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不在中国上市的真正原因

玛丽莲梦兔
720次浏览
2020年08月17日 08:43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衡阳师范学院南岳学院-合同法解释二全文


阿里不在中国上市的真正原因
占豪 发布于2014年9月23日 11:45 阿里巴巴上市,创了很多纪录,各路评论雪片般涌来,各种视角都有,有褒也有贬,有捧也
有砸。别 人都喜欢做的事,且已做得够多的事,一般占豪不太喜欢凑热闹,所以本也没打算
写关于阿里的评论。但 是,架不住问的人多。过去一周,至少上百位战友几乎问同样或同类
的问题,一个个回答实在是顾不过来 。这样的普遍性问题,大约浏览了下各路评论,也没能
解答这些热点疑问视角的评论,所以今天就针对战 友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来作一个简单的分
析。
战友们的问题主要是如下几个:
阿里为 何不在中国上市?是中国容不下阿里吗?阿里股东都是外国人,会不会严重损害中国
战略利益?中国金融 体系不可能催生阿里吗?

先说头两个问题。
阿里为何不在中国上市?是中国容不下阿里吗?
谈上述问题前,我们必须搞明白另一个问题,即阿里为何会出现在中国?
阿里为何出现在中国 呢?或者说阿里为何没有出现在美国、欧洲、日本和印度等这些国家
呢?个人认为,原因有四:
一、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消费服务体系完善,缺少打破动力。
我们知道,一个体系越完善, 打破它越困难,往往要等到该体系自己腐朽掉才能终结。类似
情况包括企业成败,家族兴衰,甚至中国历 朝历代兴替过程,都是这个理。以美国为首的发
达国家,消费服务体系比中国完善得多,原有体系在国民 经济体系中实力强大,掌控着各种
资源和话语权,打破这样的格局,现实中是非常困难的。这种现实情况 ,决定了以美国为首
的西方发达国家缺少打破原有利益体系的内在动力。
中国则不同,中国改 革开放前主要是发展基础工业,大众消费领域非常落后。改革开放后,
中国的消费才算真正得到发展,到 2000年后才算有一轮真正的爆发。我们知道,自90年


代到2000年代,家电是居 民消费的重中之重。所以,我们看到了国美、苏宁的崛起,无论
是黄光裕还是张近东,都作过中国首富。 淘宝,正是借着2000年后这轮大潮起来的。近几
年,中国消费迎来井喷,由于淘宝网络销售商品普遍 比现实中便宜,低价和消费大潮两股力
量集合在一起,成就了今天的阿里。
二、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消费能力基本到顶,缺少增量。
西方发达国家的消费能力其实在2 000年前基本就到顶了,2000年后,他们的消费能力基
本没有实际增长。他们生活品质的提高,主 要靠的是中国制造拉低了商品价格。但是,随着
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价格上涨及人民币升值,中国 商品价格也在不断上涨。在这种情
况下,欧美消费就更缺乏增量。在缺少增量的情况下,与传统零售商争 夺原有市场非常困难。
这种市场格局,西方发达国家怎么可能发展出像阿里这样的企业呢?
中 国则不同,阿里创造的是一个网上商铺平台,而且还是零门槛的商铺平台,过去开店成本
几乎全节省了, 这种相对自由化的经营方式加上中国不断高速增长消费市场,就有了阿里生
存发展的战略机遇。所以,虽 然美国的电商发展比中国早,但却无法达到阿里的级别。
三、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缺少如中国这样 的完整消费工业体系、巨大的从业人口及低成
本运作市场环境。
在中国,到处是生产各种消费 品的工厂,中国有的是消费品的货源。西方发达国家将这些产
业都转移到了其他国家,根本不具备这种工 业生产条件。西方国家从中国市场上进货,得先
经过批发商走批量,如此就必然存在囤货成本和风险。中 国小卖家则不同,不但可以小批量,
拿货还方便,很多商家甚至不必囤货就能做生意。这种几乎零成本起 步的生意,自然有了
C2C发展的基础。
更为重要的是,美国也缺少如中国般这么巨大可轻易 开店从业的人口。在中国,有大量想创
业而没有机会的年轻人,而那些年开淘宝店基本没有门槛,只要自 己手头有一些进货资源,
就可能通过淘宝创业。美国则不同,美国没有这些东西,个人基本上不可能轻易 拿到那些消
费商品货源。在这种情况下,C2C模式怎么可能在美国获得发展?
由于淘宝的发 展,中国的速递业发展得也很快。中国可以很低成本地运作快递,路上到处是
骑着电摩的上门快递员。美 国哪有这么多的廉价劳动力。某种程度上说,相比中国,美国缺
乏发展C2C的基因。
四、印度等国家缺少相应的消费能力、基础设施及消费品制造工业体系。
那么,为什么类似印 度这样的国家也没有出现阿里巴巴呢?根本原因在于印度人的消费能
力、基础设施及消费品制造工业体系 都比较落后,所以现阶段印度也无法发展处淘宝。
通过上述,我们应该明白了为什么只有中国才会诞生 阿里巴巴,而西方发达国家或印度这样
的发展中国家却无法诞生这样的企业。就基于这一点,我们就可以 说,阿里巴巴是中国制造,


