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动量词的分类
高三父母寄语-高中历史教学案例
龙源期刊网 http:
现代汉语动量词的分类
作者:于立昌
来源:《华文教学与研究》2018年第03期
[关键词]动作动量词;事件动量词;规约性;去范畴化;分类
[摘要]传统语法所
划分的借用动量词和专用动量词,实质上是“动作动量词”和“事件动量
词”的区别。“事件动量词”又
可分为“强事件动量词”和“弱事件动量词”,前者以[+计事]为主,
后者以[+计时]为主,更接近
时量词的语义特征,甚至出现表“体”的倾向。动量词的动作性和事
件性是计量角度的不同,也是规约性
与非规约性的差别,这种差别在语义特征、句法功能方面
也有一定体现。
[中图分类号]H146;H19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8174(2018)03-0038-09
1.引言
现代汉语动量词内部还存在着“去范畴化”(decategorization)程
度的差异,这也导致了成
员间语义和句法功能的不同。传统语法体系将动量词分为“借用动量词”和“专
用动量词”两大
类。借用动量词又分为“时间量词”“器官量词”“工具量词”“伴随量词”和“同形量
词”等。(吕叔
湘,1944;朱德熙,1982;何杰,2008)这种从来源角度所做的分类简单、
方便,但对动量词
的语义和语法分析并无太多实用价值。邵敬敏(1996)对这一分类系统进行了全新
的改进,通
过动词与动量词的选择关系,结合动词与动量词的语义特征,将动量词分为:A.通用量词B
.自
主量词C.借助量词D.情态量词等四类。“动作的次数,一方面和‘量’的观念有关,一方面也和
‘时’的观念相关。”(吕叔湘,1944)基于此,邵先生将“时量词”和“通用量词”视为动量词的
第
一个层次,所有的“有量动词”都可与这一层次的量词结合,从A类到D类动量词所能结合的
动词越来越少。这一分类系统深入动量词的语义内部考察动词与动量词的选择限制关系,分类
更贴合实际
。
刘街生(2003)将动量词视为介于[+计时]和[+计事]之间的连续统,认
为借用动量词具有
“工具论元含义,是使动词所表达的事件具体化的重要成分,也是构成事件的重要成分
。”周娟
(2007)也指出,“计次或计时,是动量词共同的表意功能”,并从表意功能出发,将动量
词分
为“纯计数量词”“纯计时量词”“数时量词”“工具量词”“结果量词”“情态量词”,打破了传
统的“专
用”和“借用”的分类模式。李湘(2011)对名词类借用动量词的功能和身份进行了深入考
察,
认为借用动量词不仅具有“计事”功能,更是一種复现同指事件的表达策略,具有核心论元
(core argu-ments)地位;专用动量词为非核心论元(non-coreextra argu
ments),在论旨角色
上属于外围语义成分。但该文对工具格名词如何发生转喻并未具体阐释,没有
注意到数词在转
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及借用与专用动量词计量角度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