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师用书(电子版)

玛丽莲梦兔
656次浏览
2020年08月17日 08:1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邳州运河中学-心得体会网


1 观 潮

一、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这是北宋大诗人苏东坡咏赞钱塘秋潮的千古
名句。 千百年来,钱塘江以其奇特卓绝的江潮,不知倾倒了多少游人看客。本文
记叙的就是一次观潮的盛况,写 的是作者耳闻目睹的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
的景象,描写了大潮由远而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描绘 出江潮由风平浪静到奔
腾咆哮再到又恢复平静的动态变化,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

课文结构清楚,层次分明。在文中,作者不但运用比喻等方法直接描绘了潮
水汹涌澎湃、雷霆万 钧的情状和声威,还从观潮的人数之多、热情之高间接地表
现了大潮的奇特,使人读后不禁发出由衷的赞 叹: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自古以来
的‚天下奇观‛!

课文的第3、4自然段是全 文的重点部分,描写了潮来时的壮观景象。写声音,
从‚闷雷滚动‛到‚山崩地裂‛;写景象,从‚一条 白线‛到万马奔腾……其生
动优美、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把钱塘江大潮描绘得有声有色、气势非凡,使我们 眼
前仿佛浮现出大潮的画面,感受到大潮的响声越来越大,大潮越来越近,潮头越
来越高,声势 越来越猛。读来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景,深受震撼。

教材中配了两幅紧扣课 文内容的图片。第一幅图片,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宽


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海塘大 堤上‚人山人海‛,水面上的那条白线正向我们
移来;第二幅图片,则是另一番态势,我们看到的是‚两 丈多高的水墙‛浩浩荡
荡飞奔而来的壮观景象。这两幅图片为学生深入领会课文内容提供了凭借。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使学生通过阅读感受钱塘潮之‚奇‛,激发学生
热爱大 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二是引导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想象画面,
并通过品味重点词句、重点语段 ,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感受钱塘潮的神奇壮观,教学难 点是体会课文中
的有关语句,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景象。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奇观‛,指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或出奇少 见的事情。钱塘江观潮,历
史悠久。战国时庄子在《南华经》中写道:‚浙江之水,涛山滚屋,雷击霆碎 ,
有吞天沃日之势。‛这是历史上有关钱塘江的最早记载。观潮的习俗起源于汉魏
六朝,唐代形 成观潮之风,沿袭至宋,盛况空前。历代很多文人墨客都曾描绘过
钱江潮的壮观景象和观潮的风俗。

②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


人群又沸腾起来。

‚出现了一条白线‛,意味着江潮开始从远处过来了。这时 ,宽阔的潮头激
起白色的水花,远远望去,好像是一条白线。宋朝诗人杨万里在诗句‚海涌银为
郭,江横玉系腰‛中,把这条‚白线‛比作了钱塘江上的一条白玉腰带。

③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丈‛是长度单位,1丈约等于3. 33米。文中把水浪比作‚水墙‛,形容江
潮浪头之高,范围之宽。

(2)对词语的理解。

笼罩:指像笼子似的罩在上面。

屹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常用来比喻坚定不可动摇。

鼎沸:用来形容喧闹、混乱,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

二、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宽阔、笼罩、薄雾、若隐若
现、昂首东望、风 平浪静、水天相接、沸腾、横贯江面、齐头并进、奔腾、漫天
卷地、依旧、恢复‛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3.边读书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4.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
流。

三、教学建议

1.课前,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查阅有关潮汐、潮汛的资料,了解钱塘江大潮
形成的原因。

2.教学时,可以按照初读—研读—熟读的教学程序,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
画面, 体会钱塘江大潮景观之奇。很多学生对课文描绘的景象比较陌生,教学时
应通过反复有感情的朗读,使学 生臵身其中,感受大潮的雄伟、壮观。

3.初读课文时,要求学生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联 系上下文体会生词在文中
的意思;能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还可以动手作记号,提出难以理解或觉得有
研究价值的问题。同时要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顺序(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
后)。

4.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以多种形式反复朗读课文,体会江潮的
变化,体验观潮者心 情的变化。教师可以‚天下奇观‛的‚奇‛字为突破口,引


导学生抓住有关语句深入研读 。

如,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江潮的变化,体会钱塘潮之‚奇‛,然后交流阅读
的 体会。学生交流时,教师可以从大潮的声音和形态的变化两方面进行引导:从
‚隆隆的响声‛‚闷雷滚动 ‛‚山崩地裂‛‚颤动‛‚风号浪吼‛等词语中感受江潮
的声威及其变化过程;通过‚宽阔‛‚横卧‛‚ 横贯江面‛‚白浪翻滚‛‚奔腾西去‛
‚漫天卷地‛等词语体会江潮的形状和气势。
第3、4自然段中,对潮来时的过程描写非常精彩,可以引导学生重点朗读这
一部分。在充分读的基 础上,让学生相互交流自己喜欢的语句是哪些,为什么喜
欢这些语句,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品味鉴赏这些写 得具体形象的语句。如,可以用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战马飞奔而来‛与课文中的原句进行比较,体会作 者是如
何把江潮写得更加形象的。

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衬托之笔, 关注作者对观潮者神态、动作
的描写,如,‚人山人海‛‚昂首东望‛,‚人声鼎沸‛‚踮着脚‛,‚又 沸腾起来‛,
从中体会观潮人的惊喜之情,从另一个角度体会钱塘江大潮之奇。

5.要重视语言的积累,引导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把课文的第3、4自然段背
诵下来。另外,文中打比方 的句子很多,要在引导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把这些写得
具体形象的句子抄写下来。还可以建议学生归类积累 文中的四字词语,如,写声
音的‚人声鼎沸、风号浪吼‛,写形态的‚风平浪静、水天相接、浩浩荡荡、 漫
天卷地‛。


6.进入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独立识字的能力, 教学本文时可以让学生边
读课文边认读生字,并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在文中的大概意思。教学时,重点引
导学生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词语的意思,并指导学生运用部分词语。还要提醒学生
注意那些结构复 杂、容易出错的生字。如,‚蒙‛字中间的短横不能丢,‚薄‛字
不能写成左右结构,‚昂‛字下半部分 的左边不能加点。这些生字可以在学生抄
写词语时进行适当指点。

7.在教学时 ,除了引导学生借助课文语言想象画面之外,还要充分利用教
材中的两幅图片。有条件还可以制作相关的 课件,向学生展示大潮的生动画面。
使用课件要把握适当的时机,应先让学生潜心读书,边读书边想象画 面,在此基
础上再引导学生观察画面或欣赏多媒体,让学生把自己的想象与形象的画面作对
照。 不宜过早过多地用形象去替代学生的阅读和思维活动。

8.教学时,还可以开展一些拓展 活动,丰富学生的语言实践。如,让学生
以解说员的身份,以课文为蓝本,以插图为依托,进行观潮现场 直播,按照课文
描写的顺序,进行创造性复述。

9.‚资料袋‛中,图文结合介 绍了钱塘江潮比其他地方的秋潮更为壮观的原
因。在教学时,可以在初读课文之前,借助地图使学生初步 了解钱塘江大潮的成
因,以及海宁市和盐官镇的地理位臵;也可以在学生初读后提出疑问时,再引导学生阅读‚资料袋‛中的内容,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还可以建议学生课后继续
搜集有关钱塘江大潮 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并在进一步的交流中不断加深体会。

四、教学案例



教学设计:重点段的教学

1.听写词语。

2.细读课文,想象画面。

(1)默读第3、4自然段,思考:大 潮来时,江面上出现了哪些惊心动魄的
景象?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到惊奇?边读书边想象画面,在课文中适 当批注。

(2)同桌或合作小组内交流,说说大潮来时的声音和形态。

(3)全班交流,教师点评,并出示相关课件加深感受。

3.领悟表达方式。

(1)画出描写大潮来时声音的词句。说说这些词句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2)比较句子。

①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战马飞奔而来。

②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飞奔而来。


③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第一句把意思说 完整了;第二句写出了颜色和数量;第三句更具体地写出
了大潮发出的巨响和浩大的声势)

4.熟读背诵。

再读从大潮来时到潮头西去这一部分,边读边记忆大潮的变化过程,练习背
诵。


五、相关链接

钱塘江 旧称浙江,是浙江省最大的河流,中游称富春江,流经杭州始称钱
塘江。

钱塘潮 是世界著名涌潮之一,国际地理学界将钱塘江与南美亚马逊河、南
亚恒河并称为‚世界三大强涌潮河流‛ 。

钱塘江发生这样壮观的潮涌,与入海的杭州湾的形状,以及它特殊的地形有
关 。起潮时,宽深的湾口一下子吞进大量海水,由于江面迅速收缩变窄变浅,夺
路上涌的潮水来不及均匀上 升,便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到大夹山附近,
又遇水下巨大拦门沙坝,潮水一拥而上,掀起高耸 惊人的巨涛,变成陡立的水墙,
形成初起的潮峰。



每年秋分后的 一段时间,地球离太阳最近,所受引力特别大,农历八月十八,
钱塘江的潮头最大,以千古绝称的‚海宁 潮‛闻名天下,海宁县盐官镇东南的潮
势最盛,且以齐列一线为特色,故有‚海宁宝塔一线潮‛之誉。

有关钱塘潮的名诗句

范仲淹: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

杜甫:天地黯惨忽异色,波涛万顷堆琉璃。

王在晋《望江台》: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涌自天来。

李廓《忆钱塘》: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

刘禹锡《浪淘沙》: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
卷起沙堆似雪堆。

孟浩然《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府中连骑出,
江上 待潮观。照日秋空迥,浮天渤解宽。惊涛来似雪,一座凌生寒。

李白《横江词》:海神东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浙江八月何如此,涛
如连山喷雪来。


徐凝《观浙江涛》:浙江悠悠海西绿,惊涛日夜两翻覆。钱塘郭里看潮人,
直至白头看不足。

苏轼《观浙江涛》: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鲲鹏水击三千 里,组练长驱
十万夫。红旗青盖互明末,黑沙白浪相吞屠。人生会合古难必,此情此景那两得。
愿君闻此添蜡烛,门外白袍如立鹄。

毛泽东《七绝〃观潮》: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 钓鱼台。人山纷赞阵容
阔,铁马从容杀敌回。


2* 雅鲁藏布大峡谷
一、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这篇课文为我们描绘的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雅鲁藏布大峡谷。
课文首先介绍了 雅鲁藏布大峡谷所处的地理位臵──在‚世界屋脊‛青藏
高原上,与珠穆朗玛峰为邻。高耸入云的山峰与 低陷的峡谷形成了几千米的地形
反差,因而产生了这样壮丽的景观。
接着,课文列举确切的数 字,与世界上其他几个著名大峡谷进行比较,说明
了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这一无可争辩的事 实。
然后,课文从大峡谷的雪山冰川、原始林海以及生物的多样性等方面描绘
了峡谷的奇异 景观。在这一部分,作者运用了‚从……到……‛的排比句式,气
势非凡,让人感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自 然景观真如神来之笔。
读罢此文,犹如走进了神奇美丽的画卷之中,拥抱大自然的情感油然而生。< br>学习这篇课文,一是要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有哪些壮丽景观;二
是要边读书边想象 画面,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激发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2.词句解析。
高峰与深谷咫尺为邻,几千米的强烈地形反差,构成了堪称世界第一的壮
丽景观。
‚咫尺‛ ,古代称八寸为咫,‚咫尺‛比喻距离很近。这句话形象地点明了
雅鲁藏布大峡谷所处的特殊地理位臵─ ─与珠穆朗玛峰紧紧相邻,因此,高耸的
山峰和低陷的峡谷形成的反差才显得格外突出。‚堪称‛,‚堪 ‛是‚可以、能‛
的意思,‚堪称‛是‚可以称作、可以称为‛的意思,这样的壮丽景观可以说是
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


二、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边读边想象,体会课文描写的壮丽景观,并能用自己的话介绍课文内容。
3.在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进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建议
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主要应由学生自己通过朗读的方式来完成学习任务。
要把指导朗读、抓住课文叙 述的要点、品味文中生动的语言结合起来,并把它转
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转述课文内容。
2. 在学习方式上,鼓励学生自主阅读,主动探究,并愿意和同学交流读后
的感受。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 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一些不理解的或感兴趣的
问题,如:
(1)为什么说雅鲁藏布大峡谷‚ 是不容臵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作者是
用什么方法来说明的?(作者用具体、准确的数字来证明雅鲁藏 布大峡谷是世界
第一大峡谷,相机引导学生体会‚不容臵疑‛的含义)
(2)雅鲁藏布大峡谷 的哪些景观使你感到特别神奇?为什么?(在交流过
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把含有‚从……到……‛的句 子多读几遍,感受大峡谷中
雪山冰川和原始森林的范围之广,形态之多样;引导学生想象大峡谷是怎样一 幅
‚神奇美丽的画卷‛;还可以相机理解‚千姿百态‛‚人迹罕至‛等词语)
3.课文的语言 富有特色,可以在学生粗知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加以品味。如,
文中的‚堪称‛‚号称‛‚美誉‛,是在用 不同的词语表达同一个意思;课文里有
一些词语带有引号,如‚世界屋脊‛‚植物类型博物馆‛‚动物王 国‛,都表示特
定的称谓,也可以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加以体会。
4.学生练习介绍课文内容 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课文各段中起概括作
用的句子。如,‚是不容臵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映衬 着雪山冰川和郁郁苍苍的


原始林海‛‚大峡谷的奇异景观还体现在生物的多样性上‛。除 了课文中写到的内
容,学生也可以补充介绍各自了解的有关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其他情况。
5 .课文中要求会认的7个生字,要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自主识记。教学时
可以安排时间稍作交流,以考查 学生是否能够独立认识这几个字。另外,文中的
‚秘鲁‛读bì lǔ,不读mì lǔ,应提醒学生注意。
6.‚资料袋‛中介绍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背景材料,可以安排时间让学生
阅读其中的文字,观察其中的图片,引导学生体会发现和测绘论证雅鲁藏布大峡
谷的意义,感受 中国科学家勇于探索、不懈追求的科学精神。
四、相关链接
青藏高原 位于中国西 南偏北部,包括青海、西藏全部和四川、云南、甘肃、
新疆四省区的部分县市。青藏高原总面积约250 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总面积的
38.4%,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最高的巨大高原,素有 ‚世界屋脊‛
之称,一向以其独特的人文和自然景观闻名于世,是科学探险、考察和生态旅游
的 胜地。青藏高原上的喜马拉雅地区是世界上高峰最密集的地方,平均海拔达
6000米以上,拥有海拔7 000米以上的高峰50多座,其中10座山峰的海拔超过
8000米。中国、尼泊尔边境上的珠穆朗玛 峰,海拔8844.43米,是世界上的最
高峰。