脱离中国的阿里巴巴将无法生存。那些说阿里巴巴美国制造、 日本制造云云都不准确。就整
个企业而言,阿里巴巴只有中国制造且现阶段只能在中国生存。
那么,为何阿里不在中国上市呢?
不在A股上市的理由很简单,因为A股还未对外资企业开放 ,阿里巴巴为了避税及规避其
他风险等因素,其公司注册地是在开曼群岛,这种情况在中国非常常见。某 种程度上说,这
是西方资本为了规避包括中国在内的相关国家的一些政策所采取的规避措施。鉴于阿里注 册
地不在中国,所以阿里根本现在不具备在A股上市的条件。
至于A股为何不开放外资企业在 中国上市,原因是资本项目还不能自由兑换。为什么不能
自由兑换?为了保证国家金融体系安全,中国正 在开放中。未来国际板、现在的自贸区都是
试验。限于篇幅,这里对这些问题就不再深入讨论了。
那么,阿里为何不在香港上市呢?
阿里之前也准备在香港上市,但是由于阿里是合伙人制,这 一制度香港证交所不容易通过,
这种模式对股民风险较大。所以,客观上是因为阿里的双轨制及合伙人制 不符合当前港交所
的上市规定,港交所也不准备为一家公司开绿灯。而马云若一定要到港交所上市,则可 能失
去对公司的控制权。经过谈判,双方难以达成一致意见,最终阿里巴巴到美国上市去了。
当然,我们都知道,规则是人定的,只要利益足够大,规则都是可以修改的。阿里上市这么
大的事无法撼 动港交所,根本原因还是相比当前的现实规则利益,阿里在港上市并没那么重
要。这个原因其实从战略角 度观察会更清晰。
现阶段,全世界处于激烈博弈当中,各国都在争着资本进入自己的经济体以获得更多 外资的
投资。在港上市,虽然本身也是吸引了一些外资,但无疑会吸引不少国内资本和港资参与,
这实际上是融自己的钱投自己。相反,到纽交所上市,买股票的大多都是美国的机构,融的
是美国资本 市场的钱。阿里巴巴虽然也会投资外国公司,但显然融资的这些钱大部分还是投
到中国来。两百多亿美元 ,合人民币一千多亿,去美国市场融资,站在国家角度说不是坏事。
站在美国角度,阿里发展潜力这么大 ,是优质的上市公司,这么优质的上市公司有利于美国
吸引更多国际资本,这当然也是美国乐见其成的。 大的层面上都倾向于阿里到美国上市,到
美国上市的事情发生基本上就是必然的了。某种意义上说,这也 就是中美的共同利益,也是
为什么中美无论怎么吵、怎么闹都还没闹僵的根本原因之一。美国给中国提供 了很多机会,
中国同样给美国提供了很多机会。
因此,根本不存在所谓中国容不下阿里的问题 ,阿里的经营主要在中国,阿里除了中国虽然
可以到其他地方发展,但哪里一时半会也无法替代中国。客 观地说,只有中国能容下阿里,
换个地方都不行。阿里也只能立足于中国才能更好发展,换个地方也不行 。
那么,阿里的股份大部分掌握在外国人手里,会不会严重损害中国的战略利益呢?中国的金
融体系不可能催生阿里巴巴吗?


