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崧舟:不在实用 而在文化

萌到你眼炸
924次浏览
2020年08月17日 08:38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北京中关村中学-爱耳日活动



不在实用 而在文化
——漫议小古文课程的当代使命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 王崧舟
近日,翻读日本学者加藤喜一新书《中国的逻辑》,其中有两段 文字赫然映入眼帘,令
我这个身为语文教师的中国人不胜感慨:
“名字与语言是自我认同的核 心。倘若‘00后’的小朋友已经有了英文名字,并用它
经营自己就有些危险了,必须加以警惕,因为这 很有可能逐渐失去自己作为中国人的思维观
念。”
“中文是文化底蕴很深厚的语言,外国人不 好接触,只懂语言远远不足,必须了解背后
的文化,这叫做‘学语文’。”
很遗憾,对中文和 母语教育有着如此冷静而深刻见地的中国人,实在不多,其中也包括
语文教师。
大家知道,1 949年之前,“语文”称作“国语”和“国文”。从“国文”到“语文”,一
字之差究竟意味着什么? “国文”者,堂堂一国之文也!它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之根,
每一个中国人的精神之根、文化之根。 王丽在《语文丢失了什么》一文中说得掷地有声:“国
文唤起的是我们潜意识深处对国家民族文化的认同 感;它使我们从拿起母语课本的第一堂课
——开启蒙童的第一天起,就意识到‘我’是中国人。” “国文”之文,不外“白话文”和“文言文”这两类。那么,从文化之根的角度审视,
谁更有实力、 更有资格担当这一使命呢?我想,答案是毋庸置疑的。文言是中华民族经典思
想、经典文化最优雅最适切 的寓所。五千年的文明血脉,四千九百年横亘在文言这片神圣的
土地上。文言才是中国人的文明之根、精 神之根、文化之根。
据我所知,“小古文”这一称谓是由李振村先生支持的新经典诵读课题实验率先提 出的,
它特指那些篇幅短小、浅近易懂、富有情趣、适合儿童阅读的文言文。小古文的课程开发
与研究始自2005年,迄今已历时8年余。从课程定位到教材编选,从课堂实践到教学评价,
小古文课 程在朱文君老师的组织带领下,一路跋涉、成效显著。
它带给我们的惊喜和启示是多方面的,但正如经 典素读的创始人陈琴老师对小古文教学
所作的点评那样:“这个教学的尝试意义非同一般。她让我们看到 了母语教学其实可以让孩
子们充满愉悦地接近我们的源头文化,可以让一些经典的文本如此悄然而亲切地 贴近孩子的
1



心。不刻意,不矫情,文言带着故事带着节奏带着韵 味走进了学生的阅读视野,而孩子们个
个竟是如此的情趣盎然!”
是的,充满愉悦地贴近源头 文化,为中国灵魂播下千年文明的种子,这是我推崇小古文
课程的根本原因。
在我看来,小古 文课程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有关“兴趣”的。谁都清楚,当代语境下,
文言太难,音难读、句难通、义难 懂、文难用,因为难,学生没有兴趣。其实,这是一个
重大误区。学生的兴趣并非教育的起点,恰恰相反 ,培养和塑造学生良好的兴趣才应该作
为教育的起点。小古文课程的教学实践已经证明,学文言的兴趣是 完全可以被激发、被点
燃,并逐渐浓烈而持续起来的。
我们不妨引入小古文教学的一个片段来看一看:
师:这“之乎者也”的文言文,为什么这么有 韵味呢?你们发现没有,这篇文言里有一
个字特别多?
生:之。
师:圈一圈,到底有多少个“之”?
(生圈出八个“之”。课件中“之”以红字突出,印证学生的答案)
师:同是一个“之”,意思可不一样,读起来也就不一样。听老师读,考考你的耳力。
(师范读,强调“之”字,学生认真倾听,听得津津有味。)
师:听出来了?
生:老师读得很有趣,像古人在说书。
生:“之”的轻重缓急都不一样。有些读得长,有些读得很短促。
师:哪个读得最长?
生:“垂涎久之”的“之”读得最长。
师:好,借用音乐的节拍来比方。如果这个“之”是两 拍,哪么,有读一拍的“之”吗?
有读半拍的“之”吗?
生:“贵重之品”“罕见之物”的“之”读半拍。
师:猜一猜,罕见之物中的“之”什么意思?
生:这里的“之”是“的”的意思。
师:对啊,用现代的话说就是“贵重的东西,罕见的物品”,这里的“的”我们读得很
短促。一起跟老师 读。(师带读:猿升之技、贵重之品、罕见之物、卑鄙之辈、拂人之性、
违心之谈)
2