马蹄形大拐弯










雅鲁藏布大峡谷围绕南迦巴瓦峰作马蹄形大拐弯的顶端──扎曲大拐弯九
个垂直自然带


3 鸟的天堂
一、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选作课文时有改动。作者记叙了
他和朋 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
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宽阔 清澈的河流,充满生机的大榕树,活泼可爱的小
鸟,构成了一幅高雅清幽的风景画,展示了一派美丽动人 的南国风光,表达了作
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
热爱和赞美。

作者第一次经 过
‚鸟的天堂‛,是在一
个‚太阳落下了山坡,
只留下一段灿烂的红

< br>霞在天边‛的傍晚时分,这一次,他没有看到鸟,只见到高大茂盛、充满生机的
大榕树。这部分重 点刻画大榕树的美丽:先写远看榕树的情景,再写近看榕树时
枝干和绿叶的情态,展示出大榕树的勃勃生 机。在饱含情感的描写之后,作者发
出由衷的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作 者第二次来到‚鸟的天堂‛,是在阳光照耀下的早晨,他见到了鸟飞鸟鸣
的热闹情景。文中写了鸟声、鸟 影,让人应接不暇;写了鸟的形态──大、小、
花、黑;还写了鸟的各种姿态──叫、飞、扑;最后,又 专写了一只画眉鸟,采
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了鸟的可爱和它们在‚天堂‛里生活的情景。从作者的描< br>写中,我们不仅知道了这里的鸟儿数量众多、种类繁多,而且分明感受到了它们
生活的自由和快乐 。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想象画面,感受大自然的和谐
美 好;二是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作者细腻、生动的描写方法。

本文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想象 ‚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体会作者两次去
‚鸟的天堂‛的不同感受,教学难点是体会描写大榕树特点的 语句。

2.词句解析。

(1)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真是 一株大树‛,作者在这里强调的是‚一株大树‛。它承接课文的上一段,
对大家关于榕树的争论给出了答 案,说榕树只有‚一株‛,而不是‚我‛说的‚许


多株‛,也不是‚另一个朋友‛说的‚ 两株‛。所以在朗读的时候,重音应放在‚一
株‛上。

‚不可计数‛,‚数‛在 这里读shǔ,作动词用,是‚查点数目‛的意思;‚计
数‛是一个并列结构的合成词,意思是‚计算‛ ;‚不可计数‛是‚没有办法清点、
无法计算‛的意思。结合上下文对榕树的具体描写,我们可以体会到 ,这株榕树
‚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的原因,是‚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
泥土 里‛。

(2)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
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榕树叶子的颜色绿得发亮,给人以翠色欲滴的感觉。作者从绿色中感受到有
一种生命力在涌动, 赞美榕树充满活力的蓬勃生机。

(3)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

‚应接不暇‛中的‚应‛读yìng,‚应接不暇‛是指优美的风景很多,看不
过来。从大榕树 上飞出的鸟儿太多太多,作者眼前捕捉到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
这成群的鸟儿生活在大榕树上,营造出 了热闹、活泼、自由、欢乐的环境。茂盛
的大榕树,吸引了如此众多的鸟儿在此栖息,真是不折不扣的鸟 的天堂。

二、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 确读写‚灿烂、竹竿、白茫茫、规律、


缝隙、照耀、树梢、静寂‛等词语,积累文中的佳 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3.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南国的美丽风光,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
情。

4.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建议

1.课前建议有条件的学生查阅有关‚鸟的天堂‛的资料。

2.初读课文时,要 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借助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
思。还要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和他的朋友几次去了 ‚鸟的天堂‛?每一次见到了
什么景象?为什么两次所见所闻会不一样?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基础上,理清 作者
的写作思路和课文的脉络层次,初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深入阅读时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以下问题:为什么这里会成为鸟的
天堂?小鸟是怎样在这个‚天堂‛里生活的?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思考,在
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词语、句子和段落多读几遍。

针对第一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具体语句来交流自己的认识和
感受,教师相机对有关语句 进行点拨,并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加深体验。



如:‚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 数目不可计数。‛‚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
泥土里。‛‚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从对枝干、 树根的描述中,感受到榕树
之大,给鸟儿提供了广阔的生活空间。可以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教材中的图片, 以
增加感性认识)

‚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似乎每一片绿叶上 都有一个新
的生命在颤动。‛(使我们感受大榕树枝叶茂盛,给鸟儿创造了良好的、自由自在
的 生活环境)

‚有许多鸟在这树上做巢,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体验到人们爱护小鸟,
追求自然的和谐美好,使小鸟能在这里无忧无虑地自由生活)

第二个问题,也可 以引导学生抓住有关词句进行交流,使学生体会到鸟儿的
数量多,种类多,而且能想象出鸟儿自在飞翔、 欢快鸣叫的动人情景。

4.在学生充分朗读的情况下,可以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提出不懂 的问题进
一步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对大家提出的疑难问题进行自由讨论,并相机引导学生
关注课 文的题目,思考并交流:‚天堂‛是什么意思?‚鸟的天堂‛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课文中有的‚鸟的天堂 ‛加了引号,有的没有加引号?通过讨论,使学生
体会到,‚天堂‛是指人们想象中的舒适、快乐的生活 环境;文中的‚鸟的天堂‛
是说那株大榕树是鸟儿们生活的乐园。文中出现的几次‚鸟的天堂‛意思并不 一
样。四次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是作者引用别人的话,指天马河上的那棵大榕树,
表示一种特 定的称谓,是对大榕树的一种夸张的形容;而课文题目和最后一句话


中不加引号的‚鸟的 天堂‛,是因为作者亲眼见到被人们誉为‚鸟的天堂‛的大
榕树后,感到鸟儿们的生活十分自由、幸福, 真像在天堂中一样,所以在作者心
里,大榕树是确确实实的鸟的天堂。

5.本文 文字优美,要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抄写自己喜欢的部分。
可以先组织学生互相交流:课文中的哪 些句子写得好?你喜欢这篇课文的哪些句
子、哪些部分?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领悟作者的表达 方法。在学生畅
谈各自的体会和感受之后,再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背诵、抄写下来。

6.本文要求会写的生字,可以让学生自己解决。有部分难字要有选择地加
以提醒。如,‚灿‛‚规‛ 中的偏旁‚火‛‚夫‛最后一笔都由捺变为点;‚耀‛字
中的‚光‛最后一笔由竖弯钩变为竖提,右上部 分‚羽‛字中的两个横折钩都变
为横折;‚隙‛字右上部分的‚‛中间一笔是竖,不是竖钩。另外,‚主 干‛‚枝
干‛中的‚干‛都是‚树干‛的意思,应读作ɡàn;‚不禁‛的‚禁‛读jīn;‚兴
奋‛的‚兴‛应读xīng。

本课要求读写的词语大都是实词,只要能读准音,基本上 能够理解意思。因
此,可以结合朗读指导进行正音,不必花费时间作单独讲解。有的要求读记的词
语可以利用上下文的语言环境加深理解。如‚应接不暇‛,可以让学生反复朗读
这个词语后面的几句话 ,不仅可以使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而且能体会到这个词
语的用法。

7.在充分 读文的基础上,可以开展一些拓展活动,如,让学生以第一人称
讲讲游览鸟的天堂的经过和感受;或者通 过小鸟自述,赞美南国风光或感谢当地


农民。

四、相关链接

巴金 (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佩竿、余一、王文慧等,
1904年出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僚地主家庭。1920年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
1923年从封建 家庭出走,就读于上海和南京的中学。1927年初赴法国留学,写
成了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发表 时始用巴金的笔名。1928年底回到上海,从
事创作和翻译。从1929年到1937年中,创作了主 要代表作长篇小说《激流三部
曲》中的《家》等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硕的创作令人瞩目,被鲁迅称 为‚一
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

抗日 战争爆发后,巴金在各地致力于抗日救亡文化活动,编辑《呐喊》《救
亡日报》等报刊,创作了《家》的 续集《春》和《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巴金曾任全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政协 副主席等职,并主编《收
获》杂志,还首倡建立了中国现代文学馆。

巴金的散文 文字清丽流畅,善于将叙事与抒情融合在一起,感情在叙述的情
节中回荡,虚实相间,挥洒自如。他的散 文不追求外在的精雕细作,而能在娓娓
道来的朴实的语言中,传达出强烈的激情,给人以思想上的启示和 艺术上的享受,
具有一种内在的魅力和光彩。

鸟的天堂 指的是一株500多年 树龄的古榕树,位于广东省新会市南部天马
村天马河的一座小岛上。榕树的树冠大得出奇,笼罩着18亩 左右的河面,独木


成林。乘小艇从近处看,枝藤交错,犹如一座森林;从远处看,就成了 浮在水面
的绿洲,景色奇特迷人。

大树上栖息着成千上万只各种各样的鸟,其中 最引人注目的是白鹤和灰麻
鹤。白鹤在早晨飞出觅食,至傍晚归巢;而灰麻鹤正好相反,是晚上飞出觅食 ,
天亮时归巢休息。它们每天早晚一进一出,盘旋飞舞,交互更替,很有规律,场
面颇为壮观。

1933年,巴金到新会访友路过此处,写下了脍炙人口的《鸟的天堂》,使‚鸟
的天堂‛美名传扬。现在大榕树已成了一处旅游胜地,它的南面50米处建有观
鸟楼,可以观赏‚鸟的天 堂‛、热带植物、农舍风光等。

榕树 常绿乔木,一般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树冠大 ,叶互生,椭圆形
或卵形,隐花果,初为绿色,熟时是紫红或淡黄色。榕树的枝干常常会向下长出
许多‚气根‛,这些气根多数直达地面,扎入土中,起吸收养分和支持树枝的作
用;也有的悬挂在半空 中,从空气中吸收水分和养料。直立的气根活像树干,从
远处望去就像是一片树林,因此,榕树往往被人 们称为‚独木林‛。榕树生性强
健,抗风耐潮,耐旱、耐瘠、耐修剪,可做防风林、盆景、行道树、庭园 树。木
料可制作器具,树叶、气根、树皮可入药。
正文内容。















4* 火烧云
一、教材解读

这是一篇非常优美的写景之作。著名女作家萧红以热情酣畅的笔墨给我们勾
画了一 幅绚丽多姿的火烧云图景。

课文写了火烧云上来和下去的全过程。重点写‚上来‛部分。 先写火烧云上
来时,大地笼罩在柔和明亮的霞光中,万物都改变了自己原有的颜色。第一自然
段 中,作者连用7个‚……了‛的句子,不仅展示了栩栩如生的美景,同时渲染
了人们欢乐的心境。一个‚ 烧‛字极其形象地写出了火烧云的特点,‚红彤彤的,
好像是天空着了火‛,以‚着火‛作喻,言其鲜艳 无比,光亮耀眼。

作者以多个不同构词形式的词语描述了火烧云的颜色变化,渲染了红霞 飞


舞、瞬息万变、目不暇接的奇妙景观。在渲染了色彩之后,又描写了火烧云各种
奇妙的形态,向我们勾勒出三幅动态的画面:跪着的马、凶猛的狗、威武的狮子,
而且十分传神地写出 瞬息之间由小到大、由清楚到模糊、最后不见的变幻过程。
火烧云上来时色彩绚丽,形态多变,下去时则 恍恍惚惚,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

教学本文,要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课文描绘的画面,感 受大自然的美妙景象,
还要体会作者是怎样生动地描写火烧云颜色和形态的变化的,并在反复诵读中积< br>累语言。

二、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想象火烧云的奇异景象,体会作者赞美自然景象的心境。

三、教学建议

1.课前,教师可以提醒学生观察清晨或傍晚天空云霞的变化,特别是火烧
云的自然现象。

2.本文是略读课文,文字浅显易懂,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初读课文
时,要 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先自读,然后同桌之间互相听读,达到流利


朗读全文的程度 。

3.在学生充分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读文的感受和
体 会是什么。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解决以下问题。

(1)理清作者思路,粗知课文大意。可以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交流,
如:读课文时,跟随作者的目光,你都看到了什么?
在文中,作者先写了火烧云上来后地面发生的变化;接着描写了火烧云的颜
色变化,让人产生一种臵 身于色彩斑斓的童话世界的感觉;然后写了火烧云形状
的变化。最后一部分是课文的重点,作者把火烧云 形状的变化用四个段落进行了
详尽的描写。要让学生通过相互交流把握课文的脉络。
(2)引导学生边读文边想象画面,具体体会火烧云颜色极多、形状丰富、
变化极快的特点。学生交 流时,可以建议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说
说自己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另外,还可以让学生 说说课文中没有提到的景象,
如,火烧云还有哪些颜色?还有其他什么形状?让学生借助想象或结合生活 实
际,也学着作者的方法进行描述。或者教师向学生展示课件,让学生根据课件上
的内容展开想 象,并仿照课文进行说或写的练习。

4.在朗读时,要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感情融入课文中 ,与作者一道‚观察‛,
一同‚赞叹‛,读出自己对火烧云的喜爱之情。在熟读的基础上,鼓励学生选择
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下来。


另外,‚红彤彤‛的‚彤‛单独念时 读tóng,在‚红彤彤‛这个ABB结
构的词组里发生变调,应读作hóng tōng tōng。学生在朗读时应提醒
他们读正确。

5.学习本课之后,可以建议学生 运用作者的观察方法,去观察自己喜爱的
其他自然景象,并充分展开想象,然后记录下来。或者引导学生 课后继续查阅有
关火烧云的资料,如,了解火烧云是怎样形成的,以培养学生探究自然奥秘的兴
趣。

