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表格式)

别妄想泡我
518次浏览
2020年08月17日 05:4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浙江二批分数线-江苏职工医科大学



四年级数学(上)课堂导学案
年 级
设计时间
学习内容
四 学科 数学 课型
总课时
数一数
通过“数一数”的活动,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体验较大
数的实际意义。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准备
认识“十万”较大的计数单位,
了解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学生、老师准备计数器。
集体备课
温故互查:
(1)10个一是( )?10个十是
( )?10个百是( )?每相邻两
个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2)课件出示:数小正方体的个数,
并在计数器上拨出来。




自学感悟:
认识“十万”
(1)出示100个正方体, 先让学生
用自己的方法数出小正方体的个数,问:
1个正方体是多少个?10个呢?你是怎么数的?
(2)10个一千是一万,接下去该
怎么数?
(3)在数的过程中,如果学生有困
难,可以借用计数器上的珠子拨一拨,

新授课
1 2014、7、15--8、15
授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学习目标
二度备课





合作探究:
学生数到九万时,教师提出:“再加
上一万是多少?”
在学生充分的讨论中,引出“十万”
的计数单位。
汇报点评:
万位满十,向前一位进一,就是“十




万”,10个一万就是“十万”,并在计数
器上师生共同拨出“十万”。
巩固训练:
1、出示从“个(一)到万”的数学
模型,让学生感受各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2、师生在计数器上拨“十万”的活
动,加深对“满十进一”的印象。
拓展延伸:
课件出示情境图片,让学生看一看、
估一估、说一说十万大约有多大?

数一数

十万 万 千 百 十 个
计数单位
满十进一
10个一万是十万,,

板书设计
导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上)课堂导学案
年 级
设计时间
学习内容
四 学科 数学 课型
总课时
新授课
2 2014、7、15--8、15
授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认识更大的数
通过“数一数”的活动,感受学习较大数的必要性,体会较
大数的实际意义。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准备
认识“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

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计数器,课件。
集体备课
温故互查:
1、10个一千是( )。
2、10个一万是( )。
自学感悟:
认识“百万、千万、亿”
10个十万是多少?10个一百万是

二度备课




多少呢?10个一千万呢?让学生说出
想法后用计数器验证。
合作探究:
在计数器上进行操作验证
学生先在计数器的十万位上拨一个
珠 子,然后十万十万的数,得出10个十
万是一百万,以此类推,并把每一次认
识的新的计数单位 都与计数器对应起
来,当说到10个千万是多少时,可以让




学生自己命名新的计数单位,在学生各
种命名中,教师然后才引出“亿”的计
数单位。
汇报点评:
1、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和以
前学的个、十、百、千一样,都是计数
单位。
2、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十,也就是十进关系。
3、出示十进制数位顺序表,让学生
观察。(1)认识数位( 2)介绍数位顺序
表。(3)认识数位分级。
巩固训练:
P5第1、2、3、4题:
拓展延伸:
每人收集5个生活中的大数,小组
交流后全班交流。

认识更大的数
千 百 十 亿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个
板书设计
亿 亿 亿 万 万 万 计数单位
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导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上)课堂导学案
年 级
设计时间
学习内容
四 学科 数学 课型
总课时
新授课
3 2014、7、15--8、15
授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人口普查(一)(读多位数)
1、掌握亿以内的数的读数方法,能正确读出亿以内的数。
学习目标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及归纳概括能力。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结合相关数据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准备
掌握亿以内数的读数方法,能正确读出亿以内的数。
掌握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计数器,整数数位顺序表,数字卡片
集体备课
温故互查:
1、说一说都有哪些计数单位?
2、能读出这些数吗?并说一说读这
些数的方法 。
742 4600 8000 10000
3215 509 5009 7010

二度备课




自学感悟: < br>2010年我国进行了第六次人口普
查,出示地图。北京市约有19612368
人,安 徽省约有59500510人。
能读出北京和安徽省的人口数吗?
合作探究:
1、学习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7097600 先读万级,七百零九
万,再读 个级,七千六百,合在一起读
作:七百零九万七千六百。学生尝试读




出13820000。
0在什么位置时不读出来呢?
2、研究中间有0的数的读法
59500510 先读万级,五千九百五十
万,再 读个级,五百一十,合在一起读
作:五千九百五十万零五百一十。学生
尝试读出:100100 00
0在什么位置时必须读出来呢?
汇报点评




当0在级的末尾时不读出来。
当0在级的中间时必须读出来。
巩固训练:
1、教材第7页第1题。
2、教材第7页第2题。
拓展延伸:
用四个“5”和四个“0”组成一个
八位数
(1)一个零都不读出来
(2)只读出一个零
(3)读出两个零
(4)读出三个零

人口普查


亿级 万级 个级
千 百 十 亿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个
亿 亿 亿 万 万 万
1 3 8 2 0 0 0 0
一千三百八十二万



板书设计
导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上)课堂导学案
年 级
设计时间
学习内容
四 学科 数学 课型
总课时
新授课
4 2014、7、15--8、15
授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人口普查(二)(写多位数)
1、掌握亿以内的数的写数方法,能正确写出亿以内的数。
学习目标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及归纳概括能力。
3、进一步培养数感,结合相关数据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准备
掌握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能正确写出亿以内的数。
中间、末尾有0的亿以内数的写法。
计数器,整数数位顺序表,幻灯片。
集体备课
温故互查:
1、快速读出下面各数,。
20000000, 45001200, 4523001201
2、写出下面各数。
一千三百八十二、 六千零七十八,
自学感悟:

二度备课




亿以内的数的写法。
(1)六千八百五十和六千八百五十万
过程要求 :①引导学生比较这两个数,
想一想,有什么发现;②同学中互相交流,
说一说自己的发现交流 写数的方法、过程;
(2)五十五万二千三百,写作_______。
过程要求:①学生独 立写数。②小组
交流,互相检查,让每一个同学都说一说
自己是怎么想的,怎么写的?




合作探究:
亿以上的数的写法。
一亿零四百三十万三千一百三十二
过程要求:①先请学生读一 读这个
数,看看含有几级的数;②对照数位顺
序表,尝试写一写;③反馈写数结果;
汇报点评: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写数的规则。




①弄清有几级的数;
②从最高位写起,写出每一级上的
数;
③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
0占位。
巩固训练:
请学生写出以下这些数
三十六亿八千六百四十三万
二百零三亿六千万
四十三亿零五百万
拓展延伸:
阅读资料,了解国际上分节方法


人口普查

亿级 万级 个级
千 百 十 亿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个
亿 亿 亿 万 万 万
三十六亿八千六百四十三万
3 6 8 6 4 3 0 0 0 0

导学反思

板书设计



四年级数学(上)课堂导学案
年 级
设计时间
学习内容
四 学科 数学 课型
总课时
新授课
5 2014、7、15--8、15
授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国土面积(比较数的大小)
1、继续学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数位的认识,掌握较大数
学习目标
比较大小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分类、概括能力以及比较、分析等思维方法。
3、培养学生认真检查的学习习惯。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准备
掌握比较多位数大小的方法。
能正确比较多位数的大小。
小黑板
集体备课
温故互查:
下面是我国面积较大的5个省和自治区
的面积。
内蒙古约1180000 新疆约1660000
西藏约1230000 四川约490000
青海约720000

二度备课




请读出上面的数。
自学感悟:
如果将这5个省和自治区按从大到
小的顺序排列,你会吗?说说你是怎么
样想的?
合作探究:
请学生根据人口数量,将五个省和
自治区进行分类,并说出分类理由。小
组内说一说,议一议。




汇报点评:
按数位多少进行分类
1、位数不相同,数位少的这个数就
小,数位多的这个数就大
2、位数相同,从高位开始比较。如
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看左起第二




位„„

巩固训练
教材第9页第1题。
教材第10页第3题

拓展延伸:
阅读“你知道吗”,了解我国的陆地
面积。




国土面积(比较数的大小)
1、位数不相同,数位少的这个数就小,数位多的这个数就
板书设计

2、位数相同,从高位开始比较。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
同,看左起第二位„„

导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上)课堂导学案
年 级
设计时间
学习内容
四 学科 数学 课型
总课时
新授课
6 2014、7、15--8、15
授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国土面积(改写)
1、通过教学活动,认识有些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
学习目标
2、掌握数据改写的方法。
3、引导学生关注较大数据的实际意义。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准备
能够熟练地改写多位数。
能够归纳多位数改写的方法。
小黑板、中国地图
集体备课
温故互查:
教师出示中国地图
1、谁知道中国的国土面积是多少
2、出示我国家新疆等地的面积数据,
新疆唯吾尔自治区土地约:1660000
平方公里

二度备课




西藏自治区土地面积约:1220000平
方公里
黑龙江土地面积约:450000平方公里
江苏省土地面积约:100000平方公里
读一读这些数?并说说有什么感觉?
自学感悟:
我们在收集数据的时候发现,我国的
国土面积也这样显示的:960万平方公里。
9600000平方公里和960万平方公里仔细
仔细观察这两个数:




读一读。这两个数有什么不同呢?
这两个数又有什么相同之处?
合作探究:
那么你认为应该怎样把整万的数改
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呢?

