有多大?
数一数
十万 万 千 百 十 个
计数单位
满十进一
10个一万是十万,,
板书设计
导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上)课堂导学案
年 级
设计时间
学习内容
四 学科 数学 课型
总课时
新授课
2 2014、7、15--
8、15
授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认识更大的数
通过“数一数”的活动,感受学习较大数的必要性,体会较
大数的实际意义。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准备
认识“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
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计数器,课件。
集体备课
温故互查:
1、10个一千是(
)。
2、10个一万是( )。
自学感悟:
认识“百万、千万、亿”
10个十万是多少?10个一百万是
二度备课
导
学
过
程
多少呢?10个一千万呢?让学生说出
想法后用计数器验证。
合作探究:
在计数器上进行操作验证
学生先在计数器的十万位上拨一个
珠
子,然后十万十万的数,得出10个十
万是一百万,以此类推,并把每一次认
识的新的计数单位
都与计数器对应起
来,当说到10个千万是多少时,可以让
学生自己命名新的计数单位,在学生各
种命名中,教师然后才引出“亿”的计
数单位。
汇报点评:
1、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和以
前学的个、十、百、千一样,都是计数
单位。
2、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导
学
过
程
十,也就是十进关系。
3、出示十进制数位顺序表,让学生
观察。(1)认识数位(
2)介绍数位顺序
表。(3)认识数位分级。
巩固训练:
P5第1、2、3、4题:
拓展延伸:
每人收集5个生活中的大数,小组
交流后全班交流。
认识更大的数
千 百 十 亿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个
板书设计
亿
亿 亿 万 万 万 计数单位
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导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上)课堂导学案
年 级
设计时间
学习内容
四 学科 数学 课型
总课时
新授课
3 2014、7、15--8、15
授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人口普查(一)(读多位数)
1、掌握亿以内的数的读数方法,能正确读出亿以内的数。
学习目标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及归纳概括能力。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结合相关数据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准备
掌握亿以内数的读数方法,能正确读出亿以内的数。
掌握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计数器,整数数位顺序表,数字卡片
集体备课
温故互查:
1、说一说都有哪些计数单位?
2、能读出这些数吗?并说一说读这
些数的方法 。
742 4600
8000 10000
3215 509 5009 7010
二度备课
导
学
过
程
自学感悟: <
br>2010年我国进行了第六次人口普
查,出示地图。北京市约有19612368
人,安
徽省约有59500510人。
能读出北京和安徽省的人口数吗?
合作探究:
1、学习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7097600 先读万级,七百零九
万,再读
个级,七千六百,合在一起读
作:七百零九万七千六百。学生尝试读
出13820000。
0在什么位置时不读出来呢?
2、研究中间有0的数的读法
59500510 先读万级,五千九百五十
万,再读个级,五百一十,合在一起读
作:五千九百五十万零五百一十。学生
尝试读出:10010000
0在什么位置时必须读出来呢?
汇报点评
导
学
过
程
当0在级的末尾时不读出来。
当0在级的中间时必须读出来。
巩固训练:
1、教材第7页第1题。
2、教材第7页第2题。
拓展延伸:
用四个“5”和四个“0”组成一个
八位数
(1)一个零都不读出来
(2)只读出一个零
(3)读出两个零
(4)读出三个零
人口普查
亿级
万级 个级
千 百 十 亿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个
亿 亿 亿
万 万 万
1 3 8
2 0 0 0 0
一千三百八十二万
板书设计
导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上)课堂导学案
年 级
设计时间
学习内容
四 学科 数学 课型
总课时
新授课
4
2014、7、15--8、15
授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人口普查(二)(写多位数)
1、掌握亿以内的数的写数方法,能正确写出亿以内的数。
学习目标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及归纳概括能力。
3、进一步培养数感,结合相关数据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准备
掌握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能正确写出亿以内的数。
中间、末尾有0的亿以内数的写法。
计数器,整数数位顺序表,幻灯片。
集体备课
温故互查:
1、快速读出下面各数,。
20000000,
45001200, 4523001201
2、写出下面各数。
一千三百八十二、
六千零七十八,
自学感悟:
二度备课
导
学
过
程
亿以内的数的写法。
(1)六千八百五十和六千八百五十万
过程要求
:①引导学生比较这两个数,
想一想,有什么发现;②同学中互相交流,
说一说自己的发现交流
写数的方法、过程;
(2)五十五万二千三百,写作_______。
过程要求:①学生独
立写数。②小组
交流,互相检查,让每一个同学都说一说
自己是怎么想的,怎么写的?