四、相关链接

萧红 (1911—1942)现代女作家。 原名张乃莹,另有笔名悄吟、田娣等,
黑龙江呼兰县人。她出生在一个封建地主家庭,幼年丧母,随祖母 生活。1930
年夏,为了反抗父亲包办婚姻,她远离家庭,开始过流浪生活。同年开始就读于
北京女师大附中,1932年开始创作,1933年与萧军合著出版《跋涉》。1934
年去上海,受鲁 迅、茅盾影响,参加过宣传反满抗日活动。1935年,她第一次
以萧红为笔名,出版了中篇小说《生死 场》。这是反映东北人民在日本帝国主义
统治下生活和斗争的最早作品之一,轰动了当时的文坛,奠定了 她创作生活的基
础。鲁迅先生亲自为这本书写了序言,肯定了这本书的现实意义。抗日战争爆发
后,萧红投入到抗日救亡运动中,到山西临汾的民族革命大学任教。1940年去
香港后,她抱病坚持工 作,完成了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等作品。由于长期颠沛
流离的生活和个人的不幸遭遇,她于1942年 病逝于香港,当时年仅31岁。
萧红的作品还有《马伯乐》《小城三月》和短篇集《牛车上》《朦胧 的期待》
等。《火烧云》一文选自《呼兰河传》。


火烧云 清晨太阳出来或 者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天边的云彩常常是通红
的一片,像火烧的一样,人们把这种云叫做火烧云,又叫 早霞和晚霞。为什么会
有火烧云这种自然现象呢?原来,在红、橙、黄、绿、青、蓝、紫这七种颜色的< br>太阳光中,红光穿过空气层的本领最大,橙、黄、绿光次之,青、蓝、紫光最差。
在日出、日落时 ,到达地面的光要通过很厚的空气层,如果空气中含有大量的微
小尘埃或雾状水滴,旭日东升和夕阳西下 的颜色就会呈现橘红色,使飘浮在大气
里的云也染上了红色。因此,朝霞和晚霞的玫瑰色和红色的色彩, 都是由于红、
橙色的光容易通过含有微粒的大气的缘故。

语文园地一

口语交际〃习作

本次口语交际和习作的内容没有分开安排,是整合在一起以自然景观为主题
展开的。

口语交际的话题是交流各自了解的自然奇观。在这组教学的过程中,要结合
课文教学,事先布臵 学生观察自然奇观或搜集有关自然奇观的资料。通过这次交
际活动,使学生有意识地去发现、去体验身边 的自然美,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魅
力,丰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并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口语表 达的能力。
习作的要求是写一处自然景观,要写出自然景观的特点,按一定顺序写。

口语交际的教学可以参照下面的步骤进行。


(1)启发谈话。教 师启发学生回顾平时的生活经历,唤起对某一景物的表
象。例如,在放学路上,在公园里,在家里的庭院 中,你有没有发现奇特的花草
树木?夜晚的星空,日出日落的景观,下雨时的天象……这些你都进行过观 察
吗?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外出旅游时,看到过什么奇特的景象?通
过师生之间无 拘无束的对话,为口语交际创设宽松的环境,随之鼓励学生把自己
了解的自然景观介绍给同学。

(2)学生个人准备。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静心回忆一下,有哪些景物让
自己感 到惊奇,准备怎样和同学交流。

(3)小组内交流。组织小组成员轮流叙说,相互启发, 相互提问,相互评
价,推荐说得好的同学到班上交流。

(4)指名试说,教师点 评。根据各小组推荐,先让学生上台试说,然后教
师根据发言情况作出点评。如,景物的特点说清楚了没 有,说的内容是否给大家
新奇的感觉,还有哪些内容需要补充得更具体。

(5) 全班交流。要求听的学生能提出问题,或对说的内容作补充;说的学
生能解答同学提出的问题,形成生生 互动的氛围。

习作教学可以参考以下教学思路。

(1)作前指导 。可在本次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说一说,准备写什
么景物,这个景物有什么奇妙的地方,打算分 几方面写,先写什么,后写什么,


考虑好习作的内容和顺序。

( 2)作中指导。教师在学生中间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帮
助他们开拓思路;及时发现共性 的问题,并随机点拨。

(3)作后指导。完稿后,选几名学生把习作读给同学听,大家共 同评议,
然后分头修改自己的习作。学生完成习作后,可以办一期以‚神奇的大自然‛为
主题的 习作展览。

我的发现

这次‚我的发现‛抓住了这组课文的共同特 点,引导学生交流:读书,就要
进入文字所描绘的意境,边读边想象,在头脑中形成画面。教学时,可以 先让学
生读一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启发学生发现:他们在对话中谈的是什么内容?接
着,让学 生像小林和小东那样举例说说自己读书时想象到的画面。教师还可以另
外提供一两篇文章,让学生读读, 说说读后头脑中浮现出了什么画面。

日积月累

1.教学建议。

本次‚日积月累‛安排的是有关自然景观的四副对联。

阅读对联能 使学生感受到汉语的节奏美,体验句子的对称美。教学时,可以


先让学生熟读,读后用自 己的话简单说说每一副对联的大概意思,然后引导学生
发现对联中上下联的对偶关系。如:单个字相对, 雾—天,锁—连;两个字组成
的词语对应,绿水—青山,皱面—白头;还有叠词的对应,处处—时时。这 些对
偶的知识不要进行孤立讲解,而是从欣赏的角度,在朗读指导的过程中,让学生
自己去发现 ,并在学生有所领悟的基础上熟读、背诵,以达到积累的目的。教学
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发现第一、三副 对联可以顺读也可以倒读的特点。

如果有条件,也可以选几则对联,让学生试着填字。如:

风吹杨柳千门绿,_______润_______万树________。(雨、桃花、红)

冬去山明水秀,___________。(春来鸟语花香)

植树造林绿大地,____________。(栽花种草美人间)

教师还可以建议学生课后搜集、摘录其他有趣的对联。

2.相关链接。

第一副对联出自福建厦门鼓浪屿,是一副典型的回文联。回文联是楹联中的
特殊手 法,其特点是既可以顺读,也可以倒读。这副对联正读、倒读字序不变,
且有对称美。
< br>第二副对联出自浙江宁波天童寺,对联的字面意思是说:绿水本来有何忧愁,


只因 风一吹,才愁眉苦脸;青山怎么会老,但是雪一下,愁啊愁,愁白了头。大
自然的客观规律,在人看来却 是含意万千,用拟人手法写景,手法独特,别具一
格。

第三副对联出自浙江杭州 西湖,是叠字联,也是回文联。联句立意新颖,用
字恰切,放在西湖这一特定的景观中,非常贴切、自然 。西湖美景如在眼帘,使
人陶醉于山光水色之中。

第四副对联是清朝学者俞樾做 的杭州西湖九溪十八涧联,用叠字的形式,将
四个形容词‚重叠、曲环、丁冬、高下‛做了特殊处理,景 深语绝,读来余味无
穷。

趣味语文

‚趣味语文‛安排了两项有趣的语文活动。

第一项活动是结合对联的内容,辨析 ‚好‛字的读法,将对联的意思表达正
确。这副对联是明朝著名文学家和书画家徐渭晚年所做,此联妙在 一个‚好‛字,
语意双关,耐人寻味。上联说,少年时期正是读书的好时光,可惜不知读书的重
要,不喜欢读书;下联说,年纪老了,懂得读书的重要,想好好读点书,可是老
眼昏花,力不从心,已经 不能好好读书了。意在告诫儿孙后辈要珍惜时间,趁早
好好读书。因此这副对联的读法应当为:好(hǎ o)读书,不好(hào)读书;
好(hào)读书,不好(hǎo)读书。

< p>
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区别‚好‛字的不同读音和不同意思。‚hǎo‛:容易,
方便;‚ hào‛:喜欢。学生自己试着读一读之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一个人,
什么时候好(hǎo)读书? 什么时候好(hào)读书?可是很多人又是怎样对待
学习的呢?让学生据此展开讨论,了解正确的读法 ,并在读正确的基础上交流自
己的体会,明白抓紧少年大好时光、努力发奋的重要性。
< br>第二项趣味活动是读回文句。这是一个脍炙人口的回文佳句,无论从哪个字
开始读,都可以成为一 句颇有意趣的话;无论从哪个字读起,都能体会出爱茶人
的强烈情感。这是陶瓷文化和茶文化相结合的典 范,从中我们也可以体会到汉语
的奇妙。

按顺时针读这五个字,可以依次读为: 可以清心也,以清心也可,清心也可
以,心也可以清,也可以清心。教学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想想为什 么把这几个
字印在茶杯上,再说说自己体会到的每一句话的意思,以加深对句子的理解。

还有一些类似的回文句,如‚清心明目‛‚不可一日无此君‛,如果学生有兴
趣,也可以试着读 一读,体会体会。
第二组
观察是思维的触角,是把握事物特征、了解事物与事物之间联系的 主要手段。
从小培养孩子们观察的兴趣,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好习惯,将使他们终生受益。

本组教材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专题编排,选择的课文形式多样,内容丰
富,都是关于观察大 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古诗两首》不仅写了诗人
观景的所见所闻,还写了从观察事物中得到的 启示;《爬山虎的脚》和《蟋蟀的


住宅》分别写了非常有特色的植物和动物,容易激发起 学生阅读的兴趣;略读课
文《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生动地讲述了科学家从生活中的无意发现到不断寻
求证据直至创立学说的故事,颇具吸引力。本组教材中还安排了与专题相关的‚阅
读链接‛‚资 料袋‛,有趣的‚比眼力‛口语交际,以及引导学生留心周围事物、
写观察日记等内容……所有语文活动 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
养是很有利的。

本组的导读提示了学 习内容,提出了语文实践活动的要求。在进行本组教学
时,既要在学习课文时仔细体会课文的作者是怎样 观察的,还要在课后认真观察
周围事物,学习写观察日记,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用一双善 于发
现的眼睛去认识世界,了解世界,不断培养留心观察的好习惯。在教学时还要充
分注意‚导 语‛‚阅读

链接‛‚资料袋‛等各部分内容的相关性,有机整合,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2~13课时。其中,精读课文6~7课时,略读课文1课时,
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1课时,‚成语故事‛1
课时。
































5 古诗两首
一、教材解读

1.题西林壁。

这是苏轼在1084年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庐 山景色秀美,
山中奇花异木险峰怪穴,流泉飞瀑山亭云阁,气象万千,不可胜数。这首诗不写
那 些名胜景致,却另辟蹊径,抓住庐山姿态谈游山感受。前两行诗写诗人在庐山
漫游,觉得峰回路转,目不 暇接。横着看,山峦起伏,连绵不断;从侧面看,奇
峰陡峭;从远处看是隐天蔽日,从近处看则是危崖险 岩;从高处俯瞰是深沟幽壑,
从山下仰望则是重峦叠嶂;所见的形状、姿态各不相同。庐山究竟美在哪里 ?是
雄奇,是壮丽,是险峻,还是幽秀?诗人说自己没有认清庐山的真正面目,为什
么呢?他在 第三、四行诗中解释道:我不认识庐山真面目,只因为我身在庐山中,
视野太狭窄,只能看到局部,要是 身在庐山之外,从高处鸟瞰,就能认识庐山的
全貌了。

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 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
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 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
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2.游山西村。


诗人陆游以一个‚游‛字贯穿全诗的主线,生动 地描绘了丰收之年农村欢悦
一片的气象和乡间的风光习俗,刻画了农民淳朴、好客的品性,表现了诗人对 农
村生活的真挚感情。第一、二行诗写不要笑话农人田家的腊酒浑浊不清,丰收年
景款待客人, 菜肴尽够丰盛。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时尽其所有的
盛情。第三、四行诗写山峦重重,水道 弯弯,正疑无路可走,突然出现柳阴深深,
鲜花簇簇,眼前又是一个山村。‚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 又一村‛,善状难写
之景,又于写景中寓有一定的哲理,成为千古传唱的名句。现在常用以形容陷入困境,似已无望,忽而绝处逢生,出现新的契机,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

教学本文的 重点是引导学生欣赏古诗文,积累古诗名句,教学的难点是体会
含有人生哲理的诗句。

二、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三、教学建议

1.教学《题西林壁》时,要突出‚横‛‚侧‛‚远‛‚近‛‚高 ‛‚低‛几个字,
体会诗人在庐山时,每到一个地方都在仔细地观察、欣赏。让学生通过诵读感受


到,诗人的观察地点和角度在变化,所见到的景象也就各不相同,所以诗人才说
‚不识 庐山真面目‛。可以联系学过的课文,如《画杨桃》,帮助学生理解从不同
的角度观察结果也各不相同的 道理。

教学《游山西村》,应通过反复诵读,品味‚莫笑‛‚足‛等词语,体会农家的淳朴热情、乡间的风光习俗,以及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2.在理解诗意的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欣赏古诗的语言,如‚山重‛与‚柳
暗‛,‚水复‛与‚花明‛,‚疑无路‛与‚又 一村‛的对偶,使学生感受语言的韵
律节奏美。

3.指导朗读两首古诗时,要把 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如,《题西
林壁》中的‚岭、侧、峰、低、各、同、山、目‛要适当延 长声音;‚远近高低‛
都是重音,要读出起伏,比如,‚远‛稍强,‚近‛‚高‛强,‚低‛又是稍强; 或
‚远‛稍强,‚近‛稍弱,‚高‛稍强,‚低‛稍弱。‚真‛‚只‛要读作重音。
4.学生在理解诗意、体会作者感情的基础上多读几遍,很容易熟读成诵。
在默写古诗时,应提醒学 生注意把字写正确,特别是容易写错的字,如‚壁、缘‛。

5.‚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 身在此山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
村‛这些脍炙人口的古诗名句,可以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 际,交流读后的感受。

教师可作如下启发:


(1)你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

(2)‚从不同角度观察,结果各不相同。‛你碰到过这样的情况吗?举个例
子说一说。

(3)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
觉,你 能举个例子吗?