又怎样把一个数改写成以亿为单位
的数呢?
汇报点评:




把整万的数万位后面的四个零去
掉,然后再加上一个“万”字。
把整亿的数去掉末尾的八个零,再
加上一个“亿”字
巩固训练:
先请学生 说一说我国西部各省、市、
自治区的情况以及它们的地理位置,然
后读一读的基础上再请学生改 写成以
“万”为单位的数。
拓展延伸:
收集有关森林面积方面的数据。

国土面积(大数的改写)
为了读数、写数方便,有时需要把整万、整亿数写成以“万”
板书设计 或“亿”为单位的数。
960 0000 = 960 万
100 00000000 = 100 亿

导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上)课堂导学案
年 级
设计时间
学习内容
四 学科 数学 课型
总课时
近 似 数
1、经历生活数据收集的过程,理解近似数表示的必要性。
学习目标
2、探索“四舍五入”求近似数的方法。
3、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精确值的近似数。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准备
用“四舍五入”求近似数。
能根据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精确值的近似数。
课 件 计数器若干个。
集体备课
温故互查:
请同学们把课前收 集到的一些数
据,给大家说一说,并说明这个数据是
从哪里收集得到的,这个数据有什么实际意义。
自学感悟:




1、请大家 读一读课本上笑笑和小淘
气说的两句话。你们刚才读的两句话中
的数是准确数吗?如果不是,是 什么数
呢?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接着看课本上三幅图。想一想,
这三处为什么都要用近似数?
合作探究:
如何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数字有几种可能性,分析哪些是“五
入的”,哪些是“四舍的”。

新授课
7 2014、7、15--8、15
授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二度备课




汇报点评:
“≈”是约等号,读作“ 约等于”
四舍五入到十位,看个位
四舍五入到百位,看十位
四舍五入到千位,看百位
四舍五入到万位,看千位
满5进1,不足舍去。




巩固训练:
14 8264
四舍五入到十位:约148260
四舍五入到百位:约148300
四舍五入到千位:约


四舍五入到万位:约
14 8264 ≈15万
拓展延伸:

阅读“数学阅读”了解数字的由来。




近 似 数(四舍五入)

四舍五入到十位,看个位
板书设计
四舍五入到百位, 看十位 满5进1,不足舍去。
四舍五入到千位,看百位
四舍五入到万位,看千位

导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上)课堂导学案
年 级
设计时间
学习内容
四 学科 数学 课型
总课时
新授课
8 2014、7、15--8、15
授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从结绳计数说起
1、让学生读懂教材中呈现的材料,介绍记数的演变过程。
学习目标
2、渗透数学的文化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
举。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准备
让学生读懂教材中呈现的材料,介绍记数的演变过程。
让学生读懂教材中呈现的材料,介绍记数的演变过程。
挂图
集体备课
导入新课:
1、师:你知道古时候我们是怎样计
数的吗?这节课我们来了解记数的演 变
过程“从结绳记数”说起。
2、看到了这个课题,你想到了什
么?你想知道什么?

二度备课




合作探究:
1、请学生阅读书本上的有关知识,
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2、交流:
(1 )在远古时代,为了记下猎物的
多少,人们用石子计数或结绳记数。是
一一对应的。
(2)十个手指都用完了,什么办法
来表示羊的只数呢?





一个十、二个十、三个十地进行记数,
按群记数。
3、符号表示数。
(1)古埃及象形数字;
(2)玛雅数字;
(3)中国算筹数码。
(4)现在使用的0、1„„9这10个




数表示任意一个数字,这种数字称为阿拉
伯数字。
4、教师介绍有关石子计数、结绳计数
的方法。
出示一些壁画图片素材,直接向学生
展示最古老的计数法,让学生感受体会。
拓展延伸:
1、介绍有关古埃及象形数字和玛雅数
字。
2、介绍有关中国算筹数码。
从结绳计数说起
(1)古埃及象形数字;
(2)玛雅数字;
板书设计 (3)中国算筹数码。
(4)现在使用的0、1„„9这10个数表示任意一个数字,
这种数字称为阿拉伯数字。


导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上)课堂导学案
年 级
设计时间
学习内容
四 学科 数学 课型
总课时
练 习 一
1、能正确比较数的大小。
2、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准备
能正确比较数的大小。
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大数。
集体备课
温故互查:
1、先改写多位数,再比较大小。
练习一的第3题:
2、把上面的数先改写成以“万”作
单位的数,再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合作探究:




1、组数游戏:
用6,6,6,0,0这五个数字,写
出符合下列要求的数。
(1)读一个“0”的数。 ( )
(2)一个“0”也不读的数。( )
(3)每个“0”都读的数。( )

二度备课
练习课
9 2014、7、15--8、15
授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学习目标




请每个同学准备一些数 字卡片;然
后请学生代表提出组数的要求,根据要
求每个同学都摆一摆;接着,选择一部
分学生所摆的数,供全班交流讨论。
2、有关近似数的练习。
练习一第7题。
说一说下列近似数分别是四舍五入
到哪一位得到的。




汇报点评:
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多位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拓展延伸:
小调查
从报纸中找出5个近似数。你认为
生活中什么时候需要用近似数。

练 习 一
用6,6,6,0,0这五个数字,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数。
板书设计
(1)读一个“0”的数。 (66006、„)
(2)一个“0”也不读的数。(66600)
(3)每个“0”都读的数。(60606)

导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上)课堂导学案
年 级
设计时间
学习内容
四 学科 数学 课型
总课时
线的认识
1、借助生活情境和动手操作的活动,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
学习目标
2、能够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
3、能数出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准备
认识直线、线段、射线。
理解三种线的特征,掌握三种线的读法。
直尺,彩带,电脑课件。
集体备课
温故互查:
师出示一条彩带,(拉直)让同学们
先估计一下,有多长?
请学生用尺子测量。
我们可以把这条长10厘米的彩带
用一个简单的图形表示出来 ,你能在本




子上试着画一画吗?
自学感悟:

二度备课
新授课
10 2014、7、15 --8、15
授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画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交流画的基本
特征:引出概念:线段。
合作探究:
1、 1、如果我们把这条彩带的一端(右
边),用无数条这样的彩带接起来,你能
量 出它的长度吗?你有什么发现?




2、 2、如果我们这根彩带的两端不断地

用同样的彩带接下去,它会不停的长下
去。你会发现什么?
汇报点评:
直线: 射线: 线段:
直的 直的 直的
无限长 无限长 有限长
无端点 只有一个端点 有两个端点




线段是直线、射线的一部分
巩固训练:
用尺子在下面每两个点之间画一条线段
(1)先安排学生猜一猜:如果 交给你
两点,你能画出几条线段?如果交给你三
个点,你猜你能画出几条线段?四点呢?如果交给你六个点,你猜你又能画出几条
线段?
(2)学生自己尝试画出相应点数的线
段。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3)出现异议时,教师用课件验证。
直线、线段与射线

直线: 射线: 线段:

无限长 无限长 有限长

无端点 只有一个端点 有两个端点

导学反思
板书设计



四年级数学(上)课堂导学案
年 级
设计时间
学习内容
四 学科 数学 课型
总课时
新授课
11 2014、7、15--8、15
授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相交与垂直(一)
1、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理解相交与垂直的基本概念。
学习目标
2、建立相交与垂直的抽象概念,感受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就
在自己的生活中。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准备
学生建立抽象的互相垂直的概念。
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领悟相交与垂直的内涵。
教学挂图、小棒、三角尺。
集体备课
温故互查:
请学生在练习纸上 任意画两条直
线,观察这两条直线有什么关系,教师
有选择地展示一些学生的作品。如平行的、相交的。
自学感悟:

二度备课




1、 两根小棒相交可以得出角,(要求)
同桌合作摆小棒,摆好后把两根小棒相
交得出的角画出来。
2、 观察一下这些直线,相交后线与线
之间形成了( )。有( )角、( )角
还有( )角。你有什么方法证明自己
摆的角是直角吗?
(课件示范用三角尺直角去量)
由几条直线相交成直角?
合作探究:




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
直线互相垂直。
①判断两条直线是否互相垂直,关
键是看什么?
②对于互相垂直“互相”是什么意
思?
汇报点评:
判断两条直线是否互相垂直,关键