合作探究:
亿以上的数的写法。
一亿零四百三十万三千一百三十二
过程要求:①先请学生读一
读这个
数,看看含有几级的数;②对照数位顺
序表,尝试写一写;③反馈写数结果;
汇报点评: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写数的规则。
导
学
过
程
①弄清有几级的数;
②从最高位写起,写出每一级上的
数;
③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
0占位。
巩固训练:
请学生写出以下这些数
三十六亿八千六百四十三万
二百零三亿六千万
四十三亿零五百万
拓展延伸:
阅读资料,了解国际上分节方法
。
人口普查
亿级
万级 个级
千 百 十 亿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个
亿 亿 亿
万 万 万
三十六亿八千六百四十三万
3 6
8 6 4 3 0 0 0 0
导学反思
板书设计
四年级数学(上)课堂导学案
年 级
设计时间
学习内容
四 学科 数学 课型
总课时
新授课
5 2014、7、15--
8、15
授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国土面积(比较数的大小)
1、继续学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数位的认识,掌握较大数
学习目标
比较大小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分类、概括能力以及比较、分析等思维方法。
3、培养学生认真检查的学习习惯。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准备
掌握比较多位数大小的方法。
能正确比较多位数的大小。
小黑板
集体备课
温故互查:
下面是我国面积较大的5个省和自治区
的面积。
内蒙古约1180000 新疆约1660000
西藏约1230000
四川约490000
青海约720000
二度备课
导
学
过
程
请读出上面的数。
自学感悟:
如果将这5个省和自治区按从大到
小的顺序排列,你会吗?说说你是怎么
样想的?
合作探究:
请学生根据人口数量,将五个省和
自治区进行分类,并说出分类理由。小
组内说一说,议一议。
汇报点评:
按数位多少进行分类
1、位数不相同,数位少的这个数就
小,数位多的这个数就大
2、位数相同,从高位开始比较。如
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看左起第二
导
学
过
程
位„„
巩固训练
教材第9页第1题。
教材第10页第3题
拓展延伸:
阅读“你知道吗”,了解我国的陆地
面积。
国土面积(比较数的大小)
1、位数不相同,数位少的这个数就小,数位多的这个数就
板书设计
大
2、位数相同,从高位开始比较。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
同,看左起第二位„„
导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上)课堂导学案
年 级
设计时间
学习内容
四 学科 数学 课型
总课时
新授课
6
2014、7、15--8、15
授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国土面积(改写)
1、通过教学活动,认识有些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
学习目标
2、掌握数据改写的方法。
3、引导学生关注较大数据的实际意义。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准备
能够熟练地改写多位数。
能够归纳多位数改写的方法。
小黑板、中国地图
集体备课
温故互查:
教师出示中国地图
1、谁知道中国的国土面积是多少
2、出示我国家新疆等地的面积数据,
新疆唯吾尔自治区土地约:1660000
平方公里
二度备课
导
学
过
程
西藏自治区土地面积约:1220000平
方公里
黑龙江土地面积约:450000平方公里
江苏省土地面积约:100000平方公里
读一读这些数?并说说有什么感觉?
自学感悟:
我们在收集数据的时候发现,我国的
国土面积也这样显示的:960万平方公里。
9600000平方公里和960万平方公里仔细
仔细观察这两个数:
读一读。这两个数有什么不同呢?
这两个数又有什么相同之处?
合作探究:
那么你认为应该怎样把整万的数改
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呢?
又怎样把一个数改写成以亿为单位
的数呢?
汇报点评:
导
学
过
程
把整万的数万位后面的四个零去
掉,然后再加上一个“万”字。
把整亿的数去掉末尾的八个零,再
加上一个“亿”字
巩固训练:
先请学生
说一说我国西部各省、市、
自治区的情况以及它们的地理位置,然
后读一读的基础上再请学生改
写成以
“万”为单位的数。
拓展延伸:
收集有关森林面积方面的数据。
国土面积(大数的改写)
为了读数、写数方便,有时需要把整万、整亿数写成以“万”
板书设计 或“亿”为单位的数。
960 0000 = 960 万
100 00000000 = 100 亿
导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上)课堂导学案
年 级
设计时间
学习内容
四 学科 数学 课型
总课时
近 似 数
1、经历生活数据收集的过程,理解近似数表示的必要性。
学习目标
2、探索“四舍五入”求近似数的方法。
3、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精确值的近似数。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准备
用“四舍五入”求近似数。
能根据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精确值的近似数。
课 件 计数器若干个。
集体备课
温故互查:
请同学们把课前收
集到的一些数
据,给大家说一说,并说明这个数据是
从哪里收集得到的,这个数据有什么实际意义。
自学感悟:
导
学
过
程
1、请大家
读一读课本上笑笑和小淘
气说的两句话。你们刚才读的两句话中
的数是准确数吗?如果不是,是
什么数
呢?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接着看课本上三幅图。想一想,
这三处为什么都要用近似数?