有条件的话,还可以指导学生运用古诗名句。如:‚昨天晚上,我在做一 道
数学题的时候,尽管不断思考,反复计算,还是找不到正确的解题思路。爸爸走
过来,给我做 了指点,我很快就解出了这道难题。这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
暗花明又一村’啊!‛

四、相关链接

苏轼 (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今四 川眉山)人,北宋
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书、画都很专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被合称‚三苏‛。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曾在杭州、密
州、湖州、黄州、颍州 任职,最远被贬至岭南的惠州、儋州。宋元丰七年(1084
年),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 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
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五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最后一首。 西林寺创建
于东晋年间,是庐山最古老的名刹之一,寺后有著名的唐建千佛塔。

陆游 (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


宋著名诗人。他出生于北宋末年,一生处于国家动乱、人民苦难的严重关头。在
他的诗歌中,总的主题 是抗金复国和同情人民苦难,他的诗艺术风格雄浑豪放、
激情洋溢,间或质朴清新。修辞炼句精致工整, 在律诗绝句中善于组织对偶,浑
然一体,别开生面。

《游山西村》于乾道二年(1166年)春作于山阴。山西村是绍兴鉴湖附近
的一个村庄。

庐山 也称匡山,在江西省北部,耸立于鄱阳湖畔、长江之滨。相传在周朝
时有匡 氏七兄弟上山修道,结庐为舍,由此而得名,自古享有‚匡庐奇秀甲天下‛
之盛誉。大山、大江、大湖浑 然一体,险峻与柔丽相济,素以‚雄、奇、险、秀‛
闻名于世。公元756年,著名诗人李白曾这样称赞 :‚予行天下,所游览山水甚
富。俊伟诡特,鲜有能过之者,真天下之壮观也。‛

庐山山中多悬崖峭壁,清泉飞瀑。林木葱茏,气候宜人,白鹿洞、仙人洞、
三叠泉、含鄱口等是庐山著 名胜迹。庐山有中国最早的书院──白鹿洞书院。
1996年12月,江西庐山风景名胜区作为自然文化 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江西庐山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这里的佛教和 道教庙
观,代表理学观念的白鹿洞书院,以其独特的方式融汇在具有突出价值的自然美
之中,形 成了具有极高美学价值的、与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生活紧密联系的文化
景观。

题壁诗 是古代诗歌中的瑰宝,历史悠久,始于两汉,南北朝时渐多,至唐
代,题壁诗骤增,开 始形成一种风气。据唐人诗集统计,当时题壁诗的作者有百


数十家,其中著名的有寒山、 崔颢等。宋代题壁之风方兴未艾,举凡邮亭、驿墙、
寺壁等处多有题咏。当时题壁诗盛行,是因为雕版印 刷能力有限,大量诗歌不能
刻印出来,于是题壁就成了诗人‚发表‛作品的途径之一。因为题壁简单易行 ,
只要把作品写在墙壁上,天南海北的过往行人过而读之,就可以传播开来。有关
题壁的佳话很 多,最有名的恐怕就是崔颢的《黄鹤楼》一诗了,崔颢题写了《黄
鹤楼》之后,李白惊为绝唱,自愧称: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6 爬山虎的脚

一、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这篇课文细致地描写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爬山虎 的叶子,爬山虎脚的形状
和特点,以及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往上爬的。读后使我们也产生了探究的愿望,激
起我们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强烈兴趣。

课文第2自然段写爬山虎的叶子。从刚长 出来到长大,叶子的颜色从嫩红变
成嫩绿,长大后的叶子引人注目,并给人一种非常舒服的感觉。

课文的重点部分是第3至5自然段。作者形象地把爬山虎茎上的卷须比作
‚脚‛, 非常生动地描写了爬山虎的‚脚‛的样子,以及它是怎样向上攀爬的。
它长在‚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它 的形状是‚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
蜗牛的触角‛,颜色如新叶。在第4自然段中,作者通过 ‚触、变、巴、拉、紧
贴‛等一系列动词,清楚地写出了爬山虎爬墙的过程。最后一个自然段写了爬山< br>虎与墙的关系:它的脚要是没触着墙就会枯萎。

通过读文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对爬山虎的观察细致入微,而且是连续观察
了很长时间。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细致、连续地观察事物的 ,
从而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兴趣和习惯;二是学习作者是怎样把观察到的事物
具体地、有顺 序地写下来的。

本文的教学重难点是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并体会作者是 怎
样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写出它的特点的。

2.词句解析。
(1)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
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 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

‚一顺儿‛是指同一个方向或顺序;‚铺‛在这里读pū。这 两句话具体地写
出了爬山虎叶子的特点。先概括地写出叶子绿得新鲜,看着舒服。令人惊叹的却
是叶子长得如此整齐,铺排得那么均匀──‚叶尖一顺儿朝下‛,没有一片叶子
是朝另一个方向的;‚没 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就好像是哪位高明
的画家创作的一幅图画。

(2)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
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

‚叶柄‛是连接叶片和茎的部分。作者用这三句话介 绍了爬山虎的脚长在哪
里,形状和颜色是怎样的。中间的长句子是对第一句的补充,更具体地说明脚是< br>长在茎与叶柄相连之处,而且是从叶柄的反面伸出来的,它由六七根枝状细丝组


成 。作者又以蜗牛的触角比喻每根细丝的形状,写得非常逼真,可见作者对事物
的观察十分仔细、认真。

二、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引 人注意、均匀、重叠、空
隙、叶柄、触角、痕迹、逐渐、休想‛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3.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4.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

三、教学建议

1.如果有条件,课前可以布臵学生实地观察爬山虎。

2.本文的 教学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选择两种不同的教学思路。一种思路
是从课题入手,直奔重点段落,研读爬山 虎的脚是怎样的,它是怎样一步一步爬
上墙的,然后再学习其他段落,弄明白爬山虎‚叶尖一顺儿朝下‛ 与爬山虎一脚
一脚往上爬的关系;另一种思路是按照课文的顺序,先理清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
来 写爬山虎的,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然后逐一研读爬山虎各部分的特点及爬山虎
爬墙的过程。



3.对课文的重点段落,即描写爬山虎脚的部分,在教学时要采用多种方式
引导学生读懂,并充分交流读书的收获。

关于爬山虎脚的样子和颜色,可以引导 学生通过以下步骤理解:(1)读有关
段落,找出描写爬山虎脚的位臵、形状、颜色的词语读一读,再用 自己的话说一
说。(2)动手画一画,看看理解得是否准确。(3)同桌互相看看画的是不是像
课文所写的那样。(4)再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5)课后观察爬山虎,
对照课文内容,了解爬 山虎脚的样子。

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这部分内容有一定难度,教师要注意引 导
学生理解爬山虎的脚触着墙时的一系列变化:‚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
巴住墙‛; 细丝原先是直的,巴住墙就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
贴在墙上‛。特别要启发学生体会 ‚弯‛‚拉‛‚紧‛等有因果关系:由‚直‛到
‚弯‛,缩短了距离,所以产生了拉力;由于产生了拉力 ,使它在墙上贴得很紧。
为了突破这一理解上的难点,可以采取实物演示的办法,或展示爬山虎紧贴着墙
往上爬的课件,也可以让学生用简笔画表现出爬山虎往上爬的情景。一边画,一
边讲,通过直观 形象的手段弄清楚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课文的最后一部分,可以引导学生运 用对比的方法进行学习。没触着墙的,
抓住‚萎了‛‚痕迹‛来理解;触着墙的,抓住‚变成灰色‛‚相 当牢固‛来理解。
通过对比,了解爬山虎的脚触着墙与没触着墙的不同结果,以及爬山虎的脚与墙
的依赖关系。


4.在理解了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基础上,可 以引导学生思考、
讨论:爬山虎叶子的叶尖为什么一顺儿朝下?建议学生把第2自然段和后几个自
然段联系起来,弄清楚爬山虎的脚、茎、叶子之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段与段之间
的内在联系。

5.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相机引导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抓住特点观察事
物的。 一是细心观察,所以才能看见‚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
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 空隙‛。才能发现爬山虎的脚是‚枝状的六七根
细丝‛及‚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二是连续观察,所 以才会发现原先直的细
丝,后来变弯了;才会发现没触着墙的脚‚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 ;
才会发现‚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教师要让学生找出这些体现作者细心
观察、连续观 察的语句多读几遍,借以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良好的观察习
惯。

6.本课 的生字词可以分散在各个教学环节中随机进行。如,可以结合揭示
课题认读‚虎‛字,并指导书写笔顺和 字形结构。在初读课文时,重点放在指导
读准字音上,如,‚均、匀‛要读准前鼻音;‚重叠‛的‚重‛ 是多音字,在这里
应读作chóng;‚触着墙‛的‚着‛不读zhe,应读zháo,表示已经达到< br>目的或有了结果。要求会写的字中,‚逐‛是半包围结构,要注意字形和结构特
点;‚叠‛的结构 比较特殊,下面是‚且‛,不能多加一横;‚茎‛的第四笔是横
撇,不能分成两笔写。
< br>7.学生熟读课文之后,要引导学生把课文背诵下来,还可以有意识地进行
积累语言的练习,让学 生找出课文中写得好的句子抄写下来。在学生抄写之前,


可以留出时间充分交流一下,说 说自己为什么认为这些句子写得好,在相互交流
中品味词句,提高鉴赏力。如果时间允许,还可以进行小 练笔,如,用第一人称
写写‚爬山虎脚的自述‛,或是自己观察一种植物后写一写。
8.课后可以布臵学生开展一些实践活动,如,观察自己感兴趣的动物或植
物,并做记录;或是做个 小实验,连续观察实验中的变化。在开展活动之前,要
认真读读‚阅读链接‛的内容,使学生体会到观察 特别是连续观察是一种好习惯,
并能有意识地运用于自己的生活实践,也能留心观察、写观察日记。

四、教学案例

教学设计:重点段的教学

1 .默读第3自然段,思考: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它是什么样子的?要
求边读书,边画一幅简笔示意 图。

(1)学生交流。(学生出示简笔画,同时用自己的话口述;教师视学生理解
和表达的情况进行评价和点拨)

(2)品味比喻句‚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蜗牛的触角与爬山虎的细丝有什么相似之处?你能不能用别的事物来比喻
这细丝呢?


2.默读第4自然段,用笔圈点。

(1)画出写爬山虎动作的词语。

(2)理清爬山虎爬墙的过程,用自己的话把这个过程按顺序说一说。

(先自行 阅读、准备,然后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最后指名在班上说。要求
说话时有条理,可以边说边在黑板上图 示,或配合一些动作)

(3)齐读第4自然段。

3.略读第5自然段。

4.练习背诵第3至5自然段。

五、相关链接

叶圣陶 (1894—1988)原名叶绍钧,江苏人,我国现代 著名作家、教育
家、出版家。他中学毕业后即开始当小学教师,并从事文学创作。1921年,他
与沈雁冰、郑振铎等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发表了许多反映人民痛苦和悲惨
命运的论文、小说、散 文、新诗、童话。他先后创作、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童话集
《稻草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 《倪焕之》。

叶圣陶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倾注了毕生的精力。他从事教育和教学工作70多 个


春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撰写了大量有关教育教学的专论、专著和书简。建国
后,先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副署长兼编审局局长、教育部副部长兼人民教
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辑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等职,有《叶圣陶集》和《叶圣陶
语文教育论集》等著作。

爬山虎 亦称‚巴山虎‛‚地锦‛‚常青藤‛,葡萄科植物。夏季开花,花小,
黄绿色,浆果紫 黑色。常攀缘在墙壁或岩石上,广见于我国各地。

爬山虎生性随和,适应性强,喜阴、耐 干旱,在一般土壤中都能生长。爬山
虎占地少、生长快,绿化覆盖面积大。一根茎粗2厘米的藤条,种植 两年,墙面
绿化覆盖面便可达30至50平方米。由于爬山虎的茎叶密集,覆盖在房屋墙面上,
不仅可以遮挡强烈的阳光,而且由于叶片与墙面之间的空气流动,还可以降低室
内温度。它作为屏障,既 能吸收环境中的噪音,又能吸附飞扬的尘土。爬山虎的
卷须式吸盘还能吸去墙上的水分,有助于使潮湿的 房屋变得干燥;而干燥的季节,
又可以增加湿度。

爬山虎与垂直绿化 垂直绿化 又称攀缘绿化,是利用攀缘植物向建筑物或棚
架攀附生长的一种绿化方式。爬山虎是最常用也是最理想的 攀缘植物。正如《爬
山虎的脚》中所说的,它依靠吸盘沿着墙壁往上爬。种植的时间长了,密集的绿叶覆盖了建筑物的外墙,就像穿上了绿装。春天,爬山虎长得郁郁葱葱;夏天,
开黄绿色小花;秋天 ,爬山虎的叶子变成橙黄色;这就使得建筑物的色彩富于变
化。除爬山虎之外,牵牛花、紫藤等也可供垂 直绿化。















7 蟋蟀的住宅

一、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这篇课文是19世纪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一篇观察笔记。在文中,法
布尔介绍了自己观察到的 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蟋蟀建筑住宅的才能。

课文在开头点明,蟋蟀的出名‚不光由于它 的唱歌,还由于它的住宅‛;接
着作者拿蟋蟀与其它大多数昆虫作比较,说蟋蟀的特点是不肯‚随遇而安 ‛,‚不


利用现成的洞穴‛,而是靠自己‚一点一点挖掘‛,作者的这一发现引起了我们 极
大的阅读兴趣;随后,课文又向我们介绍了蟋蟀住宅的结构、特点、屋内布臵;
至此,作者从 住宅的特点想到挖掘的工具,形成‚伟大的工程‛与‚柔弱的工具‛
的极大反差,对它的劳动成果,不由 得产生惊讶和敬佩之情。

‚不肯随遇而安‛,‚慎重地选择住址‛,写出了蟋蟀的个性特 点;‚倾斜的隧
道‛,意味着住宅有排水功能;‚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说明住宅十
分隐蔽,有安全感;‚在这平台上弹琴‛,说明蟋蟀的住宅不仅能安居,而且有休
闲娱乐之功能。这一 切都写得那么传神。蟋蟀用它柔弱的工具完成了扒土、搬土
块、踏地、推土、铺土以及修整、加深加阔等 一系列工序,因此作者对蟋蟀的劳
动成果表示了极大的赞赏。

作者在文章中大量 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把蟋蟀比作人,把它的巢穴比作人的
住宅,把它的活动比作人的活动,想象非常丰富 ,语言十分风趣。从课文的字里
行间,我们能感受到作者是通过长期深入的观察才发现了这一昆虫世界中 不为人
知的秘密。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学习作者认真观察事物的方法,激 发学生观察周
围事物的兴趣;二是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富有情趣的语言来表达的。

教学本课的重点是了解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通过重点语句体会蟋蟀吃
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 点。

2.词句解析。



(1)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

‚随遇而安‛是指适应周围的环境,不 论环境如何都能满足。对于一般的昆
虫来说,只要能找到一个临时隐蔽的藏身之地就满足了,而蟋蟀却不 同,它不愿
利用现成的洞穴,而是慎重地择址,自己一点一点地挖掘。这是法布尔发现的蟋
蟀与 别的昆虫的不同之处。这句话也照应了课文的题目,让读者知晓,为什么把
蟋蟀的藏身洞穴称为‚住宅‛ 。

(2)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在这句 话中,作者巧妙地把蟋蟀发出的声音比喻为‚弹琴‛,又将蟋蟀洞穴
门口的平地称为‚平台‛,让读者感 到,这座住宅的设计是很讲究的,它不仅能
藏身栖息,而且还具备休闲娱乐的功能──劳动之余,四周静 悄悄之时,住宅的
主人操琴弹奏,享受生活的乐趣。这种形象的语言也反映了昆虫学家对昆虫的特
殊感情。

(3)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
伟大的工程了。

用‚伟大的工程‛来形容蟋蟀挖掘的洞穴,似乎有些太夸张了,然而用蟋蟀
挖掘洞 穴的工具来作比较,说是‚伟大的工程‛却一点也不为过。蟋蟀的整个身
躯是那么的柔弱,用来施工的工 具仅仅是细弱的前足和后腿,与要完成的挖土、
搬土块、踏地、推土、铺土、修整等工程相比,这是多么 大的反差!所以对蟋蟀


来说,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伟大的工程,也是人们为之惊讶的超凡举 动。

二、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 写‚住宅、隐蔽、毫不可惜、随
遇而安、选择、住址、洞穴、柔弱、搜索、隐藏、倾斜、平坦、扒土、宽 敞‛等
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样 建成的,
激起观察自然界的兴趣。

3.积累好词佳句,体会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建议

1.课前,可建议学生查阅有关蟋蟀的文字或图片资料,有条件的可以观察
蟋蟀和它的巢穴。

2.本文的题目比较新奇,可以用揭题来引起悬念,激发阅读兴趣。初读课
文时, 让学生通读全文,读懂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概括出几个方面的主
要内容。在充分感知课文的基础 上,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以加深对课文
内容的理解:蟋蟀的住宅有哪些特点?蟋蟀是怎样建造自 己的住宅的?

