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改良为什么在中国行不通
南京二本大学-物流专业实习报告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科论文
目 录
前 言 ............
..................................................
..................................................
............... 3
第一部分 改良和改良派 ................
..................................................
............................. 3
第二部分
改良为什么在中国行不通 ......................................
..................................... 4
第一,国情决定 ......................................
..................................................
.............. 4
第二,政治方面 .....................
..................................................
............................... 4
第三,经济方面 ....
..................................................
................................................ 4
第四,阶级方面 ......................................
..................................................
.............. 5
首先,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
..................................................
............ 5
其次,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
..................................................
....... 5
最后,脱离人民群众 ..........................
..................................................
........... 5
第五,深层原因 ........................
..................................................
............................ 5
结 语 ...........
..................................................
..................................................
................ 6
参考文献 ......................
..................................................
.................................................
6
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科论文
摘 要
改良一般是由统治阶级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和平的渐进的、有利于生产力
和
社会发展的变革,并不触及根本的政治制度。中国近代历史舞台上的地主阶级
洋务派和资产阶级维新派大
致都属于改良派这一范畴。区别无非在于地主阶级洋
务派代表的是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的是资
产阶级,且改良的程度更深
一些,更接近于改革。总而言之,近代中国改良派就是在保留封建专制制度(
这
里是指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只是保留君主制)和封建土地所有制的
基础上,对社
会进行一些表层上的完善和改革。
清政府的封建专制统治极度腐朽,且已经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浪潮,正
如孙中
山先生所说,“世界大势,浩浩汤汤,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但是无论是地主阶
级洋务
派还是资产阶级维新派,都具有封建性。洋务派企图以吸取近代西方先进
生产技术为手段,来达到维护和
巩固中国落后腐朽的封建统治的目的,违背了生
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必须相适应的客观
规律,这就决定了它必
然失败的命运。
关键词:近代中国 改良 资产阶级 封建制度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科论文
浅论改良为什么在中国行不通
前
言
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历史文化从未间断的国家,中华文明历尽沧桑,传承不
绝;中华民族有
着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中国幅员辽阔,人
口众多,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然而,
正是这样一个泱泱大国,自1840年鸦片
战争以来,又经历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
侵华战争,一步步
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嘴中的一块肥肉,任其宰割。
随着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社会各阶级都
面临着“怎么办”的
问题。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
阶级革命派,他们从各自的阶级立场出发,对
国家的出路进行了探索,先后提出
了不同的主张和方案,为救亡图存做出了本阶级的尝试和努力。在这些
努力和尝
试中,改良成为一种极为重要的方案,也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发挥了一定程
度上的
作用,但历史最终证明,改良这条道路在中国是走不通的。为什么改良在
中国走不通?
第一部分 改良和改良派
要解释改良为什么在中国行不通,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改良。所谓改良
,是指
在不改变原有政治制度的前提下,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的进一步的优化。改良要
注意和改
革、革命的概念区分开来。改良一般是由统治阶级主导的、自上而下的、
和平的渐进的、有利于生产力和
社会发展的变革,并不触及根本的政治制度。改
革的深度要比改良更深一些,有时改革也会引起社会制度
的根本变革。革命一般
则是由被统治阶级主导的、自下而上的、暴力的激进的变革,其目的就在于推翻<
br>原有的社会制度,建立新的政权,而且革命会破坏生产力,在一定时期内引发经
济倒退。
中国近代历史舞台上的地主阶级洋务派和资产阶级维新派大致都属于改良派