合作探究:
如何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数字有几种可能性,分析哪些是“五
入的”,哪些是“四舍的”。
二度备课
新授课
7 2014、7、15--8、15
授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汇报点评:
“≈”是约等号,读作“ 约等于”
四舍五入到十位,看个位
四舍五入到百位,看十位
四舍五入到千位,看百位
四舍五入到万位,看千位
满5进1,不足舍去。
导
学
过
程
巩固训练:
14 8264
四舍五入到十位:约148260
四舍五入到百位:约148300
四舍五入到千位:约
四舍五入到万位:约
14 8264 ≈15万
拓展延伸:
阅读“数学阅读”了解数字的由来。
近 似
数(四舍五入)
四舍五入到十位,看个位
板书设计
四舍五入到百位, 看十位 满5进1,不足舍去。
四舍五入到千位,看百位
四舍五入到万位,看千位
导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上)课堂导学案
年 级
设计时间
学习内容
四 学科 数学 课型
总课时
新授课
8 2014、7、15--
8、15
授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从结绳计数说起
1、让学生读懂教材中呈现的材料,介绍记数的演变过程。
学习目标
2、渗透数学的文化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
举。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准备
让学生读懂教材中呈现的材料,介绍记数的演变过程。
让学生读懂教材中呈现的材料,介绍记数的演变过程。
挂图
集体备课
导入新课:
1、师:你知道古时候我们是怎样计
数的吗?这节课我们来了解记数的演
变
过程“从结绳记数”说起。
2、看到了这个课题,你想到了什
么?你想知道什么?
二度备课
导
学
过
程
合作探究:
1、请学生阅读书本上的有关知识,
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2、交流:
(1
)在远古时代,为了记下猎物的
多少,人们用石子计数或结绳记数。是
一一对应的。
(2)十个手指都用完了,什么办法
来表示羊的只数呢?
一个十、二个十、三个十地进行记数,
按群记数。
3、符号表示数。
(1)古埃及象形数字;
(2)玛雅数字;
(3)中国算筹数码。
(4)现在使用的0、1„„9这10个
导
学
过
程
数表示任意一个数字,这种数字称为阿拉
伯数字。
4、教师介绍有关石子计数、结绳计数
的方法。
出示一些壁画图片素材,直接向学生
展示最古老的计数法,让学生感受体会。
拓展延伸:
1、介绍有关古埃及象形数字和玛雅数
字。
2、介绍有关中国算筹数码。
从结绳计数说起
(1)古埃及象形数字;
(2)玛雅数字;
板书设计 (3)中国算筹数码。
(4)现在使用的0、1„„9这10个数表示任意一个数字,
这种数字称为阿拉伯数字。
导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上)课堂导学案
年 级
设计时间
学习内容
四 学科 数学 课型
总课时
练 习 一
1、能正确比较数的大小。
2、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准备
能正确比较数的大小。
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大数。
集体备课
温故互查:
1、先改写多位数,再比较大小。
练习一的第3题:
2、把上面的数先改写成以“万”作
单位的数,再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合作探究:
导
学
过
程
1、组数游戏:
用6,6,6,0,0这五个数字,写
出符合下列要求的数。
(1)读一个“0”的数。 ( )
(2)一个“0”也不读的数。( )
(3)每个“0”都读的数。( )
二度备课
练习课
9
2014、7、15--8、15
授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学习目标
请每个同学准备一些数字卡片;然
后
请学生代表提出组数的要求,根据要
求每个同学都摆一摆;接着,选择一部
分学生所摆的数,供
全班交流讨论。
2、有关近似数的练习。
练习一第7题。
说一说下列近似数分别是四舍五入
到哪一位得到的。
导
学
过
程
汇报点评:
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多位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拓展延伸:
小调查
从报纸中找出5个近似数。你认为
生活中什么时候需要用近似数。
练 习
一
用6,6,6,0,0这五个数字,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数。
板书设计
(1)读一个“0”的数。 (66006、„)
(2)一个“0”也不读的数。(66600)
(3)每个“0”都读的数。(60606)
导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上)课堂导学案
年 级
设计时间
学习内容
四 学科 数学 课型
总课时
线的认识
1、借助生活情境和动手操作的活动,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
学习目标
2、能够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
3、能数出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准备
认识直线、线段、射线。
理解三种线的特征,掌握三种线的读法。
直尺,彩带,电脑课件。
集体备课
温故互查:
师出示一条彩带,(拉直)让同学们
先估计一下,有多长?
请学生用尺子测量。
我们可以把这条长10厘米的彩带
用一个简单的图形表示出来
,你能在本
导
学
过
程
子上试着画一画吗?
自学感悟:
二度备课
新授课
10 2014、7、15
--8、15
授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画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交流画的基本
特征:引出概念:线段。
合作探究:
1、 1、如果我们把这条彩带的一端(右
边),用无数条这样的彩带接起来,你能
量
出它的长度吗?你有什么发现?
2、
2、如果我们这根彩带的两端不断地
用同样的彩带接下去,它会不停的长下
去。你会发现什么?
汇报点评:
直线: 射线: 线段:
直的 直的
直的
无限长 无限长 有限长
无端点 只有一个端点
有两个端点
导
学
过
程
线段是直线、射线的一部分
巩固训练:
用尺子在下面每两个点之间画一条线段
(1)先安排学生猜一猜:如果
交给你
两点,你能画出几条线段?如果交给你三
个点,你猜你能画出几条线段?四点呢?如果交给你六个点,你猜你又能画出几条
线段?
(2)学生自己尝试画出相应点数的线
段。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3)出现异议时,教师用课件验证。
直线、线段与射线
直线: 射线: 线段:
无限长
无限长 有限长
无端点
只有一个端点 有两个端点
导学反思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