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合作讨论的形式来学习,然后进行交流。经


过讨论、交流使学生了解到,对于蟋蟀住宅的特点,作者主要是从住宅的选址、
外部和内部三方面来介绍的:(1)选址──经过慎重选择,不肯随遇而安,不
用现成的洞穴;(2)外 部──向阳、隐蔽、干燥、有门、有平台;(3)内部─
─简朴、清洁、干燥、很卫生。对于蟋蟀如何精 心建造住宅,作者是从三方面介
绍的:(1)动工时间;(2)怎样挖掘;(3)不断修整。

在学生对课文的这两方面内容有了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后,可以让学生根
据课文的叙述试着画 一画蟋蟀住宅的示意图,然后师生进行评议。也可以提出‚读
了这篇课文,你对蟋蟀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 吗,为什么‛的问题,让学生交流读
文的体会。

3.引导学生品味重点词句,领略文章内涵。如,

(1)‚蟋蟀和它们不同,不 肯随遇而安。‛这句话,可以要求学生通过反复
阅读,运用上下文互相比照的方法加深理解。先让学生从 字面上理解‚随遇而安‛
的意思;再和上下文进行对比,想想别的昆虫是怎样‚随遇而安‛的。(结合‚ 临
时‛‚隐蔽所‛‚得来不费工夫‛‚弃去毫不可惜‛体会)然后再读读课文,想想
从哪里能看 出蟋蟀是‚不肯随遇而安‛的。(‚慎重地选择住址‛‚不利用现成的
洞穴‛‚一点一点挖掘‛)最后, 让学生连起来读一读,体会‚不肯随遇而安‛所
表达的丰富内涵。

(2)‚这座 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引导学生体会这句话时,教师
可以设疑:作者不仅把蟋蟀挖掘的洞穴说 成是‚住宅‛,而且还说是个‚伟大的
工程‛,你觉不觉得有点太夸张了?为什么?提出问题后,要求学 生潜心读书,


引导学生从朝着阳光、倾斜的隧道、深度和宽度、隐蔽的门口、平坦的平台 、光
滑的墙壁、清洁干燥的屋子内部等,感受到蟋蟀身上似乎有一种聪明和才智,知
道住宅要向 阳,能排水,大小要适宜,住所要简朴、卫生。然而,它们用来建筑
这座住宅的工具却又是那样柔弱的一 对前足和一双后腿,让学生从这种明显的反
差中体会到,蟋蟀能建造出这样的住宅简直是一个奇迹,所以 说它是伟大的工程,
绝不夸张。充分体会到这一点之后,我们不禁也要发出感叹:‚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4.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体会作者坚持长期细心 观察的敬业精
神,以及他对昆虫的特殊感情。在文中,作者对蟋蟀的动作进行了极为细腻的描
写 ,有些句子写得十分形象,同时作者也对自己如何观察蟋蟀作了简要的叙述。
教师可以让学生找出相关的 句子品味、欣赏,说说自己的体会。文中采用的大量
的拟人写法,如‚专家‛‚主人‛‚大厅‛‚卧室‛ ‚弹琴‛‚唱歌‛‚修理‛‚休息‛,
可以引导学生找出相关的词句多读几遍,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再抄 下来。

5.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较多,可以单独安排一个教学环节,进行生字教学。其中‚蔽、搜‛应提醒学生把笔顺写正确,‚倾、抛‛要提醒学生注意安排好间
架结构。

四、教学案例

教学片段一

师:谁能说说‚随遇而安‛这个词语的意思?



生:‚随遇而安‛是指能适应周围环境,不论环境如何都能满足。

师:很好,你是从字典里查来的,是吗?其他同学呢?

生:我是先查字典,再读 课文,才理解这个词的意思的。‚别的昆虫大多在
临时的隐蔽所藏身。它们的隐蔽所得来不费工夫,弃去 毫不可惜。‛这些昆虫只
要有一个洞,能隐蔽藏身就感到满足了,不管这个洞穴好还是不好,这就是‚随
遇而安‛的意思了。

生:我是从第2自然段读懂的。这段话前面两句写别的昆虫 只是利用现成的
洞穴,临时能藏身就感到满足,后面的句子写蟋蟀很在乎自己的住宅,不愿利用
现成的洞穴,一定要自己一点一点挖掘。从前后对比中,我懂得,别的昆虫是随
遇而安,而蟋蟀是不肯随 遇而安的。

师:刚才几个同学都谈到了自己理解词语的方法。要理解词语的意思,不能< br>光靠字典里的注释,还要联系课文中的具体语言环境去体会。

‚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读着这句话,你还会想些什么?

(学生沉默了片刻)

生:我想到蟋蟀的确让人奇怪,为什么能像人类一样,想到要有一个安全、
舒适的住宅呢?



生:我似乎看到了蟋蟀十分勤劳。

生:我觉得蟋蟀像有些人一样,永不满足眼前的环境,要努力去改变。

生:我觉得‚随遇而安‛这个词用得非常好,作者把蟋蟀看成一个会努力奋
斗的人。

师:同学们理解得很好,说明在语言表达上选择恰当的词语是十分重要的。

教学片段二

师:为什么作者说‚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学生潜心读书,在书上圈圈点点,偶尔写一些批注)

生:蟋蟀的 洞穴是建筑在向阳的堤岸上,是一条顺着地势挖掘出的弯弯曲曲
的隧道,能排水,又隐蔽,还有门、平台 ,屋子里面很光滑,很平整。

师:蟋蟀的住宅似乎是经过精心设计的,结构也挺复杂的,是吗?

生:说它是伟 大的工程,不仅是住宅的结构和布臵的复杂,而且还要想到,
蟋蟀那么弱小的身体,仅仅靠它柔弱的前肢 和大腿,要完成扒土、挖土、搬泥、
踏地、整修等繁重的任务,太奇怪了,所以说它是伟大的工程一点也 不错。



师:对啊,我们把蟋蟀住宅的特点和它施工的条件作一个对比,就 会觉得,
这简直是一个奇迹,所以说它是伟大的工程一点也不夸张。‚这座住宅真可以算
是伟大 的工程了‛,那么我们对这个工程的设计者、施工者应该怎样评价呢?

(学生思考了一会儿)

生:蟋蟀真是个高明的设计师!

生:蟋蟀真是个出色的工程师!

生:蟋蟀真是个不怕苦、不怕累的工程施工人员!

生:蟋蟀真是个既能设计又会亲自施工的工程师!


五、相关链接

法布尔 (1823—1915)法国著名昆虫学家。他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从
小喜爱昆虫。他十分勤勉,自学了高等数学,并考取了大学教授的资格。

法布尔十分喜爱 文学,酷爱诗歌。在他的昆虫学著作里,常常出现大诗人的
诗句。他的主要著作是10卷《昆虫记》,也 译作《昆虫的故事》。第一卷于1878
年问世,最后一卷在他87岁(1910年)时出版。这部杰作 把科学知识和文艺非


常巧妙地结合起来,用一种富有诗意的笔调,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绚丽 多姿的昆虫
世界。

蟋蟀 又名蛐蛐,是一种昆虫,身体黑褐色,触角很长,后腿 粗大,尾部有
尾须一对,善于跳跃。吃植物的根、茎和种子,对农业有害。雄的蟋蟀好斗,两
翅 摩擦能发出声音。课文中提到蟋蟀会唱歌,实际上蟋蟀是不会鸣叫的,那‚口
瞿口瞿口瞿‛的声音是依靠 翅膀摩擦发出来的。雄蟋蟀的右翅覆盖在左翅上面,
细细观察它背上的翅膀,下面有一个特别突出的翅球 。如果把翅球放在显微镜下
观察,可以发现上面有锯齿状的突起,这个突起叫做‚弓‛。蟋蟀举起背上的 左
右翅,用右翅上的‚弓‛摩擦左翅上的细脉,便发出悦耳的鸣声,这就是蟋蟀‚唱
歌‛的秘密





















8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一、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本文叙述的是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阿尔弗德雷〃魏格纳首创大陆漂移学说的故
事。

故事发生在1910年。魏格纳在病房的世界地图上发现,非洲的西海岸和南
美洲的东海岸形状 十分吻合,从而推测太古时代地球上的大陆是连在一起的巨大
板块,后因大陆不断漂移,才形成今天的各 个大陆。为了证明自己的发现,他进
行了大量的考证工作,找到了许多事实,提出大陆漂移的假说。

上述内容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叙述的,每个部分连接自然,运用‚这不
会是一 种巧合吧?‛‚于是……‛‚魏格纳并不是一个轻易改变自己想法的人‛等
过渡句,使文章浑然一体。阅 读这篇课文,能让学生懂得段与段之间的有机联系,


有助于提高阅读能力。文中还有很多 具有积累价值的词语,如‚洁白宁静、性格
豪放、静谧舒适、坐卧不安、不可思议、浩如烟海、飞渡重洋 ‛,对丰富学生的
词汇很有好处。

本文教学的重点是了解魏格纳发现大陆漂移的过程,难点是理解有关的地理
知识。

2.词句解析。

(1)魏格纳性格豪放,天性好动,在静谧舒适的病房里坐卧不 安,就像软
禁在牢笼中的困兽一般。

‚静谧‛是宁静的意思,宁静而舒适的病房 与魏格纳‚豪放‛‚好动‛的性
格形成了很大的反差。魏格纳很不适应病房的生活,就有了‚软禁在牢笼 中的困
兽一般‛的感觉。这句话引出了下文:由于病房生活的无聊,魏格纳无意识地用
食指在地 图上画大陆海岸线,借以消磨时光,引出了故事发生的起因。

(2)突然,他的手指慢了 下来,停在地图上南美洲上巴西的一块突出的部
分,眼睛却盯住非洲西海岸呈直角凹进的几内亚湾。瞧! 这两个地方的形状竟是
这般不可思议地吻合!

‚不可思议‛是指不可想象,不能 理解。这句话是说,巴西在南美洲,几内
亚湾在非洲,中间隔着浩瀚的大西洋,然而,巴西陆地的突出部 分竟然与几内亚
湾的形状非常吻合,吻合得令人难以臵信。这句话推进了故事的继续发展。



(3)他开始在各大洲之间的联系和对比中进行考察,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
寻找大陆漂移的证据。

‚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非常丰富。魏格纳从那么多的 资料中寻找证据,
就好像大海捞针一样困难,但他‚并不是一个轻易改变自己想法的人‛,他在困
难面前没有退缩,终于找到了证明这个学说的证据。从‚浩如烟海‛这个词语中,
我们可以推想出他所 经历的艰辛与挫折。

二、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

3.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着精神,并能把读后的感受和同学
交流。

三、教学建议

1.课前准备世界地图或地球仪。

2.这 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时可以先引导学生自读,要求学生边读书边查
阅工具书,理解生字新词,初步感知 内容,并提出不懂的问题。学生自学后,可


以通过检查朗读和提出疑难问题的方式进行反 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有的可以
同学间相互解决,有的可以留待深入阅读时理解。
接着,按照课文前的阅读提示,让学生边读书边思考:魏格纳的奇妙想法是
怎样产生的?有了这个想 法后,他做了些什么?学生充分读书后,同桌之间或小
组内相互交流。

最后,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简要地复述故事,并能把读后的感受与同学进
行交流。

3.学生交流读书所得时,教师可以重点指导以下几个方面。

(1)指导学生观 察世界地图或地球仪,找到巴西和几内亚湾的位臵,看看
巴西大陆突出部分的形状和几内亚湾凹进的海岸 线形状,是不是像书上说的那样
惊人的吻合。

(2)反复读第5自然段,了解魏 格纳的‚假想‛是什么,理解‚大陆漂移‛
的意思;并联系上文,体会魏格纳的这一假想是在反复地、仔 细地端详地图上的
一块块陆地和一条条海岸线的形状之后得出来的。

(3)读第 7自然段,要让学生理解,魏格纳发现了一个什么重要的证据,证
明他的假想是正确的。可以引导学生在 阅读中理解作者是如何进行推理的──

中龙既见于巴西东部,也见于非洲西南部。



中龙是爬行动物,不可能飞渡重洋。

中龙当时是生活在同一块大陆上的。

所以,巴西和非洲大陆以前是连在一起的。

4.学生在交流读书感受时,教师可以参与其中,以一个读者的身份,围绕
‚魏格 纳的重大发现靠的是什么‛这一问题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让学生体会到:
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反复论 证,是魏格纳获得成功的不可缺少的几个因素。在
学生情感升华、意犹未尽之时,可以鼓励学生继续查阅 有关大陆漂移学说的其他
资料,以激发学生继续探索科学的兴趣和愿望。

