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无处不在》教案1
吉林建筑大学-重阳节讲话稿
《恐龙无处不在》教案1
18、《恐龙无处不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遗骸、褶皱、劫难、追溯”等词的读
音,理解
“劫难、致密、追溯、天衣无缝”等词的词义,并学会
运用。
2、了解“板块构造”“大灭绝”“泛大陆”等科学概念。
3、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
或得出新的结论。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情感目标
1.科学需要大胆的推测,合理的想像,合乎逻辑的分析、
求证。
2.学会从不同角度对所观察到的自然现象进行思考。
1 8
3.广泛阅读科普文章,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了解这篇短文所说明的事理以及作者思路。
难点: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
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大约5分钟)
多媒体展示世界地图的同时,介绍“大陆漂移假说”产生的故事:1912年的一天,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因病躺在床上。当
他把目光移到墙上那张已看过千百
遍的世界地图上时,突然产生
了一个新奇的想法:为什么地图上南美洲巴西亚马孙河口突出的
一
块大陆,同非洲喀麦隆海岸凹陷进去的部分,形状竟会如此相
似?为什么沿北美洲的东海岸到特立尼达和
多巴哥的凹形地带,
2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