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宋词中倚楼、凭栏动作盛行登临传统意蕴深化
气宇轩昂造句-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教务处
论宋词中倚楼、凭栏动作的盛行及登临传统意蕴的深化
摘 要:倚楼,凭栏是古代文学中的登
临传统。宋词中倚楼、凭
(拍)栏(阑)现象俯拾即是,反映出宋代文人的生活风尚和审美
情感
。通过倚楼,凭栏到拍栏动作的强化可见登临传统意蕴的深化,
个人命运与爱国忧思在南宋词中联系更紧
,揭示宋人敏感脆弱又爱
国刚健的性格。
关键词:宋词;倚楼;凭栏;登临传统;深化
中图分类号:x7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6-026x(2012)09-0000-01
一、倚楼凭栏的源流及登临传统
古人登临多悲慨:写身世之感,羁旅行役或送别,怀乡,怀古
吊今等个体生命体验。倚楼这一动作在古代文学中源远流长,作为
登临(高)的一种文学现象最
早出现在王粲《登楼赋》[1]中,“登
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悲旧乡之壅隔兮,涕横坠而弗
禁。”
写个人怀才不遇,渴望施展抱负。南朝《西洲曲》[2]“……望郎
上青楼。楼高望不见
,尽日栏杆头。”借登楼写盼归。唐代诗词中
大量写登楼(台),传统内涵扩大如陈子昂《登泽州城北楼
宴》[3]
“勿使青衿子,嗟尔白头翁。”怀才不遇的愁苦明显。除此,涉及
送别、思乡和闺怨
。如陈子昂《登蓟丘楼送贾兵曹入都》登楼送别
友人。李益《行舟》“闻道风光满杨子,天晴共上望乡楼
。”登高思
乡形成固定联系用于诗中。温庭筠《望江楼》[4] “梳洗罢,独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