四、相关链接

魏格纳 (1880-1930)德国著名的天文学家、气象学家 和地球物理学家。
1915年,他出版了《海陆的起源》一书,全面论证了大陆漂移学说。在书中,他综合地貌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古生物学、古气候学等方面的知识和事实,
从不同学科的角度 ,系统地论述了关于大陆漂移的观点和论据,形成了比较完整
的理论体系。为了获得第一手资料,进一步 论证大陆漂移的假说,他先后4次赴
北极的格陵兰岛进行考察,并于第4次考察时不幸遇难。

大陆漂移说 是解释地壳运动的一种学说,由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阿尔弗德
雷〃魏格纳首创。他根 据非洲西海岸和南美洲东海岸在形状上的吻合性和地层、


构造、山脉的连续性,以及非洲 、印度、澳大利亚大陆古生物的相关性等事实,
认为地壳的硅铝层漂浮在硅镁层之上,大陆曾经大规模地 水平移动过。在2亿年
前,地球上的陆地是一块统一的连续体,叫‚泛古陆‛。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转,< br>加上日、月引潮力的作用,自2亿年前的中生代开始,漂浮在硅镁层上的硅铝层
逐渐自动向西移动 。到第四纪初期,形成现代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轮廓。大陆漂
移说问世后,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 自20世纪60年代海底扩张说和板块
构造理论提出后,大陆漂移说重新被人们所重视。语文园地二
























语文园地二
口语交际

这次口语交际趣味性较强,通过比眼力,交流观察感受,学生可以充分体验
到观察带来的乐趣。

教学时,可以按照教材提示的步骤安排交际活动,重点放在交流‚想到的内
容‛和 ‚观察的感受‛。教材中的左图,可以从树上找到隐藏着的10个头像。右
上图,从黑白两色中可以分辨 出,中间白色的部分是一个杯子,两边黑色的部分
是两个侧面头像。右下图,通过对画面进行不同的组合 ,可以看出两个头像:一
个是小女孩,另一个是老妇人。

可以采取在小组内开展 竞赛的方法进行教学,看谁发现得快,发现得多,然
后在班上交流各自的发现。在交流时,要引导学生说 一说:一开始看到的是什么?
后来又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并由此说出观察的感受。最后,教师和 学生
共同总结观察的方法和习惯:观察要仔细,要反复地看,多个角度看。


习作

本组习作的内容和要求与刚刚学过的课文密切相关,要求 学生写下平时观察
中新的发现,或是观察中发生的事。有两种习作的形式供学生选择,一是自己拟
题目,写一篇记叙文;二是用《观察日记×则》为题,把自己对某一事物进行连
续观察的情况以日记的 形式整理出来。

对本次习作的指导,可以按以下的步骤进行。

1 .围绕以下问题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最近你观察过什么事物?是在哪里观
察,怎么观察的?观察的时候你 发现了哪些新奇的事情?哪些地方让你感到有兴
趣?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谈话中,捕捉习作的内容,激起 习作的欲望。

2.教师交代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学生交流各自打算写的内容,教师作适
当的点评,引导全班学生相互启发。

3.教师对观察日记的写法和格式稍作指点。

4.学生试写。

5.选典型的习作进行作中讲解。

6.继续修改完稿。


教师对习作进行批改后,要认真进行讲评,通过多种形式展示学生的作品,
还可让学生谈 谈这次习作的体会。

我的发现

这次‚我的发现‛,通过三个例句 和一组对话,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正是因
为观察得认真、细致,正是因为经历了长期的观察,本组课文的 几位作者才有可
能把文章写得那么具体,那么准确。学生在交流各自的发现的同时,可以进一步
体会到观察的重要性,养成留心观察的意识和习惯。

教材中选取的课文中的三个句子,可 以让学生再次阅读,进一步体会文章的
作者是怎样细致地观察周围事物的;然后读读对话部分,先看看小 林和小东在学
习课文时发现了什么,再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最后,还可以让学生从课文或其
他 阅读材料中举出类似的语句,进一步体会留心观察的重要性,学习留心观察的
方法。

日积月累

这次‚日积月累‛的内容是一首花名歌谣,按一年12个月的顺序排列 ,易读
易记。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自行试读,提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教师
给予帮助 。

对这首歌谣的理解可以分几步走:(1)找出12种花名;(2)联系句子说说
各种花的特点或了解到的其他内容;(3)按顺序熟读背诵。最后还可以适当拓


展,让 学生用一种花名,依照短文的句式说一两句话。

成语故事

这则成 语故事讲的是‚胸有成竹‛的典故,文字浅显易懂,理解的重点是最
后一个自然段揭示成语内涵的部分。

教学时,可以放手让学生通读全文,在学生能够流利朗读短文后,教师引导
学生就 以下问题进行交流:文与可的笔下为什么能出现一竿竿生动传神的竹子?
从哪些地方能看出他画的竹子‚ 生动传神‛?你能理解‚胸有成竹‛这个成语的
意思吗?如果有条件,还可以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的例子说 明‚胸有成竹‛的意思,
并练习运用这个成语。
第三组
本组的专题是‚中外童话‛ ,围绕这一专题,教材选取了不同作家、不同风
格的4篇童话,安排了以读童话、编童话、讲童话、演童 话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
学习,‚资料袋‛‚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等 也围
绕这一专题安排,整组教材形成了一个比较严密的教学系统。

学生对童话并 不陌生,他们早已在课内外阅读过许多童话,为什么在这里还
要专门安排一个童话单元呢?教材在导读中 给出了明确的回答,即‚走进奇妙的
童话世界,了解童话的内容,品味童话的语言,体会童话的特点…… 进一步感受
童话的魅力‛。由此可见,这一组的教学应具有总结、提升的性质,教学时,不
仅要 让学生阅读一篇篇童话,而且要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童话这种文
学体裁的初步认识。



教师要综合考虑整组的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每篇童话的教学和综合性学习活
动。在教学时,既要充分利用好教材中提供的优秀童话,也要有效利用学生已经
阅读过的童话, 还要引导学生阅读更多的童话,并在大量阅读、建立感性认识的
基础上,通过讨论、交流,引导学生体会 童话的特点。特别要注意的是,对童话
特点的认识要把握适度,要从本班学生的实际出发,不要拔高要求 ;另外,相

关知识的了解也要同一篇篇生动的童话故事紧密联系,不要过于抽象。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1~13课时。其中,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2~3
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1课时,‚展示台‛
1课时。


































一、教材解读
9 巨人的花园



1.课文简说。

这是英国作家王尔德 写的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一个巨人看到孩子们在自己
的花园里玩耍,很生气,他在花园周围筑起了高墙 ,将孩子们拒于墙外。从此,
园里花不开,鸟不语,一片荒凉,春、夏、秋都不肯光临,只有冬天永远留 在这
里。一天,孩子们从墙洞爬进来,春天也就跟着孩子们来了,园里立刻变得生机
勃勃。当他 把孩子们再次赶出花园之后,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后来,在小男孩
的启发下,巨人醒悟了,随即拆除了 围墙,花园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巨人生活在
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的幸福。从这篇童话中, 我们可以体会到,
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本文的显著特点是 运用对比的方法展开故事情节、揭示道理。文中有许多处
进行了对比,如,巨人砌墙与拆墙后花园情景的 对比,巨人砌墙与拆墙后态度的
对比、感觉的对比,正是在这些对比中,故事的情节变得跌宕起伏,故事 所揭示
的道理也自然地显现出来。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在阅读中了 解童话在主人公的安排、表达
方法的选择等方面的特点,二是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想象画面,体会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教学难点
是体会 这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 小男孩没有拔腿逃跑,却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

‚凝视‛是指聚精会神地看。 小男孩在文中是一个奇异的人物──他一伸手,
桃树马上绽出绿芽,开出美丽的花朵。是他使巨人幡然醒 悟,他用眼睛专注地看
着巨人,仿佛在跟巨人说着什么,孩子用他那双会说话的眼睛,给巨人带来了怎< br>样的震撼?巨人从小男孩的眼里读懂了什么?课文中没有写出来,给我们留下了
无限的想象空间。 但从后来巨人的变化,我们可以体会到,巨人从小男孩的眼里,
读出了温情,读出了爱。

② 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

‚任性‛是指放任自己、不加约 束;‚冷酷‛是指待人冷淡苛刻。这是巨人
醒悟后说的一句话,他明白了春天不到花园里来的原因:是因 为自己太任性了─
─一次次赶走孩子们;是因为自己太冷酷了──一次次训斥孩子们。他想自己独
享花园里的一切,结果得到的却是寒冷和荒凉。这句话是帮助学生体会童话所揭
示道理的一个关键性语 句。

(2)对词语的理解。

洋溢:指情绪、气氛等充分流露。


喧闹:是喧哗热闹的意思。

训斥:训诫,斥责。

叱责:用严厉的言语指出别人的错误或罪行。

二、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鲜花盛开、绿树成阴、鲜果
飘香 、洋溢、允许、围墙、告示牌、隆冬、孤独、狂风大作、雪花飞舞、草翠花
开、训斥、覆盖、凝视、火辣 辣、冷酷、愉快、拆除‛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

3.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愿意和同学交流阅读感受。

三、教学建议

1.这是本组的第一篇课文,指导学生阅读之前,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已经阅
读过的童话故事。

2.教学时,要先放手让学生独立阅读,运用已获得的方法学习生字,理解
词语, 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在学生独立阅读的基础上,抓住人物态度的变化、
感觉的变化和花园情景的变化, 通过朗读、想象等方法感悟童话所揭示的道理,


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3.引导学生体会童话所揭示的道理,应主要采用朗读和想象的方法,紧紧
抓住巨人的表现与花 园里的情景展开教学。如,对比巨人回来前后花园里的情景:
巨人回来前,花园是什么情景?回来后,又 是什么情景?(先读课文,用课文中
的话说;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最后通过朗读表 现这种情景)
又如,对比巨人醒悟前后的变化:巨人醒悟前是什么样的?醒悟后又是什么样
的? 应该怎样读巨人醒悟前的话?在充分朗读和想象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读
后有什么体会,或是有什么发 现。

对这篇童话所揭示的道理,学生的体会可能不太一致,会有多种说法,如‚快
乐应当和大家分享‛,‚人不要太自私‛,‚要尊重孩子,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
天‛,教学时,要 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不要强求一致,也不要盲目拔高。

4.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感受童话的魅力,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之一。
可以让学生在明白了童话所揭示的道理之后,深入揣摩自己 喜欢的部分。形式上
不拘一格,如果对故事情节感兴趣,可以与同学合作演一演;如果对童话的语言感兴趣,可以深入读读有关段落;如果对人物形象感兴趣,可以与同学展开人物
形象的讨论。在充分 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

5.本课生字较多,有些字易受方 言音干扰而读错,要提醒学生借助汉语拼
音读准确,如:‚允‛应读yǔn,不要读成rǔn或yǒng ;‚拆‛应读chāi,不
要读成chē。另外,‚火辣辣‛的‚辣‛在ABB式的短语中发生变调,应 读作
huǒ lā lā。本课要求会写的12个字,大都笔画繁多,要让学生仔细观察字


形。易错字‚添‛的右下角是‚小丶‛而不是‚小‛,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包含这
个部件的字, 如‚慕‛,以加深印象,避免错误。

本课生词较多,要提醒学生在读书时加以注意,将识 字与学词结合起来,丰
富自己的词语积累。其中一些词语要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仔细体会其丰富的内涵< br>及其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如‚纷纷逃窜‛,‚窜‛是‚乱跑、逃走‛的意思,多
有贬义,而在课 文中用来描写孩子们的行为,则生动地表现出巨人的可怕训斥对
孩子的心灵造成的伤害,反衬出巨人的冷 酷无情。又如‚任性‛‚冷酷‛,巨人用
这两个词语自责,体现了巨人对自己行为的深深的悔恨。

6.课后的‚综合性学习‛提出了搜集、阅读童话的要求,在教学时要落到
实处。 可以分阶段要求,把综合性学习贯穿于整组学习的始终。有条件的话,应
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搜集童 话;如果条件有限,可以师生共同搜集;必要时,
教师可以直接提供一些童话供学生阅读,选读课文中的 《小青石》就是一篇很有
趣的童话,可以推荐给学生阅读。另外,‚资料袋‛中介绍了童话的一种分类方
法,以及著名的童话作家和他们的作品,可以利用这个资料袋,引导学生搜集、
阅读童话。《同 步阅读》中编选了《格林童话》中的《勇敢的小裁缝》、张天翼的
《不动脑筋的故事》和叶圣陶的《祥哥 的胡琴》,可以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有计
划地阅读。

四、教学案例

教学片段一


师:巨人看见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大声叱责。请把 巨人叱责的话找出来读
一读。

(生边读边画出巨人叱责孩子们的语句,文中主要有三句)

师:读一读这三句话 ,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巨人说这些话的时候,心里可能
是怎么想的?他说话的时候可能是什么样子的?

生:巨人说:‚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这时他可能瞪着眼睛,
脸 上通红通红的,双手叉着腰,心里想:这是我的花园!你们这些小家伙随便进
来,真讨厌!

生:巨人说:‚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这时候,比他
刚回来时更烦,样 子更凶。巨人肯定在想:我孤独地度过了漫长的寒冬,好不容
易才盼来春天,你们这些小家伙又来了!这 时,他可能攥着拳头,唾沫飞出老远。

生:‚喂!你赶快滚出去!‛巨人心里可能想,这 是我的地方,我已经说了不
让你们进来,你还敢进来!巨人说不定已经迈开大步准备去教训这个小男孩。

师:同学们想得不错,试着读一读这三句话。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读了这三句话,你有什么感受呢?



生:这个巨人太霸道了!

生:这个巨人好自私、好无情!

生:这个巨人真厉害啊!

……

教学片段二

师:同学们都对这个小男孩很感兴趣, 我们来仔细读一读重点写小男孩的第
8自然段。边读边想象:小男孩面对巨人的大声叱责,可能会说些什 么?

生:巨人,你太自私了!

生:他不会这样说,他开始就这样说的话会挨揍的。

(学生对小男孩会怎样说展开讨论)

生:伯伯,您的脸色很不好。您一定感到孤 独、荒凉。是啊!长期生活在狂
风大作、雪花飞舞的环境中,谁都会是这种感觉。您的花园里长期是这种 情景,
可花园外的村子里可不是这样的,您想过原因吗?