这一范畴。区别无非在于地
主阶级洋务派代表的是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代
表的是资产阶级,且改良的程度更深一些,更接近于
改革。总而言之,近代中国
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科论文 <
br>改良派就是在保留封建专制制度(这里是指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只
是保留君主制)和
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基础上,对社会进行一些表层上的完善和改
革。
第二部分
改良为什么在中国行不通
第一,国情决定
近代中国内忧外患,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很难为资产阶级改良营造良
好的国内外环境。资本主义列强不愿意看到一个强大
的中国站起来,他们力求在
中国寻找、扶植腐朽反动的侵略代理人;封建地主阶级也在垂死挣扎,极力维
护
自身统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这两股强大的阻力决定了改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第二,政治方面
清政府的封建专制统治极度腐朽,且已经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浪潮,正
如孙中
山先生所说,“世界大势,浩浩汤汤,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但是无论是地主阶
级洋务
派还是资产阶级维新派,都具有封建性。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
体,西学为用”,即在封建主义
思想的指导下,在维持封建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
的条件下发展一些近代企业,为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服
务。洋务派企图以吸取近
代西方先进生产技术为手段,来达到维护和巩固中国落后腐朽的封建统治的目的
,
违背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必须相适应的客观规律,这就决
定了它必然失
败的命运。
第三,经济方面
在经济方面,近代中国传统的经济秩序受到近
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强大冲击,
中国沦为西方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地,经济的半殖民地化性质尤为突
出。
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受到极大冲击并开始破产,但这
一进程是相
当缓慢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依然在近代中国占主体地位。更为重
要的是,改良派并没有破除封建地主
土地所有制,由此极大制约了民族资本主义
的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在封建地主阶级和外国资本主义列强的
双层盘剥下艰难生
存,成长缓慢,难以为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提供强大的力量支持,营造有利的改革
环境。
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科论文
第四,阶级方面
地主阶级是和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其阶级属性决
定了地
主阶级不可能领导近代中国的改良运动取得成功,即使地主阶级洋务派也是如此。
资产阶
级虽然代表着先进的生产方式和开明的政治理念,但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经
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
小,而且具有软弱性,这就决定了资产阶级维新
派领导的改良运动必然会走向失败。其软弱性主要表现在
:
首先,不敢否定封建主义。资产阶级维新派在政治上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
制度,只是幻想
依靠光绪皇帝“以君权雷厉风行”,通过和平、合法的方式实现自
上而下的改良,逐步实现君主立宪;在
经济上,要求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却为触
及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在思想上,倡导西
学,却要“托古
改制”:无一不充斥着对封建地主阶级的畏惧和依赖。
其次,对帝国主义抱有
幻想。资产阶级维新派虽然大呼救亡图存,却又幻想
西方列强能帮助自己变法维新。一些列强表面上支持
维新派,实质上却只是为了
趁机扩大在华侵略势力,寻找在中国的殖民代理人。
最后,脱离人
民群众。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活动基本上仅局限于官僚士大夫和
知识分子的小圈子,他们不仅脱离人民群众
,而且惧怕甚至仇视人民群众。正因
为没有人民的力量做后盾,所以在守旧派发动军事政变时,维新派变
得不堪一击,
没有丝毫抵抗的能力。谭嗣同慷慨就义前的“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正反映了这
一
点。存在于亿万人民群众中的回天之力是维新派所没有意识到的。
第五,深层原因
一方面,
中国人民与清朝政府的矛盾不断加剧,反满情绪使得以改良维统的
维新派被推上了人民斗争的对立面。中
国民族资本主义在迅速发展,对于资本主
义的态度已经由要不要保护和发展变为了怎样保护和发展,这使
得守旧派与改良
派的经济论争失去了意义。取而代之的是发展资本主义的两条政治道路,即革命
派与改良派的论争。
另一方面,在革命派的政治理念面前,维新派显得较为落后。他们暴露出了
与地主阶级土地占有制的密切联系,在反对封建主义的同时,对下层群众的运动
表示了明显的阶级敌意
。他们的经济路线与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吻合的,因此反对
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具有一定的反动性。
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科论文
结 语
综
合各方面来看,改良派目的只有一个,即救亡图存,它采取的一些列改良
措施,不同程度上都有着反对帝
国主义侵略、促进国内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作用,
也宣传了近代西方进步思想,为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开
辟了道路,因此其在一定
程度上是值得肯定的。 但是,就改良派思想的总的发展趋势来看,有违时代的
潮
流。改良派的改良措施没有抓住主要矛盾,没有触及真正阻碍近代中国发展的根
源性因素,在
内忧外患的大环境下,仅仅通过表面的改良是救不了国的,所以,
改良在近代中国行不通。
参考文献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0年修订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中国近代思想史论》 李泽厚 著
6