是看什么?(相交成直角)
两条直线相互垂直时,其中一条直
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巩固训练:
让学生举出见过的物品中哪两条边
是互相垂直的。
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
拓展延伸:

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折一折,使两条
折痕相互垂直。

(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来折。)


板书设计
相交与垂直
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两条直线相互垂直时,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导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上)课堂导学案
年 级
设计时间
学习内容
四 学科 数学 课型
总课时
新授课
12 2014、7、15--8、15
授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相交与垂直(二)
1、会用三角尺画垂线。
学习目标 2、能根据点与线之间垂直线段最短的原理,解决生活中一些问题
3、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的良好习惯。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准备
用三角尺画垂线。
能根据点与线之间垂直的线段最短的原理,解决生活中一些问题。
三角尺、多媒体课件。
集体备课
温故互查:
什么是相互垂直?
说一说正方体或长方形的哪几条边
是相互垂直的。
自学感悟:

二度备课
自学课本第18页的“用三角尺画垂
线”。说说自己画的方法。




①先画一条直线,再用三脚尺的一
条直角边和直线对齐。
②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另一条直
线。
③标明垂直符号。
合作探究:
① 过直线上一点作垂线。
② 过直线外一点作垂线。
小组交流讨论画垂线的方法。





汇报点评:
课件演示画垂线的方法
将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
重合 ,平移三角尺使已知点A与三角尺
的另一条边也重合,沿三角尺的另一条
边(过A点)画一条直 线,并标明垂直




符号,这条直线就与已知直线垂直。
巩固训练:
完成课本第19页画一画中的第3
题,学生自主完成。
拓展延伸:
完成课本第19页小实验。
小组合作完成。
实践感知: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线
段最短。


板书设计
相交与垂直(二)
画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
过直线上一点作垂线。
过直线外一点作垂线。
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线段最短。

导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上)课堂导学案
年 级
设计时间
学习内容
四 学科 数学 课型
总课时
平移和平行
1、通过操作活动学生理解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的位
置关系。
2、能用三角板画平行线,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

认识平行线,体会平行线的特征,会画平行线。
使用工具会画指定的平行线。
小棒,长方形纸,方格纸,正方体,三角尺与直尺、课件。
集体备课
温故互查:
1、说一说直线、线段、射线他们有
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2、图形的平移是怎样移动的?
自学感悟:
用自己的铅笔在桌上移一移。如果




把平移 前的铅笔看着一条线,平移后的
铅笔看着另一条线,这时我们发现这两
条线在同一个平面是互相 ( )的。
同时我们也发现操场上的双杠的两根杠
也是互相( )的。如果你把自己的数
学书平放在桌子上,也会发现数学书的
两条长边也是互相( )的,两条短边
也是互相( )的。
自己想想“互相平行”是什么意思


合作探究:



新授课
13 2014、7、15--8、15
授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准备
二度备课




1、找平行线
课件出示:出示第16页小鱼图。
先请学生说出小鱼图中每条线段的
名称,然后说出哪些线段是互相平行的。
2、画平行线
翻开书本自学画平行线的方法,交
流画平行线最应该注意什么地方?
汇报点评:




1、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直线叫
做平行线。
2、画平行线最应该注意地方:(三
角板的直角板靠紧或按住直尺)
巩固训练: < br>请同学们在长方形纸上折两条折
痕,然后打开,根据这两条折痕你发现
了什么?课件验证 结果。
拓展延伸:
第20页“实践活动”

平移和平行
板书设计
平行线由什么特点?永不相交,距离相等
怎样画平行线?用三角尺或直尺画平行线。
(两个三角尺的摆放,在画的过程中,三角尺的移动)

导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上)课堂导学案
年 级
设计时间
学习内容
四 学科 数学 课型
总课时
旋转与角
1、 借助具体情境和实物,认识平角、周角并理解其含义,掌握
学习目标
平角与周角的特征。
2、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准备
认识平角、周角;理解各种角的形成过程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理解平角与周角的含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课件,活动角
集体备课
温故互查:
1、你还记得什么叫角吗?它由哪几
部分组成?
2、说说身边的角。
自学感悟:
1、平角




演示平角的形成过程(角的两边成
一条直线时)
2、周角
演示周角的形成过程,(当一边固
定,另一条边绕着顶点旋转一周回到原
处)。 3、看一看身边的周角和平角(书
本),看完后说一说生活中的例子。周角:
身体转一圈, 风扇转一圈等;平角:一
字码,打开双手等。教师演示打开一本

新授课
14 2014、7、15--8、15
授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二度备课




书(平角),然后把一边翻转后面(周
角)。
合作探究:
1、学生操作学具感受平角周角的形
成过程。
学生归纳平角的特征,说明:平角
像一条直线,但它不是一条直线。
学生归纳周角的特征,说明:周角




像一条射线,但它不是一条射线,只不
过它两条边重合而已。
2、教师示范画平角, 注意要先画顶
点,再画两条边(黑板演示),学生在练
习本试画平角。
巩固练习:
课本23页练一练。
拓展延伸:
课本23页练一练的第5题。

旋转与角
∟ 直角 角的两边成一条直线时是平角
板书设计 ∠ 锐角:比直角小 当一边固定,另一条边绕着顶点旋转一
周回到原处是周角
钝角:比直角大但比平角小

导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上)课堂导学案
年 级
设计时间
学习内容
四 学科 数学 课型
总课时
新授课
15 2014、7、15--8、15
授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角的度量(一)
1、借助具体实物,认识平角和周角,掌握平角、周角的特征。
2、能找出生活中的平角和周角。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准备
掌握平角、周角的特征。
能找出生活中的平角和周角。
每人用两根硬纸条做一个活动角。
集体备课
温故互查:
转一转,说一说
(1)一人用活动角转出各种角,让
同桌说一说是什么角。
(2)一人说一人转
(3)复习锐角、直角、钝角和角的

二度备课




组成部分。。
自学感悟:
请 同学们拿出活动角,固定其中一
条边,转动另一边,当两条边成一条直
线时,这种角的名字叫( )。
将角的一边绕着它的顶点旋转一
周,角的两边重合在一起,这时形成的
角叫( )。
合作探究:
请学生说一说平角有什么特征?怎





样画平角?
说一说周角有什么特征?怎样画周
角呢?
汇报点评:
平角特征:两条边旋转至同一直线




(先画一点,再从点分别引出两条射线)
周角特征:角的两边重合在一起。
巩固训练:
25页练一练。
拓展延伸:
在生活中,除钟表外,还有不同用
途的计量表,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围绕一
个点旋转。
角的度量(一)
板书设计
平角的特征:两条边旋转至同一直线。
周角的特征:角的两边重合在一起。
周角 > 平角 > 钝角 > 直角 > 锐角

导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上)课堂导学案
年 级
设计时间
学习内容
四 学科 数学 课型
总课时
新授课
16 2014、7、15--8、15
授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角的度量(二)
1、认识量角器、角的度量单位。
学习目标
2、会用量角器量角。
3、感受量角的意义,进一步形成度量意识。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准备
认识量角器。
会用量角器测量各种角的度数。
每人准备量角器
集体备课
温故互查:
1、学生说说指针在不同位置时,与
指针在零点时构成了什么角?
2、比较5种角的大小。

自学感悟:

二度备课




自学课文第26页:
1、出示角的图片∠1∠2,
2.、指名说说你是怎么比较大小?
3、认识量角器的必要性,认识角的
单位“度”,用“°”表示
合作探究:
(1)观察量角器你发现了什么 先自
己看,再小组交流,




(2)试一试,说说∠1∠2各是几度,
是怎么量的?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
汇报点评:
1、认识中心点,零刻度线,以及量
角器上的数字的意思
2、认识1°和平角.
3、总结用量角器量角的步骤:
①中心点对准角的顶点
②零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分




清是内圈零刻度线还是外圈零刻度线)
③从(内或外)零刻度线开始,看
另一条边所指的度数,
巩固训练:
1、量一量练一练第三题的角的度
数。

2、练一练第4题,并说说你发现了
什么?
拓展延伸:
数学游戏.
1、读懂游戏规则 2、同桌比赛
角的度量(二)
角 量角器
板书设计
顶点 ———————— 中心点
一条边 ——————— 0度刻度线
另一条边 ———————— ?

