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
楼市行情-吉林省实验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
复习内容:
本册教材八个单元,共分为三大
版块来复习:其中第1、认识更大的数。3、乘法。4、
运算律。5、除法。7、正负数这五个单元为“
数与代数”方面的内容;2、线与角6、方向
与位置这两个单元属于“空间与图形”方面的内容;第8单
元为可能性。
复习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万级、亿级的数,十进制计数法
,用“万”、“亿”作单
位表示大数目以及近似数等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了解日常生活中负数的意义、
表示方法,
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建立有关整数概念的认知结构;
2.通过整
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加法、乘法的交
换律和结合律及乘法的分配律
和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含有中括号的三步式题的
运算,能灵活运用运算律使计算简便; <
br>3.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口算和三位数除以两位
数的除法笔
算,能理解并合理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一步提高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计算以及
探索规律的操作技能,加
深对计算器的认识;
4.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直线、射线、角以及平行和相交等基础知
识;
能用“数对”或者“方向与位置”来确定物体位置,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5. 通过整
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解
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
会数学的价值;
6.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经历回顾本学期的学习情况,以及整理知识和学习方法的
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进一步培养反思的意识和能力。
复习形式:
分类复习、综合复习、整理归纳法、补缺法。
复习措施:
(1)教会学生复习方法,先全面复习每一单元,再重点复习有关重点内容。
(2)采用多种方法,比如学生出题,抢答,抽查,学生互批等方法,提高学习兴趣。
(3)加强补差,让优等生帮助后进生。
(4)课堂上教会学生抓住每单元的知识要点,重
点突破,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并进行口算能力的培养。
课时安排:共六课时
第
【复习目标】
1课时
复习“ 认识更大的数”
1、
通过复习,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学习更大的数的必要性,体会大数的意思。
2、
通过操作活动,进一步认识数的计数单位,进一步掌握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并正
确读写及比较数的大小。
3、 进一步认识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4、
进一步理解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知识点梳理】
①大数的读写方法(“分级读写”);
②大数的改写(以“亿”、“万”做单位);
③求近似数(“四舍五入”)
【巩固练习】
1、请读出下列数字。
134578919 读作:
376008704 读作:
2030607080 读作:
200000004 读作:
9 读作:
57080023040 读作:
2、请写出下列数字。
三千零一 写作:
五千七百亿零三千五百零四 写作:
四千二百零三
写作:
九亿零七
写作:
二千五百四十六亿七千八百五十二万六千四百八十五 写作:
三百亿零四万零四 写作:
3、请将下列数改写成“亿”、“万”作单位的数。
460000=( )万
927000000=( )万
4=( )亿
64780000=( )万
534728≈(
)万 629999≈( )万
690080000≈( )亿
4、填空。
(1)、从右边起第( )位是万位,第( )位是亿位,第( )位是百亿位。
(2)、一万是( )个千,一千万是( )个百万,(
)个一千万是一
亿。
(3)、一个数是由6个百万、7个万和8个一组成,这个数写作(
),
读作( )。
(4)、八千七百万六千写作( ),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 )。
(5)、49( )000≈50万,( )里最小要填( ),最大能填(
)。
(6)、最小的八位数是( ),减去1是(
);最大的八位数是
( ),加上1是( )。
(7)、用三个“0”和三个“9”组成的最大的六位数是(
),读作
( ),把它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
);组成最小的六位数
是( ),读作(
),把它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 )。
5、在○里填上“<”、“>”或“=”。
10000○9999 60000○600000
9998○8999
94537○94536
十七亿○七十亿 三十八万○三百八十万
210万元○2100000元 5万米○50000米
20吨○2000千克
6、思考题:
(1)、一个数在省略万
位后面的尾数之后是4万,那么这个数在省略之前,最大只能
是多少,最小只能是多少?
(2)、用0、0、0、0、0、1、2、3、4、5、6这十一位数,要求所有的0都读出来。
【课后反思】:
1. 问一问自己:“今天,我主动学习了吗?”
2.
想一想,这节课有哪些收获?还存在哪些问题?
