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计算题(网络)教学文稿
滑铁卢大学精算-山东师范大学招生网
精品文档
管理会计复习资料——业务分析题
1、某公司只生产和销售甲产品,单价60元,单位变动成本42元,固定成本900
元。
要求:(1)计算该产品保本点销售量。
(2)如果目标利润为360元,计算保利点销售量。
(3)如果该产品单位变动成本增加4元,固定成本减少340元,计算保本点销
售量。
(4)若销售量为400件,利润为700元,前提条件不变,则单价应如何调整。
解:
(1)保本点销售量=90(60 —42)=50(件)
(2)保利点销售量=(900
—360)(60—42)=70(件)
(3)固定成本=900 —340=560
变动成本=42 + 4=46
保本点=560(60—46)=40(件)
(4)设:单价为X
400=(900 + 700)(X —42)
400X—400×42=90 + 700
X=46
∴单价应下降14元。(60 —46)
2、某公司只生产和销售一种产品,市场销售单价
为2.40元。每个年度正常生
产和销售量为100000件,以正常生产量为基础确定的产品全部单位
成本为2元,
其组成如下:
变动成本
固定制造费用
合计
精品文档
总成本 单位成本
150000
50000
200000
1.5
0.5
2.0
精品文档
存货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2010年至2012年三年产销资料如下: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要求:(1)用全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分别计算2010年到2012年各年的税前
利润。
(2)说明采用全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税前利润发生差异的原因。
解:(1)全部成本法:
2011年生产成本=1.5×110000 + 50000=215000
2011年单位固定成本= 50000 110000 =0.455
期末存货成本=(110000 – 94000)×1.955=31280
2012年生产成本=1.5×88000 + 50000=182000
2012年单位固定成本=5000088000=0.5068
全部成本法损益表
销售收入
减:销售成本
其中:期初存货
本期生产成本
可供销售成本
减:期末存货
本期销售成本
毛利
精品文档
生产量(件) 销售量(件)
100000
110000
88000
100000
94000
104000
2010年
240000
0
200000
200000
0
200000
40000
2011年
225600
0
215000
215000
31280
183720
41880
2012年
249600
31280
182000
213280
0
213280
36320
精品文档
变动成本法损益表
销售收入
减:变动成本
边际贡献
减:固定成本
毛利
2010年
240000
150000
90000
50000
40000
2011年
225600
141000
84600
50000
34600
2012年
249600
156000
93600
50000
43600
(2)全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利润计算的差异和原因分析:
2010年:产销平衡,全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利润相等,均为40000元。
2011年:产 > 销,全部成本法利润高于变动成本法,差异=41880—34600=7280
产生差异原因:全部成本法下,期初存货“释放”的固定成本(0)— 期末存货
“吸收”的固
定成本(16000×0.455=7280),所以两种成本法利润相差7280
元。
2012年:产 < 销,全部成本法利润低于变动成本法,差异=36320 -
43600=
—7280
产生差异原因:全部成本法下,期初存货“释放”的固定成本(16
000×0.455
=7280)—
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成本(0)=—7280,所以变动成本法利润
比全部成本法高7280元。
3.某企业采用标准成本制度,本期生产领用A、B两种材料的实际耗用量分别
为1
500千克和600千克,实际单价分别为4元/千克和10元/千克。它们的
标准耗用量分别为1
300千克和450千克;标准单价分别为5元/千克和8元
/千克。
要求:
(1)计算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2)计算直接材料价格差异。
(3)计算直接材料耗用量差异。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解:
标准
实际
数量
1300
1500
A材料
价格
5
4
数量
450
600
A材料成本差异=1500×4—1300×5=—500
B材料成本差异=600×10—450×8=2400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500 +
2400=1900
A材料数量差异=1500×5—1300×5=1000
B材料数量差异=600×8—450×8=1200
直接材料数量差异=1000 + 1200=2200
A材料价格差异=1500×4—1500×5=—1500
B材料价格差异=600×10—600×8=1200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1500 + 1200=—300
4、某企业拟购置一台
设备,投资240000元,贴现率为14%。该设备可使用6
年,按直线法计提折旧,期末无残值。使
用该设备,每年可为企业增加利润24000
元。该企业规定:只有净现值大于零,内部收益率大于贴现
率的方案可接受。
B材料
价格
8
10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要求:计算该方案的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判断该方案是否可行。
附:(PA,14%,6)=3.889
(PA,15%,6)=3.784
(PA,16%,6)=3.685
解:折旧=2400006=40000
年现金净流量=24000 + 40000=64000
NPV=64000×(PA,1
4%,6)—240000=64000×3.889—240000=8896 >0
(PA,IRR,6)=24000064000=3.75
IRR=15% +
1%×(3.784—3.75)(3784—3.685)=15.34% > 14%
∴方案可行。
补充题型:
1.