导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上)课堂导学案
年 级
设计时间
学习内容
四 学科 数学 课型
总课时
练习二
1、巩固如何判断直线的互相平行与互相垂直。
2、通过练习巩固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画指定度数的角。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准备
会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画指定度数的角。
估计角的度数,会用三角板画出特殊的角来。
.c o M

量角器、三角板、PPT课件等。
集体备课
温故互查:
1、第一题 下图是北京城区地图的一
部分,请你找出两组互相平行、两组互
相垂直的道路(让学生说说判断 的方法)
3、第三题先估计,再量出下面各角
的度数思考,角的边不够长,不能指到




量角器上的准确度数,该怎么办?
合作探究: 第10题准备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
的纸盒,找一找,长方体或正方体中哪
些边是互相平行的 ?哪些边是互相垂直
的?(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


二度备课
练习课
17 2014、7、15--8、15
授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学习目标




汇报点评:
完成课本第28,29页的练习。你对
每题各应用了什么方法完成?运用什么
知识?
巩固训练:
1、画出一下各角。(用合适的方法)
15° 105° 125° 80° 155°
2、过点O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垂




线各一条。
.O

拓展延伸:
左图中有
( )个锐角
( )个直角,
( )个钝角
( )个平角

练 习 二
复习本单元的知识重点
板书设计 1、直线、线段与射线的特点与读法
2、平行、垂直的定义及平行线、垂线的画法
3、角的度量及画法


导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上)课堂导学案
年 级
设计时间
学习内容
四 学科 数学 课型
总课时
新授课
18 2014、7、15--8、15
授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卫星运行时间
1、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范围,养成估算习惯。
学习目标
2、结合已有知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进行正确
计算。能利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准备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因数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
电脑课件
集体备课
温故互查:
课件呈现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转动
情景。呈现字幕“我国发 射的第一颗人
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请
你算一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2圈、5
圈各需要多少时间?

二度备课




自学感悟:
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21圈需要多
少时间?列出算式表示。
①你能估一估这个算式的得数吗?
②你可以用哪些方法进行计算呢?
合作探究:
小组进行交流讨论。教师巡视全班,
观察并指导学生认识各种不同的计算方
法,然后有 选择的展示学生的计算方法




汇报点评:
解决方法1
利用旧知,先算20圈的时间
解决方法2:用21看成“7×3”
解决方法3
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进行
类推
巩固训练:




课文第31页的“试一试“
(1) 让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辅导,特别要关注学有困难的学生,耐
心辅导,使他们掌握笔算方法
(2)反馈运算结果


① 54×312 列竖式时的注意点
② 408×23 因数中间有0的计算。
③ 47×210因数末尾有0的计算
拓展延伸:

课文第31,32页“练一练“.
卫星运行时间
解决方法1:114×20=2280 114×1=114 2280+114=2394
解决方法2 (用21看成“7×3”)
解决方法3 3 1 4 (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进行类推)
× 2 1
1 1 4„„114×1
2 2 8 „„114×20
2 3 9 4


板书设计
导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上)课堂导学案
年 级
设计时间
学习内容
四 学科 数学 课型
总课时
新授课
19 2014、7、15--8、15
授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有多少名观众
1、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
2、能与同学交流自己估计的方法,培养积极、主动的估算意识。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准备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的方法。
能正确、合理地对数据进行估算。
多媒体课件 学生各一份报纸。
集体备课
温故互查:
估计全校学生人数。
1、你们班有多少人?你能估计出我
们全校学生人数吗?
2、学生独立思考。
3、同桌讨论估计方法。

二度备课




4、全班充分交流估计方法。
板书:一个班人数→全校人数。
自学感悟:
课件出示体育场观看球赛的情境,
你能估计这个体育场能容纳多少观众吗
独立思考,估算整个体育场座位数。
合作探究:
1、小组交流,让每个同学都在小组
中说一说自己估算的方法,估算的结果
数据。




2、由小组派代表反馈交流结果。
汇报点评:


先估计这个体育场一个看台的人
数,再数一数有多少 个看台,从而估计
体育场的总人数。
一个看台的人数→整个体育场人







根据估计结果计算,如果每个看台
的人数相同,体育场共有28个看台,一
共能容纳多少名观众?
巩固训练:
课文第34页“练一练“的第5题。
题中要 求估计一张报纸的字数,学
生先独立思考,探索方法,同桌讨论后,
全班交流不同的估计策略。
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
拓展延伸:
课文第34页的第4题

有多少名观众
板书设计
一部分 → 总数
一个班人数 → 全校人数
一个看台的人数 → 整个体育场人数

导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上)课堂导学案
年 级
设计时间
学习内容
四 学科 数学 课型
总课时
新授课
20 2014、7、15--8、15
授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神奇的计算器工具
1、使学生认识并学会使用计算器。
2、会利用计算器进行一些四则运算。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准备
运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简单的四则运算。
对计算器一些功能键了解,并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电子计算器。
集体备课
温故互查:
在日常生活中,你们在哪见过计算
器?说一说它们有什么作用?
自学感悟:
对照说明书,认识一些功能键。
(1)组内学生相互介绍自己计算器

二度备课




(2)集中说明一些功能键的作用。
① 开关及清除键。
② 运算符号键。
③ 数学键
④ 等号键
⑤ 小数点键
(3)教师介绍一些其他的功能键。
如:时间键、日期键、括号键、存
储运算键等




合作探究:
1、计算25×4
操作过程:输入25→×→4→=,屏
幕上呈现100,就是计算的结果。
2、999×9 9999×9 99999×9
学生独立用计算器计算。反馈结果。
汇报点评:
999×9=8991 9999×9=89991




99999×9=899991
发现:积的个位都是1;积的最高
位都是8;中间几 位数都是9,9的个数
比第1个因数中的9个数少一个。
巩固训练:
学生说一说以下几个算式的结果:
999999×9
9999999×9
9999999×9
拓展延伸:
课文第36页的“练一练“。

神奇的计算工具
板书设计
999×9=8991 9999×9=89991 99999×9=899991
发现:积的个位都是1;积的最高 位都是8;中间几位数都
是9,9的个数比第1个因数中的9的个数少一个。

导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上)课堂导学案
年 级
设计时间
学习内容
四 学科 数学 课型
总课时
有趣的算式
1、通过有趣的探索活动,使学生巩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学习目标
2、使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体会探索的方法。
3、通过活动,提高学生对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准备
体会探索数学规律的方法。
发现、归纳算式的特点。
电子计算器。
集体备课
温故互查:
计算1×1,11×11,111×111
自学感悟:(第一关:奇妙的宝塔)。
请学生仔细观察上面三个算式的答
案有什么特点,它们与算式的两个因数
之间又有什么关系。




直接写出答案
111×1111

11111×11111
111111×111111 1111111×1111111
合作探究:(第二关:奇怪的142857)
1、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142857分
别乘1、2、3、4
2、反馈计算结果。
3、根据发现规律,写出“乘以5、
6”的得数。
142857×5= 142857×4=

新授课
21 2014、7、15--8、15
授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二度备课




巩固训练:(第三关:神奇的9)
(1)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
99×99=9801 999×999=998001
(2)猜一猜:9999×9999的结果。
猜测规律得9999×9999=99980001
(3)了现规律并归纳:
(4)根据规律,直接写出以下算式
的得数。99999×99999




999999×999999
9999999×9999999
99999999×99999999
拓展延伸:(第四关:寻找神秘的数。)
让学生在0-9这个十个数字中,随
意选取4个数字。
①将四个数字组成数字不重复 的最
大四位数和最小的四位数然后两数相
减,②并把结果的四个数字重新组成一
个最大 的四位数与最小的数,再次相
减„„
有趣的算式
第一关:奇妙的宝塔。
板书设计 第二关:奇怪的142857
第三关:神奇的9。
第四关:寻找神秘的数。


导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上)课堂导学案
年 级
设计时间
学习内容
四 学科 数学 课型
总课时
练习三
1、练习乘法竖式、乘法估算。
2、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准备
乘法竖式、乘法估算。
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多媒体课件
集体备课

温故互查:
第1题:独立完成,订正时说说口
算的方法。
第2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说说用竖式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第3题:不用计算判断乘法计算的
对错。
独立完成,订正时说估算的方法。
合作探究:
第9题:出示题目,让学生观察图
上的信息。
鼓励学生交流估计的方法。

二度备课
练习课
22 2014、7、15--8、15
授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学习目标





巩固训练:
第5题:独立完成,订正时说说估
算的方法。
第6题: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是会观
察图上的信息。
首先让学生说说图中的信息,其次




再让他们估计结果。。
拓展延伸:

数学游戏:
这个游戏的策略主要是两方面:
一是,先占领棋盘上的哪个格子;
二是,怎样估计格子上的积是哪两
个数相乘的结果。
让学生通过自己玩的过程中,逐步
体会游戏的策略。

练 习 三
板书设计
三位数乘两位数 因数中间有0的计算 603×43
因数末尾有0的计算 460×18
估 算 一部分 → 总数

导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上)课堂导学案
年 级
设计时间
学习内容
四 学科 数学 课型
总课时
练习课
23 2014、7、15--8、15
授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整理复习(一)认识更大的数
1、能正确读写亿以内的数和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学习目标
2、能正确比较多位数的大小。
3、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准备
能正确读写亿以内的数和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课件
集体备课
温故互查:
一、填一填。
(1)10个一万是( );10个十
亿是( );十个( )是一千
万;( )里有10个一亿.
(2)在十进制数位顺序表中,从右边















二度备课




数第( )位是万位,第九位是( )
位,它左边一位是( )位,这一位上
的计数单位是( ).。
(3)1028900000这个数是由2个
( ),( )个( )、( )个( )
和( )个( )组成的;把这个数改写
成以“万”为单位的数是( ),四舍
五入到亿位约是( ).。
(4)1个十亿,8个亿和5个千组成
的数是( ),把它精确到亿位约是( ).