生:伯 伯,花园是您的,您固执地把自己锁在花园里,即使花园再美,您一
个人独享,久而久之,您能快乐吗? 人是需要交往的,如果只顾自己,最终只能
享受孤独、烦闷。打开花园吧!春天就在您的身边。

师:嗯,真是会读书的孩子。巨人听了小男孩的话会怎么想,怎么做呢?我
们来读 一读下面的部分,讨论讨论。

……

五、相关链接

王尔德 (1854-1900)奥斯卡〃王尔德是19世纪后期英国著名的作家、
诗人、剧作 家,唯美主义的代表人物。他在英国文学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在他
安息处的墓碑上,他被誉为‚才子和 戏剧家‛。

王尔德一生只为世人留下了9篇童话,分别收录在1888年出版的《快乐王 子
故事集》和1891年出版的《石榴之家》,但他事业的起飞,风格的形成,都是源
于童话。 正是他的第一部童话集问世之后,人们才真正将他视为有影响的作家。
英国《典雅》杂志将他和安徒生相 提并论,说他的《自私的巨人》堪称‚完美之
作‛,整本童话集更是纯正英语的结晶。《巨人的花园》就 是从《自私的巨人》改
编而来的。

王尔德的作品追求语言的表达效果。他的童话 ,讲述性的特点很强。几乎所
有和王尔德熟识的人在回忆他时,都会提到王尔德无以伦比的口才。读他的 童话,


每每让人觉得,这位生活在19世纪维多利亚时代的伟大作家,依然在和我们娓< br>娓交谈。

童话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重要体裁,是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 ,
其语言生动浅显,对自然物往往作拟人化的描写,多采用夸张、拟人、象征等表
现手法编织奇 异的情节。幻想是童话的基本特征,也是童话反映生活的特殊艺术
手段。童话主要描绘虚拟的事物和境界 ,出现于其中的‚人物‛,是并非真有的
假想形象;所讲述的故事,也是不可能发生的。但是童话中的种 种幻想,都植根
于现实,是生活的一种折射。童话创作一般运用夸张和拟人化手法,并遵循一定
的事理逻辑展开离奇的情节,造成浓烈的幻想氛围,形成超越时空制约、亦虚亦
实、亦幻犹真的境界。此 外,童话也常常采用象征手法塑造幻想形象,以影射、
概括现实中的人事关系。

根据人物形象类型的不同,童话可以分为常人体童话、拟人体童话和超人体
童话。常人体童话中的人物都 是普通的人,描述的是普通人的生活,但这些人的
性格、行动、遭遇都特别离奇夸张,如《皇帝的新装》 。拟人体童话中的人物,
多是人类以外各种人格化的有生命和无生命的事物,通过拟人化的手法使它们有
思想、感情和人的性格行为,如《木偶奇遇记》。超人体童话主要是描写超自然
的人物和他们的 活动,借助超越常人和自然力的神仙、妖魔或宝物来展开奇怪荒
诞的情节,多见于民间童话和古典童话, 如《神笔马良》《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但这三者并非截然分开,有时也互相联系。也就是说,在一篇童 话中,可能既有
常人体表现方法,也有拟人体表现方法。

童话与寓言 童话和寓 言有很多相似之处:它们的故事都是假托的、创造的、


幻想的,都可以采用各种生物或非 生物来充当故事的角色,也都富有教育意义。
但寓言和童话又各有不同特点。寓言的篇幅一般较为短小, 结构单纯,语言朴素,
幻想的程度也较轻;而童话的篇幅较长,长篇可达数万字,短小者一般也一二千< br>言。童话的结构比较曲折,能细致地刻画人物形象,幻想也比寓言更为丰富、奇
特。童话是儿童文 学的重要体裁,它描写的内容,表现的生活,都照顾到儿童的
知识范围和心理特点,所运用的语言也易为 儿童接受。而寓言虽然也是儿童文学
的一种重要体裁,但它并不是儿童文学专有的样式。









10* 幸福是什么
一、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这篇童话是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记 叙的。先讲三个牧童发现树林里一口老
泉已经不涌泉水了,他们主动带来锄头、铁锹,疏通泉眼,开沟引 水,砌井加盖。
他们这样做是为了让人们能喝到干净的泉水。再讲智慧的女儿看见了他们的所作
所为,称赞他们做了一件好事,并祝他们幸福。这时,三个牧童并不理解什么是
幸福。智慧的女儿没有直 接告诉他们幸福是什么,而是引导他们自己去弄明白。


接着讲十年以后三个牧童又在小井 旁边相遇。他们看到了自己的劳动给别人带来
的好处:有了泉水,树木茁壮成长,人畜可以随时饮用。他 们为此感到快乐。回
顾各自十年的生活经历,他们对幸福是什么有了比较深刻也比较一致的体会:因自己的劳动给别人带来益处而感到幸福。最后讲智慧的女儿再次出现,她概括了
他们的体会,揭示了 幸福的含义。
故事情节奇异是本文的一大特点。文中‚智慧的女儿‛突然而来,飘然而
去。 她肯定、赞扬三个牧童疏通泉眼的劳动;引导他们通过自己的实践弄明白什
么是幸福;在他们有了体会之 后,揭示幸福的含义。她就像有着无穷智慧的导师,
指引三个牧童去实践,去发现,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 思想。智慧的女儿这一形象
在文中起到了‚魂‛的作用,正是这一人物形象,使整个故事变得神秘而有趣 ,
大大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通过自 读自悟了解
故事内容,懂得幸福是什么,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二是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巨
人的 花园》和《幸福是什么》这类超人体童话在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语言表达
上的一些特点。
教学本文的重点是了解故事内容,教学的难点是体会课文中所讲的幸福的
含义。
2.词句解析。
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 义务‛,就是应尽的责任。‚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是指把自己应该做的
事情做好。这句话是说:要想 获得幸福,就要通过辛勤的劳动,给别人带来方便
和好处,让别人感到幸福,自己也就幸福了。这句话的 意思看起来很抽象,但联
系课文理解,就变得非常具体、丰富。三个牧童疏通泉眼,开沟引水,砌井加盖 ,
给人们带来了好处,这是幸福。第一个青年给病人治病,病人恢复了健康,他感


到多么幸福。第二个青年走了很多地方,做过很多事,他勤勤恳恳地工作,他的
劳动没有白费,对别人 是有用的,所以他也是幸福的。第三个青年留在村子里耕
地,麦子养活了许多人,他的劳动也没有白费, 他也感到幸福。这样,抽象的道
理就被这几个具体的事例诠释得淋漓尽致。
二、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
2.朗读课文,懂得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
有益的事情。
3.能和同学合作表演课文内容。
三、教学建议
1.教学这篇略读课文,要充分体现让学生自主阅读的思想。以下几种教学思
路教师可以参考选用。 < br>一种思路是以演童话为线索组织教学。(1)学生按照课文前面的阅读要求自
读课文。(2)学生 自由组合,讨论如何演好这篇童话,分头阅读、准备。(3)
学生试演童话。(4)演后交流、评价。教 师重点指导学生把课文中没有明确写
出来、但对理解幸福是什么有帮助的内容演出来,如,十年来三个青 年做了些什
么,是怎么做的;对于他们的所为,人们可能会怎么做、怎么说。在试演的基础
上, 组织一台‚幸福是什么‛的童话表演。最后,组织学生谈谈自己对幸福的理
解。

另一种思路是以讨论幸福是什么为线索组织学生学习。首先放手让学生自读
课文,在学生充分读的基础上 ,组织学生交流读后的体会。交流时,要重点引导
学生联系课文内容谈谈对幸福含义的理解,还要注意扩 展开去,联系现实生活加
深对幸福含义的理解。最后,组织学生将《巨人的花园》和本篇课文联系起来,


谈谈自己读后的感受或发现,如童话主人公的特点,童话表现方法的特点。

2.理解‚幸福是什么‛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教学时,要紧扣文中三个青年
(包括他们小时候) 的所为以及他们给人们带来的好处,引导学生体会、感悟。
不仅要把握课文反映的内容,还可以引导学生 想象课文没有写出来的内容。如,
了解第一个青年的作为时,可以引导学生想象:他是怎样给病人治病的 ,病人恢
复了健康离开医院时是什么样的,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他会是什么感觉?由
此,使 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别人幸
福,自己也幸福。当然,对幸福 含义的理解,学生的认识不可能一样,教师也不
要强求一律,重要的是要给学生一些形象,通过具体可感 的形象来指引学生的认
识和行为。

3.本课难理解的生词不多,‚义务‛一词学 生可能比较陌生。‚义务‛既指
法律上应尽的责任,也指道德上应尽的责任,在本文中指道德上的责任。 可以引
导学生读三个青年的话,看看他们怎样用自己的劳动做出了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怎样尽自 己的责任给人们带来了幸福,从而理解‚义务‛一词的含义。

4.可以适当拓展,让学生说说或写写‚幸福是 ‛,把自己对
课文的感悟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作一番心灵的表白。

四、相关链接
关于‚幸福‛的名人名言

人类的一切努力的目的在于获得幸福。


──欧文

金钱和享受的贪求不是幸福。
──赫拉克利特

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会吃得起苦。
──屠格涅夫

想不付出任何代价而得到幸福,那是神话。
──徐特立

如果我们不能 建筑幸福的生活,我们就没有任何权利享受幸福,这正和没有
创造财富无权享受财富一样。
──萧伯纳
11 去年的树
一、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本文是日本作家新美南吉的作品。文章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鸟儿和树是好
朋友, 它天天唱歌给树听,将要飞回南方时,鸟儿答应了树的请求──还要回来
唱歌给它听。可是第二年春天, 当鸟儿飞回来找它的朋友时,树却不见了。鸟儿
四处寻访,最后找到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朋友不 在了,友情还在,诺言
还在,于是,它心里充满了忧伤和惆怅,面对着由朋友的生命点燃的煤油灯,唱< /p>


起了去年的歌。

这篇童话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故事的情节,推动故事 的发展。全文一共有四次
对话。第一次是鸟与树的对话,它们约定明年春天相见时鸟再唱歌给树听;第二
次是鸟与树根的对话,鸟向树根询问树到什么地方去了,树根告诉它,伐木人用
斧子把它砍倒, 拉到山谷里去了;第三次是鸟与门先生的对话,鸟向门先生打听
树的去处,大门告诉它,树被切成细条条 做成火柴,卖到村子里去了;第四次是
鸟与小姑娘的对话,鸟向小姑娘打听,小姑娘告诉它,火柴已经用 光,只剩下用
火柴点燃的灯火。这四次对话,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课文所说明的道理也在
这 四次对话以及后来鸟儿的表现中逐步显现出来。

这篇童话情深意浓,带着些许伤感色彩, 赞美了高尚的、令人荡气回肠的友
情。整篇童话的语言朴实无华,全文没有华丽的词句,用白描的手法, 写出了鸟
儿对树的真挚情谊,略去了鸟儿在寻找朋友过程中以及面对灯火时的心理描写,
给读者 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在平淡的语言中有一种深挚透明的美。读罢此文,
鸟儿对树的那种浓浓深情便跃 入脑间,挥之不去。

本文属拟人体童话。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要引导学生体会童话故 事所揭
示的道理,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童话的特点,特别是拟人体童话在主人公的刻画、
故事情 节的安排及语言表达上的特点。这也是教学这篇课文的重难点。

2.词句解析。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这两句话颇为传神,特别是 其中的两个‚看‛字,让人产生无穷的遐想。第
一个‚看‛,是在鸟儿费尽周折,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好朋 友之时──虽然只是用
自己的好朋友做的火柴点燃的灯火,鸟儿睁大眼睛,仿佛在说,树朋友,我终于< br>找到你了,我来给你唱歌了!第二个‚看‛,鸟儿实现了自己的诺言,仿佛在说,
树朋友,我唱的 歌你听见了吗?再见了朋友。这两个‚看‛字,饱含了鸟儿对树
无比的深情和留恋,使朋友间的深厚情谊 跃然纸上。

二、教学目标

1.认识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正确读写‚融化、剩下、伐木、煤油灯‛
等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话揭示的道理。

三、教学建议

1.本课教学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步骤:(1)初读全 文,交流阅读收获。交流
的内容可以是对全文内容的把握,可以是阅读后的初步感受,可以是印象深刻的
地方,也可以提出不懂的问题。(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四次对话,体会小鸟


与树分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以及鸟寻访大树时的焦急、伤心之情。(3)想象
鸟两次对着灯火‚看了一 会儿‛的内心活动,体会鸟对树的深情与留恋。(4)
谈谈读了这篇童话故事后的想法,对小鸟、大树、 伐木人说说心里话,然后写下
来。

2.教学时,要重点引导学生体会鸟儿信守诺 言、珍惜友情的品质。教师要
紧紧抓住四次对话,以朗读对话为线索,帮助学生读懂课文。指导朗读时, 先要
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再分别研读每次对话,在反复朗读、想象体会的基
础上,分角 色朗读,把不同角色在不同情况下说话的语气读出来。

采用恰当的语气读是朗读指导的重 点,这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故
事所揭示的道理、感受这篇童话特点的重要手段。第一次树与鸟 的对话要读出依
依惜别、难舍难分之情。树和鸟是一对多好的朋友呀,一个天天唱歌给对方听,
一个天天听对方唱歌,它们是那样的相依、相惜。可是,寒冬来临,它们不得不
分手,这是多么的无奈、 多么的伤感啊!树的话中饱含着请求、期盼:‚明年春
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鸟的回答信誓旦旦 ,语气坚决、肯定,做出了保
证:‚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后面的三次对话,鸟都是在寻找 树,要
用询问的语气来读,当它一次又一次地找不着时,心里是非常焦急的。所以,读
鸟向门先 生和小女孩的问话时,心情一次比一次急切。当它得知树被‚砍倒‛,
被‚切成细条条‛‚做成火柴‛‚ 卖掉了‛‚火柴已经用光‛,只剩下用火柴点燃的
火还亮着,它的内心越来越忧伤,读时要突出一次比一 次伤心、一次比一次难过。
三个角色的回答,其身份不一样,朗读时也应有所区别。读树根的话时,要读 出
同情、伤感的语气,因为树根本是树的一部分;读门先生的话,声音要显得平淡,
因为工厂的 大门对这样的事情见得多了,不以为然了;小姑娘的回答,声音要稚


嫩些。

3.对课文蕴含的道理,学生的认识可能不太一致,如,要信守诺言、珍惜
友情;要保护环境, 爱护树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要无私奉献。应
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只要 能从课文中找出支撑的理由,不脱
离文本的本意,都是可以的。

4.本课词语中 出现了较多儿化现象,如,‚鸟儿‛‚哪儿‛‚细条条儿‛‚一
会儿‛,应指导学生读准儿化韵,提示学 生注意后面的‚儿‛不要自成音节,应
该同前面的字连在一起读。教学时,还应引导学生注意体会这些词 语加上儿化韵
后,在语气和感情色彩上发生的变化,如,‚鸟儿‛体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细
条条儿‛突出了‚条条儿‛的细小、轻微,表达出作者对大树变成火柴后的惋惜
之情。

四、教学案例

教学片段一: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师:鸟儿和树是好朋友。课文中很多次出现了‚好朋友‛这个词,请你找一
找,读一读。

(生自读)

师:这么多地方都出现了‚好朋友‛,让我们再来读书 ,看看从哪些地方能


真正体会到它们是好朋友。请默读,把让你感动的地方画出来,再放 声反复读几
遍。

(生自读)

生:(读第3、4自然段)。

师:听他的朗读,你感受到这对好朋友在分别时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生:树希望小鸟回来给它唱歌,小鸟也愿意回来给树唱歌。

师:请你找一个好朋友一起读一读它们的对话,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两名学生分角色读)

师:我听出来了,它说‚一定回来‛,它愿意回来,在向 好朋友保证。你们
还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吗?听出刚才他读的时候还有什么感觉在里面吗?