高低点法分解混合成本(书上22页例2—5)
企业的设备维修费通常是混合成本。A公司2014年
上半年工作小时(业务量)
和设备维修费(混合成本)的资料如表所示。
各月业务量和维修费资料
月份
工作小时
维修费用
(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用高低点法分解设备维修费用这一混合成本。
根据对资料观察,容易得出业务量与成本的最高点和最低点为:
最低点(1月) 最高点(5月)
工作小时 4000
12000
维修费用 7500
13500
然后分别计算参数b和a:
b=
最高点成本 —
最低点成本
=
13500—7500
=
6000
=0.75
1
4000
7500
2
6500
8250
3
8000
10300
4
10500
12000
5
12000
13500
6
9000
10750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最高点业务量—最低点业务量
12000—4000
8000
a=最高点成本—b
×最高点业务量=13500—0.75×12000=45000
=最低点成本—b×最低点业务量=7500-0.75×4000=4500
得出数学模型:
y
=
a
+
bx
即:
y
=4500 + 0.75
x
由以上数学模型还可以用企业
以后月份的业务量(上例中为工作小时),预测其
混合成本(上例中为维修费用)。如A公司2014年
7月份机器工作小时为11000
小时,要求预测维修费用。计算如下:
已知:
x
=11000
y
=4500 +
0.75
x
=4500 + 11000
×
0.75=12750(元)
2. 多品种保本点分析(书上32页例3—9)
新潮公司计划期生产甲、乙、丙
三种产品,相关资料如表所示。新潮公司计划
期固定成本总额为300000元。
新潮公司各品种产品计划资料
销售量
单价
单位变动成本
销售收入总额
变动成本总额
甲产品
100000件
10
8.5
1000000
850000
乙产品
25000台
20
16
500000
400000
丙产品
10000套
50
25
500000
250000
合计
2000000
1500000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边际贡献总额
边际贡献率
销售比重
150000
15%
50%
100000
20%
25%
250000
50%
25%
500000
25%
解:由表中资料,可计算三种产品的综合边际贡献率:
综合边际贡献率= ×100
%=25 %
2000000
然后可计算综合保本点销售收入:
综合保本点销售收入=
300000
=1200000(元)
500000
25 %
然后根据
每一品种的保本点销售比重,可分别计算每一品种的保本点销售收入
和保本点业务量。计算如下:
1) 计算每一品种销售比重:
1000000
甲产品销售比重=×100 %=50 %
2000000
乙产品销售比重=
500000
丙产品销售比重=×100 %=25 %
2000000
2)
在每一品种销售比重基础上,计算每一品种保本点销售收入:
甲产品保本点销售收入=1200000×50 %=600000(元)
乙产品保本点销售收入=1200000×25 %=300000(元)
丙产品保本点销售收入=1200000×25 %=300000(元)
500000
×100 %=25 %
2000000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3)
在每一品种保本点销售收入基础上,计算每一品种保本点业务量:
600000
甲产品保本点业务量= =600000(件)
10
300000
乙产品保本点业务量= =15000(台)
20
丙产品保本点业务量=
300000
=6000(套)
50
3. 短期决策—生产决策
(书上111页例6—4)
某公司只生产和销售一种产品,生产能力全年为4000件,单位售价为每
件
18元。在满足生产能力生产40000件产品时,总成本构成如下:
直接材料 12000元
直接人工 16000元
变动制造费用 12000元
固定制造费用 20000元
目前市场情况不好,只能销售2000件,企业处于亏损状态。有一家公司愿
意订购2000件产品,
与其自身产品配套出口。但每件只愿出嫁13元,问是否
接受订货?
解:
接受与不接受订货损益计算 单位:元
生产2000件,销售2000件损益计算
销售收入
减:变动成本
边际贡献
减:固定制造费用
毛利
精品文档
接受订货,生产4000件损益计算
销售收入
合计
减:变动成本
边际贡献
减:固定制造费用
毛利
36000
26000
62000
40000
22000
20000
2000
36000
20000
14000
20000
—4000
精品文档
由于接受订货的毛利大于不接受订货,决策:应接受订货。
4.
固定制造费用三差异分析(书上205页例9-9)
某企业2015年年初制定的甲产品标准成本卡如
下表所示。该企业2015年1月
份生产的200件甲产品实际耗用工时13500小时,发生实际固定
性制造费用
10800元,预算产量190件。
要求:分别用两差异分析法和三差异分析法计算固定制造费用的成本差异。
甲产品标准成本卡
成本项目
直接材料
A材料
B材料
合计
直接人工
变动性制造费用
固定性制造费用
5元千克
7.5元千克
—
1.5元小时
0.5元小时
0.75元小时
单位甲产品标准成本
解:(1)采用两差异分析法:
实际产量下实际固定性制造费用=10800(元)
实际产量下标准固定性制造费用=60×200=12000(元)
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10800—12000=—1200(元)(有利差异)
进一步计算,可得:
固定性制造费用预算差异=10800—60×190=—600(元)(有利差异)
实际产量下固定性制造费用标准工时=80×200=16000(小时)
精品文档
价格标准
(分配率标准)
用量标准
10千克件
6千克件
—
80小时件
80小时件
80小时件
标准成本
50元件
45元件
95元件
120元件
40元件
60元件
315元件
精品文档
预算产量下固定性制造费用标准工时=80×190=15200(小时)
固定性制造费用能量差异=0.75×(15200—16000)=—600(元)(有利差异)
显然: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固定性制造费用预算差异 + 固定性制造费
用能量差异
=—600 +(—600)=—1200(元)
(2)采用三差异分析法:
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10800—12000=—1200(元)(有利差异)
进一步计算,可得:
固定性制造费用预算差异=10800—60×190=—600(元)(有利差异)
固定性制造费用生产能力差异=0.75×(15200—13500)=1275(元)(不利差
异)
固定性制造费用效率差异=0.75×(13500—16000)=—1875(元)(有利差异)
显然: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固定性制造费用预算差异 +
固定性制造费用
生产能力差异 + 固定性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600 + 1275 +(—1875)=—1200(元)
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