(5)把81004,84001,80410,80140
这四个数按顺序排列起来是( )
自学感悟:
下面各题对的打“√”,错的打“×”.
①写数时,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
就不写.( )
②602000000读作六十亿零二千
万.( )
③计数单位就是数位.( )
④读9000090时,只读一个零.( )




⑤万级上的数字一定比亿级上的数
字小.( )
⑥用2,3,5,0,9这五个数字组成
最接近十万的数是95320.( )
⑦98620000四舍五入到亿位约是1
亿.( )
合作探究:
小组订正出错的题,并说明理由,
汇报点评:
由小组汇报练习中所用知识点
巩固训练:
完成猜一猜我是谁?
整理复习(一)第一单元知识点
板书设计
读写亿以内的数 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比较多位数的大小。 根据实际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导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上)课堂导学案
年 级
设计时间
学习内容
四 学科 数学 课型
总课时
新授课
24 2014、7、15--8、15
授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整理复习(一)线与角
1、巩固如何判断直线的互相平行与互相垂直。
学习目标
2、画直线的平行线与垂线。
3、通过练习巩固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画指定度数的角。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准备
画直线的平行线与垂线。
画指定度数的角。
练习本 笔 直尺 量角器。
集体备课
温故互查:
填空
1、线段有( )个端点;射线有( )
个端点;直线( )端点。
2、周角=( )度 直角=( )度
1个周角=( )个平角=( )个直角

二度备课




3、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
条直线互相( )。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
做( )。
4、3点整时,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
度是( )度,是( )角,画出来。
6点整时,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度
是( )度,是( )角,画出来
10点整时,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度
是( )度,是( )角,画出来




选择题
1、可以量出长度的是( )。
A.直线 B.射线 C.线段
2、 图中有( )个

锐角。A.1 B.2 C.3
3、角的大小与( )有关。
A.两边张开的大小 B.两边的长短
4、下列几个角用一副三角尺就可以




拼出的是( )
A.80度 B.120度 C.170度
5、下图中( )是周角
.
A B. C
合作探究:
小组内订正出错的题并说明理由,
汇报点评:
由小组汇报练习中所用知识点
巩固训练:
过c点画直线L的垂线、平行线。
整理复习(一)第二单元知识点
板书设计
判断直线的互相平行与互相垂直。
画直线的平行线与垂线。
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画指定度数的角。

导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上)课堂导学案
年 级
设计时间
学习内容
四 学科 数学 课型
总课时
买文具
1、 掌握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和概括能力。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准备
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理解并能正确计算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课件等
集体备课
温故互查:
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自学感悟:
出示情境图。
买三个计算器和一支钢笔要多少
元?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计算。
合作探究:
巡视找出综合算式方法,探究。
22×3+24÷4
1、笑笑列的算式怎么算?与同伴交
流你的想法。
2、交流运算顺序。
3、独立进行计算。

二度备课
新授课
25 2014、7、15--8、15
授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学习目标





汇报点评: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2、不同级的,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
面的。
巩固训练:
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
拓展延伸:
课本49页第7题。

买文具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板书设计
1、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2、不同级的,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
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导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上)课堂导学案
年 级
设计时间
学习内容
四 学科 数学 课型
总课时
新授课
26 2014、7、15--8、15
授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
1、经历探索过程,并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
2、感受数学探索的乐趣,培养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准备
掌握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
理解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在数学中的应用。
课件
集体备课
温故互查:
分别观察下面的式子,请你照样子
再写一组,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教材
50页上面的例题)
自学感悟:
观察算式,发现规律。

二度备课




加数相同,只是交换了加数的位置。
和都是10.
乘数相同,只是交换了乘数的位置,
积都是15.

合作探究:
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1、小组讨论得出:在加法中,交换
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在乘 法中,交换
乘数的位置,积不变。





2、举例验证
3、发现:任意两个数相加,交换加
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就是加法交 换律;
任意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积
不变,这就是乘法交换律。
汇报点评:




用字母表示:
加法交换律:a+b=b+a
乘法交换律:a×b=b×a

巩固训练:
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
拓展延伸:
练一练第5题。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
板书设计


加法交换律:a+b=b+a
乘法交换律:a×b=b×a
导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上)课堂导学案
年 级
设计时间
学习内容
四 学科 数学 课型
总课时
加法结合律
1、 经历探索过程,推导出加法结合律,会用字母表示。
2、 会对一些算式进行简便计算。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准备
引导学生探索概括出加法结合律,并初步理解运用、进行简
便计算。
加法结合律的探索推导过程与运用。
课件
集体备课
温故互查:
口算并观察下面的算式。
3 + 2 = 2 + 3 =
思考:这两个算式的结果怎样?
这是我们上一节课学习的( )
自学感悟:




观察下面的式子,你能照样子再写
一组吗?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课本52
页)
比较两种计算方法的异同。
相同:加数相同 得数相同
不同:运算顺序不同
你能再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合作探究:
1、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二度备课
新授课
27 2014、7、15 --8、15
授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学习目标




我发现了( )
2、这个猜想正确吗?分小组举例验
证。
3、你能为这条规律起个名字吗?
说说加法结合律在计算中有什么作用?
4、你能像上节课那样,用你喜欢的
符号表示加法结合律吗?
汇报点评:
规律:




在加法运算中,三个数相加,可 以
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把所得的和与第
三个数相加;也可以把后两个数相加,
再把所 得的和与第一个数相加;结果不
变。
字母表示。如果用a、b、c分别表
示三个数,写出你的发现。
(a+b)+c=a+(b+c)
巩固训练:
课文53页的“练一练”。
拓展延伸:
“练一练”第5题。
加法结合律
板书设计


导学反思
(a+b)+c=a+(b+c)



四年级数学(上)课堂导学案
年 级
设计时间
学习内容
四 学科 数学 课型
总课时
乘法结合律
1、 经历探索过程,发现并理解乘法结合律,能用字母表示乘法
学习目标
结合律。
2、 在理解乘法结合律的基础上能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准备
掌握乘法结合律
灵活应用运算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课件等
集体备课
温故互查:
复习加法结合律以及字母公式。
自学感悟:
1、观察下面的式子,你能照样子再
写一组吗?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教材
54页上面 例题)




2、观察算式,找出规律。
相同点:乘数相同,积相等。
不同点:运算顺序不同。
合作探究:
1、你发现了什么?与同桌互相说一
说。
2、我发现了( )
3、举例验证你们的猜想。


二度备课
新授课
28 2014、7、15--8、15
授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汇报点评:
规律: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
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就是乘
法结合律。
举例验证。让学生根据算式特征,
再举一些类似的例子。
字母表示。如果用a、b、c分别表
示三个数,写出你的发现。




(a×b)×c=a×(b×c)
巩固训练:
课本55页的“练一练”。
拓展延伸:
课本55页的“练一练”第5题。

乘法结合律
板书设计 (a×b)×c=a×(b×c)


导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上)课堂导学案
年 级
设计时间
学习内容
四 学科 数学 课型
总课时
乘法分配律
1、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乘法分配律,并能用字母表示。
学习目标
2、会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3、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准备
抽象概括出乘法分配律。
理解和运用乘法分配律。
课件
集体备课
温故互查:
简便计算
25×17×4 (25×125)×(8×4)
说说你利用了什么规律?
自学感悟:
出示课本插图




①观察这幅图,你能发现 哪些数学
信息?根据获得的信息提一个数学问题
出示问题:一共贴了多少块瓷砖?
②估计工人叔叔大约贴了多少瓷砖
③列式解答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中交流,
合作探究:
方法一:白色瓷砖数3×10=30(块)
蓝色瓷砖数5×10=50(块)


新授课
29 2014、7、15 --8、15
授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二度备课




方法二:两面墙共有10列,一行6+4

(6+4)×10=10×10=100(块)
(6+4)×10= 6×10+4×10
观察算式,有什么特点?
汇报点评:
规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的
积等于每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