师:有读一拍的“之”吗?
生:“方以之为食也”的“之”。
师:这里的“之”是什么意思?
生:它、葡萄。
师:对啊。“之”在文言文里经常 用来代前文说的人或物。那“垂涎久之”的“之”为
什么读得最长呢?
生:垂涎了很长时间了。
生:口水流得很长了。
师:有意思,你能绘声绘色地读一读吗?
生:垂涎久之——
师:听出来了,狐狸的口水流到胸脯上了。有流得更长的吗?
(生又读,故意拉了很长的声音,生笑。)
师:长是长了,可平平的,不太好听,我来创新一下。
(师吟“垂涎久之”,把“之”读得一波三折。生大笑。师打趣说,这就叫“垂涎三尺”)
以上是朱文君老师执教《狐与葡萄》的一个精彩环节。试想,学生浸润在这样的文言学
习氛围中,如坐春 风、如沐春雨,还用得着争辩兴趣不兴趣吗?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要对
文言不感兴趣,我看都难! < br>当然,对文言的兴趣,不同于对动漫的兴趣、对游戏的兴趣,它是一种高雅的文化兴趣。
而越是高 雅的兴趣,往往越远离日常生活,越需要文化的支撑和传统的浸润。西方人让他们
的孩子阅读《荷马史诗 》,阅读《圣经》,那么,中国的孩子为什么就一定要以不感兴趣为理
由,让他们忘记《诗经》、忘记《 论语》、忘记老庄、忘记禅呢?如果一个民族普遍缺乏高雅
的文化兴趣,其精神的创造力必将日渐萎缩。 小古文课程自觉肩负起培养学生阅读经典兴趣、
唤醒民族意识的责任,可谓功在当代、泽被千秋。 小古文课程面临的第二个问题,则是有关“价值”的。学文言有价值吗?讲得再直白一
些,学文言有 用吗?如果纯以应试为衡量标准,也许,学文言确乎是无用的。以人教版国标
本小学语文教材为例,长达 六年的语文课程,不过编排了区区4篇文言。其中五下一篇《杨
氏之子》、六上一篇《伯牙绝弦》、六下 两篇《学弈》和《两小儿辩日》。就这么点芝麻量的
文言,无论怎么考,对学生语文成绩的评价几无影响 。
其实,这还只是一种功利主义的无用观。更有甚者,认为传统的人文经典对于当代中国
已经 完全过时、毫无用处,相反,只会阻碍学生成为一个现代、文明、理性的中国人。果真
3



如此吗?去年八月,龙应台在北大百年纪念讲堂作了题为《文明的力量:从乡 愁到美丽岛》
的演讲。她说道:“台湾所有的小学,你一进校门当头就是四个大字:‘礼义廉耻’。进入 教
室,简朴的教室里面,墙壁上也是四个大字:‘礼义廉耻’。如果一定要我在成千上万的格言
里找出那个最基本的价值基座,大概就是这四个字。”她又说道:“2006年,上百万的‘红
衫军’包 围总统府要求陈水扁下台,台北的夜空飘着大气球,一个一个气球上面分别写着大
字:礼义廉耻。我到广 场上去,抬头乍看这四个字,感觉好像是全台湾的人到这广场上来开
小学同学会了。看着那四个字,每个 人心领神会,心中清晰知道,这个社会在乎的是什么。”
坚信“‘家’‘国’支点在文化”的前国家图 书馆馆长任继愈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过这样一番饶有兴趣、耐人寻味的话:“中国有很多传统美德 ,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你换一个‘己所欲,施于人’行不行?你爱吃辣椒,不能让别人也吃辣椒 。对待朋友应该是
这样,对待家人也应该是这样;人与人之间是这样,国与国之间也是这样。所以,经典 的东
西很有价值,是经得起推敲的。”
其实,朱自清先生在《经典常谈》一书中早就指出:“ 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
文化。”他特别强调:“做一个有相当教育的国民,至少对于本国的经典 ,也有接触的义务。”
要知道,这些观点的提出,距反传统最为激进的“五四”运动尚不过二十来年。
那么,当代中国呢?当代中国的教育呢?当代中国的语文教育呢?
小古文课程的当代价值,即 在于对全球化语境下的经典教育给予了自觉的反思和高远
的定位。正如朱文君老师所指出的那样:“文言 ,是我们不能拒领的文化遗产。”“没有文言,
汉语的世界就像天空没有星光,就像花朵没有芳香。没有 文言,汉语的大地就没有了母亲
河。没有文言,我们的孩子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
是的,只 有从内心深处把阅读经典上升到灵魂解放的高度,经典教育的实施才可能从过
去以字词掌握与文白对译为 主的文言教学老路上跳出来,进入文化、思想和历史的大视野,
孕育出整个民族强大的精神生长力量。
小古文课程面临的第三个问题,是有关“方法”的,这也是一线语文教师最为关切的问
题。其实 ,具体方法还是枝节问题,方法的方法——方法论才是根本问题。文言学习的方法
论,说到底就是“以熟 为本”还是“以知为本”的问题。学文言,传统的方法是多读,熟读
成诵、以熟求通。西学东渐之后,有 人就开始质疑,质疑的焦点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死记
硬背;二是低效费时。于是,就有不少人设想多快 好省的方法,想来想去,想出一个“以知
为本”的方法。所谓“知”,就是了解文言的词汇和句法的规律 ,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
然。而后,就能以知为纲、统摄全目、理路贯通、一通百通。这个方法省时高 效否?张中行
4