第
【教学目标】
2课时 复习“线与角”
1、
进一步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用字母正确读出。
2、
进一步认识平面上的平行线和垂线,能正确地用三角尺画平行线和垂线,体会两
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
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
3、
进一步认识平角、周角,了解角的大小之间的关系;会用量角器量出指定角的度
数,画出指定度数的角。
【知识点梳理】:
①线的认识(直线、线段、射线);
②线与线之间的关系(平行、相交);
③角的认识(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④角的度量(量角、画角)。
【巩固练习】
一、请在括号里对的画“√”,错的画“×”。
1、线段是直线上两点之间的部分。
( )
2、过一点只能画出一条直线。
( )
3、一条射线长6厘米。
( )
4、手电筒射出的光线可以被看成是线段。
( )
5、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 )
6、角的两边越长,角的度数越大。
( )
二、填空。
1、直线有(
)个端点,它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
2、直线上两点之间的一段叫( ),它有(
)个端点。
3、射线有( )个端点,它可以向一端无限延长。
4、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 ),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 )。
5、锐角的度数小于( )度;大于(
)度而小于180度的角叫做钝角;( )
度的角是直角,( )度的角是平角,(
)度的角是周角。
6、1个周角=( )度=( )个平角=(
)个直角。
三、画一画,量一量。
1、请分别画出90°、40°、125°的角。
2、过A点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
____________________
A
3、过B点画出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B
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思考题:
1、下面每对时刻中,时钟的时针和分针所成的角不一样的有:( )
A、1:30和2:30 B、3:30和8:30 C、9:00和3:00
D、10:30和1:30
2、看下图已知∠1=60°,求∠2、∠3和∠4的度数。
∠2=
∠3=
∠4=
【课后反思】:
1. 问一问自己:“今天,我主动学习了吗?”
2.
想一想,这节课有哪些收获?还存在哪些问题?
第3课时 复习“乘法与运算律”
【教学目标】
1、复习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笔算方法,提高计算正确率;
2、复习运算定律,并能灵活的将运算定律进行运用以及熟练的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
计算;
3、在复习中培养学生认真书写、静心做题的好习惯。
【梳理知识点】:
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1、 运算律
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
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乘法分配律:
2、
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巩固练习】
一、四则混合运算
1、将分步列式并成综合算式
128×6=768 768-138=630
630÷7
( )
426÷6=71 111×4=444 444-71=373
(
)
2、说说运算顺序,并计算
203×(32+1666÷98)
840÷6+864÷36 3600
二、先估计积是几位数,再列竖式计算
307×28
640×78
÷[(132-117)×12]
<
br>(乘数中间有“0”的,别忘记与“0”也要相乘。乘数末尾有“0”的,别忘记乘到最
后要添“
0”)
三、改错:判断对错,错的说说错在哪?你来改一改
304
320
× 28
× 15
272
1600
68
32
952
1920
四、你能很快的算出答案吗?
103×36-3×36
(125×12)×8 44×25 20×99+1
27×45+27×55 13×102
(125+9)×8 101×48-48
50×25×8×2 48×62+48+48×37
11×102-2
【课后反思】:
1.
问一问自己:“今天,我主动学习了吗?”
2. 想一想,这节课有哪些收获?还存在哪些问题?
第4课时 复习“除法”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正确、熟练地进行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
2、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计
算。
3、利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4、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梳理知识点】:
①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② 商不变规律
③ 路程、时间、速度之间的关系
【巩固练习】
1、填空。
148÷37=
,在试商时,可以把除数看作( )来试商,把原除数看大了,试商时,
商偏(
),要改( )再试。
347÷( )3, ( )里可以填(
),商是两位数,
975÷25商是( )位数,商的最高位是( )位。
360÷58( )6 300÷61( )5
192÷16( )12
(1200÷( ))÷(60( )5 )
=20
2、先估计商是几位数,再计算,并回忆试商的过程
523÷68
661÷83 644÷28
3、简便计算:
2000÷125
450÷25 4800÷600
35000÷500
4、小明从家里步行到学校510米用了17分钟,平均每分钟走几米?
5、足球每个75元,300元可以买几个?
6、一张桌子价钱50元,一张桌子的价钱150元,是桌子的几倍?
7、自行车价格520元,是玩具车的15倍,玩具车每辆多少钱?
【课后反思】:
1、 问一问自己:“今天,我主动学习了吗?
2、 想一想,这节课有哪些收获?还存在哪些问题?