所得的积加起来,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举例验证。让学生根据算式特征,
再举一些类似的例子。
如:(40+4)×25和40×25+4×25
字母表示。如果用a、b、c分别表
示三个数,写出你的发现。
(a+b)×c=a×c+b×c
巩固训练:
课文57页的“试一试”。
拓展延伸:
简便计算

99×11 38×29+38

乘法分配律
板书设计

乘法分配律:(a+b)×c=a×c+b×c

导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上)课堂导学案
年 级
设计时间
学习内容
四 学科 数学 课型
总课时
练习四
1、练习用乘法结合律、分配律进行简算。
2、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准备
用乘法结合律、分配律进行简算。
灵活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计算器 课件
集体备课
温故互查:
1、请学生在竖式中找出错误的地
方,并改正
1 2 1 3 0 4 1 2 6
× 1 4 × 2 8 ×2 5
4 8 4 2 7 2 6 3 0
1 2 1 6 8 2 4 2




6 0 5 9 5 2 3 0 5 0
2、竖式计算:
156×38 208 ×42
82×680 280×50
自学感悟:
第1题:独立完成,并请学生板演,
第2题,独立完成,重点理解列式
的算理,
合作探究:
第3题:小组活动:比一比

二度备课
练习课
30 2014、7、15--8、15
授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学习目标




看哪个小组连的又对又快,在做题
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乘法分配律适用的
条件。
汇报点评:
出错较多的题目。
强调计算时的注意事项。
巩固训练:
简便计算:




123+279+287+421 99×39+39

25×125×4×8 101×48
拓展延伸:
课本60页的6、7题。

练 习 四
板书设计
用乘法结合律、分配律进行简算
5×289×2 75×299×75
125×88

46×589
导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上)课堂导学案
年 级
设计时间
学习内容
四 学科 数学 课型
总课时
复习乘法
1、练习用乘法结合律、分配律进行简算。
2、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准备
用乘法结合律、分配律进行简算。解决实际问题。
用乘法结合律、分配律进行简算。解决实际问题。
课件
集体备课
温故互查:
填空题。
1、在计算97×41时,可以把97
当作( ),把41看作( ),这两个新
数的乘积是( )所以97×41≈( )。
2、在计算89×4×25时,可以先计




算( ),再算( ),运用的定律是
( ),这个定律用字母表示为( )
3、37×56+56×63=56×( + ),
运用了( )律,这个定律用字母
表示为( )。
4、计算72×125时,因为有因数
125,所以把72变成( × )。计算
44×25时,因为有因数25可以把44变
成( + )或( × )。


练习课
31 2014、7、15--8、15
授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学习目标
二度备课




估算。
31×29≈ 50×51≈
98×28≈ 62×29≈
用竖式计算。
54×314 136×38
27×105 160×14
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38×102 138×72-72×38




58×99 125×83+17×125
12×97+12×3 25×32×125
99×38+38 578-76-24
合作探究:
小组内订正出错的题并说明理由
汇报点评:
由小组汇报练习中所用知识点
巩固训练:
粮店有大米83袋和面粉117袋,大
米和面粉每袋50千克,大米和面 粉一共
有多少千克?

复习乘法
板书设计

乘法交换律 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导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上)课堂导学案
年 级
设计时间
学习内容
四 学科 数学 课型
总课时
新授
32 2014、7、15--8、15
授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去图书馆
1、 借助平面示意图,能清楚地描述所走路线。
2、 通过具体操作,体会同一条路线上往返的方向具有相对性。
能准确地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体会同一段路往返的方向具有相对性。
多媒体课件
集体备课
导入新知:
同学们,你们天天从家到学校上学,
能描述一下你来时的路线吗?
自学感悟:
笑笑从家去图书馆,怎样说清楚她
要走的路线?再画一画。(教材61页上

二度备课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准备




面例题)
1、明确描述要点。
2、画图展示行走路线并进行描述。
3、学生自主画一画。




合作探究:
笑笑从图书馆回家怎么走?小组画
一画,说一说。

1、明确笑笑所走的方向及路程。
2、画图展示行走路线并进行描述
汇报点评:
描述行走路线时,要根据方向标先
确定所走的方向及路程,然后确定到达




地点。当按原路返回时,所走的每一段
与原来的方向正好相反,但距离不变。
巩固训练:
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
拓展延伸:
练一练第4题。


板书设计
去图书馆


导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上)课堂导学案
年 级
设计时间
学习内容
四 学科 数学 课型
总课时
新授
33 2014、7、15--8、15
授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确定位置(一)
1、 在具体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一物体的位置。
2、 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
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根据“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课件等
集体备课
导入新知:
我们每个同学在教室都有自己的位
置,你能说说你坐在哪个位置上吗?
自学感悟:
下面是淘气所在班级的座位图。说
一说,淘气坐在哪个位置?笑笑呢?

二度备课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准备




(出示63页情境图)
1、观察座位图,初步确定位置。
2、用数对表示确定的位置。
3、解答:淘气坐的位置是(2,4),
笑笑坐的位置是(1,1).
归纳:用有顺序的两个数表示一个
确定的位置就是数对。
用数对表示位置是,先表示 第几列,
再表示第几行。写数对时,用括号把列
数和行数括起来,并在列数和行数之间




用逗号隔开。
合作探究:
奇思和 妙想的位置分别用数对
(4,3)和(1,4)表示,你能在图中找到
他们的位置吗?说一说他 们分别坐第几
组、第几排。(小组合作解决)
1、找出每人对应的数对在图中的位
置。
2、在方格纸上标出奇思和妙想的位




置。
3、解答
汇报点评:
学生汇报自己的解答方法,并说出
理由。数对中的第 一个数字表示物体所
在列数,第2个数字表示物体所在行数。

巩固训练:
学生独立完成“试一试”。
拓展延伸:
64、65页的“练一练”


板书设计 确定位置

导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上)课堂导学案
年 级
设计时间
学习内容
四 学科 数学 课型
总课时
新授
34 2014、7、15--8、15
授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买文具(一)
1、结合生活实际情景,探索并掌握除法是整十数除法的算法。
学习目标 2、能正确应用进行计算,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及发散思维的能力。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准备
掌握除法是整十数除法的算法。
计算中增强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
多媒体课件
集体备课
温故互查:
二人小组合作完成
100÷20 = 350÷7=
40×2= 30×3=
50×2= 10×8=
自学感悟:

二度备课




创设情景:
前段时间,我班进行了班徽设计大
赛,老师将对这些同学进行奖励, 现在
班干部来到了文具超市:钢笔8元一支,
文具盒10元一个,书包20元一个。班
费共80元,请你帮帮他们想想,可以买
多少个书包呢?





合作探究:
学生根据情境图的要求,先口答:
可能买多少书包呢?在小组内说出自己
的想法,再独立列式计算。
汇报点评:
学 生汇报自己的解答方法,并说出
理由。老师特别请列竖式的同学来板书,
当小老师讲解,如果学 生能向他发问更
好,如果没有,老师问:“4”为什么写




在个位上?
如果班费有160元,又可以买几个
计算器呢?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巩固训练:
学生独立完成“试一试”,启发学生
想一想,会发现什么规律。怎样试商?
拓展延伸:
老师点出商的末尾“0”的问题。
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怎样确定商?


板书设计
买文具(一)
80元可以买多少个书包?
80÷20= 160÷30=

导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上)课堂导学案
年 级
设计时间
学习内容

学科
数学
课型
总课时
新授
35 2014、7、15--8、15
授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买文具(二)
1、结合实际情境,正确地计算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
学习目标
2、利用上节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结合实际情境,正确地计算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
解决一些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实际问题。
多媒体课件
集体备课
温故互查:
1、学生板演,说明算理。
150÷30= 130÷13=
342÷40= 600÷20=
想一想:“600÷20”商的个位为什

二度备课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准备




么要补“0”?
2、引导学生回忆除数是整十数的除
法的算理。
自主练习:
1、括号里最大填几?
30×()<220 50×()<85
40×()<140 60×()<306




60×()<200 80×()<314
学生可口算、估算或竖式计算解答。
2、完成“练一练”第2题。
3、完成“练一练”第3题。
汇报点评:
集体对答案,组员互判,然后将错
误的改正。




拓展延伸:
学生完成《目标与练习》相关内容。


板书设计 买文具(二)

导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上)课堂导学案
年 级
设计时间
学习内容

学科
数学
课型
总课时
新授
36 2014、7、15--8、15
授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参观花圃
1、结合生活实际情景,探索并掌握除数是整十数有余数的除
法的算法。
2、能正确进行计算,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在计算中增强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
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算法。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及发散思维的能力
多媒体课件
集体备课
温故互查:
二人小组合作完成
850÷50= 320÷40=
400÷80= 630÷70=
自学感悟、合作探究:
1、先让学生估估可能有多少盆花?