先生在其《文言和白话》一书中,有过公允之论。 他指出:“这想得很好,如果真能行之有
效,那就更好。但是这条路像是并不平坦。”其实,说“并不平 坦”还算客气,相比于“以
熟为本”,这条路才是低效费时的。这是因为,第一,所谓规律,总是烦琐枯 燥的,要学生
弄懂记牢,本身就是吃力不讨好的;第二,所谓规律,总是抽象概括的,而学生面对的文言
却是具体形象的,以概括绳具体,常常令他们茫然无措。对此,张中行先生又一针见血地指
出: “这是因为只记了术语,而没有熟悉文言的表达习惯;而某词某句在某处表达什么意义,
是由表达习惯决 定的。”“习惯决定意义,因而想确切理解词句的意义,就不能不通晓习惯。
想通晓习惯,显然,除熟之 外没有别的办法。”
唐德刚先生在回忆自己早年语文学习经历时,发过这样一通感慨:“学龄儿童在十 二三
岁的时候,实在是他们本能上记忆力最强的时期,真是所谓出口成诵。要让一个受教育的青
年接受一点中西文学和文化遗产,这个时候实在是他们的黄金时代——尤其对中国古典文学
的学习与研读 ,这时如果能熟读一点古典文学名著,实在是很容易的事——至少一大部分儿
童是可以接受的;这也是他 们一生将来受用不尽的训练。这个黄金时代一过去,便再也学不
好了。”
有人问小古文怎么教 ,朱文君老师答得很是平实:不管怎么教,都离不开读。当然,读
的形式要多种多样,让儿童喜闻乐见。 教《两小儿辩日》,可以模拟对话,来个“辩读”;
教《杨氏之子》可以想象情境,来个“演读”。《狐 与葡萄》节奏鲜明,就和学生一起打着
节拍读。《为学》中讲了贫富两个和尚的故事,就引导学生读出讲 故事的感觉来。《一人性缓》,
利用小学生对故事结局的好奇,采取“猜读”的方法。对那些韵味悠长的 文言散文,不妨把
传统吟诵引入课堂,带着学生曼声吟哦,感受文言特有的音韵之美。总之一句话,腾出 时间、
想尽办法让学生读起来,直至熟读成诵。
以熟为本,旨在积累。其实,旧时私塾那种以 读为本、以熟求通的做法,终极目的皆为
积累。童蒙时期输入大量经典、完整的文本信息,为言辞行文确 立可效仿的典范,以期达到
将来厚积薄发之功,正所谓“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 ”,这才是真
正高效的语文之道。
学生所积累的,难道仅是文言词汇和语言吗?当然不是,因 为读、因为诵、因为熟、
因为化,随同文言形式一起生长为学生精神血肉的,更是中国思维、中国智慧、 中国情怀、
中国美感、中国气派、中国意识,那便是中国人之为中国人的中国灵魂。
神州之“ 神”,神在“文化”。晚清诗人王湘绮有诗云:“不信神州尚有神。”陈寅恪接诗
云:“谁问神州尚有神 ?”我不揣浅陋,歪对一句:“喜看神州尚有神!”
5

大学生安全教育-平顶山人事网


刘备玄德-故都的秋教案


西安思源职业学院-泉港区教育信息网


2019安徽高考分数线-宜昌市一中


河南省财政厅会计处电话-西游记读后感800字


常德市财政局-班级文化建设


傅雷家书读后感1000字-未来的学校作文


重庆劳动保障网-幼儿园小班下学期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