第5课时 复习“确定位置”
【教学目标】
1、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2、能正确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3、联系生活实际,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方向与位置的有关问题。
【梳理知识点】:
知识要点:
①用数对表示位置;
②用方向与角度表示位置。
【巩固练习】:
一、结合班级座位表,说说自己的“数对”是多少,并能说出“数对”中两个数字的意
义。
二、利用方向和角度来确定位置
问题:用数对来描述物体的位置和用方向、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有什么相同点和
不同点?
三、根据地图回答问题。
4
3
2
1
汽车站 文具店
幼儿园
图书管
0
药店 中学
1 2 3 4
5 6
1、文具店的位置是(______,______),幼儿园的位置是(___
___,______);
中学的位置是(______,______),汽车站的位置是(______,______)。
2、(1,1)这一点的位置是( ),(4,2)这一点的位置是( )。
四、下面是小铭家到图书馆的路线图。
电影院 商场
630米 350米 360米
420米
45° 30° 70°
60° 300
米
小铭家
公园 淘气家
图书馆
1.
电影院在小铭家______偏______的方向上,距离小铭家______米。
2.电影院在公园_______偏______的方向上,距离公园______米。
3.商场在公园______偏______的方向上,距离公园_______米。
4.商场在淘气家______偏______的方向上,距离淘气家_______米。
5.图书馆在淘气家_______方向上,距离淘气家_______米。
6.小铭家到少年宫共行多少米?如果他每分钟步行80米,25分钟后他能不能到达图书
馆?
【课后反思】:
1.
问一问自己:“今天,我主动学习了吗?”
2. 想一想,这节课有哪些收获?还存在哪些问题?
第6课时
复习“正负数”
【教学目标】
1、对正负数的相关知识做比较系统地整理,进一步认识和理解正负数的实际意义;
2、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身边的问题,培养并提高学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知识要点】:
1、 正负数表示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
2、正负数表示的意义;
3、“0”的意义。
4、比较:正数、0、负数的比大小
【巩固练习】
一、填一填。
1、沸腾的水,温度可达到( )℃;水结冰后,温度一般在( )℃以下。
2、如果体重增加5kg记作+5kg,那么减少5kg记作(
)kg,0kg表示
( )。
3、汽车沿着山路爬山,
上山2700米记作+2700米,那么-400米表示汽车沿着山路
( )400米。 <
br>4、某山峰比海平面高出1536米,记作______米,某盆地比海平面低200米,记作_____
_
米。海平面的高度为_______米。
5、如果胜7场球记作+7,那么输4场球应记作( )。
6、如果某大厦地上5层记作+5层,那么地下3层应记作( )层。
7、如果上升800米记作+800米,那么下降600米记作( )。
二、用正负数填表。
1、某超市每个月的成本为100万元,去年下半年收入分别如下:7月
份104万元,8
月份112万元,9月份100万元,10月份98万元,11月份101万元,12
月份97万元(盈
利用正数表示,亏本用负数表示)。
月份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收支情况
2、填空。
① 一辆汽车从A城向东行30千米,表示为+30千米,那么从A向西行50千米,
表示为______米。
②
如果汽车的位置是+60千米,说明它向______行_______千米。
③
如果汽车的位置是-80千米,说明它向______行_______千米。
④
如果这辆车先向东行20千米,再向西行50千米,这时它的位置表示为_______
千米。
⑤
如果这辆车先向西行70千米,再向东行70千米,这时它的位置表示为_______
千米。
3、乘车。
小红上车后数了车上有43人,到第一站5人下,2人上;第二站3人下,4人上
;第三
站1人下,5人上;第四站7人下,2人上;终点站,所有人下。请将这个过程记录在表中。
第一站 第二站 第三站 第四站 终点站
下车 上车 下车 上车 下车 上车 下车 上车 下车
4、统计教室里的人数。没有人用“0”表示;进一个人就用“+1”表示;那么出去一
个人就
可以用_______表示。
次序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30
-12 -3 +35 进出人数
“+30”表示( )
“-12”表示( )
“-3”表示( )
“+35”表示( )
教室里现在一共有多少人?
【课后反思】:
1. 问一问自己:“今天,我主动学习了吗?”
2. 想一想,这节课有哪些收获?还存在哪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