二度备课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准备




学生自由发言,说他们估算的方法与理
由,然后学生根据课本实际情景图的要
求,独立 列式计算。
2、让学生利用算法多样性,得出结
论后,着重让学生上台板书他们的竖式,< br>说说是如何试商的。
学生完成154÷22的竖式(四舍:
把154看作150,把 22看作20来试商,
150里有7个20。)




汇报点评:
1、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怎样确
定试商?
2、举例引导学生先用估算的方法,
然后再进行试商竖式计算,最后还要进
行验算。
巩固训练:
1、120÷18= 70÷31=
2、怎样试商?
让学生明白体会到“四舍”“五入”,




把复杂的问题简便化,进行简便运算。
拓展延伸:
完成“练一练”


板书设计
参观花圃
154÷22=
120÷18=

导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上)课堂导学案
年 级
设计时间
学习内容

学科
数学
课型
总课时
新授
37 2014、7、15--8、15
授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秋 游
1、通过具体生活实际情景,体验“改商”的过程。
2、能正确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
问题。
3、在计算中增强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
观察、比较及发散思维的能力。
进行计算,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能正确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多媒体课件
集体备课
温故互查:
二人小组合作完成
368÷92= 302÷48=
989÷43= 408÷51=
自学感悟:
课件出示:

二度备课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准备




三年级学生都坐小客车,需要几辆
车?先估一估,再用竖式计算。(教材
72页上面例 题。)
合作探究:
根据提出的有关除法的数学问题,
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汇报点评:
1、启发学生想一想,怎样试商?会
发现什么技巧。
2、由学生发现提出并解答:积大了
说明什么?为什么会大呢?
3、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怎样确定
商?
巩固训练:
完成“试一试” 和“练一练”




拓展延伸:
想一想:
在试商时,什么情况下上可能小
了?什么情况下上可能大了?


板书设计
秋 游
三年级学生都坐小客车,需要几辆?
192÷24=__(辆)


导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上)课堂导学案
年 级
设计时间
学习内容

学科
数学
课型
总课时
练习五
新授
38 2014、7、15--8、15
授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1、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学习目标
2、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准备
正确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正确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多媒体课件
集体备课
自主练习、汇报点评:
1、完成75页第二题。
2、完成75页第一题。







二度备课
先估一估商是几位数,再计算。
333÷37 328÷42 372÷45
395÷56 294÷29 765÷74
3、完成75页第三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在全班交流。
4、她开学前能看完吗?估一估,算
一算。





拓展延伸:
学生完成数学《两导两练》上的部
分练习题。






板书设计 练习五

导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上)课堂导学案
年 级
设计时间
学习内容

学科
数学
课型
总课时
新授
39 2014、7、15--8、15
授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练习五
1、运用乘除法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运用乘除法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准确计算的能力。
多媒体课件
集体备课
自主练习、汇报点评:
1、完成76页第五题。
学生完成后交流:你是怎样想
的?



二度备课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准备
2、完成76页第七题。
学生根据提供的数据,自己提出问




题并尝试进行解决。
对于学生暂时解决不了的问题,鼓
励他们将其放进问题银行中。
3、 完成76页第八题。
A小组内探讨、交流解决问题的




方法。
B全班交流。
拓展延伸:
学生完成数学《目标与练习》上的部分练习
题。






板书设计 练习五

导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上)课堂导学案
年 级
设计时间
学习内容

学科
数学
课型
总课时
新授
40 2014、7、15--8、15
授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商不变的规律
1、 经历探索的过程。发现并掌握商不变的规律。
学习目标 2、 能正确应用进行计算,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 能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一些除法运算的简便计算。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准备
探索与发现商不变的规律。
在计算中增强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
多媒体课件。
集体备课
温故互查:
独立完成:
8÷2=4 48÷24=
80÷20= 24÷12=
800÷200= 6÷3=
自学感悟:

二度备课




观察下面两组式子,你能照样子再
写一组吗?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观察每组算式,找出特点。
每组中三个算式的商相同,但被除
数和除数却不相同。
合作探究:
1、探究每组算式的规律
观察第一组算式后发现:被除数和
除数同时乘一个相同的数,商不变。




观察第二组算式后发现:被除数和
除数同时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商不变。
2、用发现的规律写算式。

汇报点评: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
数(0除外),商不变。这个规律叫商不
变的定律。
巩固训练:





完成“练一练”。

拓展延伸:
认真观察,小组内说一说:要使商不变,被除数和除数都乘以0或者除以
0可以吗?为什么?


商不变的规律
板书设计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商不变。

导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上)课堂导学案
年 级
设计时间
学习内容

学科
数学
课型
总课时
练习
41 2014、7、15--8、15
授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利用商不变性质简便运算
1、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一些除法运算的简便计算。
2、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解决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准备
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一些除法运算的简便计算。
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解决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多媒体课件
集体备课
温故互查:
师:在什么情况下除法中的商不
变?
自主练习、汇报点评:
计算下面各题,并与同伴交流。

二度备课




240÷30= 440÷20=
80÷20= 360÷90=
120÷40= 4800÷400=
2400÷60= 9600÷800=





巩固训练:
出示78页第4题。
思考:一捆铁丝有多长?说说你是
怎样想的
拓展延伸:
出示78页“观察与思考”:仔细观




察淘气的计算过程,你受到什么启发?
你能用这个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吗?
150÷25 800÷25
2000÷125 9000÷125


板书设计 利用商不变性质简便运算

导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上)课堂导学案
年 级
设计时间
学习内容

学科
数学
课型
总课时
新授
42 2014、7、15--8、15
授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路程、时间与速度 (一)
1、结合生活实际情景,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学习目标
2、能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
3、在计算中增强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观
察、比较及发散思维的能力。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准备
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并进行计算。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及发散思维的能力。
多媒体课件。
集体备课
温故互查:
二人小组合作完成
210÷70= 780÷60=
812÷40= 164÷20=
自学感悟:
猜一猜,谁走的最快?(教材79

二度备课




页例题)
观察竞走成绩表,比较输赢。
比较松鼠和猴子谁快。
松鼠4分走280米,猴子4分走240
米,时间相同,松鼠 比猴子走的远,所
以松鼠比猴子快。
用同样的方法比较猴子和小兔谁走
的快。
合作探究:
怎样比较小兔和松鼠谁更快呢?与




同伴说一说。
可以算出小兔和松鼠1分各自走的
路程,再比较。
小兔每分走:240÷3=80(米)
松鼠每分走:280÷4=70(米)
因为80>70,所以小兔比松鼠走的
快.


汇报点评:
1、小兔平均一分走80米,也就是小




兔的速度是每分钟80米,像这样单位时
间内所行的路程叫速度.
2、求速度的方法。
得出结论:速度=路程÷时间
3、速度的表示方法。
巩固训练:
利用课本“试一试”帮助学生理解
路程、速度、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
拓展延伸:
单价、总价 和数量的关系。


路程、时间与速度
板书设计
速度=路程÷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路程=速度×时间

导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上)课堂导学案
年 级
设计时间
学习内容

学科
数学
课型
总课时
练习
43 2014、7、15--8、15
授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路程、时间与速度 (二)
1、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学习目标
2、树立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
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多媒体课件。
集体备课
温故互查:
师: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路程、时
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谁来 说说这三者
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自主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一题。

二度备课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准备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培养学生策略
意识。)
2、 完成“练一练”第三题。根据
情境图列式计算。
(让学生通过观察得出结果、 发现规
律,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促进学生
思维的发展。)
3、完成“练一练”第二题。




(是对所学知识的再次巩固和延伸,
这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4、完成“练一练”第四题。
列式计算后,与自己的同桌再出一
组这样的题并解答。
5、完成“练一练”第五题。
汇报点评:
集体对答案,组员互判,然后将错




巩固训练:
练一练第6题。
看线段图解答,然后提问:15分、
35分分别在什么位置。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体会路程、时
间、速度三者的关系。)
误的改正。


板书设计
路程、时间与速度 (二)


导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上)课堂导学案
年 级
设计时间
学习内容

学科
数学
课型
总课时
练习
44 2014、7、15--8、15
授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练习六
1、 结合生活实际情景,复习除法是整十数除法、试商、改商
的算法 。
2、 进一步掌握商不变规律,运用大小括号进行运算。
3、 能正确应用进行计算,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能正确应用进行计算,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
复习除法是整十数除法、试商、改商的算法 。
多媒体课件。
集体备课
自主练习:
1、学生根据课件,独立完 成笔算,
小组进行评比,看哪个小组完成得又快
又好,同学们的正确率高?。
2、引导学生观察,估一估、连一