阿里的股份大部分掌握在外国人手里不错,但阿里的控 制权在马云这个团队手里。所以,只
要马云没有损害中国战略利益的故意,阿里就不会损害中国的战略利 益。相应地,中国的监
管部门只要做好相关监管,也就不会发生相关不好的事情。
站在社会经 济发展的角度说,阿里是给中国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阿里改变了中国的商业模
式、消费模式,阿里促进 了中国的消费,在中国现阶段拉动消费增长的关键节点,阿里的作
用是战略性的。所以,看待阿里不能一 叶障目,应多从其社会效应角度观察。类似阿里这样
的企业,中国还应再发展几家。譬如,O2O模式的 发展,中国就应再发展一家或几家中国
自己控股的“阿里”。因为,这样的格局将更符合国家的经济发展 和经济安全。
那么,中国的金融体系是不是不可能催生阿里巴巴呢?
其实这个问题根本不用 谈,因为阿里的成长主要靠的不是金融体系,而是投资体系。金融和
投资虽然联系紧密,但毕竟是两个领 域。阿里1999年创立,那时候不但电子商务是新事物,
诸如VC、PE这些在中国还都是新鲜事,处 于萌芽状态的中国投资行业,怎么可能有那么
多钱投资阿里?不光阿里,中国那时候的互联网应有行业都 是外资。所以,某种意义上说,
是外资推动了中国互联网应用行业的发展。
中国那时候资金在 投什么?投基础建设。试想,如果这些年不是我们的金融体系发挥重大作
用,帮助通信行业快速发展,哪 有今天的互联网应用行业?有句俗话叫“要想富先修路”,如
果没有通信的高速公路建成,淘宝哪有什么 发展空间?再譬如,如果没有中国公路、铁路、
航空业的高速发展,哪有快递业的快速发展空间?没有这 些,又哪有阿里巴巴发展的空间?
所以,不能说阿里巴巴发展了就没有中国金融行业的功劳,只是并没 有体现在阿里这家公司
股份当中,是体现在了阿里的生存基础上。当然,当时中国的投资领域的确太过薄 弱,基本
还处于没有起步的状态,不可能在互联网应用领域投入很多。这些都是客观现实,不需要去贬低抹黑或粉饰抹粉,这些都是客观的发展过程而已。难道说,为了不让外国人控股这些互
联网企业 ,中国就不发展这些互联网应用企业了吗?当然不行,因为没有这些应用,互联网
对大众的用处没那么大 ,又哪有那么多可持续的资金投入到互联网的基础建设中呢?这些领
域,都不是互相矛盾的,而是相辅相 成和互相促进发展的。
过去,中国资本积累少,投资行业落后,所以今天互联网的很多公司都是外资控 制。但是,
今天则不同,中国资本积累已初步完成,已经有资金投入新行业、新领域,当然情况和过去< br>就有了变化。譬如,万达投资电商张口不就是50亿吗?其它投资各种新行业、新领域的各
种投资 也非常活跃,创业板上市那么多企业不就是明证吗?
所以,看问题大可不必偏颇,用历史和发展的眼光 去观察,用理性的逻辑去推理,才能保证
头脑的客观与理性,才能看透事物的发展脉络和本质,也才能把 握住未来的社会发展机遇与
市场机会。


马云是今天的弄潮儿,也许数年后其他 人就能取而代之。中国处于大发展时期,我们对各种
变化都不必大惊小怪。做好自己的事,也许你就是十 年后的马云。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就业前景-管理人员工作总结


中国名航大学-浙江大学选课网


灭火器年检-2011年工作总结


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部-甘孜人事网首页


写证明的格式-澳际留学网


技术支持简历-2014山东高考英语


广州铁路网-会议主持人开场白


描写清晨的句子-贷款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