生:它们都特别不想让对方走。

师:是啊,它们难舍难分,你也找个好朋友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好吗?

(生自由找小伙伴对读)


师:全班男女生合作读这部分,把刚才体会到的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好吗?

(男女生合作读)

师:它是在向大树保证,能不能更坚定一些?

(生再读)

师:它们那么难舍难分,课文中还有这样的语句吗?

生:(读第1自然段)。

师:‚天天给树唱歌‛,说明它们朝夕相处,形影不离,你有这样的好朋友吗?

生:有。

师:有这样的好朋友,你感觉幸福吗?

生:我感觉很幸福!

师:请带着这种感觉再读读这句话。

(生读)


师:我们都能感受到,有一种幸福的感觉在向我们传递 。让我们一起来读读
这句话。

(生齐读)

师:正因为它们天天在一起,所以分手时那么难舍难分。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鸟儿找了很多地方。

师:为了找到好朋友,小鸟可是历尽艰辛,你还能用什么词来说说?

生:千辛万苦地找。

生:不顾一切地找。

生:千里迢迢地找。

师:对,心急如焚地找。因为它们是好朋友。鸟儿在寻找大 树的过程中,有
许多次急切询问的话语,请你找一找,读一读。

(生自读鸟儿问树根、大门、小女孩的三句话)

师:从这些话里,我们最能感受到小鸟的心情了,自己再读一读,体会体会
小鸟的心情。



(指生读鸟儿问树根的话)

师:多着急啊,多急切啊!

(指生读鸟儿问大门的话)

师:‚到什么地方去了呢?‛语速都加快了,说明心里着急。

(指生读鸟儿问小女孩的话)

师:为了寻找好朋友,鸟儿一次比一次焦急,一次 比一次急切,我们连起来
读,体会小鸟心情的变化,好吗?

(生齐读)

师:我看到有的同学眉头都皱起来了,语速也加快了,我体会到了你们心中
的焦急 。在对话里还有其他几个角色,请大家在四人小组里分工练读。

(生练读小鸟找大树的过程)

(指四生分角色读)

师: 刚才这组同学的朗读,你觉得谁读得比较好?或是哪个角色你能读得比


他更好?

生:有一个角色我能比他读得更好。(读树根的回答)

师:你为什么这样读呢?

生:我觉得树根也是树的一部分,它们也是好朋友,所以语气也应该是有些
伤心的。

生:(读大门的回答)。

师:听他这样读,你有什么感受?
生:好像这棵大树跟它没关系似的,它瞧不起小鸟的问题,觉得本来就应该
这样,把大树拿来做东西 。

生:它对这种事见得多了,一点儿都不同情树。

师:是啊,小 鸟在寻找大树的过程中,那份焦急、担心、急切,就是奉献给
大树的最深厚的友情。让我们一起来朗读这 部分!

教学片段二:多角度写感受

师:课文已经学完了,作为读者,你肯定还有很多话想说,你想对谁说?



生:我想对小鸟说。

生:我想对大门说。

生:我想对伐木人说。

师:是不是还可以对文章的作者说一说?你想对谁说就对谁说,把自己想说
的话写下来。

(生分头写)

生:鸟儿,我想对你说,你那首诚信的歌会永远留在你和大树心里,大树会
是你永远的好朋友。

生:伐木人,难道小鸟这份纯真的友情还不能打动你吗?如果你是个有心人,
你就 应该珍视它们的友谊,爱护树木。

生:大树,你为人们点燃灯火,为人们照亮,你真了不起!

……

五、相关链接


新美南吉 (1913—1943)日本作家。他 出生于一个错综复杂的家庭。中
学时代,他便开始投稿,展现出他在儿童文学创作上的天赋。后来,他逐 步实现
了当作家的梦想,于1942年出版了他的第一本童话集《爷爷的煤油灯》,成为日
本儿 童文学界的一颗新星。1943年,身体状况一直欠佳的他,终因喉头结核而
英年早逝,当时还不满30 岁。

童话的语言 童话的语言有不同的风格。童话的创作语言有时接近于诗,有
时接近于小说,有时又有戏剧语言的效果。在具体的童话创作时,采用哪种表达
形式,主要取决于作家相 对习惯的语言个性,如,安徒生的《海的女儿》的语言
是一种抒情的诗意美,《皇帝的新装》的语言是一 种夸张的幽默美,《丑小鸭》的
语言是一种朴素的自然美,而新美南吉主要以朴素无华的美见长。

童话的荒诞美 在小说、报告文学等写实文体中,人们追求的是一种真实感,
越是 接近生活本身,就越能激发读者的热情。而童话则恰恰相反,童话就是要有
神奇瑰丽的幻想色彩,想象越 奇异、越荒诞、越陌生,就越能激发读者的阅读热
情。奇异与荒诞是童话最重要的审美品质。这里所指的 ‚荒诞‛,是一种美学意
义上的荒诞感、荒诞性,概念较为宽泛,与现实生活中所指的荒诞一词有所区别 。
它涵盖幻想、奇异、怪异、稀奇、善变、荒诞可笑、无稽之谈、难以臵信等多种
含义。正是这 种宽泛意义上的荒诞性,才能使童话产生趣味盎然的美学效果。

荒诞是儿童文学作家用以 进行童话艺术创造的手段。它的表现形式可以是多
种多样的,但在童话中常常离不开强烈的夸张、离奇的 幻想、扭曲变形和机智的
反讽,其中夸张和想象是最重要的。在幻想世界中,什么样的事情都可能发生,
不可思议的事也能当作事实的体验,按照无限的想象和丰富的表现,创造出一个


完全不同于现实的奇幻世界。《去年的树》就是用美丽的荒诞来表现一只鸟和一
棵树之间生死不渝的友谊 。鸟儿那执著的爱所传达的是人类所共有的、最美好、
最纯洁、最真挚、最恒久的情感,因此,它具有摄 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12* 小木偶的故事
一、教材解读

这篇略读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了一个通俗易 懂、情趣盎然的童话故
事。课文先写老木匠做了一个小木偶,并在小木偶的脸上添上了一个‚笑嘻嘻‛< br>的表情,以为只要会笑小木偶就会永远快乐;接着写小木偶在着急、生气、委屈
甚至是痛苦、伤心 时也总是一副笑嘻嘻的表情,因而在生活中遇到了一系列挫折;
最后写小木偶在女巫的点化下,拥有了所 有的表情,此时他发出了内心的感叹:
‚要是只会笑,那可是远远不够的。‛读完故事,我们不禁会发出 和小木偶相同
的感叹:在生活中,笑是很重要的,是非常美好的,谁要是不会笑,就无法体验
生 活的快乐。但生活是复杂的,除了一些高兴的事之外,还有一些伤心的事,不
同的事情会引起我们不同的 情感态度,要用我们的真情、用不同的方式去体验生
活,面对生活。

童话以‚笑 ‛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老木匠在小木偶的脸上添了一个笑嘻嘻


的表情;小木偶因为笑嘻 嘻而受冤枉,遭误解,被怀疑;直到女巫出现,赋予了
他所有的表情,才让他真正获得了快乐。童话构思 巧妙,让我们在同情小木偶遭
遇的同时,反省自己的生活,感悟快乐的真谛。

这 篇课文和《去年的树》一样,也属拟人体童话,而且文中对话也比较多。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主要是引 导学生运用阅读《去年的树》的方法阅读本文,
在阅读中进一步感受这类童话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木偶的内心活动。

4.能较合理地续编故事。

三、教学建议

1.课前教师可以布臵学生搜集一些有关木偶的资料,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木
偶。

2.教学这篇略读课文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前的阅读要求,运用阅


读《 去年的树》的方法自读课文。自读时,先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再和同学分
角色读课文。在充分自读的基 础上,组织学生交流阅读收获,如,在小木偶的身
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小木偶遇到一系列挫折时,心里 会想些什么?文章的最后
一段话是什么意思?最后组织学生展开想象续编故事,并将这篇童话和《去年的
树》联系起来,谈谈对这两篇童话的特点的认识。

3.这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 ,充分朗读应是阅读本文的主要手段。朗读的
语气应因不同的语境而变化。如,老木匠为小木偶添上表情 后的语言,应读出一
种自我陶醉的语气,突出老木匠的心满意足;小木偶见小红狐撒谎并诬赖他后,对熊警察说‚那是我的,我的,我的‛时,应读出申辩的语气,表现出小木偶的
气愤,声音要高,因 为小木偶是尖叫着说的;在读小木偶回答小白兔、老婆婆的
答话时,应读出一种伤心和无奈的情绪,因为 熊警察、小兔子、老婆婆都不相信
他的话,他感到十分委屈。而小白兔的话要读出嘲笑的语气,老婆婆的 话应读出
责备、不解的语气。

4.学生交流阅读体会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联 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体会
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如:‚老木匠说得没错,笑是很重要的。不过,要是只
会笑,那可是远远不够的。‛引导学生理解这个句子的前半部分,可以联系老木
匠说的话‚谁要 是不会笑,谁就没办法过快乐的日子‛来体会;理解这个句子的
后半部分,可以联系文中小木偶的遭遇加 以体会。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可能也有
过类似的经历或体验,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以加深对 这句话的理解。

5.在学生充分交流阅读体会之后,可以引导学生续编这个童话。续编的 目
的是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延伸性想象,进行创造性的表达。教师既要鼓励学


生大胆想象,又要指点方法,如,提示学生把握故事的主线,把握人物的性格特
点。无论怎样想象、怎 样创造,故事的主线不能变。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重在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作愿望,应分层要 求,以鼓励为主。《小木偶的故
事》原文很长,课文只节选了开头的一部分。学生续编故事之后,教师可 以酌情
介绍原文后面的内容。

6.本课描写人物表情的词语很丰富,如,‚板着 脸‛‚笑嘻嘻‛‚愤怒‛‚亲
热‛‚温柔‛‚痛苦‛‚伤心‛‚着急‛‚委屈‛‚生气‛‚龇牙咧嘴‛‚ 嘟嘟囔囔‛‚可
怜巴巴‛‚放声大哭‛,这些词语是女巫所说的‚人类所有的表情‛的具体体现,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读书时注意这些词语,以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并体会到作者
是如何运用这些语言来 表达人物的内心情感的。

7.有条件的话,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读一读《木 偶奇遇记》
《翻跟头的木偶》等童话故事,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拓宽学生的阅读面。
还可 以引导学生在课内外搜集表达有特色的词语,进行语言积累。如,ABB式:
笑嘻嘻、毛茸茸;AABB 式:蹦蹦跳跳、嘟嘟囔囔;ABCC式:可怜巴巴。

四、相关链接

《小木偶的故事》 发表于2002年,原题为《木偶的眼泪〃外二篇》,后来
入选《2002 中国年度最佳童话》,改名为《小木偶的故事》,里面包含三篇童话
故事:《只有笑是远远不够的》《我 不是一段普通的木头》和《我喜欢做我自己》。
课文是根据《只有笑是远远不够的》改编的。《同步阅读 》中的《最棒的还是我
自己》是根据《我喜欢做我自己》改编的。



附:




我不是一段普通的木头

吕丽娜

小木偶大步走在绿森林里。

它边走边想:穿过这片森林,会看见什么呢?是大海,是草原,还是另外一
片绿森林?

小木偶正想得出神,树丛里突然蹿出个小妖怪!

小妖怪长得皱巴巴 的,活像一块木头疙瘩。它一手叉着腰,一手指着小木偶
大叫:‚喂!那块木头!站住!‛

‚我不是一块木头,我是小木偶!‛小木偶生气地回答。

‚不是木头?‛小妖怪很疑惑地凑到小木偶跟前,仔细地闻了一会儿。

< br>‚你不过是一段普通的木头!‛小妖怪大声宣布,‚我是从小吃木头长大的,
吃了整整300年! 不会弄错的!‛

小木偶又生气又着急,它想:我一定得向这个小妖怪证明,我不是一段普通
的木头!

‚我会说话。这证明我根本不是一段普通的木头!‛小木偶说。

‚这不能证明! ‛小妖怪大声地反驳它,‚你不过是被施了魔法!这没有什么
了不起的!你等着瞧!‛

小妖怪找来一段破木头,然后从口袋里掏出一根歪歪扭扭的魔杖。

‚你看仔细了。‛小妖怪边说边用魔杖在破木头上点了一下。

那木头马上长出一 张大嘴巴,神气活现地说起话来:‚你和我一样!不过是
一段普通的木头!普通的木头!木头!木头!… …‛

小木偶气坏了,它大叫:‚我还会做算术题、背乘法表!一一得一、一二得
二、二二得四、二三得六、二四得八……‛

小木偶一口气把乘法表从头背到尾。

但是小妖怪还是说:‚这没什么了不起!‛

参商之虞-红五月黑板报


浙江省委党校-庸懒散浮拖


原料英语-悬空寺导游词


爱弥尔-超市培训


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登记表-中秋节祝福的诗句


福建高招办-伤感爱情句子


上海考试院-工作证明的格式


甘肃高考招生-三严三实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