二度备课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准备




连、算一算
商是一位数 345÷31
商是两位数
312÷54
315÷35
465÷46




合作探究、汇报点评:
回顾知识:
1、各小组完成知识构架图
2、说出自己容易出错的地方,提示
同学。
拓展延伸:
1、你觉得为什么商的个位要补




“0”?
2、完成“练一练”,特别是第7题,
要求学生小组讨论,合作完成。


练习六
板书设计
整十数除法、试商、改商的算法
商不变规律,运用大小括号进行运算。

导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上)课堂导学案
年 级
设计时间
学习内容

学科
数学
课型
总课时
新授
45 2014、7、15--8、15
授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温度
1、了解生活中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并会正确读写。
2、会比较两个以下温度的高低。
了解天气预报中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并会正确地读写。
知道负数表示的是零度以下的温度。
温度计、多媒体课件。
集体备课
自学感悟:
1、课课前组织学生采取各种方法

二度备课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准备
调查、收集、记录全国一些大城市的气温情
况。
2、让学生查看地图找到调查的城市




的位置,帮助了解温度与位置的关系。
合作探究、汇报点评:
1、把学生记 录的温度进行简单交
流,并抽出2组数据与零度进行比较,
从中了解和掌握5℃比零度高,零下 2℃
比零度还要低2℃的一些知识。
2、教师准备一份天气预报图,引导




学生观察温度的表示方法。分小组讨论
怎样读温度,并读一读,写一写。

巩固训练:
第一题,比较温度的高低时,引导
学生先从零上温度开始,逐步过渡到零
下温度的比较 。如:2℃ 和5 ℃ 的
比较,1℃ 和0 ℃ 的比较,0 ℃ 和




零下2 ℃ 的比较,零下2℃ 和零下
5℃ 的比较等。


温度
板书设计
2℃○5℃ 1℃○0℃
0℃〇─2℃ ―2℃〇―5℃

导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上)课堂导学案
年 级
设计时间
学习内容

学科
数学
课型
总课时
新授
46 2014、7、15--8、15
授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正负数
1、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进一步体会负数的意义。
2、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准备
体会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认识负数在生活中的作用。
多媒体课件。
集体备课
温故互查:
谁能说一说—2℃表示什么?
自学感悟:
1、引导学生回忆复习温度的知识 ,
通过对气温中的一组数据的比较,讨论。
从中抽象出负数的概念。
2、自学课本86页“正负数”。
合作探究:
1、观察比较数据,找出其中的规律。
发现:用“+”“-”可以表示意义相
反的量。

二度备课







认识正数、负数和整数。
2、明确正负数的意义。在日常生活
中为了分清具有相反意 义的量,通常把
一种意义的量规定为正的,另一种与它
相反意义的量规定为负的。
汇报点评:
让学生说一说,你的周围还有那些




数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如 电 梯的上
升与下降等 。
正负数的读写方法。
巩固训练:
完成练一练第1.2.3题,


正负数
板书设计
5、6、9、12、100、等都是正数,-2、-3、-15、-123都是负数。
5或+5读做正5, -2读作负2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导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上)课堂导学案
年 级
设计时间
学习内容

学科
数学
课型
总课时
新授
47 2014、7、15--8、15
授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正负数练习课 < br>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生活中的负数,了
解负数的意义,能较熟练的用负数表示 生活中的问题。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准备
了解正负数在生活中表示的实际意义。
会正确比较正负数的大小。
多媒体课件
集体备课
自主练习,合作探究:
出示第1题
先用正负数记录乐乐家的收支情
况,再让学生独立做一做。然后同桌互
相捡查。

二度备课




二、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负数。
出示第2、题,让学生讨论生活中
有那些数据可以用负数标示,同桌互相
说一说,写一写。
三、比赛中的负数。
出示第3题,比赛的胜负是学生感




兴趣的话题,借助这一情景,让学生说
一说用正负数表示 胜负的方法,再写一
写,算一算。
拓展延伸:
分小组调查, 对“学好数学的最有
效的方法是背出数学公式和概念,”这句
话的态度, 作好记录,填入表中。让学




生由此体会数用来表达和交流的作用。


板书设计 正负数练习课

导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上)课堂导学案
年 级
设计时间
学习内容

学科
数学
课型
总课时
新授
48 2014、7、15--8、15
授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滴水实验
1、 通过参与测量计算,经历综合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解。
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 科学地认识水资源的浪费问题,加强节约用水及环保意识。
通过参与测量计算,经历综合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解
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通过参与测量计算,经历综合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解
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课件等
集体备课
情境导入:
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看到水龙头因没有拧紧或水龙头使用时间过长出现滴
水现象。长时间滴水会造成水资源的浪
费。因此,设 计滴水实验,推算出一个
没有拧紧的水龙头一年会浪费多少水是

二度备课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准备




很有必要的。
自学感悟:
设计活动方案 < br>方案一:在盛满水的纸杯底部扎个
眼代替水龙头,计算这个纸杯平均1分
漏掉多少水,进 而推算出一年的漏水量。
方案二:如果身边恰好有漏水的水
龙头,可以用容器一边接一边计时 ,接
5分,测量出这段时间的漏水量,进而
推算出1时,1天,1年的漏水量。




合作探究:
1、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具体实验方
案。
2、动手实验,完成实验报告。
汇报点评:
观察各小组的实验结果,方案二因
为直接用水龙头做实验,所以 实验结果
相近,平均每分的漏水量都接近20毫
升。方案一中第3小组和第五小组实验




结果偏差较大,主要原因是因为扎眼过
大或过小造 成与实际水龙头漏水速度不
符。应重新扎眼,调整漏水速度。
拓展延伸:
我国水资源现状、浪费水的现象以
及节约水的方法。
(课本90页第3题)

板书设计
滴水实验

导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上)课堂导学案
年 级
设计时间
学习内容

学科
数学
课型
总课时
编码
新授
49 2014、7、15--8、15
授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学习目标
1、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初步体会数字编码思想在解决问题
中的应用。
2、 体会编码在表达、交流和传递信息中的作用。
初步体会数字编码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初步体会数字编码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课件等
集体备课
情境导入:
课本91页情境。你能帮助探长破案
吗?
合作探究:
破案线索。
1、根据身份证和银行卡中隐藏的信
息确定犯罪嫌疑人。

二度备课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准备




2、身份证中的线索。
3、身份证中数字的意义。
身份 证编码是每个公民唯一的终身
不变的身份代码。身份证的前六位数字
表示身份证持有人的所在区 域,第7位
至第14位数字为出生日期码,第15位
至第17位为顺序码,其中,第17位数< br>字代表性别,奇数代表男性,偶数代表
女性,第18位数字式校验码。




合作探究:
尝试为学生编学号。
确定编码中应体现的信息
确定编码规则。
为学校每位学生编码可用一个九位
数表示。前四位代表入学年份,第5,6
位代表所在班级,第7,8位代表该生在
班级的学号 ,第9位代表性别,通常用
1代表男生,2代表女生。




巩固训练: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P92页。
拓展延伸:
生活中的其他数字编码。
寻找生活中运用数字编码的例子,
在全班进行交流。


板书设计
编码

导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上)课堂导学案
年 级
设计时间
学习内容

学科
数学
课型
总课时
新授
50 2014、7、15--8、15
授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数图形的学问
学习目标
1、 在数图形的过程中,体验有序的数法。
2、 了解图形中隐含的简单规律,培养初步的归纳和推理能力。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准备
在数图形的过程中,体验有序的数法。
在数图形的过程中,体验有序的数法。
多媒体课件等。
集体备课
创设情境:
课件出示课本93页情境图。
合作探究:
1、有多少条不同的路线?
分析:要求有多少条不同的路线,
可以画线段图,借助线段图来数路线的

二度备课




条数。
A,B,C,D这4个点代表4个洞口。
方法一:数基本线段的方法。
路线总条数:3+2+1=6(条)
方法二:数端点的方法。
归纳:在数图形的过 程中,只有按
一定的方法,一定的顺序去数,才能不
重复、不遗漏。




2、菜地旅行。
从红薯站开往土豆站,单程需要准
备多少种不同的车票。
分析:从红薯站开往土豆站 共有5
个车站。要求单程需要准备多少种不同
的车票,也就是求从红薯站到土豆站共
有 多少条不同的路线。因此可以用数线
段的方法来计算需要准备的车票数。
巩固训练:




解答94页习题。
拓展延伸:
如果有7个汽车站,单程需要准备
多少种不同的车票呢?8个呢?你发现
了什么?


板书设计
数图形的学问

导学反思

陕西警官-高三年级组工作总结


男士帽子的织法-电脑销售技巧


捕鲸记-酒店策划方案


心里美滋滋的-红楼梦读后感100字


古尔邦节习俗-高考考试时间安排


密山一中-加薪申请报告


思想品德教学网-再别康桥课件


水晶吊坠-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